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19八下·湖州期中)建立清朝的民族是(  )
A.汉族 B.蒙古族 C.满族 D.鲜卑族
【答案】C
【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
【解析】【分析】清朝是由满族的前身女真族建立起来的,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C项满族建立清朝,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清朝建立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清朝建立的史实。
2.(2019八下·湖州期中)对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翻车的吧介绍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本书中(  )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吴承恩《西游记》
C.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D.宋应星《天工开物》
【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翻车的介绍最有可能出现在宋应星《天工开物》。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BC三项不可能介绍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翻车,不符合题意;
D项宋应星《天工开物》最有可能介绍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翻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代《天工开物》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明代《天工开物》的内容。
3.(2019八下·湖州期中)学习历史要注意对表面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历史现象说明了我国(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B.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了
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占主要地位
【答案】A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中的机户掌握生产资料和机器,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靠出卖劳动力生活,是早期的工人,故“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历史现象表朝的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历史现象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现象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需要准确识记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2019八下·湖州期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决心。“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的戚继光抗倭有关。
ACD三项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戚继光抗倭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戚继光抗倭的史实。要求识记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
5.(2019八下·湖州期中)为了巩固政权,明太祖采取的政治措施有(  )
①设立军机处 ②废除丞相制度 ③设立锦衣卫 ④奖励垦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明太祖在地方上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制,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制,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授权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在文化上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①设立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时;④奖励垦荒是清朝时期。
C项②③是为了巩固政权,明太祖采取的政治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的相关知识。
6.(2019八下·湖州期中)因诗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处刑反映了清朝(  )
A.重农抑商 B.实行八股取士
C.设置特务机构 D.制造文字狱
【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题文中的两句诗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不料当局者认定,此乃“怀念亡明,诋毁大清”,诗中提到“清风”是指清政府,与此事有关的史实是“文字狱”。联系所学知识,清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它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ABC三项和题干现象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制造文字狱是题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注意抓住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实质及影响。
7.(2019八下·湖州期中)下列关于14—18世纪的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与代表人物,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达·芬奇 B.启蒙运动——克伦威尔
C.科学革命——哥白尼 D.开辟新航路——麦哲伦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18世纪,法国把启蒙运动推向高峰,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1640年,英国掀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几年以后,经过反复斗争,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ACD三项搭配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B项启蒙运动——克伦威尔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4—18世纪的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与代表人物。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2019八下·湖州期中)图中是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属于哥伦布航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据所学知识可知,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并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从此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海上航线。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1497年葡萄牙人达 伽马率领船队沿着这条航道到达印度等地,是第一个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A项①是哥伦布的航行路线,符合题意;
B项②是迪亚士的航行路线,不符合题意;
C项③是达 伽马的航行路线,不符合题意;
D项④是麦哲伦的航行路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以“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哥伦布的航行路线及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识记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9.(2019八下·湖州期中)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它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①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 ②促进了欧洲对亚非拉美的殖民扩张
③促进了全世界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 ④促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①③④是新航路开辟产生的积极影响;②促进了欧洲对亚非拉美的殖民扩张是新航路开辟的消极影响。
D项①③④是新航路开辟产生的积极影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可采取排除法选择。
10.(2019八下·湖州期中)“……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他为法兰西的新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经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文中的“他”是(  )
A.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拿破仑 D.罗伯斯比尔
【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拿破仑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为法兰西的新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史称“雾月政变”。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拿破仑颁布《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对外,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战败并被流放。遭遇过滑铁卢战役,改变了他及帝国的命运,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拿破仑文是题干材料中描述的“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拿破仑的识记能力。识记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11.(2019八下·湖州期中)清朝时,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西域都护 B.锦衣卫 C.军机处 D.驻藏大臣
【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后来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A项西域都护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的,总管西域事务,不符合题意;
B项锦衣卫是为监视臣民,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它由明太祖授权的侍卫亲军建立,掌管侍卫、缉捕、刑狱、刺探等事务,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不符合题意;
C项军机处是雍正帝设立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不符合题意;
D项驻藏大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史实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驻藏大臣的设置时间与职责。
12.(2019八下·湖州期中)电影《东归英雄》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万难回归祖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这支少数民族是(  )
A.匈奴 B.土尔扈特部 C.回族 D.吐蕃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粉粹沙俄的堵截和追击,战胜酷暑和严寒,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这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A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土尔扈特部是题干描述的少数民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识记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相关知识。
13.(2019八下·湖州期中)1789年7 月14日,这一天在法国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就是国王认为平淡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发生(  )
A.攻占巴士底狱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C.来克星顿枪声 D.颁布《人权宣言》
【答案】A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7月14日后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A项攻占巴士底狱发生在1789年7 月14日,符合题意;
B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于1792年9月22日,不符合题意;
C项来克星顿枪声发生在1775年4月19日,它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不符合题意;
D项颁布《人权宣言》是在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相关史实。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历史影响。
14.(2019八下·湖州期中)18世纪时,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闭关锁国 D.八股取士、文字狱
【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由“17、18世纪” “理性之光”指的是启蒙思想运动,而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中国正处于明清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使用八股取士选拔人才,大兴文字狱,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八股取士、文字狱是“思想的牢笼”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与大兴文字狱等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7、18世纪”。
15.(2019八下·湖州期中)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可见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
A.决定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D.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答案】D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题干“依样画胡芦”,说明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A项决定军国大事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C两项与题干描述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是题干材料体现的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知道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意思,注意准确识记军机处的职能。
二、非选择题
16.(2019八下·湖州期中)17世纪中后期,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谁会相信……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 人们已经看到,当国王专权的时候,骚扰、内战、无政府状态、贫困使得全国不安。在这里,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却无力为非作歹……只有当国王并不专断独裁的时候,和平、富饶、幸福才会统治着英国。
——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材料三: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制定的主要目的。它的颁布标志着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怎样看待英国新确立的政治制度 你赞同吗?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服专制王权”是如何促进英国“继续前进”
【答案】(1)目的:限制王权。 标志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看待:最完美赞同:写出好处,比如:可以限制王权,防止专制,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可以。不赞同:写出君主立宪制的局限性
(3)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这个法案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2)据材料二“谁会相信……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可知,伏尔泰认为英国新确立的政治制度是最完美的。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故答案为:(1)目的是限制王权。 标志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看待:最完美。赞同:写出好处,比如:可以限制王权,防止专制,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可以。不赞同:写出君主立宪制的局限性。
(3)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
17.(2019八下·湖州期中)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只允许一些零星的小商贩贩运货物出洋,而军火、大米、豆麦、丝绸等都被禁止出口。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1)材料一表明清政府对外政策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三,谈谈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种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1)闭关锁国政策。
(2)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统治者傲慢自大,自认为无需同外国通商;③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交往会滋生事端,便利于洋人的侵略。
(3)①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但却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③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当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遭到外国的侵犯,又害怕沿海人同外国人交往,危机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结合材料二中“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清朝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外国人的货物,也不需要与国外进行贸易。这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自傲自大,自持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依据材料三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封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加之统治者的思想狭隘专制保守愚昧,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从18世纪下半期起,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由于统治者的思想狭隘专制保守愚昧,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3)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完全阻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的说法是错误的,但它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故答案为:(1)闭关锁国政策。
(2)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统治者傲慢自大,自认为无需同外国通商;③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交往会滋生事端,便利于洋人的侵略。
(3)①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但却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③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与影响。
1 / 1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19八下·湖州期中)建立清朝的民族是(  )
A.汉族 B.蒙古族 C.满族 D.鲜卑族
2.(2019八下·湖州期中)对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翻车的吧介绍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本书中(  )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吴承恩《西游记》
C.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D.宋应星《天工开物》
3.(2019八下·湖州期中)学习历史要注意对表面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历史现象说明了我国(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B.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了
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占主要地位
4.(2019八下·湖州期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5.(2019八下·湖州期中)为了巩固政权,明太祖采取的政治措施有(  )
①设立军机处 ②废除丞相制度 ③设立锦衣卫 ④奖励垦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9八下·湖州期中)因诗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处刑反映了清朝(  )
A.重农抑商 B.实行八股取士
C.设置特务机构 D.制造文字狱
7.(2019八下·湖州期中)下列关于14—18世纪的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与代表人物,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达·芬奇 B.启蒙运动——克伦威尔
C.科学革命——哥白尼 D.开辟新航路——麦哲伦
8.(2019八下·湖州期中)图中是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属于哥伦布航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2019八下·湖州期中)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它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①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 ②促进了欧洲对亚非拉美的殖民扩张
③促进了全世界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 ④促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19八下·湖州期中)“……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他为法兰西的新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经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文中的“他”是(  )
A.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拿破仑 D.罗伯斯比尔
11.(2019八下·湖州期中)清朝时,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西域都护 B.锦衣卫 C.军机处 D.驻藏大臣
12.(2019八下·湖州期中)电影《东归英雄》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万难回归祖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这支少数民族是(  )
A.匈奴 B.土尔扈特部 C.回族 D.吐蕃
13.(2019八下·湖州期中)1789年7 月14日,这一天在法国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就是国王认为平淡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发生(  )
A.攻占巴士底狱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C.来克星顿枪声 D.颁布《人权宣言》
14.(2019八下·湖州期中)18世纪时,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闭关锁国 D.八股取士、文字狱
15.(2019八下·湖州期中)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可见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
A.决定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D.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二、非选择题
16.(2019八下·湖州期中)17世纪中后期,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谁会相信……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 人们已经看到,当国王专权的时候,骚扰、内战、无政府状态、贫困使得全国不安。在这里,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却无力为非作歹……只有当国王并不专断独裁的时候,和平、富饶、幸福才会统治着英国。
——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材料三: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制定的主要目的。它的颁布标志着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怎样看待英国新确立的政治制度 你赞同吗?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服专制王权”是如何促进英国“继续前进”
17.(2019八下·湖州期中)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只允许一些零星的小商贩贩运货物出洋,而军火、大米、豆麦、丝绸等都被禁止出口。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1)材料一表明清政府对外政策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三,谈谈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种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
【解析】【分析】清朝是由满族的前身女真族建立起来的,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C项满族建立清朝,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清朝建立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清朝建立的史实。
2.【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翻车的介绍最有可能出现在宋应星《天工开物》。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BC三项不可能介绍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翻车,不符合题意;
D项宋应星《天工开物》最有可能介绍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翻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代《天工开物》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明代《天工开物》的内容。
3.【答案】A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中的机户掌握生产资料和机器,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靠出卖劳动力生活,是早期的工人,故“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历史现象表朝的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历史现象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现象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需要准确识记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决心。“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的戚继光抗倭有关。
ACD三项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戚继光抗倭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戚继光抗倭的史实。要求识记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
5.【答案】C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明太祖在地方上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制,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制,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授权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在文化上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①设立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时;④奖励垦荒是清朝时期。
C项②③是为了巩固政权,明太祖采取的政治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的相关知识。
6.【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题文中的两句诗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不料当局者认定,此乃“怀念亡明,诋毁大清”,诗中提到“清风”是指清政府,与此事有关的史实是“文字狱”。联系所学知识,清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它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ABC三项和题干现象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制造文字狱是题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注意抓住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实质及影响。
7.【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18世纪,法国把启蒙运动推向高峰,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1640年,英国掀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几年以后,经过反复斗争,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ACD三项搭配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B项启蒙运动——克伦威尔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4—18世纪的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与代表人物。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据所学知识可知,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并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从此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海上航线。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1497年葡萄牙人达 伽马率领船队沿着这条航道到达印度等地,是第一个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A项①是哥伦布的航行路线,符合题意;
B项②是迪亚士的航行路线,不符合题意;
C项③是达 伽马的航行路线,不符合题意;
D项④是麦哲伦的航行路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以“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哥伦布的航行路线及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识记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9.【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①③④是新航路开辟产生的积极影响;②促进了欧洲对亚非拉美的殖民扩张是新航路开辟的消极影响。
D项①③④是新航路开辟产生的积极影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可采取排除法选择。
10.【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拿破仑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为法兰西的新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史称“雾月政变”。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拿破仑颁布《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对外,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战败并被流放。遭遇过滑铁卢战役,改变了他及帝国的命运,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拿破仑文是题干材料中描述的“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拿破仑的识记能力。识记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11.【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后来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A项西域都护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的,总管西域事务,不符合题意;
B项锦衣卫是为监视臣民,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它由明太祖授权的侍卫亲军建立,掌管侍卫、缉捕、刑狱、刺探等事务,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不符合题意;
C项军机处是雍正帝设立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不符合题意;
D项驻藏大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史实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驻藏大臣的设置时间与职责。
12.【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粉粹沙俄的堵截和追击,战胜酷暑和严寒,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这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A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土尔扈特部是题干描述的少数民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识记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相关知识。
13.【答案】A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7月14日后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A项攻占巴士底狱发生在1789年7 月14日,符合题意;
B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于1792年9月22日,不符合题意;
C项来克星顿枪声发生在1775年4月19日,它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不符合题意;
D项颁布《人权宣言》是在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相关史实。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历史影响。
14.【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由“17、18世纪” “理性之光”指的是启蒙思想运动,而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中国正处于明清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使用八股取士选拔人才,大兴文字狱,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八股取士、文字狱是“思想的牢笼”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与大兴文字狱等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7、18世纪”。
15.【答案】D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题干“依样画胡芦”,说明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A项决定军国大事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C两项与题干描述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是题干材料体现的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知道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意思,注意准确识记军机处的职能。
16.【答案】(1)目的:限制王权。 标志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看待:最完美赞同:写出好处,比如:可以限制王权,防止专制,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可以。不赞同:写出君主立宪制的局限性
(3)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这个法案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2)据材料二“谁会相信……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可知,伏尔泰认为英国新确立的政治制度是最完美的。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故答案为:(1)目的是限制王权。 标志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看待:最完美。赞同:写出好处,比如:可以限制王权,防止专制,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可以。不赞同:写出君主立宪制的局限性。
(3)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
17.【答案】(1)闭关锁国政策。
(2)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统治者傲慢自大,自认为无需同外国通商;③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交往会滋生事端,便利于洋人的侵略。
(3)①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但却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③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当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遭到外国的侵犯,又害怕沿海人同外国人交往,危机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结合材料二中“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清朝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外国人的货物,也不需要与国外进行贸易。这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自傲自大,自持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依据材料三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封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加之统治者的思想狭隘专制保守愚昧,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从18世纪下半期起,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由于统治者的思想狭隘专制保守愚昧,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3)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完全阻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的说法是错误的,但它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故答案为:(1)闭关锁国政策。
(2)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统治者傲慢自大,自认为无需同外国通商;③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交往会滋生事端,便利于洋人的侵略。
(3)①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但却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③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与影响。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