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简介

东山外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英语
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满分20 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十秒中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en does the supermarket close
A. At 9:00 p.m. B. At 11:00 p.m. C. At 12:00 a.m.
2. What made the man so tired
A. A basketball game B. A trip to Scotland C. A dream
3.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an’s words
A.Exciting B.Unbelievable C.Encouraging
4.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theatre B. In an office C. In a restaurant
5.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 Refuse Liz next time
B. Get her things back.
C.Borrow things from Liz.
第二节(共15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 段对话和独白。每段对话和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和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和独白读两遍。
听第六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was badly hurt in a car accident
B. He got in a car accident a month ago.
C. He didn’t get money from the insurance company.
7. Why did the man’s girlfriend break up with him
A. He forgot her birthday
B. She has a new boyfriend
C. He didn’t send her a present.
听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10题。
8. Where is the woman now
A. At home B. At the barber’s C. At a gym
9. What is the woman’s hair like now
A. It is short and curly B. It is brown and long C. It is short and straight
10. How did the woman become thin>
A. She went on a diet
B. She did a lot of exercise
C. She traveled to many places.
听第八段材料,回答第11---13题。
11.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science club
A. Boring B. Helpful C. Attractive
12. Why do so many students like joining the drama club
A. To know more drama lovers.
B. To become a college star
C. To develop their interest in drama.
1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likes drama. B. He is a drama star. C. He is handsome.
听第九段材料,回答第14---17题。
14. Why does the girl look unhappy
A. She has no friend to travel with.
B. She has no money to travel.
C. She has to stay in the city.
15. Where will the boy serve as a volunteer
A. At an animal shelter. B. At an outdoor club. C. at a church
16. What does the girl like doing
A.Sleeping at home B.Camping. C.Waking up early
17. Who can the girl take on hiking trips
A. Animals B. The boy C. Homeless children
听第十段材料,回答第18---20题。
18. What is the speaker mainly talking about
A. The necessary parts of a relay race
B. What is means to be a team member.
C. The spring track and field events.
19. Who is probably giving this talk
A. A team leader B. a sports trainer C. A sports organizer
20. What will the speaker do next
A. Teach how to pass the baton
B. Declare the start of the relay
C. Choose the runners for each team.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 (15 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21. In ______ eyes of my parents, a knowledge of English is ______ must in the world today.
A. the;不填 B. the; a C.不填; a D.不填;不填
22. When the cooking class changed to Thursday, I had to ______ so that I could pick up my son from his piano lessons.
A. drop in B. drop off C. drop out D. drop by
23. Scientists ______ thousands of chemicals before they decided on the right one in the end.
A. tried out B. found out C. worked out D. turned out
24. ––– I hear Tom ______ playing games recently.
–––It is no wonder he is easy to feel sleepy in class.
A. addicting to B. addicts C. addict to D. addicted to
25. The flowers ________ sweet in the botanic garden attract the visitors to the beauty of nature.
A. to smell B. smelling C. smelt D. to be smelt
26. We ________ such great achievements without your efforts. Thanks a lot.
A. can’t made B. couldn’t have made
C. were unable to make D. are unable to make
27.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on with you in Europe
---Quite well. Not so smoothly as I hoped_____.
A. though B. instead C. either D. too
28. ________ we had read your letter _____the true state of affairs.
A. It was until… that we understood B. It was not until…that we understood
C. Until …did not we understand D. Not until… we understand`
29. I’m sure your suggestion will __________ the problem
A. contribute to solve B. contribute to solving
C. be contributed to solving D. be contributed to solve
30.The teachers in the city demanded that their pay _____ close to the level of civil servants.
A. be raised B. would raise
C. would rise D. should be risen
31. Not only ________ interested in football but ________ beginning to show an interest in it.
A. the father himself is; all his children are
B. the father himself is; are all his children
C. is the father himself; are all his children
D. is the father himself; all his children are
32. With many major economic problems __________ to be addressed, there is no point ___________the growth rate of this year now.
A. remained; evaluating B. remaining; to evaluate
C. remained; evaluating D. remaining; evaluating
33. Faye’s fondest memory is of last year, ______ the club gave a tea party for her birthday.
A. which B. that C. when D. as
34. The first textbook ______for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came out in the 16th century.
A. have written B. to be written C. being written D. written
35. — What do you think if we put both John and Jack in charge of the work
— Just John is OK. _______, you know.
A. Every dog has his day B. 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
C. Fools have fortune D. Great hopes make great men
第二节: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短文后所给的四个选项,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 used to hate being called upon in class mainly because I didn’t like attention drawn to myself. And 36 otherwise assigned(指定)a seat by the teacher, I always 37 to sit at 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
All this 38 after I joined a sports team. It began when a teacher suggested I try out for the basketball team. At first I thought it was a crazy 39 because I didn’t have a good sense of balance, nor did I have the 40 to keep pace with the others on the team and they would tease me. But for the teacher who kept insisting on my “ 41 for it”, I wouldn’t have decided to give a try.
Getting up the courage to go to the tryouts was only the 42 of it! When I first started 43 the practice sessions, I didn’t even know the rules of the game, much 44 what I was doing. Sometimes I’d get 45 and take a shot at the wrong direction—which made me feel really stupid. 46 , I wasn’t the only one “new” at the game, so I decided to 47 on learning the game, do my best at each practice session, and not be too hard on myself for the things I didn’t 48 “just yet”(现在).
I practiced and practiced. Soon I knew the 49 and the “moves”. Being part of a team was fun and motivating. Very soon the competitive 50 in me was winning over my lack of confidence. With time, I learned how to play and made friends in the 51 — friends who respected my efforts to work hard and be a team player. I never had so much fun!
With my 52 self-confidence comes more praise from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I have gone from “53” in 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 and not wanting to call attention to myself, 54 raising my hand— even when I sometimes wasn’t and not 100 percent 55 I had the right answer. Now I have more self-confidence in myself.
36. A. as B. unless C. until D. though
37. A. chose B. agreed C. meant D. hoped
38. A. continued B. settled C. changed D. started
39. A. saying B. plan C. belief D. idea
40. A. right B. ability C. chance D. patience
41. A. looking B. going C. cheering D. applying
42. A. point B. rest C. half D. basis
43. A. attending B. preparing C. enjoying D. watching
44. A. worse B. later C. less D. further
45. A. committed B. motivated C. embarrassed D. confused
46. A. Interestingly B. Obviously C. Fortunately D. hopefully
47. A. try B. act C. rely D. focus
48. A. want B. do C. know D. support
49. A. steps B. rules C. orders D. games
50. A. part B. roles C. mind D. value
51. A. movement B. operation C. process D. situation
52. A. improved B. expressed C. preserved D. recognized
53. A. dreaming B. playing C. hiding D. relaxing
54. A. to B. for C. with D. by
55. A. lucky B. happy C. satisfied D. sur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 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后所给的四个选项,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It’s interesting that the arrival of snow has a different effect on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For some countries it is an important happening to celebrate each year, while for others it is a catastrophe (灾难).
There are countries between these two extremes that normally expect snow some time over the winter months, but never receive snow regularly or in the same quantities every year. Britain is one such country, for which the arrival of snow quite simply creates problems. Within hours of the first snowfall, however light, roads are blocked; trains and buses stop in the middle of traffic. Normal communications are affected as well, telephone calls become difficult and the post immediately takes more time than usual. Almost within hours, there are also shortages(缺乏) –bread, vegetables and other things – not because all these things can no longer be produced or sent to shops, but mainly because people are frightened, and go out to store up these commodities, “just for fear that something bad should happen.”
Why then does snow have this effect After all, the Swiss, Austrians and Canadians don’t have such problems. It is simply because there is not enough plan and preparation. We need money to buy equipment to deal with snow and ice. To keep the roads clear, for example, requires snow ploughs and machines to spread salt. The reason why a country like Britain does not buy some ploughs is that they are only used for a few days in any one year, and the money could be more useful in other things such as hospital education or helping the old.
56.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Britain is a country____.
A. which has regular snow B. for which snow is a wonder
C. for which snow is not a catastrophe D . which is not well prepared for snow
57. The arrival of snow in Britain affect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____
A. traffic B. communication C. food supplies D. service quality
58. After a few hours’ snowing there are often shortages of food because______
A.people buy as much as they can B.shops have closed down
C.farmers can’t produce any more D.people eat more vegetables in winter
59. The first reason why the British don’t buy snow ploughs is that______
A.spreading salt is good enough B.old people need more money
C.snow ploughs are not used often D.the hospital is more important
B
Get a FREE YEAR! Order NOW and get a FREE YEAR of Parents magazine! That's 2 full years (24 issues) for the regular 1-year rate - just $12. But HURRY, this offer won't last! (U.S. orders only, please.)
Every issue of PARENTS is filled with practical advice from leading doctors and child experts ... toys and games that develop reader-tested products and more!
100% Money-Back Guarantee: You must be pleased, or you may cancel any time during the life of your subscription and get all your money back - no questions asked. Parents Magazine is published 12 times per year. Savings are based on $12.00 annual subscription rate. State taxes may apply to your order.
E-mail address required to access your account and member benefits online. We will not share your e-mail address with anyone. Click here: www./privacy to view our privacy policy.
60.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
A. to introduce a new magazine B. to help parents with their daily life
C. to attract more subscribers D. to collect more money for charity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ad
A. Only $12 is to be paid for 24 issues of the magazine
B. Readers can get a free offer of the magazine any time of the year
C. Read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an enjoy the free offer
D. Readers can communicate face to face with child experts on the Internet
62. A reader subscribed PARENTS 3 months ago, but now he finds the magazine dissatisfying. What can he do
A. He can cancel without getting your money back.
B. He can cancel after answering a series of questions.
C. He can e-mail them to access your bank account to get all your money back.
D. He can cancel and get all money back without answering any questions.
C
If parents bring up a child with the aim of turning the child into a genius(天才), they will cause great damage to him. According to several leading educational experts, this is one of the biggest mistakes that some parents make. Generally, the child will understand very well what the parents expect, and will fall. Unrealistic(不现实) expectations of the parents can cause great damage to children. However, if parents are not unrealistic about what they expect their children to do, but are hopeful in a sensible(明智) way, the child may succeed in doing very well -- especially if the parents are very supportive to their children.
Michael Li is very lucky. He is very fond of music and his parents help him a lot by taking him to concerts and let him attend piano and violin lessons. Although Michael’s mother knows very little about music, his father is a good musician. However, he never makes Michael enter music competitions if he is unwilling.
Michael’s friend, Winston Chen, however, is not so lucky. Although both his parents are successful musicians, they set too high a standard for Winston. They want their son to be as successful as they are and so they enter him in every piano competition held. They are very unhappy when he does not win. “When I was your age I used to win every competition I enter.” Winston’s father tells him. Winston is always afraid that he will disappoint his parents and now he always quiet and unhappy.
63. Michael is lucky because _____.
A. his parents help him in a sensible way
B. his family is rich enough to have a car
C. his father is a successful musician
D. he doesn’t do anything that his parents allow him to.
64. Winston’s parents set so high a standard for him that _____.
A. he has to do his best to do everything
B. he has made greater progress in music
C. he is afraid he may disappoint them
D. he often wants to kill himself someday
65. It is one of the parents’ worst mistakes if they _____.
A. want their child to be a musician
B. make their child try to achieve too much
C. don’t care their child’s education much
D. help their child to win music competition
66.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opinion _____.
A. it is important to let children develop in the way they want
B. parents should be supportive to their children
C. all sensible parents can train their children to succeed in everything
D. unrealistic parents should arrange private lessons for their children
D
Maria sat by the glass door that faced the side yard. The door hadn’t been opened as long as she had lived there. The dirty yard outside was overgrown with weeds (杂草). Maria liked to look at the weeds. Small flowers would grow, followed by seed balls. And the seed carriers would fly away.
The late afternoon sunlight died into night. Turning on the light, Maria picked up her colored pencils and notepaper. She worked on a picture of a clearing in a forest.
"Maria!" called her father, who knew where to find her. "I’m back!" He had been working at the apartments next door.
"Did you fix their broken blender, Papa " She asked, and he said, "Yes." He pushed his daughter’s wheelchair into the kitchen so that she could help him prepare dinner. Maria cut up the vegetables that Papa had grown in the small yard behind the house. She loved their bright colors, their strange shapes, and their fresh, crispy taste before being cooked. She would have loved to garden herself, but it was hard for her to sit on the ground and work.
As they ate and talked about their day, Papa told Maria that his brother, Ramon, would be coming over the next day to help him with a special project. Papa had asked Mr. Yamato, the bus driver, to take her to Aunt Gabriela’ s house after school. Then Papa would pick her up when the project was finished. Maria wondered why she had to be away while he worked. There was something in Papa’s eyes and in his voice, perhaps -that told her not to ask.
When Papa brought her home the next evening, he asked her to close her eyes while he took her to the glass door. She heard him open the curtain. Then he said, "Open your eyes."
Surely she was dreaming! The tall crowd of weeds was gone. In its place was a beautiful garden. There were young trees, flowery bushes, and colorful little flowers. Papa opened the glass door. He wheeled Maria to a path that placed her at the heart of the little garden. Then she saw the best part. Along the house were raised wooden beds of soil, just waiting to be planted - by her! They were exactly the right height for her to reach from her wheelchair.
"First I’ll draw a plan," she said excitedly.
"And then we’ll go to the garden center," said Papa. "You’re a gardener now, Maria!"
67. From the story, we can learn that Papa_______.
A. likes his garden better than his daughter B. is interested in fixing broken blenders
C. wants the readers to look at his project D. cares very much for his daughter Maria
68. The author wants to____ by writing this passage.
A. impress the readers with a happy and moving story
B. show us plants for sale at the garden center in the yard
C. encourage readers that gardening is easy and full of fun
D. inform readers about some special projects with gardening
69. Maria could not help Papa in the garden because____.
A. Papa didn’t want anyone to touch his flowers
B. it was hard for her to sit on the ground and work
C. she didn’t know how to care for vegetable plants
D. the garden was full of weeds and tiny seed balls
70. The best title for the story is____.
A. A special problem B. A beautiful garden
C. Maria’s garden D. A girl on wheelchair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三大题,满分35分)
第一部分: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首字母或中文提示写出单词,并注意适当形式的变化。
71. The scientist’s prediction is based on Darwin’s theory of e________.
72. The flight was d________ because of the heavy fog.
73. I do not think that women should _______(牺牲) their independence for their family
74. Fresh air and nutritious food are b_________ to the health of children.
75.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he began to be ________(怀疑)about his own judgment.
76. You could not use your __________(潜能)without confidence.
77. After her last film, the star ______________(脱离) from society and became a housewife.
78. There has been a _________(急剧的)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in recent years.
79. We want to make sure that our food supply is a___________(充裕的,丰富的).
80. The manager was in complete c__________ of his office; nothing could happen without his approval.
第二部分:任务型阅读(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一个最恰当的单词。注意:每个空格只填1个单词。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横线上。
Mountaineers can be a pretty tough crowd—and among them the British Joe Simpson has legendary status. In 1985, Simpson set out to climb Siula Grande in South America. Shortly after he reached the peak, Simpson fell through an overhanging ledge of snow and broke his leg. At this altitude a broken leg means almost certain death, but Simpson somehow managed to drag himself across fields of ice and stone until he reached base camp eight kilometers away. He chose immediate goals, such as reaching a nearby rock, and then gave himself a time limit to get there. Over and over again Simpson broke the main task down into smaller goals.
Break your main task into smaller goals. This is often the key to a successful plan to achieve challenging objectives that seem to be “mission impossible”.
Language learning, similar to mountain climbing to some extent, is a daunting task facing most language learners. However, learning from the above story, we can apply Simpson’s method to language study. My top tips for designing a study plan are as follows:
1. Understand what kind of learner you are.
Some people are “visual learners” and remember best by seeing pictures and visualizing things in their mind; others are “auditory” and are happy to learn by listening; “kinesthetic” learners tend to learn by doing things and experience.
2. Realize your own competence.
What are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Which skill or skills are you going to improve most Allocate your time to each skill appropriately. It is better to do a little every day than try to “cram” (死记硬背)lots in a short space of time.
3. Write down your plan on a calendar.
Decide which skill and what area you are going to practice each day. More importantly, your plan should be specific and practical. Once you have a clear goal in your mind, write it down on your calendar. Each day you should carry out your plan according to your schedule. Do not delay or make up any excuses because you fail to complete your daily task.
Studying is like climbing a mountain and you should take one step at a time. At first sight, a mountain may seem extremely high and it is impossible for you to reach its peak. However, when you set out to climb it step by step you will find that it is not so difficult as you think. Similarly, it is also true in language learning. You can improve your language skills in each aspect step by step. Don’t be frightened by the seemingly hard task. Break it into smaller goals and you will fulfill your dream.
(81) ▲ your main task into smaller goals
Introduction The story of a British mountaineer◇ In 1985, Simpson climbed Siula Grande. After (82) ▲ the peak, he fell and broke his leg.◇ Simpson managed to drag himself to base camp eight kilometers away.◇ He chose immediate goals and then set a time (83) ▲ .
(84) ▲ Understand what kind of learner you are. ◇ “Visual learners” learn by seeing pictures and (85) ▲ things in their mind.◇ “Auditory learners ” learn by listening.◇ “Kinesthetic” learners tend to learn by doing things and experience.
Realize your own competence.◇ Identify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86) ▲ your time to each skill appropriately. ◇ Do a little every day (87) ▲ than try to “cram” lots in a short time.
Write down your plan on a calendar.◇ Decide which skill and what area you are going to practice each day.◇ (88)Make a specific and ▲ plan and then write it down on your calendar. ◇ Carry out your plan on schedule. Do not delay or make up any excuses for your (89) ▲ to complete your daily task.
Conclusion Language learning is (90) ▲ to mountain climbing. Take one step at a time and you will fulfill your dream.
第三部分:书面表达(满分15分)
最近,你班就“90后的成长”话题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调查显示,人们对“90后”青少年的现状褒贬不一。请根据以下要点用英语写一篇文章,介绍调查结果,并谈谈你自己作为一名“90后”的感想。
优点 缺点 你自己的感想
1.思想独立、有志向……2.乐于接受并尝试新事物……3.自信、热情……4.珍惜友情,善于交流…… 1.依赖性强……2.心理抗挫能力不足……3.缺乏责任感……4.自控力差…… (至少两点)
注意:1.对所给要点逐一陈述,适当发挥,不要简单翻译。
2.词数150左右。开头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参考词汇:挫折frustration
Recently our class has conducted a survey about “The growth of post-90’s generation”.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i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山外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 英语答题卷
命题人:董见 审核人:张粉兰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三大题,满分35分)
第一部分: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首字母或中文提示写出单词,并注意适当形式的变化。
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任务型阅读(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一个最恰当的单词。注意:每个空格只填1个单词。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横线上。
8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书面表达(满分15分)
最近,你班就“90后的成长”话题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调查显示,人们对“90后”青少年的现状褒贬不一。请根据以下要点用英语写一篇文章,介绍调查结果,并谈谈你自己作为一名“90后”的感想。
优点 缺点 你自己的感想
1.思想独立、有志向……2.乐于接受并尝试新事物……3.自信、热情……4.珍惜友情,善于交流…… 1.依赖性强……2.心理抗挫能力不足……3.缺乏责任感……4.自控力差…… (至少两点)
注意:1.对所给要点逐一陈述,适当发挥,不要简单翻译。
2.词数150左右。开头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参考词汇:挫折frustration
Recently our class has conducted a survey about “The growth of post-90’s generation”.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i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山外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英语
单词拼写
1. evolution 2. delayed 3. sacrifice 4. beneficial 5. sceptical
6. potential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7.withdrew 8.sharp 9. abundant mand
任务型阅读
71. Break/Split/Divide 72. reaching 73. limit 74. Tips/ Advice/ Suggestions
75. visualizing 76. Allocate 77. rather 78. practical
79. failing/failure 80. similar
书面表达参考范文
One possible version
Recently our class has conducted a survey about "The growth of post-90's generation".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it.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post-90's generation are confident, ambitious and independent in thinking. They are fond of new things, ready to accept and try them. What's more, they have many new ideas, which makes them more creative. It's especially worth mentioning that they are enthusiastic and caring. They treasure friendship and are good at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As a member of them, I think we post-90's generation should be aware of our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so that we can put emphasis on perfecting ourselve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gain respect and faith from others.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封-------------------------------------线--------------------------------------东山外语国际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Fe–56 I–127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近期《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80MPa下合成出金刚石,具有深远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B.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位素
C.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 D.金刚石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氟化铵的电子式:
B.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C.离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
D.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3.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图,它属于
A.无机物 B.烃
C.高分子化合物 D.有机物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l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的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B.NaCl固体在常温下不导电,是该固体中没有阴阳离子
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低,常温下均呈液态或气态
D.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6.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列式错误的是
A. Na+ 1s22s22p6 B. F 1s22s22p6
C . N3 - 1s22s22p3 D. O 1s22s22p4
7.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乙基丙烷 B.CH3CH2CH2CH2OH 1-丁醇
C、 间二甲苯 D. 2—甲基—2—丙烯
8.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F> NaCl> NaBr>NaI
9.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氨(NH3)和氟(F2)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得到:4NH3+3F2=NF3+3NH4F 。下列有关NF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F3是一种极性分子      B.NH4F 固体属于离子晶体
C.NF3中的N呈+3价 D.NF3中的N采取sp2杂化成键
10.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已知: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多种
B.工业上不用电解M和T组成的化合物来制备M
C.R、T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R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
D.J、M、R、T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TO4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H4比CH4稳定 B.O2-半径比F-的小
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
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
12.下列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
A.2s22p2 和2s22p4 B. 3s23p4 和2s22p4
C.3s2和2s22p5 D. 3s1和3s23p5
13.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以下各组微粒结构不相似的是
A.CO和N2 B.O3和NO- C.CO2和N2O D.N2H4和C2H4
14.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0.12g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个碳原子
C.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15.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C.离子Y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非选择题(共80分)
16.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d区的元素是 (填编号)。
(2)表中元素①的6个原子与元素③的6个原子形成的某种环状分子名称为 ;③和⑦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某元素的特征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的孤对电子数为 ;该元素与元素①形成的分子X的空间构形为
(4)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⑤与元素②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请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14分)锂被誉为“高能金属”。工业上用硫酸与β-锂辉矿(LiAlSi2O6和少量钙镁杂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Li2SO4(以及MgSO4、硅铝化合物等物质),进而制备金属锂,其生产流程如下:
(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LiAlSi2O6的组成: 。
(2)沉淀X主要成分为CaCO3和 。
(3)写出盐酸与Li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电解熔融LiCl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5)流程中两次使用了Na2CO3溶液,试说明前后浓度不同的原因:
前者是 ;后者是 。
18.(12分)氢、氮、氧三种元素可以分别两两组成如氮氧化物、氮氢化物和氢氧化物等,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和利用其特殊性质开发其特有的功能。
(1)肼(N2H4)的制备方法之一是将NaClO溶液和NH3反应制得,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N2(g) + 2O2(g) = 2NO2(g);ΔH=+67.7 kJ·mol―1
N2H4(g) + O2(g) = N2(g) + 2H2O(g);ΔH=–534 kJ·mol―1
写出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4)某文献报导了不同金属离子及其浓度对双氧水氧化降解海藻酸钠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9、图10所示。
注:以上实验均在温度为20℃、w(H2O2)=0.25%、pH=7.12、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8mg·L―1的条件下进行。图9中曲线a:H2O2;b:H2O2+Cu2+;c:H2O2+Fe2+;
d:H2O2+Zn2+;e:H2O2+Mn2+;图10中曲线f:反应时间为1h;g:反应时间为2h;两图中的纵坐标代表海藻酸钠溶液的粘度(海藻酸钠浓度与溶液粘度正相关)。
由上述信息可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填序号)。
A.锰离子能使该降解反应速率减缓
B.亚铁离子对该降解反应的催化效率比铜离子低
C.海藻酸钠溶液粘度的变化快慢可反映出其降解反应速率的快慢
D.一定条件下,铜离子浓度一定时,反应时间越长,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越小
19.(1)右图所示为冰晶石(化学式为Na3AlF6)的晶胞。图中●位于大立方体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是图中●、○中的一种。图中●、○分别指代哪种粒子 、 ;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
(2)H2S和H2O2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熔点/K 沸点/K 标准状况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H2S 187 202 2.6
H2O2 272 423 以任意比互溶
H2S和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
(3)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若加入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乙醇),将析出深蓝色的晶体。与铜同一周期的副族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铜原子相同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实验时形成的深蓝色溶液中的阳离子内存在的全部化学键类型有 。
实验过程中加入C2H5OH后可观察到析出深蓝色Cu(NH3)4SO4·H2O晶体。实验中所加C2H5OH的作用是 。
20.尿素(H2NCONH2)可用于制有机铁肥,主要代表有 [Fe(H2NCONH2)6](NO3)3 [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
⑴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⑵尿素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 。
⑶[Fe(H2NCONH2)6](NO3)3中“H2NCONH2”与Fe(Ⅲ)之间的作用力是 ,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
⑷CO2和NH3是工业上制备尿素的重要原料,固态CO2(干冰)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1个CO2分子周围等距离且距离最近的CO2分子有 个。
②铜金合金晶胞结构与干冰相似,若顶点为Au、面心为Cu,则晶体中Au与Cu原子数之比为是 。
21.(12分)A、B、C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第2周期元素A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满结构,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氢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2)A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中,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
(3)已知A、C形成的化合物分子甲与B的单质分子结构相似,1mol甲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
(4)D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它的高价离子与B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
(5)D的氢化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1所示,写出此氢化物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东山外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 化学答案 2012.4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C D D D A
非选择题(共80分)
16.( 13分)
(1)⑨(2分)
(2)苯 分子晶体(4分)
(3)1 三角锥(4分)
(4)Be(OH)2 + 2NaOH == Na2BeO2 + 2H2O(3分)
17. (14分)
18. (每空2分,共12分)
(1)NaClO+2NH3=N2H4+NaCl+H2O(2分)
(2)2N2H4(g) +2NO2(g)=3N2(g) + 4H2O(g);ΔH=–1135.7 kJ·mol―1(2分)
(3)N2H4 + 4OH―- 4e― = N2 + 4H2O(2分)
(4)D(2分)
(5)2NA(2分)
(6)B(2分)
19.(每空2分,共14分)
(1)AlF6- Na+ AlF6- (各2分)
(2)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与水分子可形成氢键
(写一个方面就行 2分)。
20.(每空2分,共14分)
⑴[Ar]3d5 N>O>C
⑵sp2、sp3
⑶配位键 SO3(或BF3)
⑷①12 ②1∶3
21. (共13分)
[
F
]

NH4
+
CH3-CH-CH3
CH2 CH3
CH3-C=CH2
CH3
CH3—
—CH3
图11东山外语国际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如果体积减小,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一定增大
B.如果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一定增大
C.如果密度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一定不变
D.如果温度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一定不变
2.如图所示,A,B两个大容器中装有同种气体,容器间用一根细玻璃管连接,管中有一水银滴D作为活塞,当左边容器的温度为-10 ℃,右边容器的温度为10 ℃时,水银滴刚好
在玻璃管的中央保持平衡,两个容器的温度都升高10 ℃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水银滴将向右移动
B.水银滴将不移动
C.水银滴将向左移动
D.水银滴将向哪个方向移动无法判断
3.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1(a)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 )
A.甲、乙是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D.甲是非晶体,乙是多晶体,丙是单晶体
4.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对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
B.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r0时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C.质量相同的水、酒精和水银,如果它们的温度都是15 ℃,那么.三者分子平均动能一样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小球以某一速度运动到 A点时遇到一段半径为R的1/4圆弧曲面AB后,落到水平地面的C点,已知小球没有跟圆弧曲面的任何点接触,则BC的最小距离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则右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为 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00V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开关接通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00 V
B.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100Hz
C.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开关断开前后,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不变
8.如图所示,两条平行虚线之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虚线间的距离为L.金属圆环的直径也是L.自圆环从左边界进入磁场开始计时,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v穿过磁场区域。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则圆环中感应电流i随其移动距离x的i~x图象最接近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D.热力学温标的最低温度为0K,它没有负值,它的单位是物理学的基本单位之一
10.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11.固定的水平汽缸内由活塞B封闭着一定量的气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假设汽缸的导热性能良好,环境的温度保持不变.若用外力F将活塞B缓慢地向右拉动,如图1所示,则在拉动活塞的过程中,关于汽缸内气体的下列结论,其正确的是( )
A.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B.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C.气体从外界吸热,气体内能不变
D.气体向外界放热,气体内能不变
12.“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目前正在月球上方100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嫦娥二号”卫星的运行周期、月球半径、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万有引力恒量G。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 )
A.卫星所在处的加速度 B.月球的平均密度
C.卫星线速度大小 D.卫星所需向心力
13.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圆环半径为R,圆环上套有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B(均可看作质点),且小球A、B用一长为2R的轻质细杆相连,在小球B从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沿圆环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增加的机械能等于B球减少的机械能
B.A球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B球减少的重力势能
C.A球的最大速度为
D.细杆对A球做的功为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7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14.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用金属丝的电阻约为5Ω.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d,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1)金属丝粗细均匀(横截面为圆形),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d,结果如图1所示,则d=   mm.
(2)实验室备有两节干电池、电建、导线若干及下列器材:
A.电压表V(0~3V,内阻约为10KΩ)
B.电流表A1(0~0.6A,内阻约为0.5Ω)
C.电流表A2 (0~3A,内阻约为0.1Ω)
D.滑动变阻器R1 (0~20Ω,1A)
E.滑动变阻器R2 (0~1000Ω,0.2A)
a.某同学进行电阻测量时,为提高测量的精度,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器材前对应的序号)
b.该同学实验时实物接线如图2所示,请指出接线中的两处错误:
错误1:   错误2:   (用接线序号表示)
(3)连线正确后,该同学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已在图3中标出,请在图中作出U-I图线,并求出电阻值R=   (保留2位有效数字)。
15.(9分)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 mL溶液中含有6 mL油酸,用注射器量得1 mL上述溶液中有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盖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20 mm.求:
(1)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
(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
(3)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
16. (8分)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 隔开a 、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为_______,气体压强________,温度________,内能________(后三空填“减少”、“不变”、“增大”) 。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9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若密闭的空气体积V=1L,密度ρ=1.29kg/m3,平均摩尔质量M=0.029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试估算该气体分子的总个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8.(10分)在如图甲所示的空间里,存在垂直纸面向里即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在竖直方向存在如图乙所示交替变化的电场(竖直向上为正),电场强度E0大小为,空间中有一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设第7s内小球不会离开斜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第2s末小球速度υ2的大小;
(2) 前8s内小球通过的路程L; (3) 若第19s末小球仍未离开斜面,θ角应满足的条件。
19.(14分)如图甲所示,相距为L的光滑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一部分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OO′为磁场边界,磁感应强度为B,导轨右侧接有定值电阻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在距OO′为L处垂直导轨放置一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金属杆ab。若ab杆在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3L的距离,其v-s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求:(1) 在金属杆ab穿过磁场的过程中,通过ab杆的感应电流方向;
(2)金属杆ab离开磁场后的加速度a; (3)金属杆ab在离开磁场前瞬间的加速度a';
(4)在整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电热Q1是多少?
20.(15分)图甲是一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在t=0时刻,质量m=0.04kg、电荷量q=0.01C的带负电小球以初速度v0=1m/s从Ο点开始水平向右运动.整个平面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
(1)若磁感应强度B= 4T并保持不变,求小球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和周期.
(2)若从t=0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求小球至少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再次经过Ο点,画出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并求小球通过的路程.
东山外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物理(选修)答题卷
命题人:季 林
一、选择题(3分×8=24分)
二、选择题(4分×5=20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答案 CD BC BC ABC AD
三、填空题(共27分)
14(10分)
(1)0.434(在0.433︿0.436mm均可) (2分)
(2)(a) B, D (各1分) (b)③⑥ (各1分)
(3)5.8︿6.2Ω (2分) 作图(2分)
15(9分)(1)4.0×10-4 m2
(2)1.2×10-5 Ml (3)5×10-10 m
16(8分)(1) 0 (2) 变小(3)不变(4)不变
四、计算题(49分)
17(8分):物质的量(3分),
分子总数 (3分)
代入数据得N= 2.68×1022≈3×1022 (2分)
18(12分):
19(14分):
(1)电流方向由b到a (2分)
(2) (3分)
(3)— (4分)
(4)∵ ,
∴ (5分)
20(15分):(1)小球所受洛伦兹力提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分)
则小球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 (2分)
小球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 (2分)
B
A
θ

-E0
E0
t/s
E
5
4
3
2
1
乙东山外语国际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王者欲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2、下图纪念币写有“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八个字,围绕此内容所发表的议论不准确的是
A.伦理道德是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B.理学对中国社会具有较深远的影响
C.理学对民族人格的塑造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D.全面反映了理学的虚伪性和欺诈性
3、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把自己的学说主旨归纳为四句箴言,被后世学者称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位思想家是
A.程顾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4、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
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 B.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
C.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 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
5、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 “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6、 “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实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卢梭 D. 康德
7、清代恽寿平在《南田论画》中说:“元人幽亭秀木,自在化工之外,一种灵气。惟其品若天际冥鸿,故出笔便如哀弦急管,声情并集,非大地快乐场中可得而拟议则也。”材料说明当时绘画领域
A.青绿山水居画坛统治地位 B.追求画面景物复杂精巧
C.绘画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 D.绘画艺术讲究师法自然
8、古代某著名书法家横竖笔道的起端圆润如“蚕头”,捺笔结束时先着力顿挫,再轻挑出尖,使笔之末端略成分叉似“燕尾”;用墨横轻竖重,字形结体宽绰,端庄平稳,是谓“蚕头燕尾”。下列书法作品与这位书法家的书体相对应的是
A B C D
9、下列有关兄弟俩的一组漫画反映了一个特殊的现象,最能对此进行解释的科学理论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在某部电影中,约翰和同学们将于1892年从美国某中学毕业,他们讨论了毕业后各人想干的事情,下列情节中与史实相符并最有可能完成的是
A. 在电灯下认真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 去英国和瓦特讨论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C. 写一篇关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论文D. 建立自己的电子邮箱享受信息时代的愉悦
11、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12、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
A.破除旧有伦教,冲击儒家思想 B.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
C.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 D.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
13、“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4、1918年,孙中山致电苏维埃政府说:“中国革命党对于贵国革命党员之艰苦卓绝的奋斗表示极大的敬意,而且更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①以俄为师,探寻新的革命道路 ②思想观念开始发生重大转变
③萌生与中共合作的愿望 ④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倾向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5、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下列有关新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突出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 自由、平等、博爱 B. 提出扶助农工、实行“耕者有其田”
C. 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 D. 提倡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16、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7、右图是2012年3月在全国上映的电影《钱学森》的海报。影片再现了钱学森冲破重重困难最终回国报效祖国,成为“两弹一星”之父的传奇经历。下列有关钱学森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仿制的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文革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新时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8、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驳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周恩来闻之,讲话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他辩护,我们应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周恩来的这些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说明当时国内人们不尊重科学
C.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9、瑞士学者荣格这样评述某部小说:“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的那么透。”下列作品与这部小说属予同一风格流派的应该是
A B C D
20、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与该诗是同一创作风格的美术作品是(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5分,第23、24、25题各10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
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5分)
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3分)
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3分)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22、(15分)在“人与社会”这一哲学命题上,西方人文主义者的探索和奉献精神,彰显了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真正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归根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革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材料一是古希腊哪一学派“人文主义”的诉求,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诉求的历史意义。(2分)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个人主义伦理观”走向民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4分)
据材料三,指出科学与思想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革命原则”的主要内容。(5分)
(4)上述材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据此,你认为在今天社会发展中,我们应该怎样彰显个人价值?(4分)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责,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请回答:
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分)
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3分)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次改革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4分)
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百日维新”的103天内,光绪帝共发布各种谕旨300余件,内容涉及官制、法律、军事、经济、文教、人才选拔等各个方面。 ——《字林西报》
材料三 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若吾中国,自黄帝时即已征服而统一之,泱泱大国,比于全欧,假令立民主乎,则中国反不能强,不能安。……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
——《康有为遗稿》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和戊戌变法的主要特征。分析导致两次改革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6分)
依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2分)
综合上述材料,两次改革结果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什么?(2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
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的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共赴国难、共渡难关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杰出的政治家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坚持“和为贵”和宽厚仁爱的原则,用信义、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同一家。
请回答:
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作出了哪些贡献?(3分)
唐太宗是怎样“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处理与西藏(当时称吐蕃)之间的关系的?(2分)这一政策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起在到什么作用?(2分)
(3)康熙帝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西藏和蒙古采取哪些措施?(3分)
东山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选修)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CDDAB 6-10 DCBDC 11-15 DCBAD 16-20 CBCC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5分,第23、24、25题各10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5分)
22、(15分)
(1)智者学派。(1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或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分)
(2)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3分)宗教改革。(1分)
(3)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1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任意一点1分;共4分)
(4)起源与发展(或从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2分)。以人为本;追求美德;服务社会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4、(10分)
(1)特征:中庸;激进(或急功近利)。(2分)
原因:梭伦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取得广泛支持;戊戌变法:激化了社会矛盾,遭到广泛反对。(4分)
(2)认识:盲目照搬西方政体,忽视中国国情;低估改革的困难,盲目乐观(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2分)
(3)启示:依据国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2分)
25、(10分)
(1)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2分);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增设南方四郡,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1分);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对吐蕃实行和亲政策。(2分)是唐朝与边疆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变成“翁婿”关系;促进汉藏的友好交往和西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促进民族融合)。(2分)
①中国革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
③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
④敌我问题也是一种是非问题……但是这是和人民内部问题性质不同的另一类是非问题。东山外语国际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里弄/玩弄 强迫/强词夺理 角度/群雄角逐 苗圃/惊魂甫定
B.着笔/着手 绿色/绿林起义 拗口/脾气很拗 舍弃/退避三舍 
C.兽槛/门槛 单帮/单枪匹马 落枕/落花流水 仆役/风尘仆仆
D.行款/行乞 扛枪/力能扛鼎 汤圆/河水汤汤 叱咤/姹紫嫣红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 我省药品食品监督部门已着手对全省食品生产企业按照诚信度等级进行分类管理。企业不良记录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其诚信等级。
B.李政道教授一向关心我国的科技人才的培养,这次讲学期间,还为哥伦比亚大学从科大研究生院选拔了一批研究生。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有些专家认为,肥胖的人由于不能容纳更多的脂肪细胞而使这些细胞转移到肝脏储存引起胰岛素混乱,从而发生糖尿病;也也有一些专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最新的研究成果否定了这种认识。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小分子功能饮水对人体健康的三点主要作用,每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小分子功能饮水是指普通饮水经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使水的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得到调节。功能水之所以能全面促进人体健康,其奥秘就在于它的水分子团小(5-7个水分子),重氢含量少,并含有多种有益于生命的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普通饮水中,重氢含量多,水分子团大(10-13个);而功能水重氢含量少、水分子团小,其活性大、渗透力强、溶解性好,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吸收、运送和利用。功能水中含有的多种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人体生化反应过程中起催化激活作用,有的直接成为生物酶的活化中心,有的影响DNA的合成、复制。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是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小悦悦”事件引发网友广泛热议,有人认为应该谴责2名司机和18名路人,有人认为应该谴责小悦悦的父母,有人认为……
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扣住一点简要回答。
要求:①观点鲜明;②运用反问手法阐述理由;③不超过50个字。(5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苏代兄弟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奚以谓吾明王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
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以反间死,天下共笑之。然世言苏秦多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题目为命题者加的)
5.对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齐闻之,乃望燕 望:怨恨
B.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 诚:的确
C.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 执:拘捕
D.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 宗:尊崇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 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
B.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 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
C.齐王其霸乎 不信其臣
D.观王之群臣下吏 代之宋,宋善待之
7.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苏代兄弟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
B.苏代认为,贤明的国君愿意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
C.苏代认为,如果燕国能够用亲属作为人质,并贿赂齐王的亲信,燕国就可以消灭齐国。
D. 齐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后,燕昭王即位,苏代归附了齐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
8. 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4分)
译文: ▲
(2)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3分)
译文: ▲
(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3分)(《刺客列传》)
译文: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日长简仲咸①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②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③共谁论。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贬谪商州任团练副使时。简:即书信,用为动词。仲咸:冯伉的字,与王禹偁同为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故诗中称同年。 ②伯阳:老子李耳的字。 ③牢落:形容无所寄托的样子。
⑴首联和颔联这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3分)
答:
⑵请从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两方面对颈联进行赏析。(4分)
答:
⑶全诗表面上扣一“闲”字,实际上透露的是怎样的情绪?诗歌是怎样表现这种情绪的?请作具体分析。(3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1)岁寒, 。(《论语﹒子罕篇》)
(2)不愤不启, ,则弗复也。(《孔子世家》)
(3) ,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管仲列传》)
(4)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 。(《屈原列传》)
(5)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本纪》)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客列传》)
(7)兵法不曰:“ ,置之亡地而后存?”(《淮阴侯列传》)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青石小街
费振钟
①在江南,在每一座小城小镇。要是你不走走这样的小街,那就不能说你的脚在江南走过。
②这样的小街,多数由青石铺成。青石铺成的小街。有多长 有多宽 这些你都不必计算,你要看的是青石小街上,那一块块布满断纹磨圆了边角的石头。你可以想一想。算一算它经历的时间,然后再加上你自己刚刚走过的脚步。这样你就将青石小街记在心里了。
③你要留心小街两边高高的膏灰砖墙,留心青灰砖墙上那些被雨水浸湿了的墙缝,以及墙缝里的一抹苔藓和几株暗绿小草,小街的深邃不是由它的长度决定的,而是由这些由岁月长出来的斑斓痕迹决定的。走过小街时,你的手一旦伸过去抚摸这里的砖墙,你就会生出一种因为沧桑变化而生长出来的幽长浩渺的怅惘和感慨。于是,小街总是勾连住你的脚步,让你缓缓而行,在缓缓而行间,你便与小街结下了一点点缘分。
④你还要留心面朝小街的那座老门楼。老门楼也许有一两座石狮也许没有,但它上面必定有几块用青砖雕刻成的图画,它们被称为砖雕,它们不单单是为着装饰,它们常常成为小街的向导,让从这儿走过的人,保留一种刻意的惊奇和猜想。这样的门楼,黑色的木门是一直紧紧关着的,你问不到,这座门楼是谁家的门楼,谁家的门楼可以这样长时间展示那旧时的生活和风格,谁家的门楼似乎想敞开却欲言又止如此守住它的沉默与秘密。但只要你询问,你就会加深对小街的感受。
⑤也许,你还要留心小街中间的那口青石井栏,那口井栏下面,井水是枯竭了,还是仍然一泓如碧,这都不要紧,你要做的是反复察看井栏上每一道绳痕,它们总是按照一个固定角度深入青石当中。你能知道这些绳痕经年累月天长地久,你却不知道究竟其中哪一道痕迹出自于少女的一双纤纤素手,哪一道痕迹出自老妇苍老的十指。小街上百年来的日常生活细节,有一部分镌刻在井栏的青石上。它的深刻之处,正是它的模糊不清。因为所有的日子都被一根牵扯着吊桶的麻绳无头无绪地消磨殆尽,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哪桶水用来煮茶酿酒,哪桶水用来洗菜做饭,哪桶水用来洒扫,哪桶水用来清洗。你不知道并非你的浅薄,是你的眼睛透不过日子的平淡和琐碎。
⑥现在你肯定要留心于那位坐在小街上的老阿婆了,你当然会走过去与她说话。可惜她听不懂你的外乡人的语言。她点了很多次头,又摇了很多次头,这样你对小街上的老阿婆,终于也一无所知了。老阿婆自然梳着她从嫁到小街时就梳着的发髻,老阿婆自然穿着她成为小街的媳妇时就穿着的蓝布衣衫,老阿婆手腕上自然还戴着那副绿玉镯,这也许是她对家族和亲人最重要的纪念,老阿婆老了,她可以安闲地坐到小街上回忆故事了,她的故事漫漫无边,她从早到晚在那儿想呀想呀,不知在哪里断了,又不知从哪里接了过来。她的故事不是讲给小街上行人听的,她是讲给小街听的,也是讲给自己听的。你看到老阿婆身边或许有一只绣架,她手上或许拿着一根绣针牵着一根绣线,这是她永远也做不完的绣活儿,于是老阿婆和她的绣活儿,也便成了小街不变的故事,你从老阿婆面前走过,你甚至是可以把这个故事带走的。
⑦ 你走完小街时,小街上空的天色晓了,高高的风火墙。连同爬在上面的藤萝,将暗影飘落在小街的青砖上。踏着小街的影子,你还想寻找什么呢
⑧后来,小街转角处,一盏夜灯亮了。后来,小街在你走后,冷清入梦了。
11.文中最能体现江南小街风貌的景物有哪些 这些景物表现出江南小街的哪些特点 (4分)
答:
12.文章大量运用了细节描写的表现手法来描写江南小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试从前5节中举一个例子说明。(6分)
答:
13.品味语言,回答问题。(5分)
(1)“要是你不走走这样的小街,那就不能说你的脚在江南走过。”文章开头处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2)“你不知道并非你的浅薄,是你的眼睛透不过日子的平淡和琐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分)
答:
14.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老阿婆”,写她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不毁灭的背影
沈从文
“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君子”在这个时代稀有难得。惟把这几句作为佩弦先生①身后的题词,或许比起别的称赞更恰当具体。佩弦先生人如其文,可敬可爱处即在凡事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这种人格或性格的混和,在做人方面比做文章还重要。经传中称的圣贤,应当是个什么样子,话很难说。但历史中所称许的纯粹的君子,佩弦先生为人实已十分相近。
我认识佩弦先生和许多朋友一样,从读他的作品而起。先是读他的抒情长诗《毁灭》,其次读叙事散文《背影》。在诗歌散文方面,得把他的作品和俞平伯先生成就并提。作为比较讨论,使我明白代表“五四”初期两个北方作家:平伯先生如代表才华,佩弦先生实代表至性。记得《毁灭》在《小说月报》发表时,一般读者反应,都觉得是新诗空前的力作,文学研究会同仁也推许备至。惟从现代散文发展看全局,佩弦先生的叙事散文,能守住文学革命原则,文字明朗、朴素、亲切,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贡献特别大,影响特别深。在文学运动理论上,近二十年来有不断的修订,语不离宗, “普及”和“通俗”目标实属问题核心,真能理解问题重要性,又能把握题旨,从作品上加以试验、证实,且得到有持久性成就的,少数作家中,佩弦先生的工作,可算得出类拔萃。求通俗与普及,国语文学文字理想的标准是经济、准确和明朗,佩弦先生都若在不甚费力情形中运用自如,而得到极佳成果。一个伟大作家最基本的表现力,是用那个经济、准确、明朗文字叙事。这也就恰是近三十年有创造欲,新作家待培养、待注意、又照例疏忽的一点。正如作家的为人,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但是在一般人习惯前,却常常只注意到那个英雄气质而忽略了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提到这一点时,更让我们想起“佩弦先生的死去,不仅在文学方面损失重大,在文学教育方面损失更为重大”(冯友兰语)因为冯先生明白“教育”与“文运”同样实离不开“人”,必以人为本。文运的开辟荒芜,少不了一二冲锋陷阵的斗士,扶育生长,即必需一大群有耐心和韧性的人来从事。文学教育则更需要能持久以恒、兼容并包的人主持。佩弦先生伟大得平凡,从教育看远景,是惟有这种平凡作成一道新旧的桥梁,才能影响深远的。
我觉得佩弦先生性格最特别处,是拙诚中的妩媚。他对事、对人、对文章,都有他自己的意见,凡事和而不同,然而差别可能极小。他也有些小小弱点,即调和折衷性,用到文学方面时,比如说用到鉴赏批评方面,便永远具教学上的见解,少独具肯定性。用到古典研究方面,便缺少专断议论,无创见创获。即用到文学写作,作风亦不免容易凝固于一定的风格上,三十年少变化,少新意。但这一切又似乎和他三十年主持文学教育有关。在清华、联大“委员制”习惯下任事太久,对所主持的一部门事务,必调和折衷方能进行,因之对个人工作为损失,对公家贡献就更多。熟人记忆中如尚记得联大时代常有人因同开一课,各不相下,僵持如摆擂台,就必然会觉得佩弦先生的折衷无我处,如何难能可贵!又良好教师和文学批评家,有个根本不同点:批评家不妨处处有我,良好教师却要客观,要承认价值上的相对性、多元性。陈寅恪、刘叔雅先生的专门研究和最新创作上的试验成就,佩弦先生都同样尊重,而又出于衷心。一个大学国文系主任,这种认识很显然是能将新旧连接,文化活用,引导所主持一部门工作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的。中国大学的国文系,若还需要办下去,佩弦先生的这点精神,这点认识,实值得特别注意,且值得当成一个永久向前的方针。 (选自《不毁灭的背影》 有删节)
注:①佩弦先生:即朱自清,中国现代作家。
15.文章主要介绍了朱自清先生的哪些成就?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条概括。(6分)
答:
16.为什么作者在文中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请结合文章谈谈理由。(6分)
答:
17.作者是如何评价朱自清先生的“小小的弱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七、作文(70 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钱钟书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现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围城”无处不在。有围城,就会有突围。你对“突围”有什么经历体验或思考看法?
请以“突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东山外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D(hánɡ/xínɡ, káng/gāng, tānɡ/shānɡ , zhà/chà;A lònɡ/nònɡ, 都读“qiǎnɡ”, jiǎo/jué pǔ/fǔ;B都读”zhuó”,lǜ/lù,ào/niù,shě/shè;C jiàn/kǎn, 都读“dān”,lào/luò,pú/pǔ)
2.A(B后面的意思是李教授在为哥伦比亚大学搜罗人才,说反了;应改为“还从科大研究生院选拔了一批研究生赴哥伦比亚大学深造”。C后一分句句式杂糅,去掉“取得的”或“靠的”。D表意不明,“这种认识”指代不清。)
3、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5.B。(诚:如果。)
6.B。【A项均为介词,前者译为“与......相比”;后者译为“从”。B项:均为连词,表因果。译为“因此(所以)” C项:前为副词,表推测,译为“会(将)”;后者为代词,译为“他的”。D项:前为助词,译为“的”;后为动词,“到”。】 
7.D。(“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错误。)
8.(1)私下听说大王德行很高,我很愚笨,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4分。关键点:窃闻,不敏,释,干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苏秦的弟弟叫苏代,代的弟弟叫苏厉,他们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苏秦因反间计而死,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泄露出来。后来,齐国听到这些秘密,就恼恨燕国,燕王很害怕。苏代就去求见燕王哙,打算承袭苏秦的旧业。他对燕王说:“我,是东周学识浅陋的人。私下听说大王德行很高,我很愚笨,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到了赵国邯郸,看到的情况和我在东周听到的相差很远,我暗暗地认为有负于我的一片期望之心。等到了燕国朝廷,看到大王的臣子、下吏,才知道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国君啊。”燕王说:“凭什么认为我是贤明的国君呢?”苏代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国君一定愿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而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请允许让我列举一下大王的过失。齐国和赵国,是燕国的仇敌,楚国和魏国,是燕国的后援国家。如今,大王却去帮着仇敌去攻打能援救自己的国家,这对燕国是没有好处的。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把这种失误让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臣。”
燕王说:“我听说齐国据有清济可以用来固守,长城足以作为要塞,果真是这样吗?”苏代回答说:“天时不给他有利的机会,即使有清济怎么能够固守呢?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骄横的国君只贪图眼前利益,亡国的臣子一定贪婪。大王如果能够不以侄儿、弟弟做人质感到羞耻,用宝珠、美玉、布帛去贿赂齐王的亲信,那么,就可以灭掉齐国了。”燕王说:“我终于凭借您而可以从天那里接受意旨灭亡齐国了。”燕国就派了一位公子到齐国充当人质。
燕国的宰相子之与苏代结为姻亲,子之想夺取燕国的政权,就派苏代到齐国去侍奉做人质的那位公子。齐王派遣苏代回复燕国,燕王哙问道:“齐王可能要称霸了吧?”苏代回答说:“不可能。”燕王说:“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齐王不信任他的臣子。”于是,燕王专一重用子之,不久又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燕国因此大乱。齐国趁机攻打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燕国拥立昭王即位,因此苏代就再不敢回到燕国,最后都归附了齐国,齐王友好地对待他们。
燕王派苏代联络各国合纵相亲,就如同苏秦在世时一样,诸侯们有的加入了联盟,有的没加入联盟,而各国人士从此都尊崇苏秦所倡导的合纵联盟。苏代、苏厉都得终天年,他们的名声在各诸侯国显扬。
太史公说:“苏秦兄弟三人,都是因为游说诸侯而名扬天下,他们的学说擅长于权谋机变。而苏秦承担着反间计的罪名被杀死,天下人都嘲笑他。然而社会上流传的苏秦事迹有许多差异,当时有和苏秦相类的事迹,都附会到苏秦身上。苏秦由普通百姓起家,终于联络六国合纵相亲,这说明他有过人之处。”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3分)因为地僻官闲,诗人就借读书来打发时光。所读的是杜甫的诗,老子的《道德经》。这反映出诗人既忧国忧民、难以摆脱仕途坎坷的悲凉,又希望从道家思想中寻求精神解脱的矛盾心理。
(2)(4分)诗人欲排遣闲愁,至庭院赏花,映入眼帘的却只是百花凋零的情景;登楼赏月也只是孑然一身,孤酒一杯。诗人通过这两个场景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诗人没有直接言“愁”,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所写的景物之中透露着深深的愁思。
(3)(3分)实际上透露的是一种孤独、落寞的情绪。诗歌中有的地方是直接表现,有的地方是间接表现——“何计到黄昏”、“此心牢落”是直接表现;“昼掩门”、读杜甫诗、老子书、“酒一樽”是间接表现。
四、默写(略)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答:(1)由青石铺成的街道,青灰砖墙,老门楼,青石井栏; (2)古朴,深邃,幽静,冷清。(4分,每点2分)
13.(4分)答:(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2分,答“引出下文”或“总领下文”,并按照这个作用加以说明的,给1分)
(2)这些绳子留下的痕迹所包含的日常生活细节都已经成为历史,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能知道了;(1分)这并非由于我们的浅薄,历史的意蕴是逐渐积淀而成的,我们用现实的肉眼是无法看穿的。(2分)(要点:历史中的生活细节我们无法看见,由历史积淀而成的意蕴又是我们肉眼所无法一眼看见的)
14.答:作用: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出小街的古旧、与现代文明的疏离状态,(2分)也显示小街的地域色彩,(1分)流露出作者对江南小街的怀旧的、温厚的感情。(2分)(只答出“深化主题”,可酌情给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①坚守文学的革命原则,②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③求通俗与普及,④能持之以恒地在创作中加以实践和运用。⑤兼容并包,尊重价值上的多元性; ⑥连接新旧,使文化活用,把文学引导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每点1分)
16.作家的“常人品性”是一种“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2分)这种质朴厚实的品性使得作家更能走进生活,走进大众,贴近人的心灵,反映大众的心声。 这样的作家给人的感觉是“真人”真性情、朴素无华,他的作品是真实的,最能反映现实生活、贴近民众,因此说“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常人品性”更重要。 (2分)而所谓的“英雄气质”是一些作家强调的“个性”,虽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性”,但也很可能是表现了个例或表现法让人难以理解、接受,甚至脱离生活,走向极端。(2分)东山外语国际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实现了物种间的DNA重组 B.全过程都在细胞外进行
C.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D.可能通过对天然基因库的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带来不利
2.基因工程技术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 不可遗传的变异
3.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B.蛋白质工程能生产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C.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
D.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
4.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 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 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 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 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5.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不需要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一种DNA连接酶只能连接一种黏性末端
C.将单个核苷酸加到某DNA片段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连接两条DNA链上碱基之间的氢键
6.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是相同的
B.DNA连接酶能把两个黏性末端经碱基互补配对后留下的缝隙“缝合”
C.通过检测,大肠杆菌中没有胰岛素产生则可判断重组质粒未导入受体菌
D.在培养大肠杆菌的工程菌过程中,获得目的基因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
7.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8.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②是逆转录,过程③④⑤是PCR技术B. ③是DNA解旋,PCR中采用解旋酶催化解旋
C. ④过程需要加入引物,且需要Taq聚合酶
D. B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受体细胞
9.有关基因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 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C. 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D.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11.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12.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菊花花瓣细胞培育出菊花新植株   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   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
13.英国生物学家首次用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小羊“多利”。克隆羊的生殖方式属于
A.分裂生殖  B.孢子生殖   C.无性生殖    D.有性生殖
14.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的是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
C.离体状态 D.导入特定基因
15.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珍断 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体外生产
16.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用聚乙二醇(PEG)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D.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
17.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
18.下表为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比较,你认为错误的有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特殊处理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胰蛋白酶处理配制细胞悬液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典型应用 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培养液的区别 麦芽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 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A.0处 B.1处 C.2处 D. 3处
19.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过程中不需要动物细胞培养技术B.杂交瘤细胞具有浆细胞与癌细胞的所有特点
C.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D.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作体外诊断试剂
20.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
C.甲、乙细胞在持续的原代培养过程中,乙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D.取单个肝肿瘤细胞进行培养,获得细胞群的方法不属于克隆培养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在基因工程中,作为基因运输工具的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必须是细菌的质粒或噬菌体 D.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22.用于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的方法中,属于分子检测的是
A.通过害虫吃棉叶看其是否死亡 B.目的基因片段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C.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D.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能否与抗体形成杂交带
23.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了30多倍,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动物”是指体细胞中出现了新基因的动物
B.所谓“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
C.人们只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才能获取人白蛋白,是因为人白蛋白基因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是纯合的,在其他细胞中则是杂合的
D.转基因牛的肌肉细胞中有人白蛋白基因,但不能表达
2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细胞分裂旺盛,经诱变处理,有利于获得突变个体
B.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苗
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培育杂种植物
D.利用细胞培养工业化生产人参皂甙,提高产量
25.以下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相符的是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65分。
26.(9分)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中,可使烟草获得抗病毒的能力,形成转基因产品。请分析回答:
(1)烟草转基因产品的获得属于( )。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发酵工程 D.酶工程
(2)人的基因之所以能接到植物中去,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烟草具有抗病毒能力,说明烟草体内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生物间基因移植成功,说明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工程用于实践,将给农业、医药等许多领域带来革命,目前己取得了许多成就,请你列举你所知道的或你所设想应用该工程的两个具体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有人认为,转基因新产品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请你举出两个可能出现的灾难性后果的实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9分)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的结构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像天然种子一样萌发生长。人工种子的核心部分是被外层物包埋的具有类似种子胚功能的胚状体,胚状体不同于一般种子的胚,它是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胚的结构物,所以又称“体细胞胚”“花粉胚”。胚状体可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中得到,也可以通过试管培养的茎尖、芽尖、子房、花粉等获得。将胚状体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便成了所谓的“人工种子”。其培育过程如右图所示: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人工种子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技术培育而成的。
(2)包埋胚状体的胶质可以看作是种子的哪部分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二倍体植物基因型有DdTt,利用这种生物技术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可培育成“花粉胚”,也可制成人工种子,这种种子萌发形成的个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外植体为植物的茎尖,通过①的处理可使细胞彼此分离,可加入___________。
A.15%的盐酸 B.淀粉酶 C.果胶酶 D.胰蛋白酶
(5)②表示脱分化过程,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表示再分化的过程,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上面所述胚状体的类型分析,人工种子萌发长成的植株是否可育?___________。
28.(5分)下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1)人类“治疗性克隆”属于生物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2分)
(2)“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核仍然具有___________。相同的胚胎干细胞,“克隆”的结果各种各样,如有的是胰岛细胞,有的是血细胞,有的是心肌细胞,究其本质原因是基因的___________结果。
(3)按上述方法克隆的器官在移植方面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1分)下图是植物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①步是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目前此步聚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解法,也就是在温和的条件下用      等分解植物的细胞壁。
(2)②的发生,必须进行人工诱导。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物理方法是:利用       (2分)等(至少写出两种)促使原质体融合;化学方法是:用     等试剂作为诱导剂诱导融合。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类似,动物细胞的融合还常用到     作为诱导剂。
(3)③表示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________(细胞器)有密切关系。
(4)由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图④⑤阶段所用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
①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等于1时,未分化细胞群经分裂形成________;
②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________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芽;
③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________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根。
30.(7分) 2009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下图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杀虫基因(crylA)是人们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属于________工程技术范畴。
(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________(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________;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Ⅱ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黏性末端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________。
31.(16分)禽流感疫情有逐渐蔓延的趋势,有些国家还出现了人感染的病例。现在,科学家们已陆续从病死的家禽和候鸟体内分离到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种RNA病毒)。 若生产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抗体,请根据下面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___________体内的某种___________细胞,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假设仅考虑某两种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_______种类型的C细胞,因此需用_______培养基筛选出既具有骨髓瘤细胞的________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___________特点。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
(3)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的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分化发育而来。
(4)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
(6)目前注射禽流感疫苗是预防禽流感的一种措施。我们已经知道,决定禽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增殖变化的物质是 ,而决定其抗原特异性的基团位于病毒的衣壳上。据此分析制备禽流感疫苗的主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论上,以上措施并不能使人类彻底摆脱禽流感,试分析原因: 。
32.(8分)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可以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生长。质粒上有PstⅠ、SmaⅠ、HindⅢ、Alu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下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其中①~④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相关步骤,Ⅰ、Ⅱ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请据图作答:
(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用一种或者多种限制酶进行切割。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在此实例中,应该选用限制酶________分别对____进行切割,切割后产生的DNA片段分别为___种。将获得的目的基因转入受体细胞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的氨苄青霉素会抑制番茄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要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Ⅰ中含有__________作为标记基因。
(3)研究人员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通常采用________技术,在分子水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形成了相应的蛋白质。
(4)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图中③、④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番茄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过程。
东山外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生物(选修)参考答案
单选题
非选择题
26、(1)A (2)人与植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其结构相同(3)抗病毒干扰素(4)遗传密码 共同的原始祖先(5)将抗病毒基因嫁接到水稻中,形成抗病毒水稻新品种;将人的血型基因移入猪体内,培育能产生人血的猪;将干扰素基因移入细菌体内,培养出能产生干扰素的细菌。
(6)转基因食品的大量生产,就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大量的转基因动植物的出现就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8、(1)动物细胞工程(或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 (2)全能性 基因选择性表达 分裂 分化 (3)不会产生排斥反应
29、(1)纤维素酶、果胶酶(答出二者之一便可得分) (2)离心、振动、电刺激(要求至少答出两种) 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3)高尔基体 (4)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克服了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5)①愈伤组织 ②大于1 ③小于1 
30、(1)植物组织培养 (2)蛋白质 (3)①启动子 ②Let和tmr 目的基因(或外源DNA)准确插入 ③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而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4)GACGTC
32、(1)PstⅠ、SmaⅠ 含鱼抗冻蛋白基因的DNA、质粒 4、2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发挥作用
(2)抗氨苄青霉素基因(ampr) (3)农杆菌转化(或基因枪法等,答案合理即给分) 抗原—抗体杂交 (4)脱分化、再分化东山外语国际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第Ⅰ卷(共66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题共33小题,每题2分,共66分)
1.《满族说部》是一种古朴而悠久的满族民间口头文学,被誉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长期以来,由满族民间艺人创作并传讲的,旨在反映历史上满族人民征战生活与情感世界。由此可见
A.文化就是艺术、戏剧、文学作品 B.文化包括意识形态部分和非意识形态部分
C.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素有“运河之都”、“江北小苏州”美誉的古老城市济宁,承载着中国古代内陆航运发展的兴衰。济宁的每一处古迹,如“太白楼”、“竹竿巷”、“小南门”等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这说明
A.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脑 B.人们的精神产品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
C.一切物质现象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D.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生来就有的
3.包饺子、放鞭炮、舞龙灯、赶庙会,这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呈现的传统节庆文化,实际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符号特征。这表明
①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③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才称得上文化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之称。初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出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天工开物》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A.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B.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C.不同国家文化完全不同 D.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5.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接力不断,新词也层出不穷,再到辣翻天、棉花掌、药你苦,涨你没商量……在对物价的戏说中,透露着网民的无奈。这说明
A.文化具有鲜明的先进性 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C.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D.外来文化严重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6.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样做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③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④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与往年相比,2011年票房过亿的国产贺岁影片明显增加,《大笑江湖》《赵氏孤儿》等均宣布过亿,其中,《让子弹飞》更是单日票房突破6000万,打破了2010年1月9日《阿凡达》创下的5760万元单日票 房纪录。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②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 ④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这说明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青年学生都要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 ④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某校开展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①文化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11.日本一外相在一次演讲中建议设立一个“漫画诺贝尔奖”,奖励来自日本和外国的漫画创作者,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日本的漫画通俗文化,以“抓住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年轻人的心”。这一材料启示我们
A.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B.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C.要坚决抵制外国文化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和传播
D.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发展
12.伴随着我国每年几千万网民的增长速度,“网络语言”已经不可避免地侵袭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越来越多的网话出现在孩子们的作文里,年轻人讲话时不时蹦出俩新词儿,甚至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也会来句“886”(再见),这些都表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13.2012年1月2日公安部交管局披露,“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地精心策划、密集组织了一系列的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市民自觉参与“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全国文明交通示范路、示范路口机动车守法率达到99%,行人和非机动车守法率超过90%。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人类永恒的历史追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完善。这是因为
A.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C.个人发展了社会也就发展了
D.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10月3日上午在希腊议会就中希关系和中欧关系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共克时艰》的重要演讲。据此回答15~16题。
15.温家宝说,当我面对雄伟的帕特农神庙时,思绪万千。在2400多年前的物质条件下,希腊人民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才能建造这样宏伟的建筑!帕特农神庙属于
A.世界文化遗产 B.世界自然遗产
C.含有文化和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 D.世界非物质遗产
16.帕特农神庙的文化意义是
①是古希腊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是古希腊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对研究古希腊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④有助于还原古希腊历史,帮助人们客观评价古希腊历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城市的开放、文化的交流,规划师和建筑师的流动一级材料技术的通用,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城市越来越趋同,街道越来越相似,建筑越来越一样。这种现象启示我们
①要保护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特色 ②不同国家的文化从形式到内容应该是完全不同的 
③文化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④要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近几年,“韩流”吹遍世界。韩剧中普遍流露的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爱等的张扬,正是我国一些国产剧所抛弃的。这启迪我们①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文化产品应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时代精神 ④文化产品尽量模仿韩剧的情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20.2010年12月7日,“中华风韵”活动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拉开了帷幕。带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的艺术表演征服了全场的观众。由此可知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这是因为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C.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21.广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亚运会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2011年1月5日,由今日女报、凤凰传媒、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共同主办的“诚信中国·图书漂流”活动在长沙启动,《诚品中国》在活动中首发,并将漂流向全国各地。图书漂流的过程主要是
A.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过程 B.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C.文化改造和创新的过程 D.文化渗透和融合的过程
23.今天,全国上下都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C.传统文化一直在发挥积极作用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4.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胞到山东参观访问时,都要去曲阜“三孔”圣地。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D.传统文化对社会起推动作用
25.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产生于农耕时代,随着社会的变迁,其赖以生息延续的文化土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习俗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也无法吸引现代人的关注。这表明传统文化① 其相应内容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② 当前已没有传播、继承的必要
③ 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 对其中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加以改造和剔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俄国伟大的诗人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正确的道路就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这对我们文化发展的启示是
A.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B.原封不动的继承传统文化
C.文化要在发展的前提下继承 D.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文化
27.成画660多年的传世名画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分藏于海峡两岸60多年后,终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于2011年6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这表明: ①两岸同胞拥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③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8.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他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口语传播
29. 日本“3 11”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在日华侨、留学生与在大陆的家人失去联系,为了寻找他们,他们的家属用微博发布了寻人消息,而众多网友纷纷参与进来,一场“微博寻亲”活动正在开展。“微博寻亲”的兴起是因为
A.微博作为一种交流平台,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最有效的途径
B.微博依托网络技术,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C.微博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媒体
D.微博原创性、便捷性日益凸显
30.长期以来,尽管西方消费者通过印有“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而不断地接触中国,但是中国的文化形象在他们眼中始终模糊不清。绝大多数西方人通过媒体感知的中国形象与事实之间的距离可谓天差地别。这启示人们要进行
A.文化创新 B.文化继承与发展 C.文化交流与传播 D.文化要与经济相交融
31.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物种”的冲击和影响,许多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都面临着生存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很多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种正在逐渐消失,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了严重威胁和挑战。这表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
A、限制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传播 B、发挥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
C、拒绝一切外来文化 D、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2.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33.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简答题:
34.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8分)
35.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希望的佳节。春节年年过,岁岁各不同。某校高三(1)班同学在寒假期间开展“感受龙年春节”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同学们了解到:今年春节,一些城市的烟花爆竹不像往年那么“热闹”了,除了除夕夜零点钟声敲响的那一会儿热闹了一下,烟花和爆竹声变得越来越稀疏了。而新年俗不断涌现:短信、微博、视频拜年;旅游健身、学习充电等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春节长假……人们觉得,少放点烟花爆竹,年味儿也不会变淡!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鞭炮声音少了年味儿却没减?(6分)
3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下表左列信息,将右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卷上。(6分)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 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各写一点即可)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 ①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②
③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③
37.前段时间有人提出彻底反对中医药的惊人观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80多岁的国家级著名老中医何任认为,“否定中医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无知!”他说,西医进入中国,也就是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了四五千年,历经了那么多次的瘟疫和传染疾病,都没有发生过一起像欧洲那样动辄死亡上千万人的“瘟疫病”,靠的就是中医药这块瑰宝。
(1)中医是世界医学的瑰宝,针对中医存废的争议,你赞成哪种观点?(7分)
(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的中医医术?(7分)
38.2012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选年,世界50多个国家进行大选。如美国、法国等将举行总统选举,我国也迎来了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
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美国、法国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并绘制如下表格:
美国 法国
国家管理形式 联邦制 单一制
总统 产生方式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地 位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统帅 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武装部队统帅
与议会关系 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无权解散国会 总统对议会负责、有权解散议会
请你找出表格中错误之处并予以订正,订正在答卷的相应处。(8分)(注:如内容正确则无需改动;如将正确的改错则扣分。)
39.201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先后举行,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上述国际会议共同关注的议题。
(1)按照职能范围指出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国际组织的类型,并简述当代国际组织发展的必要性。(6分)
(2)有人认为“气候无国界,因此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只能靠国际组织”。请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东山外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政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6分。
1-33:CBABB,AAABC,AACDA,BDBAD,DADCC,ACBBCDCD
二、主观题(共54分)
35.(1)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过年方式日趋多样。(3分)文化: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的“年”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分)
36.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6分)
37.答案:(1)支持中医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中医医术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在治病救人方面有西医根本没有的独到方法。所以我们应该继承这一传统文化,并把它发扬光大。(7分)
(2)对待中医医术,我们应坚持在继承中发展。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我们应在继承中医优秀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的医疗设备,参考现代医学理论,把中医医术发展起来,真正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7分)
39.(1)亚太经合组织是专门性的国际组织,东盟、联合国是一般性的国际组织。当代国际组织的发展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的关注。 (6分)
(2)国际组织在解决气候问题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为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依靠相关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就解决气候问题开展交流、协调和合作。但国际组织受诸多因素制约,其作用有一定局限性。主权国家对解决气候问题应承担重大责任。因为主权国家是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可通过履行其职能和义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气候污染。 (6分)东山外语国际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是虚数单位,=___________;
2、已知命题直线,相交,命题直线,异面,则是的 条件;
3、运行如图的算法,则输出的结果是 ;
4、某地区打的士收费办法如下:不超过2公里 收7元,超过2公里时,每车收燃油附加费1元,并且超过的里程每公里收2.6元,(其他因素不考虑)计算收费标准的框图如图所示, 则①处应填____________;
5、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表示的数据中,中位数为___________;
6、样本容量为10的一组数据,它们的平均数是5,频率条形图如 图,则其标准差等于________(保留根号);
7、一个总体分为A,B两层,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已知B层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为,则总体中的个体数为__________;
8、先后抛掷两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朝上的面的点数分别为x、y,则满足的概率为________;
9、,在定义域内任取一点,使的概率是____;
10、双曲线的一个焦点是,则____________;
11、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e,若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则该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2、已知平面,直线满足:,那么
①; ②; ③; ④。
可由上述条件可推出的结论有 ;
13、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分别为和,若,且是整数,则的值为 ;
1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过正方形中心O 的直线 MN分别交正方形的边AB,CD于点M,N,则当取最小值时,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15、(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向量=(,),=(,),定义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若△的三边长成等比数列,且,求边所对角以及的大小。
16、(本题满分14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平面⊥平面,,,为的中点, 求证:(1)∥平面;(2)平面平面.
17、(本小题满分14分)
为了解学生升高情况,某校以10%的比例对全校700名学生按性别进行分层抽样调查,测得身高情况的统计图如下:
(Ⅰ)估计该校男生的人数;
(Ⅱ)估计该校学生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概率;
(Ⅲ)从样本中身高在165~180cm之间的女生中任选2人,求至少有1人身高在170~18cm之间的概率。
18、(本小题满分16分)
如图,椭圆的右焦点为,右准线为,
(1)求到点和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
(2)过点作直线交椭圆于点,又直线交于点,若,
求线段的长;
(3)已知点的坐标为,直线交直线于点,且和椭圆的一个交点为点,是否存在实数,使得,若存在,求出实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本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
(1)若关于的方程只有一个实数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本题满分16分)
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已知
(1)求数列通项公式;
(2)在与之间插入n个数,使这n+2个数组成一个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Ⅰ)求证:;
(Ⅱ)在数列中是否存在三项(其中m,k,p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这样的三项;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东山外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参考解答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15.解:(1)f(x)=
p·q=(sin x,cos x)·(cos x,cos x)=sin xcos x+cos2x…………2分
=sin 2x+·=sin 2x+cos 2x+
=sin(2x+)+.………………………………4分
∴f(x)的最小正周期为T==π.……………………………6分
(2)∵a、b、c成等比数列,∴b2=ac,…………………………7分
又c2+ac-a2=bc.
∴cos A====.……………………10分
又∵0f(A)=sin(2×+)+=sin π+=.……………………14分
16.解:(1)设,连接,易知是的中点,
∵是中点.∴在△中,∥, …………2分
∵平面,平面,
∴∥平面. ………………………………6分
(2)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
平面,又平面,
又,,平面,……………………10分
在中,为的中点,
,平面,
又平面, 平面平面.……………………………14分
17. 解:
(Ⅰ)样本中男生人数为40,由分层抽样比例为10%估计全校男生人数为400人。
(Ⅱ)由统计图知,样本中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学生有14+13+4+3+1=35人,样本容量为70,所以样本中学生身高在170~180cm之间的概率p=0.5
(Ⅲ)样本中女生身高在165~180cm之间的人数为10,身高在170~180cm之间的人数为4,
设A表示事件“从样本中身高在165~180cm之间的女生中任取2人,至少有1人身高在170~180cm之间”,则(或)
(3)假设存在实数满足题意.
由已知得 ①

椭圆C: ③
由①②解得,.
由①③解得,. ………………………12分
∴,

故可得满足题意. ………………………16分
19解:(1)方程,即,变形得,
显然,已是该方程的根,从而欲原方程只有一解,即要求方程,
有且仅有一个等于1的解或无解,
结合图形得. ……………………6分
(2)不等式对恒成立,即(*)对恒成立,
①当时,(*)显然成立,此时; ……………………8分
20题答案:
G
B
A
D
C
F
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