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城关中学等三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到第3章第1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城关中学等三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到第3章第1节)

资源简介

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城关中学等三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到第3章第1节)
1.(2018七上·三门期中)下列试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试剂 B.滴加试剂
C.液体加热 D.量筒读数
【答案】A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探究倾倒试剂、滴加试剂、液体加热、量筒读数实验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和方法。
【解答】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A符合题意。
B、用滴管滴加试剂时,滴管下端不能伸入试管,更不能触碰试剂,以防污染试剂.一定要把滴管悬挂在容器上方,B不符合题意。
C、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1/3. C不符合题意。
D、俯视偏大,仰视偏小,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2018七上·三门期中)陕西某地一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进行新陈代谢
C.能快速生长 D.手感比较柔软
【答案】D
【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生物的主要特点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还有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A、具有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所以符合生物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生物能进行新城代谢,B不符合题意。
C、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符合属于生物特征,C不符合题意。
D、手感比较柔软,某些非生物手感也很柔软的,比如布偶娃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2018七上·三门期中)下列关于我们教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桌面面积约为4米2 B.课桌高度约为0.8米
C.课桌抽屉容积约为1米3 D.桌面厚度约为50分米
【答案】B
【知识点】估测;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面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厚度指物体上下相对两面之间的距离,指物体之厚薄程度。
【解答】A、双人桌的长度为11分米,宽度为5分米,双人桌面面积为55分米,单人桌长度为6分米,宽度为5分米,单人桌的面积为30分米,A不符合题意。
B、假设一位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B符合题意。
C、课桌抽屉长为5分米,宽为3分米,高为1分米,5×3×1=15(立方分米),C不符合题意。
D、厚度指物体上下相对两面之间的距离,指物体之厚薄程度。 桌面厚度在2厘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2018七上·三门期中)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以下有关地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B.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C.岩石圈由地壳和地幔组成
D.地球仪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的模型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答】A、地球的确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A不符合题意。
B、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B不符合题意。
C、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上地幔顶部是指地幔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即软流层位于地幔中.答案A
D、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故答案为:C
5.(2018七上·三门期中)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植物的是(  )
A.草履虫 B.衣藻
C.酵母菌 D.变形虫
【答案】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
【解答】A、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衣藻是单细胞的藻类植物,生活在淡水中.细胞呈卵形或球形,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里有一个杯状的叶绿体。C符合题意。
C、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类,B不符合题意。
D、变形虫是单细胞的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2018七上·三门期中)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用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B.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答案】A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解答】A、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A符合题意。
B、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B不符合题意。
C、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但是沸水的温度为100℃,C不符合题意。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超出了它的测量范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2018七上·三门期中)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小明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环节(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制定计划 D.交流与表达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 ⑥解释和结论 ⑦反思与评价。
【解答】小明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属于猜想假设。
故答案为:B
8.(2018七上·三门期中)右图中的甲位于(  )
A.东半球、低纬度 B.东半球、中纬度
C.西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高纬度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低纬度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纬度30度间的空间范围,即30°N至30°S以内地区,包括热带、副热带两个热量带。
【解答】赤道把地球平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西经20°和东经160°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从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之间是东半球,从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之间是西半球; 低纬度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纬度30度间的空间范围,即30°N至30°S以内地区,包括热带、副热带两个热量带,因此右图中的甲属于西半球低纬度。
故答案为:C
9.(2018七上·三门期中)如果用右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4
A. 纲 目 科 种
B.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C. 地球 地壳 地幔 地核
D.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动物界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是并列关系。
【解答】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A符合题意。
B、4细胞构成3组织,3组织构成2器官,2器官构成1植物体,题干顺序颠倒,B不符合题意。
C、若图中表示的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由外向内依次是2为地壳,3为地幔,4为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地球最外面的圈层,C不符合题意。
D、动物界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是并列关系,无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2018七上·三门期中)某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水银柱长5cm,在100摄氏度时水银柱长25cm,当水银柱长12cm时,所示的温度为(  )
A.28摄氏度 B.35摄氏度 C.48摄氏度 D.60摄氏度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 温度计是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的工具,分为指针温度计和 数字温度计。
【解答】水银柱5cm时的温度是0℃,25c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c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100℃/(25-5)=5℃;在液体中水银柱的长度上升了12cm-5cm=7cm,液体的温度=7cm×5℃/cm=35℃。
故答案为:B
11.(2018七上·三门期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只通过调整目镜、物镜或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亮暗的联系知识解题。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
故答案为:C。
12.(2018七上·三门期中)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受精卵形成5~6天后的胚胎,在体外条件下能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科学家描述: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与伦比。这里的“可塑性”指(  )
A.细胞分裂能力 B.细胞分化能力
C.细胞生长能力 D.细胞变形能力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是: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
【解答】题干的“可塑性”指细胞分化,因为细胞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故答案为:B
13.(2018七上·三门期中)下列方法不能用来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是(  )
A.从远处开来的船先见到桅杆,后见到船身
B.太阳东升西落
C.人造卫星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D.月食时缺损部分边缘是圆弧形的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解答】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轮船出海时,看海中的船先见到桅杆,后见到船身,A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错误;由人造卫星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直观的反映了地球是个球体,C错误;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D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错误。而B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不能得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B正确。
故选B
14.(2018七上·三门期中)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3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
【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数据往往会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测出的结果更准确。
【解答】第4次测量结果中的12.75cm 与其他的数据相差太多,是数值不正确。所以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12.35cm
故答案为:C
15.(2018七上·三门期中)人们对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有时要求很高,有时要求不高,在不同要求时测量工具的选择很关键,下面对测量工具的选择合适的是(  )
A.测量标枪的成绩用最小刻度是1毫米的刻度尺
B.测量室温选用测量范围是-30℃~50℃的温度计
C.测量玻璃窗的长度用学生铅笔袋中的塑料直尺
D.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普通手表
【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百米赛跑的时间较短,只有10s多,测量应选用分度值较高的秒表。
【解答】A、投掷标枪的成绩测量时选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就可以,但是该项中选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A不符合题意。
B、B、寒暑表一般的测量量程是 -30℃~50℃ ,B符合题意。
C、为玻璃窗,测量玻璃长度时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应为1mm,C不符合题意。
D、百米赛跑的时间较短,只有10s多,测量应选用分度值较高的秒表,不能使用普通手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2018七上·三门期中)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如果把铜丝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读数,都不能俯视或仰视。
【解答】A、用被拉长了的皮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但是被拉长的皮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A不符合题意。
B、如果把铜丝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会造成测出头发圈长度偏大,计算出的头发的直径偏大,B符合题意。
C、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那么它的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导致测量的沸水温度偏低,C不符合题意。
D、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由于俯视读数大于实际数值,所以所量液体实际体积偏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2018七上·三门期中)小明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染色前进行了第一次观察,染色后进行了第二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B.第一次观察时适当使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镜,有利于观察细胞结构
C.第二次观察时可以看到细胞质中很清晰的红色大液泡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安放临时装片后就使用较长的物镜观察
【答案】B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A、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液体在盖玻片下移动,使细胞完全浸在液体中,A错误;
B、第一次观察时适当使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镜,有利于观察细胞结构,B正确;
C、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液泡,C错误;
D、不可以安放临时装片后就使用较长的物镜观察,目镜可能会压到装片,D错误。
故选:B
18.(2018七上·三门期中)有关经纬线的叙述:①所有经线都为半圆弧;②所有纬线圈都是半圆;③所有经线与纬线等长;④所有经线等长。在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纬线和经线知识点:纬线的长度不相等,除两极点外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圈,所有经线都为半圆弧,所有经线等长。
故答案为:D
19.(2018七上·三门期中)某同学在用量筒取液体时,先用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 34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用俯视读得液体体积为 5毫升,则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A.大于19mL B.小于19mL C.等于19mL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仰视和俯视量筒液面都是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解答】先仰视量筒液面读数为34mL,其实际体积大于34mL;再俯视量筒液面读数为5mL,其实际体积小于5mL;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所以倒出液体的体积为:(大于34mL)-(小于5mL)=(大于19mL)。
故答案为:A
20.(2018七上·三门期中)为了比较苹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2种果汁,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榨取的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2只小烧杯中蓝色淀粉一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 1 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④小烧杯的大小必须相等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 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
【解答】 ①榨取的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④小烧杯的大小必须相等对实验没有影响,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②2只小烧杯中蓝色淀粉一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 1 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这两个才是实验关键条件。
故答案为:D
21.(2018七上·三门期中)下列仪器中,用来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填序号,下同),用作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的是   ,搅拌作用的是   。
【答案】⑤;③;②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分析】玻璃仪器,可用来搅拌加速溶质溶解,过滤时引流,也可用来蒸发结晶少量溶液。
【解答】下列仪器中,用来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⑤ 药匙,用作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的是③ 试管,搅拌作用的是②玻璃棒。
故答案为:⑤;③;②
22.(2018七上·三门期中)给下列各量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盒牛奶的体积为250   ;
(2)小柯同学的身高是162   ;
(3)一枚硬币厚度约2.1   ;
(4)沸腾的水的温度是100   
【答案】(1)mL
(2)cm
(3)mm
(4)摄氏度
【知识点】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人的身高单位为厘米。
【解答】(1)一盒牛奶的体积为250mL。
(2)小柯同学的身高是162cm。
(3)一枚硬币厚度约2.1mm。
(4)沸腾的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
故答案为:(1)mL(2)cm(3)mm(4)摄氏度
23.(2018七上·三门期中)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用它测得《科学》课本页码从第1页至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   厘米。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
【答案】(1)1mm;1.85;0.01
(2)热胀冷缩;36.6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 。
【解答】(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1.85cm 。用它测得《科学》课本页码从第1页至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0.01厘米。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36.6℃。
故答案为:(1)1mm;1.85;0.01(2)热胀冷缩;36.6
24.(2018七上·三门期中)某同学用如图方法测得的硬币直径为   厘米。
【答案】1.85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刻度尺每一大格代表1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解答】起始端从零开始,右端对的刻度是7.40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40cm.所以硬币的直径D== 1.85cm
故答案为:1.85
25.(2018七上·三门期中)如图为某细胞结构模式图,请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图肯定不是植物细胞,判断依据是   (写出任意一点即可)
(2)细胞中生命活动的场所是   , 控制物质进出的是   。
(3)若该细胞是动物的血细胞,则由该细胞构成的组织是   组织。
【答案】(1)该细胞无叶绿体(液泡)
(2)细胞质;细胞膜
(3)结缔组织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是它并没有将细胞封闭起来。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或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解答】(1)该图肯定不是植物细胞,判断依据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但是动物细胞无叶绿体和液泡,但是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液泡。因此该图为动物细胞。
(2)细胞中生命活动的场所是细胞质,因为细胞质是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因为细胞的生活需要水和其他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是它并没有将细胞封闭起来。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或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结缔组织若该细胞是动物的血细胞,则由该细胞构成的组织是结缔组织。因为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故答案为:(1)该细胞无叶绿体(液泡)(2)细胞质;细胞膜(3)结缔组织
26.(2018七上·三门期中)小柯买来一个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剥皮,皮是   组织;吃果肉,果肉是   组织;西红柿流出的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中,西红柿属于   。
【答案】保护;营养;液泡;器官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通常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解答】小柯买来一个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剥皮,皮是保护组织,因为果实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吃果肉,果肉是营养组织,因为营养组织里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西红柿流出的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因为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果实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果实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中,西红柿是果实,因此属于器官。
故答案为:保护;营养;液泡;器官
27.(2018七上·三门期中)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   (填字母)次实验测量可以省去,石蜡的体积是   .
【答案】AC;5cm3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石蜡不能沉入水中是因为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解答】悬重法测石蜡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并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1,再用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2,则石蜡的体积V=V2-V1=59cm3-54cm3=5cm3;据此分析,测量石蜡的体积只需要B和D两次测量,A和C可以省去。
故答案为:AC;5cm3
28.(2018七上·三门期中)图为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图(顺序被打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的正确顺序
A.D→B→C→A→E→G→F B.B→D→C→A→E→G→F
C.B→C→D→A→E→G→F D.B→D→C→A→G→E→F
(2)图 D滴的液体是   
(3)结合下面图1~4回答问题,显微镜观察时,图1中,转动   (填序号)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如果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图2中   (填序号,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图   (填序号),图4中想要把A移到视眼中央,载玻片应该往   方向移动.
【答案】(1)B
(2)清水
(3)1;5,6;3;左下方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成倒像,物像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展、B是擦、C是撕、D是滴、E是盖、F是吸、G是染,因此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用字母排序) B、D、C、A、E、G、F。
(2)图D滴的液体是清水。
(3)显微镜观察时,图1中,转动①粗准焦螺旋时可使镜筒升降的范围大 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⑤⑥如果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图2中⑤和⑥,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要使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④⑤是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⑥⑦为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所以如果看到的细胞数目要最少,则目镜和物镜组合是图2中的组合⑤和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图3,图4中想要把A移到视眼中央,载玻片应该往左下方向移动,由于显微镜成倒像,物像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细胞A在左下方,所以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
故答案为:(1)B(2)清水(3)①;⑤⑥;3;左下方
29.(2018七上·三门期中)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1)对于酒精灯的点燃和熄灭,正确的做法是(  )
(2)甲同学取一根小木棒放在酒精灯的焰心部位,一定时间后观察现象,对于“一定时间”较合理的是(  )
A.10分钟 B.3秒 C.30秒 D.5分钟
(3)该小组同学通过   判断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
(4)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酒精灯   的温度最高
【答案】(1)1,3
(2)B
(3)木棒的颜色变化
(4)外焰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两查: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查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两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一不可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否则会引发火灾。
【解答】(1)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会使酒精灯内酒精流出引发火灾;用嘴吹灭酒精灯,容易使火焰沿着灯芯进入酒精灯内,引发火灾。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两查: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查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两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一不可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否则会引发火灾。所以①③是正确的做法。
(2)甲同学取一根小木棒放在酒精灯的焰心部位,一定时间后观察现象,对于“一定时间”较合理的是 甲同学取一根小木棒放在酒精灯的焰心部位,一定时间后观察现象,对于“一定时间”较合理的是3秒,3秒是较合理的时间,小木棒燃烧时间若太长,不利于实验观察的现象。
(3) 该小组同学通过木棒的颜色变化判断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
(4)在实验中,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这说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原因外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酒精燃烧更充分;
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
故答案为:(1)①③(2)B(3)木棒的颜色变化(4)外焰
30.(2018七上·三门期中)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⑴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⑵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   。请你帮助设置实验:
①取与甲同学所取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答案】设置对照组;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在庄稼地里农民经常使用农药品使植株长得更好更高大。
【解答】(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组。因为设置对照组可以对比试验结果,更准确得到实验结果。设置实验: ①取与甲同学所取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②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因为喷洒清水可以和喷洒赤霉素对比实验。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如果20天后,出现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因为喷洒赤霉素的大豆植株增高比对照组的高,那么说明赤霉素确实能促进大豆植株增高。
故答案为:设置对照组;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
故答案为:(1)设置对照组;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
31.(2018七上·三门期中)《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mL、300mL、350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   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   。
(3)已知往300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mL。现在往空杯里加145mL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   有关。
【答案】(1)体积
(2)先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然后用量筒将杯子装满水,得出加入水的总体积V总;再往杯子中投入小钢珠,直至小钢珠装满杯子,再将水槽中收集的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出水量V溢;则采用投小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为V总-V溢
(3)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间隙)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间隙)有关。
【解答】(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体积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先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然后用量筒将杯子装满水,得出加入水的总体积V总;再往杯子中投入小钢珠,直至小钢珠装满杯子,再将水槽中收集的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出水量V溢;则采用投小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为V总-V溢
(3)已知往300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mL。现在往空杯里加145mL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间隙)有关。
故答案为:(1)体积(2)先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然后用量筒将杯子装满水,得出加入水的总体积V总;再往杯子中投入小钢珠,直至小钢珠装满杯子,再将水槽中收集的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出水量V溢;则采用投小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为V总-V溢(3)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间隙)
32.(2018七上·三门期中)请你根据植物的分类表,补充完成植物检索表
植物检索表
1a有种子…………………2
1b无种子…………………3
2a种子有包被………被子植物
2b A …………… B
3a有茎和叶…………… C
3b无茎、叶分化………藻类
4a D ………………蕨类
4bE ……………… F
则检索表中:A   B   C   D   E   F   。
【答案】种子无包被;裸子植物;4;有根;无根;苔藓类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苔藓类、蕨类属于孢子植物。
【解答】A是种子无包被,B是裸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的特点是种子无果皮包被,3a有茎和叶是C4,蕨类有根,苔藓类无根。
故答案为:种子无包被;裸子植物;4;有根;无根;苔藓类
33.(2018七上·三门期中)伞藻是一类单细胞的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图),由于伞藻种间容易嫁接,常用来研究生长和发育的遗传控制。重新嫁接如图甲、乙所示。
(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2)若连接成活,图中甲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   ,理由是   。
【答案】(1)①
(2)菊花形;细胞核是生长发育的遗传控制中心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这都和细胞核的指挥和控制密不可分。
【解答】(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因为伞藻是植物,植物和人区别在于植物有细胞壁,人没有,属于伞藻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
(2)若连接成活,图中甲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菊花形,理由是细胞核是生长发育的遗传控制中心。细胞核内由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1)①(2)菊花形;细胞核是生长发育的遗传控制中心
34.(2018七上·三门期中)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   。
【答案】(1)气体热胀冷缩
(2)左
(3)用更细的玻璃管(用更大的烧瓶)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解答】(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因为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就要收缩,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
(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用更细的玻璃管(用更大的烧瓶)。因为提高精确程度将玻璃泡做大些,玻璃管做细些。
故答案为:(1)气体热胀冷缩(2)左(3)用更细的玻璃管(用更大的烧瓶)
35.(2018七上·三门期中)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科同学做了很多实验:
(1)小科同学想测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具体如下: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如图的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 ,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低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V2与V1的差值就是一枚大头针的体积。你认为她的这种操作可行吗?并说明理由。   
(2)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因矿石体积较大,小科同学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求矿石的体积为   厘米3,
(3)同学们对小科的测量结果提出了疑问,有的说测量结果偏大了,有的说测量结果偏小了。请谈谈你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不可行,大头针体积太小,放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几乎无变化
(2)70
(3)偏大,矿石拿出后会带走一部分水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出放入水中的物质的体积的科学方法。
【解答】(1)这是不可行的,因为大头针体积太小,所以放入量筒中水的体积是没有什么变化的,起不了作用的。
(2)因为在水面外做标记(矿石浸没水中),取出矿石后,补充水,水为200毫升,去掉补充的水,倒入量筒中为130毫升,说明矿石的体积为200cm3-130cm3=70cm3
(3)测量结果偏大,因为矿石拿出后会带走一部分水。
故答案为:(1) 不可行,大头针体积太小,放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几乎无变化(2)70(3)偏大,矿石拿出后会带走一部分水
1 / 1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城关中学等三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到第3章第1节)
1.(2018七上·三门期中)下列试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试剂 B.滴加试剂
C.液体加热 D.量筒读数
2.(2018七上·三门期中)陕西某地一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进行新陈代谢
C.能快速生长 D.手感比较柔软
3.(2018七上·三门期中)下列关于我们教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桌面面积约为4米2 B.课桌高度约为0.8米
C.课桌抽屉容积约为1米3 D.桌面厚度约为50分米
4.(2018七上·三门期中)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以下有关地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B.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C.岩石圈由地壳和地幔组成
D.地球仪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的模型
5.(2018七上·三门期中)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植物的是(  )
A.草履虫 B.衣藻
C.酵母菌 D.变形虫
6.(2018七上·三门期中)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用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B.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7.(2018七上·三门期中)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小明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环节(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制定计划 D.交流与表达
8.(2018七上·三门期中)右图中的甲位于(  )
A.东半球、低纬度 B.东半球、中纬度
C.西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高纬度
9.(2018七上·三门期中)如果用右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4
A. 纲 目 科 种
B.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C. 地球 地壳 地幔 地核
D.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A.A B.B C.C D.D
10.(2018七上·三门期中)某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水银柱长5cm,在100摄氏度时水银柱长25cm,当水银柱长12cm时,所示的温度为(  )
A.28摄氏度 B.35摄氏度 C.48摄氏度 D.60摄氏度
11.(2018七上·三门期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只通过调整目镜、物镜或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12.(2018七上·三门期中)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受精卵形成5~6天后的胚胎,在体外条件下能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科学家描述: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与伦比。这里的“可塑性”指(  )
A.细胞分裂能力 B.细胞分化能力
C.细胞生长能力 D.细胞变形能力
13.(2018七上·三门期中)下列方法不能用来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是(  )
A.从远处开来的船先见到桅杆,后见到船身
B.太阳东升西落
C.人造卫星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D.月食时缺损部分边缘是圆弧形的
14.(2018七上·三门期中)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3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
15.(2018七上·三门期中)人们对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有时要求很高,有时要求不高,在不同要求时测量工具的选择很关键,下面对测量工具的选择合适的是(  )
A.测量标枪的成绩用最小刻度是1毫米的刻度尺
B.测量室温选用测量范围是-30℃~50℃的温度计
C.测量玻璃窗的长度用学生铅笔袋中的塑料直尺
D.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普通手表
16.(2018七上·三门期中)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如果把铜丝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A.A B.B C.C D.D
17.(2018七上·三门期中)小明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染色前进行了第一次观察,染色后进行了第二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B.第一次观察时适当使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镜,有利于观察细胞结构
C.第二次观察时可以看到细胞质中很清晰的红色大液泡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安放临时装片后就使用较长的物镜观察
18.(2018七上·三门期中)有关经纬线的叙述:①所有经线都为半圆弧;②所有纬线圈都是半圆;③所有经线与纬线等长;④所有经线等长。在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2018七上·三门期中)某同学在用量筒取液体时,先用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 34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用俯视读得液体体积为 5毫升,则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A.大于19mL B.小于19mL C.等于19mL D.无法判断
20.(2018七上·三门期中)为了比较苹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2种果汁,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榨取的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2只小烧杯中蓝色淀粉一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 1 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④小烧杯的大小必须相等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21.(2018七上·三门期中)下列仪器中,用来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填序号,下同),用作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的是   ,搅拌作用的是   。
22.(2018七上·三门期中)给下列各量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盒牛奶的体积为250   ;
(2)小柯同学的身高是162   ;
(3)一枚硬币厚度约2.1   ;
(4)沸腾的水的温度是100   
23.(2018七上·三门期中)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用它测得《科学》课本页码从第1页至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   厘米。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
24.(2018七上·三门期中)某同学用如图方法测得的硬币直径为   厘米。
25.(2018七上·三门期中)如图为某细胞结构模式图,请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图肯定不是植物细胞,判断依据是   (写出任意一点即可)
(2)细胞中生命活动的场所是   , 控制物质进出的是   。
(3)若该细胞是动物的血细胞,则由该细胞构成的组织是   组织。
26.(2018七上·三门期中)小柯买来一个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剥皮,皮是   组织;吃果肉,果肉是   组织;西红柿流出的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中,西红柿属于   。
27.(2018七上·三门期中)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   (填字母)次实验测量可以省去,石蜡的体积是   .
28.(2018七上·三门期中)图为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图(顺序被打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的正确顺序
A.D→B→C→A→E→G→F B.B→D→C→A→E→G→F
C.B→C→D→A→E→G→F D.B→D→C→A→G→E→F
(2)图 D滴的液体是   
(3)结合下面图1~4回答问题,显微镜观察时,图1中,转动   (填序号)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如果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图2中   (填序号,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图   (填序号),图4中想要把A移到视眼中央,载玻片应该往   方向移动.
29.(2018七上·三门期中)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1)对于酒精灯的点燃和熄灭,正确的做法是(  )
(2)甲同学取一根小木棒放在酒精灯的焰心部位,一定时间后观察现象,对于“一定时间”较合理的是(  )
A.10分钟 B.3秒 C.30秒 D.5分钟
(3)该小组同学通过   判断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
(4)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酒精灯   的温度最高
30.(2018七上·三门期中)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⑴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⑵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   。请你帮助设置实验:
①取与甲同学所取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31.(2018七上·三门期中)《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mL、300mL、350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   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   。
(3)已知往300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mL。现在往空杯里加145mL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   有关。
32.(2018七上·三门期中)请你根据植物的分类表,补充完成植物检索表
植物检索表
1a有种子…………………2
1b无种子…………………3
2a种子有包被………被子植物
2b A …………… B
3a有茎和叶…………… C
3b无茎、叶分化………藻类
4a D ………………蕨类
4bE ……………… F
则检索表中:A   B   C   D   E   F   。
33.(2018七上·三门期中)伞藻是一类单细胞的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图),由于伞藻种间容易嫁接,常用来研究生长和发育的遗传控制。重新嫁接如图甲、乙所示。
(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2)若连接成活,图中甲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   ,理由是   。
34.(2018七上·三门期中)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   。
35.(2018七上·三门期中)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科同学做了很多实验:
(1)小科同学想测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具体如下: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如图的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 ,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低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V2与V1的差值就是一枚大头针的体积。你认为她的这种操作可行吗?并说明理由。   
(2)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因矿石体积较大,小科同学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求矿石的体积为   厘米3,
(3)同学们对小科的测量结果提出了疑问,有的说测量结果偏大了,有的说测量结果偏小了。请谈谈你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探究倾倒试剂、滴加试剂、液体加热、量筒读数实验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和方法。
【解答】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A符合题意。
B、用滴管滴加试剂时,滴管下端不能伸入试管,更不能触碰试剂,以防污染试剂.一定要把滴管悬挂在容器上方,B不符合题意。
C、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1/3. C不符合题意。
D、俯视偏大,仰视偏小,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答案】D
【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生物的主要特点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还有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A、具有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所以符合生物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生物能进行新城代谢,B不符合题意。
C、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符合属于生物特征,C不符合题意。
D、手感比较柔软,某些非生物手感也很柔软的,比如布偶娃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估测;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面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厚度指物体上下相对两面之间的距离,指物体之厚薄程度。
【解答】A、双人桌的长度为11分米,宽度为5分米,双人桌面面积为55分米,单人桌长度为6分米,宽度为5分米,单人桌的面积为30分米,A不符合题意。
B、假设一位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B符合题意。
C、课桌抽屉长为5分米,宽为3分米,高为1分米,5×3×1=15(立方分米),C不符合题意。
D、厚度指物体上下相对两面之间的距离,指物体之厚薄程度。 桌面厚度在2厘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答】A、地球的确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A不符合题意。
B、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B不符合题意。
C、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上地幔顶部是指地幔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即软流层位于地幔中.答案A
D、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
【解答】A、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衣藻是单细胞的藻类植物,生活在淡水中.细胞呈卵形或球形,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里有一个杯状的叶绿体。C符合题意。
C、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类,B不符合题意。
D、变形虫是单细胞的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A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解答】A、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A符合题意。
B、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B不符合题意。
C、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但是沸水的温度为100℃,C不符合题意。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超出了它的测量范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 ⑥解释和结论 ⑦反思与评价。
【解答】小明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属于猜想假设。
故答案为:B
8.【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低纬度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纬度30度间的空间范围,即30°N至30°S以内地区,包括热带、副热带两个热量带。
【解答】赤道把地球平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西经20°和东经160°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从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之间是东半球,从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之间是西半球; 低纬度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纬度30度间的空间范围,即30°N至30°S以内地区,包括热带、副热带两个热量带,因此右图中的甲属于西半球低纬度。
故答案为:C
9.【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动物界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是并列关系。
【解答】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A符合题意。
B、4细胞构成3组织,3组织构成2器官,2器官构成1植物体,题干顺序颠倒,B不符合题意。
C、若图中表示的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由外向内依次是2为地壳,3为地幔,4为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地球最外面的圈层,C不符合题意。
D、动物界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是并列关系,无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 温度计是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的工具,分为指针温度计和 数字温度计。
【解答】水银柱5cm时的温度是0℃,25c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c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100℃/(25-5)=5℃;在液体中水银柱的长度上升了12cm-5cm=7cm,液体的温度=7cm×5℃/cm=35℃。
故答案为:B
11.【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亮暗的联系知识解题。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
故答案为:C。
12.【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是: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
【解答】题干的“可塑性”指细胞分化,因为细胞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故答案为:B
13.【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解答】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轮船出海时,看海中的船先见到桅杆,后见到船身,A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错误;由人造卫星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直观的反映了地球是个球体,C错误;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D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错误。而B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不能得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B正确。
故选B
14.【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数据往往会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测出的结果更准确。
【解答】第4次测量结果中的12.75cm 与其他的数据相差太多,是数值不正确。所以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12.35cm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百米赛跑的时间较短,只有10s多,测量应选用分度值较高的秒表。
【解答】A、投掷标枪的成绩测量时选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就可以,但是该项中选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A不符合题意。
B、B、寒暑表一般的测量量程是 -30℃~50℃ ,B符合题意。
C、为玻璃窗,测量玻璃长度时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应为1mm,C不符合题意。
D、百米赛跑的时间较短,只有10s多,测量应选用分度值较高的秒表,不能使用普通手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读数,都不能俯视或仰视。
【解答】A、用被拉长了的皮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但是被拉长的皮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A不符合题意。
B、如果把铜丝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会造成测出头发圈长度偏大,计算出的头发的直径偏大,B符合题意。
C、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那么它的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导致测量的沸水温度偏低,C不符合题意。
D、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由于俯视读数大于实际数值,所以所量液体实际体积偏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答案】B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A、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液体在盖玻片下移动,使细胞完全浸在液体中,A错误;
B、第一次观察时适当使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镜,有利于观察细胞结构,B正确;
C、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液泡,C错误;
D、不可以安放临时装片后就使用较长的物镜观察,目镜可能会压到装片,D错误。
故选:B
18.【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纬线和经线知识点:纬线的长度不相等,除两极点外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圈,所有经线都为半圆弧,所有经线等长。
故答案为:D
19.【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仰视和俯视量筒液面都是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解答】先仰视量筒液面读数为34mL,其实际体积大于34mL;再俯视量筒液面读数为5mL,其实际体积小于5mL;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所以倒出液体的体积为:(大于34mL)-(小于5mL)=(大于19mL)。
故答案为:A
20.【答案】D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 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
【解答】 ①榨取的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④小烧杯的大小必须相等对实验没有影响,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②2只小烧杯中蓝色淀粉一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 1 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这两个才是实验关键条件。
故答案为:D
21.【答案】⑤;③;②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分析】玻璃仪器,可用来搅拌加速溶质溶解,过滤时引流,也可用来蒸发结晶少量溶液。
【解答】下列仪器中,用来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⑤ 药匙,用作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的是③ 试管,搅拌作用的是②玻璃棒。
故答案为:⑤;③;②
22.【答案】(1)mL
(2)cm
(3)mm
(4)摄氏度
【知识点】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人的身高单位为厘米。
【解答】(1)一盒牛奶的体积为250mL。
(2)小柯同学的身高是162cm。
(3)一枚硬币厚度约2.1mm。
(4)沸腾的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
故答案为:(1)mL(2)cm(3)mm(4)摄氏度
23.【答案】(1)1mm;1.85;0.01
(2)热胀冷缩;36.6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 。
【解答】(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1.85cm 。用它测得《科学》课本页码从第1页至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0.01厘米。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36.6℃。
故答案为:(1)1mm;1.85;0.01(2)热胀冷缩;36.6
24.【答案】1.85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刻度尺每一大格代表1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解答】起始端从零开始,右端对的刻度是7.40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40cm.所以硬币的直径D== 1.85cm
故答案为:1.85
25.【答案】(1)该细胞无叶绿体(液泡)
(2)细胞质;细胞膜
(3)结缔组织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是它并没有将细胞封闭起来。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或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解答】(1)该图肯定不是植物细胞,判断依据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但是动物细胞无叶绿体和液泡,但是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液泡。因此该图为动物细胞。
(2)细胞中生命活动的场所是细胞质,因为细胞质是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因为细胞的生活需要水和其他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是它并没有将细胞封闭起来。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或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结缔组织若该细胞是动物的血细胞,则由该细胞构成的组织是结缔组织。因为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故答案为:(1)该细胞无叶绿体(液泡)(2)细胞质;细胞膜(3)结缔组织
26.【答案】保护;营养;液泡;器官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通常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解答】小柯买来一个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剥皮,皮是保护组织,因为果实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吃果肉,果肉是营养组织,因为营养组织里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西红柿流出的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因为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果实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果实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中,西红柿是果实,因此属于器官。
故答案为:保护;营养;液泡;器官
27.【答案】AC;5cm3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石蜡不能沉入水中是因为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解答】悬重法测石蜡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并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1,再用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2,则石蜡的体积V=V2-V1=59cm3-54cm3=5cm3;据此分析,测量石蜡的体积只需要B和D两次测量,A和C可以省去。
故答案为:AC;5cm3
28.【答案】(1)B
(2)清水
(3)1;5,6;3;左下方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成倒像,物像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展、B是擦、C是撕、D是滴、E是盖、F是吸、G是染,因此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用字母排序) B、D、C、A、E、G、F。
(2)图D滴的液体是清水。
(3)显微镜观察时,图1中,转动①粗准焦螺旋时可使镜筒升降的范围大 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⑤⑥如果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图2中⑤和⑥,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要使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④⑤是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⑥⑦为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所以如果看到的细胞数目要最少,则目镜和物镜组合是图2中的组合⑤和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图3,图4中想要把A移到视眼中央,载玻片应该往左下方向移动,由于显微镜成倒像,物像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细胞A在左下方,所以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
故答案为:(1)B(2)清水(3)①;⑤⑥;3;左下方
29.【答案】(1)1,3
(2)B
(3)木棒的颜色变化
(4)外焰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两查: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查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两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一不可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否则会引发火灾。
【解答】(1)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会使酒精灯内酒精流出引发火灾;用嘴吹灭酒精灯,容易使火焰沿着灯芯进入酒精灯内,引发火灾。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两查: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查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两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一不可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否则会引发火灾。所以①③是正确的做法。
(2)甲同学取一根小木棒放在酒精灯的焰心部位,一定时间后观察现象,对于“一定时间”较合理的是 甲同学取一根小木棒放在酒精灯的焰心部位,一定时间后观察现象,对于“一定时间”较合理的是3秒,3秒是较合理的时间,小木棒燃烧时间若太长,不利于实验观察的现象。
(3) 该小组同学通过木棒的颜色变化判断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
(4)在实验中,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这说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原因外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酒精燃烧更充分;
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
故答案为:(1)①③(2)B(3)木棒的颜色变化(4)外焰
30.【答案】设置对照组;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在庄稼地里农民经常使用农药品使植株长得更好更高大。
【解答】(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组。因为设置对照组可以对比试验结果,更准确得到实验结果。设置实验: ①取与甲同学所取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②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因为喷洒清水可以和喷洒赤霉素对比实验。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如果20天后,出现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因为喷洒赤霉素的大豆植株增高比对照组的高,那么说明赤霉素确实能促进大豆植株增高。
故答案为:设置对照组;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
故答案为:(1)设置对照组;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
31.【答案】(1)体积
(2)先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然后用量筒将杯子装满水,得出加入水的总体积V总;再往杯子中投入小钢珠,直至小钢珠装满杯子,再将水槽中收集的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出水量V溢;则采用投小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为V总-V溢
(3)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间隙)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间隙)有关。
【解答】(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体积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先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然后用量筒将杯子装满水,得出加入水的总体积V总;再往杯子中投入小钢珠,直至小钢珠装满杯子,再将水槽中收集的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出水量V溢;则采用投小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为V总-V溢
(3)已知往300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mL。现在往空杯里加145mL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间隙)有关。
故答案为:(1)体积(2)先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然后用量筒将杯子装满水,得出加入水的总体积V总;再往杯子中投入小钢珠,直至小钢珠装满杯子,再将水槽中收集的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出水量V溢;则采用投小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为V总-V溢(3)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间隙)
32.【答案】种子无包被;裸子植物;4;有根;无根;苔藓类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苔藓类、蕨类属于孢子植物。
【解答】A是种子无包被,B是裸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的特点是种子无果皮包被,3a有茎和叶是C4,蕨类有根,苔藓类无根。
故答案为:种子无包被;裸子植物;4;有根;无根;苔藓类
33.【答案】(1)①
(2)菊花形;细胞核是生长发育的遗传控制中心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这都和细胞核的指挥和控制密不可分。
【解答】(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因为伞藻是植物,植物和人区别在于植物有细胞壁,人没有,属于伞藻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
(2)若连接成活,图中甲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菊花形,理由是细胞核是生长发育的遗传控制中心。细胞核内由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1)①(2)菊花形;细胞核是生长发育的遗传控制中心
34.【答案】(1)气体热胀冷缩
(2)左
(3)用更细的玻璃管(用更大的烧瓶)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解答】(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因为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就要收缩,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
(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用更细的玻璃管(用更大的烧瓶)。因为提高精确程度将玻璃泡做大些,玻璃管做细些。
故答案为:(1)气体热胀冷缩(2)左(3)用更细的玻璃管(用更大的烧瓶)
35.【答案】(1)不可行,大头针体积太小,放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几乎无变化
(2)70
(3)偏大,矿石拿出后会带走一部分水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出放入水中的物质的体积的科学方法。
【解答】(1)这是不可行的,因为大头针体积太小,所以放入量筒中水的体积是没有什么变化的,起不了作用的。
(2)因为在水面外做标记(矿石浸没水中),取出矿石后,补充水,水为200毫升,去掉补充的水,倒入量筒中为130毫升,说明矿石的体积为200cm3-130cm3=70cm3
(3)测量结果偏大,因为矿石拿出后会带走一部分水。
故答案为:(1) 不可行,大头针体积太小,放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几乎无变化(2)70(3)偏大,矿石拿出后会带走一部分水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