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庆安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庆安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全科】

资源简介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设集合 M={x|(x+3)(x-2)<0},N ={x|1≤x≤3},则M∩N =( )
A、[1,2) B、[1,2] C、( 2,3] D、[2,3]
2、向量,则点P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若,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
A、 B、 C、 D、
4、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则220是这个数列的( )
A、第19项 B、第20项 C、第21项 D、第22项
5、等差数列中,,则( )
A、15 B、17 C、18 D、19
6、 在△ABC中,,,则△ABC一定是 (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a1=3,前三项和为21,
则a3 + a4 + a5 =( )
A、33 B、72 C、84 D、189
8、若△ABC的内角A满足sin2A=,则sinA+cosA= (  )
A、 B、- C、 D、-
9、数列中,,,则的值是( )
A、96 B、97 C、98 D、99
10、下列不等式的解集是R的为 ( )
A、 B、 C、 D、
11、△ABC 中,如果,则△ABC 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满足的△ABC的个数为m,则am的值为( )
A.4 B.2 C.1 D.不确定
二.填空(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3、 在中,,若,,则的面积是 .
14、在1与2之间插入2个正数,使这4个数成等比数列,则插入的2个数的积为 .
15、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m的值为 .
16、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若前n项的和为10,则项数n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7、 (本小题满分10分)
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数的和等于18,并且这三个数分别加上1,3, 17后就
成了等比数列,求这三个数.
(本小题满分12分)某小区要建一个面积为500平方米的矩形绿地,四周
有小路,绿地长边外路宽5米,短边外路宽9米,怎样设计绿地的长与宽,
使绿地和小路所占的总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的对边分别为,且满足
(1)求;
(2)若的面积为,求的周长。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中,是其前项和,并且,
设数列,
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出的通项公式。
21、(本题满分12分)△ABC的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2b-c,a),=(cosA,-cosC),且⊥.
(Ⅰ)求角A的大小;
(Ⅱ)当y=2sin2B+sin(2B+)取最大值时,求角的大小.
22、(本小题满分12分)一个化肥厂生产甲、乙两种混合肥料,生产1车皮甲种
肥料的主要原料是磷酸盐4t,硝酸盐18t;生产1车乙种肥料的主要原料是
磷酸盐1t、硝酸盐15t。现库存磷酸盐10t、硝酸盐66t。已知生产1车皮甲
种肥料,产生的利润为10000元;生产1车皮乙种肥料,产生的利润为5000
元。那么分别生产甲、乙两种肥料各多少车皮,能够产生最大利润?最大利
润是多少?
参考答案
ADBBB CCABC DA
二、13、 14、2 15、 1 16、 120
三、解答题:
设这三个数是,……………………………………………2分
则由题意得:…………………………4分
解得:或 ……………………………………………6分
若,则这三个数是……………………………………………8分
若,则这三个数是……………………………………10分
18、解:设绿地长边为米,宽为米。…………………………………2分
总面积
………………………………………8分
当且仅当即时,上式取等号。……………………………10分
所以,绿地的长为30米,宽为米时,绿地和小路所占的总面积最小,最小值为1280平方米。………………………………………………………………………………12分
(1)
由正弦定理得 …………………………………2分
……………4分
(2) …………………………………………………6分
………………………………………………………………8分
由(1)得 …………………………………………………9分
…………………………………………………………10分
……………………………………………………11分
…………………………………12分
--------------------------------------------9分
因为 , 所以-------------10分
所以 --------------------------------------------------------12分
21、解: (Ⅰ)由⊥,得·=0,从而(2b-c)cosA-acosC=0,
由正弦定理得2sinBcosA-sinCcosA-sinAcosC=0
∴2sinBcosA-sin(A+C)=0,2sinBcosA-sinB=0,
∵A、B∈(0,π),∴sinB≠0,cosA=,故A=.……………………6分
(Ⅱ)y=2sin2B+2sin(2B+)=(1-cos2B)+sin2Bcos+cos2Bsin
=1+eq \f(,2)sin2B- cos2B=1+sin(2B-).由(Ⅰ)得,0<B<,-<2B-<,
∴当2B-=,即B=时,y取最大值2. ……………………12分
22、解:设生产甲种肥料x车皮,乙种肥料y车皮,能够产生利润Z万元………………2分
则有:
目标函数为 ………………………………………………………………6分
做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平移直线x + 0.5y = 0,当其过可行域上点M时,Z有最大值。……………………8分
解方程组得M的坐标x = 2,y = 2
所以 ……………………………………………………………10分
由此可知,生产甲、乙两种肥料各2车皮,能够产生最大利润是3万元………1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18=54分):
1.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4He少一个质子 B.比4He多一个中子
C.与4He互为同分异构体 D.与4He互为同位素
2.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  )
A.3和17      B.1和8 C.1和6 D.7和12
3.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化合物XY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1
B.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8
C.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2不溶于水
D.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2可溶于强碱溶液
4.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 )
6. 下列变化过程中,需吸收能量的是 ( )
A. H+H→H2 B. H+Cl→HCl C. I2→I+I D. C+O2→CO2
7.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
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
8.已知25℃、101 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ΔH=-2834.9 kJ/mol;
4Al(s)+2O3(g)===2Al2O3(s),ΔH=-3119.1 kJ/mol。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9.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稳定性:HF>H2O>NH3 ②离子半径:Na+>Mg2+>F-
③酸性:盐酸>碳酸>醋酸 ④还原性:HI>HBr>HCI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及其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11. 燃料电池是燃料(如H2、CO、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液为强碱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负极反应为CH4+10OH-—8e-→CO32-+7H2O B. 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 随着放电进行,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D. 随着放电进行,溶液的PH不变
12. 两种金属A与B组成原电池时,A是正极。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
A. A的金属性强于B B. 电子不断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
C. 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发应是还原反应 D. A的金属活动性一定排在氢前面
13. 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 增大反应物的量 B. 增加压强 C. 升高温度 D. 使用负催化剂
1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的关系为:B=3A,3C=2B,C=2A。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 A+BC B. 2A+2B3C C. 3A+BC D. A+3B2C
15.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某离子化合物X中,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有关X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一定相等 B.X中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C.若X只含两种元素,则两种元素可在同一周期也可在同一主族
D.X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16.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ⅥA族 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C.B、D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一定条件下,B单质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②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③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④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⑤难失去电子的原子,易形成阴离子
⑥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的分子中才存在化学键
⑦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A.只有②⑦    B.只有①⑦ C.只有⑦ D.只有①⑤⑦
18.某实验小组学生用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
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
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若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从理论上说所求中和热不相等
C.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D.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二、填空题(共3小题,46分):
19.(21分)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乙、丙、丁的位置未标出),已知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乙的原子序数与甲、丁原子序数之和相等。
(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2)丙、丁可形成AB2型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3)丙是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丙是________(填名称),其单质与甲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两两化合时,丁与其他三种元素得到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则丁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写出这些化合物中任意两种符合以下条件的化学式________(①原子个数比为1:2;②分子中价电子总数为偶数)。
20.(12分)(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 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 g,试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导线的电量(已知NA=6.02×1023mol-1,电子电荷为1.60×10-19C)为 __.
21.(13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求:
(1)此时A的浓度c(A)=________mol/L,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n(A)=n(B)=________mol.
(2)B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_mol/(L·min).
(3)x的值为________.
庆安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下)
期中高一化学试题答案
命题人:宋桂春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18=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D D C D C A D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A C C D B D A C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A={X|X2—2X<0},B={X|X>1} 则A B= (  )
A.{X|02} D.{X|X>1}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若a2>b2,则a>b   B.若1/a > 1/b,则aC.若ac>bc,则a>b D.若<,则a3.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则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  )
A. B. C. D.
4.设数列{an}满足a1=2,an+1=1-,记数列{an}的前n项积为Tn,则T2010的值为 ( )
A.- B.-1 C.1 D.
设b>a>0,且a+b=1,则四个数、2ab、a2+b2、b中最大的是 ( )
A.b B.a2+b2 C.2ab D.
6.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A. a<5 B. a≥8 C. 5≤a<8 D. a<5或a≥8
7.等差数列{an}中a1<0,a7=-a15,则在{an}的前n项和Sn中最小的是 ( )
A.S9 B.S10 C.S11 D.S10和S11
8.在ΔABC中,a=x,b=2,∠B=45 ,若三角形有两解,则x的取值范围是 ( )
A.X>2 B.X<2 C.29.若x,yR,且,则z=x+2y的最小值等于 (  )
A.2       B.3    C.5 D.9
10.在等比等列{an}中若a3a5a7a9a11=243,则的值为 (  )
A.3       B.2    C.1 D.9
11. ΔABC的三个内角A、B、C依次成等差数列,若=SinA·SinC则ΔABC的形状为 (  )
A.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12. 已知正项等比数列{an}满足:a7=a6+2a5,且存在两项am、an,使=4a1,则的最小值为 (  )
A. 3/2 B.5/3 C. 25/6 D. 不存在
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若ΔABC的面积为,BC=2、C=60 ,则边AC的长度等于 。
已知-9、a1、a2、-1成等差数列,-9、b1、b2、b3、-1成等比数列,则b2(a2-a1)=
已知ΔABC的三边长a、b、c成等比数列,则边b所对的角B的最大值为 。
设向量=(—1,2),=(2,1)有下列命题:①||=|| ②┴
③// ④—与的夹角为135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
三、解答题(共6小题):
17、(10分)学校或班级举行活动,通常需要张贴海报进行宣传,现让你设计一张矩形竖向张贴的的海报,要求版心面积为128dm2,上下两边各空2dm,左右两边各空1dm,如何设计海报的尺寸,才能使四周空白面积最小?
(12分)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1、a3=-3;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若{an}的前K项和Sk=-35,求K的值。
(12分)Δ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SinA+cSinC-aSinC=bSinB,
求B;
若A=75 、b=2,求C边。
(12分)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2a1+3a2=1、a32=9a2a6;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设bn=log3a1+log3a2+……log3an,求数列的前n项和。
(12分)Δ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成等比数列,cosB=;
求;
设·=,求a+c的值。
(12分)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2Sn=3(an-1) nN*。
求证:数列{an}是等比数列;
令bn=n·a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汝窑
汝窑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位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临汝一带有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之说。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
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汝窑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香灰色胎,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汝瓷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的成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瓷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
汝窑有两部分,其一是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出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口。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 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也列汝窑为第一。此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明代前期景德镇德御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更有年希尧、唐英等督窑大量仿烧,但鲜有乱真者。临汝严和店、轧花沟、下任村三处遗址烧制民间用青釉瓷器,现称“临汝窑”,系汝窑中一部分。烧瓷时间长,主要烧青釉,有印花、刻花装饰,以印花为主;造型纹饰与耀州窑有不少共同点,质量比耀州逊色,烧瓷历史比耀州晚,明显受到该窑影响,属耀州窑系。
由于文献记载不详,遗址出土甚少,汝官窑口在何处?汝窑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人员。从1987年开始,由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试掘,首次发现了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汝瓷的窑口,从而使这一重大历史悬案有了答案。到目前为止,对汝窑址已进行了五次发掘,发掘品中除了与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外,还出土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如镂空香炉、乳钉器及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为传世汝窑器鉴定与鉴赏提拱了可行的实物依据及新资料。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汝窑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1、下列对 “汝瓷”或“汝窑”的表述,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汝瓷”得名于公元605 年,隋炀帝在大业初年置临汝为汝州之时。
B.“汝瓷”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超过了南方所有的青瓷,其器型规整的程度也是绝无仅有的。
C. “汝窑”有官窑和民窑之分,民窑的造型纹饰与耀州窑有不少共同点,质量比耀州逊色,烧瓷历史比耀州晚,明显受到耀州窑影响,属耀州窑系,不属于汝窑系。
D.“汝瓷”釉面开裂纹片本是在烧成过程中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无意识的缺陷,后来却变成了一种有意识的装饰。
2、下列属于“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最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A.北宋官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现今汝瓷传世品更是稀少,全世界仅存65件。
B.明代前期景德镇德御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更有年希尧、唐英等督窑大量仿烧,但鲜有乱真者。
C.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 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 也列汝窑为第一。
D.由于文献记载不详,遗址出土甚少,“汝官窑口在何处”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人员和世人。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商彝周鼎是商周的青铜礼器,十分珍贵,能与商彝周鼎比贵的只有汝瓷。
B.通过发掘品中大量存在与现存的65件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以及一些可行的实物依据,古陶瓷研究人员得出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就是宋汝官窑口的判断。
C.判断一件瓷器是否宋官窑汝瓷,“香灰色胎”、“细小而规整支钉痕”、“釉面开裂纹片”“天青色”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的重要依据。
D.随着研究人员对汝窑址进行的一次次发掘,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相继出土,“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将成为历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年十九,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士诚遣将据三溪,复击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
士诚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帅硃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诘朝会战,文忠集诸将仰天誓曰:“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爱死以后三军。”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捷闻,太祖大喜,召归,宴劳弥日。
文忠帅亮祖等攻余杭。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僇①之,文忠不可。营于丽谯,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洪武二年春,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薄上都,走元帝。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②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遂出雁门,次马邑,败元游兵,进至白杨门。天雨雪,已驻营,文忠令移前五里,阻水自固。质明,敌大至。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③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其释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爱重之。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
【注】①僇:同“戮”。②阃外:朝廷之外。③踔厉:精神振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 谒:拜见
B.去新城十里而军 去:离去
C.宴劳弥日。 弥:终
D.次马邑 . 次:驻扎
5.下列选项中分别表现李文忠骁勇、有谋略的一项是( )
A.①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②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僇①之,文忠不可。
B.①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②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②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
C.①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②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
D.①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②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
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士诚派遣将领,占据了三溪,又打败了李文忠,杀掉了陆元帅,焚烧了他的营垒。
B.李文忠治军严厉,军纪严明,有士兵拿了百姓一口锅就把他斩首示众。
C.他解除兵权回家后,小心谨慎像一个儒生,太祖十分喜爱和器重他。
D.他虽然被解除兵权,他依旧关心国事,直言进谏,触犯龙颜,遭到皇帝的斥责。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年十九,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3分)
(2)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3分)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8.本诗颈联借景抒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5分)
9.本诗最后一句“望君犹伫立”使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谈谈其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将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6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 ,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
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荀子·劝学》)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水性江南
王本道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出诸多骁勇的斗士。那用于刺杀的锐利兵器——剑,发展的鼎盛时期正是在地处江南的吴越之地,许多彪炳史册的著名战役也是在江南发生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剑气凌厉这两种反差极其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在一地呢 我曾一度处于大惑不解之中。
  一次重读先贤经典,<<老子>>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是水的故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瓜洲渡口山如浪,扬子桥头水似云。”“西风作意送行舟,帆饱清淮碧玉流。”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
  江南的水,如轻纱雾霭,随风起舞,交幻无穷;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对江南人的赞美虽有些夸张,但说的却是实情,那无边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泠桥畔的苏小小,还有惠山的明月、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他们的柔情蜜意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传说。物美、人美、情浓,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依软语,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我十分喜欢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述,琵琶弦乐清丽委婉,其优美儒雅,婉转沉静,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也时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与顽强的性情,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其中,许多气势恢弘,似有峥嵘剑气的腾越穿行其中。杭州栖霞岭上的剑门,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是雄伟挺拔,气宇轩昂,占尽风云。那山间的瀑布、涧水,山下的清流,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江南的人,也因为有了“水性”,才有了那种独特的剑气。据说古代铸剑的工艺,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经过淬剑过程中两种力量的交合,才会使剑在百转千回,缭绕交错的剑法中得心应手。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与扬州共存亡的史可法……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文武兼备的 、 、文天祥,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活跃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推向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也尽显侠骨柔情,秋瑾就是最优秀的代表。
  说到江南的“水性”,还应该涵盖它的秀慧与智巧。江南的水是很有灵气的,正是这灵秀之水,涵养了江南人的那种聪颖与睿智。当今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籍的就占了半数,近代和当代全国琴棋书画大师,也大多出自江南。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有人说,正是因为江南太美了,阴柔之气过重,因此江南的男人大多被美色所雌化,是美人的风韵像灭火器似的扑灭了男子的阳刚之气。这种说法是过于偏重水乡的温柔与细腻了。其实人不分南北,如果能多一分柔情与细腻,懂得感情,懂得珍藏,心中维系着自己的审美镜框和情感秘笈,并以此为尺度去发现和发掘生活中美妙的、值得神往和迷醉的东西,不是会给男人(也包括女人)增添力度和精神上的健美吗 这样的多情,不更意味着一种不寻常的正直与高尚!
11。在第四段的空格里填写诗人的名字:__________、 。(4分)
  12.作者把苏州评弹比喻为 ,这样写的好处是
。(5分)
13.“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怎样的作用?
。(4分)
14.水性江南,其“水性”包括哪些特性?
。(6分)
 
15.作者在行文中为什么要引用许多有关江南风物人情的诗文、资料?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3分 )
A、高速公路上,车辆往来穿梭,如白驹过隙。
B、这种方法,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
C、我们来到田野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D、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坚持住,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
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B、他是大家公认的才子,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C、历史的长短不是决定一所学校能否成为一流学校的重要指标。
D、目前学术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
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18、下列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3分 )
A、我到张老师家玩,一见面我就对他说:“老师,我的到来让您家蓬荜生辉。”
B、既然你有如此的诚意,我就不推辞了,只好笑纳了。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时常告戒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老同学,我这次能够成功,首先得感谢你们的鼎力相助。”
19、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少同学发现,我们地区捕食青蛙的
现象较为严重。请以“保护青蛙”为内容拟一条公益广告词。要求构思新颖,语言
生动, 20字以内。(5分)
20.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三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6分)
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心入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材料:有一位老师送了一件花围裙给她的穷学生,她的母亲看到女儿拿回来一件漂亮而干净的花围裙时,立刻觉得孩子也该拥有一件漂亮的上装,于是从箱底翻出一件过去自己穿过的衣服,并为孩子修改裁剪。而当孩子梳洗穿扮起来之后,家长简直不敢相信,原来自己的女儿竟是如此美丽。接着孩子的父母觉得家里实在太赃乱而不能配合那么美丽纯洁的少女,于是全家大扫除,甚至清扫弄巷,由此更影响了邻居,使整个原本脏乱的社区都为之改观。
一条普通的花围裙,不仅仅使一个丑小鸭一下子变成美天鹅,而且改变了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区,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潜在的能量是多么巨大啊!请以“潜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庆安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下)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8、(5分)①这是友人走后,怅立所见的景色。天冷后树木凋谢,山上显得空净。此时,太阳将下,天色将暮,长河急急流去。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意象描绘一幅苍凉凄清景象。(3分)②借景物描写衬托出别离情绪,传达了朋友离开之后作者的感伤之情;(2分)(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情景关系的分析。景物描述1分,概括景物特点2分,表达的情感2分。)9、(6分)手法: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3分)效果: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以及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3分)(本题考查对诗歌手法技巧的鉴赏。答出具体手法2分,具体解析2分,效果2分。) 10 砯崖转石万壑雷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去紫台连朔漠
不尽长江滚滚来 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共6分)
11.陆游 辛弃疾 (与后面的三句诗相对应。)(毎空2分,共4分)
12.曲水清流 与“水性江南”的题旨相吻合,生动形象地写出苏州评弹优美儒雅、婉转沉静、清澈纯净、韵味悠长的特点。(共5分)
13.在内容上有统领全文、表明主旨的作用(或:它概括地回答了第一段提出的“大惑不解”问题,是全文的关键句),表明水的特性对人性、人的精神的影响。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江南水的特性过渡到写水的特性对人的影响,写江南人的人性美、精神美。(共4分)
14.柔弱秀美 坚韧顽强 秀慧智巧 (共6分)
15.用诗文、资料生动而又具体地揭示江南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水性”;表明江南水性对风物人情的影响,表现文章的主旨;让江南的水与风物人情相互辉映,增添文章的文化色彩;让读者加深对“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的理解。(答出两点即可)(共6分)
19.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内容体现“保护青蛙”,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如果只写成“我们要保护青蛙”之类,不给分。有创意的得满分。例如:你愿意只能在录音中“听取蛙声一片”吗?/让小蝌蚪们都拥有快乐的家吧!(5分)
20仿写句子示例:清白的良心是一枚珍贵的宝玉。佩着这枚珍贵的宝玉,我们能够德行高贵。清白的良心是一束雅致的花儿。伴着这束雅致的花儿,我们得以性情高雅。 清白的良心是一股清新的春风。吹着这股清新的春风,我们可以欣然前行。(6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张士诚侵犯严州,李文忠率军在东门抵抗,他派出其他将领出小北门,从小道偷袭张士诚的军队,两面夹击,大败张士诚。张士诚又派遣将领驻守三溪,李文忠打败了他们,斩杀了陆元帅,并烧毁了敌军的营寨。
张士诚派遣司徒李伯升率领二十万军队进攻新城。李文忠领硃亮祖等人前往救援,在距离新城十里的地方驻军。第二天早晨会战,李文忠召集诸位将领对天发誓说:“国家大事成败在此一举,我不敢吝惜一死而躲在三军的后面。”李文忠手拿长矛率领几十个骑兵,从高处飞奔下来。大军也跟在后面击鼓呐喊,敌军于是大败。捷报传来,太祖十分高兴,把李文忠召回身边,终日设宴慰劳他。
洪武二年春天,李文忠以偏将军的身份跟随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进攻元军,一直迫近上都,把元帝都吓得逃走了。常遇春死后,太祖命李文忠代理指挥常遇春的军队,奉命会同大将军徐达一起进攻庆阳。军队行军驻扎在太原,听说大同被包围,形势危急,李文忠对左丞赵庸说:“我们奉皇上的命令来进攻元军,军营之外的事情如果对国家有利,我们可以单独灵活处理。现在大同被包围,形势危急,我们应该趁便救援他们。”于是率领军队出雁门关,驻扎在马邑,打败了元军的小股军队,进军到白杨门。天上下起了雪,军队本来已经宿营了,李文忠又命令军队向前移五里,把积水阻住坚固防守。天亮的时候,元军的大部队到了。李文忠派出二支部队迎击,和元军殊死作战,他估计元军疲劳了,才派出精兵从左右进攻,大败元军。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1、人、噬菌体、禽流感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
A、4、4、5 B、5、4、4 C、4、5、4 D、5、4、5
2、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4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4 B、1/8 C、1/16 D、1/24
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4、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 )
①噬菌体 ②乳酸菌 ③酵母菌 ④蓝藻 ⑤蘑菇
A、①② B、③⑤ C、②③ D、①③
5、 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C、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黄鼠与黑鼠交配,任一代中黄鼠都约占1/2
6、 狗色盲性状的遗传基因控制机制尚不清楚。下图为某一品种狗的系谱图,“■”代表狗色盲性状;根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可能的是( )
A、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C、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A、四分体出现 B、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C、.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8、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色盲的男孩和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这个女孩与正常男子结婚后生一个色盲孩子的几率为a;假设后来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是色盲,他们想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b。a和b的值分别是
A、1/8; 1/4 B、1/4; 3/16 C、1/8; 3/4 D、1/4; 1
9、下图表示某一高等动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其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
1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分子数目不变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
11、用显微镜检查蛙的精巢,其中有一些正在分裂的细胞,这些细胞
A、有的进行减数分裂,有的进行有丝分裂 B、都在进行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
C、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D、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12、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DNA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生物体内DNA数目等于基因数目
13、如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a 、B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其所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为( )
A、AB Ab Ab B、Aa Bb AB
C、AB aB ab D、Ab aB aB
14、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15、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杂合体(Aa)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16、已知某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G的脱氧核苷酸45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17、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人的DNA“指纹”是指DNA的(  )
A、双螺旋结构 B、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18、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
A、A与T,C与T B、A与U,U与G
C、A与T,C与G D、A与A,T与T, C与C,G与G
19、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分子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A、20% B、30% C、40% D、70%
20、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嘌呤碱基占52%,嘧啶碱基占48%,此生物一定不是( )
A、噬菌体 B、 大肠杆菌 C 、 青霉 D、 烟草花叶病毒
21、遗传因子组成AaBbCCDDee与AABbCcDDEe交配,在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A、1/4 B、1/8 C、1/16 D、1/32
22、一条复制过的染色体,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依次为( )
A、2,2,4 B、1,2,2 C、1,4,4 D、2,2,2
23、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预测是( )
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
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
24、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25、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A、2n:1 B、(2n一2):1 C、(2n一2):2 D、(2n一1):1
26、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干变万化 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干变万化
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干变万化
27、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 )
A、1/8 B、7/8 C、7/16 D、9/16
28、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紫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1紫∶6红∶9蓝。若将F2中的红色植株的花粉两两融合,培育出的融合植株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分别是 ( )
A、3种 6种 B、2种 3种
C、4种 4种 D、2种 4种
29、人类的色盲和白化病是两种遗传病,有一家系中父亲患色盲病,母亲正常。他们有两个孩子,儿子同时患两种病,女儿正常。该女儿和一父亲是白化病患者的正常男子结婚,生同时患两种病儿子的概率是 ( )
A、/19 B、1/12 C、1/24 D、1/48
30、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测交 B、自交 C、与杂合子高茎杂交 D、与纯合子高茎杂交
二、非选择题:(共5道题,每空1分,共40分)
31、(10分,每空,2分)根据右图中的两个细胞分裂相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两图为同一生物体上的两个细胞,则A细胞正处于 1 分裂的后期,B细胞正处于
2 分裂的后期。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
3 个染色体。
(2)如果该动物是雌性的,则图B所示细胞的名称是 4 ;如果该动物是雄性的,则图B所示的细胞名称是 5 。
32、(10分,每空1分)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下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⑴ 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 。
⑵ F1红果的基因型是 ,F2红果的基因型为 ,其中纯合子的概率是 。
⑶ 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 (交配类型)。
⑷ 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 ,基因型是 。
(5)F2 红果自交一次后的基因型是 其比例是 ,F2 红果的
测交后代的性状比是
33、(10分每空2分,)如图所示的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且Ⅱ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
(1)可判断为红绿色盲的是______病。Ⅲ13为携带者的概率是 。
(2)Ⅱ8和Ⅱ9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女孩的概率为______;如果只通过胚胎细胞染色体进行性别检测,能否确定后代是否会患遗传病并说明理由___ _________。
(3)Ⅲ14的乙病基因来源于Ⅰ代中的__________。
34、(10分,每空1分)下图为DNA的复制,请回答有关问题。
(1)DNA的复制发生在 和 期.
(2)②的过程称 需要的条件是
(3)指出③中的子链
(4)③过程必需遵循 原则
(5)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
由此说明DNA的复制具有 特点。
(6)将一个细胞的DNA用N15标记,放入N14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连续分裂4次,问:含N14的DNA细胞占总细胞数的 ,含N15的DNA细胞占总细胞数的 ,已知原来DNA中有100个碱基对其中A 40个,问在复制过程中将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参加 。
庆安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期中考试(生物)理科试题
选择题(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非选择题
31、(10分每空2分)
(1)
(2)
32、(10分每空1分)
(1)
(2)
(3)
(4)
(5)
33、(10分每空2分)
(1)
(2)
(3)
34、(10分每空1分)
(1)
(2) (3)
(4) (5)
(6)
庆安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期(生物)理科试题
答 题 卡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B B D B D C B C A D D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C C A C B B A D D B A C B
a
b
B
A
A B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 )
A 社会主义国家 B 人民当家作主
C 无产阶级专政 D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决定国家性质的是 ( )
A 国家的法律规定 B 生产力水平
C 统治阶级的性质 D 大多数人的阶级性质
3、目前,我国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 )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城市居委会选举
③农村村委会的选举
④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我国政府推行的政务公开,就是要把自己掌握的信息以及履行职责的情况向社会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把自己置于“阳光”之下。为此,广东省率先把政务公开纳入法制化轨道。实行政务公开是为了 ( )
A 使政府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 B 使政府更好地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
C 使政府更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 D 使政府更有效地塑造权威形象
5、实践证明,只有愿听民意的政府、为百姓做实事的政府,才会受到百姓的欢迎,才能换来掌声。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 )
A 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D 公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6、近年来,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农村深入开展。村委会选举(  )
  ①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④有利于扩大农民的基本权利,提高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真挚的笑脸、热情的服务,每一届运动赛事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那些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共招募志愿都约59万名。举办亚运会,作为中国公民应该展示出良好的文明风貌,履行公民(  )
  A 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 当家作主的权力
  C 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
 8、胡锦涛强调: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说明 (   )
   A 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B 我国民主是全民民主
   C 民主就是全体公民参与国家重大决策
   D 公与的权力与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9、国务院规定;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行政法规和规章草案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国务院的上述举措有利于 ( )
①提高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 ②保障和维护我国公民的知情权
③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 ④使人民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形成基本住房保障法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征求各方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和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之所以要广泛征求意见,是因为 ( )
A 政府的各项决策必须努力体现时代性
B 民意对决策的形成有决定作用
C 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D 只要让公民参与,就能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11、北京市政府在研究制定水价方案过程中,举行价格听证会,广泛征求专家和各行业代表意见。这是政府 ( )
A 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B 行使民主监督,保证清正廉洁
C 提高行政能力,扩大公共服务
D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12、北京市政府将公共事务公开透明,让公众参与、社会监督。这项措施 (   )
    A 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表达权,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 限制了政府的行政决策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C 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表达权
D 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开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13、2010年广东省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完善社保体系,提高老百姓的社会保障水平。此做法主要体现了 ( )
A 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B 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
C 公民的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D 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14、广东省政府的上述做法体出了我国政府的宗旨是 ( )
A 对人民负责 B 为人民服务
C 求真务实 D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5、政府实行重要信息公开制。这有利于 (   )
  ①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②公民监督政府,实行政务公开
  ③减少政府权力和决策的范围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2010年12月,广东省召开的全省审计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审计部门要推动构建统一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促使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置于审计监督范围。从监督体系来看,对我国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有 ( 0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②人民政协的监督
③司法机关的监督     ④监察局及审计部门的监督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7、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党中央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讯速开展抗灾救灾工作。这表明( )
A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行使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 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D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 ( )
A 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B 互相监督、分工合作
C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
D 权力分立、相互制衡的关系
19、政协委员在促进政府解决2011年关于通胀、物价、房价、分配公平、医改、养老等问题上积极提案( )
A 履行了政治协商能力
B 履行了参政议政能力
C 履行了民主监督能力
D履行了行使国家权力职能
20、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承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以严打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是因为( )
A 对人民负责是政府活动的基本原则
B 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 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D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C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
2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坚持依法行政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任何人在网络上发表言论都不能侵害他人名誉、发表侮辱、诽谤言论的必须承担责任。这表明( )
①公民在网络虚拟世界的行为联想料法律约束
②公民自由是法律规范内的自由
③公民不是网络世界的权利主体
④公民有使用网络的权利,也有维护网络安全的义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必将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表现在这一制度有利于( )
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③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④促进我国多党制的健康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出发点。这表明( )
A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B要坚持党的领导
C要坚持依法行政
D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宗旨
26、2010年4月14日至20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率领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组到四川进行检查。这说明了(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监督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27、下列关于我国人大和政府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人大和政府相互监督 B 人大和政府都是我国的行政机关
C 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 D 人大由政府产生,对政府负责
28、“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 )
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本地方的立法机关
④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国家权力机关体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29、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宪法赋予他们特有的权力与义务。下列属于人大代表享有权力的是 (    )
     ①立法权    ②发言、表决免责权   ③任免权 
④质询权    ⑤提案权        ⑥决定权
A ①②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30、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在( )
A 影响大的重点工程上 B 场面大的形象工程上
     C 有国际影响的外贸工程上    
D 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
二、非选择题:
31、《地方领导留言板》是人民网开设的一个官民互动沟通平台,栏目为全国内地62位省委书记、省长及600多位副省地级市领导、2000多位县委书记分别开通了留言板,网友的问题诉求、意见建议在这里可以得到地方官员的及时反馈。在《地方领导留言板》江苏省委书记板块上,网友留言数量近1200条,内容涉及居民住房、环境保护、拆迁补偿等多方面的问题。此外,随着“十二五”的临近,不少网友也在网上对江苏的发展建言献策。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2010年11月23日通过人民网发布致网友公开信,感谢网友对江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肯定了网友发表的留言和建议对江苏做好各方面工作起到的帮助作用。
(1)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过程?(8分)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12分)
3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等等。会议强调。要加强教育重点领域建设,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完善高中和职业教育,扩大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范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政府什么职能?(12分)
(2)决定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8分)
庆安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下)高一政治
期中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A C B B C A A C A C A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A B A C A C A A A C B C D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5题,70分)
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读图,完成1—2题。
1、图乙中的三种人口类型中,增长特点与图甲中的阶段④一致的是
A、a B、b C、c D、都不是
2、图乙中,a图所示人口类型的增长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容量必定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4、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东南部地区劳动力不足 
③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移动方向示意图”。图中序号与选项排列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中国 ②美国 ③俄罗斯 ④拉丁美洲
B、①中国 ②俄罗斯 ③美国 ④拉丁美洲
C、①拉丁美洲 ②中国 ③俄罗斯 ④美国
D、①中国 ②拉丁美洲 ③俄罗斯 ④美国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6—7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6、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7、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读“我国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8—10题。
8、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9、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10、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据此回答11—12题。
国家 指数 国家 指数
巴基斯坦 4.9 肯尼亚 1.1
尼泊尔 4.0 哥伦比亚 1. 0
韩国 3.3 菲律宾 0.9
泰国 1.4 委内瑞拉 0.9
1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B、“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C、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孩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D、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
读“我国十大城市群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十大城市群都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①地形开阔、土壤肥沃、水网密集 ②气候适宜、取水方便 ③交通便利、工商业比较发达 ④人口自然增长快、科技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下列关于十大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 ②交通便利,相互联系紧密 ③社会经济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强 ④只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 B、b C、c D、d
16、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7、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分区分别是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读“某城市规划略图”,分析回答18—19题。
18、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A、客货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
D、金融商业区
19、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下图中A、B、C代表三个城市,R1、R2和R3分别代表其服务范围,且R1<R2<R3,据图回答20—21题。
20、三个城市服务职能符合规律的是
A、A——小学 B——中学 C——大学
B、A——小学 B——大学 C——中学
C、A——中学 B——大学 C——小学
D、A——大学 B——小学 C——中学
21、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服务半径最小,服务范围最大
B、A比B提供的职能种类较多
C、C的城市级别最高
D、C的服务范围小于B
下图表示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巴西、埃及、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九国从1973年~1986年以及1987年~2000年两个时段内的城市化增长速度。据图完成22—23题。
22、导致图中某国两个时段内的城市化年增长速度均为九国中最慢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短缺,导致工业发展迟缓,影响了城市化速度
B、原有城市化程度已经相当高,可加速的空间不大
C、工业基础弱,延缓了城市化速度
D、城市化问题日益严重,政府采取政策有意识地进行宏观控制
23、在从第一时段(1973年~1986年)到第二时段(1987年~2000年)间城市化速度减慢的国家中,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严重的是
A、英国 B、墨西哥 C、巴西 D、日本
下图是“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城市绿地面积小
C、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热量
D、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25、下列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可行性措施有
①扩大绿地面积 ②完善城市道路网 ③提倡坐出租车 ④加强城市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26—27题。
材料一 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1997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的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材料二 据国内15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2010年,我国新建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近1 300千米,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规划以每年40千米的速度建设轨道交通项目。
26、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 ②绿地面积少 ③交通拥挤 ④就业困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7、修建城市轻轨铁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还可以
A、改善城市的景观
B、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
C、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D、.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
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断28—29题。
28、美、加、澳三国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 B、人口密度
C、人口数量 D、经济发展水平
29、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0、我国房价上涨引起社会关注,目前一些城市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条件 B、地租支付能力
C、土地价格 D、土地利用效益
31、沿图中从K到L一线的地租水平曲线图可能是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下表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2—34题。
注:(1)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32、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①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②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③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 ④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⑤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⑥普查统计难度增加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33、今后,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继续采取措施,降低人口性别比
B、继续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C、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4、下列措施与控制出生性别比关系不大的是
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B、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C、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D、健全孕产跟踪服务和B超使用登记制度
35、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收入 B、交通 C、宗教 D、通信
二、综合题
36、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共9分)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__地区。(4分)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5分)
37、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共13分)
(1)图甲中,A、B、C、D阶段反映的是____________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______________。(4分)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______,简述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乙中①属于__________国家,②属于______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特点_________。(6分)
38、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1分)
(2)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F、G所示两地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1分)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3分)
高一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2份,共35题,70分)
二、综合题:
36、(1)东部  中部  中部  东北(每空1分,共4分)
(2)西部  中部  东部(每空1分,共3分)
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2分)
37、(1)城市化(1分)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3分)
(2)逆城市化(1分)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距离。(2分)
(3)发达  发展中(每空1分,共2分) 
发达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低。(4分)
38、(1)偏南风(1分) 
(2)靠近铁路和河流,运输方便;靠近河流,用水方便;河流下游,减少污染;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3分) 
(3)G (1分) 
(4)A 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3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或者曲线运动
D、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A、B、C三点,这三点所在处半径rA>rB=rC,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aA、aB、aC的关系是 (   )
A.aA=aB=aC
B.aC>aA>aB
C.aCD.aC=aB>aA
3.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甲物体的质量不变,乙物体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减为原来的1/2,则甲、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将变为(   )
A.F            B.F/2
C.8F D.4F
4.从离地面H高处投出A、B、C三个小球,使A球自由下落,B球以速率v水平抛出,C球以速率2v水平抛出。设三个小球落地时间分别为tA、tB、tC,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A<tB<tC B.tA>tB>tC C.tA<tB=tC D.tA=tB=tC
5. 如图所示,汽车以某一速率通过半圆形拱桥顶点,下列关于汽车在该处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
B.汽车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向心力
C.汽车的向心力就是重力
D.汽车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
6.如图所示,长度为0.5 m的轻质细杆OP,P端有一个质量为3.0 kg的小球,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作匀速率圆周运动,其运动速率为2 m/s,则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杆子OP受到(g取10 m/s2) ( )
A.6.0 N的拉力 B.6.0 N的压力
C.24 N的拉力 D.24 N的压力
7. 若以抛出点为起点,取初速度方向为水平位移的正方向,则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做平抛运动物体的水平位移x的图象是( )
8.质量为m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
A.线速度v= B.角速度ω=
C.运行周期T=2π D.向心加速度a=
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轨道上,小球滑下经过圆弧部分的最高点A时,恰好不脱离轨道,此时小球受到的作用力是(   )
A.重力、弹力和向心力
B.重力和弹力
C.重力和向心力
D.重力
10.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的(   )
A.运动周期相同
B.运动线速度一样
C.运动角速度相同
D.向心加速度相同
二、实验题(共12分,每空4分。)
1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 cm,A、B间距离y1=5.02 cm,B、C间距离y2=14.82 cm.请回答以下问题(g=9.80 m/s2)
(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__________.
(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0=__________ m/s.
三、计算题(共38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只写答案不给分)
12.(共9分,每小题3分)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从h=20m高处水平抛出,小球落到地面的位置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30m。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求:
(1)小球抛出后第0.58s末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3)小球抛出时速度的大小。
13.(13分)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初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M.
14.(16分)
图5-16
如图5-16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放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然后小球从轨道口B处飞出,最后落在水平面上,已知小球落地点C距B处的距离为3R.求小球对轨道口B处的压力为多大?
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D D B C AC D AC
13.解析: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由平抛运动的特点可得:
2=
设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h=gt2
由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得
mg=G)
联立以上各式得M=
答案:
14.解析:设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为v0,则:
小球平抛的水平位移为:
x= = R
v0===
对小球过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
解得F=mg
由牛顿第三定律 F′=F=mg
答案:mg
h
xS
v一、选择题:(30题×2分=60分)
1、下面古代生产工具不能对农业生产起到直接推到作用的是:
A铁犁 B曲辕犁 C翻车 D三锭纺车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有:①男耕女织 ②自给自足 ③落后性 ④脆弱性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 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井”是指井田制 ②田地有公田、私田之分 A ①②都正确 B ①②都不正确 C ①正确,②不正确 D ①不正确,②正确
下列表述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无关的是:
A中原人口南迁 B南方相对安定
C文化重心南移 D南方先进技术的吸引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商业、城市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唐代出现了区域性的大商帮 B唐代时市、坊分开
C宋代时政府加强了对商业活动的控制 D元代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 农民生活艰辛 B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无地可种
C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相结合
中国古代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业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商周玉器——唐朝棉布——明清丝绸
B 商周青铜器——唐朝丝绸——明清铁器
C 商周青铜器——唐朝瓷器——明清棉布
D商周瓷器——唐朝漆器——明清玻璃
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 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 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瓦解
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C 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 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A 要求民众纳税 B 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C 不要求民众纳税 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 井田制得以恢复
C 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D 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部分由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 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 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 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 州治、县治不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阅读表格,回答14——15题:
时 间 航海家 开辟的航路 支持者
1487—1488 —— 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葡萄牙王室
1492 —— 发现 ② 西班牙王室
1497 ——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葡萄牙王室
1519—1522 ① 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西班牙王室
上图中 ① 处应是:
A 麦哲伦 B 达·伽马 C哥伦布 D 迪亚士
上图中 ②处应是:
A 印度 B 菲律宾 C 大洋洲 D 美洲
有人说,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上述评价的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
A 客观性 B 随意性 C 相对性 D 时代性
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车 B 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
C 第一次工业革命——飞机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轮
英语源于欧洲西部,到了近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语言。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英语易学、动听 B 工业革命的影响
C 种族之间通婚 D 大量战争移民
19、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A 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
B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纷纷建立
C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
D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蒸汽机的推广 B 相对论的提出
C 内燃机的出现 D 发电机的发明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美国经济的崛起
C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22、1912年——1919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以下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 B 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
C 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D 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洋务运动的目标是:
A 自强求富 B 独立自主 C 抵制外货 D 求富发展
《荣家企业史料》记载“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侵销,麦产不加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国内战乱不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依据材料,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 国内战乱不断,环境恶劣 B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 手工生产无法与机器竞争 D 交通不便运费增加
以下企业组合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安庆内军械所
B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
C 资产阶级创办——发昌机器厂
D 资产阶级创办——开平煤矿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是:
A 轻工业 B 重工业 C 面粉业、采矿业 D 纺织业、交通运输业
27、1947年,上海五家专门印制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能印制1600万元的纸币,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后来,国民政府只好发10万元的大钞。这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是:
A 提供了更多的民族资本 B 使民族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C 减轻了官僚资本的压迫 D 使民族工业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从媒体角度看,美国的水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国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曝光事件等,突出反映了:
A 西方国家民族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 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的制约
C 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 报刊、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介监督作用增强
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A 洋布外观漂亮 B 洋布广告充斥
C 洋布引领时尚 D 洋布价格低廉
30、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 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 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表一 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一览表(单位:英镑)
年 份 1840 1843 1844 1845
货 值 524 198 1 546 180 2 303 619 2 394 827
表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生丝数量一览表(单位:英镑)
年 份 1843 1845 1853
出口量 1 787 13 220 62 894
材料二 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尊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
材料三 1905年,清政府奏准《出洋赛会章程》······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商部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商都在博览会会场设立事务所,经理华商与会有关事务,向华商提供各种帮助。·····1910年6月,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正式开幕······共设农业、医药、教育、工艺、武备、机械、美术等9个展览馆和一个劝工所。另设暨南馆1所,陈列南洋各埠华侨之出品;参考馆3所,主要展出外国产品。
——《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
(2)材料二为我们研究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2分)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政策与鸦片战争前有什么不同?(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经济与世界市场关系的认识。(4分)
32、阅读材料
材料一 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力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并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10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5:DAADB   6——10:BCDBA
11——15:ACCAD    16——20:CBBAA
21——25:AAACC     26——30:ADDDC 第一部分:听力(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1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should the woman get off the bus
A. At the Bank of China B. At the post office C. At the crossing
2.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service
A. Wonderful B. Poor C. Acceptable
3. What does the woman do
A. Sportswoman B. Waitress. C. Saleswoman
4. What will they do this weekend
A. Go to the beach B. Go shopping C. Climb Mt.Fuji
5.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Find a new job B. Go for a holiday C. Go back to universit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Brother and sister B. Classmates C. Teacher and student.
7. What is the woman worried about
A. Taking some pills B. Staying in bed C. Falling behind other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10题
8. What is NOT in the living room
A. The table B. Chairs C. The TV
9.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apartment
A. Small B.Comfortable C. New
10. How much is the rent
A. 600 dollars a year B. 60 dollars a month C. 600 dollars a month
听第8段材料, 回答第11—13题
11. What day is it today
A. Sunday B. Saturday C. Friday
12. Where is the new bar
A. On the 6th Street B. On the 16th Street C. On the 60th Street
13. Who will pick the woman up
A. Jim B. Lily . C. Sam.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17题
14.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rink
A. Orange juice B. Tea C. Coffee
15. What is the man’s major now
A. Law B. French C. Computer science
16. Why did the man change his major
A. Because he found it too difficult
B. Because it was difficult to find a good job
C. Because he didn’t like it
17. Who helps the man overcome difficulties in his new major
A. His friends B. His classmates C. His teacher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20题
18. How many students will receive laptops(手提电脑) in the school
A. 140 B. 400 C. 1,400
19. What do parents think of the price of the laptops offered to their children
A. It’s too expensive B. It’s cheap C. It’s should be lower
20. What do teacher think of students using laptops
A. They think it has more disadvantages than advantages
B. They think it will be helpful for only a few students
C. They think it raises the work speed of students
第二部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题;每题1分,满分15分)
21. If we sit near_____ front of the bus, we’ll have____ better view .
A. / ; the B. / ; a C. the ; a D. the ; the
22. ----Do you know the timetable of the school bus
----Sure, the first trip ____at 6:30 a.m. and usually continues until 4 p.m. on weekdays .
A. will start B. starts C. is starting D. started
23. We should make a rule to turn off the lights when we leave the classroom.
A. it B. this C. one D. that
24. With his illness _____, he went home happily with his wife .
A. treated B. treating C. to be treated D. to treat
25. Jane is ________that she gets many job offers .
A. so a hardworking girl B. such a hardworking girl
C. so hardworking girl D. such hardworking girl
26. Every student as well as teachers who _____to visit the museum ______ asked to be at the school gate on time.
A. is , is B. are , are C. is, are D. are , is
27. Almost everyone is ______bringing down the price of housing because it’s really too high now .
A. in favor of B. in charge of
C. in honor of D. in search of
28. ______by his grandparents , Jimmy wasn’t used to living with his parents .
A. To bring up B. To be brought up
C. Brought up D. Being brought up
29. -----Do you know this coastal city at all
-----No ,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ere.
A. was B. have been C. came D. am coming
30. Peter was so excited ______he received an invitation from his friend to visit to Chongqing.
A. when B. that C. why D. where
31. Many overseas students ______the chance of working abroad and return to their homeland .
A. give up B. give in C. give out D. give off
32. I still remember _____to the Famen Temple and what I saw there .
A. to take B. to be taken C. taking D. being taken
33._______wants to go to the Antarctic must be physically strong .
A. Who B. Those who
C. No matter who D. Whoever
34. ----- Are you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 of the exam
------Not at all . I can’t have _____.
A. a worse one B. a better one
C. the worst one D. the best one
35. -----Johnson, I owe you a thank-you for all your help .
-----______________.
A. If you want it . B. Don’t mention it .
C. That’s it . D. Got it .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题,满分30分
Time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ves. It 36 our everyday moments. However, time never had any 37 in my life until I received a watch from my father that organized my life and made me more 38 .
It’s round in the center with two silver hands that go around my wrist. And all of it is made of silver. This 39 tells me the importance of time in my life.
I received this 40 on a gray-sky day. I had to go to the airport at 9:00 AM to 41 up my Uncle Ali and take him to my father’s house. 42 , I was late because I was 43 out with my friends. Later on that day, around 11:00 AM, I 44 my uncle, but I was very 45 for him. He had 46 the airport and taken a taxi to my father’s house.
I got to my father’s house at 2:00 PM on the same day and looked at my angry father’s face. I felt 47 of myself at that moment. After I said hi to my 48 father and tired uncle, my father asked me to sit next to him where he handed me this watch as a gift from him. Then he said, “Essa, did you have 49 with your friends today ” I answered, “Yes father, and I’m sorry about not picking up my Uncle Ali.” He said, “What you 50 was not very nice and you should be sorry for your 51 ” I was ashamed and said, “Father, I’ll never do it again. I promise.” He said, “I hope today you learned something important, and this watch will be a 52 for you.” He told me to take this watch and use it as an organizer of my 53 .
I learned a very important lesson from my father: to 54 time and never be late to get someone. This watch is 55 to me, not because of its price, but because of the lesson that I learned from it.
36. A. appreciates B. organizes C. orders D. explains
37. A. importance B. similarity C. necessity D. interest
38. A. confident B. independent C. efficient D. responsible
39. A. object B. belonging C. matter D. stranger
40. A. card B. letter C. gift D. thing
41. A. call B. pick C. put D. bring
42. A. Otherwise B. Fortunately C. However D. Hopefully
43. A. going B. hanging C. standing D. leaving
44. A. forgot B. remembered C. saw D. visited
45. A. anxious B. nervous C. early D. late
46. A. reached B. recognized C. left D. found
47. A. ashamed B. frightened C. disappointed D. shy
48. A. kind B. happy C. angry D. doubtful
49. A. pleasure B. fun C. appointment D. quarrels
50. A. said B. did C. thought D. forgot
51. A. ideas B. words C. actions D. promises
52. A. wonder B. hope C. requirement D. reminder
53. A. life B. day C. way D. thought
54. A. waste B. respect C. neglect D. enjoy
55. A. useful B. necessary C. different D. important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Maliyuwa, a nearby village. They lived with the man’s big family ——his parents, his brothers, their wives and children. Their family kept an elephant, in which the young woman soon took a great interest. Every day she fed it with fruit and sugar.
Three months later the woman went back to her parents’ home, having quarrelled with her husband. Soon the elephant refused to eat and work. It appeared to be ill and heart-broken. One morning after several weeks the animal disappeared from the house.
It went to the woman’s home. On seeing her, the elephant waved its trunk and touched her with it. The young woman was so moved (感动) by the act of the animal that she returned to her husband’s home.
56. The woman left her new home .
A. to visit her own parents in Maliyuwa
B. to see if the elephant would follow her
C. because she was angry with her husband
D. because she was tired of the large family
57. After the young woman left her husband’s home, the elephant .
A. returned to the forest B. was sad because it missed her
C. went to look for a new home D. was sick because nobody fed it
58. The young wife went back to her husband because .
A. she knew he had sent the animal to her
B. the elephant had come to look for her
C. her parents persuaded her to
D. she missed her new home
B
Now I’d like to talk to you about your final exam. The exam will be held next Thursday, the last day of the exam week. Remember to bring two or three pens in case you run out of ink. And unlike the midterm exam, this test will not include multiple --- choice questions; it will consist entirely of essays. You’ll have to answer three of the five essay questions. The exam will be comprehensive (全面的), which means you’ll be responsible for all of the subject matters we covered in class this term, I would suggest you review your midterm exam as well as textbooks and your class notes. The final exam will count as 50 percent of your grade of the course. The research project (项目) will count as 20 percent and the midterm exam 30 percent. I’ll be in my office almost all day next Tuesday. If you run into any problems, please drop in. Good luck to you and I’ll see you on Tuesday.
59. When will the final exam take place
A. On Tuesday B. On a Wednesday
C. On a Thursday D. On a Friday
60. What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exam
A. There will be only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B. The exam will contain both multiple-choice and essay questions.
C. The exam will have an oral and a written section.
D. There will be only essay questions.
61. Why does the teacher call the exam comprehensive
A. It will be easy to understand.
B. Students will be tested on all the material discussed in class.
C. It will cover topics from a wide variety of subjects.
D. Students must complete all parts of it.
62 The underlined phrase run into probably means .
A. go into B. meet somebody unexpectedly
C. come up against something with force D. come across
C
When we see well, we do not think about our eyes very often. It is only when we cannot see perfectly that we realize how important our eyes are.
People who are near-sighted can only see things that are very close to their eyes, Everything else seems blurry(=unclear). Many people who do a lot of work, such as writing, reading and sewing become near--sighted.
People who are far-sighted suffer from just the opposite problem. They can see things that are far away, but they have difficulty in reading a book unless they hold it at arm’s length. If they want to do much reading , they must get glasses, too.
Other people do not see clearly because their eyes are not exactly the right shape. They have what is called astigmatism (散光). This, too, can be corrected by glasses. Some people’s eyes become cloudy because of cataracts (白内障). Long ago these people often became blind. Now,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operate on the cataracts and remove them.
Having two good eyes is important for judging distances. Each eye sees things from a slightly different angle (角度). To prove this to yourself, look at an object out of one eye; then look at the same object out of your other eye. You will find the object’s relation to the background and other things around it has chang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different eye views helps us to judge how far away an object is. People who have only one eye cannot judge distance as people with two eyes.
63. 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our eyes .
A. only when we can see well
B. only when we cannot see perfectly
C. even if we can see well
D. only when we realize how important our eyes are
64. When things far away seem indistinct(模糊不清) , one is probably .
A. near-sighted B. far-sighted
C. astigmatic D. suffering from cataracts
65. The underlined word suffer in the thir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
A. experience B. imagine
C. feel pain D. are affected with
66. People who suffer from astigmatism have .
A. one eye bigger than the other
B. eyes that are not exactly the right shape
C. a difficulty that can be corrected by an operation
D. an eye difficulty that cannot be corrected by glasses
D
Can trees talk Yes, but not in words. Scientists have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rees do communicate (交际) with each other. Not long ago, researchers learned some surprising things. First a willow tree attacked in the woods by caterpillars (毛虫) changed the chemistry of its leaves and made them taste so terrible that they got tired of the leaves and stopped eating them. Then even more astonishing, the tree sent out a special smell---a signal (信号) causing its neighbors to change the chemistry of their own leaves and make them less tasty.
Communication, of course, doesn’t need to be in words. We can talk to each other by smiling, raising our shoulders and moving our hands. We know that birds and animals use a whole vocabulary of songs, sounds, and movements. Bees dance their signals, flying in certain patterns that tell other bees where to find nectar (花蜜) for honey. So why shouldn’t trees have ways of sending message
67.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caterpillars do not feed on leaves that ______.
A. are lying on the ground B. have an unpleasant taste
C. bees don’t like D. have an unfamiliar shape
68. The willow tree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protected itself by ______.
A. growing more branches B. communicating with birds and bees
C. changing its leaf chemistry D. shaking caterpillars off
6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willow tree was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trees by ______.
A. waving its branches B. giving off a special smell
C. dropping its leaves D. changing the colour of its trunk
70.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bees communicate by ______.
A. making special movement B. touching one another
C. smelling one another D. making unusual sound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There is an English saying:“1._________.” Until recently, few people took the saying seriously. Now, however, doctors have begun to look into laughter and the effects it has on the human body. 2. _________.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aughter on the body. People watched funny films while doctors checked their hearts, blood pressure, breathing and muscles. It was found that laughter has similar effects to physical exercise. 3.__________. If laughter exercises the body, it must be beneficial.
Other tests have shown that laughter appears to be able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pain on the body. In one experiment doctors produced pain in groups of students who listened to different radio programs. The group that tolerated(忍耐) the pain for the longest time was the group which listened to a funny program. 4._________.
5.__________. They have found that even if their patients do not really feel like laughing, making them smile is enough to produce beneficial effects similar to those caused by laughter.
A. Laughter can prolong one’s life.
B. As a result of these discoveries, some doc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now hold laughter clinics in which they help to improve their patients’ condition by encouraging them to laugh.
C. The reason why laughter can reduce pain seems to be that it helps to produce a kind of chemicals in the brain which diminish both stress and pain.
D. It increases blood pressure, the heart beating and breathing; it also works several groups of muscles in the face, the stomach and even the feet.
E. Although laughter helps cure the disease, doctors still can not put this theory into clinic practice.
F. 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
G. They have found that laughter really can improve people’s health
第 Ⅱ 卷(非选择题,共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l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l1处起)不计分。
Dear friends,
It’s real a good chance to have met all of you here. We have spent
several precious weekend in learning from the English Club. Although we
have been members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s, we have made a great
progress. That is because we are all very active and the activities are not
only enjoyable and also helpful. Besides, the foreign teachers here work
hard and try his best to make the activities lively and interested. I am very
pleased to say that all of us greatly improved our spoken English so far.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see all of you again in the near future.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根据提示用英语介绍二十世纪杰出的女性之一: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海伦·凯勒1880年6月出生于美国。她十九个月大时,由于生病变得又聋又盲。从此她就生活在见不到天日、听不到声音的世界里。
  2、七岁时,她的父母给她找了一名老师——Miss Sullivan. Miss Sullivan在教海伦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由于海伦的坚强意志和智慧以及Miss Sullivan的技巧和耐心,她们克服了所有的困难,并取得了成功。
  3、她完成了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文学学位;致力于盲聋儿童的社会工作;著有多本著作,其中《我的一生》(The Story of My Life)最为著名。
  注意:1)介绍须包括所有内容要点,但不要逐条翻译。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使内容连贯。
   3)词数:120左右。
参考词汇: 意志和智慧will and intelligence;技巧和耐心skill and patience;英语文学学位a degree in English literature
  
高一英语答案
改错:
1. real改为really 2. weekend改为weekends 3. from改为in 4. times改为time 5 .去掉a 6.also前的and改为but 7. his 改为their 8. interested改为 interesting
9. us后加have 10. see改为 seeing
书面表达
  Helen Keller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women in the 20th century. She was born in America in June, 1880. When she was nineteen months old, she became blind and deaf because of a serious illness. From then on she lived in darkness and silence.
  Her parents were greatly worried. When she was seven, they found a teacher, Miss Sullivan, for her. Miss Sullivan had much difficulty in teaching Helen Keller, who was blind and deaf. With Helen’s strong will and intelligence, combined with her teacher’s skill and patience, they overcame all the difficulties. Helen Keller became an able student and graduated from a college. She finally received a university degree in English literature. Later on she devoted all herself to helping the blind and deaf children. She wrote many books and The Story of My Life is a remarkable o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