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40分)1.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D.黄河、长江——中国—楔形文字【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的搭配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的识记。2.(2018八上·台州开学考)表演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时,剧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台词是(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D.“因为他贤能,部落联首领的职位理应让给他。”【答案】C【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古代印度的人类文明是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古印度种姓制度中,武士和国王等世俗统治者属于刹帝利阶层。ABD三项与种姓制度无关,不符合题意;项,不符合题意;C项“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最有可能出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3.(2019八上·柯桥月考)下图中的①、②、③处应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 )A.①东周;②战国;③秦朝 B.①东周;②战国;③东汉C.①战国;②东周;③秦朝 D.①战国;②东周;③东汉【答案】A【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A项①东周;②战国;③秦朝是图中的①、②、③处应填写的朝代(时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夏朝至汉朝这一段时期我国朝代更替的顺序。需要准确识记相关朝代的先后顺序。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4.(2019八上·柯桥月考)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分封制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做诸侯,诸侯又将自己封地内的土地、平民和奴隶 ,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继续向下分封给士。A项是我国古代分封制,符合题意;B项是秦朝开创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不符合题意;C项是西欧的等级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解答本题,把握和识记相关史实是解题的关键。5.(2018八上·杭州月考)提出“民贵” “君轻”的思想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答案】C【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孟子把孔子“仁”的理论推广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民贵君轻”。C项孟子提出“民贵” “君轻”的思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孟子的思想。6.(2019八上·柯桥月考)“陶片放逐法”中具有投票权的是( )A.全体的公民 B.全体成年的男性公民C.世代居住雅典的公民 D.所有希腊公民【答案】B【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一条重要而特别的法律,陶片放逐法,陶片是用以投票的一般陶器的碎片。陶片放逐法常常被用来放逐那些失去了民众支持的政治领袖。由于在雅典只有本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参政议政,而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没有权力,所以“陶片放逐法”中具有投票权的是全体成年的男性公民。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全体成年的男性公民在“陶片放逐法”中具有投票权,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陶片放逐法及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7.(2019八上·柯桥月考)下列有关古希腊文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B.《荷马史诗》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相传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C.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D.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喜剧之父”【答案】D【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他的代表作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里斯托芬是著名的喜剧作家,被称为"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触及当时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描述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生活,恩格斯曾经称阿里斯托芬为“喜剧之父”和“有强烈倾向的诗人”。ABC三项叙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喜剧之父”叙述不正确,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古希腊文化成就。要准确识记古希腊文化成就,尤其记住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8.(2019八上·柯桥月考)11世纪新兴的城市中,不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贾云集的著名商业中心的是( )A.巴黎和威尼斯 B.威尼斯和热那亚C.热那亚和伦敦 D.巴黎和伦敦【答案】D【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十一世纪西欧各国的城市的兴起,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时候西欧各国已完成了封建化过程,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手工业脱离农业而独立,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使西欧的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典型的国家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其中巴黎和伦敦不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贾云集的著名商业中心。ABC三项不符合即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贾云集的著名商业中心的条件,不符合题意;D项巴黎和伦敦不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贾云集的著名商业中心,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不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贾云集的著名商业中心”,结合西欧城市的兴起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从典型的城市中区分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9.(2019八上·柯桥月考)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开始于( )。A.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B.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C.阿拉伯半岛最终完成统一 D.穆罕默德逝世【答案】B【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解析】【分析】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出走麦地那,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宗教领袖,又是政治首脑,为此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B项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的622年开始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伊斯兰教历的有关内容。注意掌握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10.(2019八上·柯桥月考)阿拉伯帝国在科学、文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成就属于阿拉伯帝国的有( )①“阿拉伯数字” ②《医典》 ③《天方夜谭》 ④创造“代数学”一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解析】【分析】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称为“阿拉伯数字”。①不属于阿拉伯帝国的成就,应排除含①的选项。D项②③④属于阿拉伯帝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阿拉伯的文化成就,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11.(2019八上·柯桥月考)大化改新所采取的措施中,作为日本治国基础的是(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B.土地收归国有C.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D.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答案】D【知识点】大化改新【解析】【分析】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天皇和一些曾经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改新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律令规定授予皇族以下贵族、官吏的位阶及相应的特权。同时,确立严格划分良贱的身分制。668年,中大兄即位为天智天皇,编纂了日本第一部成文法《近江令》;这些法典逐渐成为日本治国的基础。ABC三项是大化革新的内容,但不是“日本治国的基础”,不符合题意;D项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是日本治国的基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掌握大化改新的措施及影响是解题的关键。12.(2019八上·柯桥月考)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使其进入到什么社会形态(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答案】B【知识点】大化改新【解析】【分析】7世纪中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改新从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B项封建社会是大化改新后日本的社会形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13.(2019八上·柯桥月考)下列关于基督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 ②奉《圣经》为经典③认为耶稣是“救世主” ④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答案】C【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1世纪时,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叫人长期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后来把信仰基督耶稣的宗教称为基督教。故②③正确。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故①④错误。C项②③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基督教的相关知识。需要准确识记基督教的相关史实。14.(2019八上·柯桥月考)秦朝实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国家统一 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D.增强国家军事实力【答案】B【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的措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本题以《史记 秦始皇本纪》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点。A项实现国家统一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加强中央集权是秦朝实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措施的根本目的,符合题意;C项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是秦朝实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措施的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D项增强国家军事实力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15.(2019八上·台州开学考)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 )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答案】B【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题干的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实际是暗指修建阿房宫使得秦始皇滥用民力,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其刑法严苛,最终导致百姓的反抗。B项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是题干童谣暗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的暴政相关内容,旨在考查认知和分析的能力。16.(2019八上·柯桥月考)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源于(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答案】C【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所以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儒家思想。C项儒家思想是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的来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题以电视剧《汉武大帝》为切入点,考查汉武帝巩固大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17.(2019八上·柯桥月考)“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B.秦始皇统一文字C.汉武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D.汉武帝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答案】A【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题干中“六合”指的是战国七雄中除秦国外的六国,“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说明六国已经被秦统一;而“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说明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封建社会“家天下”的本质。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统一六国,认为自己的功业超过古代三皇五帝,便把“皇”与“帝”连在一起,称“皇帝”,并自称“始皇帝”。故题干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A项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内容,符合题意;B项与材料主旨意义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统一六国。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8.(2019八上·柯桥月考)观察下面的时间轴,西汉历史的起止时间应标识在( )A.①④之间 B.②③之间 C.①③之间 D.②④之间【答案】A【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西汉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9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国到公元9年王莽篡权,西汉结束。A项①④之间是西汉历史的起止时间,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汉历史的起止时间,旨在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识记西汉建立和灭亡的史实是解题的关键。19.(2019八上·柯桥月考)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大批人被征去兴修灵渠 B.士兵奔赴前线与匈奴作战C.市场上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 D.皇帝亲自下地耕作【答案】D【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秦朝时期,秦始皇派人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秦时期市场上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ABC三项秦朝时期可能遇到,不符合题意;D项皇帝亲自下地耕作秦朝时期不可能遇到,皇帝亲自下地耕作出现在汉朝,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的有关史实。熟练掌握秦朝的主要历史史实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2019八上·柯桥月考)2018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类似作用的举措是( )A.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B.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C.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D.元世祖设立行省制度【答案】B【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负责监察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即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为专职监察官,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ACD三项都不具有监察职能,不符合题意;B项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具有监察职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二、非选择题21.(2019八上·柯桥月考)阅读下列材料:有一位21世纪的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古代,这里正在进行最杰出人物的大选,下面是几段选词:A: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B:我是著名的治水英雄,驯服了汹涛洪水,各部落首领都向我朝贡C:我统一了两河流域,在位时还制定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D:我普渡众生,帮助人脱离苦海,我的信徒不计其数这位学生听了一知半解,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帮助他吗?(1)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为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2)B是谁?他的儿子破坏了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而用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代之,以巩固王权,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制度吗?(3)C是谁?他统一后定都在那里?你知道他在位时制定的是什么法典?并且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吗?(4)D是谁?他建立的宗教意在反对当时社会的什么制度?【答案】(1)古代埃及;法老;胡夫。(2)禹(大禹);禅让制,世袭制。(3)汉谟拉比;巴比伦;奴隶主阶级。(4)乔达摩·悉达多/释加牟尼;种姓制度。【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代埃及的相关知识。A国国王是埃及法老,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为壮观。(2)本题考查世袭制。世袭制指的是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在尧舜禹时期,都是通过禅让的方式民主推选部落联盟的首领,到禹在位时,社会生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在禹统治是,他的儿子启已经有了强大的势力。禹没有用禅让的办法选择继承人,在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3)本题考查古巴比伦的文明。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定都巴比伦。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本题考查佛教的相关知识。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佛教最初是反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基本教义在当时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动摇了婆罗门的统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故答案为:(1)古代埃及;法老;胡夫。(2)禹(大禹);禅让制,世袭制。(3)汉谟拉比;巴比伦;奴隶主阶级。(4)乔达摩·悉达多/释加牟尼;种姓制度。【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知识。准确识记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2.(2019八上·柯桥月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材料二: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授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材料三: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史记 商君列传》(1)以上两则材料所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哪一历史背景?(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方面的改革?这方面改革的具体内容怎样?(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改革中的哪一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三所描述的改革内容在本国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答案】(1)大化改新;曾来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他们回国后积极宣扬唐朝的制度,是当时拥护改革的重要力量。(2)经济上的改革;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照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3)商鞅变法;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化改新【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可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日本大化改新。曾来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遣唐使),他们回国后积极宣扬唐朝的制度,是当时拥护改革的重要力量。(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二描述的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其具体内容有: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照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3)本题主要考查秦国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只有买卖;奖励颈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军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比材料二可知,两次改革都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故答案为:(1)大化改新;曾来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他们回国后积极宣扬唐朝的制度,是当时拥护改革的重要力量。(2)经济上的改革;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照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3)商鞅变法;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秦国的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3.(2019八上·柯桥月考)读下图,完成相关题目(1)上述三幅图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建筑风格?图A ;图B ;图C (2)请写出A,C宗教的发源地和创始人。其中B宗教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3)说一说三大宗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答案】(1)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2)基督教:罗马帝国时期的巴勒斯坦地区,耶稣;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公元1世纪。(3)教义迎合了中下层劳动人民精神上的需求;被统治阶级利用和扶持。【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图A是基督教的建筑风格;图B是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图C是佛教的建筑风格。(2)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古代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其创始人为乔达摩 悉达多;中古的基督教会的势力不断膨胀,并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基督教成为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3)宗教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最初是劳动者精神的互助团体,后来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麻痹人民思想的工具。它们的教义迎合了中下层劳动人民精神上的需求,统治阶级利用并扶持,因而三大宗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故答案为:(1)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2)基督教:罗马帝国时期的巴勒斯坦地区,耶稣;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公元1世纪。(3)教义迎合了中下层劳动人民精神上的需求;被统治阶级利用和扶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史实。24.(2019八上·柯桥月考)惠州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编排的历史课本剧《秦始皇PK汉武帝》。现请你依据同学们搜集图片资料,结合同学们编演的秦始皇与汉武帝的PK内容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创盛世:材料二:巅峰对决:请回答:(1)请依据材料一左图,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朝在中央负责监察事务的官职是什么?(2)依据材料一,结合材料二,回答“朕建立第一个国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对决中“我为你创立新制度”中“新制度”是指什么制度?(3)依据材料一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创造了一代盛世?(4)材料二中“你的国家14年就亡了”,依据材料,分析该国家灭亡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5)学习了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不同命运,一位同学认为:就其措施的实质或作用来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说明理由!【答案】(1)御史大夫。(2)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制度。(3)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强化监察,权集中央;实行盐铁专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4)秦的暴政。(5)都出于加强对人们思想控制的目的;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都不利于文化发展。【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秦朝在中央负责监察事务的官职名称。秦始皇吸取了战国时期设置官职的具体经验,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2)本题考查材料一、材料二中,“朕建立第一个国家”的含义、对决中“我为你创立新制度”中“新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一,结合材料二,可知,“朕建立第一个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决中“我为你创立新制度”中“新制度”是指中央集权制度。(3)本题考查汉武帝创造了一代盛世的主要的措施。依据材料一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主要采取了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强化监察,权集中央;实行盐铁专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创造了一代盛世。(4)本题考查材料二中“你的国家14年就亡了”的主要的原因。材料二中“你的国家14年就亡了”,依据材料,秦朝灭亡的主要的原因是秦的暴政。(5)本题考查对就其措施的实质或作用来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认识。学习了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不同命运,一位同学认为:就其措施的实质或作用来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这是因为汉武帝和秦始皇都出于加强对人们思想控制的目的;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都不利于文化发展。故答案为:(1)御史大夫。(2)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制度。(3)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强化监察,权集中央;实行盐铁专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4)秦的暴政。(5)都出于加强对人们思想控制的目的;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都不利于文化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汉时期的史实,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秦汉时期的重要史实,把握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5.(2019八上·柯桥月考)(政治篇:民主·专制)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与春秋战国之际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随后古罗马与中国秦汉交相辉映,东西文明双峰并峙。材料一:材料二:执政官任期短,彼此牵制,权力有限,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元老院,它……有决定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控制并支配国家财产的权力——《世界通史。罗马史》材料三:(1)图一中“A”是指古代希腊 城邦?哪些人有资格参加图一的“公民大会”?(2)根据材料二,说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为加强地方的管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4)同时期,中西文明交相辉映,它们在政治文明上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政治体制对后世的影响。【答案】(1)雅典;成年男性公民。(2)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3)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武帝:推恩令。(4)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中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成为了延续中国两年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1)根据图一《古代A政治机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此图一中“A”是指古代希腊的雅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公职人员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但是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因此成年男性公民有资格参加图一的“公民大会”。 (2)根据材料二“执政官任期短,彼此牵制, 权力有限,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元老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的国家决策权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因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特点是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3)根据图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实行分封制;根据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实行郡县制;根据图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4)根据材料一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制度、材料二罗马共和国实行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结合可知,西方实行民主制度。根据材料三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等可知,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中国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成为了延续中国两年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答案为:(1)雅典;成年男性公民。(2)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3)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武帝:推恩令。(4)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中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成为了延续中国两年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古代罗马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立足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 / 1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40分)1.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D.黄河、长江——中国—楔形文字2.(2018八上·台州开学考)表演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时,剧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台词是(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D.“因为他贤能,部落联首领的职位理应让给他。”3.(2019八上·柯桥月考)下图中的①、②、③处应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 )A.①东周;②战国;③秦朝 B.①东周;②战国;③东汉C.①战国;②东周;③秦朝 D.①战国;②东周;③东汉4.(2019八上·柯桥月考)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分封制的是( )A. B.C. D.5.(2018八上·杭州月考)提出“民贵” “君轻”的思想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6.(2019八上·柯桥月考)“陶片放逐法”中具有投票权的是( )A.全体的公民 B.全体成年的男性公民C.世代居住雅典的公民 D.所有希腊公民7.(2019八上·柯桥月考)下列有关古希腊文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B.《荷马史诗》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相传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C.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D.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喜剧之父”8.(2019八上·柯桥月考)11世纪新兴的城市中,不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贾云集的著名商业中心的是( )A.巴黎和威尼斯 B.威尼斯和热那亚C.热那亚和伦敦 D.巴黎和伦敦9.(2019八上·柯桥月考)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开始于( )。A.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B.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C.阿拉伯半岛最终完成统一 D.穆罕默德逝世10.(2019八上·柯桥月考)阿拉伯帝国在科学、文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成就属于阿拉伯帝国的有( )①“阿拉伯数字” ②《医典》 ③《天方夜谭》 ④创造“代数学”一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19八上·柯桥月考)大化改新所采取的措施中,作为日本治国基础的是(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B.土地收归国有C.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D.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12.(2019八上·柯桥月考)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使其进入到什么社会形态(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13.(2019八上·柯桥月考)下列关于基督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 ②奉《圣经》为经典③认为耶稣是“救世主” ④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4.(2019八上·柯桥月考)秦朝实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国家统一 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D.增强国家军事实力15.(2019八上·台州开学考)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 )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16.(2019八上·柯桥月考)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源于(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17.(2019八上·柯桥月考)“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B.秦始皇统一文字C.汉武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D.汉武帝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18.(2019八上·柯桥月考)观察下面的时间轴,西汉历史的起止时间应标识在( )A.①④之间 B.②③之间 C.①③之间 D.②④之间19.(2019八上·柯桥月考)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大批人被征去兴修灵渠 B.士兵奔赴前线与匈奴作战C.市场上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 D.皇帝亲自下地耕作20.(2019八上·柯桥月考)2018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类似作用的举措是( )A.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B.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C.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D.元世祖设立行省制度二、非选择题21.(2019八上·柯桥月考)阅读下列材料:有一位21世纪的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古代,这里正在进行最杰出人物的大选,下面是几段选词:A: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B:我是著名的治水英雄,驯服了汹涛洪水,各部落首领都向我朝贡C:我统一了两河流域,在位时还制定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D:我普渡众生,帮助人脱离苦海,我的信徒不计其数这位学生听了一知半解,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帮助他吗?(1)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为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2)B是谁?他的儿子破坏了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而用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代之,以巩固王权,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制度吗?(3)C是谁?他统一后定都在那里?你知道他在位时制定的是什么法典?并且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吗?(4)D是谁?他建立的宗教意在反对当时社会的什么制度?22.(2019八上·柯桥月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材料二: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授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材料三: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史记 商君列传》(1)以上两则材料所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哪一历史背景?(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方面的改革?这方面改革的具体内容怎样?(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改革中的哪一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三所描述的改革内容在本国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23.(2019八上·柯桥月考)读下图,完成相关题目(1)上述三幅图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建筑风格?图A ;图B ;图C (2)请写出A,C宗教的发源地和创始人。其中B宗教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3)说一说三大宗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24.(2019八上·柯桥月考)惠州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编排的历史课本剧《秦始皇PK汉武帝》。现请你依据同学们搜集图片资料,结合同学们编演的秦始皇与汉武帝的PK内容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创盛世:材料二:巅峰对决:请回答:(1)请依据材料一左图,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朝在中央负责监察事务的官职是什么?(2)依据材料一,结合材料二,回答“朕建立第一个国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对决中“我为你创立新制度”中“新制度”是指什么制度?(3)依据材料一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创造了一代盛世?(4)材料二中“你的国家14年就亡了”,依据材料,分析该国家灭亡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5)学习了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不同命运,一位同学认为:就其措施的实质或作用来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说明理由!25.(2019八上·柯桥月考)(政治篇:民主·专制)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与春秋战国之际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随后古罗马与中国秦汉交相辉映,东西文明双峰并峙。材料一:材料二:执政官任期短,彼此牵制,权力有限,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元老院,它……有决定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控制并支配国家财产的权力——《世界通史。罗马史》材料三:(1)图一中“A”是指古代希腊 城邦?哪些人有资格参加图一的“公民大会”?(2)根据材料二,说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为加强地方的管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4)同时期,中西文明交相辉映,它们在政治文明上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政治体制对后世的影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的搭配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的识记。2.【答案】C【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古代印度的人类文明是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古印度种姓制度中,武士和国王等世俗统治者属于刹帝利阶层。ABD三项与种姓制度无关,不符合题意;项,不符合题意;C项“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最有可能出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3.【答案】A【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A项①东周;②战国;③秦朝是图中的①、②、③处应填写的朝代(时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夏朝至汉朝这一段时期我国朝代更替的顺序。需要准确识记相关朝代的先后顺序。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4.【答案】A【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做诸侯,诸侯又将自己封地内的土地、平民和奴隶 ,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继续向下分封给士。A项是我国古代分封制,符合题意;B项是秦朝开创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不符合题意;C项是西欧的等级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解答本题,把握和识记相关史实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C【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孟子把孔子“仁”的理论推广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民贵君轻”。C项孟子提出“民贵” “君轻”的思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孟子的思想。6.【答案】B【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一条重要而特别的法律,陶片放逐法,陶片是用以投票的一般陶器的碎片。陶片放逐法常常被用来放逐那些失去了民众支持的政治领袖。由于在雅典只有本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参政议政,而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没有权力,所以“陶片放逐法”中具有投票权的是全体成年的男性公民。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全体成年的男性公民在“陶片放逐法”中具有投票权,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陶片放逐法及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7.【答案】D【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他的代表作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里斯托芬是著名的喜剧作家,被称为"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触及当时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描述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生活,恩格斯曾经称阿里斯托芬为“喜剧之父”和“有强烈倾向的诗人”。ABC三项叙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喜剧之父”叙述不正确,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古希腊文化成就。要准确识记古希腊文化成就,尤其记住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8.【答案】D【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十一世纪西欧各国的城市的兴起,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时候西欧各国已完成了封建化过程,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手工业脱离农业而独立,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使西欧的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典型的国家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其中巴黎和伦敦不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贾云集的著名商业中心。ABC三项不符合即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贾云集的著名商业中心的条件,不符合题意;D项巴黎和伦敦不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贾云集的著名商业中心,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不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贾云集的著名商业中心”,结合西欧城市的兴起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从典型的城市中区分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9.【答案】B【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解析】【分析】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出走麦地那,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宗教领袖,又是政治首脑,为此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B项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的622年开始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伊斯兰教历的有关内容。注意掌握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10.【答案】D【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解析】【分析】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称为“阿拉伯数字”。①不属于阿拉伯帝国的成就,应排除含①的选项。D项②③④属于阿拉伯帝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阿拉伯的文化成就,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11.【答案】D【知识点】大化改新【解析】【分析】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天皇和一些曾经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改新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律令规定授予皇族以下贵族、官吏的位阶及相应的特权。同时,确立严格划分良贱的身分制。668年,中大兄即位为天智天皇,编纂了日本第一部成文法《近江令》;这些法典逐渐成为日本治国的基础。ABC三项是大化革新的内容,但不是“日本治国的基础”,不符合题意;D项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是日本治国的基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掌握大化改新的措施及影响是解题的关键。12.【答案】B【知识点】大化改新【解析】【分析】7世纪中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改新从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B项封建社会是大化改新后日本的社会形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13.【答案】C【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1世纪时,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叫人长期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后来把信仰基督耶稣的宗教称为基督教。故②③正确。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故①④错误。C项②③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基督教的相关知识。需要准确识记基督教的相关史实。14.【答案】B【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的措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本题以《史记 秦始皇本纪》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点。A项实现国家统一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加强中央集权是秦朝实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措施的根本目的,符合题意;C项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是秦朝实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措施的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D项增强国家军事实力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15.【答案】B【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题干的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实际是暗指修建阿房宫使得秦始皇滥用民力,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其刑法严苛,最终导致百姓的反抗。B项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是题干童谣暗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的暴政相关内容,旨在考查认知和分析的能力。16.【答案】C【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所以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儒家思想。C项儒家思想是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的来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题以电视剧《汉武大帝》为切入点,考查汉武帝巩固大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17.【答案】A【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题干中“六合”指的是战国七雄中除秦国外的六国,“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说明六国已经被秦统一;而“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说明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封建社会“家天下”的本质。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统一六国,认为自己的功业超过古代三皇五帝,便把“皇”与“帝”连在一起,称“皇帝”,并自称“始皇帝”。故题干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A项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内容,符合题意;B项与材料主旨意义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统一六国。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8.【答案】A【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西汉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9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国到公元9年王莽篡权,西汉结束。A项①④之间是西汉历史的起止时间,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汉历史的起止时间,旨在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识记西汉建立和灭亡的史实是解题的关键。19.【答案】D【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解析】【分析】秦朝时期,秦始皇派人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秦时期市场上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ABC三项秦朝时期可能遇到,不符合题意;D项皇帝亲自下地耕作秦朝时期不可能遇到,皇帝亲自下地耕作出现在汉朝,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的有关史实。熟练掌握秦朝的主要历史史实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答案】B【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负责监察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即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为专职监察官,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ACD三项都不具有监察职能,不符合题意;B项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具有监察职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21.【答案】(1)古代埃及;法老;胡夫。(2)禹(大禹);禅让制,世袭制。(3)汉谟拉比;巴比伦;奴隶主阶级。(4)乔达摩·悉达多/释加牟尼;种姓制度。【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代埃及的相关知识。A国国王是埃及法老,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为壮观。(2)本题考查世袭制。世袭制指的是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在尧舜禹时期,都是通过禅让的方式民主推选部落联盟的首领,到禹在位时,社会生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在禹统治是,他的儿子启已经有了强大的势力。禹没有用禅让的办法选择继承人,在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3)本题考查古巴比伦的文明。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定都巴比伦。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本题考查佛教的相关知识。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佛教最初是反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基本教义在当时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动摇了婆罗门的统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故答案为:(1)古代埃及;法老;胡夫。(2)禹(大禹);禅让制,世袭制。(3)汉谟拉比;巴比伦;奴隶主阶级。(4)乔达摩·悉达多/释加牟尼;种姓制度。【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知识。准确识记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2.【答案】(1)大化改新;曾来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他们回国后积极宣扬唐朝的制度,是当时拥护改革的重要力量。(2)经济上的改革;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照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3)商鞅变法;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化改新【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可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日本大化改新。曾来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遣唐使),他们回国后积极宣扬唐朝的制度,是当时拥护改革的重要力量。(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二描述的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其具体内容有: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照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3)本题主要考查秦国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只有买卖;奖励颈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军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比材料二可知,两次改革都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故答案为:(1)大化改新;曾来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他们回国后积极宣扬唐朝的制度,是当时拥护改革的重要力量。(2)经济上的改革;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照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3)商鞅变法;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秦国的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3.【答案】(1)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2)基督教:罗马帝国时期的巴勒斯坦地区,耶稣;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公元1世纪。(3)教义迎合了中下层劳动人民精神上的需求;被统治阶级利用和扶持。【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图A是基督教的建筑风格;图B是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图C是佛教的建筑风格。(2)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古代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其创始人为乔达摩 悉达多;中古的基督教会的势力不断膨胀,并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基督教成为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3)宗教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最初是劳动者精神的互助团体,后来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麻痹人民思想的工具。它们的教义迎合了中下层劳动人民精神上的需求,统治阶级利用并扶持,因而三大宗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故答案为:(1)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2)基督教:罗马帝国时期的巴勒斯坦地区,耶稣;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公元1世纪。(3)教义迎合了中下层劳动人民精神上的需求;被统治阶级利用和扶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史实。24.【答案】(1)御史大夫。(2)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制度。(3)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强化监察,权集中央;实行盐铁专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4)秦的暴政。(5)都出于加强对人们思想控制的目的;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都不利于文化发展。【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秦朝在中央负责监察事务的官职名称。秦始皇吸取了战国时期设置官职的具体经验,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2)本题考查材料一、材料二中,“朕建立第一个国家”的含义、对决中“我为你创立新制度”中“新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一,结合材料二,可知,“朕建立第一个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决中“我为你创立新制度”中“新制度”是指中央集权制度。(3)本题考查汉武帝创造了一代盛世的主要的措施。依据材料一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主要采取了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强化监察,权集中央;实行盐铁专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创造了一代盛世。(4)本题考查材料二中“你的国家14年就亡了”的主要的原因。材料二中“你的国家14年就亡了”,依据材料,秦朝灭亡的主要的原因是秦的暴政。(5)本题考查对就其措施的实质或作用来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认识。学习了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不同命运,一位同学认为:就其措施的实质或作用来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这是因为汉武帝和秦始皇都出于加强对人们思想控制的目的;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都不利于文化发展。故答案为:(1)御史大夫。(2)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制度。(3)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强化监察,权集中央;实行盐铁专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4)秦的暴政。(5)都出于加强对人们思想控制的目的;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都不利于文化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汉时期的史实,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秦汉时期的重要史实,把握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5.【答案】(1)雅典;成年男性公民。(2)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3)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武帝:推恩令。(4)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中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成为了延续中国两年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1)根据图一《古代A政治机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此图一中“A”是指古代希腊的雅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公职人员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但是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因此成年男性公民有资格参加图一的“公民大会”。 (2)根据材料二“执政官任期短,彼此牵制, 权力有限,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元老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的国家决策权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因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特点是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3)根据图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实行分封制;根据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实行郡县制;根据图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4)根据材料一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制度、材料二罗马共和国实行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结合可知,西方实行民主制度。根据材料三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等可知,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中国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成为了延续中国两年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答案为:(1)雅典;成年男性公民。(2)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3)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武帝:推恩令。(4)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中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成为了延续中国两年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古代罗马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立足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