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18八上·定海期末)《神秘的北纬30度》一书列举了许多令小轩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如北纬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国三里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这么多古文化集中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  )
A.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B.生活方式相同所致
C.文明交流的结果 D.地理环境的影响
2.(2018八上·定海期末)下列历史现象中,与“民主”的精神内涵直接关联的是(  )
A.古希腊公民大会 B.古罗马屋大维元首制
C.西汉“推恩令” D.北宋“杯酒释兵权”
3.(2018八上·定海期末)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
A.王安石变法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大化改新
4.(2018八上·定海期末)历史上有几个国号“周”的朝代,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①西周的禅让制和礼乐制有效地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②东周时期周王衰微,诸侯强大,先后经历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③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加强了南北联系
④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并相继消灭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8八上·定海期末)小轩为应邀来学校访问的学者设计了讲座海报,下列符合该主题内容的有(  )
①华佗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习的经典
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③祖冲之编写的《缀术》,为我国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④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18八上·定海期末)“鉴王商赢”节目存央视热播,真宗旨是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下列史实可能会涉及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B.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
C.唐太宗减轻赋税劳役 D.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7.(2018八上·定海期末)根据局部年代尺,回答问题。
(1)据地方史料记载,738年置翁山县,此为舟山建县之始。据此推算,舟山建县始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与A、C阶段相比,B阶段历史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据年代尺判断B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
A.游牧文化为主 B.国家实现统一
C.多个政权并立 D.民族实现和睦
8.(2018八上·定海期末)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始于(  )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
9.(2018八上·定海期末)以下统治者的举措与其产生的影响匹配正确的有(  )
序号 举措 影响
① 秦始皇采用郡县制 有利于巩同国家统一
②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③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人西藏 西藏成为唐朝正式的行政区
④ 忽必烈建立行省制 对广阔的疆域实行了有效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2018八上·定海期末)中国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又各具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其后两千多年,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
材料二:不同时期统治者对某一学派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在秦汉与隋唐之间,有一个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的战争。使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1)指出材料一中“虎气腾腾”的表现是什么,并分析影响其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2)材料二指的是哪一学派 A、B两处表明统治者对该学派态度截然相反,A、B分别对应什么事件?虽然态度不同,但目的却是一致的,你认为一致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指哪一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怎样的特点7
11.(2018八上·定海期末)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判,同答问题。
【经济篇】
【制度篇】
秦、汉、隋、唐这四个两两相承的皇朝,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相似的历史运行轨迹:大乱(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大统→并创设制度(秦、隋)→速亡(秦、隋)→再统一并出现“治世”(汉、唐)。
【科技篇】
(1)图1和图2货币分别出现于哪个朝代 并分别指出它们对当时经济发展的作用。
(2)列举秦、隋两朝的制度创新各一项,并分析汉唐“治世”产生的共同原因。
(3)列举一项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并指出它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积极影响。
12.(2018八上·定海期末)地中海沿岸是古代诸多文明演绎的舞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大帝国的疆域
材料二:这两大帝国的兴起与宗教如影相随,帝国与宗教的碰撞和整合始终贯穿它们之间。
材料三: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请分别写出图1、图2所示帝国的名称。
(2)结合所学指出这两大帝国和宗教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随你对这两大帝国扩张的认识。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这两大帝国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
【解析】【分析】“北纬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最初的文明产生于农业生产效率较高的大河流域;东方文明古埃及(位于北非)、中国(位于东亚)和古国巴比伦(位于西亚)它们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河孕育了题干的古代文明。
ABC三项都不是这么多古文化集中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该是这么多古文化集中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在《神秘的北纬30度》一书中列举了许多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为依托,考查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的知识。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
2.【答案】A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公民大会是当时最高权力机关,全体男性成年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很多公民还可以通过抽签,担任政府各级官职。
A项古希腊公民大会与“民主”的精神内涵直接关联,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民主”的精神内涵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准确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关内容。
3.【答案】D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孝德天皇年号“大化”,史称“大化改新”,是日本的汉化过程。
ABC三项都是中国的改革,不符合题意;
D项大化改新是“汉化”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大化改新,知道汉化是指在大化改新中日本仿效隋唐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的改革。
4.【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分封制是宗法制和礼乐制的根本和基础,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周公又制定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显示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①正确; 东周时期周王衰微,诸侯强大。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②正确;杨坚属于北周的胡汉关陇世家,于北周宣帝继位后逐渐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静帝即位后,身为外戚的杨坚控制朝政,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亡,杨坚定国号为“隋”。隋文帝于587年废除后梁,于589年隋灭陈之战攻灭南朝陈。隔年9月,控制岭南地区的冼夫人归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统,隋朝结束了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出统一的国家,加强了南北联系。③正确;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与西夏、辽并立,④错误。
C项②③④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几个国号“周”的朝代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C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黄帝内经》不是华佗编定的,①错误。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华佗重视疾病的预防,创造了“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祖冲之是我国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②③④正确。
C项②③④符合主题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华佗的医学成就、《齐民要术》、祖冲之、张仲景的相关史实。识记与灵活掌握璀璨的中华文明的相关史实。
6.【答案】B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结合题干“《鉴史问廉》”“廉政文化”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个州(监察史),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郡国高官的监察。刺史“以六条问事”,第一条是监察“强宗豪右”,第五条是监察郡守、蔚和王国相。这套监察制度比秦朝的监察制度严密得多,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整个官僚机构的控制。
A项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
B项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可能会涉及,符合题意;
C项唐太宗减轻赋税劳役是唐朝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
D项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是北宋的军事管理政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制度,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题干中要求是“廉政”,即和监督制度有关。
7.【答案】(1)A
(2)C
【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解析】【分析】(1) 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安史之乱”后,唐朝日趋衰落,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738年应处于唐朝时期。
A项①为唐朝,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建立与灭亡的时间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朝的建立和灭亡时间。
(2) B阶段为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辽宋夏金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党项人建立西夏,女真人建立金,以及汉人建立宋朝。各民族政权并立,互相攻伐,有战有和。因此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
C项多个政权并立是B阶段的时代特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知道其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注意掌握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
8.【答案】D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D项元朝中央政府开始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为依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知识。注意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9.【答案】B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元朝。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③ 匹配错误。
B项①②④ 匹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统治者的举措与其产生的影响。需要准确识记元朝设宣政院的意义。
10.【答案】(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
(2)儒家思想。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是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点:活泼开放,并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
【知识点】百家争鸣;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1)国家材料一中的“……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联系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2)联系所学知识,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出现材料二图中现象,由此判断材料二指的是儒家学派。
(3)在秦汉与隋唐之间出现的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地向内迁,北方战乱较多,少数民族和汉族长期杂居过程中民族融合不断,各族人民与汉族民族融合时,也带来了他们优秀思想文化,为汉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故答案为:(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
(2)儒家思想。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是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点:活泼开放,并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1)图1:西汉;统一铸造货币,极走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图2:北宋;方便携带和交换,适应当时繁荣的商品经济。
(2)秦: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隋:三省六部制(或科举制)。原因:统一的国家;不断完善的制度;经济有一定的恢复等等。(两点即可)
(3)造纸术。这一技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他古代科技成就也可.影响符合要求即可)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昌盛的秦汉文化;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1)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极大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2)根据所学知识,秦隋两代都有制度创新,分别是秦: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郡县制。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汉唐统治者都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3)在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是四大发明。可从四大发明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积极影响去回答。如: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促进了人类文化教育事业的传播和发展,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活字印刷术,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人类文化教育事业的传播和发展。
故答案为:(1)图1:西汉;统一铸造货币,极大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图2:北宋;方便携带和交换,适应当时繁荣的商品经济。
(2)秦: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隋:三省六部制(或科举制)。原因:统一的国家;不断完善的制度;经济有一定的恢复等等。(两点即可)
(3)造纸术。这一技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他古代科技成就也可,影响符合要求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秦、隋两朝的制度创新,汉唐“治世”产生的共同原因,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的积极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1)图1:罗马帝国;图2:阿拉伯帝国。
(2)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有传道士宣传耶稣基督的宗教,后被称为基督教。面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的动荡.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促进了半岛统一,最终建立阿拉伯帝国。
(3)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4)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世界的联系等等。(一点即可)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1)根据图1中关键信息“罗马”“地中海成为内湖”,可知是罗马帝国;图片2关键信息“632年””麦地那”,结合所学可知是阿拉伯帝国。
(2)依据图中宗教建筑的特点.可以判断图3是基督教的教堂,图4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结合所学归纳罗马帝国与基督教创立传播的关系,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即可。
(3)依据材料中“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帝国扩张中珏然伴随着军事侵略和武力掠夺,但对文化的交流和各地联系也具有促进作用。
(4)依据材料和所给信息,可以从地域、文化、扩张的影响等角度寻找共同点。
故答案为:(1)图1:罗马帝国;图2:阿拉伯帝国。
(2)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有传道士宣传耶稣基督的宗教,后被称为基督教。面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的动荡.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促进了半岛统一,最终建立阿拉伯帝国。
(3)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4)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世界的联系等等。(一点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18八上·定海期末)《神秘的北纬30度》一书列举了许多令小轩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如北纬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国三里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这么多古文化集中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  )
A.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B.生活方式相同所致
C.文明交流的结果 D.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D
【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
【解析】【分析】“北纬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最初的文明产生于农业生产效率较高的大河流域;东方文明古埃及(位于北非)、中国(位于东亚)和古国巴比伦(位于西亚)它们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河孕育了题干的古代文明。
ABC三项都不是这么多古文化集中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该是这么多古文化集中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在《神秘的北纬30度》一书中列举了许多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为依托,考查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的知识。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
2.(2018八上·定海期末)下列历史现象中,与“民主”的精神内涵直接关联的是(  )
A.古希腊公民大会 B.古罗马屋大维元首制
C.西汉“推恩令” D.北宋“杯酒释兵权”
【答案】A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公民大会是当时最高权力机关,全体男性成年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很多公民还可以通过抽签,担任政府各级官职。
A项古希腊公民大会与“民主”的精神内涵直接关联,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民主”的精神内涵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准确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关内容。
3.(2018八上·定海期末)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
A.王安石变法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大化改新
【答案】D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孝德天皇年号“大化”,史称“大化改新”,是日本的汉化过程。
ABC三项都是中国的改革,不符合题意;
D项大化改新是“汉化”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大化改新,知道汉化是指在大化改新中日本仿效隋唐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的改革。
4.(2018八上·定海期末)历史上有几个国号“周”的朝代,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①西周的禅让制和礼乐制有效地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②东周时期周王衰微,诸侯强大,先后经历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③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加强了南北联系
④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并相继消灭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分封制是宗法制和礼乐制的根本和基础,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周公又制定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显示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①正确; 东周时期周王衰微,诸侯强大。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②正确;杨坚属于北周的胡汉关陇世家,于北周宣帝继位后逐渐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静帝即位后,身为外戚的杨坚控制朝政,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亡,杨坚定国号为“隋”。隋文帝于587年废除后梁,于589年隋灭陈之战攻灭南朝陈。隔年9月,控制岭南地区的冼夫人归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统,隋朝结束了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出统一的国家,加强了南北联系。③正确;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与西夏、辽并立,④错误。
C项②③④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几个国号“周”的朝代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2018八上·定海期末)小轩为应邀来学校访问的学者设计了讲座海报,下列符合该主题内容的有(  )
①华佗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习的经典
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③祖冲之编写的《缀术》,为我国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④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黄帝内经》不是华佗编定的,①错误。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华佗重视疾病的预防,创造了“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祖冲之是我国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②③④正确。
C项②③④符合主题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华佗的医学成就、《齐民要术》、祖冲之、张仲景的相关史实。识记与灵活掌握璀璨的中华文明的相关史实。
6.(2018八上·定海期末)“鉴王商赢”节目存央视热播,真宗旨是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下列史实可能会涉及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B.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
C.唐太宗减轻赋税劳役 D.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答案】B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结合题干“《鉴史问廉》”“廉政文化”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个州(监察史),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郡国高官的监察。刺史“以六条问事”,第一条是监察“强宗豪右”,第五条是监察郡守、蔚和王国相。这套监察制度比秦朝的监察制度严密得多,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整个官僚机构的控制。
A项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
B项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可能会涉及,符合题意;
C项唐太宗减轻赋税劳役是唐朝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
D项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是北宋的军事管理政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制度,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题干中要求是“廉政”,即和监督制度有关。
7.(2018八上·定海期末)根据局部年代尺,回答问题。
(1)据地方史料记载,738年置翁山县,此为舟山建县之始。据此推算,舟山建县始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与A、C阶段相比,B阶段历史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据年代尺判断B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
A.游牧文化为主 B.国家实现统一
C.多个政权并立 D.民族实现和睦
【答案】(1)A
(2)C
【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解析】【分析】(1) 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安史之乱”后,唐朝日趋衰落,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738年应处于唐朝时期。
A项①为唐朝,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建立与灭亡的时间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朝的建立和灭亡时间。
(2) B阶段为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辽宋夏金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党项人建立西夏,女真人建立金,以及汉人建立宋朝。各民族政权并立,互相攻伐,有战有和。因此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
C项多个政权并立是B阶段的时代特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知道其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注意掌握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
8.(2018八上·定海期末)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始于(  )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
【答案】D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D项元朝中央政府开始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为依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知识。注意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9.(2018八上·定海期末)以下统治者的举措与其产生的影响匹配正确的有(  )
序号 举措 影响
① 秦始皇采用郡县制 有利于巩同国家统一
②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③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人西藏 西藏成为唐朝正式的行政区
④ 忽必烈建立行省制 对广阔的疆域实行了有效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元朝。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③ 匹配错误。
B项①②④ 匹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统治者的举措与其产生的影响。需要准确识记元朝设宣政院的意义。
二、非选择题
10.(2018八上·定海期末)中国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又各具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其后两千多年,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
材料二:不同时期统治者对某一学派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在秦汉与隋唐之间,有一个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的战争。使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1)指出材料一中“虎气腾腾”的表现是什么,并分析影响其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2)材料二指的是哪一学派 A、B两处表明统治者对该学派态度截然相反,A、B分别对应什么事件?虽然态度不同,但目的却是一致的,你认为一致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指哪一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怎样的特点7
【答案】(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
(2)儒家思想。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是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点:活泼开放,并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
【知识点】百家争鸣;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1)国家材料一中的“……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联系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2)联系所学知识,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出现材料二图中现象,由此判断材料二指的是儒家学派。
(3)在秦汉与隋唐之间出现的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地向内迁,北方战乱较多,少数民族和汉族长期杂居过程中民族融合不断,各族人民与汉族民族融合时,也带来了他们优秀思想文化,为汉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故答案为:(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
(2)儒家思想。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是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点:活泼开放,并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2018八上·定海期末)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判,同答问题。
【经济篇】
【制度篇】
秦、汉、隋、唐这四个两两相承的皇朝,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相似的历史运行轨迹:大乱(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大统→并创设制度(秦、隋)→速亡(秦、隋)→再统一并出现“治世”(汉、唐)。
【科技篇】
(1)图1和图2货币分别出现于哪个朝代 并分别指出它们对当时经济发展的作用。
(2)列举秦、隋两朝的制度创新各一项,并分析汉唐“治世”产生的共同原因。
(3)列举一项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并指出它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积极影响。
【答案】(1)图1:西汉;统一铸造货币,极走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图2:北宋;方便携带和交换,适应当时繁荣的商品经济。
(2)秦: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隋:三省六部制(或科举制)。原因:统一的国家;不断完善的制度;经济有一定的恢复等等。(两点即可)
(3)造纸术。这一技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他古代科技成就也可.影响符合要求即可)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昌盛的秦汉文化;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1)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极大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2)根据所学知识,秦隋两代都有制度创新,分别是秦: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郡县制。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汉唐统治者都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3)在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是四大发明。可从四大发明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积极影响去回答。如: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促进了人类文化教育事业的传播和发展,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活字印刷术,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人类文化教育事业的传播和发展。
故答案为:(1)图1:西汉;统一铸造货币,极大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图2:北宋;方便携带和交换,适应当时繁荣的商品经济。
(2)秦: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隋:三省六部制(或科举制)。原因:统一的国家;不断完善的制度;经济有一定的恢复等等。(两点即可)
(3)造纸术。这一技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他古代科技成就也可,影响符合要求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秦、隋两朝的制度创新,汉唐“治世”产生的共同原因,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的积极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2018八上·定海期末)地中海沿岸是古代诸多文明演绎的舞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大帝国的疆域
材料二:这两大帝国的兴起与宗教如影相随,帝国与宗教的碰撞和整合始终贯穿它们之间。
材料三: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请分别写出图1、图2所示帝国的名称。
(2)结合所学指出这两大帝国和宗教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随你对这两大帝国扩张的认识。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这两大帝国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案】(1)图1:罗马帝国;图2:阿拉伯帝国。
(2)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有传道士宣传耶稣基督的宗教,后被称为基督教。面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的动荡.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促进了半岛统一,最终建立阿拉伯帝国。
(3)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4)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世界的联系等等。(一点即可)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1)根据图1中关键信息“罗马”“地中海成为内湖”,可知是罗马帝国;图片2关键信息“632年””麦地那”,结合所学可知是阿拉伯帝国。
(2)依据图中宗教建筑的特点.可以判断图3是基督教的教堂,图4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结合所学归纳罗马帝国与基督教创立传播的关系,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即可。
(3)依据材料中“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帝国扩张中珏然伴随着军事侵略和武力掠夺,但对文化的交流和各地联系也具有促进作用。
(4)依据材料和所给信息,可以从地域、文化、扩张的影响等角度寻找共同点。
故答案为:(1)图1:罗马帝国;图2:阿拉伯帝国。
(2)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有传道士宣传耶稣基督的宗教,后被称为基督教。面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的动荡.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促进了半岛统一,最终建立阿拉伯帝国。
(3)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4)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世界的联系等等。(一点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