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计算机班2018-2019高二下学期信息技术期中考试试卷VB一、选择题(23*2分)1.(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定义有5个整型元素的数组,正确的语句是( )A.DIM A(4) AS INTEGER B.OPTION BASE 1:DIM A(5)C.DIM A&(5) D.DIM A(5) AS INTEGER【答案】A【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选项A:由于数组默认下标为从0开始,故本语句定义了5个整型元素。选项B:由于对于数组a没有说明类型,故本语句定义了5个变体变量类型数组元素。选项C:数组名中使用了非法字符“&”号。选项D:由于数组默认下标为从0开始,故本语句定义了6个整型元素。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组的默认起始下标及数组定义语句。定义数组与定义变量都是使用的dim、private、static、public来定义。在不用 OPTION BASE 定义起始下标时,其下标默认从0开始。如果没有定义数组类型,则该数组的元素类型为变体变量类型。2.(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程序的运结果是( )DIM A(1991 TO 1998) AS INTEGERFOR I=1 TO 8A(I)=IPRINT A(I);NEXT IA.1 2 3 4 5 6 7 8B.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C.显示出错信息D.0 0 0 0 0 0 0 0【答案】C【知识点】程序的调试及运行;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DIM A(1991 TO 1998) AS INTEGERFOR I=1 TO 8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8,步长为1A(I)=I ‘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由于数组a的下标下限为1991,故执行该语句时报“下标超界”错误PRINT A(I); ‘打印数组元素的值NEXT I由以上程序分析知,该程序报“下标超界”错误。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组定义语句。数组定义语句的格式为:Dim|Private|Public|Static 数组名(【数组下标下限 1 to】【数组下标上限1】,【数组下标下限2 to】【数组下标上限2】,……)。在语句中Dim、Private、Public、Static为定义关键字,下标的下限可以省略,省略时默认下限为0。3.(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DIM A(6) AS INTEGERFOR I= 1 TO 6A(I)= INEXT IPRINT A(I)A.0 B.6C.7 D.显示出错信息【答案】D【知识点】程序的调试及运行;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DIM A(6) AS INTEGERFOR I= 1 TO 6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6,步长为1,该循环用于给数组的第二个元素a(1)到第七个元素a(6)进行赋值A(I)= I ‘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NEXT I ‘结束循环,此时i值为7PRINT A(I) ‘显示数组元素a(7)的值,由于数组元素只定义了7个元素,没有定义a(7),故不会显示正确结果由以上程序分析知,数组的下标范围为0-6,而程序最后显示a(7)的值,最后报“下标超界”错误。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组的定义及循环终了循环变量的值。在定义数组时可以定义数组下标的下界及上界,如果省略下界则其下界值为0,除非使用命令option base 1将下界改为1。而循环终了循环变量的值要超过终值,对于本题i值最后为7,故print a(7)报“下标超界”错误。4.(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程序段的执行结果为:( )Dim M(10) as integerFor i = 0 To 10M(i) = 2*iNext iPrint M(M(3))A.12 B.6 C.0 D.4【答案】A【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Dim M(10) as integerFor i = 0 To 10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0,终值为10,步长为1M(i) = 2*i ‘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其值为下标的2倍Next i ‘结束循环Print M(M(3)) ‘显示m(6)的值由于数组元素的值为下标值的2倍,m(6)=12。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组下标的形式。数组下标可以为常量、变量或数组元素,如本题将数组元素做了数组的下标,计算该数组元素的值时先将下标值求出,如下标值为小数将小数进行取整,然后再计算数组元素的值。5.(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其Name属性为Command1,然后编写如下代码:Option Base 1Private Sub Command1ClickDim a(4, 4)For i = 1 To 3For j = 1 To 3a(i, j)=(i-1)*3+jNext jNext iPRINT A(3, 1)End Sub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其输出结果为( )A.6 B.7 C.8 D.9【答案】B【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Option Base 1 ‘改变数组的默认下标下限为1Private Sub Command1Click ‘命令按钮1单击事件过程开始Dim a(4, 4)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该数组共有16个元素For i = 1 To 3 ‘使用i来控制外层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3,步长为1For j = 1 To 3 ‘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j的初值为1,终值为3,步长为1a(i, j)=(i-1)*3+j ‘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Next j ‘结束内层循环Next i ‘结束外层循环PRINT A(3, 1) ‘显示数组元素a(3,1)的值End Sub由以上程序知 A(3, 1) =(3-1)*3+1=2*3+1=6+1=1。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给二维数组元素进行赋值的方法。由于二维数组有两个下标,一个可以代表行,一个可以代表列,故对二维数数组元素进行赋值时需要使用两个循环变量,一个为外层循环,一个为内层循环。6.(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语句A%=6.8执行后,变量A%的值是( )。A.6 B.7 C.6.8 D.7.0【答案】B【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为整型的尾符,对整型变量进行赋值时如果赋的值为小数且进行强制数据类型转换,即将小数进行四舍五入,故 A%=6.8 =7。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据类型的尾符和数据类型的自动转换。数据类型尾符又称数据类型标识符,多用于变量的类型说明,常用的类型标识符有整型:%、长整型:&、单精度型:!、双精度型:#、货币型:@、字符串型:$等,在赋值时数据类型不匹配且赋值的数据均为数值型时,VB可以自动转换数据类型。7.(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执行下列程序后,变量X的值是( )PRIVATE SUB FORM__CLICK( )S=0FOR A = 1 TO 5FOR B= 1 TO 3S=S+1NEXT BNEXT APRINT SEND SUBA.70 B.8 C.25 D.15【答案】D【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FORM__CLICK( )S=0FOR A = 1 TO 5 ‘使用A来控制外层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5,步长为1FOR B= 1 TO 3 ‘使用B来控制内层循环,b的初值为1,终值为3,步长为1S=S+1 ‘使用计数器s对循环次数进行计数NEXT B ‘结束内层循环NEXT A ‘结束外层循环PRINT S ‘显示s的值END SUB由题义知,s=5*3=15。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计算器对双重循环次数进行计数。计数器是用于统计某种情况下符合条件的数据个数或循环次数,其形式为: S=S+1 。而双重循环次数的计算分为两种,一种为规则循环,如本题,其循环次数=外层循环次数*内层循环次,另一种为不规则循环,即每次外层循环,内层循环次数不相同,此时需要将内层循环次数进行累计求和。8.(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程序段的执行结果为( )Dim A(10),B(5)For i = 1 To 10A(i) = iNext iFor j = 1 To 5B(j) = j * 20Next jA(5) = B(2)Print "A(5)=";A(5)A.A(5)=5 B.A(5)=10 C.A(5)=20 D.A(5)=40【答案】D【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Dim A(10),B(5)For i = 1 To 10 ‘使用i来控制循环A(i) = i ‘对数组a的第二个元素a(1)到第11个元素a(10)进行赋值Next i ‘结束循环For j = 1 To 5 ‘使用j来控制循环B(j) = j * 20 ‘结数组b进行赋值,b元素的值为其下标的20倍Next j ‘结束循环A(5) = B(2) ‘将数组元素b(2)的值赋给数组元素a(5)Print "A(5)=";A(5) ‘显示数组元素a(5)的值由以上分析知,a(5)的值与b(2)的值相同,而b(2)=2*20=40。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的方法。数组元素可以和简单变量一样进行直接赋值,由于元素个数较多,还可以将该赋值语句放于循环中进行赋值。另外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还可以使用array()函数进行赋值。9.(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Text1的文本框和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Privat Sub Command1 ClickDim array1(10,10) As Integer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For i = 1 To 3For j = 2 To 4array1(i,j) = i + jNext jNext iText1.Text=array1(2, 3)+array1(3, 4)End Sub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在文本框中显示的值( )A.12 B.13 C.14 D.15【答案】A【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Privat Sub Command1 ClickDim array1(10,10) As Integer ‘定义数组arraya1,该元素为二维数数组,元素个数为11*11=121个元素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For i = 1 To 3 ‘使用i来控制外层循环For j = 2 To 4 ‘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array1(i,j) = i + j ‘给二维数组的元素进行赋值Next jNext iText1.Text=array1(2, 3)+array1(3, 4) ‘使用文本框1输出数组元素array1(2,3)和array1(3,4)之和End Sub由以上程序分析各,该二维数组元素的值为其下标之和,故array1(2,3)=2+3=5,array1(3,4)=3+4=7,array1(2, 3)+array1(3, 4) =5+7=12。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给二维数组元素进行赋值,二维数组元素的个数较多,如一个一个赋值则不需要写许多程序行,可以将二维数组放置到双重循环中进行赋值。10.(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没有PICTURE属性的是( )A.FORM B.LISTBOXC.OPTIONBUTTON D.CHECKBOX【答案】B【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选项A为窗体控件,该控件有picture属性。选项B为列表框,该控件没有picture属性。选项C为选项按钮控件,该控件有picture属性。选项D为复选按钮控件,该控件有picture属性。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常用的控件其常用的属性。对于这类题需要熟记控件名称及属性名。如本题picture属性即图像属性,用于设置对象的背景图片,一般其值为图片文件的路径名和图片文件名。11.(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程序所计算的数学式子是( )PRIVATE SUB FORM__CLICK( )S=0FOR A= 1 TO 5S=S+(10^A-1)/3NEXT APRINT SEND SUBA.10+100+1000+10000+100000 B.1+11+111+1111+11111C.3+33+333+3333+33333 D.9+99+999+9999+99999【答案】C【知识点】解析算法及程序实现【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FORM__CLICK( )S=0 ‘初始化变量s的值为0FOR A= 1 TO 5 ‘使用A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5,步长为1S=S+(10^A-1)/3 ‘使用累加器s累加(10^A-1)/3 的值NEXT A ‘结束内层循环PRINT S ‘显示本次循环s的值END SUB由以上程序分析知,s为累加器,用于累加(10^A-1)/3的值,而10^A随A值的不同其值为:10、100、1000、10000、100000,将其减1后再除以3,故变量s的数学式子为:3+33+333+3333+33333。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累加器的用法。累加器是用于累加某个变量或表达式的特殊变量,其形式为: S=S+(10^A-1)/3 。通常累加器有一定的数学意义,如求等差数列之和、等比数列之和、阶乘之和等。12.(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PRIVATE SUB FORM__CLICK()X=INT(RND)+5IF X THEN PRINT XELSE PRINT X+2END SUBA.0 B.7 C.出错 D.5【答案】D【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FORM__CLICK()X=INT(RND)+5 ‘给变量x进行赋值IF X THEN PRINT X ‘如果x为非0数则显示x的值ELSE PRINT X+2 ‘如果x的值为0则显示x+2的值END SUB由以上分析知,若想打印出x的值还得看x的值为多少,由 X=INT(RND)+5 知,int(rnd)的值为0,故x的值为5。故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rnd函数、int函数的功能及选择语句的执行过程。rnd是随机函数,其值的范围为(0,1),,而int()函数为取整函数,对于正数来说其值为其整数部分,故int(rnd)的值为0,而选择语句根据条件选择性的执行部分语句,如条件成立(其值为true或非0数)则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如条件不成立(其值为false或0)则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13.(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说法或用法正确的是( )A.OPTION BASE 6B.OPTION BASE语句的位置可以任意C.DIM A(6, 3 TO 7)定义的是二维数组D.数组元素的下标不能是负数【答案】C【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选项A: OPTION BASE 是用于设置数组下标的下界值,其值只有为1或0,不能为6,本项错。选项B: OPTION BASE语句只能写于程序的开头,本项错。选项C:dim(6,3 to7)定义了一个7行5列35个元素的二维数组,本项对。选项D:数组元素的下标范围为整数范围,即为-32768-32767,本项错。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组的定义。数组定义的格式为:Dim|Private|Public|Static 数组名【数组类型标识符】(下标1,下标2,……) 【as 数据类型说明符】,其中数据下标可以由to关键字来指定一个范围,如果没有使用to关键字则其默认下标的下限为0或1,具体由 OPTION BASE 来说明。14.(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如果将一个数据添加到列表框中,应用( )A.LIST B.REMOVEITEM C.ADDITEM D.CLEAR【答案】C【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选项A:list为列表框控件的设置条目属性。选项B: REMOVEITEM为删除列表框条目的方法名称。选项C:为向列表框中添加条目的方法名称。选项D:为清除列表框的方法名称。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向列表框添加条目的方法。列表框是常用的VB对象,使用列表框常用的操作有清除列表框的内容,向列表框中添加条目,删除列表框条目,向列表框添加条目时使用additem。15.(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有如下程序:Dim a(3, 3) As IntegerFor m = 1 To 3For n = 1 To 3a(m, n)=(m-1)*3+nNext nNext mFor m = 2 To 3For n = 1 To 2Print a(n, m);Next nNext m运行后输出结果是( )A.2 5 3 6 B.2 3 5 6 C.4 7 5 8 D.4 5 7 8【答案】A【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Dim a(3, 3) As Integer ‘定义整型二维数组a,该数组共有16个元素For m = 1 To 3 ‘使用m来控制外层循环,m的初值为1,终值为3,步长为1,m用于控制行下标For n = 1 To 3 ‘使用n来控制内层循环,n的初值为1,终值为3,步长为1,n用于控制列下标a(m, n)=(m-1)*3+n ‘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Next nNext mFor m = 2 To 3 ‘使用m控制外层循环,m用于控制列下标For n = 1 To 2 ‘使用n来控制内层循环,n用于控制行下标Print a(n, m); ‘打印显示数组元素的值Next nNext m由以上分析知,本题是显示a(1,2)、a(2,2)、a(1,3)和a(2,3)的值,由赋值语句 a(m, n)=(m-1)*3+n 知,a(1,2)=(1-1)*3+2=2,a(2,2)=(2-1)*3+2=5,a(1,3)=(1-1)+3=3,a(2,3)=(2-1)*3+3=6。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二维数组的赋值和显示方法。在对二维数组进行赋值和显示时常常使用双重循环,一般在赋值时,使用外层循环作为二维数组的行,使用内层循环作为二维数组的列,在显示时同样如此,但本题在显示时使用内层循环作为二维数组的行,使用外层循环作为二维数组的列,即相当于矩阵的转置显示。16.(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统计列表框选项个数属性的是( )A.List B.Listcount C.Listindex D.Selected【答案】B【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选项A为列表框的的添加条目属性名。选项B为统计列表框条目个数的属性名。选项C为列表框索引属性名。选项D为设置或返回列表框选中条目的属性名。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列表框的常用属性。列表框的常用属性有list、listcount、select、top、left、width、height等。17.(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语句使用正确的是( )A.DIM A(6 TO 2) AS SINGLE B.LIST2.REMOVEITEM “北京”C.LIST2.CLS D.LIST2.LISTINDEX=0【答案】D【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选项A:定义数组其下标的上限值不能小于下标的下限值,本项错。选项B:列表框的removeitem方法后只能使用条目的索引值,即其后为数值型而不能为字符型,本项错。选项C:列表框没有cls方法或属性,本项错。选项D:本语句可用于设置选中列表框的第一条条目。本项对。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组的定义、列表框的常用方法和属性。列表框常用的方法有additem(添加条目)、removeitem(删除条目)、clear(清除列表框的内容)。常用的属性有:list(用于添加条目)、listindex(用于设置或返回选中的条目索引值)、selected(用于设置或选中条目)等。18.(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若复选框被选中,其VALUE属性的值是( )A.0 B.1 C.TRUE D.FALSE【答案】B【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复选框选中时其Value值为1,未选中时其值为0。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复选框被选中时其Value属性。复选框的Value值可有三个值:0为未选中,1为选中,2为不可使用。19.(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若单选按钮被选中,其VALUE属性的值是( )A.0 B.1 C.TRUE D.FALSE【答案】C【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 若单选按钮被选中,其VALUE属性的值是true,如未选中其值为false。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看的是单选按钮的Value属性。单选按钮的Value属性用于设置或返回单选按钮的选中状态,如果选中则其值为true,如未选中则其值为false。20.(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语句Dim a&(1 To 20), b#(2, -1 To 1)定义两个数组,其类型分别为( )A.二维单精度实型数组和二双精度型数组B.二维长整型数组和二维单精度实型数组C.一维单精度实型数组和二维整型数组D.一维长整型数组和二维双精度型数组【答案】D【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 句Dim a&(1 To 20), b#(2, -1 To 1)定义长整型数组a,该数组共有20个元素,双精度二维数组b,该数组共有9个元素。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据类型标识符。数据类型标识符又称变量尾符,用于说明变量的类型。常用的变量标识符有整型:%、长整型:&、单精度型:!、双精度型:#、货币型:@,字符串型:$。21.(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定义数组 a(1 to 5, 5)后,下列哪一个数组元素不存在( )。A.a(1, 1) B.a(1, 5) C.a(0, 1) D.a(5, 5)【答案】C【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 定义数组 a(1 to 5, 5) ,则数组元素为a(1,0)、a(1,1)、a(1,2)、a(1,3)、a(1,4)、a(1,5)、a(2,0)、a(2,1)、a(2,2)、a(2,3)、a(2,4)、a(2,5)、a(3,0)、a(3,1)、a(3,2)、a(3,3)、a(3,4)、a(3,5)、a(4,0)、a(4,1)、a(4,2)、a(4,3)、a(4,4)、a(4,5)、a(5,0)、a(5,1)、a(5,2)、a(5,3)、a(5,4)、a(5,5)。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定义数组后其元素的下标。在定义数组时,其元素的下标范围可以由to关键字来说明,也可以省略下标的下限,省略时其下限值为0。22.(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以下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Option Base 1Private Sub Command1 Click()Dim a%(3,3)For i=1 To 3For j=1 To 3a(i,j)=i*jPrint a(i,j);〃〃;Next jPrintNext iEnd SubA. B. C. D.【答案】C【知识点】程序的调试及运行【解析】【解答】分析本题程序段运行过程:外循环变量i=1时,j=1,a(1,1)=1;j=2,a(1,2)=2;j=3,a(1,3)=3。外循环变量i=2时,j=1,a(2,1)=2;j=2,a(2,2)=4;j=3,a(2,3)=6。外循环变量i=3时,j=1,a(3,1)=3;j=2,a(3,2)=6;j=3,a(3,3)=9。所以程序输出结果是C。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嵌套For循环语句的理解。23.(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设有数组定义语句:Dim a(5) As Integer, List1为列表框控件。下列给数组元素赋值的语句,错误的是( )。A.a(3)=3B.a(3)=VAL(InputBox(“InputData”)C.a(3)=Listl.ListIndexD.a=Array(1,2,3,4,5,6)【答案】D【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选项A:对下标为3的元素赋值。A正确;选项B: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串,并将字符串数据转换成数值型数据,写入下标为3的元素。B正确;选项C:将List1以被选中的项目的序号赋值给数组下标为3的元素。即使没有项目被选中,也可以赋值,该值为-1。C正确;选项D:a=Array(1,2,3,4,5,6)语句有个特殊要求,a不能被声明为数组,只能声明为“变体变量”。D错误。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赋值语句中对数组的赋值。二、填空题(20*1分)24.(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VB中的三种基本程序结构是 结构, 结构和 结构。【答案】顺序;选择;循环【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解析】【解答】VB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故答案填:顺序、选择、循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VB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VB的三种基本结构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顺序结构就是按VB的语句顺序执行语句,即不跳过也不重复。选择结构就是根据条件有选择的执行VB语句。循环结构就是在某种条件下重复执行VB的某些语句。25.(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改变数组元素个数的是 数组,不可以改变数组元素个数的是 数组。【答案】动态;静态【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改变数组元素个数的是动态数组,不可以改变数组元素个数的是静态数组。故答案填:动态、静态。【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的区别。动态数组就是在定义数组时不定义数组的下标,在程序运行时使用redim语句重新分配数组元素的个数,可以有效管理和使用内存。而静态数组在定义数组时直接说明数组的下标,从而确定数组元素个数,在程序运行时不能改变数组元素个数。26.(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FOR循环体的执行次数由 , 和 决定.【答案】初值;终值;步长【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解析】【解答】For循环的执行次数由循环控制变量的初值、终值和步长决定。故答案填:初值、终值、步长。【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定次循环的循环次数的因素。for循环在循环开始就确定了其循环次数故称为定次循环。其循环次数公式为:定次循环循环次数=Int((终值-初值)/步长+1),由此可知影响其循环次数的因素有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和步长。27.(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数组的维数由 的个数决定,数组的最小下标从1开始,要在声明段中用 语句说明。【答案】下标;OPTION BASE 1【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数组的维数由其下标的个数来决定,每维数组的个数由其下限值和上限值来决定,如果省略其下限值,下限值为0,但可以使用Option Base 1来改变其默认的下限值。故答案填:下标、 OPTION BASE 1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数组元素个数的因素。对于静态数组在定义时就决定了其元素的个数,元素的个数由其数组的维数,下标的下限和上限值来决定。每维数组元素的个数为:数组下标的上限-数组下标的下限+1,数组元素的总个数=每维元素个数的乘积。28.(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组合框是 和 组合而成的控件。【答案】文本框;列表框【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组合框可以看作两个控件组合而成,这两个控件为文本框和列表框。故答案填:文本框、列表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组合框的组成。组合框可以看作由文本框和组合框两个控件来组成,这样在确定组合框的值时,即可以在列表框中选择也可以在文本框中直接输入。29.(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组合框的类型由其 属性决定。【答案】Style【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组合框的类型由Style属性来决定,故答案填: Style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组合框的类型属性。组合框有3种不同的类型:下拉式列表框、简单组合框和下拉式组合框。下拉式列表框:仅是一个下拉的选择框,上面框中不允许输入文字。简单组合框:上面可以输入文本,下面的列表可供选择预设文本。下拉式组合框:上面可以输入文本,下面的列表是下拉式的,平时处于收起状态,点击编辑框右边的三角形才会拉下来。Style值为0为下拉式组合框,为1时为简单组合框,为2时为下接列表框。30.(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列表框选中项的序号由 属性决定。【答案】Listindex【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 列表框选中项的序号即其索引值由Listindex属性决定。故答案填:Listindex。【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列表框的listindex属性。listindex用来返回或设置控件中当前选择项目的索引号,只能在程序运行时使用。第一个选项的索引号是 0 ,第二个选项的索引号是 1 ,第三个选项的索引号是 2 ,依此类推,ListCount 始终比最大的 ListIndex 值大 1 。当列表框没有选择项目时, ListIndex 值为 -1 。31.(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第一个列表框的默认名称是 ,第一个组合框的默认名称是 。【答案】List1;Combo【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 第一个列表框的默认名称是list1, 第一个组合框的默认名称是Combo1。故答案填:list1、combo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列表框的类名和对象名以及组合框的类名和控件名。类名又称控件名,它一般存在于控件工具栏中,用鼠标指向工具栏的控件可以显示控制名。将控制画到窗体上就形成了对象(对象是由控件派生的),对象名可以双击对象在代码编辑器中查看或在属性窗口查看。列表框的控件名为ListBox,其列表框名为list1、list2等。组合框的控件名为ComboBox,其对象名为Combo1、Combo2等。32.(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DIMA(-2 TO 3, 4) AS INTEGER,该数组占的字节数是 ,该数组中的元数个数是 个。【答案】60;30【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语句“DIM A(-2 TO 3, 4) AS INTEGER”定义了一个二维数组A,该二维数组的列是从-2到3,行是从0到4,所以数组中的元素个数是6*5=30个。数组元素定义成Integer类型,每个Integer数据占用2个字节,所以数组共占用30*3=60字节。故答案为:60;30。【分析】本题考查二维数组的定义。二维数组定义时通常把第一维当成列数,第二维当成行数。33.(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DO循环中当型循环的关键字是 ,直到型循环的关键字是 。【答案】While;Until【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解析】【解答】当型循环是“先判断,后循环,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关键字是While,While后是循环条件。直到循环是“先循环,后判断,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关键字是Until,Until后是循环条件。故答案为:While;Until。【分析】本题考查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有两种形式:当型循环和直到型循环结构。当型循环是先判断后循环,直到型循环是先循环后判断。三、程序填空(17*2分)34.(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求2+4+6+8+10+12+14+……100PRIVATE SUB FORM-------CLICK()S=0DIMI AS INTEGER, S AS INTEGERFOR I= 2 TO 100 S=S+ NEXT IPRINT SEND SUB【答案】STEP 2;I【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本题程序段是利用For循环实现1到100的所有偶数求和。For循环的初始值i=2;终值是100;因为是偶数求和,所以步长STEP是2;循环体是将循环变量累加到S中,即S=S+I。故答案为:STEP 2;I。【分析】本题考查VB的For循环语句结构。For循环语句一般格式为: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循环体Next 循环变量35.(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打印矩阵PRIVATE SUB FORM_CLICKDIM A(4,4) AS INTEGERFOR I = 1 TO 4FOR J= 1 TO 4IF A(I,J)=1 A(I,J)=0END IFPRINT A(I,j); PRINT END SUB【答案】I!=J THEN;ELSE;NEXT J;NEX I【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观察矩阵可知,当列与行相同时,即I=J时,A(I, J)=0;当列与行不同时,即I!=J时,A(I, J)=1。1处语句是判断条件,当I!=J时,A(I, J)=1;2处语句是IF条件的另一个分支,所以该处语句为ELSE;3处语句控制内循环,即NEXT J;4处语句控制外循环进行,即Next I;故答案为:I!=J THEN;ELSE ;NEXT J ;NEX I。【分析】本题考查嵌套For循环结构和条件语句结构。36.(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按了回车键后,将组合框中输入的内容添加到组合框中,组合框的名称是COMBO1。PRIVATESUB COMBO1 (KEYASCII AS INTEGER)IF ENDIFENDSUB【答案】Keypress;Keyascii=13 THEN;COMBO1.ADDITEM COMBO1.TEXT【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1处语句是事件名,按回车键触发动作,所以该处语句为Keypress;2处语句是判断条件,当Keyascii=13,即触发回车键时,将组合框中输入的内容添加到组合框中。3处语句是获取组合框中输入的内容COMBO1.TEXT,并添加到组合框中,即COMBO1.ADDITEM COMBO1.TEXT。故答案为:Keypress ; Keyascii=13 THEN ; COMBO1.ADDITEM COMBO1.TEXT。【分析】本题考查事件的处理过程。一个事件的发生,可以引起某个对象上某个方法(事件处理过程)的执行,即由某个事件驱动了相应的事件处理过程的执行。37.(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素数是指除了1和本身不能被任何数整除的数。请将3到100间的素数添加到LIST1中。PRIVATESUB FORMCLICKFOR I = 3 TO F=0FOR J= 2 TO I-1IF THENF=1EXIT FOREND IFNEXT JIF F=0THEN END SUB【答案】100;I MOD J=0;LIST1.ADDITEM I;NEXT I【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1处语句是外层For循环,控制变量I遍历3到100间的所有数,所以该处语句是100;2处语句表示若I能被除1和本身之外的数整除,说明该数不是素数,令F=1,所以该处语句为I MOD J=0;3处语句是将满足条件的数添加到LIST1中,即LIST1.ADDITEM I;4处语句是一个数判断结束后,继续下次循环,判断下一个数是否为素数,直至I超过100,所以该处语句为NEXT I。故答案为:100 ; I MOD J=0 ; LIST1.ADDITEM I;NEXT I。【分析】本题考查对循环程序段的理解。For ……Next循环语句格式:For 循环变量 = 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循环体语句系列Next 循环变量38.(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随机产生10个[12,20]间的随机整数放在A数组中,打印最大的和最小的。请完善程序:PRIVATE SUB FORM_CLICK() MAX=0: MIN=21FOR I= 1 TO 10A(I)= IF THEN MAX=A(I)IF THEN MIN=A(I)NEXT IPRINT “最大数是”;MAX ,”最小数是” ;MINEND SUB【答案】DIM A(1 TO 10) AS INTEGER;INT(RND*9)+12;A(I)>MAX;A(I)【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1处语句是定义一个数组A存放随机产生的10个整数,语句为DIM A(1 TO 10) AS INTEGER;2处语句是为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赋值,该值在[12,20]之间,所以A(I)=INT(RND*9)+12,其中RND表示随机产生[0,1)之间的数;3处语句是若A(I)>MAX,则将A(I)赋值给MAX,使MAX中始终存储A(I)的最大值;4处语句是若A(I)故答案为:DIM A(1 TO 10) AS INTEGER ; INT(RND*9)+12 ; A(I)>MAX ; A(I)【分析】本题考查常用VB语句的使用:数组定义、随机数生成、表达式的书写等。1 /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计算机班2018-2019高二下学期信息技术期中考试试卷VB一、选择题(23*2分)1.(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定义有5个整型元素的数组,正确的语句是( )A.DIM A(4) AS INTEGER B.OPTION BASE 1:DIM A(5)C.DIM A&(5) D.DIM A(5) AS INTEGER2.(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程序的运结果是( )DIM A(1991 TO 1998) AS INTEGERFOR I=1 TO 8A(I)=IPRINT A(I);NEXT IA.1 2 3 4 5 6 7 8B.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C.显示出错信息D.0 0 0 0 0 0 0 03.(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DIM A(6) AS INTEGERFOR I= 1 TO 6A(I)= INEXT IPRINT A(I)A.0 B.6C.7 D.显示出错信息4.(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程序段的执行结果为:( )Dim M(10) as integerFor i = 0 To 10M(i) = 2*iNext iPrint M(M(3))A.12 B.6 C.0 D.45.(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其Name属性为Command1,然后编写如下代码:Option Base 1Private Sub Command1ClickDim a(4, 4)For i = 1 To 3For j = 1 To 3a(i, j)=(i-1)*3+jNext jNext iPRINT A(3, 1)End Sub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其输出结果为( )A.6 B.7 C.8 D.96.(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语句A%=6.8执行后,变量A%的值是( )。A.6 B.7 C.6.8 D.7.07.(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执行下列程序后,变量X的值是( )PRIVATE SUB FORM__CLICK( )S=0FOR A = 1 TO 5FOR B= 1 TO 3S=S+1NEXT BNEXT APRINT SEND SUBA.70 B.8 C.25 D.158.(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程序段的执行结果为( )Dim A(10),B(5)For i = 1 To 10A(i) = iNext iFor j = 1 To 5B(j) = j * 20Next jA(5) = B(2)Print "A(5)=";A(5)A.A(5)=5 B.A(5)=10 C.A(5)=20 D.A(5)=409.(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Text1的文本框和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Privat Sub Command1 ClickDim array1(10,10) As Integer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For i = 1 To 3For j = 2 To 4array1(i,j) = i + jNext jNext iText1.Text=array1(2, 3)+array1(3, 4)End Sub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在文本框中显示的值( )A.12 B.13 C.14 D.1510.(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没有PICTURE属性的是( )A.FORM B.LISTBOXC.OPTIONBUTTON D.CHECKBOX11.(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程序所计算的数学式子是( )PRIVATE SUB FORM__CLICK( )S=0FOR A= 1 TO 5S=S+(10^A-1)/3NEXT APRINT SEND SUBA.10+100+1000+10000+100000 B.1+11+111+1111+11111C.3+33+333+3333+33333 D.9+99+999+9999+9999912.(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PRIVATE SUB FORM__CLICK()X=INT(RND)+5IF X THEN PRINT XELSE PRINT X+2END SUBA.0 B.7 C.出错 D.513.(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说法或用法正确的是( )A.OPTION BASE 6B.OPTION BASE语句的位置可以任意C.DIM A(6, 3 TO 7)定义的是二维数组D.数组元素的下标不能是负数14.(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如果将一个数据添加到列表框中,应用( )A.LIST B.REMOVEITEM C.ADDITEM D.CLEAR15.(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有如下程序:Dim a(3, 3) As IntegerFor m = 1 To 3For n = 1 To 3a(m, n)=(m-1)*3+nNext nNext mFor m = 2 To 3For n = 1 To 2Print a(n, m);Next nNext m运行后输出结果是( )A.2 5 3 6 B.2 3 5 6 C.4 7 5 8 D.4 5 7 816.(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统计列表框选项个数属性的是( )A.List B.Listcount C.Listindex D.Selected17.(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下列语句使用正确的是( )A.DIM A(6 TO 2) AS SINGLE B.LIST2.REMOVEITEM “北京”C.LIST2.CLS D.LIST2.LISTINDEX=018.(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若复选框被选中,其VALUE属性的值是( )A.0 B.1 C.TRUE D.FALSE19.(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若单选按钮被选中,其VALUE属性的值是( )A.0 B.1 C.TRUE D.FALSE20.(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语句Dim a&(1 To 20), b#(2, -1 To 1)定义两个数组,其类型分别为( )A.二维单精度实型数组和二双精度型数组B.二维长整型数组和二维单精度实型数组C.一维单精度实型数组和二维整型数组D.一维长整型数组和二维双精度型数组21.(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定义数组 a(1 to 5, 5)后,下列哪一个数组元素不存在( )。A.a(1, 1) B.a(1, 5) C.a(0, 1) D.a(5, 5)22.(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以下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Option Base 1Private Sub Command1 Click()Dim a%(3,3)For i=1 To 3For j=1 To 3a(i,j)=i*jPrint a(i,j);〃〃;Next jPrintNext iEnd SubA. B. C. D.23.(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设有数组定义语句:Dim a(5) As Integer, List1为列表框控件。下列给数组元素赋值的语句,错误的是( )。A.a(3)=3B.a(3)=VAL(InputBox(“InputData”)C.a(3)=Listl.ListIndexD.a=Array(1,2,3,4,5,6)二、填空题(20*1分)24.(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VB中的三种基本程序结构是 结构, 结构和 结构。25.(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改变数组元素个数的是 数组,不可以改变数组元素个数的是 数组。26.(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FOR循环体的执行次数由 , 和 决定.27.(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数组的维数由 的个数决定,数组的最小下标从1开始,要在声明段中用 语句说明。28.(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组合框是 和 组合而成的控件。29.(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组合框的类型由其 属性决定。30.(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列表框选中项的序号由 属性决定。31.(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第一个列表框的默认名称是 ,第一个组合框的默认名称是 。32.(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DIMA(-2 TO 3, 4) AS INTEGER,该数组占的字节数是 ,该数组中的元数个数是 个。33.(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DO循环中当型循环的关键字是 ,直到型循环的关键字是 。三、程序填空(17*2分)34.(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求2+4+6+8+10+12+14+……100PRIVATE SUB FORM-------CLICK()S=0DIMI AS INTEGER, S AS INTEGERFOR I= 2 TO 100 S=S+ NEXT IPRINT SEND SUB35.(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打印矩阵PRIVATE SUB FORM_CLICKDIM A(4,4) AS INTEGERFOR I = 1 TO 4FOR J= 1 TO 4IF A(I,J)=1 A(I,J)=0END IFPRINT A(I,j); PRINT END SUB36.(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按了回车键后,将组合框中输入的内容添加到组合框中,组合框的名称是COMBO1。PRIVATESUB COMBO1 (KEYASCII AS INTEGER)IF ENDIFENDSUB37.(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素数是指除了1和本身不能被任何数整除的数。请将3到100间的素数添加到LIST1中。PRIVATESUB FORMCLICKFOR I = 3 TO F=0FOR J= 2 TO I-1IF THENF=1EXIT FOREND IFNEXT JIF F=0THEN END SUB38.(2019高二下·临河期中)随机产生10个[12,20]间的随机整数放在A数组中,打印最大的和最小的。请完善程序:PRIVATE SUB FORM_CLICK() MAX=0: MIN=21FOR I= 1 TO 10A(I)= IF THEN MAX=A(I)IF THEN MIN=A(I)NEXT IPRINT “最大数是”;MAX ,”最小数是” ;MINEND SUB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选项A:由于数组默认下标为从0开始,故本语句定义了5个整型元素。选项B:由于对于数组a没有说明类型,故本语句定义了5个变体变量类型数组元素。选项C:数组名中使用了非法字符“&”号。选项D:由于数组默认下标为从0开始,故本语句定义了6个整型元素。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组的默认起始下标及数组定义语句。定义数组与定义变量都是使用的dim、private、static、public来定义。在不用 OPTION BASE 定义起始下标时,其下标默认从0开始。如果没有定义数组类型,则该数组的元素类型为变体变量类型。2.【答案】C【知识点】程序的调试及运行;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DIM A(1991 TO 1998) AS INTEGERFOR I=1 TO 8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8,步长为1A(I)=I ‘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由于数组a的下标下限为1991,故执行该语句时报“下标超界”错误PRINT A(I); ‘打印数组元素的值NEXT I由以上程序分析知,该程序报“下标超界”错误。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组定义语句。数组定义语句的格式为:Dim|Private|Public|Static 数组名(【数组下标下限 1 to】【数组下标上限1】,【数组下标下限2 to】【数组下标上限2】,……)。在语句中Dim、Private、Public、Static为定义关键字,下标的下限可以省略,省略时默认下限为0。3.【答案】D【知识点】程序的调试及运行;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DIM A(6) AS INTEGERFOR I= 1 TO 6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6,步长为1,该循环用于给数组的第二个元素a(1)到第七个元素a(6)进行赋值A(I)= I ‘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NEXT I ‘结束循环,此时i值为7PRINT A(I) ‘显示数组元素a(7)的值,由于数组元素只定义了7个元素,没有定义a(7),故不会显示正确结果由以上程序分析知,数组的下标范围为0-6,而程序最后显示a(7)的值,最后报“下标超界”错误。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组的定义及循环终了循环变量的值。在定义数组时可以定义数组下标的下界及上界,如果省略下界则其下界值为0,除非使用命令option base 1将下界改为1。而循环终了循环变量的值要超过终值,对于本题i值最后为7,故print a(7)报“下标超界”错误。4.【答案】A【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Dim M(10) as integerFor i = 0 To 10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0,终值为10,步长为1M(i) = 2*i ‘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其值为下标的2倍Next i ‘结束循环Print M(M(3)) ‘显示m(6)的值由于数组元素的值为下标值的2倍,m(6)=12。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组下标的形式。数组下标可以为常量、变量或数组元素,如本题将数组元素做了数组的下标,计算该数组元素的值时先将下标值求出,如下标值为小数将小数进行取整,然后再计算数组元素的值。5.【答案】B【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Option Base 1 ‘改变数组的默认下标下限为1Private Sub Command1Click ‘命令按钮1单击事件过程开始Dim a(4, 4)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该数组共有16个元素For i = 1 To 3 ‘使用i来控制外层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3,步长为1For j = 1 To 3 ‘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j的初值为1,终值为3,步长为1a(i, j)=(i-1)*3+j ‘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Next j ‘结束内层循环Next i ‘结束外层循环PRINT A(3, 1) ‘显示数组元素a(3,1)的值End Sub由以上程序知 A(3, 1) =(3-1)*3+1=2*3+1=6+1=1。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给二维数组元素进行赋值的方法。由于二维数组有两个下标,一个可以代表行,一个可以代表列,故对二维数数组元素进行赋值时需要使用两个循环变量,一个为外层循环,一个为内层循环。6.【答案】B【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为整型的尾符,对整型变量进行赋值时如果赋的值为小数且进行强制数据类型转换,即将小数进行四舍五入,故 A%=6.8 =7。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据类型的尾符和数据类型的自动转换。数据类型尾符又称数据类型标识符,多用于变量的类型说明,常用的类型标识符有整型:%、长整型:&、单精度型:!、双精度型:#、货币型:@、字符串型:$等,在赋值时数据类型不匹配且赋值的数据均为数值型时,VB可以自动转换数据类型。7.【答案】D【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FORM__CLICK( )S=0FOR A = 1 TO 5 ‘使用A来控制外层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5,步长为1FOR B= 1 TO 3 ‘使用B来控制内层循环,b的初值为1,终值为3,步长为1S=S+1 ‘使用计数器s对循环次数进行计数NEXT B ‘结束内层循环NEXT A ‘结束外层循环PRINT S ‘显示s的值END SUB由题义知,s=5*3=15。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计算器对双重循环次数进行计数。计数器是用于统计某种情况下符合条件的数据个数或循环次数,其形式为: S=S+1 。而双重循环次数的计算分为两种,一种为规则循环,如本题,其循环次数=外层循环次数*内层循环次,另一种为不规则循环,即每次外层循环,内层循环次数不相同,此时需要将内层循环次数进行累计求和。8.【答案】D【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Dim A(10),B(5)For i = 1 To 10 ‘使用i来控制循环A(i) = i ‘对数组a的第二个元素a(1)到第11个元素a(10)进行赋值Next i ‘结束循环For j = 1 To 5 ‘使用j来控制循环B(j) = j * 20 ‘结数组b进行赋值,b元素的值为其下标的20倍Next j ‘结束循环A(5) = B(2) ‘将数组元素b(2)的值赋给数组元素a(5)Print "A(5)=";A(5) ‘显示数组元素a(5)的值由以上分析知,a(5)的值与b(2)的值相同,而b(2)=2*20=40。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的方法。数组元素可以和简单变量一样进行直接赋值,由于元素个数较多,还可以将该赋值语句放于循环中进行赋值。另外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还可以使用array()函数进行赋值。9.【答案】A【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Privat Sub Command1 ClickDim array1(10,10) As Integer ‘定义数组arraya1,该元素为二维数数组,元素个数为11*11=121个元素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For i = 1 To 3 ‘使用i来控制外层循环For j = 2 To 4 ‘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array1(i,j) = i + j ‘给二维数组的元素进行赋值Next jNext iText1.Text=array1(2, 3)+array1(3, 4) ‘使用文本框1输出数组元素array1(2,3)和array1(3,4)之和End Sub由以上程序分析各,该二维数组元素的值为其下标之和,故array1(2,3)=2+3=5,array1(3,4)=3+4=7,array1(2, 3)+array1(3, 4) =5+7=12。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给二维数组元素进行赋值,二维数组元素的个数较多,如一个一个赋值则不需要写许多程序行,可以将二维数组放置到双重循环中进行赋值。10.【答案】B【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选项A为窗体控件,该控件有picture属性。选项B为列表框,该控件没有picture属性。选项C为选项按钮控件,该控件有picture属性。选项D为复选按钮控件,该控件有picture属性。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常用的控件其常用的属性。对于这类题需要熟记控件名称及属性名。如本题picture属性即图像属性,用于设置对象的背景图片,一般其值为图片文件的路径名和图片文件名。11.【答案】C【知识点】解析算法及程序实现【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FORM__CLICK( )S=0 ‘初始化变量s的值为0FOR A= 1 TO 5 ‘使用A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5,步长为1S=S+(10^A-1)/3 ‘使用累加器s累加(10^A-1)/3 的值NEXT A ‘结束内层循环PRINT S ‘显示本次循环s的值END SUB由以上程序分析知,s为累加器,用于累加(10^A-1)/3的值,而10^A随A值的不同其值为:10、100、1000、10000、100000,将其减1后再除以3,故变量s的数学式子为:3+33+333+3333+33333。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累加器的用法。累加器是用于累加某个变量或表达式的特殊变量,其形式为: S=S+(10^A-1)/3 。通常累加器有一定的数学意义,如求等差数列之和、等比数列之和、阶乘之和等。12.【答案】D【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FORM__CLICK()X=INT(RND)+5 ‘给变量x进行赋值IF X THEN PRINT X ‘如果x为非0数则显示x的值ELSE PRINT X+2 ‘如果x的值为0则显示x+2的值END SUB由以上分析知,若想打印出x的值还得看x的值为多少,由 X=INT(RND)+5 知,int(rnd)的值为0,故x的值为5。故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rnd函数、int函数的功能及选择语句的执行过程。rnd是随机函数,其值的范围为(0,1),,而int()函数为取整函数,对于正数来说其值为其整数部分,故int(rnd)的值为0,而选择语句根据条件选择性的执行部分语句,如条件成立(其值为true或非0数)则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如条件不成立(其值为false或0)则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13.【答案】C【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选项A: OPTION BASE 是用于设置数组下标的下界值,其值只有为1或0,不能为6,本项错。选项B: OPTION BASE语句只能写于程序的开头,本项错。选项C:dim(6,3 to7)定义了一个7行5列35个元素的二维数组,本项对。选项D:数组元素的下标范围为整数范围,即为-32768-32767,本项错。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组的定义。数组定义的格式为:Dim|Private|Public|Static 数组名【数组类型标识符】(下标1,下标2,……) 【as 数据类型说明符】,其中数据下标可以由to关键字来指定一个范围,如果没有使用to关键字则其默认下标的下限为0或1,具体由 OPTION BASE 来说明。14.【答案】C【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选项A:list为列表框控件的设置条目属性。选项B: REMOVEITEM为删除列表框条目的方法名称。选项C:为向列表框中添加条目的方法名称。选项D:为清除列表框的方法名称。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向列表框添加条目的方法。列表框是常用的VB对象,使用列表框常用的操作有清除列表框的内容,向列表框中添加条目,删除列表框条目,向列表框添加条目时使用additem。15.【答案】A【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Dim a(3, 3) As Integer ‘定义整型二维数组a,该数组共有16个元素For m = 1 To 3 ‘使用m来控制外层循环,m的初值为1,终值为3,步长为1,m用于控制行下标For n = 1 To 3 ‘使用n来控制内层循环,n的初值为1,终值为3,步长为1,n用于控制列下标a(m, n)=(m-1)*3+n ‘给数组元素进行赋值Next nNext mFor m = 2 To 3 ‘使用m控制外层循环,m用于控制列下标For n = 1 To 2 ‘使用n来控制内层循环,n用于控制行下标Print a(n, m); ‘打印显示数组元素的值Next nNext m由以上分析知,本题是显示a(1,2)、a(2,2)、a(1,3)和a(2,3)的值,由赋值语句 a(m, n)=(m-1)*3+n 知,a(1,2)=(1-1)*3+2=2,a(2,2)=(2-1)*3+2=5,a(1,3)=(1-1)+3=3,a(2,3)=(2-1)*3+3=6。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二维数组的赋值和显示方法。在对二维数组进行赋值和显示时常常使用双重循环,一般在赋值时,使用外层循环作为二维数组的行,使用内层循环作为二维数组的列,在显示时同样如此,但本题在显示时使用内层循环作为二维数组的行,使用外层循环作为二维数组的列,即相当于矩阵的转置显示。16.【答案】B【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选项A为列表框的的添加条目属性名。选项B为统计列表框条目个数的属性名。选项C为列表框索引属性名。选项D为设置或返回列表框选中条目的属性名。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列表框的常用属性。列表框的常用属性有list、listcount、select、top、left、width、height等。17.【答案】D【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选项A:定义数组其下标的上限值不能小于下标的下限值,本项错。选项B:列表框的removeitem方法后只能使用条目的索引值,即其后为数值型而不能为字符型,本项错。选项C:列表框没有cls方法或属性,本项错。选项D:本语句可用于设置选中列表框的第一条条目。本项对。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组的定义、列表框的常用方法和属性。列表框常用的方法有additem(添加条目)、removeitem(删除条目)、clear(清除列表框的内容)。常用的属性有:list(用于添加条目)、listindex(用于设置或返回选中的条目索引值)、selected(用于设置或选中条目)等。18.【答案】B【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复选框选中时其Value值为1,未选中时其值为0。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复选框被选中时其Value属性。复选框的Value值可有三个值:0为未选中,1为选中,2为不可使用。19.【答案】C【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 若单选按钮被选中,其VALUE属性的值是true,如未选中其值为false。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看的是单选按钮的Value属性。单选按钮的Value属性用于设置或返回单选按钮的选中状态,如果选中则其值为true,如未选中则其值为false。20.【答案】D【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 句Dim a&(1 To 20), b#(2, -1 To 1)定义长整型数组a,该数组共有20个元素,双精度二维数组b,该数组共有9个元素。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据类型标识符。数据类型标识符又称变量尾符,用于说明变量的类型。常用的变量标识符有整型:%、长整型:&、单精度型:!、双精度型:#、货币型:@,字符串型:$。21.【答案】C【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 定义数组 a(1 to 5, 5) ,则数组元素为a(1,0)、a(1,1)、a(1,2)、a(1,3)、a(1,4)、a(1,5)、a(2,0)、a(2,1)、a(2,2)、a(2,3)、a(2,4)、a(2,5)、a(3,0)、a(3,1)、a(3,2)、a(3,3)、a(3,4)、a(3,5)、a(4,0)、a(4,1)、a(4,2)、a(4,3)、a(4,4)、a(4,5)、a(5,0)、a(5,1)、a(5,2)、a(5,3)、a(5,4)、a(5,5)。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定义数组后其元素的下标。在定义数组时,其元素的下标范围可以由to关键字来说明,也可以省略下标的下限,省略时其下限值为0。22.【答案】C【知识点】程序的调试及运行【解析】【解答】分析本题程序段运行过程:外循环变量i=1时,j=1,a(1,1)=1;j=2,a(1,2)=2;j=3,a(1,3)=3。外循环变量i=2时,j=1,a(2,1)=2;j=2,a(2,2)=4;j=3,a(2,3)=6。外循环变量i=3时,j=1,a(3,1)=3;j=2,a(3,2)=6;j=3,a(3,3)=9。所以程序输出结果是C。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嵌套For循环语句的理解。23.【答案】D【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选项A:对下标为3的元素赋值。A正确;选项B: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串,并将字符串数据转换成数值型数据,写入下标为3的元素。B正确;选项C:将List1以被选中的项目的序号赋值给数组下标为3的元素。即使没有项目被选中,也可以赋值,该值为-1。C正确;选项D:a=Array(1,2,3,4,5,6)语句有个特殊要求,a不能被声明为数组,只能声明为“变体变量”。D错误。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赋值语句中对数组的赋值。24.【答案】顺序;选择;循环【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解析】【解答】VB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故答案填:顺序、选择、循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VB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VB的三种基本结构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顺序结构就是按VB的语句顺序执行语句,即不跳过也不重复。选择结构就是根据条件有选择的执行VB语句。循环结构就是在某种条件下重复执行VB的某些语句。25.【答案】动态;静态【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改变数组元素个数的是动态数组,不可以改变数组元素个数的是静态数组。故答案填:动态、静态。【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的区别。动态数组就是在定义数组时不定义数组的下标,在程序运行时使用redim语句重新分配数组元素的个数,可以有效管理和使用内存。而静态数组在定义数组时直接说明数组的下标,从而确定数组元素个数,在程序运行时不能改变数组元素个数。26.【答案】初值;终值;步长【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解析】【解答】For循环的执行次数由循环控制变量的初值、终值和步长决定。故答案填:初值、终值、步长。【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定次循环的循环次数的因素。for循环在循环开始就确定了其循环次数故称为定次循环。其循环次数公式为:定次循环循环次数=Int((终值-初值)/步长+1),由此可知影响其循环次数的因素有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和步长。27.【答案】下标;OPTION BASE 1【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解析】【解答】数组的维数由其下标的个数来决定,每维数组的个数由其下限值和上限值来决定,如果省略其下限值,下限值为0,但可以使用Option Base 1来改变其默认的下限值。故答案填:下标、 OPTION BASE 1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数组元素个数的因素。对于静态数组在定义时就决定了其元素的个数,元素的个数由其数组的维数,下标的下限和上限值来决定。每维数组元素的个数为:数组下标的上限-数组下标的下限+1,数组元素的总个数=每维元素个数的乘积。28.【答案】文本框;列表框【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组合框可以看作两个控件组合而成,这两个控件为文本框和列表框。故答案填:文本框、列表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组合框的组成。组合框可以看作由文本框和组合框两个控件来组成,这样在确定组合框的值时,即可以在列表框中选择也可以在文本框中直接输入。29.【答案】Style【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组合框的类型由Style属性来决定,故答案填: Style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组合框的类型属性。组合框有3种不同的类型:下拉式列表框、简单组合框和下拉式组合框。下拉式列表框:仅是一个下拉的选择框,上面框中不允许输入文字。简单组合框:上面可以输入文本,下面的列表可供选择预设文本。下拉式组合框:上面可以输入文本,下面的列表是下拉式的,平时处于收起状态,点击编辑框右边的三角形才会拉下来。Style值为0为下拉式组合框,为1时为简单组合框,为2时为下接列表框。30.【答案】Listindex【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 列表框选中项的序号即其索引值由Listindex属性决定。故答案填:Listindex。【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列表框的listindex属性。listindex用来返回或设置控件中当前选择项目的索引号,只能在程序运行时使用。第一个选项的索引号是 0 ,第二个选项的索引号是 1 ,第三个选项的索引号是 2 ,依此类推,ListCount 始终比最大的 ListIndex 值大 1 。当列表框没有选择项目时, ListIndex 值为 -1 。31.【答案】List1;Combo【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 第一个列表框的默认名称是list1, 第一个组合框的默认名称是Combo1。故答案填:list1、combo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列表框的类名和对象名以及组合框的类名和控件名。类名又称控件名,它一般存在于控件工具栏中,用鼠标指向工具栏的控件可以显示控制名。将控制画到窗体上就形成了对象(对象是由控件派生的),对象名可以双击对象在代码编辑器中查看或在属性窗口查看。列表框的控件名为ListBox,其列表框名为list1、list2等。组合框的控件名为ComboBox,其对象名为Combo1、Combo2等。32.【答案】60;30【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语句“DIM A(-2 TO 3, 4) AS INTEGER”定义了一个二维数组A,该二维数组的列是从-2到3,行是从0到4,所以数组中的元素个数是6*5=30个。数组元素定义成Integer类型,每个Integer数据占用2个字节,所以数组共占用30*3=60字节。故答案为:60;30。【分析】本题考查二维数组的定义。二维数组定义时通常把第一维当成列数,第二维当成行数。33.【答案】While;Until【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解析】【解答】当型循环是“先判断,后循环,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关键字是While,While后是循环条件。直到循环是“先循环,后判断,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关键字是Until,Until后是循环条件。故答案为:While;Until。【分析】本题考查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有两种形式:当型循环和直到型循环结构。当型循环是先判断后循环,直到型循环是先循环后判断。34.【答案】STEP 2;I【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本题程序段是利用For循环实现1到100的所有偶数求和。For循环的初始值i=2;终值是100;因为是偶数求和,所以步长STEP是2;循环体是将循环变量累加到S中,即S=S+I。故答案为:STEP 2;I。【分析】本题考查VB的For循环语句结构。For循环语句一般格式为: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循环体Next 循环变量35.【答案】I!=J THEN;ELSE;NEXT J;NEX I【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观察矩阵可知,当列与行相同时,即I=J时,A(I, J)=0;当列与行不同时,即I!=J时,A(I, J)=1。1处语句是判断条件,当I!=J时,A(I, J)=1;2处语句是IF条件的另一个分支,所以该处语句为ELSE;3处语句控制内循环,即NEXT J;4处语句控制外循环进行,即Next I;故答案为:I!=J THEN;ELSE ;NEXT J ;NEX I。【分析】本题考查嵌套For循环结构和条件语句结构。36.【答案】Keypress;Keyascii=13 THEN;COMBO1.ADDITEM COMBO1.TEXT【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解析】【解答】1处语句是事件名,按回车键触发动作,所以该处语句为Keypress;2处语句是判断条件,当Keyascii=13,即触发回车键时,将组合框中输入的内容添加到组合框中。3处语句是获取组合框中输入的内容COMBO1.TEXT,并添加到组合框中,即COMBO1.ADDITEM COMBO1.TEXT。故答案为:Keypress ; Keyascii=13 THEN ; COMBO1.ADDITEM COMBO1.TEXT。【分析】本题考查事件的处理过程。一个事件的发生,可以引起某个对象上某个方法(事件处理过程)的执行,即由某个事件驱动了相应的事件处理过程的执行。37.【答案】100;I MOD J=0;LIST1.ADDITEM I;NEXT I【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1处语句是外层For循环,控制变量I遍历3到100间的所有数,所以该处语句是100;2处语句表示若I能被除1和本身之外的数整除,说明该数不是素数,令F=1,所以该处语句为I MOD J=0;3处语句是将满足条件的数添加到LIST1中,即LIST1.ADDITEM I;4处语句是一个数判断结束后,继续下次循环,判断下一个数是否为素数,直至I超过100,所以该处语句为NEXT I。故答案为:100 ; I MOD J=0 ; LIST1.ADDITEM I;NEXT I。【分析】本题考查对循环程序段的理解。For ……Next循环语句格式:For 循环变量 = 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循环体语句系列Next 循环变量38.【答案】DIM A(1 TO 10) AS INTEGER;INT(RND*9)+12;A(I)>MAX;A(I)【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解析】【解答】1处语句是定义一个数组A存放随机产生的10个整数,语句为DIM A(1 TO 10) AS INTEGER;2处语句是为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赋值,该值在[12,20]之间,所以A(I)=INT(RND*9)+12,其中RND表示随机产生[0,1)之间的数;3处语句是若A(I)>MAX,则将A(I)赋值给MAX,使MAX中始终存储A(I)的最大值;4处语句是若A(I)故答案为:DIM A(1 TO 10) AS INTEGER ; INT(RND*9)+12 ; A(I)>MAX ; A(I)【分析】本题考查常用VB语句的使用:数组定义、随机数生成、表达式的书写等。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计算机班2018-2019高二下学期信息技术期中考试试卷VB(学生版).docx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计算机班2018-2019高二下学期信息技术期中考试试卷VB(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