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四幅图是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图,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
A. B.
C. D.
2.(2019七上·天台月考)春天的早晨,小李面对太阳站在操场上,他的四周方位是(  )
A.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B.前南后北,左东右西
C.前东后西,左北右南 D.前西后东,左南右北
3.(2019七上·天台月考)小明家入住新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发放家庭人口状况的调查表,这属于社区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管理功能 D.文化功能
4.(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关于聚落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人口密集,村落规模大,形态成带状分布
B.一般来说,乡村聚落是在城市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不同
D.城市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如上海的南京路主要是经济功能区
5.(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
A.冰屋——北极地区终年寒冷
B.窑洞——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气候干燥
C.屋顶有坡度——中国南方潮湿多雨
D.高脚屋——沙特阿拉伯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
6.(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属于文化交流的是(  )
A.安徽的宣纸销往北京
B.浙江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
C.浙江的教师到四川支教
D.新疆人到上海卖新疆产的葡萄干
7.(2019七上·天台月考)若下图中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
C.甲、乙两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
8.(2019七上·天台月考)有三幅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分别为①1:100000,②1:10000,③1:1000。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的比例尺最大
B.②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C.③图表示的范围最大
D.若其中一幅图是校园平面图,比例尺最适用的是③图
9.(2019七上·天台月考)某地图上A,B两地图距离是2厘米,比例尺为1:500000,那么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
A.10千米 B.25千米 C.100千米 D.250千米
10.(2019七上·天台月考)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褐色表示平原
B.台州市是一个社区
C.坦头中学道路施工要用小比例尺地图
D.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1.(2019七上·天台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A,B两座山峰,   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   米以上。
(2)D处是   ;F处是   。
(3)某野外活动小组想找一处陡崖练习攀岩,可以考虑图中的   处。
(4)图中小胖和小朱他俩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5)图中的小白河的流向是   。
(6)①②两条上山路线,若要选择比较轻松的登山路线,应选择   路线,理由是   。
12.(2019七上·天台月考)读下边等高线图(单位为米),回答问题。
(1)该地图的定向依据是   定向法。生活中最常用的定向方法是   定向法,遵循面对地图“   、   ”的原则。
(2)从地图三要素来看,该图缺少   。
(3)该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   米。
(4)图中B和C两处河流有一处有误,你认为   处错误,理由是   。
(5)下列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沿EF线地表起伏状况的是(  )
A.
B.
C.
13.(2019七上·天台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为   聚落,乙图所示为   聚落。
(2)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
(3)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4)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  )
A.都是山地 B.都是河流的冲积平原
C.都是高原 D.都是丘陵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读图可知,A图中的比例尺最大,说明表示实际距离最小,说明等高线最密集,表示坡度最陡。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综合考虑比例尺大小、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大小的关系,难度较大。
2.【答案】C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 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太阳从东边升起,早晨小明面对着太阳既是面向东方,当面向东方时,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根据题意.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现实世界的方向判断,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3.【答案】C
【知识点】社区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信息看,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发放家庭状况的调查表,这属于社区的管理功能。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服务设施,是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社区包含城市社区,又包含农村社区。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区政治功能包括选举、落实政策等;经济功能包括社区工厂,超市等;社区文化功能包括文体活动、娱乐活动等;社区管理功能包括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区卫生、社会保障、文化、计生和治安等各项管理。
4.【答案】D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平原地区,人口密集,村落规模大,形态多是团块状分布,A错误;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有乡村后有城市,B错误;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生产方式不同,C错误;城市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如上海的南京路主要是经济功能区,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乡村聚落既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乡村聚落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人口数量、经济水平、规模程度而建立的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更高级的聚落形式。
5.【答案】D
【知识点】乡村聚落;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分析】在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因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利用当地黄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窑洞。在我国南方地区,因降水较多,气候湿热,搭建高架竹屋。不同的民居结构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沙特阿拉伯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极少下雨,夜晚为了凉快,人们常将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的住房通常是帐篷,原因是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高脚屋一般位于气候潮湿地区;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聚落的位置、形态和建筑特点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在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因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利用当地黄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窑洞;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冰雪覆盖,当地人利用冰雪修建了冰屋;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房屋坡度大,便于排水,多采用双层竹楼,避免潮湿的环境。
6.【答案】B
【知识点】区域合作
【解析】【分析】安徽的宣纸销往北京属于经济交流; 浙江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属于文化交流; 浙江的教师到四川支教 属于人才交流;新疆人到上海卖新疆产的葡萄干属于物产交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
7.【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甲地等高线向高处凸,说明是山谷,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
8.【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③图 的比例尺最大, 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A,B错误; ①图比例尺最小,反映的范围最大,C错误;如果画学校平面图,可以采用大比例尺地图,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9.【答案】A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中的比例尺是1∶500000, 某地图上A,B两地图距离是2厘米, 则实际他需要步行2×5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10千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10.【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台州市是一个行政区,下属多个社区;坦头中学道路施工要用大比例尺地图;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
11.【答案】(1)B;600
(2)山脊;鞍部
(3)E
(4)200
(5)自西南向东北
(6)①;等高线稀疏,表示该处坡缓,登山较省力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判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B两座山峰,B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600米以上,A山峰在400-500m之间。
(2)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判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D处等高线向地处突出,为山脊;F处位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
(3)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判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E处等高线密集重合,为悬崖,可以用来进行攀岩活动。
(4)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判读的有关知识。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m,小胖处海拔为100m,小朱处海拔为300m,所以小胖和小朱他俩之间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5)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判读的有关知识。水往低处流,依据指向标指向,图中的小白河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
(6)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判读的有关知识。①②两条上山路线,若要选择比较轻松的登山路线,应选择①。①路线处等高线稀疏,表示该处坡缓,登山较省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的判读。
12.【答案】(1)指向标;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比例尺
(3)100
(4)C;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
(5)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看,该地图的定向依据是指向标定向法。 生活中最常用的定向方法是一般定向法,遵循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2)从地图三要素来看, 该图没有比例尺。
(3)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就是等高距,因此,该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100米。
(4)根据河流发育于山谷的原理,可以确定图中B和C两处河流有一处有误,认为C处错误,理由是: 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 。
(5)下列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沿EF线地表起伏状况的是A。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3.【答案】(1)城市;乡村
(2)B;地形平坦,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3)不合理,C处在河流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
(4)B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来看,甲图所示为城市聚落,乙图所示为乡村聚落。
(2)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B,理由是该地地形平坦,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
(3)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 如果在C处建立一造纸厂不合理,原因是C处在河流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
(4)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 都是河流的冲积平原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经济发达的地区。
1 / 1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四幅图是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图,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读图可知,A图中的比例尺最大,说明表示实际距离最小,说明等高线最密集,表示坡度最陡。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综合考虑比例尺大小、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大小的关系,难度较大。
2.(2019七上·天台月考)春天的早晨,小李面对太阳站在操场上,他的四周方位是(  )
A.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B.前南后北,左东右西
C.前东后西,左北右南 D.前西后东,左南右北
【答案】C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 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太阳从东边升起,早晨小明面对着太阳既是面向东方,当面向东方时,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根据题意.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现实世界的方向判断,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3.(2019七上·天台月考)小明家入住新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发放家庭人口状况的调查表,这属于社区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管理功能 D.文化功能
【答案】C
【知识点】社区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信息看,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发放家庭状况的调查表,这属于社区的管理功能。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服务设施,是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社区包含城市社区,又包含农村社区。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区政治功能包括选举、落实政策等;经济功能包括社区工厂,超市等;社区文化功能包括文体活动、娱乐活动等;社区管理功能包括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区卫生、社会保障、文化、计生和治安等各项管理。
4.(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关于聚落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人口密集,村落规模大,形态成带状分布
B.一般来说,乡村聚落是在城市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不同
D.城市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如上海的南京路主要是经济功能区
【答案】D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平原地区,人口密集,村落规模大,形态多是团块状分布,A错误;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有乡村后有城市,B错误;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生产方式不同,C错误;城市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如上海的南京路主要是经济功能区,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乡村聚落既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乡村聚落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人口数量、经济水平、规模程度而建立的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更高级的聚落形式。
5.(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
A.冰屋——北极地区终年寒冷
B.窑洞——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气候干燥
C.屋顶有坡度——中国南方潮湿多雨
D.高脚屋——沙特阿拉伯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D
【知识点】乡村聚落;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分析】在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因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利用当地黄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窑洞。在我国南方地区,因降水较多,气候湿热,搭建高架竹屋。不同的民居结构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沙特阿拉伯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极少下雨,夜晚为了凉快,人们常将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的住房通常是帐篷,原因是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高脚屋一般位于气候潮湿地区;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聚落的位置、形态和建筑特点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在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因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利用当地黄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窑洞;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冰雪覆盖,当地人利用冰雪修建了冰屋;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房屋坡度大,便于排水,多采用双层竹楼,避免潮湿的环境。
6.(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属于文化交流的是(  )
A.安徽的宣纸销往北京
B.浙江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
C.浙江的教师到四川支教
D.新疆人到上海卖新疆产的葡萄干
【答案】B
【知识点】区域合作
【解析】【分析】安徽的宣纸销往北京属于经济交流; 浙江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属于文化交流; 浙江的教师到四川支教 属于人才交流;新疆人到上海卖新疆产的葡萄干属于物产交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
7.(2019七上·天台月考)若下图中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
C.甲、乙两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甲地等高线向高处凸,说明是山谷,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
8.(2019七上·天台月考)有三幅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分别为①1:100000,②1:10000,③1:1000。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的比例尺最大
B.②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C.③图表示的范围最大
D.若其中一幅图是校园平面图,比例尺最适用的是③图
【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③图 的比例尺最大, 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A,B错误; ①图比例尺最小,反映的范围最大,C错误;如果画学校平面图,可以采用大比例尺地图,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9.(2019七上·天台月考)某地图上A,B两地图距离是2厘米,比例尺为1:500000,那么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
A.10千米 B.25千米 C.100千米 D.250千米
【答案】A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中的比例尺是1∶500000, 某地图上A,B两地图距离是2厘米, 则实际他需要步行2×5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10千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10.(2019七上·天台月考)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褐色表示平原
B.台州市是一个社区
C.坦头中学道路施工要用小比例尺地图
D.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
【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台州市是一个行政区,下属多个社区;坦头中学道路施工要用大比例尺地图;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1.(2019七上·天台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A,B两座山峰,   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   米以上。
(2)D处是   ;F处是   。
(3)某野外活动小组想找一处陡崖练习攀岩,可以考虑图中的   处。
(4)图中小胖和小朱他俩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5)图中的小白河的流向是   。
(6)①②两条上山路线,若要选择比较轻松的登山路线,应选择   路线,理由是   。
【答案】(1)B;600
(2)山脊;鞍部
(3)E
(4)200
(5)自西南向东北
(6)①;等高线稀疏,表示该处坡缓,登山较省力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判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B两座山峰,B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600米以上,A山峰在400-500m之间。
(2)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判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D处等高线向地处突出,为山脊;F处位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
(3)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判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E处等高线密集重合,为悬崖,可以用来进行攀岩活动。
(4)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判读的有关知识。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m,小胖处海拔为100m,小朱处海拔为300m,所以小胖和小朱他俩之间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5)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判读的有关知识。水往低处流,依据指向标指向,图中的小白河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
(6)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判读的有关知识。①②两条上山路线,若要选择比较轻松的登山路线,应选择①。①路线处等高线稀疏,表示该处坡缓,登山较省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的判读。
12.(2019七上·天台月考)读下边等高线图(单位为米),回答问题。
(1)该地图的定向依据是   定向法。生活中最常用的定向方法是   定向法,遵循面对地图“   、   ”的原则。
(2)从地图三要素来看,该图缺少   。
(3)该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   米。
(4)图中B和C两处河流有一处有误,你认为   处错误,理由是   。
(5)下列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沿EF线地表起伏状况的是(  )
A.
B.
C.
【答案】(1)指向标;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比例尺
(3)100
(4)C;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
(5)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看,该地图的定向依据是指向标定向法。 生活中最常用的定向方法是一般定向法,遵循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2)从地图三要素来看, 该图没有比例尺。
(3)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就是等高距,因此,该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100米。
(4)根据河流发育于山谷的原理,可以确定图中B和C两处河流有一处有误,认为C处错误,理由是: 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 。
(5)下列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沿EF线地表起伏状况的是A。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3.(2019七上·天台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为   聚落,乙图所示为   聚落。
(2)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
(3)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4)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  )
A.都是山地 B.都是河流的冲积平原
C.都是高原 D.都是丘陵
【答案】(1)城市;乡村
(2)B;地形平坦,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3)不合理,C处在河流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
(4)B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来看,甲图所示为城市聚落,乙图所示为乡村聚落。
(2)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B,理由是该地地形平坦,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
(3)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 如果在C处建立一造纸厂不合理,原因是C处在河流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
(4)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 都是河流的冲积平原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经济发达的地区。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