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18七上·西湖期末)程程同学家张贴了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③浙江省政区图,④杭州市政区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比例尺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粗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D
(2)A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同图幅,范围小的比例尺大。所以,比例尺最大的是杭州市政区图。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同图幅,范围大的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粗略。四幅地图中,范围最大的是世界政区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粗略。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杭州市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杭州市地图>浙江省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2.(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地中海 B.苏伊士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乌拉尔山脉
(2)有关①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分布最广的是季风气候
C.地势中部低四周高,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D.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3)②大洲的居民主要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棕色人种
【答案】(1)B
(2)D
(3)C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
【解析】【分析】 (1)、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是亚洲,②是非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跨度较大,但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大洲是非洲,它的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
3.(2018七上·西湖期末)某地处于温带,降水季节差异大,夏季多雨,符合这一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
【解析】【分析】读气温曲线图可知,图中A、D各月气温都在20℃以上,属于热带;B和C两地,最高气温在20℃以上,最低气温在0℃左右,属于温带气候。读降水柱状图可知,B降水集中在夏季,C降水集中在冬季,符合题意的是B。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
4.(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2016年亚洲四个国家的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回答下面小题。
2016年亚洲四个国家的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国家 水稻种植面积(万公顷)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公顷) 加工后总产量(万吨)
印度 4296 3695 15876
越南 778 5581 4344
菲律宾 456 3869 1763
日本 148 5439 1041
(1)表中印度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B.是世界第一稻米出口国
C.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
D.国土面积大,平原所占比重大
(2)越南的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这得益于当地(  )
A.人口数量多 B.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C.技术力量强 D.稻作文化底蕴深厚
【答案】(1)D
(2)B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水稻种植面积大与该国土地面积大有关,故选择最后一项:国土面积大,平原所占比重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越南的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这得益于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其他条件影响不大。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东亚、东南亚、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单产高,亚洲水稻种植区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少,故在这里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充足。
5.(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两极地区图,回答小面小题。
(1)关于两极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有(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周围被大洋环绕
③北极地区以大洋为主,周围被大陆和岛屿环绕
④由于人类活动,两极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科学研究,不属于南极科考队员科考项目的是(  )
A.冰川考察 B.气象监测 C.天文观察 D.雨林调查
【答案】(1)C
(2)D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两极地区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解答。两极地区均为高纬度地区.故①错误;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中心,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中心,两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破坏,可见②③④都是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属于南极科考队员科考项目的是雨林调查。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大陆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它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在全球6块大陆中,南极大陆排名第5。南极大陆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个围绕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闭状态,是一块远离其他大陆、与文明世界完全隔绝的大陆,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学考察人员轮流在为数不多的考察站临时居住和工作。
6.(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图,判断下列关于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形
B.图乙: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C.图丙: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且坡度和缓
D.图丁:周围低,中间高,四周有山岭环绕
【答案】B
【知识点】地形的种类和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甲是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平坦开阔或起伏较小的地形; 图乙: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海拔较高,地面有起伏且坡度较大的山地; 图丁: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盆地。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的是丘陵。
7.(2018七上·西湖期末)小兵同学假期里去阿拉伯半岛旅游,他可以看到的景观有(  )
①悬挂美国、日本国旗的油轮在波斯湾沿岸港口来来往往
②穿白袍缠白头巾的白种人在麦加的清真寺里诵读《古兰经》
③阿拉伯半岛有很多“高脚屋”,牧民骑着骆驼出行
④沙漠里有高耸的井架,绿洲上生长着茂盛的枣椰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东石油宝库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高脚屋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干栏式”民居,是十分普遍的民居形式。主要适用于气候湿热地区。而阿拉伯半岛是干热的气候,这里的房屋大多墙厚,窗小,防止热空气进入房屋。 ③不正确,其余对。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阿拉伯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风俗习惯,这些习惯和他们生活的环境,信仰的宗教,以及古老的文化底蕴有关系。阿拉伯国家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穿长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风沙,又因信仰伊斯兰教在清真寺里诵读古兰经。
8.(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5°S左下安第斯山脉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图中E、F两地之间的自然景观是(  )
A.干旱草原 B.终年积雪 C.热带雨林 D.灌木丛生
【答案】D
【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地势和地形的变化会影响山地的气候,使得山地的植被等自然景观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 图中E、F两地之间的自然景观是灌木丛生。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秘鲁安第斯山区人民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在山区发展高寒种植业和畜牧业,展示了当地独特的生产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思考当地人是怎样顺应自然环境,和自然和谐相处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9.(2018七上·西湖期末)曾有有人说“瑞士是欧洲最没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指(  )
①矿产资源奇缺 ②水资源短缺
③高原山地气候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④耕地面积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瑞士——阿尔卑斯山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要想发展经济,必须依靠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但是瑞士没有;瑞士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气候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第一产业不发达;瑞士多山,耕地面积较小,不利于发展农业;但水资源短缺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瑞士在欧洲的中部,它在地理位置上不起眼,却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准最高的一个国家之一,那里的人均生产总值排列前茅,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被称为是世界花园和人间天堂,每年有几千万人来瑞士旅游。
10.(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7月份的非洲,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正值湿季,植物茂盛、牛马成群
②乙地很热,满眼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③丙地正值于季,草木稀疏、一片枯黄
④丁地闷热,几乎天天下雨,到处是茂密的森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躲避天敌 B.追逐水源和食物
C.躲避炎热天气 D.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答案】(1)B
(2)B
【知识点】非洲草原——传统牧场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月份的非洲,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正值旱季,植物稀疏,不会牛羊成群;其他说法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热带草原气候是一年分干旱两季,全年炎热。雨季植物繁茂,牛羊成群,旱季植物枯萎,食物短缺,为了寻找水源和食物不得不迁徙。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追逐水源和食物。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从赤道向南北依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11.(2018七上·西湖期末)小雅同学设计了四张区域或城市名片,与事实相符的有(  )
①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决定了人们生活的内容和节奏。
②南非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矿产业和制造业。但其生物资源极为贫乏。
③威尼斯是著名的商业港口。历史上,这里的居民多以商业和航海业为生。
④以色列灌溉农业技术主要依靠传统耕作方式,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南部地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威尼斯——水上都市;以色列节水王国;探究城市的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决定了人们生活的内容和节奏。②南非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矿产业和制造业。生物资源极为丰富。③威尼斯是著名的商业港口。历史上,这里的居民多以商业和航海业为生。④ 以色列地处干旱地带,南部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十分缺水。通过高科技手段节约水资源,势在必行。在农业科技方面,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废水利用和海水淡化技术等取得巨大成就。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以色列水资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在沙漠中建起了绿洲; 以色列人努力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发达的国家。
二、非选择题
12.(2018七上·西湖期末)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形分布。为发展旅游业,当地政府准备在图中河流a-e段开设漂流活动项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可用   辨认方向,由此可以判断,李村位于甲地的   方向
(2)在a—b、b—c、c—d、d—e四个河段中最惊险刺激的漂流河段是   段
(3)因修建水库李村计划搬迁,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宜修建移民新村的地点是   ,主要原因是   。
【答案】(1)指向标;西南
(2)c--d
(3)丙;此处海拔较低地势相对平坦,离水源近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
【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主要是地图中方向的判读。图中有指向标,因此为指向标定向法;以甲地为中心确定东南西北,判定李村在甲地的西南方向。
(2)读图可知,等高线最密集的河段是c—d,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3)根据题干“固修建水库李村计划搬迁,图中最宜修建移民新村的地点”的信息,读图可知,甲、乙、丁海拔较高,等高线较为密集,地势起伏大;丙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开阔,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适宜修建新居。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3.(2018七上·西湖期末)大豆原产于中国,现在美国和巴西大豆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美国
 
 
 
  种植期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巴西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种植期
                               
材料二:美国本土大豆互产区分布图(图一)和巴西大豆生产区分布图(图二)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比巴西大豆生长周期   (填“长”或“短”)。两国大豆收获期相差约半年的原因是   。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大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地形区),其生产特点   ;巴西大豆生产区主要分布在   (地形区),该地区气候类型是   。
(3)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巴西和美国大豆,单纯从运输成本考虑,   (国家)的优势明显,原因是什么?
【答案】(1)长;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季节刚好相反。
(2)中部太平原;高度机械化,产品商业化;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3)美国;从墨西哥湾经过巴拿马运河,横渡太平洋比从巴西运到中国近。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比巴西大豆生长周期长,纬度高,热量不足。 两国大豆收获期相差约半年的原因是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季节刚好相反。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大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大平原上,其生产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巴西的大豆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该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3)、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巴西和美国大豆,单纯从运输成本考虑, 美国的优势比较明显。其原因是从美国运输大豆到中国, 从墨西哥湾经过巴拿马运河,横渡太平洋比从巴西运到中国近。
【点评】美国大平原,位于美国中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外貌平整,缓缓向东倾斜。气候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地带性植物类型为草原型植被。美国大平原土壤肥沃,适于农业耕作,有机质含量很高。美国重要的粮食出口基地。
14.(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日本、澳大利亚两国简图,回答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大的共同点是   。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   国家。从图一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这样布局是因为   。从图二可以判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特点是   。
(3)请你说出这两个国家除矿产资源以外其他不同点:   。
【答案】(1)四面环海
(2)发达;沿海地区;日本的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发展需要的配套生产和生活工业也在附近;分布种类多样
(3)日本以渔业为主,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
【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
【解析】【分析】(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日本是个岛国,多优良海港。可知两国的海陆位置共同点是临海国家。故答案为:四面环海。
(2)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发达国家。从图示中可知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这样布局是为了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从图示可知澳大利亚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3)开放性试题,从人口分布、主要产业等回答都可以。故答案为: 日本以渔业为主,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
【点评】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对外依赖性较强,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便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
1 / 1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18七上·西湖期末)程程同学家张贴了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③浙江省政区图,④杭州市政区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比例尺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粗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地中海 B.苏伊士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乌拉尔山脉
(2)有关①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分布最广的是季风气候
C.地势中部低四周高,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D.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3)②大洲的居民主要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棕色人种
3.(2018七上·西湖期末)某地处于温带,降水季节差异大,夏季多雨,符合这一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4.(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2016年亚洲四个国家的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回答下面小题。
2016年亚洲四个国家的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国家 水稻种植面积(万公顷)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公顷) 加工后总产量(万吨)
印度 4296 3695 15876
越南 778 5581 4344
菲律宾 456 3869 1763
日本 148 5439 1041
(1)表中印度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B.是世界第一稻米出口国
C.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
D.国土面积大,平原所占比重大
(2)越南的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这得益于当地(  )
A.人口数量多 B.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C.技术力量强 D.稻作文化底蕴深厚
5.(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两极地区图,回答小面小题。
(1)关于两极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有(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周围被大洋环绕
③北极地区以大洋为主,周围被大陆和岛屿环绕
④由于人类活动,两极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科学研究,不属于南极科考队员科考项目的是(  )
A.冰川考察 B.气象监测 C.天文观察 D.雨林调查
6.(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图,判断下列关于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形
B.图乙: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C.图丙: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且坡度和缓
D.图丁:周围低,中间高,四周有山岭环绕
7.(2018七上·西湖期末)小兵同学假期里去阿拉伯半岛旅游,他可以看到的景观有(  )
①悬挂美国、日本国旗的油轮在波斯湾沿岸港口来来往往
②穿白袍缠白头巾的白种人在麦加的清真寺里诵读《古兰经》
③阿拉伯半岛有很多“高脚屋”,牧民骑着骆驼出行
④沙漠里有高耸的井架,绿洲上生长着茂盛的枣椰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5°S左下安第斯山脉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图中E、F两地之间的自然景观是(  )
A.干旱草原 B.终年积雪 C.热带雨林 D.灌木丛生
9.(2018七上·西湖期末)曾有有人说“瑞士是欧洲最没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指(  )
①矿产资源奇缺 ②水资源短缺
③高原山地气候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④耕地面积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7月份的非洲,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正值湿季,植物茂盛、牛马成群
②乙地很热,满眼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③丙地正值于季,草木稀疏、一片枯黄
④丁地闷热,几乎天天下雨,到处是茂密的森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躲避天敌 B.追逐水源和食物
C.躲避炎热天气 D.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11.(2018七上·西湖期末)小雅同学设计了四张区域或城市名片,与事实相符的有(  )
①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决定了人们生活的内容和节奏。
②南非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矿产业和制造业。但其生物资源极为贫乏。
③威尼斯是著名的商业港口。历史上,这里的居民多以商业和航海业为生。
④以色列灌溉农业技术主要依靠传统耕作方式,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南部地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2.(2018七上·西湖期末)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形分布。为发展旅游业,当地政府准备在图中河流a-e段开设漂流活动项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可用   辨认方向,由此可以判断,李村位于甲地的   方向
(2)在a—b、b—c、c—d、d—e四个河段中最惊险刺激的漂流河段是   段
(3)因修建水库李村计划搬迁,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宜修建移民新村的地点是   ,主要原因是   。
13.(2018七上·西湖期末)大豆原产于中国,现在美国和巴西大豆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美国
 
 
 
  种植期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巴西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种植期
                               
材料二:美国本土大豆互产区分布图(图一)和巴西大豆生产区分布图(图二)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比巴西大豆生长周期   (填“长”或“短”)。两国大豆收获期相差约半年的原因是   。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大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地形区),其生产特点   ;巴西大豆生产区主要分布在   (地形区),该地区气候类型是   。
(3)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巴西和美国大豆,单纯从运输成本考虑,   (国家)的优势明显,原因是什么?
14.(2018七上·西湖期末)读日本、澳大利亚两国简图,回答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大的共同点是   。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   国家。从图一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这样布局是因为   。从图二可以判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特点是   。
(3)请你说出这两个国家除矿产资源以外其他不同点: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A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同图幅,范围小的比例尺大。所以,比例尺最大的是杭州市政区图。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同图幅,范围大的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粗略。四幅地图中,范围最大的是世界政区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粗略。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杭州市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杭州市地图>浙江省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2.【答案】(1)B
(2)D
(3)C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
【解析】【分析】 (1)、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是亚洲,②是非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跨度较大,但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大洲是非洲,它的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
3.【答案】B
【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
【解析】【分析】读气温曲线图可知,图中A、D各月气温都在20℃以上,属于热带;B和C两地,最高气温在20℃以上,最低气温在0℃左右,属于温带气候。读降水柱状图可知,B降水集中在夏季,C降水集中在冬季,符合题意的是B。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
4.【答案】(1)D
(2)B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水稻种植面积大与该国土地面积大有关,故选择最后一项:国土面积大,平原所占比重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越南的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这得益于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其他条件影响不大。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东亚、东南亚、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单产高,亚洲水稻种植区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少,故在这里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充足。
5.【答案】(1)C
(2)D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两极地区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解答。两极地区均为高纬度地区.故①错误;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中心,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中心,两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破坏,可见②③④都是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属于南极科考队员科考项目的是雨林调查。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大陆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它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在全球6块大陆中,南极大陆排名第5。南极大陆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个围绕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闭状态,是一块远离其他大陆、与文明世界完全隔绝的大陆,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学考察人员轮流在为数不多的考察站临时居住和工作。
6.【答案】B
【知识点】地形的种类和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甲是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平坦开阔或起伏较小的地形; 图乙: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海拔较高,地面有起伏且坡度较大的山地; 图丁: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盆地。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的是丘陵。
7.【答案】B
【知识点】中东石油宝库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高脚屋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干栏式”民居,是十分普遍的民居形式。主要适用于气候湿热地区。而阿拉伯半岛是干热的气候,这里的房屋大多墙厚,窗小,防止热空气进入房屋。 ③不正确,其余对。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阿拉伯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风俗习惯,这些习惯和他们生活的环境,信仰的宗教,以及古老的文化底蕴有关系。阿拉伯国家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穿长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风沙,又因信仰伊斯兰教在清真寺里诵读古兰经。
8.【答案】D
【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地势和地形的变化会影响山地的气候,使得山地的植被等自然景观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 图中E、F两地之间的自然景观是灌木丛生。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秘鲁安第斯山区人民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在山区发展高寒种植业和畜牧业,展示了当地独特的生产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思考当地人是怎样顺应自然环境,和自然和谐相处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9.【答案】C
【知识点】瑞士——阿尔卑斯山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要想发展经济,必须依靠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但是瑞士没有;瑞士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气候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第一产业不发达;瑞士多山,耕地面积较小,不利于发展农业;但水资源短缺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瑞士在欧洲的中部,它在地理位置上不起眼,却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准最高的一个国家之一,那里的人均生产总值排列前茅,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被称为是世界花园和人间天堂,每年有几千万人来瑞士旅游。
10.【答案】(1)B
(2)B
【知识点】非洲草原——传统牧场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月份的非洲,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正值旱季,植物稀疏,不会牛羊成群;其他说法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热带草原气候是一年分干旱两季,全年炎热。雨季植物繁茂,牛羊成群,旱季植物枯萎,食物短缺,为了寻找水源和食物不得不迁徙。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追逐水源和食物。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从赤道向南北依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11.【答案】A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威尼斯——水上都市;以色列节水王国;探究城市的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决定了人们生活的内容和节奏。②南非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矿产业和制造业。生物资源极为丰富。③威尼斯是著名的商业港口。历史上,这里的居民多以商业和航海业为生。④ 以色列地处干旱地带,南部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十分缺水。通过高科技手段节约水资源,势在必行。在农业科技方面,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废水利用和海水淡化技术等取得巨大成就。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以色列水资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在沙漠中建起了绿洲; 以色列人努力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发达的国家。
12.【答案】(1)指向标;西南
(2)c--d
(3)丙;此处海拔较低地势相对平坦,离水源近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
【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主要是地图中方向的判读。图中有指向标,因此为指向标定向法;以甲地为中心确定东南西北,判定李村在甲地的西南方向。
(2)读图可知,等高线最密集的河段是c—d,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3)根据题干“固修建水库李村计划搬迁,图中最宜修建移民新村的地点”的信息,读图可知,甲、乙、丁海拔较高,等高线较为密集,地势起伏大;丙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开阔,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适宜修建新居。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3.【答案】(1)长;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季节刚好相反。
(2)中部太平原;高度机械化,产品商业化;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3)美国;从墨西哥湾经过巴拿马运河,横渡太平洋比从巴西运到中国近。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比巴西大豆生长周期长,纬度高,热量不足。 两国大豆收获期相差约半年的原因是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季节刚好相反。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大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大平原上,其生产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巴西的大豆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该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3)、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巴西和美国大豆,单纯从运输成本考虑, 美国的优势比较明显。其原因是从美国运输大豆到中国, 从墨西哥湾经过巴拿马运河,横渡太平洋比从巴西运到中国近。
【点评】美国大平原,位于美国中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外貌平整,缓缓向东倾斜。气候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地带性植物类型为草原型植被。美国大平原土壤肥沃,适于农业耕作,有机质含量很高。美国重要的粮食出口基地。
14.【答案】(1)四面环海
(2)发达;沿海地区;日本的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发展需要的配套生产和生活工业也在附近;分布种类多样
(3)日本以渔业为主,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
【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
【解析】【分析】(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日本是个岛国,多优良海港。可知两国的海陆位置共同点是临海国家。故答案为:四面环海。
(2)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发达国家。从图示中可知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这样布局是为了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从图示可知澳大利亚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3)开放性试题,从人口分布、主要产业等回答都可以。故答案为: 日本以渔业为主,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
【点评】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对外依赖性较强,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便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