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宁海、象山三县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2018年12月14日,由《旺报》《海西晨报》与新瀑网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在台北揭晓,“望”字拔得头筹。据此回答下面题。与台湾问题产生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中华民国的成立C.?渡江战役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C【考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1949年渡江战役时,国民党战败退居台湾,从此台湾与大陆分离至今。A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与祖国分离,不是造成题干中描述台湾问题的原因,不符合题意;BD两项与台湾分离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渡江战役的胜利与台湾问题产生直接有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台湾问题。正确识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两次统一。2.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巾出现的主张或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A.?变法图强——“自强”“求富”——“民主”“科学”——民主共和B.?“自强”“求富”一一变法图强——一“民主”“科学”——民主共和C.?变法图强——“自强”“求富”一一民主共和——“民主”“科学”D.?“自强”“求富”——变法网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答案】D【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的探索的道路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其口号是“自强”“求富”?;?1898年戊成变法运动,其目的是变法图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民主”“科学”,故按着时间先后排序为:“自强”“求富”?一变法图强一?民主共和一?“民主”?“科学”?。ABC三项排列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自强”“求富”——变法网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3.2018年3月1日是周恩来同志120周年诞辰日,以下属于周恩来同志丰功伟绩的是(??)A.?发动秋收起义????????????????????????????????????????B.?发动西安事变C.?领导南昌起义????????????????????????????????????????D.?签署《中美建交公报》【答案】C【考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ABD三项与周恩来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领导南昌起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周恩来的丰功伟绩。4.中国军队名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请按时间顺序排列(??)①中国工农红军???②中国工农革命军???③中国人民解放军???④八路军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答案】D【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红军长征,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内战的爆发【解析】【分析】①中国工农红军名称出现的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②中国工农革命军名称出现在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③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现的时间是在解放战争时期;④八路军出现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下列近现代史上中国军队名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D项②①④③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现代史上中国军队的名称,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5.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B.?国共关系的变化C.?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答案】B【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三大战役【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成果,图二南昌起义反映的是国共两党十年对峙局面的开始,图三重庆谈判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共谋和平建国,图四大决战反映的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军事斗争。四幅图反映了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AC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国共关系的变化是题干图片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分析能力。重点掌握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6.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不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A.?青藏铁路???????B.?武汉长江大桥???????C.?第一辆解放牌汽车???????D.?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答案】A【考点】一五计划【解析】【分析】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制成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是1957年,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青藏铁路是改革开放后成就,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A项青藏铁路不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7.2018年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习近平主席连续六次出席或主持金砖同家领导人会晤;12月6日习近平结束对西班牙等国的访问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对此认识正确的足(???)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处于主导地位③这有利于建设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达国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考点】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发展主题与发展问题【解析】【分析】材料中说明的是中国国家主席参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访问并出席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体现出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些行为有利于建设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①③正确。我国仍旧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不处于主导地位,②④是错误的。C项①③认识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25分)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导火线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此历史事件进程斗,所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说说毛泽东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历史背景有哪些。(3)材料三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它得益于中共开辟了一条中国化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4)三则材料共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它的结束有何意义?【答案】(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到上海,主力从学生到工人。(2)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三大战役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3)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考点】五四运动,工农武装割据,三大战役【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2)本题考查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二图三中的“1949年2月”?可知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3)本题考查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相关知识。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转战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的革命道路。(4)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三则材料共同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故答案为:(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到上海,主力从学生到工人。(2)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三大战役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3)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没有忘记,中国人民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1942年4月28日,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材料二:“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罗斯福总统在二战中的一次演讲材料三:“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适当作用。”一一1942年罗斯福对美国民众的广播演说(1)你是如何理解“中国人民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2)列举在二战中“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两则历史事件。并由此写出二战的性质。(3)你认同材料三中罗斯福的观点吗?请用两则外交史实来论述。(4)上述材料给我们有何启示?【答案】(1)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1942年,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等等。二战是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3)赞同。1945年,中国参与《联合国宪章》的签署,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并引中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积极倡导和促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4)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要以史为鉴;要积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可以联合起来等等。【考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从“1942年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可知是二战中中国对抗日本侵略者。结合课本所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依据题干“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反映发生的联合起来为世界为自己国家进行的军事行动。结合所学,法西斯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抗。1942年,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各国联合作战,打击法西斯国家;为了协同盟军作战,处理战后问题,召开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作战等等;因为世界各国人民联合反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发生变化,由法西斯国家侵略战争转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3)依据材料“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适当作用”。反映罗斯福认为中国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繁荣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所说是正确的,赞成其说法。1945年,中国参与《联合国宪章》的签署,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并”的方针,并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推动各国和平共处;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积极倡导和促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出一带一路计划,倡议建立亚投行等,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突出贡献。(4)依据以上的材料和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各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一起反抗法西斯国家侵略。由此可知,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可以联合起来;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要以史为鉴;推动和平发展等。故答案为:(1)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1942年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等等。二战是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3)赞同。1945年,中国参与《联合国宪章》的签署,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并引中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积极倡导和促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4)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要以史为鉴;要积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可以联合起来等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0.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回顾我国农村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农村改革年代尺(部分)(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A、B两项农业政策分别在什么地区实行的。(2)根据年代尺,分别写出D、E两项农业政策。并谈谈其中一项政策的影响。【答案】(1)A农村革命根据地B解放区。(2)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农业生产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E: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考点】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农业政策的相关知识。土地革命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施,开辟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土地改革在解放区实施,使得农民拥有了自己的耕地,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耕者有其地。(2)本题考查三大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环节。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开创性地探索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包干到户,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故答案为:(1)A农村革命根据地;B解放区。(2)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农业生产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E: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革命、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需要准确识记中国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1/1(…………○…………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宁海、象山三县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2018年12月14日,由《旺报》《海西晨报》与新瀑网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在台北揭晓,“望”字拔得头筹。据此回答下面题。与台湾问题产生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中华民国的成立C.?渡江战役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巾出现的主张或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A.?变法图强——“自强”“求富”——“民主”“科学”——民主共和B.?“自强”“求富”一一变法图强——一“民主”“科学”——民主共和C.?变法图强——“自强”“求富”一一民主共和——“民主”“科学”D.?“自强”“求富”——变法网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3.2018年3月1日是周恩来同志120周年诞辰日,以下属于周恩来同志丰功伟绩的是(??)A.?发动秋收起义????????????????????????????????????????B.?发动西安事变C.?领导南昌起义????????????????????????????????????????D.?签署《中美建交公报》4.中国军队名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请按时间顺序排列(??)①中国工农红军???②中国工农革命军???③中国人民解放军???④八路军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5.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B.?国共关系的变化C.?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6.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不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A.?青藏铁路???????B.?武汉长江大桥???????C.?第一辆解放牌汽车???????D.?第一架喷气式飞机7.2018年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习近平主席连续六次出席或主持金砖同家领导人会晤;12月6日习近平结束对西班牙等国的访问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对此认识正确的足(???)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处于主导地位③这有利于建设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达国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25分)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导火线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此历史事件进程斗,所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说说毛泽东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历史背景有哪些。(3)材料三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它得益于中共开辟了一条中国化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4)三则材料共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它的结束有何意义?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没有忘记,中国人民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1942年4月28日,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材料二:“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罗斯福总统在二战中的一次演讲材料三:“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适当作用。”一一1942年罗斯福对美国民众的广播演说(1)你是如何理解“中国人民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2)列举在二战中“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两则历史事件。并由此写出二战的性质。(3)你认同材料三中罗斯福的观点吗?请用两则外交史实来论述。(4)上述材料给我们有何启示?10.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回顾我国农村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农村改革年代尺(部分)(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A、B两项农业政策分别在什么地区实行的。(2)根据年代尺,分别写出D、E两项农业政策。并谈谈其中一项政策的影响。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C【考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1949年渡江战役时,国民党战败退居台湾,从此台湾与大陆分离至今。A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与祖国分离,不是造成题干中描述台湾问题的原因,不符合题意;BD两项与台湾分离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渡江战役的胜利与台湾问题产生直接有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台湾问题。正确识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两次统一。2.【答案】D【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的探索的道路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其口号是“自强”“求富”?;?1898年戊成变法运动,其目的是变法图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民主”“科学”,故按着时间先后排序为:“自强”“求富”?一变法图强一?民主共和一?“民主”?“科学”?。ABC三项排列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自强”“求富”——变法网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3.【答案】C【考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ABD三项与周恩来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领导南昌起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周恩来的丰功伟绩。4.【答案】D【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红军长征,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内战的爆发【解析】【分析】①中国工农红军名称出现的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②中国工农革命军名称出现在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③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现的时间是在解放战争时期;④八路军出现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下列近现代史上中国军队名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D项②①④③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现代史上中国军队的名称,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5.【答案】B【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三大战役【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成果,图二南昌起义反映的是国共两党十年对峙局面的开始,图三重庆谈判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共谋和平建国,图四大决战反映的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军事斗争。四幅图反映了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AC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国共关系的变化是题干图片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分析能力。重点掌握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6.【答案】A【考点】一五计划【解析】【分析】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制成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是1957年,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青藏铁路是改革开放后成就,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A项青藏铁路不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7.【答案】C【考点】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发展主题与发展问题【解析】【分析】材料中说明的是中国国家主席参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访问并出席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体现出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些行为有利于建设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①③正确。我国仍旧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不处于主导地位,②④是错误的。C项①③认识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二、非选择题8.【答案】(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到上海,主力从学生到工人。(2)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三大战役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3)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考点】五四运动,工农武装割据,三大战役【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2)本题考查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二图三中的“1949年2月”?可知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3)本题考查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相关知识。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转战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的革命道路。(4)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三则材料共同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故答案为:(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到上海,主力从学生到工人。(2)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三大战役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3)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9.【答案】(1)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1942年,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等等。二战是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3)赞同。1945年,中国参与《联合国宪章》的签署,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并引中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积极倡导和促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4)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要以史为鉴;要积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可以联合起来等等。【考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从“1942年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可知是二战中中国对抗日本侵略者。结合课本所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依据题干“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反映发生的联合起来为世界为自己国家进行的军事行动。结合所学,法西斯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抗。1942年,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各国联合作战,打击法西斯国家;为了协同盟军作战,处理战后问题,召开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作战等等;因为世界各国人民联合反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发生变化,由法西斯国家侵略战争转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3)依据材料“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适当作用”。反映罗斯福认为中国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繁荣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所说是正确的,赞成其说法。1945年,中国参与《联合国宪章》的签署,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并”的方针,并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推动各国和平共处;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积极倡导和促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出一带一路计划,倡议建立亚投行等,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突出贡献。(4)依据以上的材料和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各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一起反抗法西斯国家侵略。由此可知,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可以联合起来;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要以史为鉴;推动和平发展等。故答案为:(1)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1942年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等等。二战是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3)赞同。1945年,中国参与《联合国宪章》的签署,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并引中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积极倡导和促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4)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要以史为鉴;要积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可以联合起来等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0.【答案】(1)A农村革命根据地B解放区。(2)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农业生产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E: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考点】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农业政策的相关知识。土地革命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施,开辟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土地改革在解放区实施,使得农民拥有了自己的耕地,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耕者有其地。(2)本题考查三大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环节。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开创性地探索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包干到户,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故答案为:(1)A农村革命根据地;B解放区。(2)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农业生产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E: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革命、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需要准确识记中国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宁海、象山三县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宁海、象山三县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