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四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四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全科】

资源简介

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鬈发(quán) 鸣啭(zhuàn) 倾圮(pí) 悲戚(qì)
B.蜷缩(quǎn) 芜菁(wù) 颠踬(zhì) 阒无一人(qù)
C.请帖(tiě) 揩拭(kāi) 赝品(yàn) 看管(kàn)
D.勋绶(shòu) 干瘪(biě) 忧悒(yì) 趿拉(t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倾泻 飓风 浮浅 曲尊枉顾 名符其实
B.安祥 暮霭 凋敝 风弛电掣 卷帙浩繁
C.惦念 抱怨 砭骨 气喘吁吁 林阴道
D.震撼 暴燥 歉收 戛然而止 纡尊降贵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的一项是( )
A.这个庞然大物仿佛禀赋着闻所未闻的无所不在的力量,同时向四面八方撞击。
B.这些日子,她像是一头无言的牲畜,怀着一种无可名状的恐惧心理,紧紧尾随着父母。
C.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地自容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
D.那老头子昂着光彩奕奕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炼金术士》是一部以事件辅佐人物成长的小说,它讲述的是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梦见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埋着一批宝藏,在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的引导下踏上寻梦之旅和抵达梦想。
B、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这说明小说这个文体,不是要将世界简单化,而是将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复杂化。
C、在美国传统文学中,海明威的宗师是马克·吐温和他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直截了当和不拘陈规的叙述方式和节奏对他影响很大。
D、所谓象征,就是通过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情感,它要求象征物和被象征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反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广阔的思考空间。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走进西点军校, 每一个细节、每一处角落、每一幅面容反射回来的,自始至终都是守时、效率、纪律、威严与踏实。
(2)近日,有媒体报道公交“一卡通”押金利息一年可以超过千万元,该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与 :“一卡通”沉淀的大量资金究竟用于何处?
(3)意识流小说意识是 无端、纷繁复杂的流动体。
A、耳濡目染 置疑 变幻 B、耳闻目睹 质疑 变幻
C、耳濡目染 质疑 变换 D、耳闻目睹 置疑 变换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西,他也去看了一看——他不知道马琴是什么人——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就掉头走了。
B、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他们全是些男男女女的幽灵,不存在的东西,都不会在统计的未来完成式中一起过桥了……
C、"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D、必须走出这座森林,要这样做那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后退,在那儿有着强悍的和凶恶的敌人;还另有一条路是前进,但矗立着巨人似的树木,它们用粗大的树枝互相紧紧地拥抱着,把交错的树根深深地插进泥沼的粘滑的污泥里面。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长篇小说有《老人与海》《战地钟声》《永别了,武器》等,短篇小说有《在桥边》等。
B.《炮兽》节选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九三年》,这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
C.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课文《娜塔莎》选自《安娜·卡列尼娜》。
D.《骑桶者》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写的一篇表现主义小说。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变形记》《城堡》等。
8.下列对课文语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怨恨用槌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节选自志贺直哉《清兵卫与葫芦》)
A.清兵卫现在热衷于绘画,表明了他有广泛的兴趣以及知错能改的态度。
B.父亲打破了十多只葫芦,可见他用粗暴的方式扼杀了儿子的天赋爱好。
C.父亲又开始“嘀咕”清兵卫的新爱好,暗示这一爱好可能也会被扼杀。
D.选文末段语义突然转折,使得情节跌宕,小说的悲剧意味更深了一层。
9.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我刚一策马奔进院子 , 。 , 。其中有一幢房子特别大,或者更确切地说,特别长,那是已经发黑了的下房。
a.院内有许多房屋,虽都不是什么高堂广厦,却十分实用
b.全都是用柞树的原木拼成墙壁,拼得密不透风,像浇注的一样,屋顶则一色铺着草
c.庄园并不大,但古朴而坚固,由百年的白桦和古藤四面环拱
d.就立刻感觉到在这座庄园内农奴制不但依然存在,而且未见衰微
A.a d c b B.d c a b C.d a c b D.a c d b
10.阅读下面文字,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博客精神。(4分)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坚持原创思考的一群人!
, , , 。
11,在横线处补写适当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与画线句子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5分)
假如窗边太朴素了,你可以在窗外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
, ; , ;
, 。即使无风无月,无雨无雪,它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也泛出一片青翠,生动而空灵。
二、现代文阅读(共3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
纵览2011年的电视荧屏,古装戏可谓红火异常。首当其冲的便是后宫题材,《宫》、《倾世皇妃》、《唐宫美人天下》、《万凰之王》……一时间,各朝代的“后宫”大集结。据悉,仅“楚汉之争”的题材就有五部都在拍摄。
  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已逝,历史人物早在岁月流转中化为昨日云烟,今日荧屏上的古装戏都是今人的解读。因而很多制片方认为拍摄古装戏就稳操胜券,它远离现实,可以胡编乱造、任意臆想;如有差池,还有“戏说”、“秘史”来做“挡箭牌”;而今又时兴“穿越”,古装戏的“天马行空”更是如鱼得水。荧屏上一片对帝王将相的歌功颂德,英雄红颜的倾世之恋,偶像梦幻的美好爱情,有些剧集为了聚人气、拉收视,不惜玩弄悬疑、惊悚元素,甚至香艳场面,极尽低俗之能事,让观众对该类题材产生了审美疲劳,对有些作品甚至是开始“拍板砖”、“吐口水”,引发了网络上的一片讨伐之声。
  最近在北京、浙江、广州等地热播的《甄嬛传》却在一片乱象的古装剧市场中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追捧。《甄嬛传》之所以脱颖而出,成为上乘之作,原因诸多。除了郑晓龙导演这块金字招牌外,更重要的是该剧经过“接地气”的处理,把朝代坐实了不说,更将大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都做了符合历史的编排,不仅如此,该剧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具有文化品位追求的渗透,将清朝雍正年间,或者可以说整个封建制度下后宫女子的悲惨命运演绎得淋漓尽致,揭露了在腐朽制度的残害下,人性、人情的极度扭曲,一改宫廷戏美化宫廷,把皇帝、妃子写成偶像的做法,让人真正体会到了宫廷的阴暗,颇具“正剧”范儿,体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正如郑晓龙所说:“如果把皇宫拍得阳光灿烂,让皇帝风流潇洒,后宫佳丽美艳安逸,如果把封妃当嫔作为一件光荣而幸福的事,将宫廷戏全部偶像化,那实际上是违背历史、违背人伦,也违背了人性最基本的准则。”
题材不是创作成败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和思想艺术水平。观众对荧屏上一些“古装 宫廷剧”的批评,根本的目的不是要取消古装戏,而是要反对古装戏创作中的低俗化倾向。《甄嬛传》的成功再次证明,古装题材仍然能够传达出强烈的批判意识,仍然能够尽情讴歌“真、善、美”,在传达主流价值观上,它与任何题材类型没有区别。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古装戏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现代人的理解和眼光演绎给当今社会人看,本身无可厚非,任何题材的作品都有好有坏,关键在于要宣扬什么。《甄嬛传》的热播启示我们,尊重历史也是古装题材电视剧必须遵循的,而正确价值观导向仍然是包括所有题材在内的影视剧的生命和灵魂。(选自2011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2.对《甄嬛传》“称为上乘之作”的根本原因,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追求真实,拒绝臆造,不仅朝代坐实,剧中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也都符合历史的真实性。
B.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揭露了在封建社会腐朽制度的残害下极度扭曲的人性和人情。
C. 具有历史“正剧”的特质,表现了封建制度下宫廷的黑暗,体现了强烈的批判意识。
D.文化内涵丰富,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以雍正年间为代表的整个封建制度下后宫女子的悲惨命运。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远离现实,可胡编乱造,成为众多制片方热衷古装戏2011年电视荧屏古装戏火爆之因。
B.“戏说秘史”成了古装戏差池的“挡箭牌”,而“穿越”更使古装戏的任意臆造如鱼得水。
C.古装戏玩悬疑,玩惊悚,玩香艳,极尽低俗之能事,让观众审美疲劳,必然引发众多讨伐之声。
D.“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古装题材的电视剧自有其独特的认识价值。
14.根据文意,你认为一部成功的古装戏,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1分)
朱阿骑在一棵老橡树高高的树枝上,一直盯着提兔子的德国兵。虽然兔子不时地变换姿势,但总是离不开准星。朱阿觉得有人在拉他背心的下摆,一看,是个梳着辫子、满脸雀斑的小姑娘。她说:“朱阿,别打死我的兔子,反正德国人已经把它拿走了。”
  德国兵来到一个布满灰岩石、长满绿苔藓的地方,附近只有几棵干枯的松树,前面就是悬崖。一只母鸡正在洒满松枝的地上觅食。德国人急忙去追鸡,兔子乘机溜走了。
  这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人们再也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鸡了。是全村最穷的老太婆吉鲁米娜的。它很快被德国兵抓住了。
朱阿埋伏在岩石的高处,用石头垒了个枪座。实际上,他修筑的是个掩体,只留下一个可以放枪筒的射击孔。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
正在这时,吉鲁米娜老太太身披黑色破披肩走了过来,向他讲了这样一个道理:“朱阿,德国人拿走了我的鸡,那是我在世界上唯一的财产,这已经够使我伤心的了。现在要是你再把鸡打死,那我就更伤心了。” 听了老太太这番话,朱阿的手比以前颤抖得更厉害了,他的责任太大了。尽管如此,他还是鼓足了勇气,扣动了扳机。
听到枪声,德国人看到手中的鸡没了尾巴。接着又一声,翅膀丢了一只。难道这只鸡有魔法,会在手中自我爆炸,自我消耗 又是一枪,鸡的毛全部剥光,除了还在不停地叫以外,简直可以直接送去烧烤。心惊胆颤的德国兵抓住鸡的脖子,手臂平伸出去,同自己的身体保持一定距离。朱阿的第四枪恰好打在他手下面一点的鸡脖子上,他手中只剩下了一个鸡头。他飞快地把鸡头扔掉,撒腿就跑。但再也找不到路了,前面是个乱石崖。石崖边上长着棵豆角树,上面趴着一只大猫。
现在,他对在林子里能看到各种家养的动物,已毫不奇怪了。他伸手去抚摸那只猫,希望能听到它的呼噜声,聊以自慰。
要知道,很久以来,这个林子里就有一只凶恶的野猫,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鸡吃。原以为可以听到猫呼噜的德国兵,看到那只凶狠的动物,竖起全身的毛向他扑来,他感到快要被野猫的利爪撕成碎片。人和野猫在厮打中一起滚下了石崖。
就这样,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受到了像全村最伟大的游击队员和猎手一样的欢迎。人们用公积金给可怜的吉鲁米娜买了一窝小鸡仔。
15.作者在文中反复写到当朱阿向德国兵瞄准准备射击时受到村民的阻止这一情境,试分析这一安排的作用。(3分)
16.《牲畜林》被许多文学评论家称为“经典喜剧”,请你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评论。(4分)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中的“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而这正是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
B、朱阿在小说中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是他把一个德国兵直接引到“牲畜林”,是他的拙劣射技,使各种牲畜有了跟 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并最终使德国兵命丧悬崖。
C、小说最后让一只凶恶的野猫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山崖,这表现了这样的意思: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必弄脏。
D、朱阿之所以拿起武器,是因为他在世上唯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德国兵带走,所以结尾处受到大家的欢迎是对他的嘲讽。
E、小说的结构要点是“牲畜林”,而朱阿回村找牛等一系列情节则将其丰富为一个完整的结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共16分)
拥有百科全书的人
〔瑞士〕瓦尔特.考尔
(1)这个村子远离通衢大道,这里连一家像样点儿的可供稍有身份的旅客投宿的旅店都没有。村里有个小火车站,不过也小得可怜。村里的房屋干净整洁,外表被太阳晒得黑乎乎的,院子里和窗台上盛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每一个真正的村庄理所当然就该这样。房屋的四周围着一圈高高的栅栏,院子的小门上挂着许多牌子,上面写着警告来人提防猛犬或者“严禁乞讨和挨户兜售”的文字。
(2)有一天,风和日丽,这位先生干了一件前所未闻的事——买了一张火车票。火车站站长在牌桌上顺便说起了这件事。他每天总要和村公所文书、烟囱师傅、村公所公务员一起玩牌。 村里没有教师,否则,村公所公务员大概也不会有此殊荣,能与村里的这几位绅士坐在一起。邻村倒有一所学校,但是,到了冬天,一旦道路被积雪覆盖,孩子们同样没法去上学。站长在牌桌上顺便提起了这件前所未闻的新鲜事儿:我们的这位先生买的可不是一张到邻村的车票,也不是一张去县城的车票啊! 这位先生想冒次风险,去城里闯一闯。几位绅士听后连连摇头,表示很不赞同。他们试图说服这位先生,让他明白自己要做的事完全没有必要。直到现在,村里还没有谁认为非要去这么远的地方不可。自父亲那一辈、甚至祖父那一辈起,村里的人不都是这么生活、这么长大的吗?但这位先生不想改变自己的决定,况且车票都已经买好了。村里的绅士们不无感叹地说:是啊,是啊,凡是下定决心要闯入不幸的人,别人无论如何也是挡不住的。
(3)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先生出了家门。妇女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街上许多小青年前呼后拥,吵吵嚷嚷,一直把他护送到火车站。这位先生登上窄轨火车,到了镇上又换乘直达快车,顺利地来到了大都市。
(4)他到底想要寻找什么呢?他心里只有一种感觉,可是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他穿街走巷,眼睛时而瞧着这家商店,时而盯着那片橱窗。这位乡下来的先生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家书店的门前。他突然之间意识到:这就是我要寻找的东西啊!玻璃橱窗里平摊着一本厚厚的书,书的旁边放着一个很大的硬纸牌,上面的文字告诉他,如果买下这本价格昂贵的百科全书,所有疑问都可以得到解答。这时,他想到了烟囱师傅,这个人经常从邻村的同行那里借阅报纸,所以在牌桌上总是装腔作势,自以为了不起。 他还想到火车站站长,他每次从肉铺老板那里买一截儿粗短香肠当早餐时,总是纯属偶然地得到小半张报纸,于是也成了见多识广的人。书店的伙计非常和气地接待这位先生,并肯定地说,有了它当然可以通晓万事。最后他为这位先生包了一本烫金的皮封面的百科全书。
(5)在回家的火车上,这位先生就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他偷偷摸摸地取出书来,躲躲闪闪地翻开,就好像是在翻一本低级下流的小册子。跃入眼帘的第一个词条是“吼猴属”,……他觉得书里写得很清楚,自己完全看懂了。 在换乘窄轨火车之前,他把书重新包好,然后端坐在那里,满脸通红。一想到可以在牌桌上炫耀一番,他心里乐滋滋的。他已经想像到烟囱师傅的小胡子在颤抖。
(6) 果然,一切都如同这位先生想像的那样。他渊博的知识和人们对他的知识的了解,就像瘟疫一样在村子里迅速传开。很快,他的名声传遍了附近一带。村里的人都认为,虽说村里只有这么一位无所不知的聪明人,可是,不久的将来,总会有一天,他们也都会像他一样聪明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嘛。
(7)这样过去了许多年。那位聪明的先生已经老态龙钟了,百科全书当然也像他一样日久年深,由于使用的次数很多,这本书渐渐变得残缺不全。当老人把百科全书传给他的儿子时,就已经缺了好几页了,这都是被那些来向他讨教的人偷偷撕走的。 但他的儿子对那些缺页并不关心。他总是说:书里没有的,世上也没有;我父亲去世前曾对我说过,世上的一切,这本书里都有。 当儿子把书又传给他的儿子时,百科全书就只剩下封面和半张纸了。尽管如此,村里的人总还是登门求教,打听什么是“直布罗陀”,什么是“民主”,等等。这时,孙子就捧起只剩下皮封面和半张纸的百科全书,摆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对提问题者说:“喏,你自己也看见了吧,没有直布罗尼,也没有民主。你看,这儿只有一个字:满足 。”
18.,以第(2)(4)段画线句为例,说说插叙在文中的作用。(5分)
19.仔细揣摩第(5)段划线句,说说“这位先生”“满脸通红”的原因。(4分)
20.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不给“这位先生”取个名字?请结合“这位先生”的形象作简要分析。(4分)
21.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你认为我们应该从“这个村子”的故事中得到哪些启示?试抓住一点进行说明。(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7分)
经炀帝行宫
(唐)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22.诗歌第三联写了哪些意象,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23.《乐府指迷》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试结合此诗尾联作具体分析。(4分)
(三)古诗文默写(11分)
24.补写下列各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故木受绳则直, 。
②乱石穿空, , 。
③纵一苇之所如, 。
④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⑤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⑦亦余心之所善兮, 。
⑧ ,抱明月而长终。
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⑩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要求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有人说,“没有借口”太绝对,不公平;有人说,“没有借口”就是要求我们直面问题,反思自我,承担责任。
请以“没有借口”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700字以上。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答题卷
题号 1~11 12~23 24 25 总得分
得分
评分人
复分人
一、选择题。(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0、 , , , 。
11、 , ; , ;
, 。
二、现代文阅读(共3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三、古诗文默写(11分)
24.补写下列各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故木受绳则直, 。
②乱石穿空, , 。
③纵一苇之所如, 。
④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⑤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⑦亦余心之所善兮, 。
⑧ ,抱明月而长终。
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⑩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要求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有人说,“没有借口”太绝对,不公平;有人说,“没有借口”就是要求我们直面问题,反思自我,承担责任。
请以“没有借口”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200
400
600
800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示例:有月,你可以欣赏它迷离的倩影;有雨,你可以欣赏它萧萧的歌吟;有雪,你可以欣赏它清雅的素妆。
12,B
13,C
14,①要尊重历史(不违背大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的真实);②要有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传达强烈的批判意识);③要表现深刻的人性、人情(热情讴歌真、善、美)。
每点一分。
15,情节:推动情节发展,引出牲畜林中各种动物的登台表演;人物:刻画德国兵贪得无厌和愚蠢的形象,朱阿优柔寡断心地懦善的形象;主题:揶揄、表现村民的善良。
每点一分。共3分。
16,本文是一部经典喜剧。小说结局皆大欢喜,善良终于战胜了邪恶,就连在斗争中唯一蒙受一点损失的“可怜的吉鲁米娜”也获得了补偿。小说成功运用了较多的夸张荒诞手法,形成了行文的喜剧性风格特点,如第七段中有关朱阿四枪的描写。
每点2分,共4分。
17,B D
18,①插入说明,丰富小说内容。比如第2段补充说明了这个村子文化教育的落后,暗示了村子封闭落后的原因(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比如第4段运用想象,插入描写烟囱先生和火车站站长,使他们的形象更加丰满,(或和下文作对比,突出百科全书的作用)。②宕开一笔,避免平铺直叙(使小说曲折有致,增加阅读趣味;使叙述有变化)。
答出“丰富小说内容”得一分;第2段、第4段举例说明正确各得一分;答出“避免平铺直叙”“曲折”得2分。
19,获得新知识的新奇;为自己将可以在牌桌上进行炫耀而得意高兴。
评分标准]答出“兴奋”(或“惊奇”等),得1分,同时能答出其原因是“获得新知识”(或“拥有百科全书”等),得1分;答出“得意”(或“高兴”等),得1分,同时能说出其原因是“将可以在牌桌上进行炫耀”(或“他将获得别人的推崇”等),得1分。
20,①"这位先生"微不足道,不值得给他取个名字。虽然他有对知识的本能渴望,并作出勇敢的实践探索,但他很快满足于拥有一本书而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他最终变得和"烟囟师傅"等其他村民一样,碌碌无为,很快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中。②"无名"使"这位先生"更具广泛代表性,仿佛他就是我们身边的任一个人,突出了小说人物的普遍象征意义。
  [评分标准] 说出"这位先生"微不足道,得2分;指出"无名"更具代表性,得2分。
21,示例1:要重视文化教育,这是“地球村”摆脱无知、落后状态的根本途径,是开阔视野、走向发展的根本方法。
示例2:拥有“百科全书”,不等于拥有智慧,僵死的知识不能代替创造和发展;如果满足于现有知识,我们的“地球村”就会像“这个村子”一样,沦落到封闭、无知的状态。
示例3:对待知识,我们要有真诚学习的态度,要持学以致用的观点,不应该像“这个村子”的村民一样把它作为满足虚荣的装饰和炫耀的资本。
示例4:对待外界,我们有要开放、交流、学习的姿态,固步自封,盲目排外,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像“这个村子”一样变得封闭、无知。
[评分标准]只要“这一点”能较准确地从“这个村子”中“学习”而来,也不违背“地球村”的实际情况,都可得3分;与题无关,与小说内容无关,不得分;有相关,但不很准确,表述不甚合理,得1-2分。
22,第三联选用了“残柳”“露叶”“夕阳”“烟波”等意象(1分),勾画出了一幅凄凉黯淡的图景(2分)。
23,这首诗采用了以景结情的方式(1分)。诗的尾联没有直抒胸臆,而写诗人游罢行宫想起了炀帝荒淫游扬州(广陵)的史事(1分),于这沉思之际听到了古渡明月下传来渔歌的情景(1分),诗人借助这一景语含蓄地传达了对晚唐统治者的讽劝之意(1分)。
24,金就砺则利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凌万顷之茫然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术业有专攻 虽九死其犹未悔 挟飞仙以遨游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万类霜天竞自由
25,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400
800“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 二 生 物 试 卷
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第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人体细胞中的密码子总共有64种,这些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是多少种( )
A.64 B.61 C.20 D.3
2.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了: ( )
A. 突变是不定向的 B. 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 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 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4.在显性完全的条件,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与亲代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
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
5.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6.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A.1/16 B.1/8 C.1/9 D.1/4
7.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8.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指:( )
A.D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B.t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C.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D.基因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9.已知一段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的比例为20%,由这段DNA转录出来的mRNA中,胞嘧啶的比例是:( )
A.10% B.20% C.40% D.无法确定
10.A--a和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
A.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分别位于—个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C.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D.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
11.某转运RNA的反密码子为CAU,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 )
A. 缬氨酸(GUA) B.组氨酸(CAU) C. 酪氨酸(UAC) D.甲硫氨酸(AUG)
1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新的基因型
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13.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促进染色体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C.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D.促进细胞融合
14.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性状差异很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的影响
15.细菌的可遗传变异来源是:( )
A. 基因重组 B. 染色体变异 C. 基因突变 D.A、B、C都可能
16.mRNA合成过程需要 ( )
A.RNA酶 B.DNA酶 C.DNA聚合酶 D.RNA聚合酶
17.人们将北京巴儿狗、德国猎犬、澳大利亚牧羊犬等归入家犬这个物种的根本原因是( )
A.它们形态相似 B.它们都能吠叫
C.它们没有生殖隔离 D.这只是人们的习惯而已
18. 在下列遗传系谱中,一定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的遗传系谱是( )
19.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20.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伸长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
21.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的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能分离DNA和蛋白质
C.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两者的作用 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22.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能产卵,如果取同种鱼的垂体研碎后注入鱼体内,就可促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垂体中含有的 ( )
A.促性腺激素 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生长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
23.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24.以下可以口服的是 (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抗体 D.甲状腺激素
2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 )
A.数目相等的四种配子 B.数目两两相等的四种配子
C.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 D.以上三项都有可能
26. 为探究生长素对某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外加生长素浓度(mg/L)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花粉管平均长度(mm) 0.5 3.6 5.5 6.4 5.2 3.1 0.4 0.2
由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外加生长素浓度为3.0(mg/L)时,是促进花粉管萌发的最适浓度
B.外加生长素浓度高于6.0(mg/L)时,对花粉管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C.外加生长素浓度为0(mg/L)时,花粉管中不含有生长素
D.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伸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27.如下图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B.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C.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D.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促进茎弯曲向上生长
28.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C.人体内环境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D.人到高原后细胞代谢可能会出现紊乱
29. 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
30.将二倍体西瓜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西瓜,此四倍体西瓜( )
A.与原来的二倍体西瓜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物种了
B.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配子无遗传效应
C.产生的配子中无同源染色体,故用秋水仙素诱导成的单倍体是可育的
D.产生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长成的西瓜是二倍体
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称为物种
③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在不断变化,基因频率的变化是使基因库变化的原因
④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形成的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③
32. 毛细血管壁所处的内环境是( )
A.组织液 B.血浆、组织液 C.淋巴、组织液 D.血浆
33. 在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凹凸不匀)的西瓜,若切开观察,可见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
A.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来提供营养
B.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C.无种子的子房绝对无法发育成果实
D.光照不均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34.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 )
A.大脑皮层 B.垂体 C.下丘脑 D.脊髓
35.用放射性元素15N标记的胸腺嘧啶培养植物叶肉细胞,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放射性较强的是 ( )
A.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 B.线粒体、细胞核
C.叶绿体、线粒体 D.细胞核
36.注射肉毒杆菌除皱是由加拿大皮肤科医师发明的目前最常用的新型除皱技术之一。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这种毒素可以影响兴奋传递中的结构是( )
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D.受体
37.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
A. 缺失4个碱基对 B. 增加4个碱基对 C. 缺失3个碱基对 D. 置换单个碱基对
38.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
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39.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的A的数目小于T
C.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也是A︰T︰G︰C=1︰2︰3︰4
D.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也是A︰T︰G︰C=2︰1︰4︰3
40.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 )
A.7(A-m) B.8(A-m) C.7(1/2A-m) D.8(A-m)
41. 如图所示,如果茎a侧生长素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 )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
42.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就能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 )
A.3种;9∶6∶1      B.4种;9∶3∶3∶1
C.5种;1∶4∶6∶4∶1   D.6种;1∶4∶3∶3∶4∶1
43.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 )
A.(2)(3)(5) B.(2)(3)(5)(7)
C.(2)(3)(5)(6)(7) D.(2)(3)(5)(6)
44.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45.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1/4
B.前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46. 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 )。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六倍体 D、八倍体
47.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48.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Ⅱ)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
D.由于X、Y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49.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曲线。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图是   ( )
50.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  )
A.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储藏
C.脱落酸与赤霉素是互相对抗的关系
D.植物生命活动在多种激素相互协调下进行
二、非选择题(共4题,40分)
51.(8分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 。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 。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
(3)由此可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进化的实质是
52.(9分)如图,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右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    ,原理是     。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理论上有     株。
(2)过程⑤⑥的育种原理为 ,⑤是由AaBb得到Ab个体,常采用的方法是 ,过程⑥的处理方法是用 处理幼苗。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育种的优势是            。
(3)过程⑦的育种方法叫 ,原理为 。
53.(11分)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b、f表示的结构分别是___ _、__ __.
(2)乙图是甲图中____ 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是由 、 、
构成,乙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为A____B(填箭头)。兴奋在A 、B间传递的信号物质是______。
(3)神经纤维e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 _____。当神经纤维的e处受到刺激时,由于对__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两侧电位发生改变,产生兴奋。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_______ ___,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54(12分)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知识准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健康雄兔15只,将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适量的放射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上述实验方法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
(2)实验中选用三组而不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分别用A、B、C三条曲线代表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预计 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应如下图中的 。
(4)若给C组的另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则该只兔子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答题卷
题号 1~40 41~50 51 52 53 54 总得分
得分
评分人
复分人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其中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4题,40分)
51.(1) 、 。
(2) 、 。 、 。
(3) , 。
52、(1) , 。
(2) 、 。 、 。
(3) 、 。
53、(1) 、 。
(2) 、 。 、 。 、 。
(3) 、 。
54、(1) 。
(2) 。
(3) 。
(4) 、 。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其中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B C B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C A C D C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D D C B C A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B C B A A D C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C D B C B D D D B
二、非选择题(共4题,40分)
53.(每空1分,共11分)
(1)传出神经 感受器
(2) d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 神经递质
(3)外正内负 Na+ 局部电流
54.(12分)
(1)第一步中应取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雄兔;(2分)
第一步中向每只兔子注射的放射性碘溶液应该等量。(2分)
(2)排除个体差异,避免偶然因素,通过求平均值提高实验准确性。(2分)
(3)丙(2分)
(4)增加(2分) 增加(2分)
  
1
2
3
4
5
6
7
男患者
女患者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皇帝制
2、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主要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血缘关系、家族训诫,还记载历史家族重大事件、科举出仕、义行节烈人物等。由此可见修族谱的动机是
A.溯渊源,分亲疏,序尊卑,扬声名
B.化弱小为强大,众志成城
C.褒扬贞烈妇女
D.让族人同享功成名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之光
3、《荀子 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4、“中国式的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 C.大一统 D.法治
5、有人在总结古代皇权加强过程时写到:“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西汉建立中朝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设立枢密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
7、《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8、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A.增加财税 B.多安置官吏 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9、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 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十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
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 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 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12、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选项不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
C.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
D.西学传入、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冲击
13、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火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B.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15、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同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16、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17、抗战时期的一个深夜,日军某广播电台中止正常广播,播出一则惊人消息:“据前方战报,大日本皇军第39师团在本日‘扫荡’┅┅的作战中,向敌33集团军总部发动了决定性打击而将 其消灭。┅┅我皇军第39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诚、崇敬的默祷,并将遗赅庄重收殓入棺,拟用专机运送汉口。”此消息广播于
A.武汉会战期间 B.八路军反“扫荡”期间 C.百团大战期间 D.枣宜会战期间
18、为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某历史课题小组将一课题分如下四个子课题进行研究,即政府、党派纪念辛亥革命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民间组织与社会大众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认识,对海内外辛亥革命阐释的学术进程及学派的再认识,纪念空间与辛亥革命记忆。你认为该课题的名称最为准确的应该是
A.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阐释 B.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C.武昌正义的整理与研究 D.辛亥革命史事长编
19、下图是1912年中国初中的课程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的教育内容和思想观念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②这一时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以致用”观念
③造成这种课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的推动
④以上科目所用教科书都是中华民国颁行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在先进的国家,革命引起观念;在落后的国家,观念引起革命”,罗素的这一观点在中国近代开始出现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 新文化运动后 D. 五四运动后
21、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2011年6月24日的党建新闻网一文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成功的历程,也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上世纪2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表现为
A.纠正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C.开始缔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D.提出了联合农民阶级斗争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23、毛泽东的诗词记录着中国革命的足迹,也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下列摘自毛泽东的诗词中的语句,按写作时间先后顺序正确排列的是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③早已森严壁垒,更加重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①③④②
24、一本史书描述:“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也是冷战的最佳范例,美苏两强在遥远的国度进行军事对抗。”这次事件是指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危机 D.海湾战争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下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①造成朝鲜半岛分裂局面
②为中国国内经济建设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周边环境
③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的企图彻底失败
④客观上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6、1951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27、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28、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发生局部战争的因素有 ①历史遗留的领土纠纷 ②民族矛盾 ③宗教矛盾 ④美、苏等国的干涉 ⑤地区霸权主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9、“联合国不是二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这主要是因为联合国
①是在反法西斯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是在美国积极倡导下建立起来的
③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心愿 ④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0、“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中国外交活
动中,能有力地印证胡锦涛主席这一演讲辞的是
①首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在解决朝核问题等地区争端和紧张局势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③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④积极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31题16分,32题12分,33题12分)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哪一对基本矛盾?(2分)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宋、元几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二中“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2分)对此你如何评价?(4分)
(3)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对突破专制主义的“锁链”有何革命性的设想及其主要作用?(4分)
32、(12分)作为20世纪初叶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在于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政治和经济条件。但就辛亥革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据收集到一则史料,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材料一(甲)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乙) 民国三年,某君遇见一个老农,该君身着外国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该君“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该君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请回答:
(1)甲、乙两位同学依据各自所得的材料,分别得出了怎样的结论?(4分)
(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你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4分)
(3)你认为在运用史实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4分)
33、(12分)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只有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不懈地努力,创造出一个和平的环境,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青少年应当成为和平的使者,关爱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最近某市举办“‘二战’后和平与战争”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请回答:
(1)展览一:二战和海湾战争
下表是展览中对这两次战争的介绍,作为组织者,请你填充表格中空白部分的内容。(4分)
二战 海湾战争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维护在中东的利益
特点 ①
性质 ②
战争损耗 死亡5500万,总损害价值4万亿美元 美国直接战争费用600亿元
(2)展览二: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以下是展览图片节选:
作为讲解员,请你参照图片向参观者叙述人类争取和平的行动。要求语言简洁。(4分)
(3)展览三:展望未来,关注和平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进入21世纪,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也不断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作为解说员,请你简要说明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有哪些。(4分)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答卷
题号 1~30 31 32 33 总得分
得分
评分人
复分人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31题16分,32题12分,33题12分)
31、
答:(1)、
(2)、
(3)、
32、
答:(1)、
(2)、
(3)、
33、
答:(1)
二战 海湾战争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维护在中东的利益
特点 ①
性质 ②
战争损耗 死亡5500万,总损害价值4万亿美元 美国直接战争费用600亿元
(2)、
(3)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C B D C A D D B D A D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A B D D B B A B A A D C C
33、(1)①特点:高科技战争,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规模大,节奏快,双方人员伤亡悬殊。(3分)②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正义战争。(1分)
(2)建立国际组织---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著名科学家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积极投身于反战和平运动;反战和平运动更多的以反核战争为中心;中国致力于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以促进和平力量的增长。(4分,每点一分))
(3)牢记并反思反法西斯战争的教训;全球掀起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核战争的浪潮;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形成对霸权主义的牵制作用;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4分)
第25题图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横亘在高原与平原之间的界山是:( )
A. 阴山 B.昆仑山 C.大兴安岭 D.秦岭
2、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但却没有绿洲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 B. 四川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3、对于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的正午太阳高度不一样,北高南低
B.南北的昼夜长短不一样,昼北短南长
C.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D.主要表现在东部,因为东部纬度广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 )
A.划分的是我国东部经济地带,中西部内地不能用此线划分
B.降水量400毫米的划分线
C.以北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南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1月均温0℃的东部划分线
5、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一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6~7题。
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
7、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8、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大兴安岭—北京西侧—兰州—拉萨一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根据下表回答第9题:
地点 经纬度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甲 102°E、25°N 7.7 19.8 1000
乙 113°E、31°N 4 29 1200
9、甲、乙两地所在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成都平原 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
读右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四地位于非季风区且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影响甲、丙两地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气温、降水
B.降水、气温
C.地形、气温
D.降水、地形
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右图完成12~13题。
12、该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 ) ( )
A.水土流失 B.水源短缺 C.土地荒漠化 D.森林退化
13、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
A.GPS技术 B.GIS技术
C.RS技术 D.数字地球
读下图“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15、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人口稀少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河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东北地区
17、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B.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可能加快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P河道将慢慢变浅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下表为我国四省市2008年GDP、人均GDP和产业结构数据,据此回答18~19题。
地 区 GDP(万亿元) 人均GDP(万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① 3.6 3.76 5.5 51.6 42.9
② 1.4 7.25 0.8 45.5 53.7
③ 2.1 4.20 5.1 53.9 41.0
④ 3.1 3.30 9.7 57.0 33.4
18、表中数码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上海、山东、浙江、广东 B.上海、广东、山东、浙江
C.广东、上海、山东、浙江 D.广东、上海、浙江、山东
19、下列有关四省市特征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
A.人口总数最多的是① B.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②
C.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是③ D.城市人口数最少的是④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20~22题。
20、影响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
①酸雨 ②水土流失 ③风沙危害 ④能源短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图示范围内最典型的地貌景观为( )
22、图示范围内铁路线的名称是( )
A.宝成铁路 B.兰新铁路 C.包兰铁路 D.陇海铁路
下图是我国几个省区轮廓图,读图判断23~25题
23、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④②
24、拥有经济特区最多的一个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下列关于各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的省会既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又是纺织工业中心
B.②省既有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又有全国性的商品棉基地
C.③省既是我国的煤炭工业基地,又是我国有色金属基地
D.④省既临黄海,又临东海
读下图,回答26~28题。
26、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
27、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水热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28、流经B地区的河流名称是( )
A.渭河 B.湘江 C.汉江 D.赣江
29、有关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B、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C、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 D、耕地以旱地为主
30、上海能源资源缺乏,但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依靠( )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优越的气候条件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大量的海外投资
二、综合题(共题,共40分)
31、读图1我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 ;属于地势中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冬季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均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名称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名称为 。
(3)①在 省境内;铁路线d的名称为 线。
32、图2表示某区域沼泽分布与地形。图3是该区域M地区1949~2005年耕地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简要分析该区域M地区沼泽分布面积较广的原因。(6分)
(2)判断该区域M地区耕地变化特点,简要分析变化原因。(6分)
33、读图4某地区相关地理要素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2分)
图4
(1)比较B河流在A、C两测量站的水量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
(2)分析甲地区成为著名灌溉农业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说明乙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并简述该城市发展其生产的区位优势。(3分)
(4)简要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的水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2分)
34、读图5 “环杭州湾城市与产业发展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图中产业带分布有什么特点?(2分)
(2)阐述图中生态保护区设置的必要性。(2分)
(3)简述图5中所示地区城镇数量和规模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4分)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地理学科答案卷
题号 选择题 31题 32题 33题 34题 总得分
得分
评分人
复分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综合题(共题,共40分)
31、(每空1分,共8分)
(1) 、 、 、 。(均填字母)
(2) 、 。
(3) 、 。
32、(共12分)
(1)(6分)
(2)(6分)
33、(共12分)
(1)(3分)
(2)(4分)
(3)(3分)
(4)(2分)
34、(共8分)
(1)(2分)
(2)(2分)
(3)(4分)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D C B C C B A A C B C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D A C D D C C B A C C D C
二、综合题(共题,共40分)
31、读下面我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 E F G B(4分)
(2)、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2分)
(3)、青海 京广线(2分)
34、(共8分)
(1)、(共2分)沿海(或沿湖)(1分)、沿交通线(1分)分布。
(2)、(共2分)该区域为丘陵山地(1分),河流的源头(水源地)(1分)。
(3)、(共4分)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大(1分)、数量多密集(1分) 地形(或交通)(1分)、经济发展水平(1分)
A
B
C
D
图1
a

c
b
d
e
B
D
A
E
F
G


④“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物 理 试 卷
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题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某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100V
B.t=0.01s时,穿过交流发电机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C.该交流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100sin25t (V)
D.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为10Ω的电阻两端,该电阻消耗的功率为500W
2.如图所示,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a、b、c分别与电阻R、电感L、电容C串联,再将三者并联,接在220V,50Hz的交变电压两端,三只灯泡亮度相同。若将交变电压改为220V,25Hz,则( )
A.三只灯泡亮度不变
B.三只灯泡都将变亮
C.a亮度不变,b变亮,c变暗
D.a亮度不变,b变暗,c变亮
3.一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幅是4.0cm,频率为1.5Hz,它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1.5s内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
A.4.0cm、10cm B. 4.0cm、36cm
C.4.0cm、40cm. D. 0.36cm、40cm.
4.如图5所示,在均匀磁场中有一U形导线框abcd,线框处于水平面内,磁场与线框平面垂直,R为一电阻。导体棒ef垂直ab静置于导线框上且接触良好,可在ab、cd上无摩擦地滑动。杆ef及线框中导线的电阻都忽略不计。若给棒ef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则棒ef将 ( )。
(A)往返运动
(B)匀速向右运动
(C)匀减速向右运动,最后停止
(D)减速向右运动,但不是匀减速
5.高压输电过程中,高考资源网输电电压为U,输电功率为P,输电导线上电阻为R,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损失功率为 B.损失功率为P2
C.电压损失为P D.用户得到的功率为P-P2
6.穿过某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在下列几段时间内,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小的是( )
0~2s B.2~4s
C.4~5s D.5~10s
7.如图所示,两平行导线通有大小、方向都相同的电流I,导线框abcd与两导线在同一平面内,从位置1一直运动到位置2,在此过程中,导线框中感应电流
A.一直沿abcda方向
B.先沿abcda方向,后沿adcba方向
C.先沿adcba方向,后沿abcda方向
D.先沿abcda方向,接着沿adcba方向,最后沿abcda方向
8.卡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而不脱离底板,设货物的振动为简谐运动,以向上的位移为正,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图像上取a,b,c,d四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时刻,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B、b点对应的时刻,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C、c点对应的时刻,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D、d点对应的时刻,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小于货物的重力
9.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三个灯泡L1、L2、L3都标有“5V,5W”,L4标有“5V,10W”,若它们都能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和ab间电压应为 ( )
A.2∶1,25V B.2∶1,20V
C.1∶2,25V D.1∶2,20V
10.如图所示电路中,L是自感系数足够大的线圈,它的电阻可忽略不计,
D1和D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将电键K闭合,待灯泡亮度稳定后,
再将电键K断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闭合瞬间,两灯同时亮,以后D1熄灭, D2变亮
B.K闭合瞬间,D1先亮,D2后亮,最后两灯亮度一样
C.K断开时,两灯都亮一下再慢慢熄灭
D.K断开时,D1 、D2均立即熄灭。
1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变压器的副线圈接有相同的灯泡L1、L2,原线圈接有定值电阻R,导轨和金属棒MN的电阻不计。现使金属棒沿轨道向右匀速运动,乙图中金属棒移动速度大于甲图中棒的移动速度,则在棒运动的过程中( )
A.L1、L2都发光,L2比L1亮 B.L1、L2都不发光
C.L2发光,L1不发光 D.L1发光,L2不发光
12.在变电站里,经常要用交流电表去监测电网上的强电流,所用的器材叫电流互感器。如下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反应其工作原理的是 ( )
13.如图所示,接有理想伏特表的三角形导线框abc,在匀强磁场中向右运动,问:框中有无感应电流?a、b两点问有无电势差 伏特表有无读数(示数不为零称有读数)( )
A.无、无、无 B.无、有、有
C.无、有、无 D.有、有、有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为一个弹簧振子做受迫振动时的振幅与驱动力频率之间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 ( )
A.振子振动频率为f2时,它处于共振状态
B.驱动力频率为f 3时,振子振动频率为f3
C.若撤去驱动力让振子做自由振动,频率为f2
D.振子做自由振动时,频率可以是f1、f2、f3
15.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做简谐振动的图像,由图中可知( )
A、t=0时,质点的位移、速度均为零
B、t=1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t=2s时,质点的位移为零,速度为负方向最大,加速度为零
D、质点的振幅为10cm,周期为2s
16.如图所示,ab、cd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足够长的金属框架.除bc段电阻为R,其余电阻均不计,ef是一条不计电阻的金属杆,杆两端与ab和cd接触良好且能无摩擦下滑,下滑时ef始终处于水平位置,整个装置处于垂直框面的匀强磁场中,ef从静止下滑,经过一段时间后闭合开关S,则在闭合S后:
A.ef的加速度可能大于g
B.闭合S的时刻不同,ef的最终速度也不同
C.闭合S的时刻不同,ef最终匀速运动时电流的功率相同
D.ef匀速下滑时,减少的机械能等于电路消耗的电能
17.如图空间存在两个相邻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有界匀强磁场,其宽度均为L,现将宽度也为L的矩形闭合线圈从图示位置垂直磁场方向匀速拉过磁场区域,则在该过程中能正确反映线圈中所产生的感应电流或其所受安培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规定线圈中逆时针为电流正方向,线圈受安培力方向向左为正方向) ( )
三.填空题(17分)
18.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
(1)除了细线.摆球.铁架台.铁夹.米尺之外,必需的仪器还有 ;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当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毫米,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如图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毫米。比较合适的摆长应选 cm(选填:80cm.30cm.10cm)
                 
(3)下表是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摆长L/m 0.5 0.6 0.8 1.1
周期T2/s2 2.0 2.4 3.2 4.8
(a)利用上面的数据,在坐标图中作出L-T2图像.
(b)根据图像可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c)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计算摆长时没有计入摆球半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未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19.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如图,它们是: a. 电流计 b. 直流电源 c. 带铁心的线圈A d. 线圈B e. 电键 f. 滑动变阻器.(用来控制电流以改变磁场强弱)
(1)试按实验的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图中已连好一根导线)。
(2)若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两根导线接在线柱C和D上,而在电键刚闭合时电流计指针右偏,则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流计指针将____。(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20.如图,金属导轨间距为d,一端跨接一个电阻R,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诺为B,方向垂直于平行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一根长金属棒与导体成 角放置,金属棒与导轨的电阻不计,当金属棒沿垂直于棒的方向,以恒定速度v在金属导轨上滑行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强度为 ;
四、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共28分)
21.(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弹簧上,与弹簧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求:
(1)当振幅为A时,物体对弹簧的最大压力是物体重力的1.5倍,木块m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大?
(2)物体对弹簧的最小压力是多大?
(3)要使物体在振动中不离开弹簧,振幅最大为A的多少倍?
22.(10).交流发电机转子有n匝线圈,每匝线圈所围面积为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线圈内电阻为r,外电路电阻为R。当线圈由图示位置匀速转动90°过程中,求:
⑴通过R的电荷量q为多少?
⑵R上产生电热QR为多少?
⑶外力做的功W为多少?
23.(10分)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桌面上足够长的两平行导轨PQ、MN,PQ、MN的电阻不计,间距为d=0.5m .P、M两端接有一只理想电压表,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磁感强度B=0.2T的匀强磁场中.电阻均为,质量分别为m1=300g和m2=500g的两金属棒L1、L2平行的搁的光滑导轨上,现固定棒L1,L2在水平恒力F=0.8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作加速运动,试求:
(1)当电压表读数为U=0.2V时,棒L2的加速度多大?(3分)
(2)棒L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3分)
(3)若固定L1,当棒L2的速度为,且离开棒L1距离为s的同时,撤去恒力F,为保持棒L2作匀速运动,可以采用将B从原值(B0=0.2T)逐渐减小的方法,则磁感应强度B应怎样随时间变化(写出B与时间t的关系式)?(4)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答题卷
题号 1~13 14~17 18 19 20 21 22 23 总得分
得分
评分人
复分人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14 15 16 17
答案
三、填空或实验题
18、(1)、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1分)
(3)(b)____________(2分)、(c)__________ (2分)
19、(1)连线(3分
(2)________________(2分)
20、______________ (2分)
四、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共28分)
21
22
23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B D A D A A
题号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D A C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14 15 16 17
答案 ABC BC ACD D
三、填空或实验题
18(1)、__游标卡尺__秒表____(2分)、
(2)__29.8_________(1分),____80____(1分)
(3)(b)___9.85(9.82-9.87均可)_________(2分)、(c)__BD_______ (2分)
(1)连线(3分 (2)_左偏__________(2分)
20______BdV/Rsinθ__ (2分)
四、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共28分)
21(1)g/2 (2分) (2)mg/2 (3分) (3)4/3(3分)
22 (1)q=nBS/(r+R) (3分)
(2) QR=πRω(nBS)2/4(R+r)2 3分
(3) W=(nBSω)2/2(R+r) 4分
23.(10分)(1)∵L1与L2串联 ∴流过L2的电流为:I=A ①
L2所受安培力为F′=BdI=0.2N ② m/s2 ③
评分标准:①②③式每式各1分.
(2)当L2所受安培力F安=F时,棒有最大速度vm,此时电路中电流为Im.则F安=Bd Im ④
Im= ⑤ 由④⑤式得vm=m/s ⑥
评分标准:④⑤⑥式每式1分
(3)要使L2保持匀速运动,必须回路中磁通量保持不变,设撤去恒力F时磁感应强度为B0,t时磁感应强度为Bt,则B0ds=Btd(s+vt) ⑧ (3分) ⑨ (1分)
~
a b c
R L C
图5
I
I
a
c
b
d
1
2
第7题图
n1 n2
L1
L2
L3
L4
a
b
~
L
。 。
。 。
。 。
x x
x x
x x
L
L
L
m
m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 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
A.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
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当 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已知C(s)+O2(g)=CO(g)的反应热为 -110.5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 5kJ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3.人体内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消耗可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C6H12O6(s) + 6O2(g) = 6CO2(g) + 6H2O(l); △H= -2800.6 kJ·molˉ1
如果某人每天消耗12540kJ热量,则他每天至少要摄入葡萄糖的质量为 ( ▲ )
A、806g B、1000g C、1250g D、1500g
4.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 )
A.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D.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
二级能源
5.反应A(气)+3B(气)2C(气)+2D(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15 mol·L-1·s-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45 mol·L-1·s-1,
则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
A.④>③=②>①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6、关于如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增大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氧化
7.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析氢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8.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小组学生用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图示的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一星期后,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A.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上升 B.左侧液面装置Ⅰ比装置Ⅱ的低
C.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 D.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9、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11.能够使反应Cu+2H2O==Cu(OH)2 + H2↑发生的是( ▲ )
A.用铜片作阴、阳极,电解氯化铜溶液
B.用铜片作阴、阳极,电解硫酸钾溶液
C.铜锌合金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
D.铜片作原电池的负极,碳棒作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作电解质溶液
12.一定能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措施是( ▲ )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增加浓度
13.下列变化过程中,△S <0的是( ▲ )
A.氯化钠溶于水中 B.NH3(g)与HCl(g)反应生成NH4Cl(s)
C.干冰的升华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14、用铂作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电解结束后,向剩余电解液中加适量水,能使溶液和电解前相同的是( ▲ )
A、AgNO3 B、H2SO4 C、CuSO4 D、NaCl
15.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下列平衡:2NO2(g)N2O4(g) △H<0。在用气体密度法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 )
A.温度130℃、压强3.03×105Pa B.温度25℃、压强1.01×105Pa
C.温度130℃、压强5.05×104Pa D.温度0℃、压强5.05×104Pa
16.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
C.物质B的物质的量减少 D.化学计量数a>b
17.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说法正确的是 ( ▲ )
A.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B.K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C.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K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大
1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高压有利于工业上合成氨
D.打开汽水瓶时,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19、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 ▲ )
A 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 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 X、Y、Z、W皆非气体
D 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20、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
21.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
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该反应焓变为正值  
B.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22.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 )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
23.把锌片和铁片放在滴有酚酞的食盐水的表面皿中,如图所示。最先观察到酚酞变红的现象的区域是 ( ▲ )
A.I和III B.II和III
C.II和IV D.I和IV
24.下列描ww w.ks 5u.c om述违背化学原理的是 ( ▲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B.反应A(g)+3B(g) 2C(g)达平衡后,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值增大
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Cl2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5、对右图A、B中两极加以必要的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装置,并能符合下列现象:(a、b为惰性材料)
(1)A图中铜片上冒H2气泡,则电极反应式:
锌板: _▲_ ; 铜板: _▲_ 。
(2)B图中,使a极析出铜,
电极反应式,a极: _▲_ b极: _▲_ 。 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并搅均溶液,溶液的pH值 _▲_ (增大、减小、不变。)
26、科学家认为,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近20年来,对以氢气作为未来的动力燃料氢能源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
(1) 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电解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 C.光解海水 D.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
(2) 因氢气易燃易爆,贮运安全极为重要。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写出表示其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
(3) 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发 展前景。现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右图所示实验:
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7. 1918年,Lewis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
⑴ 图I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 ▲ (选填“A”、“B”或“C”);
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图Ⅱ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计算NO2(g) +CO (g) = CO2 (g)+NO (g)反应的△H ▲ ;
⑶ 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多数反应而言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而导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发生变化。请在图Ⅱ中作出NO2和CO反应时使用催化剂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⑷ 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断开1 mol 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H-H Cl-Cl H-Cl
键能/ kJ·mol–1 436 243 X

已知Cl2(g)+H2(g)= 2HCl(g) △H= -183 kJ·mol–1则上表中X= ▲ 。
28、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2NO+O2。反应过程中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若曲线A和B表示的是该反应在某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状况,则该不同条件是 ▲
A.有、无催化剂 B.温度不同
C.压强不同 D.V值不同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
▲ ,
并比较K800℃ ▲ K850℃(填“>”、“<”或“=”)。
(3)在B条件下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氧气的反应速率v(O2)= ▲ 。
(4)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正(NO2)=V逆(NO) B.C(NO2)=C(NO)
C.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5)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三个容器①、②、③进行反应:2NO+O22NO2
(Ⅰ)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充入2molNO和1molO2 ,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NO物质的百分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容器编号) ▲ 。
(Ⅱ)若起始时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②中投入2molNO和1molO2; ③中投入2molNO和1molO2和2molNO2,则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NO的转化率② ▲ ③。(填“<”、“>”或“=”)
三、计算题(12分)
29.现有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 (g) +H2O(g) CO2(g)+H2 已知c(CO)始=0.1mol/L,c(H2O)始=0.1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试判断:
(1)当CO转化率为40%时,该反应正在向哪个方向进行 ▲ (填正、逆反应方向)
判断的依据是 ▲
(2)达平衡状态时,CO的转化率应为 ▲
30.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85%的NaCl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16g。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 ▲ 极;
②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 L;
③电极f上转移 ▲ 个电子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化学学科答题卷
题 号 1~24 25 26 27 28 29 30 总 得 分
得 分
评分人
复分人
一、选择题(单选,共24题,每小题2分,总分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5、对右图A、B中两极加以必要的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装置,并能符合下列现象:
(1)锌板: ; 铜板: 。
(2)a极: b极: 。
溶液的pH值 (增大、减小、不变。)
26、
(1)制氢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2)热化学方程式: 。
(3)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7.
⑴ 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 (选填“A”、“B”或“C”);
⑵ △H ;

⑷ X= 。
28、
(1)该不同条件是
(2)
, K800℃ K850℃
(3)v(O2)= 。 (4)
(5) (Ⅰ)) 。 (Ⅱ)转化率② ③。
三、计算题填空题(12分)
29.
(1)该反应正在向哪个方向进行 (填正、逆反应方向)
判断的依据是
(2)CO的转化率应为
30.
①N端为 极; ②体积 L; ③转移 个电子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化学学科
参考答案用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总分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D A D A B C B D C B A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B C A C B A D A B D 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5、对右图A、B中两极加以必要的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装置,并能符合下列现象:
26、(1) C 。(选填字母)
(2) 2 H2 (g) + O2 (g) = 2H2O (l) △H = - 571.6 KJ/mol 。(其他均不给分)
(3) O2 + 2H2O + 4eˉ = 4OHˉ 。
27.⑴ C
⑵ ΔH=-234 kJ/mol
⑶ (见右下图)
⑷ X= 431 kJ/mol
28、(1) B
(2)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
K800℃ < K850℃(填“>”、“<”或“=”)。
(3)v(O2)= 0.025/V mol/(L·S)(单位不写扣1分)
(4) BD (只写一个不给分)
(5)(Ⅰ): ①②③ ;(Ⅱ):② < ③。(填“<”、“>”或“=”)
③活塞可移动
(不考虑磨擦)

①外有隔热套
图Ⅱ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 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 浙江江郎山 ② 北京故宫博物馆 ③ 江苏苏州园林 ④ 云南纳西古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2.泰山和黄河怀抱着黄河三角洲这片古老美丽神收获着希望的土地,泰山和黄河文化代表着黄河三角洲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崛起形象。这主要说明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 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3.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①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 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 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④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4. 宁波某学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 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 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5. 荀子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与荀子的话体现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 孟母三迁 ② 耳濡目染 ③ 东施效颦 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6. 2011年1月26日,文化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表示,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文化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有助于
① 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 提高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
③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④ 挖掘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某校为庆祝天宫一号与神八成功对接,开展了“弘扬航天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主题的征文大赛,下列观点在征文中可能用到的是
①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 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8.“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春节,还是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节日。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文化总是在继承中发展
D. 文化传承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9.2011年6月,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利于世界上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可见
① 文化遗产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 文化遗产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财富
③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一定能使文化遗产免受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强教。这一观点强调了
A. 教育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中起着决定作用
B.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C. 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D. 教育是文化传播最主要的手段
11. 法国政府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遗产日,用各种方式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进行纪念,但绝不涉及商业。后来,欧洲的很多国家如德国、荷兰、比利时等纷纷效仿。我国也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还新增了中秋等法定假日。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A.发挥共同理想的引领作用 B.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C.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D.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12.2010年2月20日,义乌网友“夏冰南”写的生动感人、富有真情实意的诗歌《义乌欢迎你》,迅速在网民中流传,并在当天晚上被推为置顶帖。这说明
A.诗歌是最能引起网民共鸣的一种文化形式
B.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只要是诗歌就能打动网民的内心世界
D. 只有网络传媒才能迅速传播优秀文化
13.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许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如“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举一反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这充分说明
A.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B. 孔子的思想学说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
C. 儒家思想完全能够与现代社会嫁接
D. 传统思想对今天的现代社会仍然产生深刻影响
14.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中存在着与传统制造业类似的现象——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只能做贴牌加工,或仅仅出口文化“零件”和“素材”。要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必须
A.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 D. 彻底改变传统文化
15.2010年5月27日,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等单位发起的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东南西北风——中华文化之旅”,在河南省郑州市正式启动。东西南北风——中华文化之旅”的命名,就是取中华文化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之义,引领大家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之中进行一次神圣的巡礼。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体现了中华文化
① 博大精深   ② 源远流长  ③ 包容性  ④ 地域特色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16.2011年1 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指出,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下列选项与“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民族精神实质一致的是
①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④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余姚姚剧是全国发展最快的剧种。姚剧人继承了前辈经历千辛万苦留下的传统和那些土生土长的姚剧根。同时,在舞美、灯光、道具及配器上融入现代艺术,还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入了越剧、绍剧的一些腔调。姚剧人的做法表明
A. 民族文化的创新也要兼收并蓄
B. 文化创新就是要根植于自己的民族文化
C. 各民族文化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
D. 弘扬民族精神要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18.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366处,其中,布达拉宫、丽江古城等被联合国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反映出
A. 文化只有是世界的才能是民族的
B.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
C.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的代表
D. 各民族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19.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
A.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 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D.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0.鲁文化是中国传统地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和理论基础。关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精神
B.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
C.二者是相互区别,互不相干的
D. 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21.2011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某些旅行社打着“超低价”、“零团费”的幌子,以减少旅游点、增加购物点等方式进行服务欺诈。这表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应该
①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 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 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 ④ 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2.辽宁鞍山钢铁集团的郭明义,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撑起了180个家庭的天,用6万毫升鲜血挽救了75条鲜活的生命,用20年执著的无私奉献激发了5 000多人的爱心。30年坚持,140张汇款单,180名复学儿童,55 次义务献血,彰显人间大爱;15载坚守,不分寒暑,没有节假日,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40公里盘“坑”路,见证“矿山铁汉”。郭明义身上的美德
① 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③ 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 成为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奉行的道德规范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3.下列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叙述正确的是
① 二者都不是科学文化
② 腐朽文化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
③ 落后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④ 对落后文化要坚决依法取缔
A.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24. 读图《品质篇》,它启示我们
A.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C.要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D.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25.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中学生上网中出现了
“让家长头痛的新问题”,这说明在文化生活中仍然存在令人忧虑的现象。对此,作为学生应该
A. 加强对手机网络的管理,正确取舍信息
B.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能力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 远离网络,防止不良信息对自己的消极影响
26.“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千百年来为无数海内外游子所传唱、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心的《游子吟》,牵出了中华游子文化节。游子文化体现了
A.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B.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
C.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D.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27.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必须  
① 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②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农村文化建设全过程 
③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④ 广泛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8. “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段话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要
A.树立崇高道德理想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宣传教育,开拓创新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29.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
A.商品贸易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
B.商品贸易和文化传播无关
C.商品贸易必然会导致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和吞并
D.商品贸易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手段
30.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指出,世界各种形态媒体,不分文化异同、水平高低、规模大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这主要表明
A.维护文化安全,提高文化软实力
B.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世界媒体峰会是文化继承的主要途径
D.民族无优劣,文化也无差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道题,共44分)
31.某校高二同学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网上讨论。
网友[林伟]认为,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特别是现在经济的发展,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缺少文化含量是断然不行的。
网友[白峰]认为,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文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
请你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对“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的理解。(12分)
32.今年4月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扫墓、踏青、折柳、沐浴、挂香包、做青团,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更有一些年轻人,学习外国人,用鲜花取代传统的花圈祭奠,既经济又环保。
请你说一说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道理?(10分)
33. 材料:2011年2月2日,在最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征的除夕团圆之夜,在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由蒙古族《吉祥颂》、回族《数花》、壮族《美丽的姑娘》、维族《刀郎麦西来甫》和藏族《欢歌起舞》等五个民族歌舞组成的歌舞节目《幸福大家庭》极具特色,向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展现了在祖国大家庭中少数民族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幸福生活,获得广泛的好评。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假如你是春晚总导演,请从中华文化角度解读为什么安排这个节目?(10分)
34. 材料: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请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8分)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政治学科答案卷
题号 选择题 31题 32题 33题 34题 总分
得分
评分人
复分人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 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道题,共40分)
31. 请你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对“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的理解。(12分)
32. 请你说一说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道理?(10分)
33. 假如你是春晚总导演,请从中华文化角度解读为什么安排这个节目?(10分)
34. 请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8分)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政治学科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 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B B A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B C C A D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D C B A A D A B
33.①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最大限度超越时空的局限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2分)
②通过节目来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特有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3分)
③通过节目来彰显中华文化的力量,因为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创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2分)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力量。节目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有利于高擎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3分)
34.(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四点可得满分)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听力3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110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How much should a student pay for the match
A $ 6.00 B $ 4.00 C $ 2.00
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two speakers
A They are old friends. B They know each other. C They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3. Which statement is true about the man
A The man won’t be able to join the woman today.
B The man will join the woman in flying the kites today.
C The man will have to work tomorrow afternoon.
4. What is the woman speaker probably going to do
A Visit a college. B Buy some tickets C Get some money
5. Where did the man speaker go yesterday evening
A In his office B In Mary’s home C In a cinema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 they have at home
A Eggs and beer B Vegetables and noodles C Bread and eggs
7. What does the woman like to eat
A Noodles B Bread C Vegetable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10题。
8.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enjoy
A A concert B A show C A movie
9. What tickets are available
A All the tickets B Back seat tickets C Standing tickets
10. How does the woman pay for the ticket
A By cash B By check C By credit card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Who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eachers B Students C Classes
12.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Frank
A He is quiet. B He is honest C He is active.
13. What should a good student be like according to the woman
A They should ask questions in class.
B They should listen to their teachers in class.
C They should no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 What is the girl reading at the moment
A A spy novel B A love story C A Harry Potter book
15. How many Harry Potter books has the boy already read
A Two B Three C Four
16. Why do they both like Harry Potter books
A Because the books are instructive.
B Because the books are exciting.
C Because the books are imaginative.
17. Whom do Harry Potter books intend for
A Adults B Children C Foreigners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happened to Mrs White one day
A Her fridge was broken. B Her TV set worked badly. C Her washing machine was wrong.
19. Why was Mrs White unhappy when the repairman came
A Because she didn’t get her service in time.
B Because she was asked for too much money.
C Because she didn’t know the repair man.
20. When did Mrs White telephone the workshop
A On the 20th B On the 21st C On the 22nd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从每题所给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John, what about going for a bicycle ride tomorrow
—______.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it.
A Up to you. B That’s all right C No kidding D Sounds fantastic
22.It is believed that when______ she-wolf loses her babies, she seeks ______ human child to take its place.
A a; a B the; a C a; 不填 D the; the
23._______ you work hard, you won’t solve this problem.
A Even B As C Unless D Since
24.We will give a gift to ______ comes first.
A who B whomever C whom D whoever
25.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more new technology _____ to the field of IT.
A has introduced B is being introduced
C is introduced D was introduced
26.He is considered to be a gifted manager,______ with a quick mind and good humor.
A one B each C that D who
27.______ along the quiet road at forty miles an hour, an old man suddenly started to cross the road in front of me.
A Driving B When I was driving C Having driven D I was driving
28.When we got to the stadium hurriedly, the leaders ______ their speeches and the performance __________.
A have finished; began B had just finished; had begun
C had just finished; was about to begin D just finished; began
29.At that time, the money spent in educating a black child was just one fourth of ______ on each white child.
A that spent B what has been C it had been D that was spent
30.As a typist,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job is to be able to type quickly and _______.
A faithfully B actually C roughly D accurately
31.It is the best for this kind of plant to grow in ______ is warm and rainy.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where
32._______having fun with friends,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will be another way to relax and learn.
A Apart from B Because of C Beside D Except for
33.The newly-discovered star was named ______ a Chinese astronomer ______ his contributions to astronomy.
A for; in favor of B after; in honor of
C by; in memory of D as; in praise of
34.An earthquake of 9 magnitude struck off the coast of Japan on Friday,______ thousands of people dead and more missing.
A caused B causing C.having caused D.to cause
35.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at school. It is no longer _____ it was 20 years ago, _______ it was so poorly equipped.
A what; when B that; which C what; which D which; that
36.By the side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 of our school ______, which was completed in 2009.
A there standing the library B does the library stand
C the library stands D stands the library
37.------Did Mark win the 100-meter race
------________. He did _______me.
A Yes; no better than B No; no worse than
C Yes; much worse than D No; no better than
38.Plastic bags are provided for our convenience but they have also _____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 got to B turned to C contributed to D looked forward to
39.A recent study showed how the temperature,______ water freezes, can be changed using electric charges.
A at which B for which C in which D with which
40.----- So that’s the final decision
------Yes, but don’t ______ the plan to other people.
A let down B let off C let alone D let out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41—6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Let me take you back a couple of years.Come with me as we relearn a lesson, one that has stuck with me, in my present memory, and ___41___ me yet.
We walked into Elida Road Hardware, an old-fashioned hardware ___42___ .No automatic door, not a computer in the building.It was one that I went to fairly often.As we entered the door, two sounds ___43___ us.The sleigh bells of last year made that sweet, peaceful sound as we opened the door.The other sound was the electronic beeper(呼机) that reminded Andy of our ___44___ .
"Good afternoon, Ryan," ___45___ the cheerful greeting.Andy was a very ___46___ sort of owner.He was of medium build and height, and the smile on his face welcomed us.
We walked across the old wood floor.Andy asked us what he could help us with.I told him we were ___47___ a spring(弹簧).He very patiently replied, " I have lots of springs, You're going to need to be more ___48___ ."
"Just a spring for an old-fashioned screen door."
"That's it.A screen door spring.Right down there." We ___49____where he was pointing, and sure enough, there they were.Andy knew his store, and his products.That was why I came here instead of Meijer.The service couldn't be beaten.The price; Yes.But service and ___50___ ; No.
I picked up one and followed him to the ___51___ .
He ___52___ the price, doing the math in his head." $ 1.88,with tax: comes to $ 1.99."
"Put it on my dad's account."
He nodded and smiled, " Good dad's account." He said." I don't know what you boys would do ___53___ dad's account!"
He handed me the ticket and as I ___54___ it I asked, "You really trust my signature "
His reply surprised, ___55___ delighted me."When I can't trust Jerry Hoover's boys I can trust nobody!"
We left, and the brain ___56___started to forget things, in order of importance.But what Andy said that day rang in my ears.And it rings in my ears today.That's a tall order to live up to.It's a high standard of ___57___ .My father made a fame for that name, and I get to ___58___ the benefits.But because of this, I ___59___ keep that fame.And that's ___60___ business.
41.A.amazes B.inspires C.excites D.shocks
42.A.factory B.restaurant C.store D.park
43.A.sensed B.hugged C.greeted D.heard
44.A.absence B.presence C.dependence D.importance
45.A.came B.shouted C.said D.went
46.A.appropriate B.special C.ridiculous D.friendly
47.A.looking after B.looking up C.looking for D.looking into
48.A.practical B.scientific C.careful D.specific
49.A.referred to B.turned to C.got to D.stuck to
50.A.imagination B.description C.determination D.satisfaction
51.A.door B.comer C.counter D.bank
52.A.figured up B.put up C.made up D.took up
53.A.for B.without C.within D.by
54.A.touched B.saw C.wrote D.signed
55.A.also B.yet C.still D.even
56.A.possibly B.only C.eventually D.immediately
57.A.devotion B.honesty C.luck D.consideration
58.A.enjoy B.realize C.believe D.use
59.A.must B.would C.can D.may
60.A.successful B.serious C.optimistic D.silent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
A
Today I was at the mall waiting for friends, when a lady wearing a knit hat and a sweater came up to me and, shivering, said, “I’m homeless. Would you mind buying me some food ”
In that split second, everything I’d learned since kindergarten flashed through my mind. Don’t talk to strangers… Be a good citizen… People will take advantage of you… Treat others as you wish to be treated…I guess love won the debate. “Sure,” I said. “What would you like ”
She thought and then said, “I’d like to get Chinese food.” We headed upstairs. She ordered soup, an egg roll, white rice, and pepper chicken. I would normally think that was a lot, but she had probably barely eaten in the last few days. I got my usual – lo mein and General Tso’s chicken.
Meanwhile I was eating my lo mein, picking around the cabbage and the other vegetables. Joyce said, “If you don’t like it you can take it back.” I told her that I liked it, but was not fond of the vegetables. She broke into a big grin. “You don’t like vegetables, huh Neither did I. But now I do.” I immediately felt guilty. How could I be picking at my food across from someone who barely gets to eat at all
I tried my best to finish, but she seemed to sense my guilt and said, “You don’t have to eat it if you don’t want it.” How could she know what I was feeling I told her the dish was my favorite, but I just eat slowly.
She got up to get a to-go box. “Would you like one ” she asked, but I refused. I realized that this food would probably last her for a few days, and I was glad she had ordered a lot.
“Would you like these ” I asked, gesturing at the food I had left untouched. “Oh, no, thank you,” she said. “This is enough.” I got up to throw my tray away, feeling guilty again.
“I need to meet my friends now,” I explained. “It was so nice to meet you, Joyce.”
“You too, Claire,” she replied with a smile. “Thank you.”
I headed to the theater, and she went back downstairs. I kept puzzling, Why is Joyce homeless She shouldn’t need people to buy her dinner. She was a nurse. She got good grades. She took pictures for her yearbook. She was the person I hope to be in the future. How could such a good life be rewarded with horrible luck
Anyway, I wish her the best, and hope that the force that brought us together will help her find what she deserves in life.
61.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know that the writer ___________.
A. fell in love with the girl at first sight
B. debated with the girl over moral issues
C. hated having to make a quick decision
D. hesitated(犹豫) before she decided to reach out
62. The writer felt guilty for a moment because _________.
A. she urged the girl to take her share of food
B. she was particular about food and also wasted so much
C. she was a strict vegetarian(素食主义者) who ate very little
D. she didn’t order enough food for the girl
63. Why did Joyce end up unemployed and homeless
A. She was a victim of high education.
B. She actually had some kind of mental disorder.
C. She graduated with average grades.
D. The reason is not yet given.
64. 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 _________.
A. teach readers a lesson B. cause readers' curiosity
C. explore social problems D. share a personal story
B
Earth Day events are arranged all over the world, but for New Yorkers in the Catskill region, there are plenty of options.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Earth Day Celebration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Place: Frost Valley; Time: Friday, April 8 - Saturday, April 9 (Check-in at 5:00 pm on Friday). Activities include recycled arts and crafts projects, classes on composting (堆肥) and recycling, nature hikes, and a greenhouse planting project. All ages are welcomed. $15.00 per person (includes lunch). Kids 5 and under free. Call (845) 985-2291 for more details and to register.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Earth Festival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Place: Milford Central School; Time: Saturday, April 9 (11:00 am - 3:00 pm). Enjoy exhibits, activities and entertainment. Bring along your recyclables to be collected. You’ll go green! Fashion Show will be held at the end of the day. Admission to the Festival is free, and tickets for the fashion show are $10 per person (or $60 for a table of 8). Call (607) 286-7721 for tickets to the fashion show or (607) 547-4488 for details about the Festival.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Clean Sweep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Place: Schoharie Crossing State Historic Site; Time: Sunday, April 17 (9:00 am - 12:00 pm). Help clean up the park with bush cutting and trash pick-up. You’ll be joining volunteers from the Montgomery County Water Quality Committee. Please bring your own equipment (lunch will be provided). Call (518) 829-7516 for more details.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Trail Work Day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It is in Grafton Lakes State Park on Saturday, April 16 (9:00 am - 12:00 pm). Enjoy the outdoors and take a hike while helping park volunteers to clear and inspect the trails. Sign up on Markwehnau@ or call (518) 279-1155. This event may be rescheduled if weather is not permitting.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65. This passage was written mainly for _________.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A. students who study at Milford Central School, New York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B. people who want to attend Earth Day events in the Catskill region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C. adults wh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 New York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D. people who celebrate Earth Day all over the world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66. If a couple with a five-year-old child go to Frost Valley, they should pay _________.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A. 15 dollars B. 20 dollars C. 30 dollars D. 35 dollars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67. If you want to get tickets to the fashion show, you should call _________.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A. (845) 985-2291 B. (518) 829-7516
C. (607) 286-7721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D. (607) 547-4488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events should you choose if you enjoy entertainment
A Earth Festival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B Clean Sweep
C Earth Day Celebration D Trail Work Day
69. Where will you go if you only have time on Sunday 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A. Frost Valley.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B. Milford Central School.
C. Grafton Lakes State Park.
D. Schoharie Crossing State Historic Site.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C
While firing off pictures of a curious five-month-old fox, photographer Simon Czapp soon
realized his subject had quite an interest in photography herself. The clever fox was so curious about the camera equipment that she climbed right on top of it. And while she was supposed to be the subject of the shoot, the fox stood on the shutter release button (快门按钮) and took her own frames.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Mr Czapp visited the New Forest Wildlife Park to capture images of new arrival Jessie. She has been at the animal park in Ashurst, Hampshire — home to wolves, deer and other animals in 25 acres of ancient woodland — after being left by her mother.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Mr Czapp said, “Jessie was very playful and curious and not at all camera shy. Soon after I arrived she was chewing my shoes and everything seemed to be a game to her. Then she started exploring the camera I had set up on a tripod (三脚架). She stood on her back legs to look at the back of the camera. She balanced her front paws on it and at one point knocked it over.”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He put the camera back on the tripod and Jessie soon jumped back up. At one point she had all four paws on the camera and was keeping her balance. Mr Czapp added, “She jumped up there several times and I realized it could make a good picture. As I was leaving with the public’s viewing window behind me, I thought I heard the camera go off but didn’t think much of it. But when I checked the memory card afterwards, I was amazed to see Jessie had actually taken two pictures of me photographing her. I couldn’t believe a fox had gained an advantage over me! Jessie is a lovely little fox. There were some lovely photos of her but she obviously thought the photographer was worthy of a picture too!”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70. The underlined word “frames” in Paragraph 1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A. advantages B. photographers C. pictures D. buttons 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71. What do we know about Jessie from the passage 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A. She arrived at the park five months ago.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B. She lives at the park together with some wolves.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C. She was sent to the park because her mother left her.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D. She loved the life in the park so much that she left her mother.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72. What is the RIGHT time order of the following steps in Jessie taking a photo 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a. Jessie pressed the shutter release button.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b. Mr Czapp left the camera to take a photo.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c. Jessie climbed onto the camera and balanced herself.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d. Mr Czapp set up his camera on a tripod.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e. Jessie stood up to look at the back of the camera.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A. d, e, b, c, a B. d, e, c, b, a C. a, b, c, d, e D. c, b, e, a, d 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73.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_.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A. Mr Czapp and Jessie took photos for each other
B. sometimes foxes are better at photographing than men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C. some foxes are more friendly than humans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D. Mr Czapp felt ashamed that the fox gained an advantage over hims6t新课程英语教育—学生双语报—高考英语
7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hrases best describes Jessie
A Quick but rude B Naughty but lovely
C Clever but annoying D Careful but ugly
D
Hilary Smith belonged to a good family.But by the age of twenty, he had spent all the money the good old family had.He then had some trouble with the bank and was put in prison.He escaped from the prison and ran to Australia without delay.
Hilary did not like Australia and Australia did not like Hilary.What he could do seemed to be one of two things: die or work.Then he remembered that he was not alone in the world.He had an aunt.
She was his father's only sister, but his father used to say she brought no glory to the family.Hilary, of course, tried to discover what she had done.It seemed that she had failed to marry a nobleman.Instead, she had chosen a husband who was connected with "trade".Of course as soon as she became "Mrs Parks" ,her brother considered her dead.Later on, Mr Parks died and left her a lot of money; but that did not bring her back to life in her brother's opinion.
Hilary discovered his aunt's address.Fortunately she remained faithful and honest to him even after she fell ill.So Hilary's star shone again, and soon he moved into her house and lived as comfortably as a sailor who had just reached harbour.He had only about a sixpence in his pocket.
One thing was soon clear: his aunt was seriously ill, and nothing could cure her illness.Hilary was very worried.Fate had found a home for him, and was now going to throw him out of it.There was only one thing that could save him: her will.
"Will " she said, "yes, I have made one.That was when I was a girl and had not much money.I left all my money to some religious people."
"Didn't you make another will when you were married " Hilary asked.
His aunt shook her head."No," she said in a low voice, "There was no need.When I finally had a lot of money I found 1 had no relations."
On the next day he went to the public library and examined a book of law.It told him what he already believed.When a woman is married, an earlier will loses its value.A new will must be made.If no new will is made, the money goes to the nearest relation.Hilary knew that he was his aunt's only relation.His future was safe.
After a few months had passed, Hilary's problems became serious.He badly needed money.He had expensive tastes, and owed a lot of money to shopkeepers.They trusted him because his aunt was rich; but the debt was terrible.
Unfortunately his aunt did not want to discuss money matters at all.In the end they had a quarrel about the small amount of ten pounds.Hilary was not very angry.He began to wonder about a new problem.Was it kind to want his aunt to live.Any longer Was it not better for her to die now While he was considering what to do, his aunt told him that she was going to send for her lawyer.So she was going to make a new will, Hilary thought.She might leave all her money to someone else.Soon he reached a clear decision.He must do a great kindness to the poor old woman.
One night when the old servant who had been nursing his aunt went off, he doubled the amount of some medicine.The total amount was too great and it could just put her to sleep forever.
"Thank you," his aunt took the glass from his hand with a grateful look."I want, more than anything, to sleep, and never to wake up again.Is that what you wish, Hilary Don't blame me if I have some doubts about what you intended to do.Sick people get these ideas, you know.One thing I ought to explain to you.Mr Parks never married me.He already had a wife and couldn't marry again.That made your foolish father very angry with me...Well, if I am alive tomorrow I shall make another will in your favour.If I die tonight':, you'll get nothing...No, Hilary, don't try to take the glass away.If you do that, I shall know; and I don't want to know.Goodnight, Hilary."
Then, very carefully, she raised the glass to her mouth and drank.
75.From the story ,we learn that Hilary's aunt was ______.
A.cruel to her niece B.bad-tempered and lonely
C.kind-hearted and wise D.careless about money
76.Why did Hilary's father consider his aunt dead
A.Because he thought she was a shame to the family
B.Because they lost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after her marriage.
C.Because she married a businessman with a wife against his will.
D.Because she broke away from the family for a better life.
77.The underlined sentence "He must do a great kindness to the poor old woman" in paragraph 11 suggests that Hilary Smith ______.
A.made up his mind to take good care of his aunt
B.was determined to put his aunt's life to an end
C.decided to do his aunt a favor to call in a lawyer
D.would help his aunt to donate all her money to religious people
78.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focus of the story
A.Hilary's aunt's marriage. B.Hilary's aunt's money.
C.Hilary Smith's debts. D.The intended kill.
79.According to the law book,_____.
A.Hilary's aunt is not allowed to make a new will.
B.the money will go to Hilary after his aunt dies without a new will.
C.Hilary's aunt must leave the money to the religious people after she dies.
D.Hilary must look after his aunt till her death because he is the only relation.
80.Which detail from the story is the climax(高潮)of the story
A.Hilary escaped from the prison.
B.Hilary quarreled with is aunt about ten pounds.
C.Hilary's aunt drank the medicine her nephew prepared for her.
D.Hilary's aunt made a will to leave all her money to someone else.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满分10分)
假如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要求你在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在缺词处一个漏字符号(∧),在其下面写上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词下面写上修改后的词。
注意:
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In the traffic court of a large mid – western city, a young lady is brought before the judge to answer a ticket given her for drive through a red light. He explained that she was school teacher and requested an immediately disposal of her case in order that she might hurried to her classes. A wild idea came upon to the judge’s mind. “You are a school teacher, eh ” said he. “Madam, I shall realize me life – long dream. Sit down on that table and write ‘I went through a red light’ five hundred time.”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30分)
请仔细观看右边漫画,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写一篇关于“节能环保”的英语短文,字数120个左右。
要求:
1)简要描述图中的现象;
2)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如:没有良好的习惯等);
3)提出你的建议。
提示:图中在睡觉的是小明,妇女是小明的母亲。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英语学科答案卷
题号 听力 单选 完型 阅读 改错 作文 总得分
得分
评分人
复分人
一.听力(30%) 二. 单选 (20%) 三. 完型 (20%) 四.阅读(40%)
1.________ 21.________ 41.________ 61.________
2.________ 22.________ 42.________ 62.________
3.________ 23.________ 43.________ 63.________
4.________ 24.________ 44.________ 64.________
5.________ 25.________ 45.________ 65.________
6.________ 26.________ 46.________ 66.________
7.________ 27.________ 47.________ 67.________
8.________ 28.________ 48.________ 68.________
9.________ 29.________ 49.________ 69.________
10._______ 30.________ 50.________ 70.________
11._______ 31.________ 51.________ 71.________
12._______ 32.________ 52.________ 72.________
13._______ 33.________ 53.________ 73.________
14._______ 34.________ 54.________ 74.________
15._______ 35.________ 55.________ 75.________
16._______ 36.________ 56.________ 76.________
17._______ 37.________ 57.________ 77.________
18._______ 38.________ 58.________ 78.________
19._______ 39.________ 59.________ 79.________
20._______ 40.________ 60.________ 80.________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满分10分)
In the traffic court of a large mid – western city, a young lady is brought before the judge to answer a ticket given her for drive through a red light. He explained that she was school teacher and requested an immediately disposal of her case in order that she might hurried to her classes. A wild idea came upon to the judge’s mind. “You are a school teacher, eh ” said he. “Madam, I shall realize me life – long dream. Sit down on that table and write ‘I went through a red light’ five hundred time.”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3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英语学科参考答案
一、听力 BCACB CABCA BCBAB CBCAB
二、单选 DACDB ABCAD BABBA DDCAD
三、完型 BCCBA DCDBD CABDB DBAAB
四、阅读 DBDD BCCAD CCBAB CABBBC
五、改错
作文
Possible version.
It was mid-night. Xiaoming was sleeping soundly in the sofa, with the TV on, when his mother came and turned it off for him, blaming him for not having turned off the TV again.
This is often the case in our daily life. Many people are used to doing everything with the TV on, not actually watching it at all. Such a habit can cause a waste of much energy, and do harm to our environment.
have an eco-friendly life, we must first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popularize the idea of energy-saving life from every detail in our daily life. I think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elp to reach harmony between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health of the nature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为虚数单位,则复数的虚部为 ( )
A. B. C. D
2.函数的导数为 ( )
A. B. C. D.
3.对于上可导的任意函数,若满足,则必有( )
A. B.
C. D.
4.观察下列各式:,,,则的末四位数字为 ( )
A. B. C. D.
5.设为正数,,,,则三数( )
A.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 B. 都小于
C. 都大于 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6.已知,,其中,若,则的值为 ( )
A. B. C. D.
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从到,左边需增乘的代数式为 ( )
A. B. C. D.
8.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的两边互相垂直,则”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设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互相垂直”,则可得 ( )
A.
B.
C.
D.
9.若在上是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10. 已知函数在上满足,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已知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_______
=_________.
12.已知函数在时有极值,则=_______.
1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可被整除,那么中至少有一个能被整除”,那么反设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设 ,并且对于任意,成立,猜想的表达式__________.
15. 已知复数,,并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6.用半径为的圆形铁皮剪出一个圆心角为的扇形,制成一个圆锥形容器,
当=________时,容器的容积最大.
17.若存在过点的直线与曲线和都相切,则=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14分)设是虚数,是实数,且
(1) 求的实部的取值范围
(2)设,那么是否是纯虚数?并说明理由。
19.(14分)已知函数
(1) 若函数在上单调,求的值;
(2)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求的取值范围.
20.(14分)已知函数,数列的项满足:
,(1)试求
(2) 猜想数列的通项,并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1. (15分)已知函数, 其中.
(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当时,求曲线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22.(15分)已知函数在取得极值
(1)求的单调区间(用表示);
(2)设,,若存在,使得
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理科数学学科答案卷
题号 一 二 18 19 20 21 22 总分
得分
评分人
复分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________ 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 15. _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
17. 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19.
20.
21
22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理科数学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D A B C B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解:设
(1)

………………………..7分
(2)
由(1)知: , , 为纯虚数….14分.
19. 解:
(1)
………………………………………3分
,
…………………………………………………….7分
20. 解: (1) ,
, …………….7分
(2)由(1)猜想得:
(数学归纳法证明)i) , ,命题成立
ii) 假设时,成立
则时,
综合i),ii) : 成立. ………………………..14分
21. 解: (1) 当时,,
………………………….2分
切线方程为: …………………………..5分
(2)
…….7分
分类: 当时, 很显然
的单调增区间为: 单调减区间: ,
, ………… 11分
当时
的单调减区间: 单调增区间: ,
, …………..15分
(2) 由(1)知: 在,


……………….10分
, 使成立
得: ………………………………………………15分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2. 化简( )
A. B. C. D.
3.“函数在处的导数值为0”是“函数在处取极值”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曲线3x2-y+6=0在x=-处的切线的倾斜角是
A. π B.- C. D.-π
5.一同学在电脑中打出如下若干个圈:○●○○●○○○●○○○○●○○○○○●…若将此若干个圈依此规律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的圈,那么在前120个圈中的●的个数是 ( )
A.12 B.13 C.14 D.15
6. 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7.下列三句话按三段论的模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 2012能被2整除; ② 一切偶数都能被2整除; ③ 2012是偶数;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②③① D. ③②①
8. 已知集合,,则“”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 已知是R上的单调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10.已知函数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若,且为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 ;
12.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13.设函数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时,(为常数),则 ;
14.已知集合,,R是实数集,则= ;
15.已知,则 ;
16.已知,,且对任意都有:
① ② 给出以下三个结论:
(1); (2); (3)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17.已知函数在R上满足,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18、(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命题;命题,若且为真,求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4分)设与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
(1)试确定常数和的值;
(2)试判断是函数的极大值点还是极小值点,并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是互不相等的实数,
求证:由和确定的三条抛物线至少有一条与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是奇函数.
(1)求的值;
(2)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当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时,求实数的值;
(3)当时,若函数与的图像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数学答题卷
题号 一 二 18 19 20 21 22 总得分
得分
评分人
复分人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共7题,每题4分)
12 13
14 15 16         
17
三、解答题(5题,共72分)
18
19
20
21
22
“同舟”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 D A B A C 6-10 B C B D C
11、-3 12、 13、-3 14、 15、-8
16、①②③ 17、
19、(1)由题知 ┈┈┈┈┈┈┈┈┈┈┈┈2分
┈┈┈┈┈┈┈┈┈┈┈┈2分
┈┈┈┈┈┈┈┈┈┈┈┈2分
(2)由(1)知 ┈┈┈┈┈┈┈┈┈┈┈┈1分
┈┈┈┈┈┈┈┈┈┈┈┈1分
令的或 ┈┈┈┈┈┈┈┈┈┈┈┈1分
当时 当时
当时 ┈┈┈┈┈┈┈┈┈┈┈┈3分
当是的极小值点, ┈┈┈┈┈┈┈┈┈┈┈┈1分
当是的极大值点。 ┈┈┈┈┈┈┈┈┈┈┈┈1分
20、假设题设中的函数确定的三条抛物线都不与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即任何一条抛物线与轴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分
┈┈┈┈┈┈┈┈┈┈┈┈3分
相加得 ┈┈┈┈┈┈┈┈┈┈┈┈2分
┈┈┈┈┈┈┈┈┈┈┈┈4分
与题设互不相等矛盾. ┈┈┈┈┈┈┈┈┈┈┈2分
因此假设不成立,从而命题的证. ┈┈┈┈┈┈┈┈┈┈┈┈1分
由上式易知在R上为减函数。 ┈┈┈┈┈┈┈┈┈┈┈┈2分
又因为为奇函数,从而不等式,
等价于 ┈┈┈┈┈┈┈┈┈┈┈┈2分
为减函数 ┈┈┈┈┈┈┈┈┈┈┈┈1分
即对一切都有 ┈┈┈┈┈┈┈┈┈┈┈┈1分
┈┈┈┈┈┈┈┈┈┈┈┈1分
22、(1)由题知 ┈┈┈┈┈┈┈┈┈┈1分
┈┈┈┈┈┈┈┈┈┈┈┈1分
┈┈┈┈┈┈┈┈┈┈┈1分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1分
(2)由题知 ┈┈┈┈┈┈┈┈┈┈┈┈1分
令的或
①当时 即 ┈┈┈┈┈┈┈┈┈┈┈┈2分
② 当时
不符合 ┈┈┈┈┈┈┈┈┈┈┈┈1分
③ 当时 当时
当时
即 不符合 ┈┈┈┈┈┈┈┈┈┈┈┈2分
综上知: ┈┈┈┈┈┈┈┈┈┈┈┈1分
(3)由题知有三个不同的根,即有三个不同的根 设 ┈┈┈┈┈┈┈┈┈1分
令的 或 ┈┈┈┈┈┈┈┈┈┈┈┈1分
当时 ;当时 ;
当时 ┈┈┈┈┈┈┈┈┈┈┈┈1分
即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