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2018年是周思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下列能够反映周总理外交风采的史实是(???)A.?参加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B.?参加重庆淡判,签订《双十协定》C.?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交2.某校同学计划组织一次“纪念邓小平逝世20周年”的演讲比赛,下列诗词中适合作为本次演讲主题的是(???)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B.?三民主义应天下,终结帝制缔共和C.?百年魔怪舞翩跹,一唱雄鸡天下自????????D.?千里跃进扼敌喉,一国两制港澳归3.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西方的冲击,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①京师大学堂建立???②中国共产党成立???③《新青年》创办???④中国国民党改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民主共和观念逐步被人们所接受????????????B.?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C.?建立了中华民国人民翻身当主人????????????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5.实物资料是一种历史证据。二战中,日本侵略者对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下列可以用来证明日军所犯罪行的实物资料,包括(???)①731部队相关遗址????②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③南京大屠杀遗址??????④潘家峪惨案照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这位军官被俘虏的事件,最有可能发生在(???)A.?辽沈战役??????????????????B.?淞沪会战??????????????????C.?平津战役??????????????????D.?百团大战7.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把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开国大典???②千里跃进大别山???③渡江战役???④淮海战役A.?①④②③??????????????????B.?②④③①??????????????????C.?③④②①??????????????????D.?④①③②8.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摄影记者,他拍摄了许多国家的城市遭受法西斯国家攻击的纪实片。但是存这些纪实片中,你不可能看到(???)A.?苏联的莫斯科???????????B.?英国的伦敦???????????C.?美国的华盛顿???????????D.?中国的南京9.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二战中的______,直接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A.?中途岛海战??????????B.?攻克柏林战役??????????C.?诺曼底登陆??????????D.?斯大林格勒战役10.近日,一段“重庆5层大楼江上漂”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据悉,视频中“5层楼房”实为一艘餐饮船,搬迁是因为配合长江流域餐饮船舶污染专项整治工作。以下观点与材料不符合的是(???)A.?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的智慧选择B.?人类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C.?大气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D.?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11.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初心不改,敢于面对曲折,弄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摘编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材料三: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1反映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图1和图2之间的内在联系。(2)请运用史实(1921-1945年)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至少2例)(3)从材料三中,你得到了怎样的感悟?12.回望一段人生,品读一段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刘国钧,大成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创始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实业家、著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小张同学围绕刘国钧的生平开展研究性学习,并撰写了以下学习笔记。(1)小张同学在学习笔记中提到的“被迫作书面检查”和“具有伟大意义的会议”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2)请指出“土纱救国计划书”和“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的背景,这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3)请运用史实说明刘国钧“捐款救我国于危难之际”的意义。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C【考点】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解析】【分析】1955年,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ABD三项不能够反映周总理的外交风采,不符合题意;C项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能够反映周总理的外交风采,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亚非会议的识记能力。掌握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意义。2.【答案】D【考点】香港和澳门回归【解析】【分析】A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出自谭嗣同的《狱中题壁》,不符合题意;B项“三民主义应天下,终结帝制缔共和”——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指导下,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不符合题意;C项“百年魔怪舞蹁跹,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国百年被列强欺凌屈辱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从此站起来了,不符合题意;D项“千里跃进扼敌喉”——1947年8月7日,晋冀鲁豫解放军在刘司令员和邓政委的率领下: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一国两制港澳归”——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功恢复港澳主权,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邓小平的事迹,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3.【答案】C【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析】【分析】材料内容中的技术反应是指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阶段,制度的反应指的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阶段,观念的反映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相关内容,“组织的反应”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党改组。C项②④属于“组织的反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思想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4.【答案】A【考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A项民主共和观念逐步被人们所接受是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的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5.【答案】D【考点】日军罪行【解析】【分析】731部队和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期间的两大罪行;潘家峪惨案,是抗战时期华北遭到日军“三光作战”制造的典型惨案之一。①③④是日军所犯罪行的实物资料。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二战中德国纳粹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的场所,和日本侵华无关,排除含②的选项。D项①③④是日军所犯罪行的实物资料,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侵略罪行。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灵活运用日本侵华罪行。6.【答案】A【考点】三大战役【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关键词“1948年10月”“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可知,这是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在长春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投降,接着,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了东北全境。?A项辽沈战役最有可能发生题干中军官被俘虏的事件,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辽沈战役的相关内容。掌握辽沈战役的经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答案】B【考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开国大典的时间为1949年10月1日;②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间为1947年;③渡江战役的时间为1949年4月;④淮海战役1949年1月;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②④③①?。B项②④③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国大典、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掌握中共革命事件的时间是解题关键。8.【答案】C【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英国的伦敦、苏联的莫斯科、中国的南京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法西斯的侵略,英国的伦敦遭受德军空袭,苏联的莫斯科遭到德军的进攻,而中国的南京当时遭到日军的侵略。只有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处于中立状态,珍珠港事件后参加对日作战,但其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未遭到攻击。ABD三项都可能看到,不符合题意;C项美国的华盛顿可能看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二战的战争的所在地的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答案】D【考点】大战的转折【解析】【分析】据题干“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就完了”结合所学可知是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描述。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ABC三项不能直接证明毛泽东的论断,不符合题意;D项斯大林格勒战役直接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内容与影响。10.【答案】C【考点】我国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长江流域餐饮船舶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是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的需要,?这样做有利于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选择,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ABD三项观点正确,与材料观点相符,不符合题意;C项大气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与材料不符合,大气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体现的是我国环境形势,而题文材料体现的是保护环境的做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二、非选择题11.【答案】(1)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土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图1中信息可知五四运动为图2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基础。(2)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境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因敌人力量强大,决定放弃攻打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转战千里到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要结合本国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等。【考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由材料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中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大量出现可知,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基础。(2)分析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加上时间条件的限制可知包括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等。(3)“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可以看出主要从结合本国国情的角度出发解答。故答案为:(1)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土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图1中信息可知五四运动为图2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基础。(2)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境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因敌人力量强大,决定放弃攻打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转战千里到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要结合本国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共产党的道路和历程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12.【答案】(1)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2)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占领东北以后,日本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不断在华北制造事端,欲使“华北独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3)当时中国为了保家卫国,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他的捐款为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战时物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进一步巩固了新生政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考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文革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抗美援朝【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1966年8月……被迫作书面检查”,联系所学知识,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根据材料中的“1978年……召开具有伟大意义的会议”,联系所学知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根据材料中的“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联系所学知识,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本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土纱救国计划书”和“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反映了大敌当前,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3)根据材料可知中刘国钧“捐款是在1951年,联系所学知识,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刘国钧“捐款救我国于危难之际”为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战时物资,抗美援朝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故答案为:(1)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2)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占领东北以后,日本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不断在华北制造事端,欲使“华北独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3)当时中国为了保家卫国,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他的捐款为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战时物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进一步巩固了新生政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九一八事变、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时间,联系所学知识作答。1/1(…………○…………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2018年是周思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下列能够反映周总理外交风采的史实是(???)A.?参加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B.?参加重庆淡判,签订《双十协定》C.?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交【答案】C【考点】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解析】【分析】1955年,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ABD三项不能够反映周总理的外交风采,不符合题意;C项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能够反映周总理的外交风采,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亚非会议的识记能力。掌握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意义。2.某校同学计划组织一次“纪念邓小平逝世20周年”的演讲比赛,下列诗词中适合作为本次演讲主题的是(???)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B.?三民主义应天下,终结帝制缔共和C.?百年魔怪舞翩跹,一唱雄鸡天下自????????D.?千里跃进扼敌喉,一国两制港澳归【答案】D【考点】香港和澳门回归【解析】【分析】A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出自谭嗣同的《狱中题壁》,不符合题意;B项“三民主义应天下,终结帝制缔共和”——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指导下,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不符合题意;C项“百年魔怪舞蹁跹,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国百年被列强欺凌屈辱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从此站起来了,不符合题意;D项“千里跃进扼敌喉”——1947年8月7日,晋冀鲁豫解放军在刘司令员和邓政委的率领下: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一国两制港澳归”——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功恢复港澳主权,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邓小平的事迹,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3.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西方的冲击,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①京师大学堂建立???②中国共产党成立???③《新青年》创办???④中国国民党改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析】【分析】材料内容中的技术反应是指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阶段,制度的反应指的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阶段,观念的反映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相关内容,“组织的反应”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党改组。C项②④属于“组织的反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思想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4.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民主共和观念逐步被人们所接受????????????B.?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C.?建立了中华民国人民翻身当主人????????????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答案】A【考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A项民主共和观念逐步被人们所接受是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的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5.实物资料是一种历史证据。二战中,日本侵略者对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下列可以用来证明日军所犯罪行的实物资料,包括(???)①731部队相关遗址????②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③南京大屠杀遗址??????④潘家峪惨案照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考点】日军罪行【解析】【分析】731部队和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期间的两大罪行;潘家峪惨案,是抗战时期华北遭到日军“三光作战”制造的典型惨案之一。①③④是日军所犯罪行的实物资料。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二战中德国纳粹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的场所,和日本侵华无关,排除含②的选项。D项①③④是日军所犯罪行的实物资料,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侵略罪行。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灵活运用日本侵华罪行。6.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这位军官被俘虏的事件,最有可能发生在(???)A.?辽沈战役??????????????????B.?淞沪会战??????????????????C.?平津战役??????????????????D.?百团大战【答案】A【考点】三大战役【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关键词“1948年10月”“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可知,这是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在长春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投降,接着,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了东北全境。?A项辽沈战役最有可能发生题干中军官被俘虏的事件,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辽沈战役的相关内容。掌握辽沈战役的经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把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开国大典???②千里跃进大别山???③渡江战役???④淮海战役A.?①④②③??????????????????B.?②④③①??????????????????C.?③④②①??????????????????D.?④①③②【答案】B【考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开国大典的时间为1949年10月1日;②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间为1947年;③渡江战役的时间为1949年4月;④淮海战役1949年1月;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②④③①?。B项②④③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国大典、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掌握中共革命事件的时间是解题关键。8.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摄影记者,他拍摄了许多国家的城市遭受法西斯国家攻击的纪实片。但是存这些纪实片中,你不可能看到(???)A.?苏联的莫斯科???????????B.?英国的伦敦???????????C.?美国的华盛顿???????????D.?中国的南京【答案】C【考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英国的伦敦、苏联的莫斯科、中国的南京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法西斯的侵略,英国的伦敦遭受德军空袭,苏联的莫斯科遭到德军的进攻,而中国的南京当时遭到日军的侵略。只有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处于中立状态,珍珠港事件后参加对日作战,但其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未遭到攻击。ABD三项都可能看到,不符合题意;C项美国的华盛顿可能看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二战的战争的所在地的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二战中的______,直接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A.?中途岛海战??????????B.?攻克柏林战役??????????C.?诺曼底登陆??????????D.?斯大林格勒战役【答案】D【考点】大战的转折【解析】【分析】据题干“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就完了”结合所学可知是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描述。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ABC三项不能直接证明毛泽东的论断,不符合题意;D项斯大林格勒战役直接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内容与影响。10.近日,一段“重庆5层大楼江上漂”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据悉,视频中“5层楼房”实为一艘餐饮船,搬迁是因为配合长江流域餐饮船舶污染专项整治工作。以下观点与材料不符合的是(???)A.?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的智慧选择B.?人类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C.?大气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D.?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答案】C【考点】我国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长江流域餐饮船舶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是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的需要,?这样做有利于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选择,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ABD三项观点正确,与材料观点相符,不符合题意;C项大气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与材料不符合,大气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体现的是我国环境形势,而题文材料体现的是保护环境的做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11.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初心不改,敢于面对曲折,弄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摘编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材料三: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1反映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图1和图2之间的内在联系。(2)请运用史实(1921-1945年)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至少2例)(3)从材料三中,你得到了怎样的感悟?【答案】(1)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土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图1中信息可知五四运动为图2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基础。(2)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境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因敌人力量强大,决定放弃攻打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转战千里到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要结合本国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等。【考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由材料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中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大量出现可知,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基础。(2)分析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加上时间条件的限制可知包括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等。(3)“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可以看出主要从结合本国国情的角度出发解答。故答案为:(1)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土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图1中信息可知五四运动为图2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基础。(2)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境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因敌人力量强大,决定放弃攻打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转战千里到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要结合本国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共产党的道路和历程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12.回望一段人生,品读一段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刘国钧,大成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创始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实业家、著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小张同学围绕刘国钧的生平开展研究性学习,并撰写了以下学习笔记。(1)小张同学在学习笔记中提到的“被迫作书面检查”和“具有伟大意义的会议”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2)请指出“土纱救国计划书”和“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的背景,这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3)请运用史实说明刘国钧“捐款救我国于危难之际”的意义。【答案】(1)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2)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占领东北以后,日本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不断在华北制造事端,欲使“华北独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3)当时中国为了保家卫国,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他的捐款为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战时物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进一步巩固了新生政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考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文革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抗美援朝【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1966年8月……被迫作书面检查”,联系所学知识,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根据材料中的“1978年……召开具有伟大意义的会议”,联系所学知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根据材料中的“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联系所学知识,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本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土纱救国计划书”和“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反映了大敌当前,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3)根据材料可知中刘国钧“捐款是在1951年,联系所学知识,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刘国钧“捐款救我国于危难之际”为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战时物资,抗美援朝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故答案为:(1)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2)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占领东北以后,日本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不断在华北制造事端,欲使“华北独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3)当时中国为了保家卫国,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他的捐款为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战时物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进一步巩固了新生政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九一八事变、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时间,联系所学知识作答。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