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六中、南岳、淡溪三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联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六中、南岳、淡溪三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联考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六中、南岳、淡溪三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联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2017七下·浙江期中)分析下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
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2017七下·浙江期中)成语大赛中“得陇望蜀”和“秦晋之好”包含了哪四个省区的简称 (  )
A.贵州省和云南省、陕西省和山东省
B.甘肃省和陕西省、河北省和四川省
C.海南省和广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
D.甘肃省和四川省、陕西省和山西省
4.(2018七上·乐清期中)造成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理景观的两个自然原因是(  )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 B.降水集中,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垦荒造田
5.(2018七上·乐清期中)乌鲁木齐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从地理位置上看主要是因为(  )
①位于我国西部,深处亚欧大陆腹地 ②是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交流的纽带
③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 ④位于塔里木盆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上海能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从地理位置来看,主要是因为(  )
A.濒临东海,以长江三角洲为依托
B.地势坦荡低平,气候湿润
C.河湖众多,自然条件优越
D.地处黄海之滨,扼长江入海口
7.我国人口稠密的地区是在(  )
A.黑河—腾冲一线以东 B.黑河—腾冲一线以西
C.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D.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8.(2018七上·乐清期中)在藏传佛教中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佛教寺院是(  )
A.扎什伦布寺 B.白马寺 C.大昭寺 D.林隐寺
9.下列关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航运价值大,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②上、中、下游的分界处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
③长江给予我们航运、发电、灌溉等诸多便利
④人们在长江中下游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加大了沿岸地区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17七下·常山月考)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出现在南方的是(  )
①一月均温高于0℃,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②利用灌溉种植水稻,内河航运发达
③以种植小麦和甜菜为主,河流结冰
④湿润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关于台湾岛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位于我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中 ②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③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④北临南海,南临东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2018七上·乐清期中)与浙江省距离最近的直辖市是(  )
A.天津市 B.上海市 C.重庆市 D.北京市
13.(2018七上·乐清期中)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地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薄
②雨热同期是A.B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
③由于受秦岭阻挡,B地完全不受寒潮影响
④水运仍然是B地人们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数据,最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1℃ B.8℃ C.9℃ D.15℃
14.(2018七上·乐清期中)下列地形单元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
①柴达木盆地 ②东南丘陵 ③黄土高原 ④天山山脉 ⑤长白山脉 ⑥华北平原
A.③④ B.②⑤ C.⑤⑥ D.①⑥
二、非选择题(共两大题,每题10分,共20分)
15.(2018七上·乐清期中)读“中国略图”(图7)及“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图8),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虚线①、②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其中代表二、三级阶梯界线的是   。
(2)黄河、长江均注入   洋,其大致流向为   ,由此判断我国地势特征是   。
(3)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上游地区稠密,请从地形、气候、交通三方面作一简要分析。
16.(2018七上·乐清期中)内蒙古草原辽阔,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地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述内蒙古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产生的原因。
(2)长期以来,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蒙古族同胞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列举两项反映他们生产、生活的习俗。
(3)近年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草场退化日趋严重,试分析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形特点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图表中可知我国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说明我国地形种类多样。一般把山地、丘陵连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说明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所以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未在题中体现。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形特点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所以冬天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现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则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早穿棉袄午穿纱”反映的是昼夜温差大,“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当地适宜种植西瓜,所以此地为我国的新疆地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符合我国的草原风光。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困难,考查学生对北方地区气候的了解和对词句语言的分析理解能力。
3.【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陇是甘肃省的简称,蜀是四川省的简称,秦是陕西省的简称,晋是山西省的简称。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识记。
4.【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破坏植被;气候干燥,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千沟万壑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西至乌鞘岭,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5.【答案】A
【知识点】乌鲁木齐
【解析】【分析】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新疆中部,亚欧大陆腹地,地处北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部。 ①②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乌鲁木齐是中国连接中亚地区乃至欧洲的陆路交通枢纽,现已成为中国扩大向西开放、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6.【答案】A
【知识点】上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上海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濒临东海,以长江三角洲为依托,所以A符合题意,D错误。地势坦荡低平,气候湿润,河湖众多,自然条件优越等这些都是上海的自然环境特征,不是地理方位,所以BC与题意无关。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上海地理位置的了解。
7.【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分布的有关知识。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匀。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少人多;以西,地广人稀。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识记。
8.【答案】C
【知识点】拉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在藏传佛教中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佛教寺院是大昭寺。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教徒现有2亿多人,以亚洲为最多.相传在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 乔答摩(即释迦牟尼)所创.佛教下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喇嘛教等教派.流传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的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其经典为汉文系统,称为北传佛教.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其经典为巴利文系统,称为南传佛教.流传于中国西藏、青海、内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佛教属北传佛教的分支,其经典为藏文系统,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9.【答案】D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处分别是宜昌(湖北)、湖口(江西),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江基本情况的识记。
10.【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通过秦岭—淮河线,以北属于北方地区,以南属于南方地区。其中南方地区一月均温高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河湖众多,利用灌溉种植水稻,内河航运发达;以种植水稻和甘蔗为主,河流不结冰;位于湿润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故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理解解答即可。
11.【答案】C
【知识点】台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台湾岛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岛位于我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中,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故选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台湾地理位置的了解。
12.【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个直辖市中,距离浙江省最近的是上海市。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13.【答案】(1)D
(2)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①A地位于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②雨热同期是A.B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正确;③由于受秦岭阻挡,B地受寒潮影响小,错误;④水运仍然是B地人们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2)下列数据,最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1 ℃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1)D。(2)A。
【点评】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14.【答案】A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柴达木盆地在第一级阶梯,东南丘陵,长白山山脉,华北平原在第三级阶梯,黄土高原,天山山脉在第二级阶梯。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15.【答案】(1)②
(2)太平;自西向东;西高东低
(3) 中下游地区 地形平坦 气候温暖湿润 交通便利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虚线①为一、二级阶梯界线,虚线②为二、三级阶梯界线。
(2)黄河和长江都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3)长江、黄河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相比,地形更为平坦,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交通便利,人口稠密。
故答案为:(1)②
(2)太平、自西向东、西高东低
(3)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
【点评】本体考查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太,熟记课本所学内容即可。
16.【答案】(1)特点:绝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少于400毫米;由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东多西少)。原因: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非季风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由东向西,海洋影响越来越小。
(2)举行那达慕大会(或赛马、射箭、摔跤);住蒙古包;穿蒙古袍;吃牛羊肉和奶制品等。
(3)原因:畜群不断扩大(过度放牧);不注意草场保护。措施:改游牧为定居,避免草场进一步退化;建设人工草场,提高产草量。
【知识点】内蒙古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内蒙古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分布的特点:绝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少于400毫米;由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东多西少)。原因: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非季风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由东向西,海洋影响越来越小。
(2)本题要求列举两项反映蒙古族同胞的生产、生活的习俗。 举行那达慕大会(或赛马、射箭、摔跤);住蒙古包;穿蒙古袍;吃牛羊肉和奶制品等。
(3)近年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草场退化日趋严重, 原因:畜群不断扩大(过度放牧);不注意草场保护。措施:改游牧为定居,避免草场进一步退化;建设人工草场,提高产草量。
【点评】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古老的体育活动形式,更是一种充满了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现今的锡林郭勒盟所举行的那达慕最具传统代表性。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是“娱乐、游戏”的意思,用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在每年农历的六月初四,羊肥马壮和草绿花红的日子开始,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1 / 1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六中、南岳、淡溪三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联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2017七下·浙江期中)分析下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
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形特点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图表中可知我国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说明我国地形种类多样。一般把山地、丘陵连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说明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所以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未在题中体现。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形特点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所以冬天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现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则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早穿棉袄午穿纱”反映的是昼夜温差大,“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当地适宜种植西瓜,所以此地为我国的新疆地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符合我国的草原风光。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困难,考查学生对北方地区气候的了解和对词句语言的分析理解能力。
3.(2017七下·浙江期中)成语大赛中“得陇望蜀”和“秦晋之好”包含了哪四个省区的简称 (  )
A.贵州省和云南省、陕西省和山东省
B.甘肃省和陕西省、河北省和四川省
C.海南省和广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
D.甘肃省和四川省、陕西省和山西省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陇是甘肃省的简称,蜀是四川省的简称,秦是陕西省的简称,晋是山西省的简称。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识记。
4.(2018七上·乐清期中)造成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理景观的两个自然原因是(  )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 B.降水集中,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垦荒造田
【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破坏植被;气候干燥,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千沟万壑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西至乌鞘岭,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5.(2018七上·乐清期中)乌鲁木齐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从地理位置上看主要是因为(  )
①位于我国西部,深处亚欧大陆腹地 ②是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交流的纽带
③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 ④位于塔里木盆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乌鲁木齐
【解析】【分析】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新疆中部,亚欧大陆腹地,地处北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部。 ①②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乌鲁木齐是中国连接中亚地区乃至欧洲的陆路交通枢纽,现已成为中国扩大向西开放、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6.上海能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从地理位置来看,主要是因为(  )
A.濒临东海,以长江三角洲为依托
B.地势坦荡低平,气候湿润
C.河湖众多,自然条件优越
D.地处黄海之滨,扼长江入海口
【答案】A
【知识点】上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上海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濒临东海,以长江三角洲为依托,所以A符合题意,D错误。地势坦荡低平,气候湿润,河湖众多,自然条件优越等这些都是上海的自然环境特征,不是地理方位,所以BC与题意无关。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上海地理位置的了解。
7.我国人口稠密的地区是在(  )
A.黑河—腾冲一线以东 B.黑河—腾冲一线以西
C.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D.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分布的有关知识。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匀。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少人多;以西,地广人稀。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识记。
8.(2018七上·乐清期中)在藏传佛教中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佛教寺院是(  )
A.扎什伦布寺 B.白马寺 C.大昭寺 D.林隐寺
【答案】C
【知识点】拉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在藏传佛教中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佛教寺院是大昭寺。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教徒现有2亿多人,以亚洲为最多.相传在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 乔答摩(即释迦牟尼)所创.佛教下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喇嘛教等教派.流传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的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其经典为汉文系统,称为北传佛教.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其经典为巴利文系统,称为南传佛教.流传于中国西藏、青海、内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佛教属北传佛教的分支,其经典为藏文系统,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9.下列关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航运价值大,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②上、中、下游的分界处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
③长江给予我们航运、发电、灌溉等诸多便利
④人们在长江中下游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加大了沿岸地区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处分别是宜昌(湖北)、湖口(江西),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江基本情况的识记。
10.(2017七下·常山月考)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出现在南方的是(  )
①一月均温高于0℃,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②利用灌溉种植水稻,内河航运发达
③以种植小麦和甜菜为主,河流结冰
④湿润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通过秦岭—淮河线,以北属于北方地区,以南属于南方地区。其中南方地区一月均温高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河湖众多,利用灌溉种植水稻,内河航运发达;以种植水稻和甘蔗为主,河流不结冰;位于湿润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故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理解解答即可。
11.关于台湾岛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位于我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中 ②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③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④北临南海,南临东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台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台湾岛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岛位于我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中,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故选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台湾地理位置的了解。
12.(2018七上·乐清期中)与浙江省距离最近的直辖市是(  )
A.天津市 B.上海市 C.重庆市 D.北京市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个直辖市中,距离浙江省最近的是上海市。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13.(2018七上·乐清期中)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地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薄
②雨热同期是A.B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
③由于受秦岭阻挡,B地完全不受寒潮影响
④水运仍然是B地人们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数据,最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1℃ B.8℃ C.9℃ D.15℃
【答案】(1)D
(2)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①A地位于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②雨热同期是A.B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正确;③由于受秦岭阻挡,B地受寒潮影响小,错误;④水运仍然是B地人们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2)下列数据,最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1 ℃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1)D。(2)A。
【点评】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14.(2018七上·乐清期中)下列地形单元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
①柴达木盆地 ②东南丘陵 ③黄土高原 ④天山山脉 ⑤长白山脉 ⑥华北平原
A.③④ B.②⑤ C.⑤⑥ D.①⑥
【答案】A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柴达木盆地在第一级阶梯,东南丘陵,长白山山脉,华北平原在第三级阶梯,黄土高原,天山山脉在第二级阶梯。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二、非选择题(共两大题,每题10分,共20分)
15.(2018七上·乐清期中)读“中国略图”(图7)及“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图8),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虚线①、②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其中代表二、三级阶梯界线的是   。
(2)黄河、长江均注入   洋,其大致流向为   ,由此判断我国地势特征是   。
(3)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上游地区稠密,请从地形、气候、交通三方面作一简要分析。
【答案】(1)②
(2)太平;自西向东;西高东低
(3) 中下游地区 地形平坦 气候温暖湿润 交通便利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虚线①为一、二级阶梯界线,虚线②为二、三级阶梯界线。
(2)黄河和长江都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3)长江、黄河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相比,地形更为平坦,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交通便利,人口稠密。
故答案为:(1)②
(2)太平、自西向东、西高东低
(3)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
【点评】本体考查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太,熟记课本所学内容即可。
16.(2018七上·乐清期中)内蒙古草原辽阔,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地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述内蒙古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产生的原因。
(2)长期以来,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蒙古族同胞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列举两项反映他们生产、生活的习俗。
(3)近年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草场退化日趋严重,试分析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答案】(1)特点:绝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少于400毫米;由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东多西少)。原因: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非季风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由东向西,海洋影响越来越小。
(2)举行那达慕大会(或赛马、射箭、摔跤);住蒙古包;穿蒙古袍;吃牛羊肉和奶制品等。
(3)原因:畜群不断扩大(过度放牧);不注意草场保护。措施:改游牧为定居,避免草场进一步退化;建设人工草场,提高产草量。
【知识点】内蒙古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内蒙古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分布的特点:绝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少于400毫米;由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东多西少)。原因: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非季风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由东向西,海洋影响越来越小。
(2)本题要求列举两项反映蒙古族同胞的生产、生活的习俗。 举行那达慕大会(或赛马、射箭、摔跤);住蒙古包;穿蒙古袍;吃牛羊肉和奶制品等。
(3)近年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草场退化日趋严重, 原因:畜群不断扩大(过度放牧);不注意草场保护。措施:改游牧为定居,避免草场进一步退化;建设人工草场,提高产草量。
【点评】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古老的体育活动形式,更是一种充满了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现今的锡林郭勒盟所举行的那达慕最具传统代表性。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是“娱乐、游戏”的意思,用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在每年农历的六月初四,羊肥马壮和草绿花红的日子开始,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