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开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1小题,其中1-10题每题1分,11-21题每题2分,共32分。)1.(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2018年5月,“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人权宣言》的颁布 D.《独立宣言》的发表【答案】B【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知识。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故选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识记。2.(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西成(西安—成都)高铁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桥梁隧道占总路程百分之八十左右,修建异常艰难。读图,完成问题。(1)影响该铁路线修建的不利因素主要为( )A.气候 B.河流 C.城市分布 D.地形(2)乘坐该高铁列车,沿线我们可以看到( )A.依河筑屋河成街 B.围着火炉吃西瓜C.都江堰水沃西川 D.世界屋脊入云中【答案】(1)B(2)C【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四川盆地【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西成高铁自西安北站引出,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由此可判定, 桥梁隧道占总路程百分之八十左右,修建异常艰难 ,其主要的原因是西成高铁在陕西境内穿越秦岭。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依河筑屋河成街的景观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景象出现在新疆,世界屋脊在青藏高原,所以ABD不符合题意;都江堰流经成都平原,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典型区域自然人文景观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3.(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朝代更迭往往导致疆域的变迁。下列是不同王朝的疆域图,符合中国古代历史进程顺序的是( )A.②③①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答案】D【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朝代变迁。咸阳是秦朝的都城,所以③为秦朝。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所以符合中国古代历史进程顺序的是③②①④。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相关王朝的顺序,要求具备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和准确识别图片的能力。4.(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阅读下面图1“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图2“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完成问题。图1 图2(1)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图1和图2在建筑风格上的相互关系( )A.两者完全相同B.图1的建筑风格是学习图2的结果C.图2的建筑风格是学习图1的结果D.两者毫无关系(2)图1唐朝长安城“前为朝,后为市”和严格设置管理“东市、西市”的建筑格局,随着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而被打破,出现城市居民区和商业区界限消失、市场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间等新气象的城市建筑格局。这种城市新格局大约出现在( )A.隋朝 B.两宋 C.魏晋 D.明清【答案】(1)C(2)B【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对外交流。唐朝时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等,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仿照唐朝进行政治改革,建设平城京。故图1和图2在建筑风格上的相互关系是图2建筑风格是向图1学习的。(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和宋朝的城市风貌。唐朝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这一制度到宋朝打破。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商业尤为发达,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城内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随着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而被打破,出现城市居民区和商业区界限消失、市场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间等新气象的城市建筑格局。故这种城市新格局大约出现在两宋时期。故答案为: (1)C;(2)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和宋代的城市风貌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5.(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史实及其影响。陶片放逐法和公民大会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因此①结论错误;西藏归入中央的标志是元朝建立宣政院,因此③的史实和结论不一致。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史实及其影响的识记。6.(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历史人物总是和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唐玄宗——“贞观遗风”,唐朝进入全盛时期B.宋太祖——崇文抑武,“杯酒释兵权”C.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开创了行省制度D.朱元璋——建立明朝,平定了七国之乱【答案】B【知识点】开元盛世;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明清帝国的兴替;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贞观遗风”——武则天时期,A错误。赵匡胤虽然是武人出身,但是已经看到了武人当权弊病。他特别不想看到五代十国的情景重演,更不想看到某个武将像自己一样,篡夺他人的江山。于是,宋太祖和群臣制定了“崇文抑武”的战略,抬高文官的地位,在国内大兴儒学。同时极力压制武将,削除他们的兵权。宋太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B正确。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C错误。平定了七国之乱的是汉景帝,D错误。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功绩。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识记基础知识。7.(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120年前的戊戌年,中国开启了一场重要的政治改革——戊戌变法,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②主要筹划者是康有为③“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的序幕 ④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戊戌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主义经济基础和不推翻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实行变法维新,通过改良主义道路来达到参与政权和进行一些社会改革的目的,取得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效果,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①错误;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筹划者,②正确;“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的序幕,③正确;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④正确。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的有关知识。注意识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8.(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巴黎公社运动 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答案】A【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发动政变。他们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入主英国。詹姆斯二世逃亡海外,威廉和玛丽被议会立为国王。因为这次政变几乎是不流血的,保证了英国革命的成果,因此被称为“光荣革命”。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9.(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商鞅变法相比较,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在于( )A.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B.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C.废除土地国有制度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答案】A【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大化改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和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是大化改新的目的,在大化改新中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在商鞅变法中确定了土地私有的性质,允许土地买卖。但是两大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以巩固中央的政治权利为目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和大化改新的理解。10.(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①七国之乱--唐由盛转衰 ②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③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融合 ④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变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北方的民族融合;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因此①搭配错误。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统一北方的战役是官渡之战,②搭配错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现了少数民族的汉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王安石变法是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重要史实及其影响。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1.(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以下历史人物与其历史功绩组合,正确的有( )①俾斯麦——促成德国完成统一 ②林肯——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③拿破仑——领导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④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开展独立运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B【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俾斯麦担任普鲁士王国首相期间,在1866年发动了普奥战争并取得胜利。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军。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①正确。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取得胜利, ②错误。1789年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时,拿破仑没有在巴黎,而且只是一个炮兵少尉,③错误。玻利瓦尔是19世纪解放南美大陆的英雄人物,是美洲独立战争先驱,先后领导军队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了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被称为“美洲解放者”、“委内瑞拉国父”,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的识记。12.(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B.明清的君主专制C.浅议焚书坑儒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答案】D【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有关知识。康雍乾三朝——清朝;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文字狱”——皇权膨胀的表现。所以,该论文最有可能是研究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史实的识记。13.(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四川新闻网曾报道了一则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事件。事件起因为女司机突然变道导致对方急刹车,造成车内小孩的脸碰在车窗上。之后双方斗气别车,最终情绪失控酿成暴力冲突。女司机被打伤住院,男司机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上述事例说明( )①情绪是不能自己调控的②我们应该学会做情绪的主人③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④我们要遵守规则,尤其不能违法法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和法律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男女司机由于情绪失控,酿成暴力冲突,女司机被打受伤住院,男司机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上述事例说明了调控情绪的重要性。组合式选择题用排除法比较简单。情绪是可以调控的,①错误,排除有①的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调控情绪、遵守法律的理解。14.(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③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④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A【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亲社会行为。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都属于亲社会行为,所以①②④正确;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但不能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所以③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15.(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雄赳赳,气昂昂,冲到路中央;有中年,有儿郎,老爷老大娘;迎着红灯亮,不停止方向;凑够一撮,随波逐流向前闯 ”网络上的一曲《过马路战歌》生动刻画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中国式过马路”。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53%的致人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引起的。“中国式过马路”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答案】A【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题干中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违反了交通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理解。16.(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享安全、合作安全理念,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因此,我们( )①要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②只有各民族团结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③要学会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④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享受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答案】A【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关知识。由题干描述得知,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因此,我们要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要树立竞争与合作的意识,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要学会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所以①③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不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义务,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解。17.(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按照“群众提、大家定”的理念,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201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踊跃参与。这一活动表明,在我国( )①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②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③人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关知识。题干的核心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认识。题干描述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可以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依法享有建议权、监督权,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18.(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下列行为中,侵犯了公民合法权益的有( )①某广告公司未经小红同学的允许,将其艺术照片用作广告宣传②某杂志在报道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实时采用了化名的方式③小明司学长得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④小强同学参观历史博物馆,发现博物馆里安装了很多摄像头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答案】C【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民的合法权利。未经小红同学的允许,将其艺术照片用作广告宣传——侵犯的小红的肖像权,所以①符合题意;小明司学长得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侮辱他人,侵犯小明的人格尊严权,所以③符合题意;②④这两种做法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公民合法权利的理解。19.(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之所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有关知识。2017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之所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宪法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8分)20.(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冬菜篮子”,也是我国最大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每年冬春季节,南菜北运正当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图(1)根据图3判断,城市A为 ,百色的蔬菜通过货物分销运到的省级行政区中,最北的是 。(2)根据图4,写出右江的流向及判断依据。(3)综合上述资料,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成为我国最大“冬菜篮子”的原因。【答案】(1)南宁;哈尔滨(2) 右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右江从西北流向西南。(3) 首先在于适宜的气候,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当地河网密布,地势平坦,适宜蔬菜的种植;其次,则是交通便利,有广阔的蔬菜销售市场。【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交流与互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及其行政中心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可知,A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生活,为南宁市;百色的蔬菜通过货物分销运到的省级行政区中,最北的是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2)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图的分析判读能力。分析图4可知,右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右江从西北流向西南。(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成为我国最大“冬菜篮子”,首先在于适宜的气候,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当地河网密布,地势平坦,适宜蔬菜的种植;其次,则是交通便利,有广阔的蔬菜销售市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及其行政中心的识记,对我国南方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地图的分析判读能力。21.(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学习历史,要有全球视角。阅读材料,通过中西对比宏观感知世界发展的潮流,准确分析中国形势。材料一:乾隆年间西方国家部分大事示意图材料二: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材料三: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摘编自《清实录》(1)材料一所示的历史事件依次发生在哪些国家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推测当时西方在政治、经济方面正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苏州当地出现的新的生产方式及其性质。(3)遗憾的是,材料二中新出现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寻找“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的相关证据,并简述其后果。【答案】(1)英国、美国、法国; 当时西方在政治上,正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济方面,西方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2)略(3)略【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前夜危机;农耕文明的繁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了解。“珍妮纺纱机的方面”“瓦特改良蒸汽机”——英国工业革命;“《独立宣言》发表”——美国独立战争;“《人权宣言》发表”——法国大革命。当时西方在政治上,正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济方面,西方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2)题考查对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生产方式:生产目的由自给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劳动由自己生产变为雇佣劳动;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生产规模由小变大;结论:商品经济活跃,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本题考查对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认识。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只局限在江南地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处于主体地位;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奉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自大。后果:阻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2.(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材料三: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派出以副首相岩仓具视为团长的高规格庞大的政府代表团,历时11个月,遍访欧美12国,考察学习。材料四:日本使节到欧洲,注意的是讲求政法,兴办工商,研究学术。中国人到欧洲忙于探询军火的价钱和何种军舰装备精良。不同的考察,不同的结果,30年后日本“喜笑颜开”,中国“苦闷迷茫”。(1)材料一中“屈辱开始”和“群殴”分别指的是哪一条约的签订?这两个事件分别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漫画“两个强盗”对中国犯下了哪一野蛮暴行?(2)根据材料二、三,判断当时中日两国分别开展了什么运动?从内容角度说说这两次运动有何共同之处?(3)30年后日本“喜笑颜开”,中国“苦闷迷茫”。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略(2)略(3)略【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漫画①——签订《南京条约》——屈辱开始;④群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漫画②“两个强盗”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材料二反映了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开始了学习西方器物和技术的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材料三反映了岩仓使节团的出访,发生在明治维新时期,使明治政府得以实地接触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并引为借鉴,认识到发展工商业是使国家富强的根本途径,必须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为国策的核心加以全力推进,并推动了政治体制的改革。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学习了西方,而且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被动地学习西方。(3)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重大转折点。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同时日本走上了侵略的道路,中国的民族危机深重,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并不能改变中国落后的根本面貌。【点评】本题难度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23.(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备受关注。材料二:宪法修改前后部分内容对照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修改前 修改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注:“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材料三:宪法目录及部分内容(1)请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大的性质和职权。修改宪法内容先由中共中央提出建议说明了什么?(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宪法修正案作出这一修改的意义。(3)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理解。(任选一项作答)【答案】(1)略(2)略(3)略【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改革新阶段;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第一届全国人大【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全国人大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材料一反映了全国人大的立法权,体现了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修改宪法内容先由中央提出建议,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把党的决定上升为国家意志。(2)本题考查的是“法制”和“法治”的区别。“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简而言之,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前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后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是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3)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①宪法第二条规定表明,在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②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规定表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宪法目录表明,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使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②宪法第五条规定表明,宪法严格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点评】本题难度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国人大的性质和职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宪法的地位和作用、依法治国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归纳能力。24.(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提起“中国速度”,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中国近年来的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从中国首条高铁正式运营已过去了8个年头。8年后的今天,“复兴号”完成的时速350公里每小时的评估测试再次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是中车集团在技术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中国动车已经成为我们的又一张“国家名片”。更为难得的是中国标动体系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彰显了我国的科技与工业实力。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我们正在推进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大企业的改革,让国企瘦身健体,集中精力发展主业,减少过多的管理层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继续努力创造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条件与环境,这本身也是结构性改革。(1)材料一中的中车集团属于什么经济成分 这种经济成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何地位和作用 (2)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角度,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因。【答案】(1) 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2)略【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材料和所学,材料一中的中车集团属于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适应并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社会的生产力。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极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1 / 1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开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1小题,其中1-10题每题1分,11-21题每题2分,共32分。)1.(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2018年5月,“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人权宣言》的颁布 D.《独立宣言》的发表2.(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西成(西安—成都)高铁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桥梁隧道占总路程百分之八十左右,修建异常艰难。读图,完成问题。(1)影响该铁路线修建的不利因素主要为( )A.气候 B.河流 C.城市分布 D.地形(2)乘坐该高铁列车,沿线我们可以看到( )A.依河筑屋河成街 B.围着火炉吃西瓜C.都江堰水沃西川 D.世界屋脊入云中3.(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朝代更迭往往导致疆域的变迁。下列是不同王朝的疆域图,符合中国古代历史进程顺序的是( )A.②③①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4.(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阅读下面图1“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图2“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完成问题。图1 图2(1)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图1和图2在建筑风格上的相互关系( )A.两者完全相同B.图1的建筑风格是学习图2的结果C.图2的建筑风格是学习图1的结果D.两者毫无关系(2)图1唐朝长安城“前为朝,后为市”和严格设置管理“东市、西市”的建筑格局,随着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而被打破,出现城市居民区和商业区界限消失、市场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间等新气象的城市建筑格局。这种城市新格局大约出现在( )A.隋朝 B.两宋 C.魏晋 D.明清5.(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历史人物总是和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唐玄宗——“贞观遗风”,唐朝进入全盛时期B.宋太祖——崇文抑武,“杯酒释兵权”C.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开创了行省制度D.朱元璋——建立明朝,平定了七国之乱7.(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120年前的戊戌年,中国开启了一场重要的政治改革——戊戌变法,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②主要筹划者是康有为③“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的序幕 ④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巴黎公社运动 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9.(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商鞅变法相比较,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在于( )A.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B.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C.废除土地国有制度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10.(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①七国之乱--唐由盛转衰 ②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③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融合 ④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变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以下历史人物与其历史功绩组合,正确的有( )①俾斯麦——促成德国完成统一 ②林肯——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③拿破仑——领导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④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开展独立运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2.(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B.明清的君主专制C.浅议焚书坑儒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13.(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四川新闻网曾报道了一则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事件。事件起因为女司机突然变道导致对方急刹车,造成车内小孩的脸碰在车窗上。之后双方斗气别车,最终情绪失控酿成暴力冲突。女司机被打伤住院,男司机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上述事例说明( )①情绪是不能自己调控的②我们应该学会做情绪的主人③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④我们要遵守规则,尤其不能违法法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4.(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③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④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5.(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雄赳赳,气昂昂,冲到路中央;有中年,有儿郎,老爷老大娘;迎着红灯亮,不停止方向;凑够一撮,随波逐流向前闯 ”网络上的一曲《过马路战歌》生动刻画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中国式过马路”。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53%的致人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引起的。“中国式过马路”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16.(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享安全、合作安全理念,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因此,我们( )①要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②只有各民族团结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③要学会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④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享受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17.(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按照“群众提、大家定”的理念,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201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踊跃参与。这一活动表明,在我国( )①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②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③人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下列行为中,侵犯了公民合法权益的有( )①某广告公司未经小红同学的允许,将其艺术照片用作广告宣传②某杂志在报道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实时采用了化名的方式③小明司学长得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④小强同学参观历史博物馆,发现博物馆里安装了很多摄像头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19.(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之所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8分)20.(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冬菜篮子”,也是我国最大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每年冬春季节,南菜北运正当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图(1)根据图3判断,城市A为 ,百色的蔬菜通过货物分销运到的省级行政区中,最北的是 。(2)根据图4,写出右江的流向及判断依据。(3)综合上述资料,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成为我国最大“冬菜篮子”的原因。21.(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学习历史,要有全球视角。阅读材料,通过中西对比宏观感知世界发展的潮流,准确分析中国形势。材料一:乾隆年间西方国家部分大事示意图材料二: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材料三: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摘编自《清实录》(1)材料一所示的历史事件依次发生在哪些国家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推测当时西方在政治、经济方面正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苏州当地出现的新的生产方式及其性质。(3)遗憾的是,材料二中新出现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寻找“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的相关证据,并简述其后果。22.(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材料三: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派出以副首相岩仓具视为团长的高规格庞大的政府代表团,历时11个月,遍访欧美12国,考察学习。材料四:日本使节到欧洲,注意的是讲求政法,兴办工商,研究学术。中国人到欧洲忙于探询军火的价钱和何种军舰装备精良。不同的考察,不同的结果,30年后日本“喜笑颜开”,中国“苦闷迷茫”。(1)材料一中“屈辱开始”和“群殴”分别指的是哪一条约的签订?这两个事件分别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漫画“两个强盗”对中国犯下了哪一野蛮暴行?(2)根据材料二、三,判断当时中日两国分别开展了什么运动?从内容角度说说这两次运动有何共同之处?(3)30年后日本“喜笑颜开”,中国“苦闷迷茫”。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认识。23.(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备受关注。材料二:宪法修改前后部分内容对照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修改前 修改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注:“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材料三:宪法目录及部分内容(1)请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大的性质和职权。修改宪法内容先由中共中央提出建议说明了什么?(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宪法修正案作出这一修改的意义。(3)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理解。(任选一项作答)24.(2018九上·湖州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提起“中国速度”,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中国近年来的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从中国首条高铁正式运营已过去了8个年头。8年后的今天,“复兴号”完成的时速350公里每小时的评估测试再次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是中车集团在技术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中国动车已经成为我们的又一张“国家名片”。更为难得的是中国标动体系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彰显了我国的科技与工业实力。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我们正在推进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大企业的改革,让国企瘦身健体,集中精力发展主业,减少过多的管理层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继续努力创造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条件与环境,这本身也是结构性改革。(1)材料一中的中车集团属于什么经济成分 这种经济成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何地位和作用 (2)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角度,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知识。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故选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识记。2.【答案】(1)B(2)C【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四川盆地【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西成高铁自西安北站引出,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由此可判定, 桥梁隧道占总路程百分之八十左右,修建异常艰难 ,其主要的原因是西成高铁在陕西境内穿越秦岭。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依河筑屋河成街的景观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景象出现在新疆,世界屋脊在青藏高原,所以ABD不符合题意;都江堰流经成都平原,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典型区域自然人文景观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3.【答案】D【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朝代变迁。咸阳是秦朝的都城,所以③为秦朝。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所以符合中国古代历史进程顺序的是③②①④。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相关王朝的顺序,要求具备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和准确识别图片的能力。4.【答案】(1)C(2)B【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对外交流。唐朝时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等,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仿照唐朝进行政治改革,建设平城京。故图1和图2在建筑风格上的相互关系是图2建筑风格是向图1学习的。(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和宋朝的城市风貌。唐朝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这一制度到宋朝打破。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商业尤为发达,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城内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随着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而被打破,出现城市居民区和商业区界限消失、市场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间等新气象的城市建筑格局。故这种城市新格局大约出现在两宋时期。故答案为: (1)C;(2)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和宋代的城市风貌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5.【答案】D【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史实及其影响。陶片放逐法和公民大会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因此①结论错误;西藏归入中央的标志是元朝建立宣政院,因此③的史实和结论不一致。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史实及其影响的识记。6.【答案】B【知识点】开元盛世;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明清帝国的兴替;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贞观遗风”——武则天时期,A错误。赵匡胤虽然是武人出身,但是已经看到了武人当权弊病。他特别不想看到五代十国的情景重演,更不想看到某个武将像自己一样,篡夺他人的江山。于是,宋太祖和群臣制定了“崇文抑武”的战略,抬高文官的地位,在国内大兴儒学。同时极力压制武将,削除他们的兵权。宋太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B正确。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C错误。平定了七国之乱的是汉景帝,D错误。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功绩。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识记基础知识。7.【答案】D【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戊戌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主义经济基础和不推翻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实行变法维新,通过改良主义道路来达到参与政权和进行一些社会改革的目的,取得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效果,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①错误;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筹划者,②正确;“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的序幕,③正确;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④正确。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的有关知识。注意识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8.【答案】A【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发动政变。他们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入主英国。詹姆斯二世逃亡海外,威廉和玛丽被议会立为国王。因为这次政变几乎是不流血的,保证了英国革命的成果,因此被称为“光荣革命”。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9.【答案】A【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大化改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和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是大化改新的目的,在大化改新中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在商鞅变法中确定了土地私有的性质,允许土地买卖。但是两大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以巩固中央的政治权利为目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和大化改新的理解。10.【答案】D【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北方的民族融合;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因此①搭配错误。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统一北方的战役是官渡之战,②搭配错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现了少数民族的汉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王安石变法是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重要史实及其影响。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1.【答案】B【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俾斯麦担任普鲁士王国首相期间,在1866年发动了普奥战争并取得胜利。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军。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①正确。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取得胜利, ②错误。1789年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时,拿破仑没有在巴黎,而且只是一个炮兵少尉,③错误。玻利瓦尔是19世纪解放南美大陆的英雄人物,是美洲独立战争先驱,先后领导军队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了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被称为“美洲解放者”、“委内瑞拉国父”,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的识记。12.【答案】D【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有关知识。康雍乾三朝——清朝;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文字狱”——皇权膨胀的表现。所以,该论文最有可能是研究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史实的识记。13.【答案】B【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和法律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男女司机由于情绪失控,酿成暴力冲突,女司机被打受伤住院,男司机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上述事例说明了调控情绪的重要性。组合式选择题用排除法比较简单。情绪是可以调控的,①错误,排除有①的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调控情绪、遵守法律的理解。14.【答案】A【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亲社会行为。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都属于亲社会行为,所以①②④正确;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但不能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所以③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15.【答案】A【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题干中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违反了交通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理解。16.【答案】A【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关知识。由题干描述得知,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因此,我们要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要树立竞争与合作的意识,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要学会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所以①③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不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义务,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解。17.【答案】A【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关知识。题干的核心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认识。题干描述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可以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依法享有建议权、监督权,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18.【答案】C【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民的合法权利。未经小红同学的允许,将其艺术照片用作广告宣传——侵犯的小红的肖像权,所以①符合题意;小明司学长得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侮辱他人,侵犯小明的人格尊严权,所以③符合题意;②④这两种做法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公民合法权利的理解。19.【答案】A【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有关知识。2017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之所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宪法地位和作用的理解。20.【答案】(1)南宁;哈尔滨(2) 右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右江从西北流向西南。(3) 首先在于适宜的气候,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当地河网密布,地势平坦,适宜蔬菜的种植;其次,则是交通便利,有广阔的蔬菜销售市场。【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交流与互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及其行政中心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可知,A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生活,为南宁市;百色的蔬菜通过货物分销运到的省级行政区中,最北的是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2)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图的分析判读能力。分析图4可知,右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右江从西北流向西南。(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成为我国最大“冬菜篮子”,首先在于适宜的气候,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当地河网密布,地势平坦,适宜蔬菜的种植;其次,则是交通便利,有广阔的蔬菜销售市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及其行政中心的识记,对我国南方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地图的分析判读能力。21.【答案】(1)英国、美国、法国; 当时西方在政治上,正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济方面,西方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2)略(3)略【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前夜危机;农耕文明的繁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了解。“珍妮纺纱机的方面”“瓦特改良蒸汽机”——英国工业革命;“《独立宣言》发表”——美国独立战争;“《人权宣言》发表”——法国大革命。当时西方在政治上,正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济方面,西方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2)题考查对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生产方式:生产目的由自给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劳动由自己生产变为雇佣劳动;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生产规模由小变大;结论:商品经济活跃,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本题考查对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认识。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只局限在江南地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处于主体地位;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奉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自大。后果:阻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2.【答案】(1)略(2)略(3)略【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漫画①——签订《南京条约》——屈辱开始;④群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漫画②“两个强盗”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材料二反映了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开始了学习西方器物和技术的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材料三反映了岩仓使节团的出访,发生在明治维新时期,使明治政府得以实地接触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并引为借鉴,认识到发展工商业是使国家富强的根本途径,必须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为国策的核心加以全力推进,并推动了政治体制的改革。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学习了西方,而且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被动地学习西方。(3)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重大转折点。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同时日本走上了侵略的道路,中国的民族危机深重,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并不能改变中国落后的根本面貌。【点评】本题难度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23.【答案】(1)略(2)略(3)略【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改革新阶段;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第一届全国人大【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全国人大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材料一反映了全国人大的立法权,体现了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修改宪法内容先由中央提出建议,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把党的决定上升为国家意志。(2)本题考查的是“法制”和“法治”的区别。“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简而言之,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前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后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是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3)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①宪法第二条规定表明,在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②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规定表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宪法目录表明,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使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②宪法第五条规定表明,宪法严格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点评】本题难度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国人大的性质和职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宪法的地位和作用、依法治国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归纳能力。24.【答案】(1) 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2)略【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材料和所学,材料一中的中车集团属于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适应并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社会的生产力。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极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开学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开学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