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建设美好祖国 教案(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建设美好祖国 教案(2课时)

资源简介

第十课 建设美好祖国
第1课时 关心国家发展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国家的巨大进步,激发自豪感。
2.能够正视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增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
二、能力目标
能够全面认识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建设中的问题。
三、知识目标
1.了解祖国取得的巨大进步和伟大成就。
2.了解国家发展中的问题,知道国家正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难点:应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导入新课】
教材导入:阅读教材P104“运用你的经验”。
回答:结合以上图片,说说国家建设取得的成就。
答案提示:以上图片反映了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此外,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教师:这一系列的成就让我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厉害了,我的祖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国家发展,今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在国家发展方面。
【讲授新课】
一、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
1.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巨大进步
活动一:阅读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
学生思考: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就其中的一条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提示: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穿衣颜色单一,现在衣服五颜六色,追求时尚;原来人们只是吃饱,而现在追求吃好、讲营养;原来人们骑自行车,而现在多是摩托车、小轿车;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教师归纳:飞驰的高铁列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条件也更加充分……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感受到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2.国家建设成就(主要表现)
活动二:阅读教材P106“阅读感悟”。
学生思考:你从材料中感受到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归纳: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技创新成就斐然;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祖国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让我们倍感自豪。
二、对未来充满信心
1.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活动三:阅读教材P106“探究与分享”。
学生思考: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1)完善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2)严厉处罚违法违规的行为等。
教师归纳:在看到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例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等等。
2.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这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国家在经济、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为国家发展取得的这些成就而自豪。我们也发现在国家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去解决,而且取得了积极成效,所以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我们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应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时内容较为简单,培养学生对祖国发展的自豪感和对未来发展的自信心。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我国的成就,同时也学会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相信国家的举措,相信祖国的未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与时事热点结合,课前的准备要足够充分,这样教学过程会比较活跃,这是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2课时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崇尚劳动,感受历史进步、国家发展是劳动者创造的,尊重劳动者。
2.积极发扬实干精神,主动承担历史重任。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结合具体事例思考、认识劳动的价值和发扬实干精神的重要意义。
2.提高传承辛勤劳动、发扬实干精神的能力,增强接力奋斗的行动力。
三、知识目标
1.明确历史的发展、国家的成就是人民用劳动创造的,懂得劳动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2.懂得发扬实干精神才能创造新的辉煌,明确青少年要担负起历史重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劳动成就今天。
难点:实干创造未来。
【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P108“运用你的经验”,谈谈你的观点。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我们中学生也应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讲授新课】
一、劳动成就今天
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欣赏视频《李子柒展示古法制糖》,感受劳动的美好。
活动一:观察图片,回答:这些成就是谁通过什么方式创造出来的?
答案提示: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万里长城、都江堰、京杭大运河、故宫、大雁塔,每一项成就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今天的中国人民也创造了诸多辉煌,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北斗导航卫星系统、C919国产大飞机、空间试验站……
教师归纳: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2.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活动二:阅读教材P109“探究与分享”。
学生思考:(1)他们为什么令我们感动?
(2)寻找身边令你感动的劳动者,与同学分享其典型事迹。
答案提示:(1)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2)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
教师归纳: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二、实干创造未来
1.实干的意义
活动三:阅读教材P110“探究与分享”。
学生思考:我国的精密轴承研制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答案提示:精密轴承的研制成功离不开技术专家的实干精神和艰苦奋斗。
教师归纳:今天,国家建设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现实。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只有继续发挥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2.实干对我们的要求
活动四:阅读教材P111“探究与分享”。
学生思考: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答案提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左边的同学只看到了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实践的作用,观点是片面的。书本知识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够指导我们。右上角的同学只看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忽视了学习书本知识的必要性,也是片面的。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两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右下角的同学认识是片面的,我们现在学习的都是基础知识,是为将来继续学习或工作打好基础,是有作用的。
教师归纳: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教师寄语: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锤炼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请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也请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明白了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懂得了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我们青少年应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肩负起历史重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时内容比较少,从“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两个方面,说明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重要性,勉励我们应众志成城,脚踏实地,共同奋斗,为实现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作出贡献。本课充分运用教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不足之处:教学活动主要立足于教材内容,拓展较少,应在教学中适当加入时事新闻,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