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东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8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楚雄州东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8份】

资源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请按要求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否则答案无效。共50小题,
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区域中,区域特点描述最具体、最详细的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珠江三角洲 C.连云港经济开发区 D.东部经济地带
2.青藏高原,以其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紫外线强烈,常年积雪,气候复杂而著称于世,这主要体现了区域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综合性 D.开放性
3.据统计,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693米,云贵川地区则是1.647米。
“南高北矮”反映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综合性 D.开放性
4.下列关于日本与英国在人口与城市方面的区域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国家人口都很多,都曾向外大量移民
B.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城市化水平比日本高
C.日本人口主要分布于日本海沿岸,主要是为了加强与亚洲其它国家的联系
D.日本的高新技术产业居世界前列,而英国则在是传统工业方面居世界前列
5.影响英国和日本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表植被 B.地形 C.人类活动 D.大气环流
6.依据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其差异主要体现在
A.植被和水文 B.地形和气候 C.地形和植被 D.水文和气候
7.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8.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不协调一协调一不协调 B.不协调一协调 C.协调一不协调一协调 D.协调一不协调
9.关于区域各发展阶段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B.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C.转型阶段,区域产业必须进行调整,以寻求新的发展
D.再生阶段,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10.美国的“阳光地带”是指
A.北部的五大湖区 B.东北部工业发达区 C.东西沿海平原区 D.南部和西部地区
11.下列做法或说法符合人类中心论思想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12.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巨大财富
1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
A.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C.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D.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14.下列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有
A.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B.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C.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D.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15.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 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16.与同类产品相比,环境标志产品
A.无毒无害 B.无毒少害
C.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 D.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符合特定环境要求
17.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
D.经济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8.关于黄土高原的过渡性不正确的是
A.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B.从沿海向内陆过渡 C.从森林向荒漠过渡 D.从农业向牧业过渡
左云县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近年实行“农林牧三三制”模式,即通过退耕造林种草,使农、林、牧用地各占可用地三分之一左右,形成以林护农、以草兴牧、以畜肥田的良性循环,同时开展农畜产品加工,走上特色产品开发的富裕之路。据此完成19-20题。
19.左云县在实行“农林牧三三制”模式前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洪涝 C.寒潮 D.地震
20.左云县拟采取工程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A.护坡工程 B.填沟工程 C.保塬工程 D.固沟工程
21.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中过量开采矿产资源 B.工业污染严重,导致环境脆弱和生态破坏
C.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发达 D.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22.黄土高原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①地质灾害②水旱等气象灾害③台风④水土流失、土壤侵蚀⑤酸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①②④⑤
23.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
A.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B.造成耕地的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C.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D.黄土土质疏松,孔隙很多,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24.黄土高原不合理的耕作习惯是
A.轮荒耕作 B.轮耕轮休 C.轮牧轮休 D.原始农业
25.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A.要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植树种草
B.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C.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水土流失会逐渐减轻
D.大力加强煤炭开发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26. 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A.水资源 B.生物资源 C.石油资源 D.煤炭资源
27. 我国的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 三江平原 D.东南丘陵
28.长江三角洲能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
A.煤比较丰富,石油、天然气比较少 B.交通不便,调运困难
C.大部分能源支持了河北、山东地区 D.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9.西气东输工程对于用气地区的环境意义在于
A.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增加就业岗位
30.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31. 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①节约用水②防治水污染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右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2-34题。
32.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
C.全线可利用地形自流引水
D.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33.南水北调工程能给调入区带来
A.经济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B.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
34.“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对沿线地区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 土壤盐碱化 B. 地面下沉 C.湖泊面积增加 D.湿地面积增加
35.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方案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线地区人口最稀少,调水量最大 B.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较好
C.东线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原有水道,实现自流 D.三条路线均可把水调入首都北京
右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36—39题:
36.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
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37.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38.位于城市P的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多地,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39.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贫瘠 B.开发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若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河流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据此完成40—42题。
40.水库建成后,该水文站测得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2—4月 B.5—7月 C.7—8月 D.9—10月
41.修建水库前,与该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有关的现象是
A.梅雨连绵 B.春雨菲菲
C.冰雪融化 D.气旋活动频繁
42.修建水库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A.洪涝灾害频繁 B.诱发地震、滑坡 C.河床泥沙沉积严重 D.某些鱼类减少或绝迹
43.基于我国东北地区丰富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该
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44.可导致东北地区的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有 ①农作物生长 ②黑土被冲刷 ③使用化肥 ④不合理排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5.下列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利优势是:
A.国际经济环境 B. 重化工业基地 C.侨乡 D.对外开放政策
46.珠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现已形成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与该地区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部门是 A.畜牧业 B.谷物种植业 C.园艺业 D.迁移农业
47.为解决珠江三角洲的能源紧张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建设核电站 ②.大力开发潮汐能 ③.减少对香港、澳门的能源供应 ④.西电东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8.“前店后厂”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A.消费市场 B.廉价劳动力 C.原材料 D.设备、产品设计
49.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密切相关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好
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改革开放促进它的城市化
C.港、澳经济的辐射促进了该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D.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50.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地矛盾加剧主要表现在
A.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减少
B.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丧失大量良田
C.人口急剧增长,使人均耕地占有量大大减少
D.在农业生产中,人们没有科学利用土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51.阅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区名称分别是:
A ________________ B C
其中A与B的分界线是 年等降水量线,B与C 的分界线是_______、阿尔金山和 (山脉)。
(2)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处是我国的______省;图中的两大河流,跨越了三大自然区的是 。
(3)形成A自然区内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形成B自然区内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52.读“我国南方某丘陵山区人地关系”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把下列字母代表的内容填入右图中相应的空格内。
A.人均耕地减少 B.土地退化
C.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D.毁林开荒
E.破坏植被 F.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2)造成当地农民不断开垦荒地的根本原因是

(3)改善当地人地关系的基本策略是

53.读下列三幅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7分)
图二 德国鲁尔区资源条件和工业部门联系图
(1)图一中,C为德国重要的传统工业区 区(填名称)。促进该工业区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至少答四点)

(2)图二中字母表示的含义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3)鲁尔区和辽中南地区(图三所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是 。它们均拥有丰富的_______ (能源)。20世纪60年代以后,图一中的C工业区发展陷入困境,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① ;② 。
图三
(4)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地区的部分重工业布局向海港城市靠近,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 优势。
(5)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请你为辽中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至少答三点)

54.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15分)
(1)长江 游水能资源最丰富,原因是 。(答两点)
(2)长江上游已建成的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位于 省境内,其首要任务是 。
(3)长江中游最大的威胁是 ,形成该威胁的原因是:(自然与人为各答两点)

(4)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5)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突出地位,分别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以 为中心
的中游经济区及以 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
2011—2012学年东兴中学高一期中考试试题
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综合题
51. (共10分)
(1) A 东部季风区 B 西北半干旱干旱区 C 青藏高寒区
400毫米 , _昆仑山__、 祁连山
(2)甘肃 ; 黄河 。
(3) 南北纬度差异导致热量条件差异 ; 从东到西距海远近的不同导致降水量的差异 。
52.(8分)
53.(17分)
(1) 鲁尔区 (优势条件):① 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距铁矿产区近 ;② 水陆交通便捷 ;
③ 市场广阔 ; ④ 水资源丰富 。(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2)A 丰富的煤炭资源 ;B 煤炭工业 ;C 钢铁工业 ;D 电力工业 。
(3) 钢铁工业 煤炭资源
(遇到的主要问题)① 传统产业的衰落 ② 生态环境的恶化
(4) 海运(或水运)
(5)①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多样化;
② 治理污染,加强环境管理,绿化美化环境 ;
③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发展科技,重视人才培养;⑤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任意答其中3条,合理即可给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www./wxt/list.aspx ClassID=3060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入铁矿石
图一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秒钟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四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2.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为ΔV,则关于ΔV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V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B.ΔV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
C.ΔV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ΔV的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3.长度为L=0.50 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m=3.0 kg的小球,如图4-2-3所示,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是2.0 m/s,g取10 m/s2,则此时细杆OA受到( )
A.6.0 N的拉力 B.6.0 N的压力
C.24 N的拉力 D.24 N的压力
4.在用高级沥青铺设的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设计时速是108 km/h.汽车在这种路面上行驶时,它的轮胎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车重的0.6倍.取g=10 m/s2,试问:汽车在这种高速公路的水平弯道上安全拐弯时,其弯道的最小半径是( )
A.150 m B.160 m C.170 m D.180 m
5.如图4-2-9所示,物块在水平圆盘上,与圆盘一起绕固定轴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处于平衡状态 B.物块受三个力作用
C.在角速度一定时,物块到转轴的距离越远,物块越不容易脱离圆盘
D.在物块到转轴距离一定时,物块运动周期越小,越不容易脱离圆盘
6.如图4-1-3所示,沿竖直杆以速度v匀速下滑的物体A,通过轻质细绳拉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B,细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B向右匀速运动
B.物体B向右匀加速运动
C.细绳对A的拉力逐渐变小
D.细绳对B的拉力逐渐变大
7.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上以25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 m至15 m之间.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
A.0.8 m至1.8 m B.0.8 m至1.6 m C.1.0 m至1.6 m D.1.0 m至1.8 m
8.小球质量为m ,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挂在O点,在O点的正下方处有一钉子P,把细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如图4-2-11所示,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当细线碰到钉子的瞬间,设线没有断裂,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B.小球的瞬时速度突然增大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D.小球对悬线的拉力突然增大
9.已知地球近地卫星的周期约为84 min,地球的半径为6400 km,再根据其他的常识和知识,可以估算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 )
A.3.6×104 km B.4.2×104 km
C.3.8×106 km D.3.8×105 km
10.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长.
D.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正确,选不全得2分,有错误答案不得分)
11.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运动的位移为分运动的位移的矢量和,合运动的时间与各分运动时间相等
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其中一个分速度大.
C、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D、两个匀速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运动
12.关于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加速度不变 B.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不变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改变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13.铁路转弯处的弯道半径r是根据地形决定的.弯道处要求外轨比内轨高,其内、外轨高度差h的设计不仅与r有关,还与火车在弯道上的行驶速率v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一定时,r越小则要求h越大 B.v一定时,r越大则要求h越大
C.r一定时,v越小则要求h越大 D.r一定时,v越大则要求h越大
14.如图4-3-8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
A.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向心力大小不相等。
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向心力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5.如图在高处拉低处小船时,通常在河岸上通过滑轮用钢绳拴船,若拉绳的速度为4m/s,当拴船的绳与水平方向成60°时,船的速度是 m/s 。
16.飞机在810米的高空中水平飞行,速度是252km/h,为了使飞机上落下的物体能落在指定地点,应该在离指定地点的水平距离 米的地方让物体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17.某同学用图甲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如图乙.图乙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 m,P1 、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完成下列填空:(重力加速度取9.8 m/s2)
(1)设P1 、P2和P3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和x3,纵坐标分别为y1、y2和y3,从图乙中可读出|y1-y2|=________m,|x1-x2|=________m(保留两位小数).
(2)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________m/s.
18.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半球壳的光滑内表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沿球壳在一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则此处小球对球壳的压力 N, 轨道平面离开球底的高度
19. 木星绕太阳转动的周期为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周期的12倍,则木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长轴约为地球绕太阳半长轴的 倍
20.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v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离为d。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地点离O点的距离为
三、计算题(本题共四个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重要步骤和单位)
21(8分)船在静水中的速度4m/s,河水速度3m/s,河宽200m,求
(1)船以最短时间过河, 船头向何方开去,所用时间多少
(2)船以最短位移过河, 船头向何方开去, 所用时间多少,?速度多大
22.(8分) 以9.8m/s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撞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求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多少
23.(8分) 如图4-2-6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方形的光滑盒子中,盒子的边长略大于小球的直径.某同学拿着该盒子在竖直平面内以O点为圆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求:
(1)若要使盒子运动到最高点时与小球之间恰好无作用力,则该同学拿着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多少?
(2)若该同学拿着盒子以第(1)问中的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当盒子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对盒子的哪些面有作用力,作用力大小为多少?
24. (10分)如图4-2-7所示,在光滑的圆锥体顶端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圆锥体固定在水平面上不动,其轴线沿竖直方向,母线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小球以速率v绕圆锥体轴线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1)当v = 时,求线对小球的拉力;
(2)当v = 时,求线对小球的拉力.
答案
9.D
10D
11 AD
12AD
13AD
14.CD
20
小球对盒子的底面
有作用力,大小分别为5mg.
24(1)1.03mg (2)2mg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刻认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大意义,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推进,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至关重要。因为这( )
①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能有效提高人们的政治认同感 ③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法制观念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2.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的“建言献策共写新篇——为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征集意见建议活动”,共征集到上万条意见建议。市政府将其归纳整理后形成157条意见建议,决定将其中的81条吸纳进《政府工作报告》,76条在政府工作中予以采纳。上述作法有利于( )
①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②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③促进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④对政府工作起到积极的监督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0年2月28日至3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界人士可通过电子邮件、教育部门户网站发帖和来函形式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
A.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
B.国家权力机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C.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D.决策机关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4.2011年1月4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要求,各级党委要努力提高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这是因为( )
①媒体在民主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②媒体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的特点 ③媒体能确保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媒体监督有利于促进党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1年2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关于“网络自由”的演讲,称要向全球推广信息自由,要求别的国家任由网络信息随意流动,指责中国等国家的互联网管理政策。事实上,美国情报部门经常通过技术手段监控、跟踪、删改互联网中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信息。美国的做法( )
①维护了中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 ②干涉了中国内政,是霸权主义行径 ③实行国内国际双重标准,表现了其民主的虚伪性 ④将引领网络发展方向,促进人权事业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佛山市拟在五个城区主要路段禁行电动自行车方案公示后,很多市民通过打电话、网络评议等方式积极参与讨论,方案经过适当调整修改,最后获得了大多数市民的认同。这体现了我国公民通过________参与民主决策。( )
A.信访举报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7. 2011年1月11日至2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的认识、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来自各级各类学校校长代表,教育专家、学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教育管理系统负责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公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决策,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②我国政府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 ③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公民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
8. 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修正后的选举法将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规定( )
A.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B.为村民选举和村民自治提供了法律保证
C.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D.保障了城乡公民享有平等的基本民主权利
9.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民主制。从国体上看,实行民主制的国家( )
A.实行同专制政体相对立的民主政体 B.都是专政与民主的统一体
C.都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D.都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10.据报道,一些行政机关为了“创收”,常常向企业推销一些所谓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高价年鉴,不管有关企业是否情愿,都得乖乖掏钱购买。这一事例说明( )
①必须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②政府必须合法行政、合理行政 ③必须适当限制和弱化政府职能 ④政府滥用权力会损害政府的形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建部和科技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继在网上“晒账本”,公布本部门预算。这表明,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主要依靠( )
A.民主和法制 B.监察和审计 C.提高公务员办事效率 D.简化政府办事程序
12.“不论富贵,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应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这一名言对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的积极意义在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 )
A.遵循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经济平等和政治平等相一致的原则
1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这告诉我们( )
A.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B.实行村民自治,是保证农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权利的有效途径
C.我国村民自治已经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D.村民选举村委会委员,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14.在2011年“两会”期间,除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准备提案、议题外,不少网民也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他们孜孜不倦,参与网上各种民意调查和建言活动,通过博客等形式反映物价、房价、股市、医疗等重大民生问题,在代表、委员参与的网上座谈中踊跃提问……互联网搭建民意直通平台( )
①可以实现人民群众与代表委员的深度沟通 ②可以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③有利于人民群众对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直接决策 ④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重庆市各级政府以打黑除恶行动为契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团结带领群众坚决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
①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的工作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透露,中国农民60岁以后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这意味着,今后中国农民到60岁时,将可以和城市人口一样领取养老金。这表明( )
①我国政府是一个全能的政府 ②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③政府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④政府履行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据此回答17-18题。
17.该市政府的做法是在履行( )
A.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调控经济发展的职能
C.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18.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政府( )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②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④以人们的意愿为行使权力的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
A.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同的 B.公民的社会地位都是相同的
C.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D.立法平等和执法平等
20.某市统计局透露,“幸福感”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正式列入市统计局每年进行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调查。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该市政府应该( )
A.以人为本,认真履行立法机关的职能 B.转变理念,淡化监管职能
C.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D.执政为民,强化政府的权力
2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必须界定清楚。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要介入,不要“越位”;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则要积极介入,不能“缺位”。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政府的职责是管理和服务
B.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C.政府既要尽职尽责,又要防止滥用权力
D.政府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2.2012年2月29日,“广州市自来水价格调整方案”听证会在广州召开。各方代表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24名听证会参加人全部赞成对水价进行调整。这一听证会的召开( )
A.体现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表明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说明人民民主具有法律的、物质的保障    D.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 
23.所谓官员问责制,是指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其实质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责任约束,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和官员行为,最终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是现代政府强化和明确责任,改善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制度。这说明( )
A.有权必有责,权责要统一 B.用权受监督,权力要限制
C.行政必依法,侵权要赔偿 D.权力由法授,来源属公众
24.近年来,福州市政府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的领域,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供水、供电、供气、环保、电信、公共交通等领域及其办事依据、条件、时限、收费、结果等,全部纳入办事公开范围。实行政务公开是为了( )
A.使政府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B.使政府更好地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
C.使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D.使政府有效地塑造权威形象
25.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面貌的改变,旧城改造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触目惊心的暴力拆迁,在成全一些地方官员争功近利、盲目攀比政绩的同时,也严重地侵犯了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这表明( )
①政府滥用职权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③在我国,依法行政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贯彻④政府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50分)
26.(12分) 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两会增加了大量的视频连线,让各地的选民和在北京的代表委员直接沟通。 两会会场不只属于几千个代表委员,同样属于普通公民。吴邦国委员长强调一项权利只有你把它当真,它才是真的。否则只能写在纸上,只是几句话而已。所以我们强调,不光是代表要履职,公民也要履职。
(1)上述材料强调了什么政治生活道理?(3分)
(2)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9分)
27.(13分) 三峡工程的建设是否可行以及如何建设,为此国家开展了论证工作。三峡工程论证划分为地质地震、水文与防洪、泥沙与航运等10个专题。论证领导小组聘请了全国各行各业第一流水平的412专家、21位特邀顾问,分别组成 14个专家组,参加这一世界水利建设史上少有的论证工作。温家宝总理指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专家论证,是我们加强科学民主决策的一项重要制度,应当长期坚持下去。
(1)材料体现了在我国公民通过哪种渠道直接参与民主决策?(3分)
(2)请你谈谈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0分)
28.(12分)某市政府针对群众反映的“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出行难”、“贫困家庭生活难”、“治安难”这“六难”,决定开展“助业”、“助房”、“助学”、“助行”、“助困”、“助安”这“六助”行动。市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开展“六助”行动中必须注重实效,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把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并把这“六助”行动的主要任务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开向全市人民承诺。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市政府是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的。(9分)
(2)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哪些途径?(3分)
29.(13分)每到收割季节,都有大量秸杆被白白烧掉,秸杆焚烧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还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焚烧秸杆的行为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深受“秸秆焚烧”烟雾所害的小明同学为此进行了走访,并把农民们的想法整理如下:
农民一:我也不情愿烧!可是在田里烧方便,又不耽误农时播种,何况用机器粉碎秸秆还要自己掏钱。
农民二:环保执法人员少,查不过来,有的也不认真查。许多人在烧,我又不知道这是违法的。
农民三:我们知道政府不让烧,可乡里也没具体的措施和秸秆利用的办法呀。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想就此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建议。请你运用所学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相关知识,帮助小明提三条破解“秸秆焚烧”这一难题的具体建议。(4分)
(2)小明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和渠道来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请你列举两条具体途径。(4分)
(3)小明爸爸得知小明要反映问题和提建议后,表示反对:“这有什么用,真是多管闲事。”小明该如何劝说爸爸呢?(5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50分)
26.答案: (1)材料强调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3分)
(2)①公民应依法行使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3分)②公民行使自己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义务。(3分)③公民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还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分)
27.答:(1)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921.(1)①政府必须切实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引导和扶持秸秆综合利用;
②政府必须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加快技术研发和推广,构建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③政府必须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强执法监管,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法制保障,严肃查处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④政府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2) 小明可以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把问题及建议反映给人大代表,通过代表的议案,上传国家权力机关;通过舆论监督制度,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发表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通过政府网站的信箱、政府热线、信访等等途径反映;
(3) 小明可以向政府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有助于政府决策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督促政府认真履行职能,更好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向政府反映问题和提建议,能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是我们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2 N-14 S-32 Na-23 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放射性同位素铀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51 B.92 C.143 D.235
2.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
A.HX B.H2X C.XH4 D.XH3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HCl和KBr B.H2S和CH4 C.He和CO2 D.F2和CaF2
4.下列排列顺序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O H2S> NH3
C.酸性:H3PO4< H2SO4< HClO4 D.碱性:Al(OH)3< Mg(OH)2< NaOH
5.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 )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C.浓硫酸与铜反应 D.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6.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①活性炭 ②过氧化钠 ③氯水 ④二氧化硫( )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氟到碘,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第三周期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C.因为铝原子比钠原子失去电子数目多,所以铝比钠的还原性强
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
8.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标准状况下,22.4 L水所含的水分子数为NA
  B.20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
  C.100mL 0.1mol/L的H2S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0.03 NA
  D.3.2g Cu与10.0g 98%的H2SO4反应可得0.05NA个SO2气体分子
9.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 )
A.加热NaHCO3制CO2
B.用铜和浓硝酸反应制NO2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
D.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NO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硝酸不稳定,受热或光照易分解
C.稀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D.氨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11.短周期元素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所在族序数的二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则A、B、C依次是( )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12.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也无气体逸出,则这种溶液中 ( )
A.一定含有SO B.一定含有Ag+
C.可能含有SO或Ag+ D.一定含有SO或SO或Ag+
13.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H2S+2HNO3S↓+2NO2↑十2H2O  B.CuO+2HNO3Cu(NO3)2十H2O
  C.4HNO34NO2↑+O2↑+2H2O  D.3Cu+8HNO33Cu(NO3)2+2NO↑+4H2O
14.在实验室里可按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来吸收,则R是( )
           
A.NH3  B.SO2   C.NO2  D.HCl
15. 有一瓶Na2SO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Na2SO3已部分被氧化
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
C.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是BaSO4和BaSO3
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
16.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Ba(OH)2 8H2O与NH4Cl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D.灼热的碳与CO2反应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漂白粉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SO2+H2O+Ca(ClO)2==CaSO3↓+2HClO
  C.亚硫酸钠溶液使溴水褪色的离子方程式:SO32—+H2O+Br2==SO42—+2H++2Br-
  D.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的离子方程式:SO32—+2H+== SO2↑+H2O
18.下列除杂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
A.NO中有少量的NO2: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B.食盐中有少量的NH4Cl: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
C.N2中有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炭粉
D.CO2中混有少量的SO2气体:通过饱和NaHSO3溶液洗气
19.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 -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离子的还原性:Y2->Z- B.质子数:c>b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20.某阳离子Mn+ 的核外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a个中子,则M的质量数为 ( )。
A.a+x-n B.a+x+n C.a-x-n D.a-x+n
21.已知阴离子的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W g 阴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m - x)n mol B.W(m - x - n) mol
C. mol D.mol
22.38.4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完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mol B.1.6 mol C.2.2 mol D.2.4 mo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23.(9分)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请推断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R离子的电子式 ,
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其电子式为 。
(3)Z在Y单质中燃烧的产物电子式为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
(4)Y、Z、W、R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 。
(5)W单质与Z的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4.(7分)已知A、B、C、D、E、F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F能使红色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 A+H2O → B+C ② C+F → D ③ D+NaOH → F+E+H2O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D ,F 。
(2)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
(4)工业生产C的过程中有如下一步反应:即F经催化氧化生成B和H2O,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1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填写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3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4 ⑨ ⑩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① ,⑥ ,⑦ ,⑧ 。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
(3)在这些元素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写出实验室制取①的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4)含有元素③的物质的焰色呈 ,⑩的单质的保存方法是
(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在⑧与⑩中,化学性质活泼的是 ,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26.(12分)某学生做浓硫酸性质的实验:
实验一:在一个白色的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放入小纸片、
少量CuSO4·5H2O。然后如图所示,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
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滴在小纸片上,小纸片变 (填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
(2)浓硫酸滴入CuSO4·5H2O中,胆矾 (填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
实验二:用如右图装置进行铜与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研究。(1)写出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 。
(2)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
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充分反应后,该学生发现铜和硫酸都有剩余。在不补充浓硫酸的前提下,若要使剩余的铜片溶解,可再加入(要求填写一种与硫酸不同类别的物质) 。
(4)B试管口的棉花应沾有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离子方程式为 。
27.(10分)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试回答下列问题:
第1小组同学认为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和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Na2SO3。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和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 请简要说明理由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www./wxt/list.aspx ClassID=3060
错误!未定义书签。
A
B C
+稀硝酸
+BaCl2溶液
将B中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
仍有部分沉淀不溶,证明有Na2SO4
白色沉淀第一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is Peter’s birthday
A. On June 11th. B. On June 12th. C. On June 13th.
2. What does the woman’s husband like
A. Playing ball games. B. Running. C. Watching sport programs.
3.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driving
A. Dangerous. B. Safe. C. Comfortable.
4.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rink
A. Wine. B. Beer. C. Water.
5. How far is it from here to the church
A.300 meters. B.5 00 meters. C. 800 meter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How long has the woman been in this area
A. For a week. B. For two weeks. C. For three weeks.
7. What did the woman do yesterday
A. She saw a movie. B. She went to the beach. C. She went shopping.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s the most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Colleagues. B. Friends. C. Neighbors.
9. How old is the man
A. 7 B. 17 C. 27
10.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
A. To attend her party. B. To make less noise. C. To share the apartment.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
11. 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A. To New York. B. To New Jersey. C. To Hawaii.
12. When will the man leave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evening.
13. How much does one ticket cost
A. $310. B. $325. C. $620.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 What day is it today
A. Thursday. B. Friday. C. Saturday.
15. What food does Bob like best
A. Italian food. B. Japanese food. C. Chinese food.
16. What do they plan to buy
A. A bike. B. A camera. C. A mobile phone.
17.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 At 2:00 pm. B. At 3:00 pm. C. At 4:00 pm.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should people do when a crocodile attacks them
A. Hit it on the nose. B. Hit it on the head. C. Hit it on the stomach.
19. Which animal does NOT attack things they think are dead
A. A crocodile B. A bear. C. A bull.
20. What should people do when a bull attacks them
A. Wave their arms. B. Climb up a tree. C. Throw something away.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满分 45 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 15 小题.每小题 l 分.满分 15 分)从A、 B 、 C 、 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Shall we smoke here ----No, we ______ because the worker is filling our car with petrol.
A. won’t B. needn’t C. couldn’t D. mustn’t
22. Have you prepared for the sports meeting which ______ soon
A. has taken place B. will be taken place
C. is to take place D is to be taken place
23. I hope nothing will prevent you from coming, as we’re ______ your visit.
A. attaching to B. applying to
C. looking forward to D. paying attention to
24. It is usually warm in my hometown in March, but it _____ be rather cold sometimes.
A. must B. can C. should D. would
25. He has been heavily _______ to the bank since he bought that big house in Beijing.
A. in debt B. in peace C. in danger D. in cash
26.Nowadays, use of certain waste material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_______.
A. is making B. will make C. is being made D. will be made
27. She is very _______ about this topic, so we’d better not discuss it in front of her.
A. confident B. crazy C. sensitive D. humorous
28. Perhaps it is true that nobody in the world knows exactly how the earth _____.
A. came up B. came out C. came to power D. came into being
29. There are two lakes near Joe’s hometown, _______ the larger of is nearly ten thousand square kilometers.
A. whose B. whom C. which D. where
30. He was no longer _______ by the news of his mother’s death.
A. affected B. effected C. effected on D. affected to
31. After graduation from college, he began to wander from city to city, _______ a suitable job.
A. hunting for B. taking on C. looking after D. bringing up
32. _______ he said made me happy.
A. Why B. What C. Which D. That
33. We don’t know _____ she will come or not .
A. whether B. if C. because D. that
34. The news ______ Li Ming got the prize spread our school.
A. which B. when C. where D. that
35. -- How do you find the dance music .
-- .
A. My sister told me B. By surfing the internet
C. Excellent D. By chance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 B、 C 和 D )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t was a cold afternoon. Ginny and I were walking home after work when ___36___a young man asked us, “Do you want a hug ”(拥抱) He carried a ___37___ in his hand which read “Free Hugs”. I looked around and ___38___ there were other young people with him. They all ___39___ their handmade signs high. The message was the ___40___ on all of them---Free Hugs! “Sure!” Ginny smiled and hugged him with all the ___41___ she had in her heart. “Wow!” he shouted. “That is the best ___42___ I’ve had all day!” Then the young man looked at me and ___43___ , “ How about a hug ” “ You got it!” ___44___ his open arms. We held a hug briefly and parted at once. Ginny and I stepped back and watched the “free huggers” hug those who ___45___ them. All of the young people ___46___ hugs to anyone. When the huggers walked on the street ___47___ their signs, most people ignored them or shook their heads to show that they were not ___48___ in what they were doing. But the fact was that those who opened their arms in return, walked away with a ___49___ on their faces. I felt the ___50___ in my heart, so warm ___51___ it seemed as if it were not a cold winter day. At that time, Ginny and I were going through ___52___ times. We had little money and were ___53___ in debt. We were stressed and ___54___, but that afternoon, for a short moment, we ___55___ all our problems because of a hug with love. It took a simple hug to make everyone smile and make everything better.
36. A. seriously B. fortunately C. suddenly D. immediately
37. A. sign B. mark C. newspaper D. magazine
38. A. watched B. recognized C. examined D. noticed
39. A. held B. flew C. carried D. dropped
40. A. special B. same C. equal D. common
41. A. strength B. power C. love D. pity
42. A. talk B. rest C. service D. hug
43. A. asked B. replied C. ordered D. commanded
44. A. came from B . gave back C. walked into D. gave in
45. A. accepted B. escaped C. received D. disturbed
46 A. replaced B. refused C. rewarded D. offered
47 A. with B. by C. under D. before
48 A. disappointed B. interested C. experienced D. excited
49 A. shame B. regret C. shock D. smile
50 A. warmth B. surprise C. truth D. prize
51 A. what B. that C. which D. as
52 A. easy B. busy C. hard D. ordinary
53 A. seldom B. hardly C. nearly D. mostly
54 A. satisfied B. dangerous C. generous D. worried
55 A. remembered B. forgot C. returned D. arrived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40 分)
第一节: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 B 、 C 和 D )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A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music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one’s body and psyche (心灵). In fact, there is a growing field of health care known as music therapy, which uses music to treat diseases. Even hospitals are beginning to use music therapy. This is not surprising, as music affects the body and mind in many powerful way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quick music can make a person feel more alert, while slow music can produce a calm, deep thinking state. Also,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music can change brainwave activity levels. This can help the brain to change speeds more easily on its own as needed, which means that music can bring lasting benefits to your state of mind, even after you’ve stopped listening.
Breathing and heart rates can also be influenced by music. This can mean slower breathing, slower heart rate. This is why music and music therapy can help reduce the damaging effects of long-term stress, greatly promoting (促进) not only relaxation, but health.
Music can also be used to bring about a more positive state of mind by helping to keep worries away. Music has also been found to bring many other benefits, such as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and reducing the risk of strokes. It is no surprise that so many people are considering music as an important tool to help the body become or stay healthy.
56.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music therapy
A. It is a type of music. B. It is a research about music.
C. It is a kind of musical effect on diseases.
D. It is the use of music method to help treat diseases.
57.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can know that ________.
A. music with different speeds has different effects
B. quick music is not good for one’s health
C. slow music can help one to think more calmly and slowly
D. music will have less benefit after one stops listening
58. The reason why music can help deal with stress is that ________.
A. it is used by many hospitals B. it can help change brainwaves
C. it does good to breathing and heart rate D. it can bring a more positive state of mind
5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music can help deal with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_.
A. nervousness B. mind illnesses C. strokes D. high blood pressure
B
Shift Happens by Robert Holden
Price: $ 6.49
It’s an excellent book that will greatly improve your life. It has insightful (富有洞察力的) wisdom that is easy to apply in everyday life. It’s written in a very thoughtful and humorous way. Read it when you are stressed and it will help you remember what is important in your life.
Balancing Work & Life by Robert Holden
Price: $ 10.50
The book deals with the key challenges of our life. It is a must-read for anyone who is trying to balance work success, family joy and daily life.
★Practical techniques show you how to set your goals and make proper choices.
★Clear text and illustrations (图表) cover every aspect of defining success and achieving balance.
★Accessible (易懂的) charts and diagrams explore different choices for taking actions and provide examples.
Happiness Now by Robert Holden
Price:$8.00
This book explains what holds us back from being happy in our lives. Holden analyzes these similar questions and in the process you will become more informed about what’s really going on in your mind. This is a must-have book for anyone wanting to understand how your thoughts keep you from your happiness.
The Secrets of Relationships by Renshaw
Price: $9.50
Are you looking for a satisfying relationship If so, you should read this book and discover:
★The secret of finding the right partner
★The secret of communicating successfully
★The secret of getting along well with others
★The secret of getting what you want
This book is your passport to a whole new relationship experience. Order online now and you can get a 20% discount.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lick here.
60. If you find it hard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which book can offer you help
A. Happiness Now B. Balancing Work & Life
C. Shift Happens D. The Secrets of Relationships
61. All of these books mainly help people _____.
A. to make friends easily B.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C. to find a better job D. to achieve their work success.
62. If you want to buy two copies of Balancing Work & Life and one copy of Happiness Now online, how much would you have to pay
A. $29 B. $23.20 C. $26.50 D. $22.4
63. If you feel stressed, you can read ________.
A. Balancing Work & Life by Robert Holden
B. The Secrets of Relationships by Renshaw
C. Shift Happens by Robert Holden
D. Happiness Now by Robert Holden
C
People are overweight for many reason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of which is that they eat the wrong foods, get the wrong types of calories per meal, and they also eat meals at the wrong time each day. Food is more powerful than any weight loss pill, because the food that you eat can either make you thin or fat. This is true because your body is like an engine, and it only needs certain foods at certain intervals(间隔)each day.
Low-calorie Diets Do Not Work
The reason people cannot lose weight by starving themselves is that their metabolism(新陈代谢)will detect any major drop in calories and it will then adjust(调整)itself by burning fewer calories each day. That is the reason why you can eat 1,000 calories per day and not lose any weight, while your friends can eat 2,500 calories per day and not gain any weight.
Low-fat Diets Do Not Work
Many people in today’s society are buying mostly low- fat or non-fat food at the grocery store. Everybody knows how much fat is inside the food they buy. However, people are getting fatter than ever before by doing this. They are not losing weight by changing to this low-fat lifestyle.
Losing weigh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se thing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you can do to control your weight is to eat the proper foods, such as fruit and vegetables, eat them at the right time, and exercise every day. If people make this a habit, they will lose weight.
64. What is the main reason why people are overweigh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A. They eat the wrong foods at the wrong time. B. They eat food with lots of calories.
C. They don’t take any weight loss pills. D. They burn many calories every day.
65. The article is written in order to _______.
A. tell readers not to buy low-fat or non-fat food B. tell readers how to lose weight
C. tell readers about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discovery
D. call on people to lose weight and stay healthy
66. To realize the aim of your weight loss plan, you should ________.
a. do exercise every day b. eat meals at the right time
c. eat fruits and vegetables d. eat low-fat or sweet food
e. eat the proper foods at each meal
A. a, b, c, d B. a, b, d, e C. a, c, d, e D. a, b, c, e
D
A woman in Japan who had no home sneaked into a man’s house and lived without being noticed in his closet for a year. She was arrested(逮捕)after the man found that his food was disappearing and reported it to the police.
Police found the 58-year-old woman Thursday hiding in the top part of the man’s closet and arrested her for getting in without the owner’s permission(允许), police spokesman Hiroki Itakura from southern Kasuya town said Friday.
The man had security cameras(监视器)which sent images to his cellphone after becoming confused by food disappearing from his kitchen over the past several months.
One of the cameras on Thursday caught someone moving inside his home after he had left, so he called the police who at first thought it was a thief. However, when they arrived, they found the door locked and all windows closed.
“We searched the house and checked everywhere someone could possibly hide,” Itakura said “When we opened the closet, we found the woman curled up(蜷曲)on her side, feeling nervous and frightened.”
The woman told the police that she had no place to live and first sneaked into the man’s house about a year ago when he left it without locking the door.
“She had moved a mattress into the small closet space and even took showers,” Itakura said. He called the woman “tidy and clean”.
67.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A Japanese woman caught living in a man’s closet. B. A woman without home.
C. Police arrested a woman on Thursday.
D. Please lock the door before leaving your house.
68. The police arrested the woman mainly because _______.
A. she stole the man’s food
B. she often went into other people’s house
C. she entered the man’s house without permission
D. she didn’t open the door when the police arrived
6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en the woman was found by the police, she_______.
A. was stealing food in the kitchen B. felt nervous and frightened
C. was untidy and dirty D. tried to jump off the window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RRECT
A. The woman doesn’t like living in her own house.
B. The man always forgets to lock his door when he leaves.
C. The woman first sneaked into the man’s house about a year ago.
D. The woman was over sixty years old when she was arrested.
第二节:(共5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___71___ When a person does a certain thing again, he is impelled(迫使) by some unseen force to do the same thing repeatedly; thus a habit is formed. Once a habit is formed, it is difficult, and sometimes impossible, to get rid of. ___72___ Children often form bad habits, some of which remain with them as long as they live. Older persons also form bad habits as long as they live, and sometimes become ruined by them.
___73___ Many successful men say that much of their success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certain habits in early life, such as early rising, honesty and thoroughness.
Among the habits which children should not form are laziness, lying, stealing and so on. ___74___ Unfortunately older persons often form habits which ought to have been avoided.
__75___
A. There are other habits which, when formed in early life, are of great help.
B. Whether good or not habits are, they are easy to get rid of.
C. We therefore ought to keep away from all these bad habits, and try to form such habits as will prove good for ourselves and others.
D. Habits, whether good or bad, are gradually formed.
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know why we should get used to good habits.
F. These are all easily formed habits.
G.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formation(形成) of habits.
第II卷:(35分)
第四部分:短文改错: 短文中共有10处错误,每行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2、只允许修改10处,。
I went to swim was from about 5 years ago. Many friends could swim well and they often laugh at me. So I decided to swim as well as we did. One summer afternoon, the weather was amazed, so I thought it was good for swimming. Thus, I came to the pool but found many boys were already there. I was afraid and did not know where to do. Just as I was wondering, I felt nobody give me a push and I dropped. Frightened in the water, I wouldn’t help crying. “Help, help! ” I heard some laughter from the oppositely side. I tried to keep myself balanced, only to find the water was just a little above my knee.
第五部分:书面表达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关于早起有益的短文。(100字左右)
1、早起锻炼可使身体健康,强壮。
2、早起朗读,有助于记住学过的东西。  
3、可为一天的活动做好准备。
4、坚持早起对培养好的性格也很有益处。
2011-2012学年东兴中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英语答题卡
第四部分:短文改错: 短文中共有10处错误,每行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I went to swim was from about 5 years ago. Many friends could
swim well and they often laugh at me. So I decided to swim as well as we did. One summer afternoon, the weather was amazed, so I thought it was good for swimming. Thus, I came to the pool but found many boys were already there. I was afraid and did not know where to do. Just as I was wondering, I felt nobody give me a push and I dropped. Frightened in the water, I wouldn’t help crying. “Help, help! ” I heard some laughter from the oppositely side. I tried to keep myself balanced, only to find the water was just a little above my knee.
第五部分:书面表达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关于早起有益的短文。(100字左右)
1、早起锻炼可使身体健康,强壮。
2、早起朗读,有助于记住学过的东西。  
3、可为一天的活动做好准备。
4、坚持早起对培养好的性格也很有益处。
东兴中学2012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英语答案
一.听力:
1-5 CCACB 6-10 ACCBB 11-15 CAAAC 16-20 CBABC
二.单项选择:
三.完形
36-40 CADAB 41-45 CDACA 46-50 DABDA 51-55. BCCDB
四.阅读:
五.短文改错:
1. from 去掉 2. laugh---laughed 3. we---they 4. amazed---amazing
5. but---and 6. where-what 7. nobody--somebody
8. wouldn’t ---couldn’t 9. oppositely---opposite 10. knee---knees
六.作文One possible version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白日梦”
   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殊不知,常做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牛顿就是这种人。他因看到苹果落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联想苹
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
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
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
  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做出。我敬爱爱因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
  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梦的人。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是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精神病患者自认为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发生共鸣。 (选自赵鑫珊《哦,美丽的“白日梦”》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往往是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
B.“白日梦”这个词向来是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味的,殊不知世界许多发明创作往往发酵于“白日梦”。
C.柏拉图是不做“白日梦”的,他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当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
D.“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邀游蓝天的构思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2、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
B.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
C.“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
D.“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极强的观察、联想、想象、推理能力。
B. 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
C.无论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多是“黄金美梦”。
D. “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译,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
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后,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是岁元朔六年也。其明年.骞为卫尉,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域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并南山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其后二年,汉击走单于于幕北。
(天子)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寞、扦宋及诸旁国。乌孙发导译送骞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骞还,拜为大行。岁余,卒。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更:经过
B.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 报:报答
C.汉拜骞为太中大夫 拜:授予官职
D.知永草处,军得以不乏 乏:困乏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与“欲因此时降武”中“因”相同的一项是( )
A.闻此言,因欲通使 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 D.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汉朝正想攻打匈奴的时候,张骞应朝廷的招募,带着一百多人和堂邑父的胡奴名甘父的一起从陇西出境,出使月氏。
B.张骞被匈奴扣留十三年,受尽了煎熬,每当穷困危急的时候,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当饭吃而渡过了难关,终于带着所有部署回到了汉朝。
C.回到汉朝后,张骞又曾跟随两位将军去攻打匈奴,但个人的遭遇却迥然不同,跟随大将军时因立功被封侯,跟随李将军时因误了约定时间险些被杀。
D.后来,张骞又被朝廷派往旁的国家,最后和乌孙国派来几十个使者带着几十匹马回报和答谢汉天子,张骞趁机让他们知道汉朝地域广大。
第Ⅱ卷(共120分)
7.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4分)
(2)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8、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形象,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 、尾联为什么写野鸭,有什么用意?(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每一小题0.5分,共6分)
10.(1)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________________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
(3)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5)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9)骐骥一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10)尔纳斯特 海明威是_________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3分)
人,又少了一个
作者: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 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 ”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欣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纵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到顽劣,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
B.对女人的性格扭 曲的社会根源,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
C.作者用夸张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女人行乞时的嘴脸,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的灵魂。
D. 女人向太太行乞,却被太太以一角钱无情地赶走,足见世态炎凉,这正是作者所要批判的社会现实。
E.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
(2)、第一次向别人乞讨的女人,有两次流泪,这两次流泪的原因是否相同?(6分)

(3)、第四段画线部分内容去掉可以吗?它在文章里的作用是什么?(7分)

(4)、小说中描述的这个中年女子并没有去世,为什么作者却说“人,又少了一个”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5分)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参差(chī) 敛裾(jù) 猗郁(qǐ) 肄业(yì)
B.敕造(shè) 庑门(wǔ) 殉葬(xún) 丝绦(tāo)
C.正月(zhēng) 被褥(rù) 桌帏(wéi) 榫头(sǔn)
D.混沌(hǘn) 两靥(yàn)广袤(mào) 杜撰(zhuàn)
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厮打 臭迹 歆享 散手人寰
B.嘻闹 渣滓 神彩 汗流夹背
C.缪种 寒暄 朱拓 不径而走
D.颓圮 漫溯 寥廓 揠苗助长
1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B.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C.《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D.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30年来,中日关系发展最大的经验和教训是,中日人民之间能否相互理解,才是中日两国最终能够实现世代友好的根本保证。
B. 在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国际国内的诸多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成当前重要任务。
C. 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D .这部“牢笼天地、博极古今”的历史名著吸引了众多全世界知名学者关注的目光,在当代焕发出不朽的文化光彩。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 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 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 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 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 ②③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17、用不超过25个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3分)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我们应当励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18、请根据提示填上适当的谦辞。(2分)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与人交往很讲究礼貌。比如说,求人帮忙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求人看稿说“斧正”,求人指点说___________,等候客人说___________。
19、鲁迅在《祝福》中通过对祥林嫂外貌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个人物。请借鉴外貌描写这种方法,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自己母亲的外貌,写出她的形象特征。(200字左右) (5分)
七、(本大题共60分)
20.作文(60分)
一句有名的广告语这样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个比喻激励了许多追逐梦想的人,作为一名正值青春年少的高中生,你有何感想呢?
请以“舞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1-3题 每小题3分)
1. C (C柏拉图是真正的大哲学家,第五段有“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梦的人”)
2. A,关键是确定“前者”和“后者”的指代意义。
3. D,“‘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这句话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说“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4.B(报复)
5.D(例句 趁着 A 就 B 通过 C 就 D趁着)
6.B(没有被匈奴扣留十三年)
8、诗中描写了一只孤独的大雁不吃不喝,一边飞翔,一边悲鸣着,呼喊着雁群,表达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诗人以孤雁自喻,抒发了自己流落他乡,漂泊生涯的孤独和痛苦之情;表达了对亲朋离散的焦虑、迷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高远的志向和执着的追求。
9、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10、略
11.(1)( C D)(解析:C项中“夸张”错。D项错,作者要批判的是苦难的社会和不幸的遭遇对人性的扼杀和吞噬而不是世态炎凉)
(2).原因不同。第一次是为了她自己所遭遇的不幸,为了自己可怜的孩子,更为自己不得已出来乞讨而承受心灵上的苦痛而流泪;第二次则是为自己能遇到一个好心人而流出的感激之泪。
15、 B(A一面和两面不对应。“能否”应改为“的”。C项句式杂糅,可改为“因为练习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D.语序不当,应该是“吸引了全世界众多知名学者关注的目光”。)
16、 A (文段中心意思是说读书少而精远胜过多而不求甚解。第一处横线后的“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与“少读如果彻底”一气贯通,所以应选②,第二处横线根据后文的“十里洋场”“珍奇满目”“眼花缭乱”等词语显然应选③“多读而不求甚解”。这样就排除了BCD组,所以选A)
17、我们必须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继承、学习、基础各1分,意对亦可)
18、求人指点说(赐教) 等候客人说(恭候)(一词1分)
19、提示:要求对人物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请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作答):
1、
A、 B、 C、 D、
2、已知点在第三象限,则角的终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已知向量,且,则锐角
A、 B、 C、 D、
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B、+= C、-= D、+=
5、已知且,则
A、 B、- C、-3 D、3
6、若的终边过点且,则=
A、3 B、 C、 D、
7、若是△的边上的中点,则向量
A、 B、 C、 D、
8、若是第二象限的角,且,则
A、 B、 C、 D、
9、若△ABC的内角A、B、C满足,则=
A、 B、 C、或 D、
10、已知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则等于
A、 B、 C、 D、4
11、函数在区间的图像是
12、函数的最小值为
A、1 B、2 C、5 D、10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作答):
13、若,则 。
14、已知且是第三象限的角,则___________。
15、在边长为2 的等边三角形中,=______。
16、关于函数及其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序号有________:
①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②由函数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可以得到图像;③函数在区间内为增函数;④图像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过程中应有必要的分析过程、演算步骤。请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作答):
17、(本题满分10分)若且、分别是第二、第三象限的角,求的值。
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1);(2)。
19、(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求的周期;(2)的图像可由函数的图像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20、(本题满分12分)已知且。(1)求的值;(2)求。
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且。(1)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2)若,求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取得最大、最小值时的值。
22、(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中,D是AB的中点,,,。(1)用、表示、;(2)求证:++=。
2011-2012学年东兴中学高一期中考试
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的表格内的相应位置):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在各题中的横线上):
13、 14、 15、 16、①③
三、解答题 17、(本题满分10分)解:因在第二象限,故(2分);又因在第三象限,故(4分)。故(6分),(8分)。
故(9分)(10分)。
(2)(8分)(10分)(12分)。
19、(本题满分12分)解:(1)(3分)(5分)。故(6分)。
(2)(7分)(9分)
(11分)(12分)。
20、(本题满分12分)解:(1)因且,故(2分),故(4分),故(5分)(6分)。
21、(本题满分12分)解:(1)(1分)(3分)(4分)。由解得:;由解得:。故在单调递增(5分),在单调递减(6分)。其中,。
(2)法一:由(1)可知,单调递增,单调递减,单调递增(8分)。又因,,,,故当
(10分);当(11分)时,(12分)。
22、(本题满分12分)(1)解:(1分)(2分)(3分)(4分)。(5分)(6分)(7分)(8分)。
(2)证法一:(9分)(10分)(11分)。故由(1)的结论有:++=(12分)。
法二:因为D是AB的中点,故(9分),即+(10分)。又因(11分),故++=(12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www./wxt/list.aspx ClassID=3060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选择题(共44小题,每题1分,共44 分)
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B. 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 商品经济
2.我国古代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农具的改进             B.技术的提高
C.小农经济的发展           D.国家政策的推动
3.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一组关于魏征的镜头,其中哪一项符合史实
A.他身着朴素的棉质长衫 B.正聚精会神阅读《天工开物》
C.案几上摆设着一件精美的白瓷茶碗 D.墙上挂着一幅意境恬淡的文人山水画
4.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当时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5.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统治 B.限制工商业发展
C.保护农耕经济 D.防范“外夷”入侵
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于( )
A.19世纪五六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八十年代 D.19世纪九十年代
7.纵观中国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纤,”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种现象根源于 ( )
A.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 B.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
C.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D.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
8.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的的条件是
①劳动力市场 ②商品市场 ③国际市场 ④ 技术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摘自林增平《中国近代经济史》)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10.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④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 )
A.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 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12.下列对于我党历史上几次会议的中心任务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八大”: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方针 D.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战略
1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安徽的农民中盛传一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从这首歌谣中我们看到:①分田到户,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后的高兴心情;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农民拥护;③责任制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④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14.“……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歌曲《走进新时代》反映的时代主旋律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探索民主革命道路
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5.“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A.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事情 B.无需借鉴别人的经验
C.可以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 D.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16.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明朝 B.新中国 C.民国 D.清朝
17.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这反映了( )
 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B.不缠足运动风糜全社会
 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 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
18.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19.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20. 20世纪五十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21.从下列哪一事件起,全球逐渐开始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A.新航路的开辟 B.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
C.在欧美各国开展的科技革命 D.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
22.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象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句话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
A.将西方的天主教传播到东方 B.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
C.把欧洲的科学精神带到东方 D.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3.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24.油逐渐成为一种重要能源,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和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
A.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B.飞机.汽车等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c.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D.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5.近代史上,造成东西方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的基本原因有
①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 ②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③无产阶级革命受挫 ④殖民主义疯狂掠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
A.市场繁荣 B.汽车制造业发达 C.银行业发达 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
27.1929一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8.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下列说法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 )
①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
③“新经济”出现 ④福利国家制度的逐步建立
A. 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B.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29.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30.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国家
A.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31.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A.全部上缴国家 B.只能由政府收购 C.必须限量交易 D.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32.苏联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反对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士兵的反对
C、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苏俄当时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
33.下列内容不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的是(  )
A.实行政治上的多党制 B. 用民主而人道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C.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D.大量开垦荒地以提高粮食产量
34.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35.下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 )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6.5 7.8 5.7 4.3 3.6
——根据:1985年的《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B、长期争霸
C、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 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36.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大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向中国伸出援手。5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映秀镇对温家宝总理说,国际社会同中国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国际社会的善举主要是基于
① 社会全球化也是全球化的基本内容 ②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
③ 中国是联合国重要的成员国 ④ 这次地震使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37.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你认为这种观点( )
A.正确。因为全球化正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B.基本正确。发展中国家最好别趟这股浑水
C.偏颇。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也有挑战D.基本错误。发展中国家应无条件支持
38.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39.下列区域性国际组织中,以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遵循自主、自愿原则为特色的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东盟自由贸易区
40.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任务是( )
A.维护国家的和平和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C.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 D.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41.“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答案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42. 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有( )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3.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 )
A. 私塾 B. 太学 C. 书院 D. 县学
44.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A. 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 汉武帝从“无为”转向“有为”
C. 董仲舒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建议 D. 此时的文化“一统”可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
二、非选择题(共6题,56分)
45.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请回答:
据上述材料概括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3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2+3分)
46.(10分)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一个美丽动人、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材料四:
请回答:
指出材料一中生产方式的特点。(2分)
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变化?(3分)材料三和材料四所反映的两种经济现象有何内在联系?(2分)
(3)材料四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何作用?(3分)
4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
材料二 我们是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的办法,也刚刚开始实行。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件事,也是这样。
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概括的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产品。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材料三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买卖。
——摘自《世界史 现代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政策?(2分)
(2)结合史实,根据材料二分析列宁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设想?列宁对农民的不满情绪是如何分析的?(2+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哪些修正?有什么进步性?(2+2分)
4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阅读材料,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下面是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
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
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挨饿。比如,那些失业游民现在比他们一向吃得还好。纽约有一位流浪者在一天之内吃了10餐。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说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
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 以下是反映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图片
(1)材料一中胡佛是怎样看待政府的职责和作用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有何影响?(1+2分)
(2)罗斯福上台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加以说明。(2+2分)
(3)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生了哪些新变化?你怎样认识这些变化?(2+2分)
49.下表是某个家庭1970年的有关材料,阅读后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由表及里,连贯成文(7分)。
票证名称 配额 票证名称 配额
粮证 大人27斤/月小孩17斤/月 豉油票 1两/人·年
食油票 3两/人·月 煤油票 5两/人·年
肉票 5两/人·月 肥皂票 2块/人·年
鱼票 5两/人·月 火柴票 5合/人·年
豆腐票 1斤/人·月 布票 3尺/人·年
豆豉票 1两/人·年 棉花票 1斤/人·年
白糖票 1斤/人·年
老红军特殊供配
中秋 春节
月饼 4个 腊肉 1斤
香烟 1条 香烟 1条
茶叶 半斤 茶叶 半斤
鸡 1只 鸡 1只
鸭 1只 鸭 一只
每月买二次,每次一斤,买肉时尽量买肥一点的,母亲把肥瘦一起切成碎末在锅里煎出油,把油和香喷喷的肉碎分开装好,煮菜时放些猪肉和肉末,要分好几天来用,每餐菜盆里难见肉末,但也能食肉味。
50.(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建立,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美国率先表示支持。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从1994年4月到1996年,东欧一些国家相继向欧盟递交了入盟申请。 —一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1991年12月10日欧洲共同体首脑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城签订的关于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条约。条约主要内容:①经济货币联盟。条约规定,至迟到1999年1月1日实行欧洲统一货币和建立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②政治联盟。首先,制定了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规定重大方针政策由国家首脑组成的欧洲理事会一致决定,具体行动由成员国部长组成的部长理事会多数表决。其次,制定了共同的社会政策,以保障欧洲共同体统一大市场计划的实施。再次,加强部分超国家机构的权力,扩大了欧洲议会的部分权力,使其由原来的咨询和监督机构变为部分权力机构。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将各个分立的国民经济结合成为更大范围的经济区”,欧盟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国际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历史材教必修Ⅱ
请回答:
(1)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并说明美国为什么率先支持“欧洲煤钢联营”成立 (2分)
(2)从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欧洲一体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一体化的影响。(6分)

答案
45(1)有益之处:①互通有无;②增加居民收人;③稳定社会秩序。(3分)
(2)①原因:自然经济为主;防止沿海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2分)
②危害:阻隔中外贸易;造成人民贫苦和社会不安;沿海港口城市走向衰落;影响商品经济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 (3分)
46(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分散性。(任意答2点)
(2)变化: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分)
影响: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条件。(2分)
(3)经济: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政治:为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思想: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3分)
48.(1)思想: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1分)影响:不能解决危机,反而使危机更加恶化。(2分)
(2)变化:政府开始干预经济,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2分)说明: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2分)
(3)新变化:股票呈现分散化(资本社会化)趋势和福利国家的出现。(2分)
评价:这种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缓和了社会矛盾,(使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避免了发生像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但没有改变社会基本矛盾,“黄金时代”结束后,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的“滞胀”现象。)(2分)
28.以上反映了19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家庭经济生活。凭票证供应几乎含盖了所有的生活用品,配额很低,仅能维持最低的生活需要。对于老红军在大节日里有特殊供应,但也只限于一些节日用品,且数量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主妇只能精打细算。(4分)
凭票供应是计划经济在民众生活中的重要体现,用票证来限制民众的消费需求,把生活消费控制在低的水平线上,其实质是短缺经济。(3分)
(说明:采用分层给分,学生只对以上材料作基本叙述的最高可得5分;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可再得2分,本题不能超过7分。学生的答案只要与参考答案意思相符,即可酌情给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www./wxt/list.aspx ClassID=3060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牛郎织女》画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图二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眸机器磨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