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月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月考

资源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月考试卷
历史与社会
说明:
1.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6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之处。不得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做任何标记。
3.第一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凡答案写在第一卷上不给分;第二卷非选择题(26—29)答案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最早种植小麦的是哪一先民?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始祖是
A. 老子和孔子 B.黄帝和炎帝 C.尧和舜 D. 女娲和后羿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
A.公元前2071年 B.公元前207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20年
4、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5、图4的建筑反映的是图5中A、B、C、D哪一处的文明
6、与阿拉伯数字有关联的是
①古代埃及人②古代印度人③古代阿拉伯人④古代巴比伦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法 C、十二铜表法 D、唐律
8、到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人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查里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9、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哪一个的简称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关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山东省 C、云南省 D、香港特别行政区
10、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古代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资源综合开发的经验,其中直接用于经济建设的工具不包括
12、有关右图所示古人类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人工取火 
B、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C、掌握了钻孔及磨制技术  
D、开始种植水稻
13、传说中黄帝的历史功绩有
①发明了钻燧取火 ②发明车船 ③发明陶器 ④制作衣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4、在我国西周时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由什么决定的?
A、拥有土地的多少 B、拥有金钱的多少
C、拥有才能的多少 D、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程度
15、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下列情景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诸侯经常相互征战 B、士人们四处游说以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
B、人们使用铁农具耕作 D、筒车成为日常灌溉使用的工具
16、小明的语文课上学了两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课后他上网查询了说这两句话的人的资料,发现这个人主张
A、强化中央集权 B、“非攻”“兼爱”
C、“无为” D、“仁”
1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B、汉朝开始建立县制
C、唐朝创立三省六部制 D、元朝设立行省制度
18、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完成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农民个体所有,个体经营 B、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C、国家 所有,集体经营 D、国家所有,个体经营
19、下图所示“结婚证”反映了
①“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②该结婚证的颁发时间可能是20世纪60、70年代
③“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④在当时,个人完全没有自由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20、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21、1962年,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上述情景反映的是
A、华约成立 B、朝鲜战争
C、苏联解体 D、古巴导弹危机
22、“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地沟油”、“牛肉膏”又接踵而来 ……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这说明
①我国法制还不够健全、完善
②人们的生命健康权没有得到良好的保障
③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④抓好食品安全是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据此回答23、24题
23、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哪项职能
A、最高立法权 B、 最高监督权 C、最高行政权 D、 最高决定权
24、上述材料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项基本要求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5、2009年12月1日,欧盟宪法正式生效。从此以后,世界上将有一个可以代表整个欧盟说话的人。下列对欧洲联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协调欧盟国家之间的关系
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增强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力量
D、提高了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四大题,共50分)
26、关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12分)
材料一: 1973年,从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稻谷、稻杆、稻叶堆积。经专家鉴定,这些稻谷是人工栽培的晚稻。半坡人已经掌握了种植粟的技术,还种植蔬菜和麻。
材料二:春秋晚期,农业生产中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被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人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有财产,成为新兴的地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推动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
材料三:
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五: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开展的各项运动。
图一:建国初期,农民在分地之前,丈量地主的土地。 图二:1956年底,全国参加初级社的农民占总农户的96.3%,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
图三:“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图四:20世纪80年代,凤阳县农民的粮食增产情况
材料六: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为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从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连续一百多天普遍缺乏有效降水,降水量之少,达到50年一遇。干旱已严重威胁北方粮食丰产。其中山西、陕西、河南、河北旱情尤为严重。为缓解旱情,我国政府特拿出四亿多资金,用于抗旱保生产。
问题一: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提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是指什么?(2分)
问题三:材料三图中农具出现于我国哪个朝代?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个盛世局面?它与材料三图中农具有何联系?(3分)
问题四:材料五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 “三农”问题上先后进行了哪四次重大政策调整?(4分)
问题五:材料五体现了政府的什么执政理念?(1分)
27、持续发展,共同提升(共12分)
材料一:
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曲线图 中国人口数量变化和出生率曲线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二:经过30年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目前深圳面临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深圳市委书记在党代会上提出建设“智慧深圳”和“低碳城市”的战略构想。
材料三:2010年10月,深圳直接援建甘肃灾区项目全部竣工。并且深圳市和甘肃省签订《深甘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框架协议,甘深两地在能源、经贸、教育、医疗卫生、劳务、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合作,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两地优势,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推进共同发展。
问题一:分析图一,请回答它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哪些问题?(3分)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中两条曲线形成的原因(2分)
问题三: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深圳市党委为什么要提出建设“智慧深圳”和“低碳城市”的战略构想?(3分)
问题四:材料三体现了我国在落实哪一发展战略?(1分)深圳甘肃两地的合作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
问题五:深甘签订的框架协议,对两地发展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大题共14分)
材料一:30年前,开放是中国最为艰难的选择,“杀开一条血路”,是对当年的这一选择最为形象的诠释。但是,开放后的中国只用了23年时间,就加入“经济联合国”(WTO),全面融入国际社会,营造了汉唐以来千年未有的开放格局。 开放,推动了经济发展;开放,改变了社会面貌;开放,拓宽了国人视野… ――胡锦涛《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讲话》
材料二:1979年,人们的思想仍然受到种种束缚,资本主义的东西不敢碰,理论上办特区有风险,当时深圳特区首任书记吴南生说:“我去办,要杀头先杀我。”2008年,吴老说:“办成特区,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三中全会;地利是广东得风气之先;人和是多方面的,党内、国内、港澳同胞、华侨都要求改革开放。”
材料三: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试验田”,深圳在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中,走 在前面。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老一辈特区“拓荒牛”那种“杀出一条血路”的闯劲和干劲相比,一些同志在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上还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
问题一:指出材料一中国能只用23年就成功加入WTO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问题二: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深圳当时办特区天时、地利、人和分别指什么?
( 3分)
问题三:材料一中提到的“营造了汉唐以来千年未有的开放格局”,试写出汉唐盛世中的两个治世名称(2分),今天我们形成了到底怎样的开放格局? (1分)
问题四:综合材料二、三,说说我们今天还要继续发扬怎样的深圳精神?(2分)
问题五:运用所学知识,请简要概括材料三中提到的深圳特区在 “30年的伟大成就”中所起到的作用。(2分)由此你受到什么启示?(2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乱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等。
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2分)这一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1分)
问题二:为避免“战乱不休“的局面,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至少说出三条)(3分)
问题三:材料四表明我国现在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的什么权力?(2分)
问题四:从专制到民主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你认为在你们的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中可以做些什么?(2分)
姓名 班级 考号
信兴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月考试卷答题卷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四大题,共50分)
26、关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12分)
问题一: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提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是指什么?(2分)
问题三:材料三图中农具出现于我国哪个朝代?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个盛世局面?它与材料三图中农具有何联系?(3分)
问题四:材料五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 “三农”问题上先后进行了哪四次重大政策调整?(4分)
问题五:材料五体现了政府的什么执政理念?(1分)
27、持续发展,共同提升(共12分)
问题一:分析图一,请回答它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哪些问题?(3分)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中两条曲线形成的原因(2分)
问题三: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深圳市党委为什么要提出建设“智慧深圳”和“低碳城市”的战略构想?(3分)
问题四:材料三体现了我国在落实哪一发展战略?(1分)深圳甘肃两地的合作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
问题五:深甘签订的框架协议,对两地发展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大题共14分)
问题一:指出材料一中国能只用23年就成功加入WTO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问题二: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深圳当时办特区天时、地利、人和分别指什么?( 3分)
问题三:材料一中提到的“营造了汉唐以来千年未有的开放格局”,试写出汉唐盛世中的两个治世名称(2分),今天我们形成了到底怎样的开放格局? (1分)
问题四:综合材料二、三,说说我们今天还要继续发扬怎样的深圳精神?(2分)
问题五:运用所学知识,请简要概括材料三中提到的深圳特区在 “30年的伟大成就”中所起到的作用。(2分)由此你受到什么启示?(2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2分)这一制度的基础是什么?(1分)
问题二:为避免“战乱不休“的局面,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至少说出三条)(3分)
问题三:材料四表明我国现在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的什么权力?(2分)
问题四:从专制到民主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你认为在你们的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中可以做些什么?(2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月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25题,共5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B D D D A D B B D B D
题目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D B A D B D A A A C
26、问题一:说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开始从事原始农业,但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或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2分)
问题二: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2分)
问题三:唐朝(1分);开元盛世(1分);生产工具(或农具)的改进带来盛世局面;(1分)
问题四:1952年土地改革、1956年完成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1958年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分)
问题五:重视三农问题(或以民为本,关注民生)(1分)
27题:(共12分)问题一:人口持续增长、资源逐渐缺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3分)
问题二: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由于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数量仍然不断增长。(2分)
问题三:因为因为深圳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瓶颈问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在科技创新以及教育文化上发展经济(科技创新能极大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节能环保,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从科技、PRED 两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分)
问题四:西部大开发战略;(1分)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1分);
问题五:促进深圳和甘肃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答案要包括甘肃和深圳两个方面,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2分)
28、
问题一: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1分) ,国际地位提高(1分)
问题二:天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分
地利:地处沿海,毗临香港,海外贸易历史悠久(或广东得风气之先);1分
人和:各方要求改革 1分 或其他合理答案
问题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贞观遗风,文景之治任选两个;2分 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1分)
问题四:敢闯敢试,开拓创新。2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问题五:龙头作用、窗口作用、实验田作用等,答对两条即可。2分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等。2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9、问题一:第一问:西周 分封制(2分)
第二问:宗法制(1分)
问题二:①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只答此两点给1分)③在地方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1分)④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1分)
(答出以上三点中的两点即可。另:如果答出焚书坑儒、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统一车距等内容可以酌情加分,但是不得超过本小题总分)
问题三:第一问:最高监督权(2分)
第二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问题四:①班级事务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班干部民主选举②学校设立校长接待日③完善学生评教制度④学校努力畅通各种民主渠道等,如校长信箱等。(2分)
(开放性问题,只要学生能够围绕提高师生的民主意识提出合理建议两条或以上即可给全分。)
西夏

南宋

西夏
南宋


北宋

西夏
北宋
图4
图5
C石斧 B筒车
B筒车 B筒车
D转轮排字盘 B筒车
A曲辕犁 B筒车
筒车
曲辕犁
人口
2009年
数量
资源
环境污染
甘肃陇南白龙江畔的“深圳小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