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与法治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19八下·余杭期中)据统计,朱元璋平均每天要阅读207份奏章,处理423桩政事,可谓日理万机。皇帝如此繁忙却心甘情愿,因为朱元璋的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项措施有直接关系( )A.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B.实行八股取士C.组建特务机构D.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答案】A【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可以知道,明太祖的时候,借口丞相专权,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有皇帝一人决断,每天繁重的奏章国事处理,必然会使明太祖日理万机。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点评】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2.(2019八下·绍兴期中)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 、 《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 、 《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 )A.浅议科举考试与八股文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C.简论闭关锁国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答案】D【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清朝康雍乾三朝不断加强君主专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到达顶峰,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加强君主专制,还不断兴起文字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最符合刘锐同学想法的是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ABC三项概括不全面,不符合题意;D项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最符合刘明同学的想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为依托,考查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康雍乾三朝”“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灵活掌握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3.(2019八下·绍兴期中)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A.西夏钱币 B.胡服佣C.滇王之印 D.金瓶掣签【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挚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必须由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这一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A项西夏钱币反映的是两宋夏金元时期,反映的时间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题意;B项胡服佣出现时期是汉朝,反映的时间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题意;C项滇王之印出现时期是汉武帝时期,反映的时间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题意;D项金瓶掣签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 ②清政府统治腐败黑暗③重农抑商扼杀经济活力 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皇权膨胀【解析】【分析】西方国家侵华始于鸦片战争,时间不符,①错误;18世纪康乾盛世之时,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严重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非常落后,农民生活贫困。且实行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因此说明此时正滑向衰世。所以②③④都正确。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明清后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通过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析经济发展的状况,难度比较大。5.(2017八下·常山月考)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古典科技巨著的相关知识。《齐民要术》为农书,故A不选;《本草纲目》是药物学巨著,故B不选;《徐霞客游记》是中国地理名著,故D不选;而云锦的制造属于手工业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技术,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答案 C【点评】知道明清文化的表现。6.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兴”的含义是指( )A.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B.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神学文化的复兴【答案】A【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中“兴”的含义是指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文艺复兴是意大利人不满当时教会对文化的控制,通过弘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方式来反对教会的运动,并不是简单的古罗马文化的复兴。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而这些思想正是代表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7.《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A.西方列强的扩张 B.新航路开辟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大发现”是通过新航路开辟实现的.新航路开辟后各国纷纷探索通往世界各地的路线,促成地理大发现。ACD均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具体考查新航路开辟和随后的地理大发现。8.据新华社伦敦2016年7月13日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接受了卡梅伦的辞职申请,随后任命特雷莎·梅接任首相职务。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利,这种制度源于( )A.《人权宣言》 B.《汉谟拉比法典》C.《权利法案》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答案】C【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 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 本题考查《权利法案》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9.(2019八下·绍兴期中)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了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中国【答案】B【知识点】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及其实践。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要思想是三权分立。他的思想最早在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得到成功实践,美国于1787年通过联邦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早于美国,但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不符合题意;CD虽建立过共和制政体,但是时间分别是1792年和1912年,与题意“最早”不符,故答案选B。【点评】知道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及其在美国的最早实践,同时也知道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的政体。10.哥伦布曾说:“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还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给他们。”这段话反映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 )A.获得财富 B.传播文化C.倾销商品 D.和平交往【答案】A【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航路开辟考点的理解。材料中的黄金、香料、棉花是哥伦布从美洲大陆上殖民掠夺得到的,从中可以看出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获得更多的财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点评】要求学生理解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二、非选择题11.(2019八下·绍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如图)材料二:明史记载:“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康熙帝经过长城时曾作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材料三:(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美)基辛格《论中国》(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思考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明修长城,清修庙”,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明清两朝在民族政策上有什么不同?并分别举一例史实证明。(3)材料三评述的是清朝时实行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政策。【答案】(1)丞相制度废除,形成内阁制度;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或皇权不断强化)(2)明朝实施“防御政策”为主,如修建长城防范蒙古骑兵等;清朝实施“怀柔政策”为主,如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上层人物。(3)闭关锁国;①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中没有了丞相,增加了内阁。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丞相制度废除,内阁制建立。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依据 “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 “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可知,明朝加强长城防御,阻止蒙古侵扰;清朝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并在山庄周围修建了喇嘛庙;清朝统治者在这里接见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与他们联络感情。以此可以得出:明朝实行防御政策;清朝实行怀柔政策。(3)“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等,说明清朝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具有自卫的作用,但是闭关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而且作茁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故答案为:(1)丞相制度废除,形成内阁制度;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或皇权不断强化)。(2)明朝实施“防御政策”为主,如修建长城防范蒙古骑兵等;清朝实施“怀柔政策”为主,如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上层人物。(3)闭关锁国;①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2.(2019八下·绍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脚上带着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1)材料一中提到的“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世界”被发现在当时有什么积极影响?(2)材料一,说说这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列举当时在文学方面的一位“巨人”及其一部代表作品。(3)材料二的内容体现的是什么思想(或主张)?该思想由哪位思想家提出的?(4)两则材料反映的两场运动都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何作用?【答案】(1)历史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影响: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②各国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③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意思接近亦可)(2)核心:人文主义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或《威尼斯商人》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3)天赋人权(或平等、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 ) 伏尔泰(4)性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作用: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或思想基础)。【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相关历史事件。“人”被发现,是指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世界”被发现,是指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走向整体。(2)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相关知识。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如文学方面的一位“巨人”:莎士比亚,主要作品:《哈姆雷特》或《威尼斯商人》。(3)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二的内容体现了平等、自由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伏尔泰。(4)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的性质和影响。性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思想基础。故答案为:(1)历史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影响: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②各国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③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意思接近亦可)(2)核心:人文主义;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或《威尼斯商人》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3)天赋人权(或平等、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 );伏尔泰。(4)性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作用: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或思想基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需要识记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的史实。1 / 1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与法治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19八下·余杭期中)据统计,朱元璋平均每天要阅读207份奏章,处理423桩政事,可谓日理万机。皇帝如此繁忙却心甘情愿,因为朱元璋的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项措施有直接关系( )A.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B.实行八股取士C.组建特务机构D.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2.(2019八下·绍兴期中)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 、 《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 、 《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 )A.浅议科举考试与八股文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C.简论闭关锁国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3.(2019八下·绍兴期中)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A.西夏钱币 B.胡服佣C.滇王之印 D.金瓶掣签4.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 ②清政府统治腐败黑暗③重农抑商扼杀经济活力 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2017八下·常山月考)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6.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兴”的含义是指( )A.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B.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神学文化的复兴7.《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A.西方列强的扩张 B.新航路开辟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8.据新华社伦敦2016年7月13日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接受了卡梅伦的辞职申请,随后任命特雷莎·梅接任首相职务。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利,这种制度源于( )A.《人权宣言》 B.《汉谟拉比法典》C.《权利法案》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9.(2019八下·绍兴期中)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了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中国10.哥伦布曾说:“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还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给他们。”这段话反映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 )A.获得财富 B.传播文化C.倾销商品 D.和平交往二、非选择题11.(2019八下·绍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如图)材料二:明史记载:“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康熙帝经过长城时曾作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材料三:(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美)基辛格《论中国》(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思考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明修长城,清修庙”,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明清两朝在民族政策上有什么不同?并分别举一例史实证明。(3)材料三评述的是清朝时实行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政策。12.(2019八下·绍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脚上带着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1)材料一中提到的“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世界”被发现在当时有什么积极影响?(2)材料一,说说这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列举当时在文学方面的一位“巨人”及其一部代表作品。(3)材料二的内容体现的是什么思想(或主张)?该思想由哪位思想家提出的?(4)两则材料反映的两场运动都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何作用?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可以知道,明太祖的时候,借口丞相专权,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有皇帝一人决断,每天繁重的奏章国事处理,必然会使明太祖日理万机。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点评】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2.【答案】D【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清朝康雍乾三朝不断加强君主专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到达顶峰,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加强君主专制,还不断兴起文字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最符合刘锐同学想法的是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ABC三项概括不全面,不符合题意;D项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最符合刘明同学的想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为依托,考查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康雍乾三朝”“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灵活掌握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3.【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挚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必须由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这一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A项西夏钱币反映的是两宋夏金元时期,反映的时间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题意;B项胡服佣出现时期是汉朝,反映的时间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题意;C项滇王之印出现时期是汉武帝时期,反映的时间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题意;D项金瓶掣签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答案】B【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皇权膨胀【解析】【分析】西方国家侵华始于鸦片战争,时间不符,①错误;18世纪康乾盛世之时,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严重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非常落后,农民生活贫困。且实行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因此说明此时正滑向衰世。所以②③④都正确。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明清后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通过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析经济发展的状况,难度比较大。5.【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古典科技巨著的相关知识。《齐民要术》为农书,故A不选;《本草纲目》是药物学巨著,故B不选;《徐霞客游记》是中国地理名著,故D不选;而云锦的制造属于手工业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技术,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答案 C【点评】知道明清文化的表现。6.【答案】A【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中“兴”的含义是指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文艺复兴是意大利人不满当时教会对文化的控制,通过弘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方式来反对教会的运动,并不是简单的古罗马文化的复兴。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而这些思想正是代表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7.【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大发现”是通过新航路开辟实现的.新航路开辟后各国纷纷探索通往世界各地的路线,促成地理大发现。ACD均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具体考查新航路开辟和随后的地理大发现。8.【答案】C【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 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 本题考查《权利法案》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9.【答案】B【知识点】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及其实践。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要思想是三权分立。他的思想最早在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得到成功实践,美国于1787年通过联邦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早于美国,但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不符合题意;CD虽建立过共和制政体,但是时间分别是1792年和1912年,与题意“最早”不符,故答案选B。【点评】知道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及其在美国的最早实践,同时也知道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的政体。10.【答案】A【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航路开辟考点的理解。材料中的黄金、香料、棉花是哥伦布从美洲大陆上殖民掠夺得到的,从中可以看出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获得更多的财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点评】要求学生理解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原因。11.【答案】(1)丞相制度废除,形成内阁制度;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或皇权不断强化)(2)明朝实施“防御政策”为主,如修建长城防范蒙古骑兵等;清朝实施“怀柔政策”为主,如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上层人物。(3)闭关锁国;①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中没有了丞相,增加了内阁。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丞相制度废除,内阁制建立。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依据 “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 “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可知,明朝加强长城防御,阻止蒙古侵扰;清朝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并在山庄周围修建了喇嘛庙;清朝统治者在这里接见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与他们联络感情。以此可以得出:明朝实行防御政策;清朝实行怀柔政策。(3)“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等,说明清朝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具有自卫的作用,但是闭关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而且作茁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故答案为:(1)丞相制度废除,形成内阁制度;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或皇权不断强化)。(2)明朝实施“防御政策”为主,如修建长城防范蒙古骑兵等;清朝实施“怀柔政策”为主,如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上层人物。(3)闭关锁国;①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2.【答案】(1)历史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影响: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②各国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③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意思接近亦可)(2)核心:人文主义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或《威尼斯商人》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3)天赋人权(或平等、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 ) 伏尔泰(4)性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作用: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或思想基础)。【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相关历史事件。“人”被发现,是指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世界”被发现,是指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走向整体。(2)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相关知识。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如文学方面的一位“巨人”:莎士比亚,主要作品:《哈姆雷特》或《威尼斯商人》。(3)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二的内容体现了平等、自由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伏尔泰。(4)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的性质和影响。性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思想基础。故答案为:(1)历史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影响: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②各国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③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意思接近亦可)(2)核心:人文主义;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或《威尼斯商人》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3)天赋人权(或平等、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 );伏尔泰。(4)性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作用: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或思想基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需要识记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的史实。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与法治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与法治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