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卷二 我们传承的文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卷二 我们传承的文明

资源简介

综合卷二 我们传承的文明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红军长征是一部壮丽的英雄史诗,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936年10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
C.会宁会师 D.飞夺泸定桥
2.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
A.三分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3.如右图所示,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的这次合影曾使无数国人充满希望。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希望( )
A.团结民主,和平建国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说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对于古人在哪一方面的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 )
A.天文观测 B.地理测量
C.天气预测 D.航海探索
5.隋朝大运河沟通长江与钱塘江的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6.美国历史上的罗斯福新政让美国逐步摆脱经济危机,新政的特点是( )
A.政府干预经济 B.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C.采取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7.统计图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有( )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项目
名称
参战国
(个)
卷入人口
(亿)
参战人员
(亿)
伤亡人员
(亿)
直接经济损失
(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1.9
40000
①战争是人类文明的浩劫 ②两次战争都引起了世界的剧烈震荡
③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④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多次颁布减免租赋的诏令,减少劳役,不误农时,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行措施实质体现了( )
A.道家的“自然无为” B.儒家的“仁政德治”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9.“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这一规定出自(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0.清朝时期,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乱的影响 B.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C.清政府对外闭关锁国的政策 D.新航路的开辟
11.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2.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13.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
1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不包括( )
A.凡尔登战役 B.南京大屠杀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5.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
C.巨额赔款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
16.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汉武”的功绩是( )
A.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B.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
D.设立行省制度
18.2011年党的生日之际,同学们围绕党的光辉历史进行热烈讨论。甲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乙说中国共产党“一大”在90年前召开;丙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丁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上哪一位同学的话不符合史实?( )
A.甲 B.乙
C.丙 D.丁
19.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0.“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完颜阿骨打
C.忽必烈 D.耶律阿保机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丞相李斯说):“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 《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
——改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该事件有何消极作用?(2分)
(2) 请概括材料二的主张。(1分)该主张的实施有何影响?(2分)
(3) 材料三对儒家思想持何态度?(2分)在当时有何意义?(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小明对国庆节的相关历史知识进行了调查,得到以下信息:“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而今天许多国家把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还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作为国庆节。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1) 联系材料一,你认为小明在社会调查中最有可能采用了什么方法?(2分)
(2) 小明对美国、法国和中国国庆节的由来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他完成下表. 6分
国家
国庆日期
纪念哪一历史事件
历史意义
美国
7月4日
宣告北美各殖民地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
法国
7月14日
中国
10月1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 材料二中“独特的革命道路”有何特点?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4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地,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吴玉章
材料二:这次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还远远没有完成。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专政,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 材料一反映出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4分)
(2) 联系材料二、三,说说为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怎样的具体革命纲领。(3分)
(3) 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历程,谈谈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24.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1) 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信息得出的,请在括号内打“”;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打“”;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4分)
①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自强”“求富”。( )
②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血腥镇压,戊戌变法失败了。( )
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④中国近代化是依次从思想一制度一器物层面推进的。( )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什么?(2分)
(3) 上述材料及问题反映出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原因有哪些?(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它,牢记它,可以使我们勿忘国耻!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1) 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4分)
(2) 材料二中事件的发动者是谁?其意义有哪些?(4分)
(3)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其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 材料一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4分)
(2) 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其结果是什么?(3分)
(3)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3点,3分)
参 考 答 案
综合卷二 我们传承的文明
一、1.C 2.C 3.A 4.D 5.D 6.A 7.C 8.B 9.A 10.C 11.B 12.A 13.C l4.A 15.D l6.C 17.B 18.A 19.A 20.C
二、21.(1)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3)“打倒孔家店”(否定或批判也可);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2.(1)文献调查法。
(2)颁布《独立宣言》 攻克巴士底狱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或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也是影响战后世界格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3)农村包围城市;要关注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3.(1)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开展武装斗争,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革命道路;革命者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挥民主的联合战线作用。
24.(1)① ② ③ ④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各阶级、各阶层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行。
25.(1)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2)张学良、杨虎城;国共之间已经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26.(1)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意义: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摆脱了敌人的追击;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渡江战役;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执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广大解放军官兵的英勇奋战;国民党军队的腐朽。(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