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八下·余杭期末)“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材料反映明朝中后期的苏州(  )
A.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 B.资本主义商业繁荣
C.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D.纺织业生产规模大
【答案】C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有关知识。“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材料反映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因此可以判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理解。
2.(2019八下·余杭期末)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历史人物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搭配正确的是(  )
A.宋应星——《天工开物》 B.达·芬奇——《神曲》
C.哥白尼——万有引力定律 D.欧文——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A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文艺复兴;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宋应星的著作是《天工开物》,所以A符合题意;《神曲》的作者是但丁,所以B不符合题意;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日心说,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是牛顿,所以C不符合题意;欧文提出空想社会主义,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是马克思,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的识记。
3.(2019八下·余杭期末)根据下图的学习资料可以推测该同学学习的单元主题是(  )
A.文化专制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深入
C.边疆地区的巩固 D.专制皇权的加强
【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专制皇权的加强。明朝设置锦衣卫、东西厂加强了君主专制;文字狱的实行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清朝设立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的枢纽,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专制皇权加强的理解。
4.(2019八下·余杭期末)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民族关系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
D.农耕文明繁盛和近代前夜的危机
【答案】D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农耕文明的繁盛;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明清时期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君权的强化日益显出封建社会的腐朽,这时出现了外国对中国的不断入侵,加上闭关锁国、近代化因素的萌发等,中国逐渐出现了危机,所以明清时期的特点是繁盛与危机并存。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理解。
5.(2019八下·余杭期末)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人物在地质学、物理学、生理学等方面都很有成就,但他走进人们的视野却是从《蒙娜丽莎》开始。这位人物是(  )
A.拉斐尔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但丁
【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达·芬奇的有关知识。《蒙达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达·芬奇的识记。
6.(2019八下·余杭期末)人是万物的精灵,人是世界的主宰。14—16世纪,发现“人”,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事件是(  )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文艺复兴 D.科学革命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有关知识。14-17世纪,被一些思想家称为“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时代,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一时代发生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兴起于欧洲意大利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其思想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即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肯定了人在世界上价值的和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
7.(2019八下·余杭期末)许多因素促成欧洲人在15世纪开辟新航路。其中,主要受益于中国的因素是(  )
A.把握航海方向的指南针传入欧洲并被普遍应用
B.地圆学说逐渐被欧洲人接受
C.《马可·波罗游纪》中东方丰富的金银、丝绸等商品吸引欧洲人
D.丰富的航海知识与探险精神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指南针是中国的发明,指南针广泛的应用于航海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所以A符合题意;BD与中国无关;东方丰富的金银、丝绸等商品吸引欧洲人,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原因,但是这是西方商人的主观动机,与中国没有关系,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
8.(2019八下·余杭期末)15世纪先后出现了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两大航海壮举,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
A.宣扬中国的国威 B.促进资本的积累
C.加强不同地区的联系 D.加快美洲的发展
【答案】C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的是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哥伦布航海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进程。新航路开辟的积极意义: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使世界开始整体。新航路开辟的消极意义:欧洲的殖民统治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殖民掠夺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贩卖黑奴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所以加强不同地区的联系是两者的共同意义。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影响的理解。
9.(2019八下·余杭期末)2019年是《权利法案》颁布330周年。英国通过该文献的颁布最终确立了(  )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联邦制 D.总统制
【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权利法案》。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确定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限制了君主权利,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影响的识记。
10.(2018八下·绍兴期中)《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B.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答案】B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夺取和巩固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自由”“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发布的《独立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他们都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B项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共同作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颁布的法令和文献的共同点。
11.(2019八下·余杭期末)罪恶的“三角贸易”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其贸易路线是(  )
A.美洲——欧洲——非洲——美洲
B.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C.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D.美洲——非洲——欧洲——美洲
【答案】B
【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的有关知识。16世纪开始的"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三角贸易"。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贸易路线的识记。
12.(2019八下·余杭期末)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有(  )
①批判资本主义
②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
③设计理想社会的蓝图
④主张走革命斗争的道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与方案——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所以②④符合要求。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
13.(2019八下·余杭期末)坐落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碑身上方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名言出自(  )
A.《人权宣言》 B.《国际歌》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
【答案】C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其中马克思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故选C。
【点评】本题难道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的识记。
14.(2019八下·余杭期末)下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国(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 99 11600 7954
1879 287 42000 51937
A.赢得克里米亚战争 B.实现国家统一
C.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废除农奴制
【答案】D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有关知识。材料反映了俄国经济快速发展,说明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的发展。于是,沙皇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是指俄国的1861年改革。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理解。
15.(2019八下·余杭期末)近代史上,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走上资本土义道路。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美国的支持 D.对外侵略扩张
【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但它也使日本保留了较多的军国主义传统,使日本逐渐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所以在推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明治维新。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影响的理解。
16.(2019八下·余杭期末)下列历史人物,对国家统一大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有(  )
①亚历山大二世 ②俾斯麦 ③拿破仑 ④林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历史人物的贡献。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所以①不符合题意;俾斯麦在德国统一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②符合题意;拿破仑的主要贡献在于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势力,但法国在拿破仑时期以及之前和之后都是统一,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林肯领导美国政府打赢了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所以④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贡献的识记。
17.(2019八下·余杭期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便利了美国人汤姆的生活,但是在当时他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开着汽车去郊游 B.用电脑发电子邮件
C.打电话给朋友 D.搭乘飞机出国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用电脑上网查阅商业信息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选项B在当时是不可以做到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是汽车、飞机、电话等。
ACD三项可能做到,不符合题意;
B项用电脑发电子邮件在当时不可能做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及影响。
18.(2019八下·余杭期末)下图是一幅关于电气时代来临的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火车的发明者是英国机械师瓦特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③19世纪后期,美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电气化,工业发展势头超过了英国
④英国、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车的发明者是斯蒂芬森,①错误;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④错误,因此ABD选项排除。
C项②③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19.(2019八下·余杭期末)1902年,四个中国人相聚于北京。甲说:“我参加过三元里抗英。”乙说:“我曾就读于京师大学堂。”丙说:“我在苏州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做工。”丁说:“我现在住在北京东交民巷”。他们的言论不符合当时现实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公车上书——1895年;义和团运动——1899年—1901年;1901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北京东交民巷设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驻兵保护。所以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与史实不符。
D项丁的言论不符合当时现实,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相关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掌握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19八下·余杭期末)据文献《改变世界》整理: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清政府则需要“自我改变”。下列“改变中国”与“自我改变”有直接联系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虎门销烟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公车上书
D.鸦片战争——江南制造总局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掀起了自救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符合材料中的“改变中国”与“自我改变”的关系。
ABD三项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甲午中日战争——公车上书有直接联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21.(2019八下·余杭期末)19世纪后期,鲁迅留学日本,下列对他所见所闻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吃西餐,穿西服
②兴建工厂,修筑铁路
③办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
④藩国内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后实行了明治维新,主张“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因此在19世纪后期的日本可以看到崇尚吃西餐,穿西服,办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故①③项正确;日本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因此在19世纪后期的日本可以看到兴建工厂,修筑铁路,②选项正确;从明治维新后,日本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因此19世纪后期,日本已经不存在藩国,故④项错误。
A项①②③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22.(2019八下·余杭期末)“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被“占领”,主要发生在哪些侵华战争期间(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占领过北京。
C项②④中国的首都曾被占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的史实。
23.(2019八下·余杭期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作者与其著作是(  )
A.郭嵩焘——《使西纪程》 B.林则徐——《四洲志》
C.严复——《天演论》 D.魏源——《海国图志》
【答案】D
【知识点】结识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魏源在《海国图志》明确地提出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根据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及其他中外文献资料编著而成的。这是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史地、科技知识的著作,在当时堪称中国人编著的介绍世界知识的“百科全书”。
D项魏源——《海国图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魏源的及其思想著作的识记能力。
24.(2019八下·余杭期末)下列作品中,深刻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答案】B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结合所学知识: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和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B项《红楼梦》深刻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红楼梦》的有关知识。
25.(2019八下·余杭期末)周恩来在江苏淮安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里他“三岁从訇教”“五岁入家塾”,1913年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赴日本留学。周恩来没成为举人、进士而成了留学生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
A.青年时期他生活在国外,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B.清政府不允许革命党人参加科举考试
C.在他童年的时候,科举制度就被废除了
D.清政府规定凡是出国人员一律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答案】C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在新政实施中废除了科举制考试,因此周恩来没能成为举人。
C项在他童年的时候,科举制度就被废除了是周恩来没成为举人、进士而成了留学生的主要客观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度的废除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2019八下·余杭期末)图片是对历史形象而直观的反映。阅读明清时期相关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和图B分别反映了哪两位中国古代民族英雄?
(2)明清两朝修建图C和图D这两处建筑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除上述4幅图片以外的两例清朝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史实。
(4)结合所学知识,综合上述4幅图片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答案】(1)戚继光;郑成功。
(2)维护王朝统治。
(3)册封达赖和班禅,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平定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事务。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图示A反映的是戚继光抗倭、图示B反映的是郑成功赶跑荷兰殖民者,维护国家统一。(2)明朝修筑长城是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清朝修建须弥福寿之庙,是密切清政府和各民族的关系,加强国家统一的一个重要措施,故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统治。
(3)本题根据所学列举清朝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史实即可,如册封 “达赖喇嘛”封号、 “班禅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设置伊犁将军等,言之有理即可。
(4)本题根据图示可知,图示AB体现的是对外关系,图示CD体现的是民族关系,都围绕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展开。
故答案为:(1)戚继光、郑成功。
(2) 维护王朝统治。
(3) 册封达赖和班禅,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平定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事务。
(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明长城、清朝修建的须弥福寿之庙、清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7.(2019八下·余杭期末)世界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加强联系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涌现大国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从那时起,割裂的世界开始相互连接在一起。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二: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主要国家的近代化历程
(1)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哪位航海家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①②分别代表什么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二谈谈“思想文化引领”、“资产阶级革命”与“技术革命兴起”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1)新航路开辟。麦哲伦。
(2)①启蒙运动;③美国独立战争或者法国大革命。
(3)“思想文化引领”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和舆论的基础;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为“技术革命兴起”创造条件;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物质基础,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开辟;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基础。
(3)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欧洲的思想变革、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是因果关系。
故答案为:(1)新航路开辟;麦哲伦。
(2)①启蒙运动;③美国独立战争或者法国大革命。
(3) “思想文化引领”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和舆论的基础;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为“技术革命兴起”创造条件;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物质基础,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思想与历史进步的关系等。
28.(2019八下·余杭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自《世界史》
材料二: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业杂税收入
1849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3281 77 969 23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
(1)材料一中“厂房轰鸣”的场景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从此,历史跨进了一个怎样的“新时代”?请列举“新时代”的两例科技成果。
(2)结合材料二,三,说说晚清时期,中国形式始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1)英国。蒸汽时代或者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珍妮纺纱机或蒸汽机或蒸汽轮船或蒸汽机车。
(2)晚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缓慢,仍处于农耕文明阶段;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坚持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力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科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火车和轮船是当时重大的发明成果。(2)晚清时期中国落后世界的主要原因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政策进行分析。
(3)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给我国留下的启示需要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外开放等方面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英国。蒸汽时代或者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珍妮纺纱机或蒸汽机或蒸汽轮船或蒸汽机车。
(2)晚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缓慢,仍处于农耕文明阶段;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坚持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力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科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9.(2019八下·余杭期末)百年中国近代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近代中国遭受的哪一次侵略战争的结果?图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签订哪个不平等条约后的结果,它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图三的创办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什么作用?
(3)与图四相对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救国主张上,图三,图四有什么不同点?
【答案】(1)图一:鸦片战争。图二:《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3)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或百日维新。图三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图四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南京条约》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牺牲;洋务运动侧重技术学习,戊戌变法侧重制度学习。
故答案为:(1)图一:鸦片战争。图二:《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3)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或百日维新。图三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图四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条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相关知识。
1 /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八下·余杭期末)“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材料反映明朝中后期的苏州(  )
A.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 B.资本主义商业繁荣
C.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D.纺织业生产规模大
2.(2019八下·余杭期末)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历史人物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搭配正确的是(  )
A.宋应星——《天工开物》 B.达·芬奇——《神曲》
C.哥白尼——万有引力定律 D.欧文——科学社会主义
3.(2019八下·余杭期末)根据下图的学习资料可以推测该同学学习的单元主题是(  )
A.文化专制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深入
C.边疆地区的巩固 D.专制皇权的加强
4.(2019八下·余杭期末)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民族关系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
D.农耕文明繁盛和近代前夜的危机
5.(2019八下·余杭期末)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人物在地质学、物理学、生理学等方面都很有成就,但他走进人们的视野却是从《蒙娜丽莎》开始。这位人物是(  )
A.拉斐尔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但丁
6.(2019八下·余杭期末)人是万物的精灵,人是世界的主宰。14—16世纪,发现“人”,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事件是(  )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文艺复兴 D.科学革命
7.(2019八下·余杭期末)许多因素促成欧洲人在15世纪开辟新航路。其中,主要受益于中国的因素是(  )
A.把握航海方向的指南针传入欧洲并被普遍应用
B.地圆学说逐渐被欧洲人接受
C.《马可·波罗游纪》中东方丰富的金银、丝绸等商品吸引欧洲人
D.丰富的航海知识与探险精神
8.(2019八下·余杭期末)15世纪先后出现了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两大航海壮举,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
A.宣扬中国的国威 B.促进资本的积累
C.加强不同地区的联系 D.加快美洲的发展
9.(2019八下·余杭期末)2019年是《权利法案》颁布330周年。英国通过该文献的颁布最终确立了(  )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联邦制 D.总统制
10.(2018八下·绍兴期中)《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B.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1.(2019八下·余杭期末)罪恶的“三角贸易”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其贸易路线是(  )
A.美洲——欧洲——非洲——美洲
B.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C.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D.美洲——非洲——欧洲——美洲
12.(2019八下·余杭期末)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有(  )
①批判资本主义
②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
③设计理想社会的蓝图
④主张走革命斗争的道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3.(2019八下·余杭期末)坐落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碑身上方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名言出自(  )
A.《人权宣言》 B.《国际歌》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
14.(2019八下·余杭期末)下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国(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 99 11600 7954
1879 287 42000 51937
A.赢得克里米亚战争 B.实现国家统一
C.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废除农奴制
15.(2019八下·余杭期末)近代史上,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走上资本土义道路。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美国的支持 D.对外侵略扩张
16.(2019八下·余杭期末)下列历史人物,对国家统一大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有(  )
①亚历山大二世 ②俾斯麦 ③拿破仑 ④林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9八下·余杭期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便利了美国人汤姆的生活,但是在当时他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开着汽车去郊游 B.用电脑发电子邮件
C.打电话给朋友 D.搭乘飞机出国
18.(2019八下·余杭期末)下图是一幅关于电气时代来临的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火车的发明者是英国机械师瓦特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③19世纪后期,美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电气化,工业发展势头超过了英国
④英国、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2019八下·余杭期末)1902年,四个中国人相聚于北京。甲说:“我参加过三元里抗英。”乙说:“我曾就读于京师大学堂。”丙说:“我在苏州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做工。”丁说:“我现在住在北京东交民巷”。他们的言论不符合当时现实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19八下·余杭期末)据文献《改变世界》整理: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清政府则需要“自我改变”。下列“改变中国”与“自我改变”有直接联系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虎门销烟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公车上书
D.鸦片战争——江南制造总局
21.(2019八下·余杭期末)19世纪后期,鲁迅留学日本,下列对他所见所闻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吃西餐,穿西服
②兴建工厂,修筑铁路
③办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
④藩国内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2019八下·余杭期末)“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被“占领”,主要发生在哪些侵华战争期间(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2019八下·余杭期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作者与其著作是(  )
A.郭嵩焘——《使西纪程》 B.林则徐——《四洲志》
C.严复——《天演论》 D.魏源——《海国图志》
24.(2019八下·余杭期末)下列作品中,深刻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25.(2019八下·余杭期末)周恩来在江苏淮安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里他“三岁从訇教”“五岁入家塾”,1913年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赴日本留学。周恩来没成为举人、进士而成了留学生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
A.青年时期他生活在国外,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B.清政府不允许革命党人参加科举考试
C.在他童年的时候,科举制度就被废除了
D.清政府规定凡是出国人员一律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2019八下·余杭期末)图片是对历史形象而直观的反映。阅读明清时期相关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和图B分别反映了哪两位中国古代民族英雄?
(2)明清两朝修建图C和图D这两处建筑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除上述4幅图片以外的两例清朝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史实。
(4)结合所学知识,综合上述4幅图片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27.(2019八下·余杭期末)世界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加强联系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涌现大国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从那时起,割裂的世界开始相互连接在一起。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二: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主要国家的近代化历程
(1)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哪位航海家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①②分别代表什么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二谈谈“思想文化引领”、“资产阶级革命”与“技术革命兴起”之间的内在联系。
28.(2019八下·余杭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自《世界史》
材料二: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业杂税收入
1849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3281 77 969 23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
(1)材料一中“厂房轰鸣”的场景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从此,历史跨进了一个怎样的“新时代”?请列举“新时代”的两例科技成果。
(2)结合材料二,三,说说晚清时期,中国形式始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9.(2019八下·余杭期末)百年中国近代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近代中国遭受的哪一次侵略战争的结果?图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签订哪个不平等条约后的结果,它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图三的创办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什么作用?
(3)与图四相对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救国主张上,图三,图四有什么不同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有关知识。“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材料反映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因此可以判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理解。
2.【答案】A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文艺复兴;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宋应星的著作是《天工开物》,所以A符合题意;《神曲》的作者是但丁,所以B不符合题意;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日心说,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是牛顿,所以C不符合题意;欧文提出空想社会主义,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是马克思,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的识记。
3.【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专制皇权的加强。明朝设置锦衣卫、东西厂加强了君主专制;文字狱的实行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清朝设立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的枢纽,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专制皇权加强的理解。
4.【答案】D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农耕文明的繁盛;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明清时期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君权的强化日益显出封建社会的腐朽,这时出现了外国对中国的不断入侵,加上闭关锁国、近代化因素的萌发等,中国逐渐出现了危机,所以明清时期的特点是繁盛与危机并存。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理解。
5.【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达·芬奇的有关知识。《蒙达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达·芬奇的识记。
6.【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有关知识。14-17世纪,被一些思想家称为“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时代,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一时代发生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兴起于欧洲意大利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其思想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即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肯定了人在世界上价值的和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
7.【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指南针是中国的发明,指南针广泛的应用于航海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所以A符合题意;BD与中国无关;东方丰富的金银、丝绸等商品吸引欧洲人,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原因,但是这是西方商人的主观动机,与中国没有关系,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
8.【答案】C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的是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哥伦布航海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进程。新航路开辟的积极意义: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使世界开始整体。新航路开辟的消极意义:欧洲的殖民统治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殖民掠夺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贩卖黑奴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所以加强不同地区的联系是两者的共同意义。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影响的理解。
9.【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权利法案》。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确定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限制了君主权利,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影响的识记。
10.【答案】B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夺取和巩固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自由”“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发布的《独立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他们都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B项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共同作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颁布的法令和文献的共同点。
11.【答案】B
【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的有关知识。16世纪开始的"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三角贸易"。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贸易路线的识记。
12.【答案】D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与方案——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所以②④符合要求。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
13.【答案】C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其中马克思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故选C。
【点评】本题难道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的识记。
14.【答案】D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有关知识。材料反映了俄国经济快速发展,说明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的发展。于是,沙皇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是指俄国的1861年改革。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理解。
15.【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但它也使日本保留了较多的军国主义传统,使日本逐渐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所以在推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明治维新。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影响的理解。
16.【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历史人物的贡献。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所以①不符合题意;俾斯麦在德国统一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②符合题意;拿破仑的主要贡献在于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势力,但法国在拿破仑时期以及之前和之后都是统一,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林肯领导美国政府打赢了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所以④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贡献的识记。
17.【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用电脑上网查阅商业信息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选项B在当时是不可以做到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是汽车、飞机、电话等。
ACD三项可能做到,不符合题意;
B项用电脑发电子邮件在当时不可能做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及影响。
18.【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车的发明者是斯蒂芬森,①错误;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④错误,因此ABD选项排除。
C项②③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19.【答案】D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公车上书——1895年;义和团运动——1899年—1901年;1901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北京东交民巷设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驻兵保护。所以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与史实不符。
D项丁的言论不符合当时现实,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相关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掌握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掀起了自救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符合材料中的“改变中国”与“自我改变”的关系。
ABD三项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甲午中日战争——公车上书有直接联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21.【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后实行了明治维新,主张“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因此在19世纪后期的日本可以看到崇尚吃西餐,穿西服,办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故①③项正确;日本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因此在19世纪后期的日本可以看到兴建工厂,修筑铁路,②选项正确;从明治维新后,日本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因此19世纪后期,日本已经不存在藩国,故④项错误。
A项①②③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22.【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占领过北京。
C项②④中国的首都曾被占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的史实。
23.【答案】D
【知识点】结识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魏源在《海国图志》明确地提出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根据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及其他中外文献资料编著而成的。这是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史地、科技知识的著作,在当时堪称中国人编著的介绍世界知识的“百科全书”。
D项魏源——《海国图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魏源的及其思想著作的识记能力。
24.【答案】B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结合所学知识: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和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B项《红楼梦》深刻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红楼梦》的有关知识。
25.【答案】C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在新政实施中废除了科举制考试,因此周恩来没能成为举人。
C项在他童年的时候,科举制度就被废除了是周恩来没成为举人、进士而成了留学生的主要客观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度的废除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6.【答案】(1)戚继光;郑成功。
(2)维护王朝统治。
(3)册封达赖和班禅,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平定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事务。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图示A反映的是戚继光抗倭、图示B反映的是郑成功赶跑荷兰殖民者,维护国家统一。(2)明朝修筑长城是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清朝修建须弥福寿之庙,是密切清政府和各民族的关系,加强国家统一的一个重要措施,故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统治。
(3)本题根据所学列举清朝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史实即可,如册封 “达赖喇嘛”封号、 “班禅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设置伊犁将军等,言之有理即可。
(4)本题根据图示可知,图示AB体现的是对外关系,图示CD体现的是民族关系,都围绕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展开。
故答案为:(1)戚继光、郑成功。
(2) 维护王朝统治。
(3) 册封达赖和班禅,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平定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事务。
(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明长城、清朝修建的须弥福寿之庙、清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7.【答案】(1)新航路开辟。麦哲伦。
(2)①启蒙运动;③美国独立战争或者法国大革命。
(3)“思想文化引领”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和舆论的基础;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为“技术革命兴起”创造条件;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物质基础,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开辟;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基础。
(3)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欧洲的思想变革、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是因果关系。
故答案为:(1)新航路开辟;麦哲伦。
(2)①启蒙运动;③美国独立战争或者法国大革命。
(3) “思想文化引领”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和舆论的基础;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为“技术革命兴起”创造条件;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物质基础,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思想与历史进步的关系等。
28.【答案】(1)英国。蒸汽时代或者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珍妮纺纱机或蒸汽机或蒸汽轮船或蒸汽机车。
(2)晚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缓慢,仍处于农耕文明阶段;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坚持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力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科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火车和轮船是当时重大的发明成果。(2)晚清时期中国落后世界的主要原因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政策进行分析。
(3)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给我国留下的启示需要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外开放等方面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英国。蒸汽时代或者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珍妮纺纱机或蒸汽机或蒸汽轮船或蒸汽机车。
(2)晚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缓慢,仍处于农耕文明阶段;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坚持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力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科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9.【答案】(1)图一:鸦片战争。图二:《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3)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或百日维新。图三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图四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南京条约》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牺牲;洋务运动侧重技术学习,戊戌变法侧重制度学习。
故答案为:(1)图一:鸦片战争。图二:《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3)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或百日维新。图三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图四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条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相关知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