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湖杭州湾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平湖杭州湾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平湖杭州湾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八上·杭州月考)向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建议的人是(  )
A.管仲 B.商鞅 C.吴起 D.李悝
【答案】A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
A项管仲向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 的建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齐桓公称霸的史实。
2.(2018八上·杭州月考)提出“民贵” “君轻”的思想的是 (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答案】C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孟子把孔子“仁”的理论推广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民贵君轻”。
C项孟子提出“民贵” “君轻”的思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孟子的思想。
3.(2018八上·浙江期中)12世纪时,下列哪一城市的规模是伦敦的五倍,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  )
A.威尼斯 B.热那亚 C.佛罗伦萨 D.巴黎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城市的兴起。西欧新兴的城市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中世纪的西欧城市不大,人不多,最大的城市躲在南欧,一般人口都在十万或者更多一些,巴黎13世纪人口24万,伦敦12世纪人口三万,所以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城市的发展,结合古代历史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本题进行作答,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4.(2018八上·杭州月考)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市民阶级。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任宫相时,进行了采邑制改革。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矮子丕平为篡夺王位,与基督教会勾结。他篡位成功后,为表感恩之情,两次进攻与教皇作对的人,把罗马到拉凡那的一片土地奉献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他加冕。这种做法加强了国王与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而且,教皇辖地的疆域从此得到奠定,在意大利中部出现了教皇国。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到十一二世纪,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题干中提到的“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等信息都是关于欧洲封建国家的史实。
ABC三项与“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市民阶级”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欧洲封建国家是这堂课正在探究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封建社会的情况。
5.(2018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措施中,作为日本治国基础的是(  )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土地收归国有
C.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D.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
【答案】D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天皇和一些曾经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改新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律令规定授予皇族以下贵族、官吏的位阶及相应的特权。同时,确立严格划分良贱的身分制。668年,中大兄即位为天智天皇,编纂了日本第一部成文法《近江令》;这些法典逐渐成为日本治国的基础。
ABC三项是大化革新的内容,但不是“日本治国的基础”,不符合题意;
D项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是日本治国的基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掌握大化改新的措施及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6.(2018八上·杭州月考)“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秦皇”的功绩是(  )
A.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B.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
D.设立行省制度
【答案】A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分析】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国统一货币(“半两”钱);同时统一了度量衡。
A项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是“秦皇”的功绩,符合题意;
B项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汉武帝,不符合题意;
C项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的是隋炀帝,不符合题意;
D项设立行省制度的是元世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秦始皇的主要贡献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秦始皇的主要贡献。
7.(2018八上·杭州月考)《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了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并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全国之一统,对后世亦产生颇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国家统一的观念,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及现在。
D项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是“秦,虽死犹存”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相关知识的掌握。
8.(2018八上·杭州月考)能够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汉武时期的司马迁所著的史学著作,该书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是秦朝的史实,能够在《史记》中查到;②文景之治是西汉初年出现的治世景象,能够在《史记》中查到;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能够在《史记》中查到;③蔡伦改进造纸术和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出现在东汉时期,不能在《史记》中查到。
B项①②④能够通过《史记》查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史记》记载内容的准确识记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18八上·杭州月考)你能排出下列人物的先后顺序吗?(  )
①诸葛亮 ②魏征 ③老子 ④刘邦
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答案】B
【知识点】百家争鸣;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①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人物;②魏征是唐朝时期的;③老子是春秋时期的;④刘邦是西汉时期的。按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③④①②。
B项③④①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识记能力。
10.(2018八上·杭州月考)某影视剧组请你当历史顾问,参加审核剧组提交的唐朝长安街场景布置计划,你会指出下列哪一项计划不可行?(  )
A.街上客商往来不绝
B.很多时尚女人穿男装、戎装
C.人们用纸币交易
D.街上有专门经营少数民族食品的店铺
【答案】C
【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
【解析】【分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唐朝纸币尚未出现。
ABD三项符合史实,可能在片中,不符合题意;
C项人们用纸币交易不可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唐的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11.(2018八上·杭州月考)下列属于古代中国一统时期的封建王朝有(  )
①秦汉 ②三国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南朝 ⑥北朝 ⑦隋唐
A.①③④⑤⑥⑦ B.③④⑤⑥
C.①②⑦ D.①③⑦
【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①秦汉③西晋⑦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②三国④东晋⑤南朝⑥北朝是历史上的分裂时期。
D项①③⑦ 属于古代中国一统时期的封建王朝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古代中国统一时期的封建王朝,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能力。
12.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答案】B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
【解析】【分析】看到该题,先理解“金榜题名”这一名词,金榜题名是指通过考试而获得功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隋炀帝创立的科举制度,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所以本题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
二、非选择题
13.(2018八上·杭州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史记﹒平淮书》
材料二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淮书》)
材料三 汉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统治局面史称   之治。这一治世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几代帝王的不懈努力,他们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材料三中,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4)材料二的治世局面与材料三中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有何内在联系?
【答案】(1)秦末农民战争。
(2)文景;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注意法纪;
(3)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子弟,建立侯国;加强监察制度,设刺史制度和司隶校尉。
(4)文景之治时的经济繁荣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西汉建立之初经济状况。由材料一关键词“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初年、生产遭到破坏,到处是残破荒凉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多年高达三分之二的税赋,以及多年的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本来战国时期尚未恢复的生产力水平经过战争后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百姓失去土地,吃不饱,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死亡人数超过一半。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
(2)本题考查文景之治及原因。由材料二“文景时期”,依据所学可知,文景时期指汉文帝、汉景帝两位皇帝的统治,这一时期称之为“文景之治”。针对这种现象,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时期,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开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3)本题考查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的措施。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解决了西汉的王国问题。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城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则分区域各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4)本题考查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之间的关系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文景之治时的经济繁荣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故答案为:(1)秦末农民战争。
(2)文景;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注意法纪;
(3)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子弟,建立侯国;加强监察制度,设刺史制度和司隶校尉。
(4)文景之治时的经济繁荣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汉朝初年的状况以及休养生息政策。
14.(2018八上·杭州月考)材料一:《史记》中这样描述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重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家。
材料二:《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地广野丰”,“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
(3)概述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状况。(落后,贫困)
(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南方。
(3)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其他回答诸如:民族交往融合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统治者的经营,政治中心的南移,水利工程的兴修亦可) 回答出3点即可。
(4)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人才的交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北方黄河流域开发较早,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的和谐……等,语句通顺,言之成理均可,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汉朝时期南方生产和生活的相关知识。由材料一的“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重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家”可知,汉朝时南方贫穷,落后,是一片荒凉的景象,经济发展落后。
(2)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据材料可知,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宋朝经济重心南移。
(3)本题考查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据所学知,由于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因而出现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
(4)本题考查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江南地区的经济由贫穷落后到富庶,其中的原因是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稳定,北方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迁移到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再加上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由此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引进人才和科学技术;保持安定的环境;民族关系融洽,保持相对稳定的环境。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状况。(落后,贫困)
(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南方。
(3)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其他回答诸如:民族交往融合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统治者的经营,政治中心的南移,水利工程的兴修亦可) 回答出3点即可。
(4)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人才的交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北方黄河流域开发较早,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的和谐……等,语句通顺,言之成理均可,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平湖杭州湾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八上·杭州月考)向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建议的人是(  )
A.管仲 B.商鞅 C.吴起 D.李悝
2.(2018八上·杭州月考)提出“民贵” “君轻”的思想的是 (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3.(2018八上·浙江期中)12世纪时,下列哪一城市的规模是伦敦的五倍,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  )
A.威尼斯 B.热那亚 C.佛罗伦萨 D.巴黎
4.(2018八上·杭州月考)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市民阶级。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5.(2018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措施中,作为日本治国基础的是(  )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土地收归国有
C.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D.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
6.(2018八上·杭州月考)“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秦皇”的功绩是(  )
A.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B.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
D.设立行省制度
7.(2018八上·杭州月考)《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8.(2018八上·杭州月考)能够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9.(2018八上·杭州月考)你能排出下列人物的先后顺序吗?(  )
①诸葛亮 ②魏征 ③老子 ④刘邦
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10.(2018八上·杭州月考)某影视剧组请你当历史顾问,参加审核剧组提交的唐朝长安街场景布置计划,你会指出下列哪一项计划不可行?(  )
A.街上客商往来不绝
B.很多时尚女人穿男装、戎装
C.人们用纸币交易
D.街上有专门经营少数民族食品的店铺
11.(2018八上·杭州月考)下列属于古代中国一统时期的封建王朝有(  )
①秦汉 ②三国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南朝 ⑥北朝 ⑦隋唐
A.①③④⑤⑥⑦ B.③④⑤⑥
C.①②⑦ D.①③⑦
12.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二、非选择题
13.(2018八上·杭州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史记﹒平淮书》
材料二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淮书》)
材料三 汉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统治局面史称   之治。这一治世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几代帝王的不懈努力,他们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材料三中,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4)材料二的治世局面与材料三中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有何内在联系?
14.(2018八上·杭州月考)材料一:《史记》中这样描述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重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家。
材料二:《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地广野丰”,“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
(3)概述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
A项管仲向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 的建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齐桓公称霸的史实。
2.【答案】C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孟子把孔子“仁”的理论推广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民贵君轻”。
C项孟子提出“民贵” “君轻”的思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孟子的思想。
3.【答案】D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城市的兴起。西欧新兴的城市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中世纪的西欧城市不大,人不多,最大的城市躲在南欧,一般人口都在十万或者更多一些,巴黎13世纪人口24万,伦敦12世纪人口三万,所以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城市的发展,结合古代历史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本题进行作答,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4.【答案】D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任宫相时,进行了采邑制改革。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矮子丕平为篡夺王位,与基督教会勾结。他篡位成功后,为表感恩之情,两次进攻与教皇作对的人,把罗马到拉凡那的一片土地奉献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他加冕。这种做法加强了国王与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而且,教皇辖地的疆域从此得到奠定,在意大利中部出现了教皇国。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到十一二世纪,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题干中提到的“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等信息都是关于欧洲封建国家的史实。
ABC三项与“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市民阶级”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欧洲封建国家是这堂课正在探究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封建社会的情况。
5.【答案】D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天皇和一些曾经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改新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律令规定授予皇族以下贵族、官吏的位阶及相应的特权。同时,确立严格划分良贱的身分制。668年,中大兄即位为天智天皇,编纂了日本第一部成文法《近江令》;这些法典逐渐成为日本治国的基础。
ABC三项是大化革新的内容,但不是“日本治国的基础”,不符合题意;
D项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是日本治国的基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掌握大化改新的措施及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分析】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国统一货币(“半两”钱);同时统一了度量衡。
A项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是“秦皇”的功绩,符合题意;
B项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汉武帝,不符合题意;
C项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的是隋炀帝,不符合题意;
D项设立行省制度的是元世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秦始皇的主要贡献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秦始皇的主要贡献。
7.【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了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并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全国之一统,对后世亦产生颇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国家统一的观念,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及现在。
D项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是“秦,虽死犹存”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相关知识的掌握。
8.【答案】B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汉武时期的司马迁所著的史学著作,该书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是秦朝的史实,能够在《史记》中查到;②文景之治是西汉初年出现的治世景象,能够在《史记》中查到;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能够在《史记》中查到;③蔡伦改进造纸术和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出现在东汉时期,不能在《史记》中查到。
B项①②④能够通过《史记》查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史记》记载内容的准确识记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B
【知识点】百家争鸣;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①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人物;②魏征是唐朝时期的;③老子是春秋时期的;④刘邦是西汉时期的。按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③④①②。
B项③④①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识记能力。
10.【答案】C
【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
【解析】【分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唐朝纸币尚未出现。
ABD三项符合史实,可能在片中,不符合题意;
C项人们用纸币交易不可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唐的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11.【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①秦汉③西晋⑦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②三国④东晋⑤南朝⑥北朝是历史上的分裂时期。
D项①③⑦ 属于古代中国一统时期的封建王朝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古代中国统一时期的封建王朝,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能力。
12.【答案】B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
【解析】【分析】看到该题,先理解“金榜题名”这一名词,金榜题名是指通过考试而获得功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隋炀帝创立的科举制度,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所以本题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
13.【答案】(1)秦末农民战争。
(2)文景;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注意法纪;
(3)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子弟,建立侯国;加强监察制度,设刺史制度和司隶校尉。
(4)文景之治时的经济繁荣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西汉建立之初经济状况。由材料一关键词“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初年、生产遭到破坏,到处是残破荒凉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多年高达三分之二的税赋,以及多年的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本来战国时期尚未恢复的生产力水平经过战争后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百姓失去土地,吃不饱,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死亡人数超过一半。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
(2)本题考查文景之治及原因。由材料二“文景时期”,依据所学可知,文景时期指汉文帝、汉景帝两位皇帝的统治,这一时期称之为“文景之治”。针对这种现象,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时期,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开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3)本题考查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的措施。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解决了西汉的王国问题。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城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则分区域各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4)本题考查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之间的关系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文景之治时的经济繁荣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故答案为:(1)秦末农民战争。
(2)文景;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注意法纪;
(3)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子弟,建立侯国;加强监察制度,设刺史制度和司隶校尉。
(4)文景之治时的经济繁荣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汉朝初年的状况以及休养生息政策。
14.【答案】(1)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状况。(落后,贫困)
(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南方。
(3)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其他回答诸如:民族交往融合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统治者的经营,政治中心的南移,水利工程的兴修亦可) 回答出3点即可。
(4)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人才的交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北方黄河流域开发较早,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的和谐……等,语句通顺,言之成理均可,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汉朝时期南方生产和生活的相关知识。由材料一的“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重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家”可知,汉朝时南方贫穷,落后,是一片荒凉的景象,经济发展落后。
(2)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据材料可知,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宋朝经济重心南移。
(3)本题考查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据所学知,由于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因而出现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
(4)本题考查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江南地区的经济由贫穷落后到富庶,其中的原因是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稳定,北方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迁移到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再加上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由此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引进人才和科学技术;保持安定的环境;民族关系融洽,保持相对稳定的环境。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状况。(落后,贫困)
(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南方。
(3)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其他回答诸如:民族交往融合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统治者的经营,政治中心的南移,水利工程的兴修亦可) 回答出3点即可。
(4)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人才的交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北方黄河流域开发较早,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的和谐……等,语句通顺,言之成理均可,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