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衢州市教学联盟体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衢州市教学联盟体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衢州市教学联盟体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19七上·衢州期中)为保障我市成功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我市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这是社区在实行(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2.(2019七上·衢州期中)阅读某学校平面图,回答问题:
(1)食堂在教学楼3的______方向(  )
A.西北方 B.正西方 C.东南方 D.正北方
(2)从地图的语言来看,该图缺少了(  )
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 D.注记
(3)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
A.衢州市政区图 B.浙江省政区图
C.中国政区图 D.世界政区图
3.(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农村——放牧
B.牧村——伐木
C.渔村——捕鱼
D.林场—一种植
4.(2019七上·衢州期中)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表现在(  )
A.人口的职业构成有较大的差异
B.乡村的道路较宽畅、交通发达
C.功能差别,乡村功能较为复杂
D.人口密度不同,乡村人口较稠密
5.(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人才交流的是(  )
A.10月31日晚,“好听衢州”礼乐草原音乐会在西区市民广场奏响
B.小王和网友交流信息
C.爸爸去外地做生意
D.李老师去新疆乌什支教
6.(2019七上·衢州期中)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是(  )
A.500米 B.500~600米之间
C.550米 D.600~700米之间
(2)某班学生计划分成四个登山活动小组,目标是图中所示的山峰,沿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方向进行攀登。其中一组想选择最具有挑战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图为四个大洲轮廓图,据此回答问题。
(1)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图中四个大洲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B.②濒临三大洋两大洲
C.③是世界上最大淡水湖所在的大洲
D.④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8.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
A.冰屋——北极地区终年寒冷
B.窑洞——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气候干燥
C.高脚屋——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
D.平顶屋——中国南方潮湿多雨
9.(2019七上·衢州期中)某地地处我国东南部,在那儿你能看到成片的梯田,满坡的茶树和竹林,还有盛开的桃花。则该地区的地形可能是 (  )
A.高原 B.山脉 C.丘陵 D.平原
10.(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两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表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①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区 ②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③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④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①地中海气候 B.②热带沙漠气候
C.③热带草原气候 D.④热带季风气候
12.(2019七上·衢州期中)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下列图示中属于平原地形的是 (  )
A. B.
C. D.
13.(2017七上·诸暨期中)下列关于语言与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②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
③世界三大宗教中信仰人数最多的是基督教
④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佛教、道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9七上·衢州期中)读下图,完成问题:
(1)图中明明和贝贝所在的地点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三个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明所在的地点符合条件
B.贝贝所在的地点符合条件
C.符合条件的地点不存在
D.明明贝贝所在的地点都符合条件
(2)下列对生活在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生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玉米和马铃薯是主要粮食 ②居民从事的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③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 ④该地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17七上·绍兴期中)阿尔卑斯山成为旅游热点地区的自然原因有(  )
①是世界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②夏季景色优美,气候凉爽
③冬季日光充足,滑雪条件好 ④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6.(2019七上·衢州期中)有一种称呼叫“驴友”,是对户外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爱称。下图为某“驴友”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图,读图,完成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甲    ; 乙    。
(2)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C点的海拔是   米,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 。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   。图中虚线框内的山脉大致走向为   
(4)图中D和E两处河流有一处有误,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
17.(2019七上·衢州期中)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较多的是   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4)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气候,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5)浙江属于两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填甲或乙),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18.(2019七上·衢州期中)观察下面两幅地图,回答问题。
(1)将图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
A   山脉; B   湖; C   河;
D    山脉;E   湾。
(2)美国领土与我国一样,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
(3)图一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发展这类农业的社会条件是   自然优势是   、   、    等。
(4)图二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 要是   、   和大豆,这类农业的基本特点是    和   。
19.(2019七上·衢州期中)“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它是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仔细阅读“一路一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1)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经A   海峡,B   运河,止于荷兰鹿特丹。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亚洲、D   洲、F   洲。
(2)图中C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D所在大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E所在国家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
(3)据图判断威尼斯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夏季的威尼斯   。
(4)图示地区中,①地区(新疆)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
②地区的地形单元是   ,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③区在亚洲地理分区上属于   ;
④居民多信仰   教;
⑤地居民多为   人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社区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市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这是社区在实行管理功能。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服务设施,是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社区包含城市社区,又包含农村社区。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区政治功能包括选举、落实政策等;经济功能包括社区工厂,超市等;社区文化功能包括文体活动、娱乐活动等;社区管理功能包括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区卫生、社会保障、文化、计生和治安等各项管理。
2.【答案】(1)D
(2)B
(3)D
【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解析】【分析】 (1)根据图中给出的指北标分析可知,食堂在教学楼3的正北方向。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从地图的语言来看,该图缺少了 比例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3)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浙江省政区图>衢州市政区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衢州市政区图>浙江省政区图>中国政区图>世界政区图.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3.【答案】C
【知识点】乡村聚落
【解析】【分析】考查聚落的有关知识。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两大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先有乡村聚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慢慢产生了后有城市聚落。综上所述,答案C是正确的。
【点评】要求学生知道聚落的概念,了解它的发展变化,知道不同类型的聚落他的功能不同。
4.【答案】A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主要差异主要是从事的产业活动不同。乡村聚落人们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城市聚落人们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即人们的职业构成有较大的差异。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观:乡村聚落,农田遍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市聚落高楼林立,环境污染较重。②人口:乡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③公共设施:乡村聚落交通不便,类型单一,数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类型齐全,数量多。
5.【答案】D
【知识点】区域合作
【解析】【分析】“ “好听衢州”礼乐草原音乐会在西区市民广场奏响 ”属于文化交流;“ 小王和网友交流信息 ”属于信息交流;“爸爸去外地谈生意”属于经济交流;“李老师去新疆支教”属于人才交流。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
6.【答案】(1)B
(2)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是 500-600米之间。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某班学生计划分成四个登山活动小组,目标是图中所示的山峰,沿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方向进行攀登。其中一组想选择最具有挑战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线是 ② ;理由是该地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7.【答案】(1)D
(2)C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亚洲,②是非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美洲。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位于巴西,属于南美洲,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亚洲,②是非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美洲。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是南极洲;非洲濒临的是两大洋;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在北美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是欧洲;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全球共划分成七个大洲。它们恰似美丽的七巧板,相互组合,巧妙搭配,共同组建了地球上的陆地。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8.【答案】D
【知识点】乡村聚落
【解析】【分析】不同的民居结构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北极地区终年寒冷,人们利用当地的条件建造了冰屋; 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气候干燥,利用黄土的特性,建造了窑洞; 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气候湿热,建造了高脚屋; 中国南方潮湿多雨,为了及时排水,房屋建成尖顶状。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在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民居特点。比如在牧区生活的牧民,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装拆卸的蒙古包。在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因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利用当地黄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窑洞。在我国南方地区,因降水较多,气候湿热,搭建高架竹屋。
9.【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不同地形的生产特色,依据硕学可知梯田一般都修建在丘陵地区,同时在丘陵地区可以因地制宜的发展种植业如种植茶树、竹林等,而高原、平原地区一般不会出现梯田,山区一般发展林业或者矿产业,故此题应选择C。
【点评】此题考查不同地形的生产特色,理解因地制宜。
10.【答案】D
【知识点】世界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的60%;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较高,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
11.【答案】B
【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
【解析】【分析】图中数字①至④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点评】亚洲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③季风气候典型。
12.【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根据各地的地形剖面图来看,A是山峰,B是平原,C是高原,D是盆地。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的是丘陵。
13.【答案】A
【知识点】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和宗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和宗教的识记。
14.【答案】(1)A
(2)D
【知识点】经纬网;智利——安第斯山脉
【解析】【分析】 (1)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可以判断出该图纬度是北纬度,经度是东经度。明明的地理坐标是(40°N,40°E),贝贝地理坐标是(20°N,140°E),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及其他划分界线可知,明明所在地符合条件。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15.【答案】A
【知识点】瑞士——阿尔卑斯山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瑞士旅游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所以①不符合题意;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是阿尔卑斯山成为旅游热点地区的人文条件,不是自然原因,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瑞士发展旅游业的理解。
16.【答案】(1)陡崖;鞍部
(2)17;470;10
(3)自东北向西南;东西走向
(4)D处;等高线向低处突出,是山脊,不可能孕育河流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甲 陡崖; 乙 鞍部。
(2)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17米,C点的海拔是470米,图中的等高距是10米 。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图中虚线框内的山脉大致走向为东西走向。
(4)图中D有误,理由:等高线向低处突出,是山脊,不可能孕育河流。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7.【答案】(1)甲;乙
(2)乙
(3)C
(4)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乙地。
(2)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较多的是乙地。
(3)读图可知,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季节分布不均匀。不是每月都降水很多,也不是每月降水都很少。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4)读图可知,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属于两种季风气候中的乙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
18.【答案】(1)阿巴拉契亚;苏必利尔;密西西比;落基山;墨西哥
(2)北温
(3)水稻;人口稠密;高温多雨;水网密布;肥沃的土壤
(4)小麦;玉米;商品性农业;机械化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 (1)观察图中信息可知,A是阿巴拉契亚山脉,B是苏必利尔湖,C是密西西比河,D是落基山脉,E是墨西哥湾。
(2)美国领土与我国一样,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北温带。
(3)据图分析可知,图一地区是东南亚,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发展这类农业的社会条件是人口稠密;自然优势是高温多雨,水网密布,肥沃的土壤等。
(4)据图分析可知,图二地区是美国的中央大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大豆等。这类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生产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19.【答案】(1)马六甲;苏伊士;非;欧
(2)里海;尼罗河;俄罗斯
(3)地中海;炎热干燥
(4)塔里木河;青藏高原;海拔高;南亚;伊斯兰;白色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
【解析】【分析】 (1)据图分析可知,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经A是马六甲海峡,B是苏伊士运河,止于荷兰鹿特丹。丝绸之路经济地带连接亚洲、D是非洲、F是欧洲。
(2)据图分析可知,图中C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D所在的大洲是非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E所在的国家是俄罗斯,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3)据图判断威尼斯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的威尼斯炎热干燥。
(4)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地区中,①地区(新疆)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②地区的地形单元是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 ③区在亚洲地理分区上属于南亚; ④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⑤地居民多为白色人种。
【点评】“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
1 / 1浙江省衢州市教学联盟体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19七上·衢州期中)为保障我市成功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我市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这是社区在实行(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答案】D
【知识点】社区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市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这是社区在实行管理功能。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服务设施,是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社区包含城市社区,又包含农村社区。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区政治功能包括选举、落实政策等;经济功能包括社区工厂,超市等;社区文化功能包括文体活动、娱乐活动等;社区管理功能包括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区卫生、社会保障、文化、计生和治安等各项管理。
2.(2019七上·衢州期中)阅读某学校平面图,回答问题:
(1)食堂在教学楼3的______方向(  )
A.西北方 B.正西方 C.东南方 D.正北方
(2)从地图的语言来看,该图缺少了(  )
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 D.注记
(3)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
A.衢州市政区图 B.浙江省政区图
C.中国政区图 D.世界政区图
【答案】(1)D
(2)B
(3)D
【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解析】【分析】 (1)根据图中给出的指北标分析可知,食堂在教学楼3的正北方向。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从地图的语言来看,该图缺少了 比例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3)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浙江省政区图>衢州市政区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衢州市政区图>浙江省政区图>中国政区图>世界政区图.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3.(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农村——放牧
B.牧村——伐木
C.渔村——捕鱼
D.林场—一种植
【答案】C
【知识点】乡村聚落
【解析】【分析】考查聚落的有关知识。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两大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先有乡村聚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慢慢产生了后有城市聚落。综上所述,答案C是正确的。
【点评】要求学生知道聚落的概念,了解它的发展变化,知道不同类型的聚落他的功能不同。
4.(2019七上·衢州期中)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表现在(  )
A.人口的职业构成有较大的差异
B.乡村的道路较宽畅、交通发达
C.功能差别,乡村功能较为复杂
D.人口密度不同,乡村人口较稠密
【答案】A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主要差异主要是从事的产业活动不同。乡村聚落人们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城市聚落人们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即人们的职业构成有较大的差异。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观:乡村聚落,农田遍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市聚落高楼林立,环境污染较重。②人口:乡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③公共设施:乡村聚落交通不便,类型单一,数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类型齐全,数量多。
5.(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人才交流的是(  )
A.10月31日晚,“好听衢州”礼乐草原音乐会在西区市民广场奏响
B.小王和网友交流信息
C.爸爸去外地做生意
D.李老师去新疆乌什支教
【答案】D
【知识点】区域合作
【解析】【分析】“ “好听衢州”礼乐草原音乐会在西区市民广场奏响 ”属于文化交流;“ 小王和网友交流信息 ”属于信息交流;“爸爸去外地谈生意”属于经济交流;“李老师去新疆支教”属于人才交流。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
6.(2019七上·衢州期中)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是(  )
A.500米 B.500~600米之间
C.550米 D.600~700米之间
(2)某班学生计划分成四个登山活动小组,目标是图中所示的山峰,沿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方向进行攀登。其中一组想选择最具有挑战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
(2)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是 500-600米之间。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某班学生计划分成四个登山活动小组,目标是图中所示的山峰,沿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方向进行攀登。其中一组想选择最具有挑战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线是 ② ;理由是该地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7.(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图为四个大洲轮廓图,据此回答问题。
(1)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图中四个大洲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B.②濒临三大洋两大洲
C.③是世界上最大淡水湖所在的大洲
D.④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答案】(1)D
(2)C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亚洲,②是非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美洲。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位于巴西,属于南美洲,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亚洲,②是非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美洲。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是南极洲;非洲濒临的是两大洋;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在北美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是欧洲;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全球共划分成七个大洲。它们恰似美丽的七巧板,相互组合,巧妙搭配,共同组建了地球上的陆地。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8.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
A.冰屋——北极地区终年寒冷
B.窑洞——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气候干燥
C.高脚屋——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
D.平顶屋——中国南方潮湿多雨
【答案】D
【知识点】乡村聚落
【解析】【分析】不同的民居结构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北极地区终年寒冷,人们利用当地的条件建造了冰屋; 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气候干燥,利用黄土的特性,建造了窑洞; 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气候湿热,建造了高脚屋; 中国南方潮湿多雨,为了及时排水,房屋建成尖顶状。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在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民居特点。比如在牧区生活的牧民,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装拆卸的蒙古包。在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因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利用当地黄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窑洞。在我国南方地区,因降水较多,气候湿热,搭建高架竹屋。
9.(2019七上·衢州期中)某地地处我国东南部,在那儿你能看到成片的梯田,满坡的茶树和竹林,还有盛开的桃花。则该地区的地形可能是 (  )
A.高原 B.山脉 C.丘陵 D.平原
【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不同地形的生产特色,依据硕学可知梯田一般都修建在丘陵地区,同时在丘陵地区可以因地制宜的发展种植业如种植茶树、竹林等,而高原、平原地区一般不会出现梯田,山区一般发展林业或者矿产业,故此题应选择C。
【点评】此题考查不同地形的生产特色,理解因地制宜。
10.(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两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表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①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区 ②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③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④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世界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的60%;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较高,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
1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①地中海气候 B.②热带沙漠气候
C.③热带草原气候 D.④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B
【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
【解析】【分析】图中数字①至④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点评】亚洲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③季风气候典型。
12.(2019七上·衢州期中)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下列图示中属于平原地形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根据各地的地形剖面图来看,A是山峰,B是平原,C是高原,D是盆地。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的是丘陵。
13.(2017七上·诸暨期中)下列关于语言与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②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
③世界三大宗教中信仰人数最多的是基督教
④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佛教、道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和宗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和宗教的识记。
14.(2019七上·衢州期中)读下图,完成问题:
(1)图中明明和贝贝所在的地点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三个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明所在的地点符合条件
B.贝贝所在的地点符合条件
C.符合条件的地点不存在
D.明明贝贝所在的地点都符合条件
(2)下列对生活在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生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玉米和马铃薯是主要粮食 ②居民从事的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③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 ④该地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A
(2)D
【知识点】经纬网;智利——安第斯山脉
【解析】【分析】 (1)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可以判断出该图纬度是北纬度,经度是东经度。明明的地理坐标是(40°N,40°E),贝贝地理坐标是(20°N,140°E),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及其他划分界线可知,明明所在地符合条件。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15.(2017七上·绍兴期中)阿尔卑斯山成为旅游热点地区的自然原因有(  )
①是世界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②夏季景色优美,气候凉爽
③冬季日光充足,滑雪条件好 ④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瑞士——阿尔卑斯山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瑞士旅游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所以①不符合题意;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是阿尔卑斯山成为旅游热点地区的人文条件,不是自然原因,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瑞士发展旅游业的理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6.(2019七上·衢州期中)有一种称呼叫“驴友”,是对户外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爱称。下图为某“驴友”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图,读图,完成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甲    ; 乙    。
(2)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C点的海拔是   米,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 。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   。图中虚线框内的山脉大致走向为   
(4)图中D和E两处河流有一处有误,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案】(1)陡崖;鞍部
(2)17;470;10
(3)自东北向西南;东西走向
(4)D处;等高线向低处突出,是山脊,不可能孕育河流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甲 陡崖; 乙 鞍部。
(2)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17米,C点的海拔是470米,图中的等高距是10米 。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图中虚线框内的山脉大致走向为东西走向。
(4)图中D有误,理由:等高线向低处突出,是山脊,不可能孕育河流。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7.(2019七上·衢州期中)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较多的是   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4)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气候,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5)浙江属于两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填甲或乙),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答案】(1)甲;乙
(2)乙
(3)C
(4)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乙地。
(2)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较多的是乙地。
(3)读图可知,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季节分布不均匀。不是每月都降水很多,也不是每月降水都很少。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4)读图可知,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属于两种季风气候中的乙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
18.(2019七上·衢州期中)观察下面两幅地图,回答问题。
(1)将图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
A   山脉; B   湖; C   河;
D    山脉;E   湾。
(2)美国领土与我国一样,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
(3)图一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发展这类农业的社会条件是   自然优势是   、   、    等。
(4)图二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 要是   、   和大豆,这类农业的基本特点是    和   。
【答案】(1)阿巴拉契亚;苏必利尔;密西西比;落基山;墨西哥
(2)北温
(3)水稻;人口稠密;高温多雨;水网密布;肥沃的土壤
(4)小麦;玉米;商品性农业;机械化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 (1)观察图中信息可知,A是阿巴拉契亚山脉,B是苏必利尔湖,C是密西西比河,D是落基山脉,E是墨西哥湾。
(2)美国领土与我国一样,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北温带。
(3)据图分析可知,图一地区是东南亚,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发展这类农业的社会条件是人口稠密;自然优势是高温多雨,水网密布,肥沃的土壤等。
(4)据图分析可知,图二地区是美国的中央大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大豆等。这类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生产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19.(2019七上·衢州期中)“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它是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仔细阅读“一路一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1)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经A   海峡,B   运河,止于荷兰鹿特丹。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亚洲、D   洲、F   洲。
(2)图中C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D所在大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E所在国家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
(3)据图判断威尼斯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夏季的威尼斯   。
(4)图示地区中,①地区(新疆)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
②地区的地形单元是   ,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③区在亚洲地理分区上属于   ;
④居民多信仰   教;
⑤地居民多为   人种。
【答案】(1)马六甲;苏伊士;非;欧
(2)里海;尼罗河;俄罗斯
(3)地中海;炎热干燥
(4)塔里木河;青藏高原;海拔高;南亚;伊斯兰;白色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
【解析】【分析】 (1)据图分析可知,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经A是马六甲海峡,B是苏伊士运河,止于荷兰鹿特丹。丝绸之路经济地带连接亚洲、D是非洲、F是欧洲。
(2)据图分析可知,图中C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D所在的大洲是非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E所在的国家是俄罗斯,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3)据图判断威尼斯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的威尼斯炎热干燥。
(4)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地区中,①地区(新疆)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②地区的地形单元是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 ③区在亚洲地理分区上属于南亚; ④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⑤地居民多为白色人种。
【点评】“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