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信息技术第二次联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信息技术第二次联考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信息技术第二次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有关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而被存储、保存和传播,说明信息不需要载体
B.信息具有时效性,说明信息一定会过期
C.小孔成像现象体现了图像的数字化
D.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的是电子管技术
【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 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而被存储、保存和传播,说明信息可由一个载体转移到另一个载体,体现了信息的可传递性,本项错。选项B:信息具有时效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价值会发生变化,但信息可以被再次加工利用,说信息会过期是错误的。选项C:信息数字化是将图像存储在电脑中以数字形式表示,而小孔成像没有将图像变为数字,本项错。选项C: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电子 管技术,第二代采用晶体管技术,第三代为集成电路技术,第四代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本项对。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和计算机的发展史。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2.(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有关网络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特网上存储着海量信息,获取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B.通过“网页,全部”的方式保存网页,同时也收藏了网址
C.POP3协议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端送到个人终端机器上
D.不同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可能不同
【答案】B
【知识点】信息获取的环节与方法;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等信息交流方式;网络资源的检索;网页、网站的概念与联系
【解析】【解答】选项A: 因特网上存储着海量信息, 可以搜索查询,也可以下载,可以看,可以听,获取方法多种多样,本项对。选项B:通过“网页,全部”的方式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和图像,但不能将网址放到收藏夹,本项错。选项C:POP3协议又称邮局协议,是用户接收邮件的协议,本项对。选项D:搜索引擎即提供搜索功能的网站由于这些网站采用的搜索技术不同,所以搜索结果也不同,本项对。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获取方法、网页的保存、邮件的发送及网络搜索功能。信息获取指围绕一定目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获得原始信息的活动和过程。获取信息的途径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多样的。保存网页的类型有四种:1.“网页,全部是” 将你现打开的网页文字、内容等所有都保存下来。 2.“Web档案,单一文件(mht)” 将你打开的网页文字、图片、文字格式等保存下来,但是建立文件夹而是保存在一个文件中。 3.“网页,仅HTML”与第一种网页,全部是 一种保存方式,但不建立与网页同名的文件夹不保存图片。 4.文本文件仅将网页所有文字保存下来其他图片、格式等都不保存。SMTP是发送邮件的协议,POP3是接收邮件的协议。搜索引擎即提供搜索功能的网站由于这些网站采用的搜索技术不同,所以搜索结果也不同。
3.(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应用中,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
A.使用手机远程控制电器 B.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付款
C.AlphaGo与棋手对弈 D.使用通讯软件与家人视频通话
【答案】C
【知识点】人工智能的应用
【解析】【解答】选项A:使用手机远程控制电器使用的是远程控制技术,不是人工智能技术。选项B: 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付款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选项C:AlphaGo与棋手对弈使用的是机器人技术,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选项D: 使用通讯软件与家人视频通话使用的是视频通信技术,不是人工智能技术。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范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4.(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关于Access数据库和数据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张数据表用来存储同一类型或同一主题的相关数据
B.若数据表中已经有记录,则该数据表就不能再新建自动编号类型的字段
C.修改数据表中某字段的数据类型,保存后再改回原类型,对字段值没有影响
D.Access数据表的数据导出到Excel后,Excel中显示的记录值不变
【答案】A
【知识点】数据表、字段、记录的概念;数据表、字段、记录的编辑
【解析】【解答】选项A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以表为单位进行存储和处理的,一张数据表可以存储同一类型的数据也可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但各数据之间必须有关,本项对。选项B: 若数据表中已经有记录,则该数据表 仍可添加新字段,新字段的类型仍可为自动编号类型,本项错。选项C:在将一个字段类型改为其他类型时字段值会发生变化,如果再改回来由字段值将不能还原,本项错。选项D: Access数据表的数据导出到Excel后,Excel中显示的记录值会发生变化,如是/否类型将用true和false代替,本项错。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Access的字段类型及数据导出。Access允许九种数据类型:文本、备注、数值、日期/时间、货币、自动编号、是/否、OLE对象、超级链接、查询向导。在表的设计视图中,每一个字段都有设计类型。在字段类型发生变化时其字段值也会发生变化。Access可以实现与其他软件的数据交换这就是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在导出时数据类型会适应其他软件的数据从而导致某些字段值发生变化。
5.(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使用Ultraedit观察字符内码,部分界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6个GB2312字符,3个ASCII码字符
B.字符“国”的二进制编码是10111001 11111010
C.ASCII码字符“70”的十六进制内码是37 A3 B0
D.图中所有字符内码相加之和再转换成二进制后,最右边的是“0”
【答案】B
【知识点】信息的编码
【解析】【解答】选项A:同图可知,图中共有7个GB2312字符和2个ASCII字符(2、9),本项错。选项B:由图可知“国”的十六进制编码为“B9 FA”,转为二进制编码为“1011 1001 1111 1010”,本项对。选项C:由图可知“2”的十六进制编码为“32”可以推知“0”的十六进制编码为“30”,“7”的十六进制编码为“37”,故“70”的十六进制编码为“30 37”,本项错。选项D:计算本题字符ASCII码之和较困难,但判断其奇偶性较简单,只要将十六进制的最后一位相加(可按十进制计算)然后判断最后一位相加得到的最右位的奇偶性即可,如本题可以将2+0+1+9+0+2+4+8+1=27,故其内码之和为一个奇数,最右边位为“1”,本项错。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英文及字符在计算机内部的内码表示。在计算机内部中英文字符都是以二进制来表示的,为了方便表示,Ultraedit以十六进制码来表示内码,在计算机内部,一个中文及其字符以二个字节、16位二进制数、4位十六进制数来表示的。而英文用一个字节、8位二进制数、2位十六进制数来表示,在ASCII码中,英文字母和数字是按字母表和数字的小大顺序排序的,所以可由已知字符的内码来推测未知字符和数字的内码。
6.(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有关多媒体技术相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导航软件播报前方路况信息,主要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
B.位图是用一组指令集合或数学公式来描述的
C.压缩算法要尽量复杂是衡量压缩技术好坏的指标之一
D.媒体元素分解涉及的内容有描述素材类型和获取方式等
【答案】D
【知识点】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解析】【解答】选项A: 导航软件播报前方路况信息,主要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实时性而不是交互性,本项错。选项B:位图是由像素点来描述图像的,而矢量图才是由一组指令集合或数学公式来描述的 ,本项错。选项C:压缩比是 衡量压缩技术好坏的指标之一 ,算法复杂度是称量算法好坏的指标,不是衡量压缩技术的指标,本项错。选项D:媒体元素分解所涉及的工作有:1、将原始素材列成表格;2、确定原始素材的获取方式;3、制定多媒体素材的处理方案;4、指明所有到的设备和工具软件。本项对。故本题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多媒体作品制作的过程。多媒体的特点有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非线性、实时性、互动性、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信息结构的动态性。多媒体制作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确定主题、分析与策划、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测试与评价。其中多媒体设计与策划包括应用需求分件和创作需求及脚本编写三部分。脚本编写包括:制定脚本大纲、编写文字脚本、编写制作脚本、媒体元素分解等四步骤。
7.(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选项的结果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Val(Mid("2019",3,2))
B.Int(Rnd * 9 + 10) \ 10 + 18
C.2019 Mod 100 - 2019 Mod 10
D.(Asc("D") - Asc("A"))^ 3-Sqr(64)
【答案】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选项A: Val(Mid("2019",3,2)) =val(“19”)=19。选项B: Int(Rnd * 9 + 10) \ 10 + 18 =(10到19)\10+18=1+18=19。选项C:2019 mod 100-2019 mod 10=19-9=10。选项D: (Asc("D") - Asc("A"))^ 3-Sqr(64) =(68-65)^3-8=27-8=19。在本题各选项中ABD的值为19,C的值为10。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VB常用函数的功能及mod运算符的作用。在本题中涉及到的函数有val()是将字符串转为数值型,mid()为按指定的位置在指定的字符串中中取指定长度的子串,rnd为随机函数,int()为取整函数,其值取不大于参数的整数。mod为取模运算符,结果为两个数相除的余数。asc()是求参数的ASCII码值,sqr()为求参数的算术平方根。
8.(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该流程后,输出i,k的值分别是(  )
A.52,4 B.52,5 C.50,4 D.50,5
【答案】B
【知识点】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算法的控制结构
【解析】【解答】由本题的流程图可知,初始时i=0,k=0,i=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观察流程图来分析整个程序执行过程。在本题中先将i和k初始化为0,然后判断i值是否小于50,如果小于50则执行循环体:将i除以6看其余数是否为0,如为0则将k值增1,无论除尽不能除尽6,则将i值增4.执行完循环体后看i值是否小于50,如果小于50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i值大于等于50为止,大于50时退出循环并输出i和k的值。
9.(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有如下程序段:
s = "2019Nian12yue3Ri"
For i = Len(s)-1 To 1 step -1
If Mid(s, i, 1) <= "9" And Mid(s, i + 1, 1) >= "A" Then
sum= sum+ Val(Mid(s, i, 1))
End If
Next i
运行程序后,变量sum 的值是(  )
A.2034 B.2019 C.12 D.14
【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s = "2019Nian12yue3Ri" ‘将字符串"2019Nian12yue3Ri"赋给字符串变量s
For i = Len(s)-1 To 1 step -1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字符串长度少1,终值为1,步长为-1,i代表在字符串中字符的位置,相当于字符指针,中取字符时由后向前取
If Mid(s, i, 1) <= "9" And Mid(s, i + 1, 1) >= "A" Then ‘如果该字符比“9”的ASCII码值小且其后的字符的ASCII码值大于字符“A”的ASCII值时进行如下处理
sum= sum+ Val(Mid(s, i, 1)) ‘将这个字符取出来转为数值型并累加到累加器sum中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循环
在本题中将其后为字符的数字转为数值型并累加到sum中,故sum=3+2+9=14。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取函数mid(  )的功能、累加器的使用及条件判断的含义。在本题中mid(  )是按指定的位置从指定的字符串中取指定长度的子串。而本题的条件是取其后为字符但其后不能是数字的字符并转为数值型。累加器是将某一变量或表达式的值累加到该变量的变量,本题累加器的形式为: sum= sum+ Val(Mid(s, i, 1)) 。
10.(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为了判断一个三位正整数的各个位置之和是否是9的倍数,下列程序划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是(  )
x = ①
t = 0: s = ""
Do While x <> 0
t = ②
x = x \ 10
Loop
If ③ Then Then Then s = "是9的倍数" Else s = "不是9的倍数"
A.①Int(Rnd * 900) + 100 ② x Mod 10 ③ t Mod 9 = 0
B.①Int(Rnd * 900) + 100 ② t + x Mod 10 ③ t Mod 9 = 0
C.①Int(Rnd * 899) + 100 ② t + x Mod 10 ③ t / 9 = 1
D.①Int(Rnd * 900) ② t + x \ 10 ③ t \ 9 = 1
【答案】B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x = ① ‘将一个【100,999】范围内的随机整数赋给变量x,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Int(Rnd * 900) + 100
t = 0: s = "" ‘初始化t的值为0,s的值为空串,其中t为各位上的数之和,s存储判断结果
Do While x <> 0 ‘在x不等于0时执行循环
t = ② ‘将x的最后一位取出来累加到变量t中,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t + x Mod 10
x = x \ 10 ‘将x去掉个位数后再赋给x
Loop ‘结束循环
If ③ Then Then Then s = "是9的倍数" Else s = "不是9的倍数" ‘如果t能被9除尽则将s值赋为 "是9的倍数",否则s值为 "不是9的倍数" ,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t Mod 9 = 0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 ① 处为将一个【100,999】范围内的随机整数赋给变量x,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Int(Rnd * 900) + 100。② 处为将x的最后一位取出来累加到变量t中,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t + x Mod 10。③ 处为如果t能被9除尽则将s值赋为 "是9的倍数",否则s值为 "不是9的倍数" ,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t Mod 9 = 0。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产生一个随机数的公式、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其他数整除的方法及累加器的使用。产生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数公式为:int((上限-下限+1)*rnd)+下限,判断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可从他们的余数上来判断,如果余数为0则表示除尽否则没有除尽。累加器是将一个变量或表达式通过循环累加到某个变量的变量,本题累加器的形式为:t= t + x Mod 10 。
11.(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有如下程序段:
Dim a(1 To 5) As Integer
For i = 1 To 5
a(i) = Int(Rnd * 30 + 10)
t = t + a(i) \ 10
Next i
For j = 1 To t \ 3
If j Mod 2 = 1 Then a(j) = a(j) + 1 Else a(j) = a(j) - 1
Next j
运行程序后,数组a各个元素的值,不可能的是(  )
A.40,10,32,11,17 B.34,9,33,33,31
C.12,13,14,9,10 D.31,32,33,9,21
【答案】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Dim a(1 To 5) As Integer ‘定义一个整型数组a,a共有5个元素
For i = 1 To 5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5,步长为1
a(i) = Int(Rnd * 30 + 10) ‘将一个【10,39】的随机整数赋给数组a的一个元素
t = t + a(i) \ 10 ‘将数组元素a除以10后将其整数商累加到变量t中
Next i ‘结束循环
For j = 1 To t \ 3 ‘使用j来控制循环,j的初值为1,终值为t除以3的整数商,步长为1
If j Mod 2 = 1 Then a(j) = a(j) + 1 Else a(j) = a(j) - 1 ‘如果j为奇数则将其对应的数组元素加1,否则将数组元素减少1
Next j ‘结束循环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数组元素的初始值的范围为【10,39】,再加上1或减去1后其范围为【9,40】,本题各选项均符合,然后从其异常调整过的数来判断,A:至少调整了第一个元素,第一个元素的原值为39,从第二个元素开始其范围在【10,39】之间,t值至少为1,由十位数之和来看t值项符合要求。选项B:第二个元素为9,说明t值至少为6,而从其十位上的数来看t=3+1+3+3+3=10大于6,t值符合要求。选项C:由第四个元素的值为9来看至少t的值为12,而本项t=1+1+1+1+1=5,其值小于12不合要求,本项错。选项D:由第四个元素的值为9来看至少t的值为12,而本项t=3+3+3+1+2=12,符合要求。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产生一个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整数及累加器的使用。产生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数公式为:int((上限-下限+1)*rnd)+下限。累加器可以将一个变量或一个表达式的值通过循环累加到该变量的变量,在本题累加器是累加随机整数的十位上的数,其格式为: t = t + a(i) \ 10 。
12.(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有如下程序段:
s = "defghiabc"
key = Text1.Text
i = 1: j = Len(s)
Do While i <= j
m = (i + j) \ 2
c = Mid(s, m, 1)
If c = key Then Exit Do
If Mid(s, i, 1) < c Then
If key >= Mid(s, i, 1) And key < c Then j = m - 1 Else i = m + 1
Else
If key > c And key <= Mid(s, j, 1) Then i = m + 1 Else j = m - 1
End If
ans = ans + Str(m)
Loop
运行程序后,若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字符"b",则变量ans的值是(  )
A.5 B.5 7 8 C.5 3 D.5 7
【答案】D
【知识点】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s = "defghiabc" ‘给符串变量s赋值为 "defghiabc"
key = Text1.Text ‘将从文本框1中输入的字符赋给变量key
i = 1: j = Len(s) ‘将i初始化为1,将j赋值为字符串的长度,i和j指示着字符串左右两边的位置
Do While i <= j ‘在i值小于等于j值时进行循环
m = (i + j) \ 2 ‘求i和j的中值并赋给变量m
c = Mid(s, m, 1) ‘将中值指向的字符中取出来赋给变量c
If c = key Then Exit Do ‘如果c值为key值相同则退出循环
If Mid(s, i, 1) < c Then ‘如果最左边的字符小于中值字符时说明从左到中值为升序排序则进行如下处理
If key >= Mid(s, i, 1) And key < c Then j = m - 1 Else i = m + 1 ‘如果要查找的字符大于左边字符时且要查找的值小于中值时将指示最右边的指针j设为中值少1否则设指示最左边的指针i为中值多1
Else ‘否则即从最左边到中值为降序排序时进行如下处理
If key > c And key <= Mid(s, j, 1) Then i = m + 1 Else j = m - 1 ‘如果要查找的字符大于中值字符时且要查找的值小于最右侧字符值时将指示最左边的指针i设为中值多1否则设指示最右边的指针i为中值少1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ans = ans + Str(m) ‘将中值元素值累加到变量ans中
Loop ‘结束循环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该程序采用二分法查找数据并将中值累加到变量ans中。第一次循环i=1,j=9,m=5
“h”<>“b”“d”>“b”,故i=m+1=6,ans=“5”,第二次循环,i=6,j=9,m=7,此时“a”<>“b”,且“a”j=9,故m=8,此时key=c退出循环,不再累加ans值,最后ans=”57“。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法查找数据的算法。对分法查找过程是先将一个数列放于一个有序数组中,然后比较中间数组元素的值与要查找的值,或中间数组的值比要查找的值大,则在前半个数组中查找,若中间数组的值比要查找的值小则在后半个数组中查找。查找方法仍是比较中间数组元素的值和要查找的值。以此类推直到查到或下限大于了上限(没查找)为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4+8+7+7,共26分)
13.(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使用Excel软件制作了反映浙江省各地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工作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区域B12:L12的数据是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的:在B1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再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区域C12:L12的计算。
图a
(2)根据图a中的数据制作了图表,如图b所示,创建该图表的数据区域是   。
图b
(3)小明发现Excel可以按行排序,他选择区域B2:L10,按照图c所示的方式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图b显示的图表   (填:会/不会)改变,C12单元格显示的值是   。
图c
【答案】(1)=RANK(B11,$B$11:$L$11)
(2)B2:L2,B11:L11
(3)会;9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基本操作;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解析】【解答】(1)由图a可知,F12单元格的公式为: RANK(F11,$B$11:$L$11) ,即求F11在B11到L11中的排名,而F11为相对引用,$B$11:$L$11为绝对引用,由F12的公式可知本小题答案就填空:=RANK(B11,$B$11:$L$11) 。
(2)由图b可知,本图为簇状柱形图,其横坐标为城市名称在B2:L2行上,纵坐标为各地市平均外汇收入在F12到L12上,故本小题答案填写: B2:L2,B11:L11 。
(3)在排序后,各城市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即图表数据区域: B2:L2,B11:L11 也发生了变化,基于该数据上的图表也会发生变化,故本小题第一个空答案填写:会。由图可知各声调按2017年旅游外汇收入排序,其顺序为衢州市、舟山市、嘉兴市、绍兴市、台州市、湖州市、金华市、温州市、宁波市、丽水市、杭州市,衢州市排在B列、舟山市数据排在C列,故本小题第二个空填写:9。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单元格地址的相对引用和绝Excel的地址引用有相对地址引用和绝对地址引用及混合地址引用3种方式,相对地址引用就是单元格地址前不加任何东西,单元格地址会随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绝对单元格地址引用就是在单元格地址前加$号,不会随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混合引用是在行号或列标前加$号,另一个不加,在复制公式时加$号的不变,不加$号的变化。在排序时注意不要选择合并的单元格,尤其选择标题栏时注意标题栏是否为合并单元格。图表数据区域的选择是看其横轴和纵轴的数据,从而确定图表的数据区域。
14.(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要制作一个主题为“国庆阅兵”的多媒体作品。首先使用Photoshop软件制作背景图片,然后使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a
(1)如图a所示,在Photoshop中下列操作可行的有 (多选,填字母)
A.将“气球”图层移到“背景”图层下方
B.选中“气球”图层,使用“魔棒工具”选择白色区域后按“Delete”键删除
C.选中“国庆快乐”图层,使用“油漆桶工具”将字体颜色改为红色
D.复制“国庆快乐”图层的图层样式,粘贴至“背景”图层
E.使用“图像大小”修改“背景”图层的宽度
(2)如图b所示,“飞机”图层实现了飞机先从位置(600,300)飞至位置(400,100),再从右向左顺时针旋转两次飞至位置(100,100),最后飞至位置(-100,300)的效果,那么“飞机”图层第1至第12帧的动画类型是   (单选,填字母:A .逐帧动画 / B .动画补间 / C .形状补间)。整个动画飞机飞行的轨迹是   (单选,填字母:A . (缺选项) / B
. / C . / D . )
图b
(3)图b中“音乐”图层声音的同步方式是“数据流”,若动画播放3秒后需要重新播放该音乐,在不改变其他动画效果的前提下,应进行的操作是   。
(4)测试影片时,若想实现单击“停止”按钮后关闭动画,则按钮上应添加的动作脚本是   。
【答案】(1)A;B;E
(2)B;C
(3)复制“音乐”图层第1帧,粘贴至第36帧
(4)on (release) {fscommand("quit");}
【知识点】图片加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动画的类型;常用影片控制函数的应用
【解析】【解答】(1)选项A:由图可知,“背景”图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背景图层。背景图层为一个空心锁,而此处的背景图层为一个实心锁,可以将“气球”图层移动到另一个图层的下方,本项对。选项B:选中“气球”图层后,使用“Delete”键可以删除白色区域从而使该图层透明化,本项对。选项C:“国庆快乐”图层为文本图层,不能使用“油漆桶工具”,本项错。选项D:由图a可知“背景”图层处于锁定状态是不能编辑的,本项错。选项E:“图像大小”工具可以修所有图层的宽度也包括“背景”图层的宽度,本项对。故本小题答案选ABE。
(2)由图b的“飞机”图层可知该图层为一个紫色背景加几个黑色箭头,故本小题答案选填B。由图了可知“飞机”图层的飞机刚开始位置为(600,300)在屏幕的右下角,然后飞至(400,100)由运动方向为左上方,然后飞至(100,100),为水平向左运动,然后飞至 (-100,300) 运动方各为左下方,故本小题第二个空选C。
(3)由图b可知,“音乐”图层的同步方式为“数据流”则动画不停声音就不停止,而音乐是从第一帧到第50帧的,若想从第3秒开始重新播放则需要从动画的第三秒开始重新开始该音乐而该动画的帧频为12fps,即播放3秒需要36帧,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复制“音乐”图层第1帧,粘贴至第36帧 。
(4) 若想实现单击“停止”按钮后关闭动画 ,则需要的动作脚本为:按下“停止”按钮或释放该按钮时退出动画,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on (release) {fscommand("quit");} 或 on (press) {fscommand("quit");} 。
【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背景、文本图层的特点、动画补间类型、由对象的x轴y轴数据确定其运动规迹、声音同步事件设置、帧频及动作脚本。背景图层不可以调节图层顺序,永远在最下边,不可以调节不透明度和加图层样式,以及蒙版。可以使用画笔,渐变,滤镜,图章和修饰工具。文字图层通过文字工具创建。文字层不可以进行滤镜,可以使用图层样式等的操作。可由象的x轴y轴数据确定其运动规迹。声音的同步设置一般由数据流和事件两种。帧频就是每秒播放的帧的次数。多媒体加入动作脚本可以增强多媒体作品的人机交互功能。
15.(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数组a存储降序排列的m个数据,数组b中存储的是升序排列的n个数据,且两个数组中存储的数据为区间[1,20]范围内的不重复的随机整数。现将两个数组的数据合并到c数组中,使c数组的数据为左右交替上升,如下表所示:
a(1) a(2) a(3) a(4) a(5)
19 17 6 4 3
a数组
b(1) b(2) b(3) b(4) b(5) b(6)
5 7 8 13 15 20
b数组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c(11)
3 5 7 13 17 20 19 15 8 6 4
c数组
当窗体Form1加载时,自动产生a、b数组的数据,并分别显示在列表框List1与List2中,单击合并按钮Command1后,在c数组中保存按规则合并后的a、b数组的数据,并显示在列表框List3中。程序截图如下所示:
实现该功能的VB程序如下:
Const m = 5
Const n = 6
Dim a(1 To m) As Integer
Dim b(1 To n) As Integer
Dim c(1 To m + n) As Integer
‘窗体加载时,生成数组a、b中的数据,并按要求排序后显示在列表框中,代码略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pa As Integer, pb As Integer, pc As Integer, s As Integer, flag As Boolean
pa = m: pb = 1: pc = 1
flag = True
Do While ①
If a(pa) < b(pb) Then
s = a(pa)
pa = pa - 1
Else
s = b(pb)
pb = pb + 1
End If
c(pc) = s
If flag Then
pc = m + n - pc + 1
Else
pc =
End If

Loop
‘处理a、b数组中剩余数据,并在列表框List3中输出数组c,代码略
End Sub
(1)窗体加载的事件处理过程名为   。(填字母:A .Form1_Click / B .Form_Click / C .Form1_Load / D .Form_load)
(2)加框处代码有错,请改正。
(3)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①   ②   
【答案】(1)D
(2)m + n – pc + 2
(3)pa >= 1 And pb <= n;flag = Not flag
【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Const m = 5 ‘定义符号常量m,并对m赋值为5
Const n = 6 ‘定义符号常量n,并对m赋为5
Dim a(1 To m)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a,a共有5个元素,用于存放降序序列
Dim b(1 To n)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b,b共有6个元素,用于存储升序序列
Dim c(1 To m + n)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c,c共有11个元素,用于存储交替上升数据
‘窗体加载时,生成数组a、b中的数据,并按要求排序后显示在列表框中,代码略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钮1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Dim pa As Integer, pb As Integer, pc As Integer, s As Integer, flag As Boolean ‘定义整型变量pa、pb、pc、s和布尔型变量flag
pa = m: pb = 1: pc = 1 ‘初始化pa值为5,pb值为1,pc值为1,pa指示降序数组,pb为升序数组指针
flag = True ‘初始化flag的值为true
Do While ① ‘在pa值大于1且pb值小于n时进行循环,即数组a的指针由后向前不能小于1,数组b的指针由前向后不能大于n,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pa >= 1 And pb <= n
If a(pa) < b(pb) Then ‘如果数组a的pa指示的元素小于数组b的pb指示的元素时进行如下处理
s = a(pa) ‘将数组a的pa指示的元素值赋给变量s
pa = pa - 1 ‘将数组a的指针减1,意为处理完了数组a的一个元素
Else ‘否则即数组a的pa指示的元素大于数组b的pb指示的元素时进行如下处理
s = b(pb) ‘将数组b的pb指示的元素值赋给变量s
pb = pb + 1 ‘将数组b的指针加1,意为处理完了数组b的一个元素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c(pc) = s ‘将变量s的值赋给由pc指示的数组c的元素。
If flag Then ‘如果标记变量flag的值为真,表示上次对数组c左边的元素进行赋赋值,下次pc值应指向数组c的右边,则进行如下处理
pc = m + n - pc + 1 ‘将数组c的指针指向右边
Else ‘否则即flag值为假时,下次应指向数组c的左边,则进行如下处理
pc = ‘将数组c的指针指向左边,故本处答案应填改为: m + n – pc + 2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② ‘将标记变量取反,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flag = Not flag
Loop ‘结束循环
‘处理a、b数组中剩余数据,并在列表框List3中输出数组c,代码略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1)选项A: Form1_Click 使用窗体名称时错误,窗体在事件中使用的是类名而不是对象名。选项B: Form_Click 为窗体单击事件过程。选项C: Form1_Load 使用窗体名称时错误,窗体在事件中使用的是类名而不是对象名。选项D: Form_load 为窗体加载事件过程。故本小题答案填写:D。
(2)加框处为将数组c的指针指向左边,故本处答案应填改为: m + n – pc + 2。
(3)①处为:在pa值大于1且pb值小于n时进行循环,即数组a的指针由后向前不能小于1,数组b的指针由前向后不能大于n,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pa >= 1 And pb <= n。
②处为:将标记变量取反,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flag = Not flag。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交替上升数组的排序算法。其算法为有一个降序数组和一个升序数组,然后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两个数组的最小值(降序在下标最大位置,升序在下标最小位置),然后比较两个数,如果哪个小就先将其排在数组c的左侧,将相应的数组指针移动,然后调整数组c的指针,指向右侧,再次比较两个数组中的数,将次小的排在数组C的右侧,依此类推直到将两个数组的元素排完为止,此时数组c就是一个交替上升数组。
16.(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条形码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其中,EAN-13条形码是由13位数字组成,最右边的是校验位。校验规则如下:
⑴从左向右将13个数字按顺序排列,最左边的是第1位,最右边的是第13位(即校验位)。将所有偶数位的数据相加,结果乘3,得到p。将除校验位以外所有奇数位的数据相加,得到q。
⑵计算p加q得到的和除以10的余数,再计算该余数以10为模的补数(如3以10位模的补数为7,8以10为模的补数为2)。
⑶若补数与校验位相等,则验证正确,否则验证错误。
小李对上述校验规则进行了加密处理,他将前12位数字分成3个一组。每组上每个数字分别循环向左移1位轮换(如第2位移到第1位,第7位移到第9位),再分别加上所处的位置后除以10 的余数,示例如下:
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原文 9 7 8 7 5 1 0 1 3 7 0 1 3
轮换 7 8 9 5 1 7 1 3 0 0 1 7 3
密文 8 0 2 9 6 3 8 1 9 0 2 9 3
小李还编写了解密验证程序,代码如下,运行界面如图所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t As Integer, code As String, res As String
Dim p As Integer, q As Integer, x As Integer
Dim a(1 To 13) As Integer
code = Text1.Text
For i = 1 To 12
ch = Mid(code, i, 1)
t = ①
a(i + 1 - ( ② ) * 3) = t
Next i
For i = 1 To 12
If i Mod 2 = 0 Then p = p + a(i) Else q = q + a(i)
Next i
x = ③
If x = Val(Mid(code,13,1)) Then res = "验证正确" Else res = "验证错误"
Label3.Caption = res
End Su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意,若加密条形码是“8025530167878”(不含引号),则原文的后4位是   。
(2)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①   ②   ③   
【答案】(1)5778
(2)(Val(ch) + 10 - i) Mod 10;1 - (i Mod 3 + 1) \ 2 或 (2 - i Mod 3) \ 2;10 - (p * 3 + q) Mod 10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钮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Dim i As Integer, t As Integer, code As String, res As String ‘定义整型变量i、t和字符串变量code和res
Dim p As Integer, q As Integer, x As Integer ‘定义整型变量p、q和x
Dim a(1 To 13)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a,a共有13个元素用于存储条形码上的13个数
code = Text1.Text ‘将文本框1中输入的数据赋给字符串变量code
For i = 1 To 12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12
ch = Mid(code, i, 1) ‘按i值从code中中取一个字符赋给变量ch
t = ① ‘将字符ch转为数值型并加上10减去数所在的位置i并求其除以10的余数后赋给变量t,故此处答案应填写: (Val(ch) + 10 - i) Mod 10 。
a(i + 1 - ( ② ) * 3) = t ‘将t值放于按其位置右移一位的位置,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1 - (i Mod 3 + 1) \ 2 或 (2 - i Mod 3) \ 2
Next i ‘结束循环
For i = 1 To 12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12,步簪为1
If i Mod 2 = 0 Then p = p + a(i) Else q = q + a(i) ‘如果i值为偶数将其累加到变量p中如果为奇数累加到变量q中
Next i ‘结束循环
x = ③ ‘计算校验码并赋给变量x,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10 - (p * 3 + q) Mod 10
If x = Val(Mid(code,13,1)) Then res = "验证正确" Else res = "验证错误" ‘如果校验码正好等于code的第13位则将res值赋为 "验证正确",否则将res值赋为"验证错误" 。
Label3.Caption = res ‘使用标签3输出res的值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1)按以上程序算法,先计算其轮换后的数: “8025530167878” 计算方法为将每个数加上10后减去其位置后求其与10的余数,故它轮换后数据为:7891073377758,将其三位一右移得到的数为9787107335778。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5778 。
(2)①处为将字符ch转为数值型并加上10减去数所在的位置i并求其除以10的余数后赋给变量t。故此处答案应填写: (Val(ch) + 10 - i) Mod 10 。
②处为将t值放于按其位置右移一位的位置。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1 - (i Mod 3 + 1) \ 2 或 (2 - i Mod 3) \ 2。
③处为计算校验码并赋给变量x,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10 - (p * 3 + q) Mod 10。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码的解密算法并求验证其校验码的正确与否。其解密算法就是其加密运算的逆运算,加密时先轮换再将其加上该数所处的位置除以10的余数。而解密时先将该数加上10后减去该位置再求10的补码得到轮换后的数,再三位一右移得到其原文,在得到原文后根据校验码的算法计算校验码从而判断校验是否正确。
1 / 1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信息技术第二次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有关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而被存储、保存和传播,说明信息不需要载体
B.信息具有时效性,说明信息一定会过期
C.小孔成像现象体现了图像的数字化
D.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的是电子管技术
2.(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有关网络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特网上存储着海量信息,获取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B.通过“网页,全部”的方式保存网页,同时也收藏了网址
C.POP3协议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端送到个人终端机器上
D.不同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可能不同
3.(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应用中,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
A.使用手机远程控制电器 B.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付款
C.AlphaGo与棋手对弈 D.使用通讯软件与家人视频通话
4.(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关于Access数据库和数据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张数据表用来存储同一类型或同一主题的相关数据
B.若数据表中已经有记录,则该数据表就不能再新建自动编号类型的字段
C.修改数据表中某字段的数据类型,保存后再改回原类型,对字段值没有影响
D.Access数据表的数据导出到Excel后,Excel中显示的记录值不变
5.(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使用Ultraedit观察字符内码,部分界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6个GB2312字符,3个ASCII码字符
B.字符“国”的二进制编码是10111001 11111010
C.ASCII码字符“70”的十六进制内码是37 A3 B0
D.图中所有字符内码相加之和再转换成二进制后,最右边的是“0”
6.(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有关多媒体技术相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导航软件播报前方路况信息,主要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
B.位图是用一组指令集合或数学公式来描述的
C.压缩算法要尽量复杂是衡量压缩技术好坏的指标之一
D.媒体元素分解涉及的内容有描述素材类型和获取方式等
7.(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选项的结果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Val(Mid("2019",3,2))
B.Int(Rnd * 9 + 10) \ 10 + 18
C.2019 Mod 100 - 2019 Mod 10
D.(Asc("D") - Asc("A"))^ 3-Sqr(64)
8.(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该流程后,输出i,k的值分别是(  )
A.52,4 B.52,5 C.50,4 D.50,5
9.(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有如下程序段:
s = "2019Nian12yue3Ri"
For i = Len(s)-1 To 1 step -1
If Mid(s, i, 1) <= "9" And Mid(s, i + 1, 1) >= "A" Then
sum= sum+ Val(Mid(s, i, 1))
End If
Next i
运行程序后,变量sum 的值是(  )
A.2034 B.2019 C.12 D.14
10.(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为了判断一个三位正整数的各个位置之和是否是9的倍数,下列程序划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是(  )
x = ①
t = 0: s = ""
Do While x <> 0
t = ②
x = x \ 10
Loop
If ③ Then Then Then s = "是9的倍数" Else s = "不是9的倍数"
A.①Int(Rnd * 900) + 100 ② x Mod 10 ③ t Mod 9 = 0
B.①Int(Rnd * 900) + 100 ② t + x Mod 10 ③ t Mod 9 = 0
C.①Int(Rnd * 899) + 100 ② t + x Mod 10 ③ t / 9 = 1
D.①Int(Rnd * 900) ② t + x \ 10 ③ t \ 9 = 1
11.(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有如下程序段:
Dim a(1 To 5) As Integer
For i = 1 To 5
a(i) = Int(Rnd * 30 + 10)
t = t + a(i) \ 10
Next i
For j = 1 To t \ 3
If j Mod 2 = 1 Then a(j) = a(j) + 1 Else a(j) = a(j) - 1
Next j
运行程序后,数组a各个元素的值,不可能的是(  )
A.40,10,32,11,17 B.34,9,33,33,31
C.12,13,14,9,10 D.31,32,33,9,21
12.(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有如下程序段:
s = "defghiabc"
key = Text1.Text
i = 1: j = Len(s)
Do While i <= j
m = (i + j) \ 2
c = Mid(s, m, 1)
If c = key Then Exit Do
If Mid(s, i, 1) < c Then
If key >= Mid(s, i, 1) And key < c Then j = m - 1 Else i = m + 1
Else
If key > c And key <= Mid(s, j, 1) Then i = m + 1 Else j = m - 1
End If
ans = ans + Str(m)
Loop
运行程序后,若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字符"b",则变量ans的值是(  )
A.5 B.5 7 8 C.5 3 D.5 7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4+8+7+7,共26分)
13.(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使用Excel软件制作了反映浙江省各地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工作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区域B12:L12的数据是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的:在B1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再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区域C12:L12的计算。
图a
(2)根据图a中的数据制作了图表,如图b所示,创建该图表的数据区域是   。
图b
(3)小明发现Excel可以按行排序,他选择区域B2:L10,按照图c所示的方式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图b显示的图表   (填:会/不会)改变,C12单元格显示的值是   。
图c
14.(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要制作一个主题为“国庆阅兵”的多媒体作品。首先使用Photoshop软件制作背景图片,然后使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a
(1)如图a所示,在Photoshop中下列操作可行的有 (多选,填字母)
A.将“气球”图层移到“背景”图层下方
B.选中“气球”图层,使用“魔棒工具”选择白色区域后按“Delete”键删除
C.选中“国庆快乐”图层,使用“油漆桶工具”将字体颜色改为红色
D.复制“国庆快乐”图层的图层样式,粘贴至“背景”图层
E.使用“图像大小”修改“背景”图层的宽度
(2)如图b所示,“飞机”图层实现了飞机先从位置(600,300)飞至位置(400,100),再从右向左顺时针旋转两次飞至位置(100,100),最后飞至位置(-100,300)的效果,那么“飞机”图层第1至第12帧的动画类型是   (单选,填字母:A .逐帧动画 / B .动画补间 / C .形状补间)。整个动画飞机飞行的轨迹是   (单选,填字母:A . (缺选项) / B
. / C . / D . )
图b
(3)图b中“音乐”图层声音的同步方式是“数据流”,若动画播放3秒后需要重新播放该音乐,在不改变其他动画效果的前提下,应进行的操作是   。
(4)测试影片时,若想实现单击“停止”按钮后关闭动画,则按钮上应添加的动作脚本是   。
15.(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数组a存储降序排列的m个数据,数组b中存储的是升序排列的n个数据,且两个数组中存储的数据为区间[1,20]范围内的不重复的随机整数。现将两个数组的数据合并到c数组中,使c数组的数据为左右交替上升,如下表所示:
a(1) a(2) a(3) a(4) a(5)
19 17 6 4 3
a数组
b(1) b(2) b(3) b(4) b(5) b(6)
5 7 8 13 15 20
b数组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c(11)
3 5 7 13 17 20 19 15 8 6 4
c数组
当窗体Form1加载时,自动产生a、b数组的数据,并分别显示在列表框List1与List2中,单击合并按钮Command1后,在c数组中保存按规则合并后的a、b数组的数据,并显示在列表框List3中。程序截图如下所示:
实现该功能的VB程序如下:
Const m = 5
Const n = 6
Dim a(1 To m) As Integer
Dim b(1 To n) As Integer
Dim c(1 To m + n) As Integer
‘窗体加载时,生成数组a、b中的数据,并按要求排序后显示在列表框中,代码略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pa As Integer, pb As Integer, pc As Integer, s As Integer, flag As Boolean
pa = m: pb = 1: pc = 1
flag = True
Do While ①
If a(pa) < b(pb) Then
s = a(pa)
pa = pa - 1
Else
s = b(pb)
pb = pb + 1
End If
c(pc) = s
If flag Then
pc = m + n - pc + 1
Else
pc =
End If

Loop
‘处理a、b数组中剩余数据,并在列表框List3中输出数组c,代码略
End Sub
(1)窗体加载的事件处理过程名为   。(填字母:A .Form1_Click / B .Form_Click / C .Form1_Load / D .Form_load)
(2)加框处代码有错,请改正。
(3)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①   ②   
16.(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条形码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其中,EAN-13条形码是由13位数字组成,最右边的是校验位。校验规则如下:
⑴从左向右将13个数字按顺序排列,最左边的是第1位,最右边的是第13位(即校验位)。将所有偶数位的数据相加,结果乘3,得到p。将除校验位以外所有奇数位的数据相加,得到q。
⑵计算p加q得到的和除以10的余数,再计算该余数以10为模的补数(如3以10位模的补数为7,8以10为模的补数为2)。
⑶若补数与校验位相等,则验证正确,否则验证错误。
小李对上述校验规则进行了加密处理,他将前12位数字分成3个一组。每组上每个数字分别循环向左移1位轮换(如第2位移到第1位,第7位移到第9位),再分别加上所处的位置后除以10 的余数,示例如下:
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原文 9 7 8 7 5 1 0 1 3 7 0 1 3
轮换 7 8 9 5 1 7 1 3 0 0 1 7 3
密文 8 0 2 9 6 3 8 1 9 0 2 9 3
小李还编写了解密验证程序,代码如下,运行界面如图所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t As Integer, code As String, res As String
Dim p As Integer, q As Integer, x As Integer
Dim a(1 To 13) As Integer
code = Text1.Text
For i = 1 To 12
ch = Mid(code, i, 1)
t = ①
a(i + 1 - ( ② ) * 3) = t
Next i
For i = 1 To 12
If i Mod 2 = 0 Then p = p + a(i) Else q = q + a(i)
Next i
x = ③
If x = Val(Mid(code,13,1)) Then res = "验证正确" Else res = "验证错误"
Label3.Caption = res
End Su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意,若加密条形码是“8025530167878”(不含引号),则原文的后4位是   。
(2)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①   ②   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 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而被存储、保存和传播,说明信息可由一个载体转移到另一个载体,体现了信息的可传递性,本项错。选项B:信息具有时效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价值会发生变化,但信息可以被再次加工利用,说信息会过期是错误的。选项C:信息数字化是将图像存储在电脑中以数字形式表示,而小孔成像没有将图像变为数字,本项错。选项C: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电子 管技术,第二代采用晶体管技术,第三代为集成电路技术,第四代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本项对。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和计算机的发展史。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2.【答案】B
【知识点】信息获取的环节与方法;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等信息交流方式;网络资源的检索;网页、网站的概念与联系
【解析】【解答】选项A: 因特网上存储着海量信息, 可以搜索查询,也可以下载,可以看,可以听,获取方法多种多样,本项对。选项B:通过“网页,全部”的方式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和图像,但不能将网址放到收藏夹,本项错。选项C:POP3协议又称邮局协议,是用户接收邮件的协议,本项对。选项D:搜索引擎即提供搜索功能的网站由于这些网站采用的搜索技术不同,所以搜索结果也不同,本项对。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获取方法、网页的保存、邮件的发送及网络搜索功能。信息获取指围绕一定目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获得原始信息的活动和过程。获取信息的途径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多样的。保存网页的类型有四种:1.“网页,全部是” 将你现打开的网页文字、内容等所有都保存下来。 2.“Web档案,单一文件(mht)” 将你打开的网页文字、图片、文字格式等保存下来,但是建立文件夹而是保存在一个文件中。 3.“网页,仅HTML”与第一种网页,全部是 一种保存方式,但不建立与网页同名的文件夹不保存图片。 4.文本文件仅将网页所有文字保存下来其他图片、格式等都不保存。SMTP是发送邮件的协议,POP3是接收邮件的协议。搜索引擎即提供搜索功能的网站由于这些网站采用的搜索技术不同,所以搜索结果也不同。
3.【答案】C
【知识点】人工智能的应用
【解析】【解答】选项A:使用手机远程控制电器使用的是远程控制技术,不是人工智能技术。选项B: 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付款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选项C:AlphaGo与棋手对弈使用的是机器人技术,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选项D: 使用通讯软件与家人视频通话使用的是视频通信技术,不是人工智能技术。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范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4.【答案】A
【知识点】数据表、字段、记录的概念;数据表、字段、记录的编辑
【解析】【解答】选项A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以表为单位进行存储和处理的,一张数据表可以存储同一类型的数据也可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但各数据之间必须有关,本项对。选项B: 若数据表中已经有记录,则该数据表 仍可添加新字段,新字段的类型仍可为自动编号类型,本项错。选项C:在将一个字段类型改为其他类型时字段值会发生变化,如果再改回来由字段值将不能还原,本项错。选项D: Access数据表的数据导出到Excel后,Excel中显示的记录值会发生变化,如是/否类型将用true和false代替,本项错。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Access的字段类型及数据导出。Access允许九种数据类型:文本、备注、数值、日期/时间、货币、自动编号、是/否、OLE对象、超级链接、查询向导。在表的设计视图中,每一个字段都有设计类型。在字段类型发生变化时其字段值也会发生变化。Access可以实现与其他软件的数据交换这就是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在导出时数据类型会适应其他软件的数据从而导致某些字段值发生变化。
5.【答案】B
【知识点】信息的编码
【解析】【解答】选项A:同图可知,图中共有7个GB2312字符和2个ASCII字符(2、9),本项错。选项B:由图可知“国”的十六进制编码为“B9 FA”,转为二进制编码为“1011 1001 1111 1010”,本项对。选项C:由图可知“2”的十六进制编码为“32”可以推知“0”的十六进制编码为“30”,“7”的十六进制编码为“37”,故“70”的十六进制编码为“30 37”,本项错。选项D:计算本题字符ASCII码之和较困难,但判断其奇偶性较简单,只要将十六进制的最后一位相加(可按十进制计算)然后判断最后一位相加得到的最右位的奇偶性即可,如本题可以将2+0+1+9+0+2+4+8+1=27,故其内码之和为一个奇数,最右边位为“1”,本项错。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英文及字符在计算机内部的内码表示。在计算机内部中英文字符都是以二进制来表示的,为了方便表示,Ultraedit以十六进制码来表示内码,在计算机内部,一个中文及其字符以二个字节、16位二进制数、4位十六进制数来表示的。而英文用一个字节、8位二进制数、2位十六进制数来表示,在ASCII码中,英文字母和数字是按字母表和数字的小大顺序排序的,所以可由已知字符的内码来推测未知字符和数字的内码。
6.【答案】D
【知识点】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解析】【解答】选项A: 导航软件播报前方路况信息,主要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实时性而不是交互性,本项错。选项B:位图是由像素点来描述图像的,而矢量图才是由一组指令集合或数学公式来描述的 ,本项错。选项C:压缩比是 衡量压缩技术好坏的指标之一 ,算法复杂度是称量算法好坏的指标,不是衡量压缩技术的指标,本项错。选项D:媒体元素分解所涉及的工作有:1、将原始素材列成表格;2、确定原始素材的获取方式;3、制定多媒体素材的处理方案;4、指明所有到的设备和工具软件。本项对。故本题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多媒体作品制作的过程。多媒体的特点有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非线性、实时性、互动性、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信息结构的动态性。多媒体制作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确定主题、分析与策划、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测试与评价。其中多媒体设计与策划包括应用需求分件和创作需求及脚本编写三部分。脚本编写包括:制定脚本大纲、编写文字脚本、编写制作脚本、媒体元素分解等四步骤。
7.【答案】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选项A: Val(Mid("2019",3,2)) =val(“19”)=19。选项B: Int(Rnd * 9 + 10) \ 10 + 18 =(10到19)\10+18=1+18=19。选项C:2019 mod 100-2019 mod 10=19-9=10。选项D: (Asc("D") - Asc("A"))^ 3-Sqr(64) =(68-65)^3-8=27-8=19。在本题各选项中ABD的值为19,C的值为10。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VB常用函数的功能及mod运算符的作用。在本题中涉及到的函数有val()是将字符串转为数值型,mid()为按指定的位置在指定的字符串中中取指定长度的子串,rnd为随机函数,int()为取整函数,其值取不大于参数的整数。mod为取模运算符,结果为两个数相除的余数。asc()是求参数的ASCII码值,sqr()为求参数的算术平方根。
8.【答案】B
【知识点】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算法的控制结构
【解析】【解答】由本题的流程图可知,初始时i=0,k=0,i=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观察流程图来分析整个程序执行过程。在本题中先将i和k初始化为0,然后判断i值是否小于50,如果小于50则执行循环体:将i除以6看其余数是否为0,如为0则将k值增1,无论除尽不能除尽6,则将i值增4.执行完循环体后看i值是否小于50,如果小于50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i值大于等于50为止,大于50时退出循环并输出i和k的值。
9.【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s = "2019Nian12yue3Ri" ‘将字符串"2019Nian12yue3Ri"赋给字符串变量s
For i = Len(s)-1 To 1 step -1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字符串长度少1,终值为1,步长为-1,i代表在字符串中字符的位置,相当于字符指针,中取字符时由后向前取
If Mid(s, i, 1) <= "9" And Mid(s, i + 1, 1) >= "A" Then ‘如果该字符比“9”的ASCII码值小且其后的字符的ASCII码值大于字符“A”的ASCII值时进行如下处理
sum= sum+ Val(Mid(s, i, 1)) ‘将这个字符取出来转为数值型并累加到累加器sum中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循环
在本题中将其后为字符的数字转为数值型并累加到sum中,故sum=3+2+9=14。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取函数mid(  )的功能、累加器的使用及条件判断的含义。在本题中mid(  )是按指定的位置从指定的字符串中取指定长度的子串。而本题的条件是取其后为字符但其后不能是数字的字符并转为数值型。累加器是将某一变量或表达式的值累加到该变量的变量,本题累加器的形式为: sum= sum+ Val(Mid(s, i, 1)) 。
10.【答案】B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x = ① ‘将一个【100,999】范围内的随机整数赋给变量x,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Int(Rnd * 900) + 100
t = 0: s = "" ‘初始化t的值为0,s的值为空串,其中t为各位上的数之和,s存储判断结果
Do While x <> 0 ‘在x不等于0时执行循环
t = ② ‘将x的最后一位取出来累加到变量t中,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t + x Mod 10
x = x \ 10 ‘将x去掉个位数后再赋给x
Loop ‘结束循环
If ③ Then Then Then s = "是9的倍数" Else s = "不是9的倍数" ‘如果t能被9除尽则将s值赋为 "是9的倍数",否则s值为 "不是9的倍数" ,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t Mod 9 = 0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 ① 处为将一个【100,999】范围内的随机整数赋给变量x,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Int(Rnd * 900) + 100。② 处为将x的最后一位取出来累加到变量t中,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t + x Mod 10。③ 处为如果t能被9除尽则将s值赋为 "是9的倍数",否则s值为 "不是9的倍数" ,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t Mod 9 = 0。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产生一个随机数的公式、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其他数整除的方法及累加器的使用。产生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数公式为:int((上限-下限+1)*rnd)+下限,判断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可从他们的余数上来判断,如果余数为0则表示除尽否则没有除尽。累加器是将一个变量或表达式通过循环累加到某个变量的变量,本题累加器的形式为:t= t + x Mod 10 。
11.【答案】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Dim a(1 To 5) As Integer ‘定义一个整型数组a,a共有5个元素
For i = 1 To 5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5,步长为1
a(i) = Int(Rnd * 30 + 10) ‘将一个【10,39】的随机整数赋给数组a的一个元素
t = t + a(i) \ 10 ‘将数组元素a除以10后将其整数商累加到变量t中
Next i ‘结束循环
For j = 1 To t \ 3 ‘使用j来控制循环,j的初值为1,终值为t除以3的整数商,步长为1
If j Mod 2 = 1 Then a(j) = a(j) + 1 Else a(j) = a(j) - 1 ‘如果j为奇数则将其对应的数组元素加1,否则将数组元素减少1
Next j ‘结束循环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数组元素的初始值的范围为【10,39】,再加上1或减去1后其范围为【9,40】,本题各选项均符合,然后从其异常调整过的数来判断,A:至少调整了第一个元素,第一个元素的原值为39,从第二个元素开始其范围在【10,39】之间,t值至少为1,由十位数之和来看t值项符合要求。选项B:第二个元素为9,说明t值至少为6,而从其十位上的数来看t=3+1+3+3+3=10大于6,t值符合要求。选项C:由第四个元素的值为9来看至少t的值为12,而本项t=1+1+1+1+1=5,其值小于12不合要求,本项错。选项D:由第四个元素的值为9来看至少t的值为12,而本项t=3+3+3+1+2=12,符合要求。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产生一个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整数及累加器的使用。产生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数公式为:int((上限-下限+1)*rnd)+下限。累加器可以将一个变量或一个表达式的值通过循环累加到该变量的变量,在本题累加器是累加随机整数的十位上的数,其格式为: t = t + a(i) \ 10 。
12.【答案】D
【知识点】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s = "defghiabc" ‘给符串变量s赋值为 "defghiabc"
key = Text1.Text ‘将从文本框1中输入的字符赋给变量key
i = 1: j = Len(s) ‘将i初始化为1,将j赋值为字符串的长度,i和j指示着字符串左右两边的位置
Do While i <= j ‘在i值小于等于j值时进行循环
m = (i + j) \ 2 ‘求i和j的中值并赋给变量m
c = Mid(s, m, 1) ‘将中值指向的字符中取出来赋给变量c
If c = key Then Exit Do ‘如果c值为key值相同则退出循环
If Mid(s, i, 1) < c Then ‘如果最左边的字符小于中值字符时说明从左到中值为升序排序则进行如下处理
If key >= Mid(s, i, 1) And key < c Then j = m - 1 Else i = m + 1 ‘如果要查找的字符大于左边字符时且要查找的值小于中值时将指示最右边的指针j设为中值少1否则设指示最左边的指针i为中值多1
Else ‘否则即从最左边到中值为降序排序时进行如下处理
If key > c And key <= Mid(s, j, 1) Then i = m + 1 Else j = m - 1 ‘如果要查找的字符大于中值字符时且要查找的值小于最右侧字符值时将指示最左边的指针i设为中值多1否则设指示最右边的指针i为中值少1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ans = ans + Str(m) ‘将中值元素值累加到变量ans中
Loop ‘结束循环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该程序采用二分法查找数据并将中值累加到变量ans中。第一次循环i=1,j=9,m=5
“h”<>“b”“d”>“b”,故i=m+1=6,ans=“5”,第二次循环,i=6,j=9,m=7,此时“a”<>“b”,且“a”j=9,故m=8,此时key=c退出循环,不再累加ans值,最后ans=”57“。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法查找数据的算法。对分法查找过程是先将一个数列放于一个有序数组中,然后比较中间数组元素的值与要查找的值,或中间数组的值比要查找的值大,则在前半个数组中查找,若中间数组的值比要查找的值小则在后半个数组中查找。查找方法仍是比较中间数组元素的值和要查找的值。以此类推直到查到或下限大于了上限(没查找)为止。
13.【答案】(1)=RANK(B11,$B$11:$L$11)
(2)B2:L2,B11:L11
(3)会;9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基本操作;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解析】【解答】(1)由图a可知,F12单元格的公式为: RANK(F11,$B$11:$L$11) ,即求F11在B11到L11中的排名,而F11为相对引用,$B$11:$L$11为绝对引用,由F12的公式可知本小题答案就填空:=RANK(B11,$B$11:$L$11) 。
(2)由图b可知,本图为簇状柱形图,其横坐标为城市名称在B2:L2行上,纵坐标为各地市平均外汇收入在F12到L12上,故本小题答案填写: B2:L2,B11:L11 。
(3)在排序后,各城市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即图表数据区域: B2:L2,B11:L11 也发生了变化,基于该数据上的图表也会发生变化,故本小题第一个空答案填写:会。由图可知各声调按2017年旅游外汇收入排序,其顺序为衢州市、舟山市、嘉兴市、绍兴市、台州市、湖州市、金华市、温州市、宁波市、丽水市、杭州市,衢州市排在B列、舟山市数据排在C列,故本小题第二个空填写:9。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单元格地址的相对引用和绝Excel的地址引用有相对地址引用和绝对地址引用及混合地址引用3种方式,相对地址引用就是单元格地址前不加任何东西,单元格地址会随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绝对单元格地址引用就是在单元格地址前加$号,不会随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混合引用是在行号或列标前加$号,另一个不加,在复制公式时加$号的不变,不加$号的变化。在排序时注意不要选择合并的单元格,尤其选择标题栏时注意标题栏是否为合并单元格。图表数据区域的选择是看其横轴和纵轴的数据,从而确定图表的数据区域。
14.【答案】(1)A;B;E
(2)B;C
(3)复制“音乐”图层第1帧,粘贴至第36帧
(4)on (release) {fscommand("quit");}
【知识点】图片加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动画的类型;常用影片控制函数的应用
【解析】【解答】(1)选项A:由图可知,“背景”图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背景图层。背景图层为一个空心锁,而此处的背景图层为一个实心锁,可以将“气球”图层移动到另一个图层的下方,本项对。选项B:选中“气球”图层后,使用“Delete”键可以删除白色区域从而使该图层透明化,本项对。选项C:“国庆快乐”图层为文本图层,不能使用“油漆桶工具”,本项错。选项D:由图a可知“背景”图层处于锁定状态是不能编辑的,本项错。选项E:“图像大小”工具可以修所有图层的宽度也包括“背景”图层的宽度,本项对。故本小题答案选ABE。
(2)由图b的“飞机”图层可知该图层为一个紫色背景加几个黑色箭头,故本小题答案选填B。由图了可知“飞机”图层的飞机刚开始位置为(600,300)在屏幕的右下角,然后飞至(400,100)由运动方向为左上方,然后飞至(100,100),为水平向左运动,然后飞至 (-100,300) 运动方各为左下方,故本小题第二个空选C。
(3)由图b可知,“音乐”图层的同步方式为“数据流”则动画不停声音就不停止,而音乐是从第一帧到第50帧的,若想从第3秒开始重新播放则需要从动画的第三秒开始重新开始该音乐而该动画的帧频为12fps,即播放3秒需要36帧,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复制“音乐”图层第1帧,粘贴至第36帧 。
(4) 若想实现单击“停止”按钮后关闭动画 ,则需要的动作脚本为:按下“停止”按钮或释放该按钮时退出动画,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on (release) {fscommand("quit");} 或 on (press) {fscommand("quit");} 。
【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背景、文本图层的特点、动画补间类型、由对象的x轴y轴数据确定其运动规迹、声音同步事件设置、帧频及动作脚本。背景图层不可以调节图层顺序,永远在最下边,不可以调节不透明度和加图层样式,以及蒙版。可以使用画笔,渐变,滤镜,图章和修饰工具。文字图层通过文字工具创建。文字层不可以进行滤镜,可以使用图层样式等的操作。可由象的x轴y轴数据确定其运动规迹。声音的同步设置一般由数据流和事件两种。帧频就是每秒播放的帧的次数。多媒体加入动作脚本可以增强多媒体作品的人机交互功能。
15.【答案】(1)D
(2)m + n – pc + 2
(3)pa >= 1 And pb <= n;flag = Not flag
【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Const m = 5 ‘定义符号常量m,并对m赋值为5
Const n = 6 ‘定义符号常量n,并对m赋为5
Dim a(1 To m)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a,a共有5个元素,用于存放降序序列
Dim b(1 To n)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b,b共有6个元素,用于存储升序序列
Dim c(1 To m + n)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c,c共有11个元素,用于存储交替上升数据
‘窗体加载时,生成数组a、b中的数据,并按要求排序后显示在列表框中,代码略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钮1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Dim pa As Integer, pb As Integer, pc As Integer, s As Integer, flag As Boolean ‘定义整型变量pa、pb、pc、s和布尔型变量flag
pa = m: pb = 1: pc = 1 ‘初始化pa值为5,pb值为1,pc值为1,pa指示降序数组,pb为升序数组指针
flag = True ‘初始化flag的值为true
Do While ① ‘在pa值大于1且pb值小于n时进行循环,即数组a的指针由后向前不能小于1,数组b的指针由前向后不能大于n,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pa >= 1 And pb <= n
If a(pa) < b(pb) Then ‘如果数组a的pa指示的元素小于数组b的pb指示的元素时进行如下处理
s = a(pa) ‘将数组a的pa指示的元素值赋给变量s
pa = pa - 1 ‘将数组a的指针减1,意为处理完了数组a的一个元素
Else ‘否则即数组a的pa指示的元素大于数组b的pb指示的元素时进行如下处理
s = b(pb) ‘将数组b的pb指示的元素值赋给变量s
pb = pb + 1 ‘将数组b的指针加1,意为处理完了数组b的一个元素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c(pc) = s ‘将变量s的值赋给由pc指示的数组c的元素。
If flag Then ‘如果标记变量flag的值为真,表示上次对数组c左边的元素进行赋赋值,下次pc值应指向数组c的右边,则进行如下处理
pc = m + n - pc + 1 ‘将数组c的指针指向右边
Else ‘否则即flag值为假时,下次应指向数组c的左边,则进行如下处理
pc = ‘将数组c的指针指向左边,故本处答案应填改为: m + n – pc + 2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② ‘将标记变量取反,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flag = Not flag
Loop ‘结束循环
‘处理a、b数组中剩余数据,并在列表框List3中输出数组c,代码略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1)选项A: Form1_Click 使用窗体名称时错误,窗体在事件中使用的是类名而不是对象名。选项B: Form_Click 为窗体单击事件过程。选项C: Form1_Load 使用窗体名称时错误,窗体在事件中使用的是类名而不是对象名。选项D: Form_load 为窗体加载事件过程。故本小题答案填写:D。
(2)加框处为将数组c的指针指向左边,故本处答案应填改为: m + n – pc + 2。
(3)①处为:在pa值大于1且pb值小于n时进行循环,即数组a的指针由后向前不能小于1,数组b的指针由前向后不能大于n,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pa >= 1 And pb <= n。
②处为:将标记变量取反,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flag = Not flag。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交替上升数组的排序算法。其算法为有一个降序数组和一个升序数组,然后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两个数组的最小值(降序在下标最大位置,升序在下标最小位置),然后比较两个数,如果哪个小就先将其排在数组c的左侧,将相应的数组指针移动,然后调整数组c的指针,指向右侧,再次比较两个数组中的数,将次小的排在数组C的右侧,依此类推直到将两个数组的元素排完为止,此时数组c就是一个交替上升数组。
16.【答案】(1)5778
(2)(Val(ch) + 10 - i) Mod 10;1 - (i Mod 3 + 1) \ 2 或 (2 - i Mod 3) \ 2;10 - (p * 3 + q) Mod 10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钮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Dim i As Integer, t As Integer, code As String, res As String ‘定义整型变量i、t和字符串变量code和res
Dim p As Integer, q As Integer, x As Integer ‘定义整型变量p、q和x
Dim a(1 To 13)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a,a共有13个元素用于存储条形码上的13个数
code = Text1.Text ‘将文本框1中输入的数据赋给字符串变量code
For i = 1 To 12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12
ch = Mid(code, i, 1) ‘按i值从code中中取一个字符赋给变量ch
t = ① ‘将字符ch转为数值型并加上10减去数所在的位置i并求其除以10的余数后赋给变量t,故此处答案应填写: (Val(ch) + 10 - i) Mod 10 。
a(i + 1 - ( ② ) * 3) = t ‘将t值放于按其位置右移一位的位置,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1 - (i Mod 3 + 1) \ 2 或 (2 - i Mod 3) \ 2
Next i ‘结束循环
For i = 1 To 12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12,步簪为1
If i Mod 2 = 0 Then p = p + a(i) Else q = q + a(i) ‘如果i值为偶数将其累加到变量p中如果为奇数累加到变量q中
Next i ‘结束循环
x = ③ ‘计算校验码并赋给变量x,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10 - (p * 3 + q) Mod 10
If x = Val(Mid(code,13,1)) Then res = "验证正确" Else res = "验证错误" ‘如果校验码正好等于code的第13位则将res值赋为 "验证正确",否则将res值赋为"验证错误" 。
Label3.Caption = res ‘使用标签3输出res的值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1)按以上程序算法,先计算其轮换后的数: “8025530167878” 计算方法为将每个数加上10后减去其位置后求其与10的余数,故它轮换后数据为:7891073377758,将其三位一右移得到的数为9787107335778。故本小题答案应填写: 5778 。
(2)①处为将字符ch转为数值型并加上10减去数所在的位置i并求其除以10的余数后赋给变量t。故此处答案应填写: (Val(ch) + 10 - i) Mod 10 。
②处为将t值放于按其位置右移一位的位置。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1 - (i Mod 3 + 1) \ 2 或 (2 - i Mod 3) \ 2。
③处为计算校验码并赋给变量x,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10 - (p * 3 + q) Mod 10。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码的解密算法并求验证其校验码的正确与否。其解密算法就是其加密运算的逆运算,加密时先轮换再将其加上该数所处的位置除以10的余数。而解密时先将该数加上10后减去该位置再求10的补码得到轮换后的数,再三位一右移得到其原文,在得到原文后根据校验码的算法计算校验码从而判断校验是否正确。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