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领会平等的真谛所在。
过程与方法体会:提高对“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辩证认识能力;初步培养用法律的视角认识自由和平等的真谛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与技能: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懂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掌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无法治不自由,认识自由和法治的关系。正确认识平等,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教学过程】
环节一:明确目标,交流新知一、导入新课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这样一首著名诗歌:“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那么自由到底有什么魔力,让诗人认为它比生命和爱情更重要呢?纪念堂我们就一起来探求自由与平等的真谛吧。
二、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出生朗读进行明确)
三、交流新知组内交流,明确以下问题:
①自由的价值是什么?
②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
③自由的含义是什么?
④自由和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环节二:讲授新课,释疑点拨(一)理解“无法治不自由”活动一:情景小剧场4名同学上台表演
3个小情景剧,剧情分别是:
1、甲同学由于受到父母的严格管教向乙抱怨自己的烦恼,感到自己不自由。
2、甲乙同学旅游中甲同学想攀爬和刻画文物被乙同学制止。
3、甲乙同学购买旅游纪念品时与店老板丙同学产生纠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体会“自由”。
活动二;小组讨论小组思考讨论:
1、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并举例说明。友情提醒: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等方面多角度思考,每位同学都积极发言。
2、在文物古迹上刻字是自由吗?你知道哪些法律有相关规定?面对旅游购物中的纠纷你会怎么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讨论,完成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展示。教师适时给与点拨和总结,将本目
4个小问题一一解答,学生做好笔记并进行朗读。
(二)法眼看平等
活动三:展示图片
1、多媒体展示四张图片:爱心专座、军人优先、招聘简章、城乡选举。据此提问:你认为是平等吗?什么是平等?学生思考后回答,做出自己的判断,教师继续发问:“为什么符合平等呢”。教师重点点拨军人优先:当发生战争时,军人始终是冲在第一线的,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引出平等的含义。
2、介绍“圆桌会议”请学生介绍圆桌会议,教师对其规则进行补充,使学生知道追求平等是人类的共同心声。引导总结: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活动四:观看视频,提炼观点播放一段视频:海南律师违停反贴告知书威胁交警。学生思考:视频中是如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1.平等享有各项权利
2.平等履行各项义务(权利义务平等)
3.平等受法律保护
4.平等依法予以追究(违法/犯罪)(法律适用平等)
环节三:拓展延伸,理解升华在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对法律意义上平等的两层含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有同学认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针对这一疑惑,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搜集整理相关案例,加深理解。
环节四:课堂小结,归纳提高通过本课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教师寄语:学了今天这一课,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今后的生活中追求自由、践行平等。
环节五:达标检测下发当堂检测,学生限时完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1.
2019

7

16
日,女子高铁误点强行闯闸门,进站后又用血肉之躯阻挡列车前行,最终女子以阻碍交通工具运行和扰乱公共秩序被当地警方依法行政拘留九日。这警示我们()
①我国公民在生活中享有的自由是非常有限的②行使权利有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③违反规则的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处罚④自由的实现不得触碰法律的红线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
下列对自由叙述正确的有(  )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③社会生活中有了法治的约束,自由空间越来越小④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2020

8

4
日,29
岁的网约车司机王某在
QQ
群发布自己
PS
的“客管人员高温下累死”的文字和图片,造谣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因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王某被处以行政拘留
5
日的处罚。这一案例说明(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③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利益④网络的应用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
去年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案件
4.5
万件
6.3
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35
人,厅局级干部
240
人......你对这一报告内容的正确理解是(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②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惩治贪污腐败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④权力至上,权力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并保障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去年11

99
日,中纪委网站刊发《“老虎”“苍蝇”一起打--十八大以来查办案件工作综述》文章指出,过去一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
17.217.2
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8.218.2
万人.材料表明(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官员违法要受到最严厉的制裁③国家治理离不开法律④我国的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6.
材料一:有人说:“过度的自由不是一件好事,约束虽然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人的自由,但在另一些领域给予人更多的自由。自由和限制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方面的兼顾,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自由。”
材料二: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但不减速反而抢行,已在不少地方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交通乱象。到
2021

6
月起,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各地重点围绕不礼让斑马线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启动集中整治一进行了四年。这些年来,“礼让斑马线”里的一个“礼”字,活生生把法律义务降格成了道德责任。好像在斑马线面前,机动车踩不踩刹车都是很自由的事情。殊不知,斑马线前减速慢行并非高级的道德责任,而是基本的法律义务。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自由和限制是一对孪生兄弟”?(2
分)
(2)材料二中“以法治刚性守护斑马线安全”的做法体现了法治和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