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信息技术期中联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信息技术期中联考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信息技术期中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脑虽然能记忆,但是不能作为信息的载体
B.扫描二维码并关注公众号的过程属于信息的编码
C.信息技术包含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D.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所以不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2.(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下列关于网络和网络协议,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网页,仅HTML”方式保存网页,得到的文件是用HTTP语言描述的
B.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系列协议,都是信息表达规范化的体现
C.SMTP协议可以实现将发件人的邮件直接发送到收件人的计算机中
D.制作网页的工具软件有Internet Explorer、FrontPage、Dreamweaver、记事本等
3.(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使用 Word 软件编辑某文档,部分界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图中的图文环绕方式效果可以采用“嵌入型”环绕方式
B.单击图中文字“图片欣赏”可直接访问https://image./
C.文中有 3 处修订,1 处批注,添加批注用户名是“a”
D.修订状态下,用“查找替换”功能替换的文字不会带有修订标记
4.(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某ASCII 码字符加密方法描述如下:
⑴以1个字节为单位进行处理
⑵高位段(左边4位)左移一位,最低位用左移出的最位高填充,低位段(右边4位)右移一位,最高位用右移出的最低位填充
⑶分别将上述两段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所得两位十六进制依次连接即为密文则字符“H”的密文是(  )
A.84 B.23 C.C0 D.72
5.(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使用Access软件打开数据表,部分界面如图所示,当前状态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班级藏书”表不能进行重命名
B.“收藏日期”字段的数据类型是“日期/时间”
C.“书籍编号”字段无法删除,可能该字段被设置为主键
D.“是否借出”字段数据类型改为“文本”后,其字段的值变为“yes”/“no”
6.(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将一幅1920×1080像素,颜色位深度为24位的BMP图像文件,另存为JPG图像文件后,存储容量为552K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MP图像和JPG图像均属于位图 B.BMP图像文件容量约为5.9MB
C.此过程属于有损压缩 D.压缩比约为8:1
7.(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某算法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依次输入:22、29、38、47、16、33、37、28、55、18、28。则输出值是(  )
A.2 B.4 C.6 D.8
8.(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下列表达式的值不等于 6 的是(  )
A.Int(6.9) B.Len("我和我的祖国")
C.Sqr(Abs(Int(-35.6))) D.Asc("K") - Asc("F")
9.(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有下列VB程序段:
Dim strA As String, strB As String
strA = "hongda":strB = ""
For i = 1 To Len(strA) * 2
If i / 2 = Int(i / 2) Then
strB = strB + Chr(Asc(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 2)
End If
Next i
该程序段运行后,变量strB的值是(  )
A."jpfqic" B."qicqic" C."phbqic" D."qicoga"
10.(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有如下 VB 程序段:
Function fact(n As Integer) As String
If n = 1 Then
fact = fact & 1
Else
fact = fact(n \ 2) & n Mod 2
End If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String, i As Integer, r As Integer
x = Text1.Text
For i = 1 To Len(Text1.Text)
If Mid(x, i, 1) = "." Then Exit For Next i
r = Val(Mid(x, i + 1, Len(Text1.Text) - i)) Text2.Text = fact(r)
End Sub
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2019.70,则执行程序段,在文本框Text2中显示的内容是(  )
A.1000110 B.70 C.350 D.100011
11.(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采用拉锯式排序法对无序数组元素实现降序排序,即前一遍把最大的元素从右到左送到最左的位置,后一遍把最小的元素是从左到右送到最右的位置,实现该功能的VB程序段如下:
c = 1: s = 10
Do While c <= s
For i = s To c + 1 Step -1
If Then
t = a(i - 1): a(i - 1) = a(i): a(i) = t
End If
Next i
For i=
If Then
t = a(i + 1): a(i + 1) = a(i): a(i) = t
End If
Next i
c = c + 1
s = s - 1
Loop
上述程序段三个方框处的语句分别为(  )
A.① a(i - 1) < a(i) ② c +1 To s – c ③ a(i) B.① a(i - 1) > a(i) ② c +2 To s – c ③ a(i) >a(i + 1)
C.① a(i - 1) < a(i) ② c +1 To s – c-1 ③ a(i) D.① a(i - 1) > a(i) ② c+ 2 To s – c+1 ③ a(i) >a(i + 1)
12.(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下图是通过VB程序读取“GDP2018.accdb”文件中的GDP总量,显示在列表框中,部分代码实现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列表框中输出 b(i),代码略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conn.ConnectionString="Provider=Microsoft.ACE.OLEDB.12.0;DATASource="& App.Path & "\GDP2018.accdb" conn.Open:Set myrecord.ActiveConnection = conn:myrecord.Open "GDP"
n = 0
Do While Not myrecord.EOF n = n + 1
a(n) = myrecord.Fields("2018")
b(n) = Left(myrecord.Fields("Area"), 5) & " " & myrecord.Fields("2018") myrecord.MoveNext
Loop
conn.Close: myrecord.Close: Set myrecord = Nothing: Set conn = Nothing End Sub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nnectionString是实例conn的属性
B.myrecord.Fields("2018")返回当前记录中“2018”字段的值
C.a(1)读取后执行myrecord.MoveNext将读取下一条记录,即a(2)=“中国”
D.myrecord.Fields("2018")也可以写成myrecord.Fields(3)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4+8+7+7,共26分)
13.(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小林收集2018年度国内影院电影票房排行榜数据,并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如图a
所示。
图 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区域H4:H13通过计算得到排名前十的各电影占2018年度电影总票房的占比,在H4单元格输入公式后,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H5:H13的计算,则H4单元格的公式是   。(提示:票房占比%=票房/总票 房×100)
(2)若将区域B3:H13的数据复制到新的工作表中,在新工作表中对数据按照主关键字“上映日期”,次要关键字“票房占比(%)”,进行升序排序,排序后的第2条记录的影片名是   。
(3)根据图a中数据制作的“2018年动作电影票房占比(%)”图表如图b所示,创建该图表的数据区域为C3:C4,H3:H4,C8,H8,    。
图 b
(4)根据图a中数据直接制作的图表如图b所示,其中《海王》与《毒液:致命守护者》对应的两条直条长度是否相同 (填写:是/否)   
14.(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小明制作主题为“我们的时代”的多媒体作品。
图 a
(1)使用Photoshop软件编辑“烟花.jpg”文件,如图a所示,编辑后存储为透明背景图片格式,导入flash中,选出正确的操作步骤 (多选,填字母)。
A.双击“背景”图层解锁,利用“魔棒工具”选择白色区域
B.按下“Delete”键
C.利用“选择”菜单“反向”操作后再拷贝粘贴至Flash 舞台
D.存储为 JPG 或GIF 格式后导入 Flash 库中
E.存储为GIF 或 PNG 格式后导入 Flash 库中
(2)使用Flash软件编辑“我们的时代.fla”文件的部分界面如图b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b
将动画GIF文件“白鸽.gif”导入库中直接得到一个影片剪辑元件,则该元件中动画的动画类型是   。(单选,填字母, A .形状补间动画/ B .动画补间动画/ C .逐帧动画)
(3)舞台的大小为550×400像素,“白鸽5”图层设置动画补间动画实现白鸽从左下侧飞入舞台后再从舞台右上侧飞出,补间动画首尾关键帧中的“白鸽”实例的位置坐标最有可能为   (单选,填字母:
A .首(-50,280)、尾(580,50)/B . 首(-50,-280)、尾(580,-50)/ C . 首(50,-280)、尾(-580,50))。
(4)“文字”图层实现文字由小变大淡入的效果,为使补间动画变化效果持续3秒,之后延续到该场景结束,正确的操作是   。
(5)测试影片时,单击“片头”场景中的“进入”按钮,实现声音暂停播放同时影片跳转到“主场景”第1帧并开始播放,弹出如图c所示的错误提示窗口。则“进入”按钮上正确的动作脚本为   。
图 c
15.(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某学校要进行年级优秀生表彰,需要对n人的优秀生单独排位置,每行m人。排队方阵规则:第1行从左向右坐,第2行从右向左坐,第3行从左向右坐,第4行从右向左坐……不断重复。最后一行如果人数不满m人,一律从左往右坐。VB程序功能如下:Text1输入m的值,确定每行坐的人数,单击按钮后,在List2列表框中显每位同学的位置,在List3列表框中显示每位同学的4位数位置编号(行号+列号),如下图所示。实现上述功能的VB代码如下:
依据上述描述设计如下VB程序:
Dim xh(1 To 100) As Integer , xm(1 To 100) As String, cj(1 To 100) As Integer Dim n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Private Sub Form_Load()
'本过程从数据库依次读取n位同学的序号、姓名及成绩,然后按成绩降序排序,将学生序号、姓名成绩存储在数组xh、xm、cj中,结果显示在List1中,
End Sub
'显示每位同学的位置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wz As String m=Val(Text1.Text) For i = 1 To n \ m For j = 1 To m If ① Then wz = wz + xm((i - 1) * m + j) + " " Else wz=xm((i-1) * m + j)+" "+wz End If Next j List2.AddItem wz wz =" " Next i If n Mod m <> 0 Then For i= To n ‘加框处改错 wz = wz + xm(i) + " " Next i List2.AddItem wz End If End Sub '显示每位同学的位置编号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Dim zu As Integer Dim ha As String, hb As String List3.AddItem "序号" & vbTab & "姓名" & vbTab & "位置" 'vbTab 用于字符对齐 For i = 1 To n zu = ② ha = Trim(str(zu)) If Len(ha) = 1 Then ha = "0" + ha If zu Mod 2 = 0 And zu <= n \ m Then hb = ③ Else hb = Str(i - m * (zu - 1)) End If hb = Trim(str(hb)) 'Trim 函数功能是去除字符空格 If Len(hb) = 1 Then hb = "0" + hb List3.AddItem str(i) & vbTab & xm(i) & vbTab+ ha + hb Next i End Su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程序界面时,要清空文本框中的显示内容,应修改文本框的   属性。
(2)程序中加框处代码有误,请改正。
(3)请在①②③划线处填入适当的代码。
①   ②   ③   
16.(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由n行数字组成的数字三角形如图所示。设计一个算法,对于由n行数字组成的数字三角形(数字范围[1,50],计算从三角形的顶至底的路径经过的数字和的最大值,每一步可以从当前点走到左下方的点也可以走到右下方的点。
寻求路径最大值的算法设计如下:
按三角形的行划分,若有n行,则有n-1个步骤
①从底层开始,本身数即为最大值
②倒数第二层的计算取决于底层的数据:
12+6=18,13+14=27,24+15=39,24+8=32;
③倒数第三层的计算取决于底二层的数据:
27+12=39,39+7=46,39+26=65;
④倒数第四层的计算取决于底三层的数据:
46+11=57,65+8=73;
④最后的路径:13—8—26—15—24其和为86。
根据上述算法描述,设计程序界面如下图所示,点击“生成金字塔”按钮,在列表框中生成数字金字塔,点击“寻求路径最大值”按钮,在文本框text1中输出最大值。
依据上述描述设计如下VB程序:
Const n = 5
Dim sx As String
Dim i, j, k, a(1 To 100)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ist1.Clear
For i = 1 To n For j = 1 To i

sx = sx + Str(a((i - 1) * n + j)) Next j
For k = n To i Step -1 sx = " " + sx
Next k List1.AddItem sx sx = ""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For i = n To 1 Step -1
For j = 2 To i
If ② Then
a((i - 2) * n + j - 1) = a((i - 1) * n + j - 1) + a((i - 2) * n + j - 1)
Else
a((i - 2) * n + j - 1) = a((i - 1) * n + j) + a((i - 2) * n + j - 1)
End If Next j
Next i

End Su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数字金字塔如图 ,输出路径最大值是   。
(2)请在①②③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①   ②   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关键技术
【解析】【解答】选项A:知识可以存储在人类的大脑中,所以人脑也是信息的载体,本项错。选项B: 扫描二维码并关注公众号的过程属于信息的获取而不是编码,编制二维码才是信息的编码,本项错。选项C: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本项对。选项D:信息具有依附性,但信息也具有传递性可以脱离它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本项错。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含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2.【答案】B
【知识点】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等信息交流方式;网络协议;常用的网页编辑与制作工具
【解析】【解答】选项A: 通过“网页,仅HTML”方式保存网页,得到的文件是用HTML语言描述的,HTML即超文本标记语言,而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本项错。选项B: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本项对。选项C:SMTP协议又叫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用于将发件人的邮件发送到收件人服务器上的协议,发送到邮件服务器上,收件人需要使用POP3协议进行接收,不能直接发送到收件人的计算机上,本项错。选项D: Internet Explorer 是浏览器只能浏览网页不能编辑网页,本项错。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网页的编辑、浏览和下载以及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网络协议的概念。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网页文件使用HTML语言标准编辑的,其实质为文本文件,所以可以使用 FrontPage、Dreamweaver、记事本网页编辑软件或文本编辑器编辑,传输时使用HTTP协议,在浏览器中进行解释并执行。发送邮件时发件人使用SMTP协议将邮件发送到收件人的邮件服务器上,收件人需要使用POP3协议在邮件服务器上进行下载。
3.【答案】C
【知识点】文本的基本编辑
【解析】【解答】选项A:由图可知, 图中的图文环绕方式效果为“四周型”而不是“嵌入型”。本项错。选项B:按住Ctrl键再单击图片可直接访问https://image./,不按Ctrl键单击只是选择图片。本项错。选项C:由图可知文本共有3处修订和1处批注,批注的用户名为“a”,本项对。选项D: “查找替换”功能可以替换带格式和修订标记的文字,本项错。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订和批注。 批注是对文章的某些文字段落做出备注、意见及建议等。而修订是保留修改痕迹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通过修订可以恢复原来的文字或确认修改。
4.【答案】A
【知识点】信息的编码;进制及数制转换
【解析】【解答】我们知道大写字母“A”的ASCII码为65,则“H”的ASCII码为72,转为十六进制为48H,转为二进制数为0100 1000B,根据加密算法,高位段左移一位为1000,低位段右移一位为0100,合并后的二进制码为1000 0100B转为十六进制代码为84H。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转换,及二进制的左移和右移操作。二进制转为十六进制数时要四位四位划开,最左边不足四位的前补0,然后四位数转为一个十六进制数,十六进制数转二进制数则是将一个十六进制数转为四位二进制数。二进制的左移就是每个数位向左移动一位或几位,空出来的右位补0或补指定的数,对于最左边的数则舍去。右移则相反。
5.【答案】B
【知识点】数据表、字段、记录的概念;数据表、字段、记录的编辑
【解析】【解答】选项A:由衅可以看出表“班级藏书”处于打开状态,正在使用的表文件是不能重命名的,本项对。选项B:由图可知,“收藏日期”字段的数据类型左对齐,属于文本型而不是日期型,日期类型右对齐,本项错。选项C:由图可知 “书籍编号” 的值是递增和唯一的,如果无法删除,则可能该字段被设置为了主键,本项对。选项D:由图可知 “是否借出”字段数据类型为“是/否”型,如果改为文本型后则其值变为 “yes”/“no” ,本项对。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Access的表名、日期/时间类型字段、是否类型的字段及主键。Access的表在打开状态时只能修改记录,不能修改字段类型但可以新增字段、删除字段、修改字段名、隐藏字段等。日期/时间类型是用来存储日期、时间或日期时间一起的,每个日期/时间字段需要8个字节来存储空间。是/否字段是针对于某一字段中只包含两个不同的可选值而设立的字段,通过是/否数据类型的格式特性,用户可以对是/否字段进行选择。如果一个字段作主键则该字段值不能重复。
6.【答案】D
【知识点】图形与图像、位图与矢量图的概念;声音、图像、视频编码
【解析】【解答】选项A:BMP图像是由像素点组成的,而JPG图像则将BMP图像中的相近颜色加以删除从而获得压缩比,也是由像素点组成的,故 BMP图像和JPG图像均属于位图 ,本项对。选项B:由题义可知,BMP图像的存储容量为:1920*1080*3=6220800B=6075KB=5.9326171875MB,本项对。选项C:JPG是删除相近颜色得到高压缩比,且不能恢复为原图像,属于有损压缩,本项对。选项D:两者的压缩比为6075:552=11:1,而不是8:1,本项错。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JPG图像的压缩类型、图像的存储容量公式计算等。JPEG是常见的一种图像格式,它由联合图像专家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开发。JPEG文件的扩展名为.jpg或.jpeg,它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和彩色数据,在获得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即可以用较少的磁盘空间得到较好的图片质量。图像文件存储量=水平像素×垂直像素×每个像素所需位数/8 (字节)。
7.【答案】C
【知识点】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算法的控制结构
【解析】【解答】由流程图可知:本题执行10次循环,先将b值设为22,然后再依次输入10个a值,计算a值大于等于b值的个数和小于b的个数,如果a值大于b值则将c值增1,如果a值小于b值则将c值减1,由a的值 29、38、47、16、33、37、28、55、18、28 可知大于22的值共有29、38、47、33、37、28、55、28共计8个,小于b值的有16、18共2个,故c值为8-2=6。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看流程图分析算法。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表示算法的图形,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清楚地展现算法的逻辑结构。在本题中先将i和c的值初始化为1和0,然后输入b值,判断i的值是否小于等于10,如果不大于10则执行循环体,先输入a值,计算a、b两者之差,然后判断它们的差是否大于0,如果大于0则将c值增1,如果小于等于0则将c值减1,判断完毕后将i值增1,再去判断i值是否小于等于10,如果条件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i值大于10为止,大于10后退出循环体并将c值输出。
8.【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选项A:int(6.9)=7,选项B: Len("我和我的祖国") =6,选项C: Sqr(Abs(Int(-35.6))) =sqr(abs(-36))=sqr(36)=6,选项D:asc(“K”)-asc(“F”)=75-70=5。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VB常用函数的功能。int()是取整函数,其值为不大于参数的整数。len()是求字符串的长度,注意中文和英文相同其长度值均为1。abs()函数是求参数的绝对值。sqr()函数是求参数的算术平方根。asc()函数是求参数的ASCII码值。
9.【答案】B
【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Dim strA As String, strB As String ‘定字符串变量strA和strB
strA = "hongda":strB = "" ‘将字符串变量strA的值赋为“hongda”,将strB的值初始化为空
For i = 1 To Len(strA) * 2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字符串strA的长度的2倍,步长为1
If i / 2 = Int(i / 2) Then ‘如果i能整除2则进行如下处理
strB = strB + Chr(Asc(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 2) ‘按i值减1除以字符串strA的长度的余数加1的值从字符串strA中取出一个字符并将其后2位的字母合并到字符串strB中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循环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i的值为1-12,在i=2、4、6、8、10、12时才从字符串strA中取字符,第一次有效循环i=2-》i-1=1-》 (i - 1) Mod Len(strA) + 1=1 mod 6+1=2,故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mid(strA,2,1)=”o“,其后2位的字符为”q“,故strB在第一次循环后其值为strB=”q",第二次有效循环i=4时,(i - 1) Mod Len(strA) + 1=3 mod 6+1=4,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mid(strA,4,1)=“g”,其后2位的字符为“i”,故strB=“qi”,第三次有效循环,i=6, (i - 1) Mod Len(strA) + 1=5 mod 6+1=6,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mid(strA,6,1)=”a“,其后的2位字符为”c“,故strB=“qic”;第四次有效循环,i=8,(i - 1) Mod Len(strA) + 1= 7 mod 6+1=2,Mod Len(strA) + 1, 1) =mid(strA,2,1)=”o“,其后2位的字符为”q“,故strB=”qicq“,第五次有效循环i=10,(i - 1) Mod Len(strA) + 1=9 mod 6+1=4,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mid(strA,4,1)=“g”,其后2位的字符为“i”,故strB=“qicqi”,第六次有效循环,i=12,(i - 1) Mod Len(strA) + 1=11 mod 6+1=6 ,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mid(strA,6,1)=”a“,其后的2位字符为”c“,故strB=“qicqic”。由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字符串的长度函数、中取函数、字符型转为ASCII码函数及ASCII码转为字符函数以及mod运算。mod是求模运算,也叫取余运算,其结果为两个数相除后得到的整数余数。长度函数len()是求参数字符串的长度,其值为数值型。中取函数mid()是在指定的字符串中按指定的、位置、长度取出一个字符串并形成一个新字符。字符型转为ASCII码函数为ASC(),ASCII码转为字符函数为chr()。
10.【答案】A
【知识点】过程与自定义函数;递归算法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Function fact(n As Integer) As String ‘自定义函数fact()开始,本函数是将一个十进制数转为一个二进制数
If n = 1 Then ‘如果参数n的值为1则进行如下处理
fact = fact & 1 ‘将数值型1强制转为字符型并合并到函数的右侧
Else ‘否则(如果参数值n不为1)则进行如下处理
fact = fact(n \ 2) & n Mod 2 ‘使用递归算法将其除以2的除以2的余数合并到函数的右侧,其实质是将一个十进制数转为一个二进制字符串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End Function ‘结束自定义函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钮1单击开始
Dim x As String, i As Integer, r As Integer ‘定义一个字符串变量x,和两个整型变量i、r
x = Text1.Text ‘将从文本框x中输入的字符赋给变量x
For i = 1 To Len(Text1.Text) ‘使用i来控制循环,x的初值为1,终值为文本框的字符的长度,步长为1
If Mid(x, i, 1) = "." Then Exit For ‘如果按i值从字符串x中中取一个字符其值为“."则提前结束循环
‘从字符串x中按i+1的值的位置,取字符串减i个长度的字符串并转为数值型并赋给变量r
Next i ‘结束循环
r = Val(Mid(x, i + 1, Len(Text1.Text) - i))
Text2.Text = fact(r) ‘在文本框2中输出r的二进制数
End Sub ‘结束循环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当遇到”."时退出循环,此时i=5,故Mid(x, i + 1, Len(Text1.Text) - i)=mid(“2019.70",6,2)=”70“,而r=70,故在文本框2中输出的是70的二进制数。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递归算法求十进制数转为二进制数的算法。递归算法是指一种通过重复将问题分解为同类的子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论可以证明递归的作用可以完全取代循环,因此在很多函数编程语言中习惯用递归来实现循环。
11.【答案】A
【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c = 1: s = 10 ‘初始化c和s的值为1和10,c代表要处理数组最小值下标,s代表要处理数组最大值下标
Do While c <= s ‘在c值小于等于s值进行循环
For i = s To c + 1 Step -1 ‘使用i来控制内层循环,i的初值为s,终值为c+1,步长为-1,即由后向前处理数组元素,将本轮最大值放于本轮的最左边
If Then ‘如果数组元素的前一个元素值小于后一个元素元素值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a(i-1)t = a(i - 1): a(i - 1) = a(i): a(i) = t ‘借助第三变量t交换前后两个数组元素的值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循环
For i=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c+1,终值为s-c,步长为1,此循环由前向后处理数组,并将本轮最小值放在本轮的最右边,故本处答案应填写:c+1 to s-c
If Then ‘如果前一个元素值小于后一个元素值时则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a(i)t = a(i + 1): a(i + 1) = a(i): a(i) = t ‘借助第三变量t交换前后两个数组元素的值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循环
c = c + 1 ‘将c值增1
s = s - 1 ‘将c值减1,以上两个赋值语句起到缩小数组范围的作用
Loop ‘结束外层循环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 ① 处为如果数组元素的前一个元素值小于后一个元素元素值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a(i-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拉锯排序算法。由以上程序分析知,拉锯排序算法是冒泡法的特例。在使用冒泡法进行排序时使用i控制外层循环,代表每次的比较轮数,j控制内层循环代表每轮比较次数,在进行一轮比较后将最大值放到数列的末尾,在经过n-1轮比较后将输入的数排成一个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数列。
12.【答案】D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程序访问数据库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列表框中输出 b(i),代码略
End Sub ‘
Private Sub Form_Load() ‘ 窗体装载事件过程开始
conn.ConnectionString="Provider=Microsoft.ACE.OLEDB.12.0;DATASource="& App.Path & "\GDP2018.accdb" conn.Open:Set myrecord.ActiveConnection = conn:myrecord.Open "GDP" ‘使用连接对象连接数据库GDP208.accdb
n = 0 ‘初始化变量n的值为0,n用于统计记录条数
Do While Not myrecord.EOF ‘在表myrecord没有在底的情况下执行循环
n = n + 1 ‘使用计数器n进行计数
a(n) = myrecord.Fields("2018") ‘将2018的字段值读入到数组a中
b(n) = Left(myrecord.Fields("Area"), 5) & " " & myrecord.Fields("2018") ‘将字段area代表国家和地区的字段读出并与2018字段值合并后存储到数组b中
myrecord.MoveNext ‘指针移到到下一条
Loop ‘结束循环
conn.Close: myrecord.Close: Set myrecord = Nothing: Set conn = Nothing ‘将连接对象释放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选项A:由题义知,本题的连接对象名为conn,connectionString为连接对象的连接字符串属性,本项对。选项B: myrecord.Fields("2018") 的Fields属性是取行表中字段的值,本项对。选项C: myrecord.MoveNext 是移动表的指针的方法,将指针指向下一条记录,本项对。选项D: myrecord.Fields("2018") 中参数只能是字段名,不能是字段在表的位置,本项错。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从连接数据库读取表中数据的算法。在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时首先定义连接对象和记录集对象,然后打开数据库并使用记录集对象在表中按条件查找数据将指针指向符合条件的第一条记录上,然后使用循环逐条读取并处理数据,在循环时记录指针下移直到文件底为止,最后关闭表和数据库。
13.【答案】(1)=D4/($D$15*10000)*100 或 =D4/(D$15*10000)*100
(2)捉妖记2
(3)C10:C12,H10:H12
(4)否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基本操作;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解析】【解答】(1)由题义知票房占比公式为 票房占比%=票房/总票 房×100 ,各电影的票房在D列上单位为万元,而总票房在D15单元格,单位为亿元,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D4/($D$15*10000)*100 或 =D4/(D$15*10000)*100 。
(2)由题义可知前10名的排名按上映时间和票房占比升序排序后其名次为:前任3:再见前任、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侏罗纪世界2、我不是药神、西红柿首富、毒液:致命守护者、海王。故本小题答案填写:捉妖记2。
(3)由图b知,该图为条形图,其纵坐标为电影名称,在C列,横坐标为票房占比,在H列上,且各电影数据并不连续,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C10:C12,H10:H12 。
(4)由图b可知, 《海王》与《毒液:致命守护者》 的票房不同,一为187015,一为186217,票房占比虽均为3.1,但只是显示,后面小数隐藏了,故其两条直线长度应不相同,故本小题答案应选填: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公式中单元格地址的引用、排序及图表数据区域选择。Excel的地址引用有相对地址引用和绝对地址引用及混合地址引用3种方式,相对地址引用就是单元格地址前不加任何东西,单元格地址会随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绝对单元格地址引用就是在单元格地址前加$号,不会随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混合引用是在行号或列标前加$号,另一个不加,在复制公式时加$号的不变,不加$号的变化。在排序时注意不要选择合并的单元格,尤其选择标题栏时注意标题栏是否为合并单元格。图表数据区域的选择是看其横轴和纵轴的数据。
14.【答案】(1)A;B;E
(2)C
(3)A
(4)将“文字”图层第20帧移至第30帧,并在最后一帧执行“插入帧”
(5)on (release) {stopAllSounds();gotoAndPlay("主场景", 1);}
【知识点】图片加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动画的类型;动画的实现;常用影片控制函数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a可知,背景图层处于锁定状态,可先解锁后再使用”魔棒工具“选择白色区域,本项对。选项B:按下delete键可以删除选中区域,本项对。选项C:本题可使用魔棒工具直接选择白色区域,如果反选则选中了烟花,本项错。选项D:JPG格式导入Flash后无透明效果,本项错。选项E:GIF和PNG在导入Flash后有透明效果,本项对。故本小题答案选ABE。
(2)由图b的白鸽4和白鸽5图层知,其图层为一个紫色背景加一个黑色箭头,故其动画为动画补间动画。故本小题答案选C。
(3)由其起始位置在舞台的左下侧,故其x轴应为负数,其y轴应大于舞台高度的一半,即大于200。其终止位置在舞台的右上侧,由其x轴大于舞台的宽度,即大于550,其y轴就小于舞台高度的一半即小于200。选项A符合要求。选项B: (-50,-280) 在舞台的左上角, (580,-50) 在舞台的右上角。选项C: (50,-280) 在舞台的上方偏左, (-580,50)) 在舞台的外左方偏上。故本小题答案选A。
(4)文字图层要持续3秒,而帧频为10fps,故文字图层的最后一帧在第30帧上,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将“文字”图层第20帧移至第30帧,并在最后一帧执行“插入帧” 。
(5)由题义知,当按下“进入”按钮或释放“进入”按钮时停止播放声音并进行影片跳转,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on (release) {stopAllSounds();gotoAndPlay("主场景", 1);} 或 on (press) {stopAllSounds();gotoAndPlay("主场景", 1);}。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将图片导入Flash时保持透明背景的操作过程、舞台的位置、动画补间类型、帧频及动作脚本。若想保持图片的透明背景,在导入时应为gif或png格式。舞台的位置可由x轴坐标或y轴坐标决定。补间动画有二种: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形状补间是由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间的变化过程,像由三角形变成四方形等。时间轴上形状补间是淡绿色底加一个黑色箭头组成的。动画补间是由一个形态到另一个形态的变化过程,像移动位置,改变角度等。时间轴上动画补间是淡紫色底加一个黑色箭头组成的。帧频就是每秒播放的动画的帧数给多媒体对象加入动作按钮可以增加多媒体作品的人机交互功能。
15.【答案】(1)Text
(2)(n\m)*m+1
(3)i Mod 2 = 1 或 i Mod 2 <> 0;(i - 1) \ m + 1;Str(m + 1 - (i - m * (zu - 1))) 或 Str(1 - i + m * zu)
【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1)清空文本框的内容,就是设置文本框的text属性为空,语句为:text.text=“”,故本小题答案填写:Text。
(2)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Dim xh(1 To 100) As Integer , xm(1 To 100) As String, cj(1 To 100) As Integer Dim n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xh、cj和字符串数组xm,定义整型变量n和m
Private Sub Form_Load()
‘本过程从数据库依次读取n位同学的序号、姓名及成绩,然后按成绩降序排序,将学生序号、姓名成绩存储在数组xh、xm、cj中,结果显示在List1中,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钮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Dim wz As String ‘定义字符串变量wz
m=Val(Text1.Text) ‘将从文本框1中输入的数据转为数值型并赋给变量m
For i = 1 To n \ m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n除m并取其整数商,步长为1,i代表行数
For j = 1 To m ‘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j的初值为1,终值为m,步长为1,j代表每行的人数
If ① Then ‘如果i为奇数则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i Mod 2 = 1 或 i Mod 2 <> 0
wz = wz + xm((i - 1) * m + j) + " " ‘将学生姓名从xm数组中按i和j的下标合并到wz的右边
Else ‘否则即i为偶数时进行如下处理
wz=xm((i-1) * m + j)+" "+wz ‘将学生姓名从xm数组中按i和j的下标合并到wz的左边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j ‘结束内层循环
List2.AddItem wz ‘在列表框2中输出本行学生的姓名
wz =" " ‘初始化变量wz的值为空串
Next i ‘结束外层循环
If n Mod m <> 0 Then ‘如果n除以m的余数不为0(即最后一行为半行时)则做如下处理
For i= To n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最后一整行多1,终值为n,步长为1
wz = wz + xm(i) + " " ‘将剩余的学生姓名合并到字符串变量wz中
Next i ‘结束循环
List2.AddItem wz ‘在列表框2中追加一行输出wz的值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程序中加框处为: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最后一整行多1,终值为n,步长为1,故i的初值应为(n\m)*m+1。
(3)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命令按钮2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Dim zu As Integer ‘定义整型变量zu
Dim ha As String, hb As String ‘定义字符串变量ha和hb
List3.AddItem "序号" & vbTab & "姓名" & vbTab & "位置" ‘vbTab 用于字符对齐,在列表框3中输出列表表头:序号、姓名和位置并相隔一个制表位
For i = 1 To n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n,步长为1
zu = ② ‘计算同学所在的行并赋给变量zu,该同学所在的行为i减1整除以m后加1,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i - 1) \ m + 1
ha = Trim(str(zu)) ‘将同学所在的行转为字符串并删除空格后赋给变量ha
If Len(ha) = 1 Then ha = "0" + ha ‘如果字符串ha的长度为1则在其行号前加0
If zu Mod 2 = 0 And zu <= n \ m ‘如果行号为偶数且行号小于等于n除以m的整数商时进行如下处理
Then hb = ③ '计算这个同学在本行位置即所在的列号,由于是偶数行,故列号由后向前排,故本处答案应填写为: Str(m + 1 - (i - m * (zu - 1))) 或 Str(1 - i + m * zu)
Else ‘否则即i为奇数时进行如下处理
hb = Str(i - m * (zu - 1)) ‘计算这个同学在本行位置即所在的列号,由于是奇数数行,故列号由前向后排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hb = Trim(str(hb)) ‘将列号转为字符串并删除空格后赋给变量hb
‘Trim 函数功能是去除字符空格
If Len(hb) = 1 Then hb = "0" + hb ‘如果字符串hb的长度为1则在其列号前加0
List3.AddItem str(i) & vbTab & xm(i) & vbTab+ ha + hb '在文本框3中追加一行输出学生的顺序号、姓名和行号列号
Next i ‘结束外层循环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 ①处为'如果i为奇数则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i Mod 2 = 1 或 i Mod 2 <> 0。
②处为计算同学所在的行并赋给变量zu,该同学所在的行为i减1整除以m后加1,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i - 1) \ m + 1。
③处为计算这个同学在本行位置即所在的列号,由于是偶数行,故列号由后向前排,故本处答案应填写为: Str(m + 1 - (i - m * (zu - 1))) 或 Str(1 - i + m * zu)。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按指定的每行人数计算学生所在的行号和列号,其实质是将一维数组化为二维数组。在计算时使用整个学生数所在的位置i除以每行学生数取其整数商为行号,由其所在的行乘以每行学生数m计算其前面行的学生数,再从1开始重新计算其所在的列数,从而计算出学生的行号和列号。
16.【答案】(1)30
(2)a((i - 1) * n + j) = Int(Rnd * 50) + 1;a((i - 1) * n + j - 1) > a((i - 1) * n + j);Text1.Text = a(1)
【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枚举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Const n = 5 ‘定义符号常量n,并将n赋值为5
Dim sx As String ‘定义字符串变量sx
Dim i, j, k, a(1 To 100) As Integer ‘定义整型变量i、j、k和整型数组a,数组a可有100个元素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钮1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List1.Clear ‘清除列表框1的内容
For i = 1 To n ‘使用i来控制外层循环,外层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n,步长为1,i代表行数
For j = 1 To i ‘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i,步长为1,j代表每行的数据个数
① ‘将一个【1,50】范围内的随机整数赋给数组a的第i行第j列对应的元素,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a((i - 1) * n + j) = Int(Rnd * 50) + 1
sx = sx + Str(a((i - 1) * n + j)) ‘将这个元素转为字符型并合并到字符串sx的右侧
Next j ‘结束内层循环
For k = n To i Step -1 ‘使用k来控制内控制内层循环,i的初值为n,终值为i,步长为-1,该循环用于向字符串sx前补n-i个空格
sx = " " + sx ‘将sx的左侧补一个空格
Next k ‘结束内层循环
List1.AddItem sx ‘在列表框1中输出这行数据
sx = "" ‘初始化字符串sx的值为空串
Next i ‘结束外层循环
End Sub ‘结束命令按钮1单击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命令按钮2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For i = n To 1 Step -1 ‘使用i来控制外层循环,i的初值为n,终值为1,步长为-1,i代表金字塔的层数
For j = 2 To i ‘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j的初值为2,终值为i,步长为1
If ② Then ‘如果相邻的数组元素前一个的值比后一个值大时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a((i - 1) * n + j - 1) > a((i - 1) * n + j)
a((i - 2) * n + j - 1) = a((i - 1) * n + j - 1) + a((i - 2) * n + j - 1) ‘将前一个较大值加到其上一层的元素中
Else ‘否则即前一个元素小于后一个元素值时进行如下处理
a((i - 2) * n + j - 1) = a((i - 1) * n + j) + a((i - 2) * n + j - 1) ‘将后一个较大值加到其上一层的元素中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j ‘结束内层循环
Next i ‘结束外层循环
③ ‘在文本框1中输出路径的最大值,最大值放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a(1)中,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Text1.Text = a(1)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1)由本题算法知:第一次循环:a(7)=8+3=11,a(8)=1+3=4,a(9)=1+5=6,a(10)=5+4=9,第二次循环a(4)=11+8=19,a(5)=3+6=9,a(6)=7+9=16,第三次循环:a(2)=3+19=22,a(3)=9+16=25,第四次循环:a(1)=5+25=30,故本题答案填写:30。
(2) ①处为:将一个【1,50】范围内的随机整数赋给数组a的第i行第j列对应的元素,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a((i - 1) * n + j) = Int(Rnd * 50) + 1。
②处为如果相邻的数组元素前一个的值比后一个值大时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a((i - 1) * n + j - 1) > a((i - 1) * n + j)。
③处为在文本框1中输出路径的最大值,最大值放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a(1)中,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Text1.Text = a(1)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产生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整数公式以及将一维线性数组分隔为二维平面数组的方法。产生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数公式为:int((上限-下限+1)*rnd)+下限。分隔一维数组时使用双重循环,外层表示行数,内层表示每行的元素位置,由(i-1)*n+j来表示该元素在一维数组的位置。
1 / 1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信息技术期中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脑虽然能记忆,但是不能作为信息的载体
B.扫描二维码并关注公众号的过程属于信息的编码
C.信息技术包含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D.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所以不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答案】C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关键技术
【解析】【解答】选项A:知识可以存储在人类的大脑中,所以人脑也是信息的载体,本项错。选项B: 扫描二维码并关注公众号的过程属于信息的获取而不是编码,编制二维码才是信息的编码,本项错。选项C: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本项对。选项D:信息具有依附性,但信息也具有传递性可以脱离它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本项错。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含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2.(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下列关于网络和网络协议,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网页,仅HTML”方式保存网页,得到的文件是用HTTP语言描述的
B.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系列协议,都是信息表达规范化的体现
C.SMTP协议可以实现将发件人的邮件直接发送到收件人的计算机中
D.制作网页的工具软件有Internet Explorer、FrontPage、Dreamweaver、记事本等
【答案】B
【知识点】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等信息交流方式;网络协议;常用的网页编辑与制作工具
【解析】【解答】选项A: 通过“网页,仅HTML”方式保存网页,得到的文件是用HTML语言描述的,HTML即超文本标记语言,而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本项错。选项B: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本项对。选项C:SMTP协议又叫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用于将发件人的邮件发送到收件人服务器上的协议,发送到邮件服务器上,收件人需要使用POP3协议进行接收,不能直接发送到收件人的计算机上,本项错。选项D: Internet Explorer 是浏览器只能浏览网页不能编辑网页,本项错。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网页的编辑、浏览和下载以及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网络协议的概念。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网页文件使用HTML语言标准编辑的,其实质为文本文件,所以可以使用 FrontPage、Dreamweaver、记事本网页编辑软件或文本编辑器编辑,传输时使用HTTP协议,在浏览器中进行解释并执行。发送邮件时发件人使用SMTP协议将邮件发送到收件人的邮件服务器上,收件人需要使用POP3协议在邮件服务器上进行下载。
3.(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使用 Word 软件编辑某文档,部分界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图中的图文环绕方式效果可以采用“嵌入型”环绕方式
B.单击图中文字“图片欣赏”可直接访问https://image./
C.文中有 3 处修订,1 处批注,添加批注用户名是“a”
D.修订状态下,用“查找替换”功能替换的文字不会带有修订标记
【答案】C
【知识点】文本的基本编辑
【解析】【解答】选项A:由图可知, 图中的图文环绕方式效果为“四周型”而不是“嵌入型”。本项错。选项B:按住Ctrl键再单击图片可直接访问https://image./,不按Ctrl键单击只是选择图片。本项错。选项C:由图可知文本共有3处修订和1处批注,批注的用户名为“a”,本项对。选项D: “查找替换”功能可以替换带格式和修订标记的文字,本项错。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订和批注。 批注是对文章的某些文字段落做出备注、意见及建议等。而修订是保留修改痕迹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通过修订可以恢复原来的文字或确认修改。
4.(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某ASCII 码字符加密方法描述如下:
⑴以1个字节为单位进行处理
⑵高位段(左边4位)左移一位,最低位用左移出的最位高填充,低位段(右边4位)右移一位,最高位用右移出的最低位填充
⑶分别将上述两段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所得两位十六进制依次连接即为密文则字符“H”的密文是(  )
A.84 B.23 C.C0 D.72
【答案】A
【知识点】信息的编码;进制及数制转换
【解析】【解答】我们知道大写字母“A”的ASCII码为65,则“H”的ASCII码为72,转为十六进制为48H,转为二进制数为0100 1000B,根据加密算法,高位段左移一位为1000,低位段右移一位为0100,合并后的二进制码为1000 0100B转为十六进制代码为84H。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转换,及二进制的左移和右移操作。二进制转为十六进制数时要四位四位划开,最左边不足四位的前补0,然后四位数转为一个十六进制数,十六进制数转二进制数则是将一个十六进制数转为四位二进制数。二进制的左移就是每个数位向左移动一位或几位,空出来的右位补0或补指定的数,对于最左边的数则舍去。右移则相反。
5.(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使用Access软件打开数据表,部分界面如图所示,当前状态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班级藏书”表不能进行重命名
B.“收藏日期”字段的数据类型是“日期/时间”
C.“书籍编号”字段无法删除,可能该字段被设置为主键
D.“是否借出”字段数据类型改为“文本”后,其字段的值变为“yes”/“no”
【答案】B
【知识点】数据表、字段、记录的概念;数据表、字段、记录的编辑
【解析】【解答】选项A:由衅可以看出表“班级藏书”处于打开状态,正在使用的表文件是不能重命名的,本项对。选项B:由图可知,“收藏日期”字段的数据类型左对齐,属于文本型而不是日期型,日期类型右对齐,本项错。选项C:由图可知 “书籍编号” 的值是递增和唯一的,如果无法删除,则可能该字段被设置为了主键,本项对。选项D:由图可知 “是否借出”字段数据类型为“是/否”型,如果改为文本型后则其值变为 “yes”/“no” ,本项对。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Access的表名、日期/时间类型字段、是否类型的字段及主键。Access的表在打开状态时只能修改记录,不能修改字段类型但可以新增字段、删除字段、修改字段名、隐藏字段等。日期/时间类型是用来存储日期、时间或日期时间一起的,每个日期/时间字段需要8个字节来存储空间。是/否字段是针对于某一字段中只包含两个不同的可选值而设立的字段,通过是/否数据类型的格式特性,用户可以对是/否字段进行选择。如果一个字段作主键则该字段值不能重复。
6.(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将一幅1920×1080像素,颜色位深度为24位的BMP图像文件,另存为JPG图像文件后,存储容量为552K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MP图像和JPG图像均属于位图 B.BMP图像文件容量约为5.9MB
C.此过程属于有损压缩 D.压缩比约为8:1
【答案】D
【知识点】图形与图像、位图与矢量图的概念;声音、图像、视频编码
【解析】【解答】选项A:BMP图像是由像素点组成的,而JPG图像则将BMP图像中的相近颜色加以删除从而获得压缩比,也是由像素点组成的,故 BMP图像和JPG图像均属于位图 ,本项对。选项B:由题义可知,BMP图像的存储容量为:1920*1080*3=6220800B=6075KB=5.9326171875MB,本项对。选项C:JPG是删除相近颜色得到高压缩比,且不能恢复为原图像,属于有损压缩,本项对。选项D:两者的压缩比为6075:552=11:1,而不是8:1,本项错。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JPG图像的压缩类型、图像的存储容量公式计算等。JPEG是常见的一种图像格式,它由联合图像专家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开发。JPEG文件的扩展名为.jpg或.jpeg,它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和彩色数据,在获得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即可以用较少的磁盘空间得到较好的图片质量。图像文件存储量=水平像素×垂直像素×每个像素所需位数/8 (字节)。
7.(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某算法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依次输入:22、29、38、47、16、33、37、28、55、18、28。则输出值是(  )
A.2 B.4 C.6 D.8
【答案】C
【知识点】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算法的控制结构
【解析】【解答】由流程图可知:本题执行10次循环,先将b值设为22,然后再依次输入10个a值,计算a值大于等于b值的个数和小于b的个数,如果a值大于b值则将c值增1,如果a值小于b值则将c值减1,由a的值 29、38、47、16、33、37、28、55、18、28 可知大于22的值共有29、38、47、33、37、28、55、28共计8个,小于b值的有16、18共2个,故c值为8-2=6。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看流程图分析算法。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表示算法的图形,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清楚地展现算法的逻辑结构。在本题中先将i和c的值初始化为1和0,然后输入b值,判断i的值是否小于等于10,如果不大于10则执行循环体,先输入a值,计算a、b两者之差,然后判断它们的差是否大于0,如果大于0则将c值增1,如果小于等于0则将c值减1,判断完毕后将i值增1,再去判断i值是否小于等于10,如果条件成立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i值大于10为止,大于10后退出循环体并将c值输出。
8.(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下列表达式的值不等于 6 的是(  )
A.Int(6.9) B.Len("我和我的祖国")
C.Sqr(Abs(Int(-35.6))) D.Asc("K") - Asc("F")
【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选项A:int(6.9)=7,选项B: Len("我和我的祖国") =6,选项C: Sqr(Abs(Int(-35.6))) =sqr(abs(-36))=sqr(36)=6,选项D:asc(“K”)-asc(“F”)=75-70=5。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VB常用函数的功能。int()是取整函数,其值为不大于参数的整数。len()是求字符串的长度,注意中文和英文相同其长度值均为1。abs()函数是求参数的绝对值。sqr()函数是求参数的算术平方根。asc()函数是求参数的ASCII码值。
9.(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有下列VB程序段:
Dim strA As String, strB As String
strA = "hongda":strB = ""
For i = 1 To Len(strA) * 2
If i / 2 = Int(i / 2) Then
strB = strB + Chr(Asc(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 2)
End If
Next i
该程序段运行后,变量strB的值是(  )
A."jpfqic" B."qicqic" C."phbqic" D."qicoga"
【答案】B
【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Dim strA As String, strB As String ‘定字符串变量strA和strB
strA = "hongda":strB = "" ‘将字符串变量strA的值赋为“hongda”,将strB的值初始化为空
For i = 1 To Len(strA) * 2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字符串strA的长度的2倍,步长为1
If i / 2 = Int(i / 2) Then ‘如果i能整除2则进行如下处理
strB = strB + Chr(Asc(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 2) ‘按i值减1除以字符串strA的长度的余数加1的值从字符串strA中取出一个字符并将其后2位的字母合并到字符串strB中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循环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i的值为1-12,在i=2、4、6、8、10、12时才从字符串strA中取字符,第一次有效循环i=2-》i-1=1-》 (i - 1) Mod Len(strA) + 1=1 mod 6+1=2,故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mid(strA,2,1)=”o“,其后2位的字符为”q“,故strB在第一次循环后其值为strB=”q",第二次有效循环i=4时,(i - 1) Mod Len(strA) + 1=3 mod 6+1=4,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mid(strA,4,1)=“g”,其后2位的字符为“i”,故strB=“qi”,第三次有效循环,i=6, (i - 1) Mod Len(strA) + 1=5 mod 6+1=6,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mid(strA,6,1)=”a“,其后的2位字符为”c“,故strB=“qic”;第四次有效循环,i=8,(i - 1) Mod Len(strA) + 1= 7 mod 6+1=2,Mod Len(strA) + 1, 1) =mid(strA,2,1)=”o“,其后2位的字符为”q“,故strB=”qicq“,第五次有效循环i=10,(i - 1) Mod Len(strA) + 1=9 mod 6+1=4,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mid(strA,4,1)=“g”,其后2位的字符为“i”,故strB=“qicqi”,第六次有效循环,i=12,(i - 1) Mod Len(strA) + 1=11 mod 6+1=6 ,Mid(strA, (i - 1) Mod Len(strA) + 1, 1) =mid(strA,6,1)=”a“,其后的2位字符为”c“,故strB=“qicqic”。由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字符串的长度函数、中取函数、字符型转为ASCII码函数及ASCII码转为字符函数以及mod运算。mod是求模运算,也叫取余运算,其结果为两个数相除后得到的整数余数。长度函数len()是求参数字符串的长度,其值为数值型。中取函数mid()是在指定的字符串中按指定的、位置、长度取出一个字符串并形成一个新字符。字符型转为ASCII码函数为ASC(),ASCII码转为字符函数为chr()。
10.(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有如下 VB 程序段:
Function fact(n As Integer) As String
If n = 1 Then
fact = fact & 1
Else
fact = fact(n \ 2) & n Mod 2
End If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String, i As Integer, r As Integer
x = Text1.Text
For i = 1 To Len(Text1.Text)
If Mid(x, i, 1) = "." Then Exit For Next i
r = Val(Mid(x, i + 1, Len(Text1.Text) - i)) Text2.Text = fact(r)
End Sub
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2019.70,则执行程序段,在文本框Text2中显示的内容是(  )
A.1000110 B.70 C.350 D.100011
【答案】A
【知识点】过程与自定义函数;递归算法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Function fact(n As Integer) As String ‘自定义函数fact()开始,本函数是将一个十进制数转为一个二进制数
If n = 1 Then ‘如果参数n的值为1则进行如下处理
fact = fact & 1 ‘将数值型1强制转为字符型并合并到函数的右侧
Else ‘否则(如果参数值n不为1)则进行如下处理
fact = fact(n \ 2) & n Mod 2 ‘使用递归算法将其除以2的除以2的余数合并到函数的右侧,其实质是将一个十进制数转为一个二进制字符串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End Function ‘结束自定义函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钮1单击开始
Dim x As String, i As Integer, r As Integer ‘定义一个字符串变量x,和两个整型变量i、r
x = Text1.Text ‘将从文本框x中输入的字符赋给变量x
For i = 1 To Len(Text1.Text) ‘使用i来控制循环,x的初值为1,终值为文本框的字符的长度,步长为1
If Mid(x, i, 1) = "." Then Exit For ‘如果按i值从字符串x中中取一个字符其值为“."则提前结束循环
‘从字符串x中按i+1的值的位置,取字符串减i个长度的字符串并转为数值型并赋给变量r
Next i ‘结束循环
r = Val(Mid(x, i + 1, Len(Text1.Text) - i))
Text2.Text = fact(r) ‘在文本框2中输出r的二进制数
End Sub ‘结束循环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当遇到”."时退出循环,此时i=5,故Mid(x, i + 1, Len(Text1.Text) - i)=mid(“2019.70",6,2)=”70“,而r=70,故在文本框2中输出的是70的二进制数。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递归算法求十进制数转为二进制数的算法。递归算法是指一种通过重复将问题分解为同类的子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论可以证明递归的作用可以完全取代循环,因此在很多函数编程语言中习惯用递归来实现循环。
11.(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采用拉锯式排序法对无序数组元素实现降序排序,即前一遍把最大的元素从右到左送到最左的位置,后一遍把最小的元素是从左到右送到最右的位置,实现该功能的VB程序段如下:
c = 1: s = 10
Do While c <= s
For i = s To c + 1 Step -1
If Then
t = a(i - 1): a(i - 1) = a(i): a(i) = t
End If
Next i
For i=
If Then
t = a(i + 1): a(i + 1) = a(i): a(i) = t
End If
Next i
c = c + 1
s = s - 1
Loop
上述程序段三个方框处的语句分别为(  )
A.① a(i - 1) < a(i) ② c +1 To s – c ③ a(i) B.① a(i - 1) > a(i) ② c +2 To s – c ③ a(i) >a(i + 1)
C.① a(i - 1) < a(i) ② c +1 To s – c-1 ③ a(i) D.① a(i - 1) > a(i) ② c+ 2 To s – c+1 ③ a(i) >a(i + 1)
【答案】A
【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c = 1: s = 10 ‘初始化c和s的值为1和10,c代表要处理数组最小值下标,s代表要处理数组最大值下标
Do While c <= s ‘在c值小于等于s值进行循环
For i = s To c + 1 Step -1 ‘使用i来控制内层循环,i的初值为s,终值为c+1,步长为-1,即由后向前处理数组元素,将本轮最大值放于本轮的最左边
If Then ‘如果数组元素的前一个元素值小于后一个元素元素值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a(i-1)t = a(i - 1): a(i - 1) = a(i): a(i) = t ‘借助第三变量t交换前后两个数组元素的值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循环
For i=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c+1,终值为s-c,步长为1,此循环由前向后处理数组,并将本轮最小值放在本轮的最右边,故本处答案应填写:c+1 to s-c
If Then ‘如果前一个元素值小于后一个元素值时则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a(i)t = a(i + 1): a(i + 1) = a(i): a(i) = t ‘借助第三变量t交换前后两个数组元素的值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循环
c = c + 1 ‘将c值增1
s = s - 1 ‘将c值减1,以上两个赋值语句起到缩小数组范围的作用
Loop ‘结束外层循环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 ① 处为如果数组元素的前一个元素值小于后一个元素元素值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a(i-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拉锯排序算法。由以上程序分析知,拉锯排序算法是冒泡法的特例。在使用冒泡法进行排序时使用i控制外层循环,代表每次的比较轮数,j控制内层循环代表每轮比较次数,在进行一轮比较后将最大值放到数列的末尾,在经过n-1轮比较后将输入的数排成一个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数列。
12.(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下图是通过VB程序读取“GDP2018.accdb”文件中的GDP总量,显示在列表框中,部分代码实现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列表框中输出 b(i),代码略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conn.ConnectionString="Provider=Microsoft.ACE.OLEDB.12.0;DATASource="& App.Path & "\GDP2018.accdb" conn.Open:Set myrecord.ActiveConnection = conn:myrecord.Open "GDP"
n = 0
Do While Not myrecord.EOF n = n + 1
a(n) = myrecord.Fields("2018")
b(n) = Left(myrecord.Fields("Area"), 5) & " " & myrecord.Fields("2018") myrecord.MoveNext
Loop
conn.Close: myrecord.Close: Set myrecord = Nothing: Set conn = Nothing End Sub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nnectionString是实例conn的属性
B.myrecord.Fields("2018")返回当前记录中“2018”字段的值
C.a(1)读取后执行myrecord.MoveNext将读取下一条记录,即a(2)=“中国”
D.myrecord.Fields("2018")也可以写成myrecord.Fields(3)
【答案】D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程序访问数据库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列表框中输出 b(i),代码略
End Sub ‘
Private Sub Form_Load() ‘ 窗体装载事件过程开始
conn.ConnectionString="Provider=Microsoft.ACE.OLEDB.12.0;DATASource="& App.Path & "\GDP2018.accdb" conn.Open:Set myrecord.ActiveConnection = conn:myrecord.Open "GDP" ‘使用连接对象连接数据库GDP208.accdb
n = 0 ‘初始化变量n的值为0,n用于统计记录条数
Do While Not myrecord.EOF ‘在表myrecord没有在底的情况下执行循环
n = n + 1 ‘使用计数器n进行计数
a(n) = myrecord.Fields("2018") ‘将2018的字段值读入到数组a中
b(n) = Left(myrecord.Fields("Area"), 5) & " " & myrecord.Fields("2018") ‘将字段area代表国家和地区的字段读出并与2018字段值合并后存储到数组b中
myrecord.MoveNext ‘指针移到到下一条
Loop ‘结束循环
conn.Close: myrecord.Close: Set myrecord = Nothing: Set conn = Nothing ‘将连接对象释放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选项A:由题义知,本题的连接对象名为conn,connectionString为连接对象的连接字符串属性,本项对。选项B: myrecord.Fields("2018") 的Fields属性是取行表中字段的值,本项对。选项C: myrecord.MoveNext 是移动表的指针的方法,将指针指向下一条记录,本项对。选项D: myrecord.Fields("2018") 中参数只能是字段名,不能是字段在表的位置,本项错。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从连接数据库读取表中数据的算法。在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时首先定义连接对象和记录集对象,然后打开数据库并使用记录集对象在表中按条件查找数据将指针指向符合条件的第一条记录上,然后使用循环逐条读取并处理数据,在循环时记录指针下移直到文件底为止,最后关闭表和数据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4+8+7+7,共26分)
13.(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小林收集2018年度国内影院电影票房排行榜数据,并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如图a
所示。
图 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区域H4:H13通过计算得到排名前十的各电影占2018年度电影总票房的占比,在H4单元格输入公式后,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H5:H13的计算,则H4单元格的公式是   。(提示:票房占比%=票房/总票 房×100)
(2)若将区域B3:H13的数据复制到新的工作表中,在新工作表中对数据按照主关键字“上映日期”,次要关键字“票房占比(%)”,进行升序排序,排序后的第2条记录的影片名是   。
(3)根据图a中数据制作的“2018年动作电影票房占比(%)”图表如图b所示,创建该图表的数据区域为C3:C4,H3:H4,C8,H8,    。
图 b
(4)根据图a中数据直接制作的图表如图b所示,其中《海王》与《毒液:致命守护者》对应的两条直条长度是否相同 (填写:是/否)   
【答案】(1)=D4/($D$15*10000)*100 或 =D4/(D$15*10000)*100
(2)捉妖记2
(3)C10:C12,H10:H12
(4)否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基本操作;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解析】【解答】(1)由题义知票房占比公式为 票房占比%=票房/总票 房×100 ,各电影的票房在D列上单位为万元,而总票房在D15单元格,单位为亿元,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D4/($D$15*10000)*100 或 =D4/(D$15*10000)*100 。
(2)由题义可知前10名的排名按上映时间和票房占比升序排序后其名次为:前任3:再见前任、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侏罗纪世界2、我不是药神、西红柿首富、毒液:致命守护者、海王。故本小题答案填写:捉妖记2。
(3)由图b知,该图为条形图,其纵坐标为电影名称,在C列,横坐标为票房占比,在H列上,且各电影数据并不连续,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C10:C12,H10:H12 。
(4)由图b可知, 《海王》与《毒液:致命守护者》 的票房不同,一为187015,一为186217,票房占比虽均为3.1,但只是显示,后面小数隐藏了,故其两条直线长度应不相同,故本小题答案应选填: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公式中单元格地址的引用、排序及图表数据区域选择。Excel的地址引用有相对地址引用和绝对地址引用及混合地址引用3种方式,相对地址引用就是单元格地址前不加任何东西,单元格地址会随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绝对单元格地址引用就是在单元格地址前加$号,不会随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混合引用是在行号或列标前加$号,另一个不加,在复制公式时加$号的不变,不加$号的变化。在排序时注意不要选择合并的单元格,尤其选择标题栏时注意标题栏是否为合并单元格。图表数据区域的选择是看其横轴和纵轴的数据。
14.(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小明制作主题为“我们的时代”的多媒体作品。
图 a
(1)使用Photoshop软件编辑“烟花.jpg”文件,如图a所示,编辑后存储为透明背景图片格式,导入flash中,选出正确的操作步骤 (多选,填字母)。
A.双击“背景”图层解锁,利用“魔棒工具”选择白色区域
B.按下“Delete”键
C.利用“选择”菜单“反向”操作后再拷贝粘贴至Flash 舞台
D.存储为 JPG 或GIF 格式后导入 Flash 库中
E.存储为GIF 或 PNG 格式后导入 Flash 库中
(2)使用Flash软件编辑“我们的时代.fla”文件的部分界面如图b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b
将动画GIF文件“白鸽.gif”导入库中直接得到一个影片剪辑元件,则该元件中动画的动画类型是   。(单选,填字母, A .形状补间动画/ B .动画补间动画/ C .逐帧动画)
(3)舞台的大小为550×400像素,“白鸽5”图层设置动画补间动画实现白鸽从左下侧飞入舞台后再从舞台右上侧飞出,补间动画首尾关键帧中的“白鸽”实例的位置坐标最有可能为   (单选,填字母:
A .首(-50,280)、尾(580,50)/B . 首(-50,-280)、尾(580,-50)/ C . 首(50,-280)、尾(-580,50))。
(4)“文字”图层实现文字由小变大淡入的效果,为使补间动画变化效果持续3秒,之后延续到该场景结束,正确的操作是   。
(5)测试影片时,单击“片头”场景中的“进入”按钮,实现声音暂停播放同时影片跳转到“主场景”第1帧并开始播放,弹出如图c所示的错误提示窗口。则“进入”按钮上正确的动作脚本为   。
图 c
【答案】(1)A;B;E
(2)C
(3)A
(4)将“文字”图层第20帧移至第30帧,并在最后一帧执行“插入帧”
(5)on (release) {stopAllSounds();gotoAndPlay("主场景", 1);}
【知识点】图片加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动画的类型;动画的实现;常用影片控制函数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a可知,背景图层处于锁定状态,可先解锁后再使用”魔棒工具“选择白色区域,本项对。选项B:按下delete键可以删除选中区域,本项对。选项C:本题可使用魔棒工具直接选择白色区域,如果反选则选中了烟花,本项错。选项D:JPG格式导入Flash后无透明效果,本项错。选项E:GIF和PNG在导入Flash后有透明效果,本项对。故本小题答案选ABE。
(2)由图b的白鸽4和白鸽5图层知,其图层为一个紫色背景加一个黑色箭头,故其动画为动画补间动画。故本小题答案选C。
(3)由其起始位置在舞台的左下侧,故其x轴应为负数,其y轴应大于舞台高度的一半,即大于200。其终止位置在舞台的右上侧,由其x轴大于舞台的宽度,即大于550,其y轴就小于舞台高度的一半即小于200。选项A符合要求。选项B: (-50,-280) 在舞台的左上角, (580,-50) 在舞台的右上角。选项C: (50,-280) 在舞台的上方偏左, (-580,50)) 在舞台的外左方偏上。故本小题答案选A。
(4)文字图层要持续3秒,而帧频为10fps,故文字图层的最后一帧在第30帧上,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将“文字”图层第20帧移至第30帧,并在最后一帧执行“插入帧” 。
(5)由题义知,当按下“进入”按钮或释放“进入”按钮时停止播放声音并进行影片跳转,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on (release) {stopAllSounds();gotoAndPlay("主场景", 1);} 或 on (press) {stopAllSounds();gotoAndPlay("主场景", 1);}。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将图片导入Flash时保持透明背景的操作过程、舞台的位置、动画补间类型、帧频及动作脚本。若想保持图片的透明背景,在导入时应为gif或png格式。舞台的位置可由x轴坐标或y轴坐标决定。补间动画有二种: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形状补间是由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间的变化过程,像由三角形变成四方形等。时间轴上形状补间是淡绿色底加一个黑色箭头组成的。动画补间是由一个形态到另一个形态的变化过程,像移动位置,改变角度等。时间轴上动画补间是淡紫色底加一个黑色箭头组成的。帧频就是每秒播放的动画的帧数给多媒体对象加入动作按钮可以增加多媒体作品的人机交互功能。
15.(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某学校要进行年级优秀生表彰,需要对n人的优秀生单独排位置,每行m人。排队方阵规则:第1行从左向右坐,第2行从右向左坐,第3行从左向右坐,第4行从右向左坐……不断重复。最后一行如果人数不满m人,一律从左往右坐。VB程序功能如下:Text1输入m的值,确定每行坐的人数,单击按钮后,在List2列表框中显每位同学的位置,在List3列表框中显示每位同学的4位数位置编号(行号+列号),如下图所示。实现上述功能的VB代码如下:
依据上述描述设计如下VB程序:
Dim xh(1 To 100) As Integer , xm(1 To 100) As String, cj(1 To 100) As Integer Dim n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Private Sub Form_Load()
'本过程从数据库依次读取n位同学的序号、姓名及成绩,然后按成绩降序排序,将学生序号、姓名成绩存储在数组xh、xm、cj中,结果显示在List1中,
End Sub
'显示每位同学的位置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wz As String m=Val(Text1.Text) For i = 1 To n \ m For j = 1 To m If ① Then wz = wz + xm((i - 1) * m + j) + " " Else wz=xm((i-1) * m + j)+" "+wz End If Next j List2.AddItem wz wz =" " Next i If n Mod m <> 0 Then For i= To n ‘加框处改错 wz = wz + xm(i) + " " Next i List2.AddItem wz End If End Sub '显示每位同学的位置编号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Dim zu As Integer Dim ha As String, hb As String List3.AddItem "序号" & vbTab & "姓名" & vbTab & "位置" 'vbTab 用于字符对齐 For i = 1 To n zu = ② ha = Trim(str(zu)) If Len(ha) = 1 Then ha = "0" + ha If zu Mod 2 = 0 And zu <= n \ m Then hb = ③ Else hb = Str(i - m * (zu - 1)) End If hb = Trim(str(hb)) 'Trim 函数功能是去除字符空格 If Len(hb) = 1 Then hb = "0" + hb List3.AddItem str(i) & vbTab & xm(i) & vbTab+ ha + hb Next i End Su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程序界面时,要清空文本框中的显示内容,应修改文本框的   属性。
(2)程序中加框处代码有误,请改正。
(3)请在①②③划线处填入适当的代码。
①   ②   ③   
【答案】(1)Text
(2)(n\m)*m+1
(3)i Mod 2 = 1 或 i Mod 2 <> 0;(i - 1) \ m + 1;Str(m + 1 - (i - m * (zu - 1))) 或 Str(1 - i + m * zu)
【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常见数据类型、数组;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1)清空文本框的内容,就是设置文本框的text属性为空,语句为:text.text=“”,故本小题答案填写:Text。
(2)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Dim xh(1 To 100) As Integer , xm(1 To 100) As String, cj(1 To 100) As Integer Dim n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xh、cj和字符串数组xm,定义整型变量n和m
Private Sub Form_Load()
‘本过程从数据库依次读取n位同学的序号、姓名及成绩,然后按成绩降序排序,将学生序号、姓名成绩存储在数组xh、xm、cj中,结果显示在List1中,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钮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Dim wz As String ‘定义字符串变量wz
m=Val(Text1.Text) ‘将从文本框1中输入的数据转为数值型并赋给变量m
For i = 1 To n \ m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n除m并取其整数商,步长为1,i代表行数
For j = 1 To m ‘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j的初值为1,终值为m,步长为1,j代表每行的人数
If ① Then ‘如果i为奇数则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i Mod 2 = 1 或 i Mod 2 <> 0
wz = wz + xm((i - 1) * m + j) + " " ‘将学生姓名从xm数组中按i和j的下标合并到wz的右边
Else ‘否则即i为偶数时进行如下处理
wz=xm((i-1) * m + j)+" "+wz ‘将学生姓名从xm数组中按i和j的下标合并到wz的左边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j ‘结束内层循环
List2.AddItem wz ‘在列表框2中输出本行学生的姓名
wz =" " ‘初始化变量wz的值为空串
Next i ‘结束外层循环
If n Mod m <> 0 Then ‘如果n除以m的余数不为0(即最后一行为半行时)则做如下处理
For i= To n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最后一整行多1,终值为n,步长为1
wz = wz + xm(i) + " " ‘将剩余的学生姓名合并到字符串变量wz中
Next i ‘结束循环
List2.AddItem wz ‘在列表框2中追加一行输出wz的值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程序中加框处为: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最后一整行多1,终值为n,步长为1,故i的初值应为(n\m)*m+1。
(3)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命令按钮2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Dim zu As Integer ‘定义整型变量zu
Dim ha As String, hb As String ‘定义字符串变量ha和hb
List3.AddItem "序号" & vbTab & "姓名" & vbTab & "位置" ‘vbTab 用于字符对齐,在列表框3中输出列表表头:序号、姓名和位置并相隔一个制表位
For i = 1 To n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n,步长为1
zu = ② ‘计算同学所在的行并赋给变量zu,该同学所在的行为i减1整除以m后加1,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i - 1) \ m + 1
ha = Trim(str(zu)) ‘将同学所在的行转为字符串并删除空格后赋给变量ha
If Len(ha) = 1 Then ha = "0" + ha ‘如果字符串ha的长度为1则在其行号前加0
If zu Mod 2 = 0 And zu <= n \ m ‘如果行号为偶数且行号小于等于n除以m的整数商时进行如下处理
Then hb = ③ '计算这个同学在本行位置即所在的列号,由于是偶数行,故列号由后向前排,故本处答案应填写为: Str(m + 1 - (i - m * (zu - 1))) 或 Str(1 - i + m * zu)
Else ‘否则即i为奇数时进行如下处理
hb = Str(i - m * (zu - 1)) ‘计算这个同学在本行位置即所在的列号,由于是奇数数行,故列号由前向后排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hb = Trim(str(hb)) ‘将列号转为字符串并删除空格后赋给变量hb
‘Trim 函数功能是去除字符空格
If Len(hb) = 1 Then hb = "0" + hb ‘如果字符串hb的长度为1则在其列号前加0
List3.AddItem str(i) & vbTab & xm(i) & vbTab+ ha + hb '在文本框3中追加一行输出学生的顺序号、姓名和行号列号
Next i ‘结束外层循环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 ①处为'如果i为奇数则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i Mod 2 = 1 或 i Mod 2 <> 0。
②处为计算同学所在的行并赋给变量zu,该同学所在的行为i减1整除以m后加1,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i - 1) \ m + 1。
③处为计算这个同学在本行位置即所在的列号,由于是偶数行,故列号由后向前排,故本处答案应填写为: Str(m + 1 - (i - m * (zu - 1))) 或 Str(1 - i + m * zu)。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按指定的每行人数计算学生所在的行号和列号,其实质是将一维数组化为二维数组。在计算时使用整个学生数所在的位置i除以每行学生数取其整数商为行号,由其所在的行乘以每行学生数m计算其前面行的学生数,再从1开始重新计算其所在的列数,从而计算出学生的行号和列号。
16.(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由n行数字组成的数字三角形如图所示。设计一个算法,对于由n行数字组成的数字三角形(数字范围[1,50],计算从三角形的顶至底的路径经过的数字和的最大值,每一步可以从当前点走到左下方的点也可以走到右下方的点。
寻求路径最大值的算法设计如下:
按三角形的行划分,若有n行,则有n-1个步骤
①从底层开始,本身数即为最大值
②倒数第二层的计算取决于底层的数据:
12+6=18,13+14=27,24+15=39,24+8=32;
③倒数第三层的计算取决于底二层的数据:
27+12=39,39+7=46,39+26=65;
④倒数第四层的计算取决于底三层的数据:
46+11=57,65+8=73;
④最后的路径:13—8—26—15—24其和为86。
根据上述算法描述,设计程序界面如下图所示,点击“生成金字塔”按钮,在列表框中生成数字金字塔,点击“寻求路径最大值”按钮,在文本框text1中输出最大值。
依据上述描述设计如下VB程序:
Const n = 5
Dim sx As String
Dim i, j, k, a(1 To 100)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ist1.Clear
For i = 1 To n For j = 1 To i

sx = sx + Str(a((i - 1) * n + j)) Next j
For k = n To i Step -1 sx = " " + sx
Next k List1.AddItem sx sx = ""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For i = n To 1 Step -1
For j = 2 To i
If ② Then
a((i - 2) * n + j - 1) = a((i - 1) * n + j - 1) + a((i - 2) * n + j - 1)
Else
a((i - 2) * n + j - 1) = a((i - 1) * n + j) + a((i - 2) * n + j - 1)
End If Next j
Next i

End Su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数字金字塔如图 ,输出路径最大值是   。
(2)请在①②③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①   ②   ③   
【答案】(1)30
(2)a((i - 1) * n + j) = Int(Rnd * 50) + 1;a((i - 1) * n + j - 1) > a((i - 1) * n + j);Text1.Text = a(1)
【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枚举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Const n = 5 ‘定义符号常量n,并将n赋值为5
Dim sx As String ‘定义字符串变量sx
Dim i, j, k, a(1 To 100) As Integer ‘定义整型变量i、j、k和整型数组a,数组a可有100个元素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钮1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List1.Clear ‘清除列表框1的内容
For i = 1 To n ‘使用i来控制外层循环,外层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n,步长为1,i代表行数
For j = 1 To i ‘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i,步长为1,j代表每行的数据个数
① ‘将一个【1,50】范围内的随机整数赋给数组a的第i行第j列对应的元素,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a((i - 1) * n + j) = Int(Rnd * 50) + 1
sx = sx + Str(a((i - 1) * n + j)) ‘将这个元素转为字符型并合并到字符串sx的右侧
Next j ‘结束内层循环
For k = n To i Step -1 ‘使用k来控制内控制内层循环,i的初值为n,终值为i,步长为-1,该循环用于向字符串sx前补n-i个空格
sx = " " + sx ‘将sx的左侧补一个空格
Next k ‘结束内层循环
List1.AddItem sx ‘在列表框1中输出这行数据
sx = "" ‘初始化字符串sx的值为空串
Next i ‘结束外层循环
End Sub ‘结束命令按钮1单击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命令按钮2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For i = n To 1 Step -1 ‘使用i来控制外层循环,i的初值为n,终值为1,步长为-1,i代表金字塔的层数
For j = 2 To i ‘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j的初值为2,终值为i,步长为1
If ② Then ‘如果相邻的数组元素前一个的值比后一个值大时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a((i - 1) * n + j - 1) > a((i - 1) * n + j)
a((i - 2) * n + j - 1) = a((i - 1) * n + j - 1) + a((i - 2) * n + j - 1) ‘将前一个较大值加到其上一层的元素中
Else ‘否则即前一个元素小于后一个元素值时进行如下处理
a((i - 2) * n + j - 1) = a((i - 1) * n + j) + a((i - 2) * n + j - 1) ‘将后一个较大值加到其上一层的元素中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j ‘结束内层循环
Next i ‘结束外层循环
③ ‘在文本框1中输出路径的最大值,最大值放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a(1)中,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Text1.Text = a(1)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1)由本题算法知:第一次循环:a(7)=8+3=11,a(8)=1+3=4,a(9)=1+5=6,a(10)=5+4=9,第二次循环a(4)=11+8=19,a(5)=3+6=9,a(6)=7+9=16,第三次循环:a(2)=3+19=22,a(3)=9+16=25,第四次循环:a(1)=5+25=30,故本题答案填写:30。
(2) ①处为:将一个【1,50】范围内的随机整数赋给数组a的第i行第j列对应的元素,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a((i - 1) * n + j) = Int(Rnd * 50) + 1。
②处为如果相邻的数组元素前一个的值比后一个值大时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a((i - 1) * n + j - 1) > a((i - 1) * n + j)。
③处为在文本框1中输出路径的最大值,最大值放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a(1)中,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Text1.Text = a(1)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产生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整数公式以及将一维线性数组分隔为二维平面数组的方法。产生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数公式为:int((上限-下限+1)*rnd)+下限。分隔一维数组时使用双重循环,外层表示行数,内层表示每行的元素位置,由(i-1)*n+j来表示该元素在一维数组的位置。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