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岭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9八上·温岭期中)两河流域进入文明时代是在( )A.公元前2500年前后 B.约公元前3000年C.约公元前3500年 D.公元前18世纪2.(2019八上·温岭期中)某班同学以话剧的形式再现了古代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它是(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3.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首先产生的东亚地区②古代北非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③《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4.(2017八上·嘉兴期中)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围绕如何治理国家,不同学派有各自的看法,其中匹配正确的是( )A.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道家 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法家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 D.兼爱非攻,互爱互助——儒家5.(2019八上·温岭期中)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B.加快了统一的步伐C.加剧了分裂,无任何进步影响 D.有利于人才的交流6.(2017八上·乐清期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向农村、薄弱学校、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在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7.(2017八上·绍兴期中)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 )A.古代罗马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代中国8.(2019八上·温岭期中)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这样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提供借口B.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C.罗马是一个酷爱侵略的国家D.罗马法适合所征服的地区9.(2019八上·温岭期中)有人说:阿拉伯数学成就就是用阿拉伯语研究的数学。下列图片与其相符合的是( )A. B.C. D.10.(2019八上·温岭期中)下列关于马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骑马奔跑中马镫有稳定身体的作用B.传入欧洲促进了封建骑士的产生C.成熟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D.中国在战国时已能铸造金属马镫11.(2019八上·温岭期中)国庆阅兵式上兵哥哥兵姐姐英姿飒爽,战友之间属于以下哪种社会关系( )A.机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血缘关系 D.业缘关系12.(2019八上·温岭期中)全国两会期间,网络平台上开展了“我向总理说句话”的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广大网民积极献计献策,体现了( )①网络让我们的文化传播变得更加便利②网络能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③网络为保障公民权利发挥着重要作用④公民通过网络媒介积极融入政治生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2019八上·温岭期中)泰戈尔:“那些仅仅循规蹈矩的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秩序保障了社会规则的实现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14.(2019八上·温岭期中)登机前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以上两种现象分别体现了哪个方面的社会秩序( )A.交通秩序、社会管理秩序 B.生产秩序、交通秩序C.社会管理秩序、交通秩序 D.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15.(2019八上·温岭期中)中国建设银行与国家税务总局签署合作协议,率先建立起以征信互任、信息共享为基础的新型银税合作机制。针对按时足额、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群体,建行创新推出了“税易贷”产品,最高秒批200万元贷款。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是中国建设银行 一种盈利模式②这种合作机制将大大增加国家各项收入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④企业讲诚信,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19八上·温岭期中)2019年10月1日下午,南宁交警发现一辆有超员嫌疑的客车,超员了17人。随后交警依法暂扣车辆处罚并对乘客进行了卸客转运。客车司机的行为( )①扰乱了公共秩序②属于犯罪行为③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④属于行政违法行为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17.(2019八上·温岭期中)从现代社会的法理角度看,宋朝时司马光砸缸智救落水小孩,反映了( )A.通过提起诉讼维护正当权益 B.通过正当防卫维护正当权益C.通过法律救济维护正当权益 D.通过紧急避险维护正当权益18.(2019八上·温岭期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②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③李某因闯红灯被交警处以罚金200元④有不良行为的人,必定会走上犯罪之路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19.(2019八上·温岭期中)图示法是学习概念间关系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C. D.20.(2019八上·温岭期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求助于专门法律服务机构。下列不属于专门法律服务机构的是( )A.消费者协会 B.公证处C.法律援助中心 D.律师事务所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21.(2019八上·温岭期中)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强国之变】这注定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变法,因为这场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才有以后秦朝统一六国,才有以后的“百代皆行秦制”。材料中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并举出其内容中影响至今的一项。(2)【民主之变】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并举出其除了政治领域外的一项成就(文化科技等方面)。(3)【仿效之变】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4)三个变法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2.(2019八上·温岭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以下是其中两条规定:①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②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但如果奴隶主弄瞎了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以了事。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材料三:公元前3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韩非子认为,应当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残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的统治。(1)材料一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这些规定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2)材料二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它对后世有何影响?(3)材料三中的韩非子属于哪一思想流派?这一流派的主张受到哪国统治者的青睐?为什么?23.(2019八上·温岭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中国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填写完整。诸子观点 体现的思想(主张) 所属学派 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① ② ⑤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③ 道家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强调“法治” ④ (2)习近平曾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勤政为民的重要性。他借鉴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24.(2019八上·温岭期中)2019年受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浙江台州临海古城发历史性大洪水,整座临海城被围困在浑浊的水中,人民群众不仅寸步难行,而且生命财产安全时刻受威胁。这突如其来的滔滔洪水,让一向生活在平静中的市民慌了,也让全国各地的同胞们揪心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洪水围城,爱聚临海】发生水灾,当临海缺少冲锋舟的消息传出后,网友们大量转发需要冲锋舟的消息。一时间,需要冲锋舟、谁有冲锋舟可以提供、谁会开冲锋舟的消息刷屏网络。一方有难,八方驰援!浙江多地驰援力量奔赴临海。水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责任感在你我心中流动,感动全网,网友纷纷为英雄们点赞!材料二:【缺德遭唾,违法必究】通过网络,全国各地网友都在网上为台州打气、祈祷!而有这么一位“@南京人是你爹”网友,竟在网上恶意诋毁,侮辱浙江受灾城市和市民。引起网民公愤,齐齐谴责,并举报其行为。最终,该网友王某被南京警方依法处理。(1)运用“在社会中成长”相关知识,支援救灾人员,这是一种什么行为?(2)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你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25.(2019八上·温岭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聚焦生活一】2019年7月30日,重庆一位驾驶保时捷的女司机在斑马线掉头时,认为另一车辆的男司机挡路,下车后辱骂对方“穿得差,开叫花车”,并率先出手给男司机一耳光,男子也反手扇了她一巴掌。经过警方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女司机驾车未按规定掉头,罚款200元;驾车带宽檐帽、穿高跟鞋等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扣2分,罚款50元。请从道德、法律两个角度评析女司机的言行。(2)【聚焦生活二】2019年春节前后,演员翟天临博士论文造假事件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诚信现象,如: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失约、做错事不承认、抄袭作业等。校团委准备开展以“你我携手,共建诚信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要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写出两点倡议。26.(2019八上·温岭期中)2019年3月11日,中学生陈某因琐事与同学王某发生争执,王某用随身携带的弹簧刀(管制刀具)将陈某的胸部及背部等身体多处部位捅伤,事后经鉴定为重伤二级。陈某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立案侦查后将案件移交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依据《刑法》,被告人王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判断被告人王某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2)本案中的起诉属于哪类诉讼?陈某讨回公道的行为对你有何借鉴?(3)被告人王某的行为与结局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历史学家把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间的苏美尔文明称作“早期高度文明”,成为两河流域文明,C正确;A、B和D项时间不符合,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的奴隶制小国。2.【答案】A【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印度种姓制度规定:不同等级之间不可以通婚;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武士和国王同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虽然把持军政大权,但级别不是最高的,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宗教的祭司,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3.【答案】A【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首先产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①表述错误;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不是从夏朝开始的,④表述错误,据此可排除BCD三个选项。A项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文字,可用排除法解答。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4.【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围绕如何治理国家,不同学派有各自的看法,儒家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法家主张进行改革,依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互助互爱;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识记。5.【答案】C【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虽然给人民群众带来较大的灾难,但是通过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ABD选项表述正确,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是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民以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6.【答案】C【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教育方面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广收门徒,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7.【答案】B【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公元前776年起,古希腊人开始在奥林匹亚举行竞技赛会,后来发展为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识记。8.【答案】B【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材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体现的是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罗马文明的相关史实。只要学生对罗马法有所了解即可。9.【答案】C【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项是阿拉伯数字,故C正确。A是楔形文字,故排除A项。B是字母严禁示意图,故排除B项。D是象形文字,故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 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发明,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10.【答案】D【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镫在三世纪的时候在中国出现,故D符合题意。马镫是骑马时的踏脚和支撑装置,在骑马奔跑中有稳定身体的作用,成熟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它传入欧洲促进了封建骑士的产生。故ABC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答案为:D。【点评】 西晋时有单蹬,东晋十六国时有双镫。11.【答案】D【解析】【分析】【点评】12.【答案】B【解析】【分析】题文中,通过网络的渠道促进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这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所以②③④说法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网络对我们的文化传播的影响,①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13.【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那些仅仅循规蹈矩的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强调的是要敢于打破规矩,才能推动社会进步,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排除。【点评】14.【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登机前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体现的是社会管理秩序;材料“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体现的是交通秩序,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排除。【点评】15.【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诚信的作用。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题文中中国建设银行与国家税务总局签署合作协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而不是为了盈利和增加国家税收,①②错误,ABC选项排除;诚信是企业道德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实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③④正确,D选项符合题意。【点评】16.【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中司机是违反交通规则,超载属于一般违法,也是行政违法行为,因此③④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①②与材料无关,ABD选项排除。【点评】17.【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中的司马光砸缸体现的是紧急避险,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点评】18.【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违反了法律,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①正确;未成年人受到我国法律的特殊保护,但年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②错误;罚金对犯罪分子的一种刑罚处罚,而李某闯红灯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尚不构成犯罪,不会受到罚金处罚,③错误;有不良行为的人,如果改邪归正,就不会走上犯罪道路,④正确,因此C选项正确,ABD选项排除。【点评】19.【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因此主刑的范围大于附加刑,B选项符合题意;违法不一定犯罪,但是犯罪一定违法,A选项排除;诉讼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C选项排除;社会规则包括道德、法律、纪律、规章制度等,D选项排除。【点评】20.【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消费者协会是一个社会组织,其职能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监督,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均属于专门的法律机构,排除。【点评】21.【答案】(1)商鞅变法;建立县制。(2)雅典;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夹攻整理《荷马史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比赛的发源地。(3)大化改新;成为了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4)道理:改革是强国之路。【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大化改新;古代西亚国家;探究早期区域文明的异同【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这场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可知这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建立县制,这一内容影响到今天。(2)根据材料“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城邦是雅典。雅典是古希腊的城市。当时古希腊的成就有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加工整理《荷马史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比赛的发源地。(3)根据材料“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的时候,日本仿效中国唐朝进行了改革,当时的年号叫“大化”,因此这次改革成为大化改新。经过这次改革,日本发展成为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秦朝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强大起来;雅典经过克里斯提尼改革,发展起来;日本经过改革,走上了封建社会的道路。由此可知改革是强国之路。【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克里斯提尼改革和大化改新三个变法的结果,课本内容识记即可。22.【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不同:与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2)《十二铜表法》。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的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3)法家。秦国;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导致阶级矛盾。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知识点】百家争鸣;古代西亚国家;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可知,这应出自《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是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代表。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2)根据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的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流派的主张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导致阶级矛盾。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及中国法家的相关知识,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对比学习。23.【答案】(1)仁政;儒家;主张无为;韩非子;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提出的各种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来源(2)儒家;孔子。【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1)“行仁政而王”观点是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处无为之事”,体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明法者强,慢法者弱”体现了法家的“法治”思想。百家争鸣的作用:有力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提出的各种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2)根据材料二“强调勤政为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因此习近平借鉴的是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的思想。故答案为:(1)仁政;儒家;主张无为;韩非子;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提出的各种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来源。(2)儒家;孔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4.【答案】(1)面对临海水灾,网友及救援人员积极支援救灾,是一种亲社会 行为。积极支援救灾,感动全网,收获点赞,说明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2)通过网络,全国各地网友都在网上为台州打气、祈祷,说明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在网上恶意诋毁、侮辱浙江守在城市和市民,说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3)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恪守道德与法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传播正能量。【解析】【分析】(1)本题考察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联系课本知识分析材料,面对临海水灾,网友及救援人员积极支援救灾,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积极支援救灾,感动全网,收获点赞,说明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2)本题考察网络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说明网络有利也有弊,从利来看,通过网络,全国各地网友都在网上为台州打气、祈祷,说明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从弊来看,在网上恶意诋毁、侮辱浙江守在城市和市民,说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3)本题考察网络的相关知识。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联系教材知识回答,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恪守道德与法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传播正能量。【点评】25.【答案】(1)不尊重他人,属于违法行为。(2)自觉树立诚信意识,培养对人守信、随时负责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共建诚信校园的各项活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自觉从小事做起,例如诚信考试、不说谎话、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兑现等。对于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敢于批评指正。【解析】【分析】(1)保时捷的女司机在斑马线掉头时,认为另一车辆的男司机挡路,下车后辱骂对方“穿得差,开叫花车”,并率先出手给男司机一耳光,男子也反手扇了她一巴掌,说明女司机不尊重他人。女司机驾车未按规定掉头,罚款200元;驾车带宽檐帽、穿高跟鞋等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扣2分,罚款50元,说明女司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违法行为。。(2)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怎样参与诚信校园建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只要从树立诚信意识、积极参与诚信校园建设活动、同破坏诚信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点评】26.【答案】(1)犯罪,或刑事违法行为。理由:把同学捅成重伤,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该行为触犯了刑法,符合刑事违法性。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属于刑法处罚,因此是犯罪,即刑事违法行为。(2)刑事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学法守法,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犯罪行为性质的认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落实知识目标,难度不大。仔细阅读材料,提炼关键词句,回归课本,运用政治术语回答。先回答行为属于犯罪性质的,理由根据犯罪的特征来阐述,围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三个方面来回答。(2)本题考查诉讼的相关知识。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刑事诉讼中的起诉,指享有控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指控的内容进行审判,以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并依法予以刑事制裁的诉讼活动。分析材料可知属于刑事诉讼。启示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本题考查法律的相关知识。被告人王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警示我们要学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点评】评价类的题,先回答对错,在回归教材,找到相关知识点,运用政治术语阐述理由。1 / 1浙江省温岭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9八上·温岭期中)两河流域进入文明时代是在( )A.公元前2500年前后 B.约公元前3000年C.约公元前3500年 D.公元前18世纪【答案】C【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历史学家把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间的苏美尔文明称作“早期高度文明”,成为两河流域文明,C正确;A、B和D项时间不符合,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的奴隶制小国。2.(2019八上·温岭期中)某班同学以话剧的形式再现了古代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它是(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答案】A【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印度种姓制度规定:不同等级之间不可以通婚;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武士和国王同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虽然把持军政大权,但级别不是最高的,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宗教的祭司,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3.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首先产生的东亚地区②古代北非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③《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答案】A【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首先产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①表述错误;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不是从夏朝开始的,④表述错误,据此可排除BCD三个选项。A项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文字,可用排除法解答。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4.(2017八上·嘉兴期中)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围绕如何治理国家,不同学派有各自的看法,其中匹配正确的是( )A.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道家 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法家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 D.兼爱非攻,互爱互助——儒家【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围绕如何治理国家,不同学派有各自的看法,儒家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法家主张进行改革,依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互助互爱;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识记。5.(2019八上·温岭期中)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B.加快了统一的步伐C.加剧了分裂,无任何进步影响 D.有利于人才的交流【答案】C【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虽然给人民群众带来较大的灾难,但是通过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ABD选项表述正确,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是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民以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6.(2017八上·乐清期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向农村、薄弱学校、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在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答案】C【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教育方面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广收门徒,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7.(2017八上·绍兴期中)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 )A.古代罗马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代中国【答案】B【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公元前776年起,古希腊人开始在奥林匹亚举行竞技赛会,后来发展为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识记。8.(2019八上·温岭期中)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这样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提供借口B.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C.罗马是一个酷爱侵略的国家D.罗马法适合所征服的地区【答案】B【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材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体现的是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罗马文明的相关史实。只要学生对罗马法有所了解即可。9.(2019八上·温岭期中)有人说:阿拉伯数学成就就是用阿拉伯语研究的数学。下列图片与其相符合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项是阿拉伯数字,故C正确。A是楔形文字,故排除A项。B是字母严禁示意图,故排除B项。D是象形文字,故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 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发明,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10.(2019八上·温岭期中)下列关于马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骑马奔跑中马镫有稳定身体的作用B.传入欧洲促进了封建骑士的产生C.成熟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D.中国在战国时已能铸造金属马镫【答案】D【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镫在三世纪的时候在中国出现,故D符合题意。马镫是骑马时的踏脚和支撑装置,在骑马奔跑中有稳定身体的作用,成熟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它传入欧洲促进了封建骑士的产生。故ABC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答案为:D。【点评】 西晋时有单蹬,东晋十六国时有双镫。11.(2019八上·温岭期中)国庆阅兵式上兵哥哥兵姐姐英姿飒爽,战友之间属于以下哪种社会关系( )A.机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血缘关系 D.业缘关系【答案】D【解析】【分析】【点评】12.(2019八上·温岭期中)全国两会期间,网络平台上开展了“我向总理说句话”的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广大网民积极献计献策,体现了( )①网络让我们的文化传播变得更加便利②网络能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③网络为保障公民权利发挥着重要作用④公民通过网络媒介积极融入政治生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题文中,通过网络的渠道促进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这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所以②③④说法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网络对我们的文化传播的影响,①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13.(2019八上·温岭期中)泰戈尔:“那些仅仅循规蹈矩的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秩序保障了社会规则的实现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那些仅仅循规蹈矩的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强调的是要敢于打破规矩,才能推动社会进步,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排除。【点评】14.(2019八上·温岭期中)登机前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以上两种现象分别体现了哪个方面的社会秩序( )A.交通秩序、社会管理秩序 B.生产秩序、交通秩序C.社会管理秩序、交通秩序 D.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登机前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体现的是社会管理秩序;材料“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体现的是交通秩序,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排除。【点评】15.(2019八上·温岭期中)中国建设银行与国家税务总局签署合作协议,率先建立起以征信互任、信息共享为基础的新型银税合作机制。针对按时足额、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群体,建行创新推出了“税易贷”产品,最高秒批200万元贷款。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是中国建设银行 一种盈利模式②这种合作机制将大大增加国家各项收入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④企业讲诚信,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诚信的作用。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题文中中国建设银行与国家税务总局签署合作协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而不是为了盈利和增加国家税收,①②错误,ABC选项排除;诚信是企业道德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实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③④正确,D选项符合题意。【点评】16.(2019八上·温岭期中)2019年10月1日下午,南宁交警发现一辆有超员嫌疑的客车,超员了17人。随后交警依法暂扣车辆处罚并对乘客进行了卸客转运。客车司机的行为( )①扰乱了公共秩序②属于犯罪行为③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④属于行政违法行为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中司机是违反交通规则,超载属于一般违法,也是行政违法行为,因此③④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①②与材料无关,ABD选项排除。【点评】17.(2019八上·温岭期中)从现代社会的法理角度看,宋朝时司马光砸缸智救落水小孩,反映了( )A.通过提起诉讼维护正当权益 B.通过正当防卫维护正当权益C.通过法律救济维护正当权益 D.通过紧急避险维护正当权益【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中的司马光砸缸体现的是紧急避险,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点评】18.(2019八上·温岭期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②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③李某因闯红灯被交警处以罚金200元④有不良行为的人,必定会走上犯罪之路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违反了法律,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①正确;未成年人受到我国法律的特殊保护,但年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②错误;罚金对犯罪分子的一种刑罚处罚,而李某闯红灯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尚不构成犯罪,不会受到罚金处罚,③错误;有不良行为的人,如果改邪归正,就不会走上犯罪道路,④正确,因此C选项正确,ABD选项排除。【点评】19.(2019八上·温岭期中)图示法是学习概念间关系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因此主刑的范围大于附加刑,B选项符合题意;违法不一定犯罪,但是犯罪一定违法,A选项排除;诉讼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C选项排除;社会规则包括道德、法律、纪律、规章制度等,D选项排除。【点评】20.(2019八上·温岭期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求助于专门法律服务机构。下列不属于专门法律服务机构的是( )A.消费者协会 B.公证处C.法律援助中心 D.律师事务所【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消费者协会是一个社会组织,其职能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监督,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均属于专门的法律机构,排除。【点评】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21.(2019八上·温岭期中)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强国之变】这注定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变法,因为这场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才有以后秦朝统一六国,才有以后的“百代皆行秦制”。材料中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并举出其内容中影响至今的一项。(2)【民主之变】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并举出其除了政治领域外的一项成就(文化科技等方面)。(3)【仿效之变】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4)三个变法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1)商鞅变法;建立县制。(2)雅典;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夹攻整理《荷马史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比赛的发源地。(3)大化改新;成为了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4)道理:改革是强国之路。【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大化改新;古代西亚国家;探究早期区域文明的异同【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这场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可知这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建立县制,这一内容影响到今天。(2)根据材料“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城邦是雅典。雅典是古希腊的城市。当时古希腊的成就有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加工整理《荷马史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比赛的发源地。(3)根据材料“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的时候,日本仿效中国唐朝进行了改革,当时的年号叫“大化”,因此这次改革成为大化改新。经过这次改革,日本发展成为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秦朝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强大起来;雅典经过克里斯提尼改革,发展起来;日本经过改革,走上了封建社会的道路。由此可知改革是强国之路。【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克里斯提尼改革和大化改新三个变法的结果,课本内容识记即可。22.(2019八上·温岭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以下是其中两条规定:①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②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但如果奴隶主弄瞎了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以了事。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材料三:公元前3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韩非子认为,应当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残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的统治。(1)材料一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这些规定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2)材料二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它对后世有何影响?(3)材料三中的韩非子属于哪一思想流派?这一流派的主张受到哪国统治者的青睐?为什么?【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不同:与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2)《十二铜表法》。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的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3)法家。秦国;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导致阶级矛盾。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知识点】百家争鸣;古代西亚国家;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可知,这应出自《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是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代表。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2)根据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的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流派的主张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导致阶级矛盾。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及中国法家的相关知识,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对比学习。23.(2019八上·温岭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中国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填写完整。诸子观点 体现的思想(主张) 所属学派 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① ② ⑤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③ 道家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强调“法治” ④ (2)习近平曾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勤政为民的重要性。他借鉴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答案】(1)仁政;儒家;主张无为;韩非子;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提出的各种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来源(2)儒家;孔子。【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1)“行仁政而王”观点是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处无为之事”,体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明法者强,慢法者弱”体现了法家的“法治”思想。百家争鸣的作用:有力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提出的各种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2)根据材料二“强调勤政为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因此习近平借鉴的是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的思想。故答案为:(1)仁政;儒家;主张无为;韩非子;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提出的各种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来源。(2)儒家;孔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4.(2019八上·温岭期中)2019年受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浙江台州临海古城发历史性大洪水,整座临海城被围困在浑浊的水中,人民群众不仅寸步难行,而且生命财产安全时刻受威胁。这突如其来的滔滔洪水,让一向生活在平静中的市民慌了,也让全国各地的同胞们揪心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洪水围城,爱聚临海】发生水灾,当临海缺少冲锋舟的消息传出后,网友们大量转发需要冲锋舟的消息。一时间,需要冲锋舟、谁有冲锋舟可以提供、谁会开冲锋舟的消息刷屏网络。一方有难,八方驰援!浙江多地驰援力量奔赴临海。水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责任感在你我心中流动,感动全网,网友纷纷为英雄们点赞!材料二:【缺德遭唾,违法必究】通过网络,全国各地网友都在网上为台州打气、祈祷!而有这么一位“@南京人是你爹”网友,竟在网上恶意诋毁,侮辱浙江受灾城市和市民。引起网民公愤,齐齐谴责,并举报其行为。最终,该网友王某被南京警方依法处理。(1)运用“在社会中成长”相关知识,支援救灾人员,这是一种什么行为?(2)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你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答案】(1)面对临海水灾,网友及救援人员积极支援救灾,是一种亲社会 行为。积极支援救灾,感动全网,收获点赞,说明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2)通过网络,全国各地网友都在网上为台州打气、祈祷,说明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在网上恶意诋毁、侮辱浙江守在城市和市民,说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3)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恪守道德与法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传播正能量。【解析】【分析】(1)本题考察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联系课本知识分析材料,面对临海水灾,网友及救援人员积极支援救灾,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积极支援救灾,感动全网,收获点赞,说明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2)本题考察网络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说明网络有利也有弊,从利来看,通过网络,全国各地网友都在网上为台州打气、祈祷,说明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从弊来看,在网上恶意诋毁、侮辱浙江守在城市和市民,说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3)本题考察网络的相关知识。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联系教材知识回答,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恪守道德与法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传播正能量。【点评】25.(2019八上·温岭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聚焦生活一】2019年7月30日,重庆一位驾驶保时捷的女司机在斑马线掉头时,认为另一车辆的男司机挡路,下车后辱骂对方“穿得差,开叫花车”,并率先出手给男司机一耳光,男子也反手扇了她一巴掌。经过警方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女司机驾车未按规定掉头,罚款200元;驾车带宽檐帽、穿高跟鞋等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扣2分,罚款50元。请从道德、法律两个角度评析女司机的言行。(2)【聚焦生活二】2019年春节前后,演员翟天临博士论文造假事件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诚信现象,如: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失约、做错事不承认、抄袭作业等。校团委准备开展以“你我携手,共建诚信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要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写出两点倡议。【答案】(1)不尊重他人,属于违法行为。(2)自觉树立诚信意识,培养对人守信、随时负责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共建诚信校园的各项活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自觉从小事做起,例如诚信考试、不说谎话、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兑现等。对于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敢于批评指正。【解析】【分析】(1)保时捷的女司机在斑马线掉头时,认为另一车辆的男司机挡路,下车后辱骂对方“穿得差,开叫花车”,并率先出手给男司机一耳光,男子也反手扇了她一巴掌,说明女司机不尊重他人。女司机驾车未按规定掉头,罚款200元;驾车带宽檐帽、穿高跟鞋等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扣2分,罚款50元,说明女司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违法行为。。(2)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怎样参与诚信校园建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只要从树立诚信意识、积极参与诚信校园建设活动、同破坏诚信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点评】26.(2019八上·温岭期中)2019年3月11日,中学生陈某因琐事与同学王某发生争执,王某用随身携带的弹簧刀(管制刀具)将陈某的胸部及背部等身体多处部位捅伤,事后经鉴定为重伤二级。陈某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立案侦查后将案件移交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依据《刑法》,被告人王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判断被告人王某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2)本案中的起诉属于哪类诉讼?陈某讨回公道的行为对你有何借鉴?(3)被告人王某的行为与结局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答案】(1)犯罪,或刑事违法行为。理由:把同学捅成重伤,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该行为触犯了刑法,符合刑事违法性。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属于刑法处罚,因此是犯罪,即刑事违法行为。(2)刑事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学法守法,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犯罪行为性质的认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落实知识目标,难度不大。仔细阅读材料,提炼关键词句,回归课本,运用政治术语回答。先回答行为属于犯罪性质的,理由根据犯罪的特征来阐述,围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三个方面来回答。(2)本题考查诉讼的相关知识。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刑事诉讼中的起诉,指享有控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指控的内容进行审判,以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并依法予以刑事制裁的诉讼活动。分析材料可知属于刑事诉讼。启示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本题考查法律的相关知识。被告人王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警示我们要学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点评】评价类的题,先回答对错,在回归教材,找到相关知识点,运用政治术语阐述理由。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岭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岭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