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仙居县朱溪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思品11月月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19九上·仙居月考)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第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阶段 时间 概况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国家获得胜利和扩张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法西斯同盟国在各个战场开始反攻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最后胜利A.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C.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D.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答案】A【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分为三个阶段(见表),据框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中、美、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月,苏、英、美、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A项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第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第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框表为依托,考查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2.(2019九上·温岭期中)83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那么你认为下列诗句暗含这两件事情的应该是( )①虎关前英气猛,台儿庄上赤旗豪②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C【知识点】西安事变;红军长征【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西北地区的重大事件主要有长征的会师和西安事变,因此②④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在山东,解放战争是对南京,因此AB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红军长征和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83年前”和“大西北”。3.(2019九上·仙居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历史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诺曼底登陆C.德黑兰会议召开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答案】D【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特别是在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苏、英等大国开始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它的成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D项《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以及影响。4.(2019九上·萧山期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实是( )①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①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是历史结论,不是历史史实,故①错误;②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说明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②正确;③1895年,孙中山创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没有实现三民主义,故③错误;④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说明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④正确。C项②④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孙中山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孙中山历史功绩。5.(2019九上·仙居月考)如图为某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第十三章的章名可能是( )A.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B.第三次“反围剿”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挥师过长江【答案】C【知识点】内战的爆发【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到敌人后方”可知,反映的是抗日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决战淮海”反映的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在这两个时间之间的有战略反攻,即千里跃进大别山。AB两项南昌起义的参谋长及第三次“反围剿”在抗日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之前,不符合题意;C项千里跃进大别山可能是第十三章的章名,符合题意;D项挥师过长江指的是渡江战役,在“决战淮海”之后,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战略反攻的知识及学生分析材料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6.(2019九上·温岭期中)回首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下列对年代尺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主共和”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覆灭②“当家作主”指新中国成立③“历史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④“洗雪国耻”指澳门回归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主共和指的是中华民国建立,清王朝统治结束,①正确;“当家作主”指新中国成立,②正确,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③错误;洗雪国耻指的是香港回归,④错误,因此BC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和新中国建立的影响。注意1997年是香港回归,而不是澳门。7.(2019九上·仙居月考)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其中说到: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据此回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④标志着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顺应时代的联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打倒列强,除军阀C.土地革命,分土地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3)【扭转时局的联合】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虽然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但为了共同目标,它们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联合”的共同目标是( )A.摧毁法西斯 B.规划战后格局C.建立联合国 D.结束苏美冷战(4)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众多媒体纷纷赞誉“好像在阴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一道光明”,是“历史和人民的喜讯”。这表明当时( )①国内格局依然动荡不安②国民党真诚求合作③共产党实力强于国民党④人民迫切期盼和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A(2)B(3)A(4)B【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④标志着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表述错误,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领土全部获得解放。A项①②③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打倒列强,除军阀。1924-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合作后创建的黄埔军校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成为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ACD三项都不是20世纪20年代“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不符合题意;B项打倒列强,除军阀是20世纪20年代“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摧毁法西斯,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虽然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但为了共同目标,它们互相配合支援,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A项摧毁法西斯是此次“联合”的共同目标,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此次“联合”的共同目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4)依据“好像在阴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来一道光明”“是“历史和人民的喜讯””,结合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可以得出,抗战结束后,国内格局依然动荡不安,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企图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建立独裁统治,但是经历了长期战争,中国人民迫切期盼和平,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故①④正确。②③重庆谈判时,国民党实力强于共产党,国民党重庆谈判是为了拖延时间准备内战,不是真诚求合作,故②③错误。B项①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以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3)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材料为依托,考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以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4)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分析材料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30分)8.(2019九上·仙居月考)人民群众蕴藏着伟大的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吴玉章回忆录》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经过28年艰苦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材料三: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材料四: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几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据地的一切大权……,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党和红军必将被完全断送。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在10年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大屠杀下积累的创痛和仇恨是很难淡忘的…中国要实现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确实离不开蒋介石这个掌握着全国政权、主要军事力量受到国际承认的最大政治力量。(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校择》)(1)上层社会力量与哪一阶级力量对比显得微不足道 促使此阶级力量“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思想武器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28年里如何凝聚人民群众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 列举两个史实并加以说明。(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根据材料四和所学史实对此进行论证。【答案】(1)工人(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2)20世纪30年代初,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农民踊跃参军作战,壮大了红军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3)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基础(4)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等【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可知,上层社会力量与无产阶级力量对比显得微不足道。促使此阶级力量“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2)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可知,20世纪30年代初,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农民踊跃参军作战,壮大了红军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3)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根据材料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得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4)根据材料四中的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面临国民党血腥屠杀,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开始时,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 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 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1934年,“左”倾错误导致革命失利,中共中央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故答案为:(1)工人(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2)20世纪30年代初,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农民踊跃参军作战,壮大了红军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3)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基础。(4)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及在革命期间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9.(2019九上·仙居月考)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以文析史】材料一: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以尺绘史】材料二: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阶段或节点【以图释史】(1)“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指的是哪一事件 简述该事件的历史地位。(2)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A时期的主要任务。(3)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毛泽东在这个历史时期为探索中国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论证。(4)图1与图2有何联系 根据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变化,共产党在1947年和1948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战略调整 【答案】(1)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A: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3)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创建过程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4)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潮,使国共双方力量发生变化。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 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成立六年即1927年,“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指1927年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第一次战斗是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观察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时期或节点可知,A处是1931--1945年,这一时期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任务是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3)依据所学可知,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4)第一小问,结合图一中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可知是土地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潮;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故答案为:(1)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3)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创建过程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4)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潮,使国共双方力量发生变化。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史实。10.(2018九上·鄞州月考)【“和”之硕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根据中国抗日战争的思维导图规律将A、B处补充完整。(2)列举两则落实海报精神的军事行动,并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3)根据上面的数据,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据此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我们的警示。【答案】(1)A:细菌战、毒气战、三光政策等;B: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2)史实:英美两国联手开辟第二战场,实施诺曼底登陆;苏联红军对日作战(或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两则数据反映出二战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战争浩劫。因此,我们要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谋求发展。【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日军罪行;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中国抗日战争的思维导图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A处是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例如细菌战、毒气战、三光政策等;B处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例如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2)依据所学可知,落实海报精神的军事行动是英美两国联手开辟第二战场,实施诺曼底登陆;苏联红军对日作战、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3)根据上面的数据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两则数据反映出二战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战争浩劫。因此,我们要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谋求发展。故答案为:(1)A:细菌战、毒气战、三光政策等;B: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2)史实:英美两国联手开辟第二战场,实施诺曼底登陆;苏联红军对日作战(或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两则数据反映出二战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战争浩劫。因此,我们要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谋求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的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相关知识。1 / 1浙江省仙居县朱溪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思品11月月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19九上·仙居月考)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第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阶段 时间 概况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国家获得胜利和扩张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法西斯同盟国在各个战场开始反攻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最后胜利A.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C.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D.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2.(2019九上·温岭期中)83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那么你认为下列诗句暗含这两件事情的应该是( )①虎关前英气猛,台儿庄上赤旗豪②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3.(2019九上·仙居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历史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诺曼底登陆C.德黑兰会议召开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4.(2019九上·萧山期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实是( )①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2019九上·仙居月考)如图为某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第十三章的章名可能是( )A.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B.第三次“反围剿”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挥师过长江6.(2019九上·温岭期中)回首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下列对年代尺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主共和”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覆灭②“当家作主”指新中国成立③“历史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④“洗雪国耻”指澳门回归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2019九上·仙居月考)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其中说到: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据此回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④标志着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顺应时代的联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打倒列强,除军阀C.土地革命,分土地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3)【扭转时局的联合】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虽然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但为了共同目标,它们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联合”的共同目标是( )A.摧毁法西斯 B.规划战后格局C.建立联合国 D.结束苏美冷战(4)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众多媒体纷纷赞誉“好像在阴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一道光明”,是“历史和人民的喜讯”。这表明当时( )①国内格局依然动荡不安②国民党真诚求合作③共产党实力强于国民党④人民迫切期盼和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30分)8.(2019九上·仙居月考)人民群众蕴藏着伟大的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吴玉章回忆录》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经过28年艰苦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材料三: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材料四: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几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据地的一切大权……,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党和红军必将被完全断送。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在10年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大屠杀下积累的创痛和仇恨是很难淡忘的…中国要实现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确实离不开蒋介石这个掌握着全国政权、主要军事力量受到国际承认的最大政治力量。(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校择》)(1)上层社会力量与哪一阶级力量对比显得微不足道 促使此阶级力量“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思想武器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28年里如何凝聚人民群众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 列举两个史实并加以说明。(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根据材料四和所学史实对此进行论证。9.(2019九上·仙居月考)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以文析史】材料一: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以尺绘史】材料二: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阶段或节点【以图释史】(1)“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指的是哪一事件 简述该事件的历史地位。(2)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A时期的主要任务。(3)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毛泽东在这个历史时期为探索中国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论证。(4)图1与图2有何联系 根据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变化,共产党在1947年和1948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战略调整 10.(2018九上·鄞州月考)【“和”之硕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根据中国抗日战争的思维导图规律将A、B处补充完整。(2)列举两则落实海报精神的军事行动,并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3)根据上面的数据,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据此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我们的警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分为三个阶段(见表),据框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中、美、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月,苏、英、美、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A项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第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第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框表为依托,考查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2.【答案】C【知识点】西安事变;红军长征【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西北地区的重大事件主要有长征的会师和西安事变,因此②④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在山东,解放战争是对南京,因此AB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红军长征和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83年前”和“大西北”。3.【答案】D【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特别是在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苏、英等大国开始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它的成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D项《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以及影响。4.【答案】C【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①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是历史结论,不是历史史实,故①错误;②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说明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②正确;③1895年,孙中山创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没有实现三民主义,故③错误;④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说明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④正确。C项②④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孙中山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孙中山历史功绩。5.【答案】C【知识点】内战的爆发【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到敌人后方”可知,反映的是抗日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决战淮海”反映的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在这两个时间之间的有战略反攻,即千里跃进大别山。AB两项南昌起义的参谋长及第三次“反围剿”在抗日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之前,不符合题意;C项千里跃进大别山可能是第十三章的章名,符合题意;D项挥师过长江指的是渡江战役,在“决战淮海”之后,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战略反攻的知识及学生分析材料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6.【答案】A【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主共和指的是中华民国建立,清王朝统治结束,①正确;“当家作主”指新中国成立,②正确,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③错误;洗雪国耻指的是香港回归,④错误,因此BC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和新中国建立的影响。注意1997年是香港回归,而不是澳门。7.【答案】(1)A(2)B(3)A(4)B【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④标志着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表述错误,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领土全部获得解放。A项①②③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打倒列强,除军阀。1924-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合作后创建的黄埔军校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成为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ACD三项都不是20世纪20年代“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不符合题意;B项打倒列强,除军阀是20世纪20年代“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摧毁法西斯,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虽然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但为了共同目标,它们互相配合支援,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A项摧毁法西斯是此次“联合”的共同目标,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此次“联合”的共同目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4)依据“好像在阴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来一道光明”“是“历史和人民的喜讯””,结合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可以得出,抗战结束后,国内格局依然动荡不安,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企图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建立独裁统治,但是经历了长期战争,中国人民迫切期盼和平,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故①④正确。②③重庆谈判时,国民党实力强于共产党,国民党重庆谈判是为了拖延时间准备内战,不是真诚求合作,故②③错误。B项①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以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3)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材料为依托,考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以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4)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分析材料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答案】(1)工人(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2)20世纪30年代初,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农民踊跃参军作战,壮大了红军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3)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基础(4)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等【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可知,上层社会力量与无产阶级力量对比显得微不足道。促使此阶级力量“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2)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可知,20世纪30年代初,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农民踊跃参军作战,壮大了红军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3)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根据材料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得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4)根据材料四中的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面临国民党血腥屠杀,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开始时,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 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 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1934年,“左”倾错误导致革命失利,中共中央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故答案为:(1)工人(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2)20世纪30年代初,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农民踊跃参军作战,壮大了红军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3)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基础。(4)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及在革命期间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9.【答案】(1)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A: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3)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创建过程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4)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潮,使国共双方力量发生变化。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 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成立六年即1927年,“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指1927年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第一次战斗是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观察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时期或节点可知,A处是1931--1945年,这一时期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任务是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3)依据所学可知,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4)第一小问,结合图一中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可知是土地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潮;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故答案为:(1)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3)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创建过程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4)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潮,使国共双方力量发生变化。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史实。10.【答案】(1)A:细菌战、毒气战、三光政策等;B: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2)史实:英美两国联手开辟第二战场,实施诺曼底登陆;苏联红军对日作战(或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两则数据反映出二战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战争浩劫。因此,我们要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谋求发展。【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日军罪行;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中国抗日战争的思维导图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A处是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例如细菌战、毒气战、三光政策等;B处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例如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2)依据所学可知,落实海报精神的军事行动是英美两国联手开辟第二战场,实施诺曼底登陆;苏联红军对日作战、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3)根据上面的数据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两则数据反映出二战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战争浩劫。因此,我们要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谋求发展。故答案为:(1)A:细菌战、毒气战、三光政策等;B: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2)史实:英美两国联手开辟第二战场,实施诺曼底登陆;苏联红军对日作战(或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两则数据反映出二战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战争浩劫。因此,我们要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谋求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的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相关知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仙居县朱溪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思品11月月考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仙居县朱溪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思品11月月考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