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十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十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十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共15题;共30分)
1.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D.?黄河流域——甲骨文
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3.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中国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应用
C.?各诸侯要富国强兵?????????????????????????????????D.?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4.某同学在听课笔记中有这样的记录,“秦孝公用商鞅进行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使秦国实力大大增强。”这段文字反映的史实是(???

A.?秦孝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号???????????????B.?秦孝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C.?商鞅宣布承认土地私有??????????????????????????D.?商鞅最早提出使用牛耕
5.视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起知识界热烈反响。其中平“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与之相符合的中国古代思想是(???

A.?自然无为???????B.?法与时移???????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6.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

A.?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
C.?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D.?希腊人曾统治过欧洲
7.公元前490—前322年,雅典大约一半的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你认为群众能对政治家做出惩罚的原因是(???

A.?公民大会???????????????B.?陶片放逐法???????????????C.?陪审法庭???????????????D.?五百人议事会
8.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

①尼罗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黄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
A.?①④②③??????????????????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
9.下列三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A.?奴隶制度?????????????????B.?宗法制?????????????????C.?等级制度?????????????????D.?资本主义制度
10.西欧城市兴起后,在新兴城市中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A.?巴黎????????????????????????B.?伦敦????????????????????????C.?威尼斯????????????????????????D.?佛罗伦萨
11.某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他获得了人们的支持,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这一年是(???

A.?610年????????????????????????B.?622年????????????????????????C.?630年????????????????????????D.?843年
12.数学运算中使用的“0,1,2,3……”这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B.?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C.?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13.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
A.?幕府制度??????????????????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工业革命
14.马镫的传入使欧洲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阶层,这个阶层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它是(???

A.?农民阶层??????????????????B.?骑士阶层??????????????????C.?武士阶层??????????????????D.?士族阶层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共3题;共30分)
15.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国史学家约翰索利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是民主制度上一次伟大的变革。
材料三: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改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此次变法有何举措,并请写出材料中对今天中国仍有影响的一项。
(2)材料二中的这个“她”是指谁?你怎么看待这一民主制度?
(3)材料三反应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改革仿效了哪一国家?此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
(4)材料三这场改革对你有何启示?
16.法治是历史发展的永恒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巴比伦王国拥有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材料三:公元前3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韩非子认为,应当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残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的统治。
(1)材料一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这些规定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2)材料二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它对后世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的韩非子属于哪一思想流派?它受到哪国统治者的青睐?
17.归纳、整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归纳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及其相关信息,据此完成相关问题。
事件
相关信息

通过对外战争,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建立大帝国,虽然帝国昙花一现,但影响深远,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到了西方。

为了夺取商路和土地,他们发动大规模对外战争,到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进行了长期的对外扩张,征服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的霸主,最终由于人民起义走向分裂和灭亡

为了治理洪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儿子破坏了民主推选首领制度,而用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代之,以巩固王权。
(1)通过对①信息的判读,可知该帝国的名称是________。
(2)通过对②信息的判读,可知“他们”是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________(宗教)也随之传播,该宗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
(3)通过对③信息的判读,可知该帝国的名称是________,该帝国与________(宗教)产生有关,该宗教创立时间是________。
(4)他是谁?他的儿子破坏了民主推选首领制度,而用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代之,以巩固王权。它们分别是什么制度。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答案】
B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A项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搭配正确,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蜿蜒北流,河流两岸便于种植农业,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文明的象征,不符合题意;
B项两河流域——伊斯兰教搭配错误,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国王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伊斯兰教是七世纪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创立的,符合题意;
C项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搭配正确,?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了奴隶制的小国,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不符合题意;
D项黄河流域——甲骨文搭配正确,中国在黄河流域,甲骨文是中国的古老的文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文明的有关内容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将历史上同类知识和相似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概括归纳,分析比较。
3.【答案】
B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种姓制度把社会成员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主要是祭司,掌握神权,B符合。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
,比婆罗门低,A错。第三等级是吠舍,是农民、牧民和手工业者,C中所提”审判犯人“应是刹帝利,也错。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查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人,D中所提是农民,不是首陀罗而是吠舍,也错。故而答案为B。
【点评】掌握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具体内容,学会判断属于哪一等级。
4.【答案】
B
【考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私田大量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主要反映了生产关系的变化,这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而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B项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中国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5.【答案】
C
【考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废井田,开阡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承认了土地私有。
A项秦孝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号说法错误,齐桓公打出了“尊王攘夷”旗号,不符合题意;
B项秦孝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说法错误,秦孝公统治时期处于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
C项商鞅宣布承认土地私有是题干文字反映的史实,符合题意;
D项商鞅最早提出使用牛耕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商鞅变法的史实。
?
6.【答案】
D
【考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意思是,治理国家有常理,而以对民众有利为根本。这句话是提醒执政者,国家因民众的存在而存在,国家的举措都要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因而这和孔子的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相符合。孔丘是春秋晚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治国方面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能稳定。
A项自然无为是道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B项法与时移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C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兵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D项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是与题干相符合的中国古代思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孔子的主张,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读懂材料是关键。
7.【答案】
C
【考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主要包括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雅典在国王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影响了欧洲的文明,是欧洲的“精神家园”。
ABD三项都不是题干说法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是题干说法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8.【答案】
B
【考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以及极具社会威望、广受欢迎、最可能成为僭主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这是陶片放逐法。材料“雅典大约一半的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可知这是陶片放逐法。
ACD三项都不是群众能对政治家做出惩罚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陶片放逐法是群众能对政治家做出惩罚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9.【答案】
A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位于非洲北部;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古印度文明,位于南亚;黄河流域孕育了古中国文明,位于亚洲东部;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从西向东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①④②③。
A项①④②③顺序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要求具备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掌握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的解读和对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的识记。
10.【答案】
C
【考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西周的分封制,第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前的封建等级制度,故这三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等级制度。
ABD三项和题干三幅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等级制度是题干三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不同时期的等级制度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识记和理解能力。
11.【答案】
D
【考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战乱和经济衰败,昔日繁荣的罗马城市大多变为废墟。11世纪前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人们把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使原有城市复苏,新城市涌现。其中,伦敦和巴黎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对外贸易活跃,佛罗伦萨则以手工业享誉欧洲。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佛罗伦萨在新兴城市中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西欧的封建城市,要求识记基础知识。
12.【答案】
B
【考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A项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不是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不符合题意;
B项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他获得了人们的支持,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符合题意;
C项630年,穆罕默德出兵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其他部落纷纷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实现统一,不是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不符合题意;
D项843年的穆罕默德早已去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穆罕默德主要活动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
13.【答案】
B
【考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分别是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数字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的史实。
?
14.【答案】
B
【考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注意大化改新内容的识记.???
15.【答案】
B
【考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7世纪时,马镫的普及,不仅使骑兵成为了一千多年来不可阻挡的一个兵种,还催生了欧洲的骑士精神,一种延续一千多年的骑士制度,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骑士阶层的内容,是欧洲封建社会典型的阶层,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答案】
(1)商鞅;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奖励农耕;建立县制。建立县制。
(2)雅典。是一种相对的民主,这种民主制度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但它仍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政治权利。
(3)日本大化改新;中国(唐朝);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4)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适时改革,大胆创新;作为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考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西方文明的摇篮,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和商鞅变法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其中县制对后世影响最深。
(2)根据材料“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对其评价需要从积极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如是一种相对的民主,这种民主制度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但它仍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政治权利。
(3)根据材料“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改革”可知指
是大化改新,效仿的是唐朝,最终确立的体制是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4)关于启示围绕改革创新展开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1)商鞅;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奖励农耕;建立县制。建立县制。
(2)雅典。是一种相对的民主,这种民主制度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但它仍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政治权利。
(3)日本大化改新;中国(唐朝);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4)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适时改革,大胆创新;作为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雅典的民主政治、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
17.【答案】
(1)《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2)《十二铜表法》。
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的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3)法家;秦国。
【考点】百家争鸣,古代西亚国家,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一法律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法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是近代西方法律的源头。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
故答案为:(1)《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2)《十二铜表法》。
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的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3)法家;秦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18.【答案】
(1)亚历山大帝国
(2)阿拉伯人(哈里发);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3)罗马帝国;基督教;1世纪
(4)禹;禅让制;世袭制。
【考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1)结合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过程进行分析即可。
(2)结合阿拉伯帝国的创建和伊斯兰创建的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3)结合罗马帝国的创建和基督教的创建进行分析即可。
(4)结合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1)亚历山大帝国。
(2)阿拉伯人(哈里发);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3)罗马帝国;基督教;1世纪。
(4)禹;禅让制;世袭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相关知识。识记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史实。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十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共15题;共30分)
1.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D.?黄河流域——甲骨文
【答案】
B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A项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搭配正确,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蜿蜒北流,河流两岸便于种植农业,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文明的象征,不符合题意;
B项两河流域——伊斯兰教搭配错误,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国王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伊斯兰教是七世纪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创立的,符合题意;
C项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搭配正确,?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了奴隶制的小国,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不符合题意;
D项黄河流域——甲骨文搭配正确,中国在黄河流域,甲骨文是中国的古老的文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文明的有关内容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将历史上同类知识和相似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概括归纳,分析比较。
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答案】
B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种姓制度把社会成员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主要是祭司,掌握神权,B符合。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
,比婆罗门低,A错。第三等级是吠舍,是农民、牧民和手工业者,C中所提”审判犯人“应是刹帝利,也错。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查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人,D中所提是农民,不是首陀罗而是吠舍,也错。故而答案为B。
【点评】掌握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具体内容,学会判断属于哪一等级。
3.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中国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应用
C.?各诸侯要富国强兵?????????????????????????????????D.?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答案】
B
【考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私田大量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主要反映了生产关系的变化,这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而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B项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中国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4.某同学在听课笔记中有这样的记录,“秦孝公用商鞅进行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使秦国实力大大增强。”这段文字反映的史实是(???

A.?秦孝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号???????????????B.?秦孝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C.?商鞅宣布承认土地私有??????????????????????????D.?商鞅最早提出使用牛耕
【答案】
C
【考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废井田,开阡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承认了土地私有。
A项秦孝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号说法错误,齐桓公打出了“尊王攘夷”旗号,不符合题意;
B项秦孝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说法错误,秦孝公统治时期处于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
C项商鞅宣布承认土地私有是题干文字反映的史实,符合题意;
D项商鞅最早提出使用牛耕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商鞅变法的史实。
?
5.视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起知识界热烈反响。其中平“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与之相符合的中国古代思想是(???

A.?自然无为???????B.?法与时移???????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答案】
D
【考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意思是,治理国家有常理,而以对民众有利为根本。这句话是提醒执政者,国家因民众的存在而存在,国家的举措都要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因而这和孔子的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相符合。孔丘是春秋晚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治国方面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能稳定。
A项自然无为是道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B项法与时移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C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兵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D项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是与题干相符合的中国古代思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孔子的主张,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读懂材料是关键。
6.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

A.?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
C.?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D.?希腊人曾统治过欧洲
【答案】
C
【考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主要包括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雅典在国王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影响了欧洲的文明,是欧洲的“精神家园”。
ABD三项都不是题干说法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是题干说法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7.公元前490—前322年,雅典大约一半的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你认为群众能对政治家做出惩罚的原因是(???

A.?公民大会???????????????B.?陶片放逐法???????????????C.?陪审法庭???????????????D.?五百人议事会
【答案】
B
【考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以及极具社会威望、广受欢迎、最可能成为僭主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这是陶片放逐法。材料“雅典大约一半的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可知这是陶片放逐法。
ACD三项都不是群众能对政治家做出惩罚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陶片放逐法是群众能对政治家做出惩罚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8.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

①尼罗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黄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
A.?①④②③??????????????????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
【答案】
A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位于非洲北部;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古印度文明,位于南亚;黄河流域孕育了古中国文明,位于亚洲东部;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从西向东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①④②③。
A项①④②③顺序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要求具备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掌握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的解读和对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的识记。
9.下列三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A.?奴隶制度?????????????????B.?宗法制?????????????????C.?等级制度?????????????????D.?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
C
【考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西周的分封制,第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前的封建等级制度,故这三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等级制度。
ABD三项和题干三幅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等级制度是题干三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不同时期的等级制度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识记和理解能力。
10.西欧城市兴起后,在新兴城市中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A.?巴黎????????????????????????B.?伦敦????????????????????????C.?威尼斯????????????????????????D.?佛罗伦萨
【答案】
D
【考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战乱和经济衰败,昔日繁荣的罗马城市大多变为废墟。11世纪前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人们把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使原有城市复苏,新城市涌现。其中,伦敦和巴黎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对外贸易活跃,佛罗伦萨则以手工业享誉欧洲。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佛罗伦萨在新兴城市中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西欧的封建城市,要求识记基础知识。
11.某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他获得了人们的支持,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这一年是(???

A.?610年????????????????????????B.?622年????????????????????????C.?630年????????????????????????D.?843年
【答案】
B
【考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A项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不是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不符合题意;
B项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他获得了人们的支持,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符合题意;
C项630年,穆罕默德出兵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其他部落纷纷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实现统一,不是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不符合题意;
D项843年的穆罕默德早已去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穆罕默德主要活动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
12.数学运算中使用的“0,1,2,3……”这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B.?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C.?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答案】
B
【考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分别是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数字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的史实。
?
13.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
A.?幕府制度??????????????????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工业革命
【答案】
B
【考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注意大化改新内容的识记.???
14.马镫的传入使欧洲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阶层,这个阶层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它是(???

A.?农民阶层??????????????????B.?骑士阶层??????????????????C.?武士阶层??????????????????D.?士族阶层
【答案】
B
【考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7世纪时,马镫的普及,不仅使骑兵成为了一千多年来不可阻挡的一个兵种,还催生了欧洲的骑士精神,一种延续一千多年的骑士制度,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骑士阶层的内容,是欧洲封建社会典型的阶层,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共3题;共30分)
15.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国史学家约翰索利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是民主制度上一次伟大的变革。
材料三: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改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此次变法有何举措,并请写出材料中对今天中国仍有影响的一项。
(2)材料二中的这个“她”是指谁?你怎么看待这一民主制度?
(3)材料三反应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改革仿效了哪一国家?此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
(4)材料三这场改革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
(1)商鞅;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奖励农耕;建立县制。建立县制。
(2)雅典。是一种相对的民主,这种民主制度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但它仍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政治权利。
(3)日本大化改新;中国(唐朝);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4)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适时改革,大胆创新;作为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考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西方文明的摇篮,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和商鞅变法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其中县制对后世影响最深。
(2)根据材料“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对其评价需要从积极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如是一种相对的民主,这种民主制度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但它仍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政治权利。
(3)根据材料“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改革”可知指
是大化改新,效仿的是唐朝,最终确立的体制是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4)关于启示围绕改革创新展开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1)商鞅;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奖励农耕;建立县制。建立县制。
(2)雅典。是一种相对的民主,这种民主制度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但它仍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政治权利。
(3)日本大化改新;中国(唐朝);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4)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适时改革,大胆创新;作为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雅典的民主政治、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
16.法治是历史发展的永恒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巴比伦王国拥有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材料三:公元前3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韩非子认为,应当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残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的统治。
(1)材料一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这些规定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2)材料二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它对后世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的韩非子属于哪一思想流派?它受到哪国统治者的青睐?
【答案】
(1)《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2)《十二铜表法》。
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的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3)法家;秦国。
【考点】百家争鸣,古代西亚国家,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一法律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法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是近代西方法律的源头。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
故答案为:(1)《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2)《十二铜表法》。
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的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3)法家;秦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17.归纳、整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归纳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及其相关信息,据此完成相关问题。
事件
相关信息

通过对外战争,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建立大帝国,虽然帝国昙花一现,但影响深远,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到了西方。

为了夺取商路和土地,他们发动大规模对外战争,到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进行了长期的对外扩张,征服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的霸主,最终由于人民起义走向分裂和灭亡

为了治理洪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儿子破坏了民主推选首领制度,而用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代之,以巩固王权。
(1)通过对①信息的判读,可知该帝国的名称是________。
(2)通过对②信息的判读,可知“他们”是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________(宗教)也随之传播,该宗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
(3)通过对③信息的判读,可知该帝国的名称是________,该帝国与________(宗教)产生有关,该宗教创立时间是________。
(4)他是谁?他的儿子破坏了民主推选首领制度,而用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代之,以巩固王权。它们分别是什么制度。
【答案】
(1)亚历山大帝国
(2)阿拉伯人(哈里发);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3)罗马帝国;基督教;1世纪
(4)禹;禅让制;世袭制。
【考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1)结合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过程进行分析即可。
(2)结合阿拉伯帝国的创建和伊斯兰创建的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3)结合罗马帝国的创建和基督教的创建进行分析即可。
(4)结合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1)亚历山大帝国。
(2)阿拉伯人(哈里发);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3)罗马帝国;基督教;1世纪。
(4)禹;禅让制;世袭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相关知识。识记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史实。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