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江山市城南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衢州江山市城南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衢州江山市城南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9题;共15分)
1.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观念共和思想??????????????????????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答案】
A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辛亥革命而是为思考为走路”,是在考查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影响。
A“传播了民主观念共和思想”符合题意,故A正确;
B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没有结束专制独裁统治,故B错误;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故C错误;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难度适中。抓住“辛亥革命”、“脑袋”等关键信息。
2.据郑超麟回忆:“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
A.?民主法治观念?????????B.?自由开放意识?????????C.?爱国救亡精神?????????D.?实业救国愿望
【答案】
C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中华民国八年......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推断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
A民主法治观念在当时尚未觉醒,故A不符合题意;
B自由开放意识在当时未深入人心,故B不符合题意;
C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故C符合题意;
D实业救国愿望是在甲午战争后出现的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选项中相关思想出现的时间跨度大。
3.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回答小题。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下列史实能体现的是(
???)
①1911年北京学生高呼“还我青岛”,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②1915年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为中华民族觉醒做出巨大贡献。
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孙中山先生合作,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④1927年周恩来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实现的使命为(
???)
A.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
B.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取得了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完全胜利,实现了民族觉醒
D.实现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答案】
(1)D
(2)B
【考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工农武装割据,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①“还我青岛”是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①错误;
②1915年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故②正确;
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故③错误;
④1927年周恩来在大革命失败后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故④正确。
故②④表述正确。
(2)A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故A错误;
B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B正确;
C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故C错误;
D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故D错误。
故答案为:(1)D(2)B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难度适中。选项中时间跨度大,容易混淆。
4.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
C
【考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可知描述的事件是遵义会议。
A中共一大通过了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和党的奋斗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
B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故B不符合题意;
C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故C正确;
D中国人民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故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的内容的识记,较容易。会议较多,内容也容易混淆。
5.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八七会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遵义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出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D.?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
【答案】
D
【考点】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分析】A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一大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故A错误;
B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故B错误;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故C错误;
D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党的历史上重要会议的内容。会议较多,内容容易混淆。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渡江战役
②百团大战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①④??????????????????D.?②④③①
【答案】
B
【考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渡江战役是发生在1949年,百团大战是1940-1942年,平津战役是1948-1949年,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故先后是百团大战-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军事行动的时间,属于识记,为容易题。
7.梁启超认为“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
A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
意大利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欧洲战场胜利结束
A.?A??????????????????????????????????B.?B??????????????????????????????????C.?C??????????????????????????????????D.?D
【答案】
A
【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故A正确;
B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故B错误;
C意大利投降,北非战事结束,故C错误;
D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投降标志着欧洲战事结束,故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重大事件的影响,难度适中,容易混淆。
8.某校举办主题为“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的图片展。以下适合参展的图片有(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D
【考点】改革开放,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壮丽七十载”,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辉煌成就。
①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1949年开国大典,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故②符合题意;
③1978年小岗村的秘密契约,拉开了改革的序幕,故③符合题意;
④2017年设立雄安新区,培育创新发展新引擎,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跨越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中雄安新区的建设,介绍不多,学生可通过排除法解答。
9.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大事变”指的是(
???)
A.?辛亥革命胜利???????B.?五四运动爆发???????C.?中国共产党诞生???????D.?国共第一次合作
【答案】
C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可知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
A辛亥革命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A不符合题意;
B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故C正确;
D国共第一次合作后,迅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属于容易题。解题时抓住“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即可。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20分)
10.1919—1949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部分历史镜头
图1
图2
图3
历史镜头一:学生印发的通告
历史镜头二:中共一大会址
历史镜头三:开国大典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历史》
(1)补充完整材料一中A,B的内容。
(2)写出材料二中三个历史镜头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镜头一的历史事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阐述新民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答案】
(1)A:土地革命战争;B:抗日战争。
(2)历史镜头之一:“五四”运动;历史镜头之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或中共一大的召开);历史镜头之三:新中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
影响: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
(3)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考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1927年蒋介石发动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中国历史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直至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
(2)镜头一中“还我青岛”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镜头二是中共一大会址,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镜头三“开国大典”,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3)材料三中“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故答案为:(1)
A:土地革命战争;B:抗日战争。
(2)历史镜头之一:“五四”运动;历史镜头之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或中共一大的召开);历史镜头之三:新中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
影响: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
(3)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点评】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及意义。结合材料信息判断事件,难度适中。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电报
材料二: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踊跃参军。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前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材料三:解放战争(1946.7—1950.6)国共军队人员损失统计表
?
①伤亡
②被俘
③起义
④投诚
国民党军队
171.1万人
458.7万人
84.7万人
63.4万人
共产党军队
131.3万人
1.4万人


【注】解放战争时国民党统治区“许多人以树皮、野草、观音土充饥,甚至卖儿卖女,全家自杀”。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电报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2)材料二中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综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并且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坚持不同的建国主张。
(2)千里跃进大别山。
(3)原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参战热情;国民党统治崩溃,不得人心。
启示:人心向背是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执政者应当执政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考点】内战的爆发,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根据电报内容可知蒋介石在“倭寇投降”之际,邀请毛泽东赴重庆(陪都)谈判,故此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民主,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国共两党坚持不同的建国主张。
(2)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3)材料二“解放军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踊跃参军”体现了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材料三中国民党军队起义和投诚人数多,说明国民党的统治崩溃,不得人心。可见,民心是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故答案为:(1)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坚持不同的建国主张。
(2)千里跃进大别山
(3)原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参战热情;国民党统治崩溃,不得人心。启示:人心向背是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执政者应当执政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需要学生运用相关史实,分析历史事件,掌握史论结合的方法。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衢州江山市城南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9题;共15分)
1.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观念共和思想??????????????????????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2.据郑超麟回忆:“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
A.?民主法治观念?????????B.?自由开放意识?????????C.?爱国救亡精神?????????D.?实业救国愿望
3.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回答小题。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下列史实能体现的是(
???)
①1911年北京学生高呼“还我青岛”,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②1915年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为中华民族觉醒做出巨大贡献。
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孙中山先生合作,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④1927年周恩来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实现的使命为(
???)
A.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
B.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取得了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完全胜利,实现了民族觉醒
D.实现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4.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八七会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遵义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出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D.?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渡江战役
②百团大战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①④??????????????????D.?②④③①
7.梁启超认为“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
A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
意大利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欧洲战场胜利结束
A.?A??????????????????????????????????B.?B??????????????????????????????????C.?C??????????????????????????????????D.?D
8.某校举办主题为“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的图片展。以下适合参展的图片有(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大事变”指的是(
???)
A.?辛亥革命胜利???????B.?五四运动爆发???????C.?中国共产党诞生???????D.?国共第一次合作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20分)
10.1919—1949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部分历史镜头
图1
图2
图3
历史镜头一:学生印发的通告
历史镜头二:中共一大会址
历史镜头三:开国大典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历史》
(1)补充完整材料一中A,B的内容。
(2)写出材料二中三个历史镜头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镜头一的历史事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阐述新民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电报
材料二: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踊跃参军。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前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材料三:解放战争(1946.7—1950.6)国共军队人员损失统计表
?
①伤亡
②被俘
③起义
④投诚
国民党军队
171.1万人
458.7万人
84.7万人
63.4万人
共产党军队
131.3万人
1.4万人


【注】解放战争时国民党统治区“许多人以树皮、野草、观音土充饥,甚至卖儿卖女,全家自杀”。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电报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2)材料二中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综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并且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A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辛亥革命而是为思考为走路”,是在考查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影响。
A“传播了民主观念共和思想”符合题意,故A正确;
B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没有结束专制独裁统治,故B错误;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故C错误;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难度适中。抓住“辛亥革命”、“脑袋”等关键信息。
2.【答案】
C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中华民国八年......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推断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
A民主法治观念在当时尚未觉醒,故A不符合题意;
B自由开放意识在当时未深入人心,故B不符合题意;
C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故C符合题意;
D实业救国愿望是在甲午战争后出现的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选项中相关思想出现的时间跨度大。
3.【答案】
(1)D
(2)B
【考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工农武装割据,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①“还我青岛”是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①错误;
②1915年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故②正确;
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故③错误;
④1927年周恩来在大革命失败后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故④正确。
故②④表述正确。
(2)A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故A错误;
B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B正确;
C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故C错误;
D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故D错误。
故答案为:(1)D(2)B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难度适中。选项中时间跨度大,容易混淆。
4.【答案】
C
【考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可知描述的事件是遵义会议。
A中共一大通过了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和党的奋斗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
B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故B不符合题意;
C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故C正确;
D中国人民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故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的内容的识记,较容易。会议较多,内容也容易混淆。
5.【答案】
D
【考点】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分析】A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一大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故A错误;
B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故B错误;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故C错误;
D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党的历史上重要会议的内容。会议较多,内容容易混淆。
6.【答案】
B
【考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渡江战役是发生在1949年,百团大战是1940-1942年,平津战役是1948-1949年,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故先后是百团大战-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军事行动的时间,属于识记,为容易题。
7.【答案】
A
【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故A正确;
B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故B错误;
C意大利投降,北非战事结束,故C错误;
D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投降标志着欧洲战事结束,故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重大事件的影响,难度适中,容易混淆。
8.【答案】
D
【考点】改革开放,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壮丽七十载”,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辉煌成就。
①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1949年开国大典,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故②符合题意;
③1978年小岗村的秘密契约,拉开了改革的序幕,故③符合题意;
④2017年设立雄安新区,培育创新发展新引擎,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跨越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中雄安新区的建设,介绍不多,学生可通过排除法解答。
9.【答案】
C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可知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
A辛亥革命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A不符合题意;
B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故C正确;
D国共第一次合作后,迅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属于容易题。解题时抓住“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即可。
二、非选择题
10.【答案】
(1)A:土地革命战争;B:抗日战争。
(2)历史镜头之一:“五四”运动;历史镜头之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或中共一大的召开);历史镜头之三:新中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
影响: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
(3)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考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1927年蒋介石发动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中国历史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直至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
(2)镜头一中“还我青岛”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镜头二是中共一大会址,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镜头三“开国大典”,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3)材料三中“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故答案为:(1)
A:土地革命战争;B:抗日战争。
(2)历史镜头之一:“五四”运动;历史镜头之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或中共一大的召开);历史镜头之三:新中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
影响: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
(3)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点评】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及意义。结合材料信息判断事件,难度适中。
11.【答案】
(1)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坚持不同的建国主张。
(2)千里跃进大别山。
(3)原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参战热情;国民党统治崩溃,不得人心。
启示:人心向背是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执政者应当执政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考点】内战的爆发,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根据电报内容可知蒋介石在“倭寇投降”之际,邀请毛泽东赴重庆(陪都)谈判,故此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民主,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国共两党坚持不同的建国主张。
(2)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3)材料二“解放军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踊跃参军”体现了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材料三中国民党军队起义和投诚人数多,说明国民党的统治崩溃,不得人心。可见,民心是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故答案为:(1)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坚持不同的建国主张。
(2)千里跃进大别山
(3)原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参战热情;国民党统治崩溃,不得人心。启示:人心向背是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执政者应当执政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需要学生运用相关史实,分析历史事件,掌握史论结合的方法。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