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文理联赛社会·道法模拟联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文理联赛社会·道法模拟联考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文理联赛社会·道法模拟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1.5分,共18分)
1.(2018九上·桐乡竞赛)不用购票,直接刷手机进站上车;不用二次验票,直接“刷脸”过闸机上车;到站后不坐公交车,直接刷共享汽车回家……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行已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有车坐、走得了”低标准要求,二是开始注重出行品种,逐步向“走得好、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方向发展。下列标题最能贴切概括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
A.交通,让生活更舒心 B.科技,让出行更美好
C.公交,让百姓更优先 D.网络,让群众更安全
2.(2018九上·桐乡竞赛)“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向亿万人民交上了一份精彩的答卷:经济总量从54万亿元增长到82.7万亿元,6800多万人口脱贫,改革大刀阔斧走向深入,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发展硕果累累,引领世界指日可待
B.从严治党增强力量,执政水平日益提升
C.精准扶贫缩小差距,扶贫成为中心工作
D.人民群众获得实惠,同等富裕很快实现
3.(2018九上·桐乡竞赛)网络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人们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作为公民,我们在网络世界练就“好嗓子”必须(  )
A.坚持依法治国,治理网络谣言 B.创造多种条件,畅通监督渠道
C.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D.坚持以德治国,加强道德建设
4.(2018九上·桐乡竞赛)对下边漫画所反映的政治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重大村务村民代表大会
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根本途径
C.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D.是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制度
5.(2018九上·桐乡竞赛)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④物质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6.(2018九上·桐乡竞赛)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表决通过了《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表明(  )
①全国人大对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并受它监督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
④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7.(2018九上·桐乡竞赛)下列有关抗日战争说法正确的有(  )
①“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②彭德怀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③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④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8九上·桐乡竞赛)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振兴中华”
③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 ④“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③①
9.(2018九上·桐乡竞赛)《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0.(2018九上·桐乡竞赛)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下列战役中印证了毛泽东这一论断的是(  )
A.中途岛战役 B.柏林攻坚战
C.诺曼底登陆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1.(2018九上·桐乡竞赛)“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实是(  )
①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  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9·杭州模拟)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几幅图片,综合这几幅图片,以下说法最恰当的是(  )
A.抗日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
B.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始终是抗战的主要力量
C.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D.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始终积极组织抗战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7分)
13.(2018九上·桐乡竞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沿着复兴路,共筑“中国梦”。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浓缩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
材料三:【中国新生】 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1)材料一中的两张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千年巨变】 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巨变”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这是“历史性巨变”?
(3)请你说说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道路是什么?
14.(2018九上·桐乡竞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状况表
自然资源 总量排名 人均占有量世界排名
耕地面积 4 126
森林面积 6 107
淡水资源 6 121
矿产资源 3 80
材料二:2018年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调,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四项,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1)分析材料一,简要概括我国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
(2)党和政府要求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你认为原因何在?
(3)你认为应如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打赢这三场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题干中的描述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对人们生活出行带来的方便,体现了科技的重要性,B说法正确,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科技重要性的理解。
2.【答案】B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故B正确,符合题意;
A“引领世界指日可待”显然与实际不符;
C错误,我国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
D”同等富裕“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从严治党的理解。
3.【答案】C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题干中练就"好嗓子",发出"好声音",实际上是指公民积极行使言论自由和监督权等权利,发挥国家主人公的精神,承担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公民,在网络世界练就“好嗓子”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所以C项符合题意;
ABD项都是对国家和政府的要求,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4.【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图中所反映的是我国的基本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所以C符合题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根本途径,所以AB不符合题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制度,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解。
5.【答案】C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③符合题意;
“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表述太过绝对,所以②不符合题意;
材料涉及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以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6.【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题文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表明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所以①表述错误,③表述正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哥的根本政治制度,所以②表述错误;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所以④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
7.【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从此开始,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所以①表述错误;
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所以②表述错误;③④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理解。
8.【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发生在1934-1936年的长征中;“振兴中华”最早是孙中山先生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提出来的; “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了分了田”反映的是1928年开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的分田地政策;在1911年保路运动中提出“路存与存,路亡与亡”,所以时间顺序为②④③① 。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史实的识记。
9.【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材料中“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是指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最终激起青年学生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标志,所以A符合题意。
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起点——洋务运动,B不符合题意;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召开,C不符合题意;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理解。
10.【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联进入反攻阶段,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理解。
11.【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能说明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①不符合题意;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首先创建革命团体,②符合题意;
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创建同盟会,即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体现了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但“三民主义”没有完全实现,民生主义没有实现,③错误;
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说明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④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革命贡献的理解。
12.【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图片“上海国民党守军抗击日军” “百团大战纪念碑”“民兵大摆地雷阵” “回民支队在训练”反映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由国民党,共产党,人民大众和少数民族人民都积极参与的对日反抗作战,这说明中国的抗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A B D三项与题干主旨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是题干图片说明的问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多角度的考查抗日战争是近年来中考关注时政热点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抗日战争是国共双方都高度认可的内容,也是国共双方团结合作的重要表现,所以随着近年来国共两党的高层互访和台海关系的缓和及发展,中考对抗日战争的关注不会放松。
13.【答案】(1)1926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进行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反动军阀和外国列强;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
(2)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知识点】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国共两次合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1926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进行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反动军阀和外国列强;图二反映的是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
(2)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联系中国国情,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故答案为:(1)1926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进行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反动军阀和外国列强;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
(2)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国共两次合作、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解。
14.【答案】(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经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②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③党和政府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的发展理念。
(3)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③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④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富国、绿色惠民⑤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资源问题。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经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和政府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所以党和政府要求必须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 。
(3)本题考查的是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富国、绿色惠民⑤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故答案为:(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经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②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③党和政府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的发展理念。
(3)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③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④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富国、绿色惠民⑤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文理联赛社会·道法模拟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1.5分,共18分)
1.(2018九上·桐乡竞赛)不用购票,直接刷手机进站上车;不用二次验票,直接“刷脸”过闸机上车;到站后不坐公交车,直接刷共享汽车回家……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行已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有车坐、走得了”低标准要求,二是开始注重出行品种,逐步向“走得好、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方向发展。下列标题最能贴切概括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
A.交通,让生活更舒心 B.科技,让出行更美好
C.公交,让百姓更优先 D.网络,让群众更安全
【答案】B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题干中的描述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对人们生活出行带来的方便,体现了科技的重要性,B说法正确,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科技重要性的理解。
2.(2018九上·桐乡竞赛)“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向亿万人民交上了一份精彩的答卷:经济总量从54万亿元增长到82.7万亿元,6800多万人口脱贫,改革大刀阔斧走向深入,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发展硕果累累,引领世界指日可待
B.从严治党增强力量,执政水平日益提升
C.精准扶贫缩小差距,扶贫成为中心工作
D.人民群众获得实惠,同等富裕很快实现
【答案】B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故B正确,符合题意;
A“引领世界指日可待”显然与实际不符;
C错误,我国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
D”同等富裕“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从严治党的理解。
3.(2018九上·桐乡竞赛)网络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人们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作为公民,我们在网络世界练就“好嗓子”必须(  )
A.坚持依法治国,治理网络谣言 B.创造多种条件,畅通监督渠道
C.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D.坚持以德治国,加强道德建设
【答案】C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题干中练就"好嗓子",发出"好声音",实际上是指公民积极行使言论自由和监督权等权利,发挥国家主人公的精神,承担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公民,在网络世界练就“好嗓子”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所以C项符合题意;
ABD项都是对国家和政府的要求,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4.(2018九上·桐乡竞赛)对下边漫画所反映的政治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重大村务村民代表大会
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根本途径
C.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D.是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制度
【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图中所反映的是我国的基本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所以C符合题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根本途径,所以AB不符合题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制度,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解。
5.(2018九上·桐乡竞赛)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④物质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③符合题意;
“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表述太过绝对,所以②不符合题意;
材料涉及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以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6.(2018九上·桐乡竞赛)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表决通过了《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表明(  )
①全国人大对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并受它监督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
④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题文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表明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所以①表述错误,③表述正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哥的根本政治制度,所以②表述错误;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所以④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
7.(2018九上·桐乡竞赛)下列有关抗日战争说法正确的有(  )
①“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②彭德怀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③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④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从此开始,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所以①表述错误;
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所以②表述错误;③④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理解。
8.(2018九上·桐乡竞赛)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振兴中华”
③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 ④“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③①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发生在1934-1936年的长征中;“振兴中华”最早是孙中山先生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提出来的; “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了分了田”反映的是1928年开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的分田地政策;在1911年保路运动中提出“路存与存,路亡与亡”,所以时间顺序为②④③① 。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史实的识记。
9.(2018九上·桐乡竞赛)《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材料中“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是指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最终激起青年学生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标志,所以A符合题意。
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起点——洋务运动,B不符合题意;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召开,C不符合题意;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理解。
10.(2018九上·桐乡竞赛)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下列战役中印证了毛泽东这一论断的是(  )
A.中途岛战役 B.柏林攻坚战
C.诺曼底登陆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联进入反攻阶段,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理解。
11.(2018九上·桐乡竞赛)“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实是(  )
①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  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能说明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①不符合题意;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首先创建革命团体,②符合题意;
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创建同盟会,即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体现了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但“三民主义”没有完全实现,民生主义没有实现,③错误;
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说明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④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革命贡献的理解。
12.(2019·杭州模拟)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几幅图片,综合这几幅图片,以下说法最恰当的是(  )
A.抗日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
B.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始终是抗战的主要力量
C.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D.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始终积极组织抗战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图片“上海国民党守军抗击日军” “百团大战纪念碑”“民兵大摆地雷阵” “回民支队在训练”反映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由国民党,共产党,人民大众和少数民族人民都积极参与的对日反抗作战,这说明中国的抗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A B D三项与题干主旨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是题干图片说明的问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多角度的考查抗日战争是近年来中考关注时政热点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抗日战争是国共双方都高度认可的内容,也是国共双方团结合作的重要表现,所以随着近年来国共两党的高层互访和台海关系的缓和及发展,中考对抗日战争的关注不会放松。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7分)
13.(2018九上·桐乡竞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沿着复兴路,共筑“中国梦”。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浓缩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
材料三:【中国新生】 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1)材料一中的两张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千年巨变】 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巨变”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这是“历史性巨变”?
(3)请你说说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道路是什么?
【答案】(1)1926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进行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反动军阀和外国列强;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
(2)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知识点】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国共两次合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1926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进行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反动军阀和外国列强;图二反映的是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
(2)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联系中国国情,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故答案为:(1)1926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进行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反动军阀和外国列强;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
(2)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国共两次合作、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解。
14.(2018九上·桐乡竞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状况表
自然资源 总量排名 人均占有量世界排名
耕地面积 4 126
森林面积 6 107
淡水资源 6 121
矿产资源 3 80
材料二:2018年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调,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四项,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1)分析材料一,简要概括我国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
(2)党和政府要求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你认为原因何在?
(3)你认为应如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打赢这三场战?
【答案】(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经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②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③党和政府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的发展理念。
(3)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③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④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富国、绿色惠民⑤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资源问题。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经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和政府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所以党和政府要求必须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 。
(3)本题考查的是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富国、绿色惠民⑤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故答案为:(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经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②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③党和政府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的发展理念。
(3)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③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④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富国、绿色惠民⑤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