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道德与法治5月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道德与法治5月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道德与法治5月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19八下·湖州月考)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
序号 ① ② ③
历史事件 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驻藏大臣 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及大小和旧叛乱 雍正帝在西南小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2017九上·宁波期中)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3.(2019八下·湖州月考)某人生于1845年,卒于1899年,他的一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①禁烟运动 ②鸦片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⑤维新变法运动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4.(2019八下·湖州月考)明嘉靖时期,江苏巡抚曹时聘的奏疏中提到说:“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奏疏描述的是明朝中期江南地区一种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所谓“新”主要体现在(  )
A.生产规模更大 B.分工更加明确
C.劳动效率更高 D.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如果你是当时一位机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技术,下列著作能给予你启发的是(  )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5.(2019八下·湖州月考)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6.(2019八下·湖州月考)学习历史要关注事件之间的联系。下表各组中两事件前后之间存在密切历史关联的有(  )
组别 事件一 事件二
①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③ 甲午战争 维新变法运动
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19八下·湖州月考)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8.(2019八下·湖州月考)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
A.救亡图存 B.政治的民主化
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
9.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中西方文化差异
B.中西方人种差异
C.中国文人的偏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0.(2019八下·湖州月考)《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表1: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鈄纹布 14.92 5.56
A.割让香港岛 B.战后赔款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二、非选择题
11.(2019八下·湖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今中外,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
【巨变时代】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十年前,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
一一(美)史兹·墨菲(亚洲史)
【强国之策】150多年前,在民族危机面前,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在进行着改革。
【同途殊归】昔同治(1862—1874)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相同困境。
(2)请简要谈谈洋务派“学习外国利器”的具体措施。结合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就福泽谕吉所言“改变政令”做出解释。
(3)中日两国一样的回应,却产生不一样的结果。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12.(2019八下·湖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
材料三:“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做辩护,被杀死的人的鲜血和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1776年发表的《常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材料二中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最终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请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尝试为建立这种“欧洲社会新的政治制度”所做的努力。
(3)潘恩呼吁“分手”的双方是指谁?试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是如何实现“分手”。
13.(2019八下·湖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
材料一:见下曲线图
材料二: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欧洲引发了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这次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一一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上图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重大事件曲线图,写出材料一所示1640年和1689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2)英国在这次革命中取得了哪些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革命给世界格局带来的变化。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从政治、经济领域简述欧洲是怎样“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统治;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这些措施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由此分析,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相关知识。
2.【答案】B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时务报》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民报》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新青年》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是中华民族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而进行的探索。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3.【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此人生于1845年,死于1899年,也就是说在1845-1899年发生的事都是正确的,①禁烟运动发生于1839年,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1842年,③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1860年,④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1895年,⑤维新变法运动发生于1895年,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1901年。
C项③④⑤他的一生可能经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为综合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4.【答案】(1)D
(2)D
【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解析】【分析】(1)机户指的是手工业作坊主,机工指的是被雇佣的劳动者.就是作坊主出资金,被雇佣的劳动者出力,按照劳动时间来给予报酬。这里指的是明朝中后期在我国的江南地区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状况。
D项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是“新”的主要体现,符合题意;
(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手工业生产方式。《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项《天工开物》能给予启发,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理解和相关著作的了解。
5.【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所以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最早会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后。
C项甲午中日战争后会出现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C
【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为太平军;①不存在密切历史关联。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推动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的开展;②存在密切历史关联。
甲午战争的失败推动了戊戌变法,③存在密切历史关联。
义和团运动引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顺序错误,不存在密切历史关联。
C项②③存在密切历史关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侵略与探索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从1858年开始,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成为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故答案选B。其余选项都不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取得的好处,而是英法联军得到的好处,故不选。
【点评】知道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侵略行为。
8.【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洋务派强调发展经济,维新派主张变革政治制度,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也强调政治改革,但主张废君主而实行民主共和,他们的共同目的相同,即如何实现救亡图存。
A项救亡图存可能是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符合题意;
B项政治的民主化是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共同主张,不符合题意;
C项经济的工业化是洋务派的主张,不符合题意;
D项思想的自由化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的主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代中国人民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器物文明向制度文明再向思想文明转变的过程,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中国人民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愈加深刻,中国社会也在不断进步,这与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先进人物的引导和主张紧密相连。
9.【答案】D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近代前夜危机考点的理解。从本段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的愚昧、落后。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
10.【答案】D
【知识点】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据材料可知,直接导致如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协定关税。《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该条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D项协定关税是直接导致题干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记忆、理解能力。
11.【答案】(1)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受到外国侵略;
(2)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改变政令“指废除全国所有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后来确立君主立宪制;废除封建等级制,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3)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最终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思想、制度、经济等各方面学习西方,相对比较全面,所以成功。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相同困境,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与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及“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都受到外国入侵,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向日本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从鸦片战争开始,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战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为主兄,美俄为帮凶,再次侵略中国。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第二小问,根据明治维新改革政治方面的内容,“改变政令“指废除全国所有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后来确立君主立宪制。
(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要求具备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中国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最终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思想、制度、经济等各方面学习西方,相对比较全面,所以成功。
故答案为:(1)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受到外国侵略。
(2)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改变政令“指废除全国所有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后来确立君主立宪制;废除封建等级制,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3)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最终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思想、制度、经济等各方面学习西方,相对比较全面,所以成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相同困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12.【答案】(1)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或促进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交流传播。或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非洲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2)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康有为梁启超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3)北美殖民地;英国。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或促进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交流传播。或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非洲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本题考查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1640年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8月26日通过《人权宣言》。
(3)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知识。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1778年,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
故答案为:(1)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或促进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交流传播。或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非洲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2)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康有为梁启超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3)北美殖民地;英国。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相关知识。
13.【答案】(1)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2)蒸汽机、蒸汽机车。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3)政治上: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领先世界;经济上:工业革命率先在欧洲启动,以优势的经济和技术领先世界。而且,欧洲还通过殖民扩张,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确立殖民霸主地位。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图片信息的解读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紧扣题意中的时间“1640年和1689年”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治确立的历程回答即可: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或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2)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之后的准确识记和材料分析能力。关于成果,依据所学知识回忆再现做答:蒸汽机、蒸汽机车;关于变化,依据材料“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欧洲引发了生产的革命”、“这次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分析理解,从中归纳得出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3)本题考查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材料综合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紧扣“1763--1914年这一时期”,把握时空背景的要求,故结合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史实理解欧洲是怎样“成为全球主人”:政治上: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工业革命率先在欧洲启动,领先世界;而且欧洲还通过殖民扩张,确立殖民霸主地位。
故答案为:(1)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2)蒸汽机、蒸汽机车。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3)政治上: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领先世界;经济上:工业革命率先在欧洲启动,以优势的经济和技术领先世界。而且,欧洲还通过殖民扩张,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确立殖民霸主地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综合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
1 / 1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道德与法治5月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19八下·湖州月考)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
序号 ① ② ③
历史事件 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驻藏大臣 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及大小和旧叛乱 雍正帝在西南小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答案】A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统治;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这些措施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由此分析,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相关知识。
2.(2017九上·宁波期中)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答案】B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时务报》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民报》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新青年》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是中华民族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而进行的探索。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3.(2019八下·湖州月考)某人生于1845年,卒于1899年,他的一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①禁烟运动 ②鸦片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⑤维新变法运动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此人生于1845年,死于1899年,也就是说在1845-1899年发生的事都是正确的,①禁烟运动发生于1839年,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1842年,③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1860年,④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1895年,⑤维新变法运动发生于1895年,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1901年。
C项③④⑤他的一生可能经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为综合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4.(2019八下·湖州月考)明嘉靖时期,江苏巡抚曹时聘的奏疏中提到说:“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奏疏描述的是明朝中期江南地区一种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所谓“新”主要体现在(  )
A.生产规模更大 B.分工更加明确
C.劳动效率更高 D.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如果你是当时一位机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技术,下列著作能给予你启发的是(  )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答案】(1)D
(2)D
【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解析】【分析】(1)机户指的是手工业作坊主,机工指的是被雇佣的劳动者.就是作坊主出资金,被雇佣的劳动者出力,按照劳动时间来给予报酬。这里指的是明朝中后期在我国的江南地区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状况。
D项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是“新”的主要体现,符合题意;
(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手工业生产方式。《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项《天工开物》能给予启发,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理解和相关著作的了解。
5.(2019八下·湖州月考)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所以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最早会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后。
C项甲午中日战争后会出现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2019八下·湖州月考)学习历史要关注事件之间的联系。下表各组中两事件前后之间存在密切历史关联的有(  )
组别 事件一 事件二
①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③ 甲午战争 维新变法运动
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为太平军;①不存在密切历史关联。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推动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的开展;②存在密切历史关联。
甲午战争的失败推动了戊戌变法,③存在密切历史关联。
义和团运动引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顺序错误,不存在密切历史关联。
C项②③存在密切历史关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侵略与探索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2019八下·湖州月考)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从1858年开始,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成为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故答案选B。其余选项都不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取得的好处,而是英法联军得到的好处,故不选。
【点评】知道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侵略行为。
8.(2019八下·湖州月考)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
A.救亡图存 B.政治的民主化
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洋务派强调发展经济,维新派主张变革政治制度,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也强调政治改革,但主张废君主而实行民主共和,他们的共同目的相同,即如何实现救亡图存。
A项救亡图存可能是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符合题意;
B项政治的民主化是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共同主张,不符合题意;
C项经济的工业化是洋务派的主张,不符合题意;
D项思想的自由化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的主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代中国人民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器物文明向制度文明再向思想文明转变的过程,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中国人民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愈加深刻,中国社会也在不断进步,这与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先进人物的引导和主张紧密相连。
9.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中西方文化差异
B.中西方人种差异
C.中国文人的偏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D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近代前夜危机考点的理解。从本段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的愚昧、落后。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
10.(2019八下·湖州月考)《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表1: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鈄纹布 14.92 5.56
A.割让香港岛 B.战后赔款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答案】D
【知识点】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据材料可知,直接导致如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协定关税。《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该条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D项协定关税是直接导致题干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记忆、理解能力。
二、非选择题
11.(2019八下·湖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今中外,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
【巨变时代】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十年前,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
一一(美)史兹·墨菲(亚洲史)
【强国之策】150多年前,在民族危机面前,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在进行着改革。
【同途殊归】昔同治(1862—1874)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相同困境。
(2)请简要谈谈洋务派“学习外国利器”的具体措施。结合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就福泽谕吉所言“改变政令”做出解释。
(3)中日两国一样的回应,却产生不一样的结果。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答案】(1)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受到外国侵略;
(2)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改变政令“指废除全国所有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后来确立君主立宪制;废除封建等级制,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3)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最终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思想、制度、经济等各方面学习西方,相对比较全面,所以成功。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相同困境,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与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及“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都受到外国入侵,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向日本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从鸦片战争开始,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战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为主兄,美俄为帮凶,再次侵略中国。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第二小问,根据明治维新改革政治方面的内容,“改变政令“指废除全国所有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后来确立君主立宪制。
(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要求具备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中国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最终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思想、制度、经济等各方面学习西方,相对比较全面,所以成功。
故答案为:(1)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受到外国侵略。
(2)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改变政令“指废除全国所有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后来确立君主立宪制;废除封建等级制,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3)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最终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思想、制度、经济等各方面学习西方,相对比较全面,所以成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相同困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12.(2019八下·湖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
材料三:“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做辩护,被杀死的人的鲜血和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1776年发表的《常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材料二中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最终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请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尝试为建立这种“欧洲社会新的政治制度”所做的努力。
(3)潘恩呼吁“分手”的双方是指谁?试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是如何实现“分手”。
【答案】(1)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或促进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交流传播。或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非洲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2)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康有为梁启超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3)北美殖民地;英国。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或促进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交流传播。或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非洲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本题考查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1640年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8月26日通过《人权宣言》。
(3)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知识。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1778年,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
故答案为:(1)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或促进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交流传播。或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非洲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2)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康有为梁启超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3)北美殖民地;英国。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相关知识。
13.(2019八下·湖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
材料一:见下曲线图
材料二: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欧洲引发了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这次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一一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上图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重大事件曲线图,写出材料一所示1640年和1689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2)英国在这次革命中取得了哪些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革命给世界格局带来的变化。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从政治、经济领域简述欧洲是怎样“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
【答案】(1)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2)蒸汽机、蒸汽机车。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3)政治上: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领先世界;经济上:工业革命率先在欧洲启动,以优势的经济和技术领先世界。而且,欧洲还通过殖民扩张,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确立殖民霸主地位。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图片信息的解读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紧扣题意中的时间“1640年和1689年”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治确立的历程回答即可: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或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2)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之后的准确识记和材料分析能力。关于成果,依据所学知识回忆再现做答:蒸汽机、蒸汽机车;关于变化,依据材料“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欧洲引发了生产的革命”、“这次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分析理解,从中归纳得出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3)本题考查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材料综合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紧扣“1763--1914年这一时期”,把握时空背景的要求,故结合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史实理解欧洲是怎样“成为全球主人”:政治上: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工业革命率先在欧洲启动,领先世界;而且欧洲还通过殖民扩张,确立殖民霸主地位。
故答案为:(1)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2)蒸汽机、蒸汽机车。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3)政治上: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领先世界;经济上:工业革命率先在欧洲启动,以优势的经济和技术领先世界。而且,欧洲还通过殖民扩张,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确立殖民霸主地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综合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