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区大成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评估试卷(历社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2017八下·鄞州期中)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作的“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2.(2017八下·柯桥期中)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学者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羲之 D.朱熹3.(2016八下·温州期中)八年级学生张强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焚书坑儒 B.设置厂卫等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4.(2018八下·浙江期中)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 (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③设置驻藏大臣④设置伊犁将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18八下·慈溪期末)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C.专制皇权强化 D.地方权力膨胀6.(2019八下·临海月考)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7.(2017八下·秀洲月考)《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8.(2019八下·临海月考)乾隆二十二年,清廷下令关闭宁波等港口,仅留广州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清朝实行的闭关政策是指( )A.全面禁止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易C.不许外国人来华 D.禁止中国对外交往9.(2019八下·临海月考)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 )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文化的繁荣与昌盛C.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D.对外的联系与交往10.(2017八下·鄞州期中)“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居日久,将又成一粤省澳门矣。”这句话最能反映出( )A.清政府看到外商到中国来很高兴B.宁波外商云集,十分繁荣C.清政府希望外商居住在澳门D.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心存恐惧和担忧二、非选择题11.(2019八下·临海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6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411事。(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做了哪些改革?(2)有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3)结合材料,如何看待这些改革?12.(2019八下·临海月考)马戛尔尼使华以失败而告终。1794年9月,马戛尔尼回到英国,向国王和议会呈送了一份使华报告。假如你是马戛尔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课本等材料从经济、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比较当时中国与英国的发展状况,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进表格相应位置。比较中英近代前夜历史国家项目 清朝前期中国 英 国经济状况 及文明类型 政治制度 外交政策 思想文化 军事力量 综合国力 A农业为主,男耕女织,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属于农耕文明B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C装备先进D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经济迅速发展,属于工业文明E文化专制,禁锢思想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科技落后F闭关锁国G处于封建社会衰朽阶段H殖民扩张I思想文化繁荣活跃,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技世界领先J世界强国K装备落后L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政治腐败13.想一想,议一议。1793年,马戛尔尼率领英国使团来到中国,提出遣使进京、开放通商口岸、减少关税、租用浙江舟山附近一海岛给英国人居住和存货、自由传教等要求。请你对马戛尔尼的这些要求作出恰当的分析、评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天工开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的识记。2.【答案】A【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思想文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他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批判君主专制。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思想文化发展的识记。3.【答案】B【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厂卫特务机构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特令锦衣卫监管刑狱,赋予巡查缉捕的权力,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除了负责侍卫、密缉导致奸佞之外,北镇抚司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明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厂卫特务机构的了解。4.【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的管辖;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都属于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①册封达赖和班禅是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西藏地区治理的史实,不符合题意;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新疆地区治理的史实,符合题意;③设置驻藏大臣是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西藏地区治理的史实,不符合题意;④设置伊犁将军是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新疆地区治理的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5.【答案】C【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时期,为加强君权,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清朝雍正帝时期,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C项专制皇权强化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垂相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君主集权加强的有关知识。6.【答案】C【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清朝乾隆时期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方的比较。选择海洋是指殖民扩张,选择陆地则是指针对殖民扩张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以此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选项ABD不符合18世纪中国的情况,故答案选C。【点评】知道我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7.【答案】A【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考点的理解。本题要求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无法从材料总获得的选项就是错误选项。从“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中可以得出明朝科举考试延续了前代的基础,但稍变了唐宋的考试方法。从“专取四子树......五经命题试士”中可以看出四书五经是明朝科举考试的命范围。而明朝科举考试的答题问卷在本段材料中不能获取。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变化。8.【答案】B【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清朝闭关政策概念的了解。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不是禁止对外贸易和交往。正确答案为B。【点评】理解清朝闭关政策的内容。9.【答案】A【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题干中元朝设置宣政院,加强了对西藏地区(中国西南地区)的管理;明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加强了中国东南地区的管理;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之后,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中国西北地区)管辖。BD表述的文化、对外联系与题意无关;题干中提到的是三个不同的地区,不是一个地区不同朝代设置的不同管理机构,不涉及机构的变化,故C也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A。【点评】知道历朝历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措施并能加以区分。10.【答案】D【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材料主要说明乾隆皇帝因为担心洋人来华贸易制造事端,从而关闭通商口岸。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了解。11.【答案】(1)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权分三司(2)内阁大学士(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皇权失去制约了,但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结合题目的限定性要求”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联系所学可知,其改革是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2)面对繁重的工作负担,设置殿阁大学士帮助处理奏章。(3)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权分三司。(2)内阁大学士。(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皇权失去制约了,但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明太祖处理奏章为切入点,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2.【答案】A;D;L;D;F;H;E;I;K;K;B;J【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清朝前期的中国:经济上农业为主,男耕女织,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属于农耕文明,政治上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政治腐败,外交上闭关锁国,文化上文化专制,禁铜思想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科技落后,军事上装备落后,综合国力日益衰落。英国经济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经济迅速发展,属于工业文明,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外交上殖民扩张,文化上思想文化繁荣活跃,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技世界领先,军事上装备落后,综合国力上是世界强国。[点评]横向比较中国与英国的不同发展轨迹,探讨中国逐步落伍的原因。故答案为:A;D;L;D;F;H;E;I;K;K;B;J。【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横向比较中国与英国的不同发展轨迹,探讨中国逐步落伍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3.【答案】马戛尔尼提出的这些要求中,虽然既带有侵略性的内容,但是也有合理的要求。如果清朝与之谈判,对不合理的要求予以拒绝,对于合理要求予以考虑,用和平的方式与之交往、接触,就能对英国及西方的情况有所了解,这对于当时的人们了解世界,对于中国以后融入世界的发展潮流就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乾隆皇帝看不到这一点,使中国失去了了解世界的一次大好机遇,非常可惜。【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戛尔尼使华的有关知识,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言之有物即可。如:马戛尔尼提出的这些要求中,虽然既带有侵略性的内容,但是也有合理的要求。如果清朝与之谈判,对不合理的要求予以拒绝,对于合理要求予以考虑,用和平的方式与之交往、接触,就能对英国及西方的情况有所了解,这对于当时的人们了解世界,对于中国以后融入世界的发展潮流就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乾隆皇帝看不到这一点,使中国失去了了解世界的一次大好机遇,非常可惜。【点评】本题比较困难,主要考查学生对马戛尔尼使华的理解运用能力。1 / 1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区大成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评估试卷(历社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2017八下·鄞州期中)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作的“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答案】D【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天工开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的识记。2.(2017八下·柯桥期中)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学者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羲之 D.朱熹【答案】A【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思想文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他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批判君主专制。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思想文化发展的识记。3.(2016八下·温州期中)八年级学生张强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焚书坑儒 B.设置厂卫等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答案】B【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厂卫特务机构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特令锦衣卫监管刑狱,赋予巡查缉捕的权力,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除了负责侍卫、密缉导致奸佞之外,北镇抚司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明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厂卫特务机构的了解。4.(2018八下·浙江期中)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 (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③设置驻藏大臣④设置伊犁将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的管辖;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都属于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①册封达赖和班禅是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西藏地区治理的史实,不符合题意;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新疆地区治理的史实,符合题意;③设置驻藏大臣是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西藏地区治理的史实,不符合题意;④设置伊犁将军是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新疆地区治理的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5.(2018八下·慈溪期末)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C.专制皇权强化 D.地方权力膨胀【答案】C【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时期,为加强君权,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清朝雍正帝时期,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C项专制皇权强化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垂相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君主集权加强的有关知识。6.(2019八下·临海月考)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答案】C【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清朝乾隆时期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方的比较。选择海洋是指殖民扩张,选择陆地则是指针对殖民扩张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以此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选项ABD不符合18世纪中国的情况,故答案选C。【点评】知道我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7.(2017八下·秀洲月考)《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答案】A【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考点的理解。本题要求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无法从材料总获得的选项就是错误选项。从“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中可以得出明朝科举考试延续了前代的基础,但稍变了唐宋的考试方法。从“专取四子树......五经命题试士”中可以看出四书五经是明朝科举考试的命范围。而明朝科举考试的答题问卷在本段材料中不能获取。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变化。8.(2019八下·临海月考)乾隆二十二年,清廷下令关闭宁波等港口,仅留广州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清朝实行的闭关政策是指( )A.全面禁止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易C.不许外国人来华 D.禁止中国对外交往【答案】B【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清朝闭关政策概念的了解。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不是禁止对外贸易和交往。正确答案为B。【点评】理解清朝闭关政策的内容。9.(2019八下·临海月考)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 )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文化的繁荣与昌盛C.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D.对外的联系与交往【答案】A【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题干中元朝设置宣政院,加强了对西藏地区(中国西南地区)的管理;明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加强了中国东南地区的管理;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之后,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中国西北地区)管辖。BD表述的文化、对外联系与题意无关;题干中提到的是三个不同的地区,不是一个地区不同朝代设置的不同管理机构,不涉及机构的变化,故C也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A。【点评】知道历朝历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措施并能加以区分。10.(2017八下·鄞州期中)“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居日久,将又成一粤省澳门矣。”这句话最能反映出( )A.清政府看到外商到中国来很高兴B.宁波外商云集,十分繁荣C.清政府希望外商居住在澳门D.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心存恐惧和担忧【答案】D【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材料主要说明乾隆皇帝因为担心洋人来华贸易制造事端,从而关闭通商口岸。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了解。二、非选择题11.(2019八下·临海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6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411事。(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做了哪些改革?(2)有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3)结合材料,如何看待这些改革?【答案】(1)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权分三司(2)内阁大学士(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皇权失去制约了,但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结合题目的限定性要求”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联系所学可知,其改革是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2)面对繁重的工作负担,设置殿阁大学士帮助处理奏章。(3)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权分三司。(2)内阁大学士。(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皇权失去制约了,但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明太祖处理奏章为切入点,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2.(2019八下·临海月考)马戛尔尼使华以失败而告终。1794年9月,马戛尔尼回到英国,向国王和议会呈送了一份使华报告。假如你是马戛尔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课本等材料从经济、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比较当时中国与英国的发展状况,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进表格相应位置。比较中英近代前夜历史国家项目 清朝前期中国 英 国经济状况 及文明类型 政治制度 外交政策 思想文化 军事力量 综合国力 A农业为主,男耕女织,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属于农耕文明B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C装备先进D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经济迅速发展,属于工业文明E文化专制,禁锢思想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科技落后F闭关锁国G处于封建社会衰朽阶段H殖民扩张I思想文化繁荣活跃,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技世界领先J世界强国K装备落后L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政治腐败【答案】A;D;L;D;F;H;E;I;K;K;B;J【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清朝前期的中国:经济上农业为主,男耕女织,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属于农耕文明,政治上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政治腐败,外交上闭关锁国,文化上文化专制,禁铜思想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科技落后,军事上装备落后,综合国力日益衰落。英国经济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经济迅速发展,属于工业文明,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外交上殖民扩张,文化上思想文化繁荣活跃,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技世界领先,军事上装备落后,综合国力上是世界强国。[点评]横向比较中国与英国的不同发展轨迹,探讨中国逐步落伍的原因。故答案为:A;D;L;D;F;H;E;I;K;K;B;J。【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横向比较中国与英国的不同发展轨迹,探讨中国逐步落伍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3.想一想,议一议。1793年,马戛尔尼率领英国使团来到中国,提出遣使进京、开放通商口岸、减少关税、租用浙江舟山附近一海岛给英国人居住和存货、自由传教等要求。请你对马戛尔尼的这些要求作出恰当的分析、评论。【答案】马戛尔尼提出的这些要求中,虽然既带有侵略性的内容,但是也有合理的要求。如果清朝与之谈判,对不合理的要求予以拒绝,对于合理要求予以考虑,用和平的方式与之交往、接触,就能对英国及西方的情况有所了解,这对于当时的人们了解世界,对于中国以后融入世界的发展潮流就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乾隆皇帝看不到这一点,使中国失去了了解世界的一次大好机遇,非常可惜。【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戛尔尼使华的有关知识,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言之有物即可。如:马戛尔尼提出的这些要求中,虽然既带有侵略性的内容,但是也有合理的要求。如果清朝与之谈判,对不合理的要求予以拒绝,对于合理要求予以考虑,用和平的方式与之交往、接触,就能对英国及西方的情况有所了解,这对于当时的人们了解世界,对于中国以后融入世界的发展潮流就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乾隆皇帝看不到这一点,使中国失去了了解世界的一次大好机遇,非常可惜。【点评】本题比较困难,主要考查学生对马戛尔尼使华的理解运用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区大成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评估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区大成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评估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