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道法第三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18九上·杭州期中)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②“还我青岛”③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④“路存与存,路亡与亡”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2.(2019九上·长兴月考)如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3.(2019九上·长兴月考)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共都初步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4.斯大林曾经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纳粹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指的是(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诺曼底登陆C.莫斯科保卫战 D.攻克柏林5.(2019九上·长兴月考)“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时,他们已在横渡长江…”。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民解放军的重大军事行动依次是( )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B.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C.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二、非选择题6.(2019九上·长兴月考)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1)图1和图2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其导火线是什么 根据图1和图2概括此历史事件进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2)根据图3,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历史背景。(3)三张图片共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它的结束得益于中共开辟了一条中国化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7.(2019九上·长兴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仪仗方队的三位擎旗手高举党旗、国旗、军旗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这也是三面旗帜首次在阅兵式上同时通过天安门。材料二:不忘初心,就要不忘人民,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讲话(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党旗、国旗、军旗相关知识。三旗 材料一图(从左至右) 旗帜升起的地方(城市名称) 旗帜升起的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旗帜升起的意义党旗 第1面旗帜 上海及嘉兴南湖 1921年7月23日 ①国旗 第2面旗帜 北京天安门 ② ③军旗 第3面旗帜 ④ 1927年8月1日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运用解放战争的史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力量的源泉”的正确性。8.(2019九上·长兴月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反法西斯的历史背景下,中美关系的走向不仅牵动着世界,也影响着中国。材料一:材料二:1937年7月12日,中国政府希望美国出面调解日本的侵略,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清楚知道,美国尝试调解必将激怒日本,也将给日本政府一个机会对其国民美国会像对待中国发生的事件一样,干涉日本的自卫。”——《中国与东亚崛起》1941年12月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说,中国在英勇抵抗日本四年半之后,现在不再孤立了,所有遭到日本威胁的国家如今都站在中国一边,1942年6月美国加大对中国供给用于防卫目的的兵力、物资和情报。——《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材料三:1942年10月5日,中国政府明确向美国表示,中国对这次大战担负着同等的义务,承担着同样的责任,希望美英自动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在中国的强烈要求和国际舆论的支持下,1943年1月,中美、中英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宣布废除条约。——《中国抗日战争与战时国际关系》(1)图中①处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该图反映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地位 (2)材料二中的两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的态度有何不同 结合上述年代尺,运用史实来说明其中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红军长征;土地改革【解析】【分析】 ①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描写的是长征过程中的情景,长征的时间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②“还我青岛”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口号,③“ 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 ”指的是土地革命,时间是1927年-1930年,④ “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是1911年六月保路运动的口号。因此按时间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 的是④②③① ,答案为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认识清晰,先将 口号、民谣、诗词 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一一标注,然后再进行排列。2.【答案】C【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解析】【分析】由图中中国在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13年的7%到1919年的24.4%,增长很快.这主要是因为: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给了我们民族工业发展的机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ABD三项时间上与题干图表不一致,不符合题意;C项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是导致题干变化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13-1919年间发展原因的相关知识。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3.【答案】D【知识点】西安事变【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①错误,张学良将军只参与了西安事变,没有参与重庆谈判;④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与重庆谈判无关。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所以②③是两者的相似点。D项②③是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似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相同点及对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掌握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B【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是“霸王行动”。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它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法西斯德国两线作战,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亡。B项诺曼底登陆是题干中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诺曼底登陆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5.【答案】B【知识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解析】【分析】“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是指辽沈战役;“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是指平津战役;“到1949年4月时,他们已在横渡长江”是指渡江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在西起江西省的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发动渡江战役,彻底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结合题干中的“从东北发起猛攻”和“横渡长江”的重大军事行动,可以判断指的是 辽沈战役和渡江战役战役。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依次是题干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民解放军的重大军事行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决战、渡江战役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6.【答案】(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到上海,主力从学生到工人。(2)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知识点】五四运动;工农武装割据;三大战役【解析】【分析】(1)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门集会、示威、游行,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五四运动爆发。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由此可知,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主力学生转为工人。(2)结合图3 信息“1949年2月7日”和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取得了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解放战争的胜利预示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三则材料共同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故答案为:(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到上海,主力从学生到工人。(2)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7.【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江西南昌(2)淮海战役中,广大群众踊跃捐献粮食、担架等。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大战役;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历史结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在淮海战役中,广大群众踊跃捐献粮食等,帮助解放军筑路运送物资等,人民解放军取得战役的胜利。故答案为:(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江西南昌。(2)淮海战役中,广大群众踊跃捐献粮食、担架等。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南昌起义、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题干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8.【答案】(1)七七事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支援,联合中国。(意思相近即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法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3)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义之举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知识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解析】【分析】(1)第一问,图中①处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37年,依据关键信息“全民族抗战开始”可知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第二问,依据图示和所学可知,中国抗战1931年就已经开始, 由此可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材料二第一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材料二第二 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庯,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紧扣材料信息,从国内(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巩固了反法西斯同盟)两个方面把握带来的“意义”。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是有利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和巩固;推动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进程。故答案为:(1)七七事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支援,联合中国。(意思相近即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法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3)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义之举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抗日战争的史实。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道法第三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18九上·杭州期中)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②“还我青岛”③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④“路存与存,路亡与亡”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答案】D【知识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红军长征;土地改革【解析】【分析】 ①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描写的是长征过程中的情景,长征的时间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②“还我青岛”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口号,③“ 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 ”指的是土地革命,时间是1927年-1930年,④ “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是1911年六月保路运动的口号。因此按时间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 的是④②③① ,答案为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认识清晰,先将 口号、民谣、诗词 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一一标注,然后再进行排列。2.(2019九上·长兴月考)如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答案】C【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解析】【分析】由图中中国在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13年的7%到1919年的24.4%,增长很快.这主要是因为: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给了我们民族工业发展的机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ABD三项时间上与题干图表不一致,不符合题意;C项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是导致题干变化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13-1919年间发展原因的相关知识。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3.(2019九上·长兴月考)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共都初步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答案】D【知识点】西安事变【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①错误,张学良将军只参与了西安事变,没有参与重庆谈判;④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与重庆谈判无关。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所以②③是两者的相似点。D项②③是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似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相同点及对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掌握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是解题的关键。4.斯大林曾经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纳粹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指的是(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诺曼底登陆C.莫斯科保卫战 D.攻克柏林【答案】B【知识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是“霸王行动”。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它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法西斯德国两线作战,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亡。B项诺曼底登陆是题干中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诺曼底登陆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5.(2019九上·长兴月考)“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时,他们已在横渡长江…”。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民解放军的重大军事行动依次是( )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B.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C.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答案】B【知识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解析】【分析】“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是指辽沈战役;“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是指平津战役;“到1949年4月时,他们已在横渡长江”是指渡江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在西起江西省的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发动渡江战役,彻底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结合题干中的“从东北发起猛攻”和“横渡长江”的重大军事行动,可以判断指的是 辽沈战役和渡江战役战役。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依次是题干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民解放军的重大军事行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决战、渡江战役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二、非选择题6.(2019九上·长兴月考)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1)图1和图2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其导火线是什么 根据图1和图2概括此历史事件进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2)根据图3,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历史背景。(3)三张图片共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它的结束得益于中共开辟了一条中国化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答案】(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到上海,主力从学生到工人。(2)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知识点】五四运动;工农武装割据;三大战役【解析】【分析】(1)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门集会、示威、游行,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五四运动爆发。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由此可知,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主力学生转为工人。(2)结合图3 信息“1949年2月7日”和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取得了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解放战争的胜利预示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三则材料共同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故答案为:(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到上海,主力从学生到工人。(2)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7.(2019九上·长兴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仪仗方队的三位擎旗手高举党旗、国旗、军旗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这也是三面旗帜首次在阅兵式上同时通过天安门。材料二:不忘初心,就要不忘人民,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讲话(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党旗、国旗、军旗相关知识。三旗 材料一图(从左至右) 旗帜升起的地方(城市名称) 旗帜升起的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旗帜升起的意义党旗 第1面旗帜 上海及嘉兴南湖 1921年7月23日 ①国旗 第2面旗帜 北京天安门 ② ③军旗 第3面旗帜 ④ 1927年8月1日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运用解放战争的史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力量的源泉”的正确性。【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江西南昌(2)淮海战役中,广大群众踊跃捐献粮食、担架等。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大战役;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历史结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在淮海战役中,广大群众踊跃捐献粮食等,帮助解放军筑路运送物资等,人民解放军取得战役的胜利。故答案为:(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江西南昌。(2)淮海战役中,广大群众踊跃捐献粮食、担架等。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南昌起义、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题干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8.(2019九上·长兴月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反法西斯的历史背景下,中美关系的走向不仅牵动着世界,也影响着中国。材料一:材料二:1937年7月12日,中国政府希望美国出面调解日本的侵略,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清楚知道,美国尝试调解必将激怒日本,也将给日本政府一个机会对其国民美国会像对待中国发生的事件一样,干涉日本的自卫。”——《中国与东亚崛起》1941年12月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说,中国在英勇抵抗日本四年半之后,现在不再孤立了,所有遭到日本威胁的国家如今都站在中国一边,1942年6月美国加大对中国供给用于防卫目的的兵力、物资和情报。——《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材料三:1942年10月5日,中国政府明确向美国表示,中国对这次大战担负着同等的义务,承担着同样的责任,希望美英自动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在中国的强烈要求和国际舆论的支持下,1943年1月,中美、中英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宣布废除条约。——《中国抗日战争与战时国际关系》(1)图中①处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该图反映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地位 (2)材料二中的两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的态度有何不同 结合上述年代尺,运用史实来说明其中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答案】(1)七七事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支援,联合中国。(意思相近即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法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3)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义之举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知识点】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解析】【分析】(1)第一问,图中①处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37年,依据关键信息“全民族抗战开始”可知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第二问,依据图示和所学可知,中国抗战1931年就已经开始, 由此可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材料二第一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材料二第二 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庯,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紧扣材料信息,从国内(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巩固了反法西斯同盟)两个方面把握带来的“意义”。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是有利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和巩固;推动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进程。故答案为:(1)七七事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支援,联合中国。(意思相近即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法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3)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义之举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抗日战争的史实。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道法第三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道法第三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