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天台县始丰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调研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8八上·浙江期中)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D.黄河、长江——中国—城邦民主制【答案】B【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材料所得,A项古埃及文明产生于尼罗河流域而不是印度河,恒河流域,不符合题意;B项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符合题意;C项古印度文明产生于印度河,恒河流域而不是尼罗河流域,且甲骨文是中国的古文字,不符合题意;D项古中国文明产生于黄河,长江路流域,但是城邦民主制是古希腊雅典时期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文明的历史内容,在了解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将各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结合起来,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2.曾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 D.查理曼帝国【答案】A【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曾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大帝国是罗马帝国。A项罗马帝国曾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罗马帝国,需要灵活运用罗马帝国的扩张与疆域。3.(2019八上·天台月考)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后,中国“红十字”会对灾区实施救助。“红十字”是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 )A.道教 B.佛教C.伊斯兰教 D.基督教【答案】D【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基督教的产生考点的掌握。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点评】要求学生了解基督教的标志。4.(2018九上·天台月考)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答案】D【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西周分封制的理解 。题干中李斯提到“诸侯”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且“相攻击”、“相诛伐”可看出所提为此种制度带来的不利后果,故而答案为D。【点评】理解西周分封制带来的不利影响。5.(2019八上·天台月考)“辉煌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希腊之所以会产生辉煌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利益于( )A.便利的交通 B.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C.发达的工商业 D.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答案】D【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西方文明的摇篮考点的理解。公元前5世界,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称为古代希腊的黄金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称为后世民主的典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点评】要求学生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6.(2018八上·台州期中)“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答案】A【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定,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天下”。A项夏朝“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世袭制的诞生。7.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 )A.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C.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D.希腊人曾统治过欧洲【答案】C【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伯里克利当政时,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被看作是现代民主政治源头.希腊文明对现代西方的文明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可知A、B、D是不符合题意的.故选C.【点评】本题是材料式选择题,通过材料内容考查古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这一内容.“我们都是希腊人.”主要考查希腊文明对欧洲的影响.对于材料式选择题要仔细阅读材料,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8.(2017八上·柯桥期中)“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下列关于古罗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 ②罗马共和国实行的是贵族政治的共和制度③公元27年凯撒独揽罗马大权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典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答案】C【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罗马文明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7前年凯撒独揽罗马大权,所以③表述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典,所以④表述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罗马文明的识记。9.(2017八上·台州期中)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匹配正确的是( )A.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道家 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法家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墨家 D.兼爱非攻,互助互爱——儒家【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主张进行改革,依法治国;儒家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互助互爱。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识记。10.(2019八上·天台月考)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大变革时期,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的需要C.分封制衰落 D.人民的愿望【答案】A【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春秋战国社会变革出现的原因的理解。ABCD都是当时社会变革出现的因素。但根据题干中“根本”一词可知答案为A。【点评】理解春秋战国出现社会变革的原因。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60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禹传子,家天下”。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三: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不过,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之后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朝代实行的这种政治制度的作用。【答案】(1)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2)西周的分封制。(3)作用:通过分封,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统治;弊端:诸侯势力过大,威胁中央;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禅让制和世袭制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天下为公”,代表的是原始社会,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私有财产;“选贤与能”指的是在部落联盟首领的选举上依据的是“贤与能”。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尧死后,舜继位。舜年老后,用同样的推举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原始社会末期这种以民主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而世袭制也成为以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每个朝代王位传承的重要制度。(2)本题考查分封制。周武王灭亡商朝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赋,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3)本题考查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故答案为:(1)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2)西周的分封制。(3)作用:通过分封,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统治;弊端:诸侯势力过大,威胁中央;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夏朝的建立、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12.(2019八上·天台月考)图一是一座石碑,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一部法典,下面这段材料就是法典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1)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的?它的名称是什么?(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3)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4)图二反映了雅典怎样的政治制度?在谁执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该文明属于哪种文明?(5)图三的建筑是什么?它位于哪个流域?是古代哪个文明古国的文明象征?【答案】(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2)奴隶主阶级。(3)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海洋文明。(5)金字塔;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观察题干图一可知,这部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利益。据“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可知,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3)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本题考查雅典的政治制度。 观察题干图二可知,图二反映了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在雅典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 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雅典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通过抽签的形式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五百人会议的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雅典文明属于海洋文明。(5)本题考查古代埃及文明。观察题干图三可知,图三的建筑是位于尼罗河流域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文明象征。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发源地,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和象形文字。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陵墓。故答案为:(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2)奴隶主阶级。(3)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海洋文明。(5)金字塔;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以图片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雅典的文明及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及古代大河流域的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相关史实。13.(2017八上·嘉兴期中)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2)材料二中商君采纳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为何会被采纳?(3)用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商鞅变法;奖励农耕,奖励军功。(2)法家。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故被采纳。(3)倾邻国而雄诸侯;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4)变法中的奖励军功(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触犯了宗室贵族的利益。【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百家争鸣【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为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利用商鞅,开始变法。“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指商鞅变法的“奖励农耕,奖励军功”举措。(2)本题考查的是法家思想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可知,商君采纳了诸子百家中的法家思想。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故被采纳。(3)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为“倾邻国而雄诸侯;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4)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法中的奖励军功(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触犯了宗室贵族的利益,导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和法家思想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浙江省天台县始丰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调研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8八上·浙江期中)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D.黄河、长江——中国—城邦民主制2.曾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 D.查理曼帝国3.(2019八上·天台月考)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后,中国“红十字”会对灾区实施救助。“红十字”是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 )A.道教 B.佛教C.伊斯兰教 D.基督教4.(2018九上·天台月考)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5.(2019八上·天台月考)“辉煌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希腊之所以会产生辉煌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利益于( )A.便利的交通 B.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C.发达的工商业 D.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6.(2018八上·台州期中)“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7.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 )A.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C.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D.希腊人曾统治过欧洲8.(2017八上·柯桥期中)“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下列关于古罗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 ②罗马共和国实行的是贵族政治的共和制度③公元27年凯撒独揽罗马大权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典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9.(2017八上·台州期中)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匹配正确的是( )A.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道家 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法家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墨家 D.兼爱非攻,互助互爱——儒家10.(2019八上·天台月考)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大变革时期,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的需要C.分封制衰落 D.人民的愿望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60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禹传子,家天下”。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三: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不过,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之后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朝代实行的这种政治制度的作用。12.(2019八上·天台月考)图一是一座石碑,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一部法典,下面这段材料就是法典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1)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的?它的名称是什么?(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3)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4)图二反映了雅典怎样的政治制度?在谁执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该文明属于哪种文明?(5)图三的建筑是什么?它位于哪个流域?是古代哪个文明古国的文明象征?13.(2017八上·嘉兴期中)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2)材料二中商君采纳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为何会被采纳?(3)用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材料所得,A项古埃及文明产生于尼罗河流域而不是印度河,恒河流域,不符合题意;B项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符合题意;C项古印度文明产生于印度河,恒河流域而不是尼罗河流域,且甲骨文是中国的古文字,不符合题意;D项古中国文明产生于黄河,长江路流域,但是城邦民主制是古希腊雅典时期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文明的历史内容,在了解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将各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结合起来,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2.【答案】A【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曾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大帝国是罗马帝国。A项罗马帝国曾把地中海称为“小澡盆”的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罗马帝国,需要灵活运用罗马帝国的扩张与疆域。3.【答案】D【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基督教的产生考点的掌握。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点评】要求学生了解基督教的标志。4.【答案】D【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西周分封制的理解 。题干中李斯提到“诸侯”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且“相攻击”、“相诛伐”可看出所提为此种制度带来的不利后果,故而答案为D。【点评】理解西周分封制带来的不利影响。5.【答案】D【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西方文明的摇篮考点的理解。公元前5世界,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称为古代希腊的黄金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称为后世民主的典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点评】要求学生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6.【答案】A【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定,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天下”。A项夏朝“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世袭制的诞生。7.【答案】C【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伯里克利当政时,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被看作是现代民主政治源头.希腊文明对现代西方的文明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可知A、B、D是不符合题意的.故选C.【点评】本题是材料式选择题,通过材料内容考查古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这一内容.“我们都是希腊人.”主要考查希腊文明对欧洲的影响.对于材料式选择题要仔细阅读材料,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8.【答案】C【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罗马文明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7前年凯撒独揽罗马大权,所以③表述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典,所以④表述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罗马文明的识记。9.【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主张进行改革,依法治国;儒家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互助互爱。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识记。10.【答案】A【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春秋战国社会变革出现的原因的理解。ABCD都是当时社会变革出现的因素。但根据题干中“根本”一词可知答案为A。【点评】理解春秋战国出现社会变革的原因。11.【答案】(1)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2)西周的分封制。(3)作用:通过分封,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统治;弊端:诸侯势力过大,威胁中央;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禅让制和世袭制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天下为公”,代表的是原始社会,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私有财产;“选贤与能”指的是在部落联盟首领的选举上依据的是“贤与能”。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尧死后,舜继位。舜年老后,用同样的推举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原始社会末期这种以民主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而世袭制也成为以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每个朝代王位传承的重要制度。(2)本题考查分封制。周武王灭亡商朝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赋,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3)本题考查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故答案为:(1)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2)西周的分封制。(3)作用:通过分封,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统治;弊端:诸侯势力过大,威胁中央;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夏朝的建立、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12.【答案】(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2)奴隶主阶级。(3)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海洋文明。(5)金字塔;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观察题干图一可知,这部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利益。据“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可知,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3)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本题考查雅典的政治制度。 观察题干图二可知,图二反映了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在雅典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 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雅典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通过抽签的形式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五百人会议的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雅典文明属于海洋文明。(5)本题考查古代埃及文明。观察题干图三可知,图三的建筑是位于尼罗河流域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文明象征。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发源地,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和象形文字。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陵墓。故答案为:(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2)奴隶主阶级。(3)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海洋文明。(5)金字塔;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以图片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雅典的文明及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及古代大河流域的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相关史实。13.【答案】(1)商鞅变法;奖励农耕,奖励军功。(2)法家。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故被采纳。(3)倾邻国而雄诸侯;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4)变法中的奖励军功(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触犯了宗室贵族的利益。【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百家争鸣【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为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利用商鞅,开始变法。“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指商鞅变法的“奖励农耕,奖励军功”举措。(2)本题考查的是法家思想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可知,商君采纳了诸子百家中的法家思想。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故被采纳。(3)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为“倾邻国而雄诸侯;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4)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法中的奖励军功(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触犯了宗室贵族的利益,导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和法家思想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天台县始丰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调研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天台县始丰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调研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