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初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19八下·诸暨期中)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百家、独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的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答案】C【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为了强化思想统一和君主专制统治,秦始皇进行了“焚书坑儒”。西汉初期采用的是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使国家经济逐渐强盛起来。到了汉武帝时期,作为雄才大略的皇帝,针对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排斥了其他各家学说。其尊儒和秦朝坑儒的态度截然相反,但根本目的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巩固君主专制。明清时期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封建统治,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ABD三项不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百家、独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B项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百家、独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要求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2019八下·诸暨期中)明至清前期,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其中从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有( )A.玉米 B.粟 C.小麦 D.水稻【答案】A【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入中国,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A项玉米是明朝中后期从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符合题意;B项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半坡原始居民就种植,不符合题意;C项小麦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已经种植,不符合题意;D项水稻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就种植,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代引进的原产于南美洲的农作物,要求具备史实识记能力,知道明代引进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3.(2019八下·诸暨期中)以徽、汉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新剧种是( )A.京剧 B.昆曲 C.越剧 D.黄梅戏【答案】A【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清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百家争艳的局面。后来,以徽剧和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A项京剧是以徽、汉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新剧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京剧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京剧形成的相关史实。4.(2019八下·诸暨期中)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这说明当时( )A.全面禁止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不许外商来华贸易 D.已经废除海禁政策【答案】B【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清廷下令关闭宁波等港口,仅留广州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上进行了种种限制。A项全面禁止对外贸易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不是全面禁止对外贸易,不符合题意;B项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符合题意;C项不许外商来华贸易理解错误,不许外国人来华居住的说法是错误的,是规定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不符合题意;D项已经废除海禁政策说法错误,是严格限制,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和知识的迁移能力。5.(2019八下·诸暨期中)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正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使用的资料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由此推测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反映了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问题的解决,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ABC三项和题干中的资料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学习的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及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把握和识记相关史实是解题的关键。6.(2019八下·诸暨期中)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李自成起义 B.厂卫等特务机构的设立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D.设立军机处【答案】D【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清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ABC三项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中,不符合题意;D项设立军机处不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历史的发展状况,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明朝史实的相关知识。7.(2019八下·诸暨期中)欧洲曾有一位思想家公开宣称:“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这直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答案】A【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题干中“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反映的思想是人文主义,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A项文艺复兴是题干材料直接反映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材料描述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要求具备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8.(2019八下·诸暨期中)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莎·梅向欧盟递交“脱欧”信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但19世纪的英国曾是世界近代化的领头羊,其主要表现在( )①科学革命②启蒙运动③资产阶级革命④工业革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历史的进程。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英国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原料产地额商品销售市场,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④说法正确。D项③④是19世纪的英国曾是世界近代化的领头羊的主要表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要求具备基础的识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2019八下·诸暨期中)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曾经最远到达( )A.地中海沿岸 B.欧洲和大洋洲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欧洲和美洲【答案】C【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是郑和下西洋曾经最远到达的地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10.(2019八下·诸暨期中)下列关于资产阶级革命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美国——法国——英国 B.英国——法国——美国C.英国——美国——法国 D.美国——英国一一法国【答案】C【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1688年、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1794年。ABD三项排列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英国——美国——法国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11.(2019八下·诸暨期中)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了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它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人权宣言”,它是( )A.《人权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答案】D【知识点】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律文献”可以判断是《独立宣言》,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独立宣言》,宣扬的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宣告了美国的独立,对拉丁美洲和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被马克思成为“第一个人权宣言”。ABC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题意;D项《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人权宣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独立宣言》的准确识记。需要准确识记美国《独立宣言》的意义和地位。12.(2019八下·诸暨期中)17、18世纪的西欧先进思想家们发动启蒙运动,是为了张扬( )A.自然的力量 B.人类的力量 C.理性的力量 D.宗教的力量【答案】C【知识点】启蒙运动【解析】【分析】17、18世纪西欧的进步思想家以理性主义为指导,直接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主张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等,掀起了启蒙运动。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理性的力量是启蒙运动张扬的思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知识的识记能力。13.(2019八下·诸暨期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领导人是(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比尔 C.华盛顿 D.拿破仑【答案】A【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领导人是克伦威尔,1645年6月,他曾领导了著名的纳西比战役,击溃王军主力。共和国成立后,他掌握了国家大权。不久,他驱散议会,就任“护国主”,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A项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领导人,符合题意;B项罗伯斯比尔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不符合题意;C项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不符合题意;D项拿破仑是法国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克伦威尔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二、非选择题14.(2019八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央机构变化示意图材料二:“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雍正帝材料三:朝臣胡中藻有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前,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材料四:1793年,乾隆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道:“天朝物产丰强,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材料一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清朝社会发展的哪些历史特征?(3)材料四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有什么启示?【答案】(1)政治上,专制皇权不断加强(2)材料二:经济上,农业是经济的主体;材料三:思想文化上,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专制,文化僵化(3)材料四:对外交往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阻碍了中西科学文化交流,中国丧失了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逐渐落后于西方。(4)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虚心学习别国的先进科技和经验,力求其为我所用。【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农耕文明的繁盛;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丞相在秦朝秦始皇时期设立,在唐朝时期通过设立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三省削弱了相权;在明太祖朱元璋时被废除,清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王权达到顶峰,这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却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除。(2)依据材料二中的“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可知,这指的是重农抑商,反映了经济上,农业是经济的主体。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的文字狱;为加强思想控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盛,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称这种做法为“文字狱”。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根据材料四中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联系所学知识,由于乾隆帝的夜郎自大,对外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不能看到世界的变化,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4)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虚心学习别国的先进科技和经验,力求其为我所用。故答案为:(1)政治上,专制皇权不断加强。(2)材料二:经济上,农业是经济的主体;材料三:思想文化上,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专制,文化僵化。(3)材料四:对外交往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阻碍了中西科学文化交流,中国丧失了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逐渐落后于西方。(4)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虚心学习别国的先进科技和经验,力求其为我所用。【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知识。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5.(2019八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特点有:其一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其二是对内与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实物资料(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二中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一的哪个特点?请用明清的两则史实证明这个特点。(2)材料二中图1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2情境发生在1662年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怎样的政策?(4)概括上述措施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并发表你的感想。【答案】(1)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史实: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给分)(2)贡献: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历史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3)开明(或怀柔)的民族政策。(4)共同作用: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感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国一贯重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等。(写出一点即可)【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反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体现了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清朝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例子: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或平定了天山以南地区大小和卓的叛乱等。(2)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元1661年3月,中国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九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3)材料三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这些制度反映出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4)上述措施和制度共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史实: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给分)(2)贡献: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历史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3)开明(或怀柔)的民族政策。(4)共同作用: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感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国一贯重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等。(写出一点即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16.(2019八下·诸暨期中)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法国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运动对欧洲政治革命的意义…“砸烂可耻的东西”、“自由放任”和“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它们不仅对法国的现状,而且对整个欧洲甚至海外地区的现状,也是一个挑战。——《全球通史》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材料三: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拿破仑时代》(1)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说出两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名字。(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这一法律文献中有哪些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仍有借鉴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拿破仑的措施“顺应了欧洲文明潮流”?(4)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答案】(1)理性主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任选两人即可)。(2)《人权宣言》:人民主权、自由平等、天赋人权。(3)①采取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③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维护革命成果,扩大革命影响,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任选两点即可)(4)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法国大革命是启蒙运动的伟大实践。【知识点】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强调人的理性,提倡人应该进行理性的思考。启蒙运动中的三位代表人物分别是伏尔泰、孟德斯鸠与卢梭。伏尔泰批判教会的黑暗,主张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主张君主立宪,为后来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卢梭强调人民主权与社会契约,主张共和制度。(2)材料二是《人权宣言》的内容.法国大革命期间,于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南。(3)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机构,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措施。特别是1804年制定的《民法典》成为帝国的丰碑,以法律的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还发动战争,领导军队击溃了“反法同盟”的进攻,进一步将革命的火花传播到欧洲大陆,打击了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滑铁卢战败后,拿破仑帝国覆亡,拿破仑退出历史舞台。(4)根据以上材料可知,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舆论基础,而法国大革命是启蒙运动的伟大实践。故答案为:(1)理性主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任选两人即可)。(2)《人权宣言》:人民主权、自由平等、天赋人权。(3)①采取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③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维护革命成果,扩大革命影响,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任选两点即可)(4)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法国大革命是启蒙运动的伟大实践。【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掌握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的兴亡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17.(2019八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1)材料所说的这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的是什么?(2)当时最为“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文化巨人是谁?请列举其一部代表作。(3)这场变革中被称为“先驱者”的是谁?这次变革的核心思想及其作用是什么?(4)该变革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答案】(1)文艺复兴运动(2)达·芬奇;《蒙娜丽莎》(3)但丁;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是一次崭新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4)要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热爱生活,追求知识、树立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创新精神等。【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1)据材料“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的是文艺复兴。(2)·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 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意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创作的长诗《神曲》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是一次崭新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4)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要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热爱生活,追求知识、树立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创新精神等。故答案为:(1)文艺复兴运动。(2)达·芬奇;《蒙娜丽莎》。(3)但丁;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是一次崭新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4)要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热爱生活,追求知识、树立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创新精神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恩格斯的话为依托,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和作用。1 / 1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初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19八下·诸暨期中)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百家、独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的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2.(2019八下·诸暨期中)明至清前期,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其中从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有( )A.玉米 B.粟 C.小麦 D.水稻3.(2019八下·诸暨期中)以徽、汉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新剧种是( )A.京剧 B.昆曲 C.越剧 D.黄梅戏4.(2019八下·诸暨期中)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这说明当时( )A.全面禁止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不许外商来华贸易 D.已经废除海禁政策5.(2019八下·诸暨期中)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正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使用的资料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由此推测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6.(2019八下·诸暨期中)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李自成起义 B.厂卫等特务机构的设立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D.设立军机处7.(2019八下·诸暨期中)欧洲曾有一位思想家公开宣称:“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这直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8.(2019八下·诸暨期中)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莎·梅向欧盟递交“脱欧”信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但19世纪的英国曾是世界近代化的领头羊,其主要表现在( )①科学革命②启蒙运动③资产阶级革命④工业革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19八下·诸暨期中)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曾经最远到达( )A.地中海沿岸 B.欧洲和大洋洲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欧洲和美洲10.(2019八下·诸暨期中)下列关于资产阶级革命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美国——法国——英国 B.英国——法国——美国C.英国——美国——法国 D.美国——英国一一法国11.(2019八下·诸暨期中)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了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它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人权宣言”,它是( )A.《人权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12.(2019八下·诸暨期中)17、18世纪的西欧先进思想家们发动启蒙运动,是为了张扬( )A.自然的力量 B.人类的力量 C.理性的力量 D.宗教的力量13.(2019八下·诸暨期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领导人是(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比尔 C.华盛顿 D.拿破仑二、非选择题14.(2019八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央机构变化示意图材料二:“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雍正帝材料三:朝臣胡中藻有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前,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材料四:1793年,乾隆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道:“天朝物产丰强,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材料一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清朝社会发展的哪些历史特征?(3)材料四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有什么启示?15.(2019八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特点有:其一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其二是对内与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实物资料(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二中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一的哪个特点?请用明清的两则史实证明这个特点。(2)材料二中图1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2情境发生在1662年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怎样的政策?(4)概括上述措施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并发表你的感想。16.(2019八下·诸暨期中)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法国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运动对欧洲政治革命的意义…“砸烂可耻的东西”、“自由放任”和“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它们不仅对法国的现状,而且对整个欧洲甚至海外地区的现状,也是一个挑战。——《全球通史》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材料三: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拿破仑时代》(1)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说出两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名字。(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这一法律文献中有哪些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仍有借鉴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拿破仑的措施“顺应了欧洲文明潮流”?(4)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17.(2019八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1)材料所说的这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的是什么?(2)当时最为“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文化巨人是谁?请列举其一部代表作。(3)这场变革中被称为“先驱者”的是谁?这次变革的核心思想及其作用是什么?(4)该变革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为了强化思想统一和君主专制统治,秦始皇进行了“焚书坑儒”。西汉初期采用的是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使国家经济逐渐强盛起来。到了汉武帝时期,作为雄才大略的皇帝,针对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排斥了其他各家学说。其尊儒和秦朝坑儒的态度截然相反,但根本目的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巩固君主专制。明清时期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封建统治,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ABD三项不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百家、独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B项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百家、独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要求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答案】A【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入中国,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A项玉米是明朝中后期从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符合题意;B项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半坡原始居民就种植,不符合题意;C项小麦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已经种植,不符合题意;D项水稻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就种植,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代引进的原产于南美洲的农作物,要求具备史实识记能力,知道明代引进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3.【答案】A【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清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百家争艳的局面。后来,以徽剧和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A项京剧是以徽、汉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新剧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京剧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京剧形成的相关史实。4.【答案】B【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清廷下令关闭宁波等港口,仅留广州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上进行了种种限制。A项全面禁止对外贸易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不是全面禁止对外贸易,不符合题意;B项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符合题意;C项不许外商来华贸易理解错误,不许外国人来华居住的说法是错误的,是规定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不符合题意;D项已经废除海禁政策说法错误,是严格限制,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和知识的迁移能力。5.【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反映了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问题的解决,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ABC三项和题干中的资料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学习的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及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把握和识记相关史实是解题的关键。6.【答案】D【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清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ABC三项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中,不符合题意;D项设立军机处不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历史的发展状况,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明朝史实的相关知识。7.【答案】A【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题干中“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反映的思想是人文主义,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A项文艺复兴是题干材料直接反映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材料描述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要求具备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8.【答案】D【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历史的进程。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英国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原料产地额商品销售市场,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④说法正确。D项③④是19世纪的英国曾是世界近代化的领头羊的主要表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要求具备基础的识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答案】C【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是郑和下西洋曾经最远到达的地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10.【答案】C【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1688年、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1794年。ABD三项排列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英国——美国——法国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11.【答案】D【知识点】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律文献”可以判断是《独立宣言》,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独立宣言》,宣扬的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宣告了美国的独立,对拉丁美洲和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被马克思成为“第一个人权宣言”。ABC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题意;D项《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人权宣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独立宣言》的准确识记。需要准确识记美国《独立宣言》的意义和地位。12.【答案】C【知识点】启蒙运动【解析】【分析】17、18世纪西欧的进步思想家以理性主义为指导,直接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主张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等,掀起了启蒙运动。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理性的力量是启蒙运动张扬的思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知识的识记能力。13.【答案】A【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领导人是克伦威尔,1645年6月,他曾领导了著名的纳西比战役,击溃王军主力。共和国成立后,他掌握了国家大权。不久,他驱散议会,就任“护国主”,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A项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领导人,符合题意;B项罗伯斯比尔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不符合题意;C项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不符合题意;D项拿破仑是法国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克伦威尔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14.【答案】(1)政治上,专制皇权不断加强(2)材料二:经济上,农业是经济的主体;材料三:思想文化上,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专制,文化僵化(3)材料四:对外交往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阻碍了中西科学文化交流,中国丧失了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逐渐落后于西方。(4)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虚心学习别国的先进科技和经验,力求其为我所用。【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农耕文明的繁盛;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丞相在秦朝秦始皇时期设立,在唐朝时期通过设立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三省削弱了相权;在明太祖朱元璋时被废除,清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王权达到顶峰,这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却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除。(2)依据材料二中的“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可知,这指的是重农抑商,反映了经济上,农业是经济的主体。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的文字狱;为加强思想控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盛,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称这种做法为“文字狱”。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根据材料四中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联系所学知识,由于乾隆帝的夜郎自大,对外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不能看到世界的变化,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4)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虚心学习别国的先进科技和经验,力求其为我所用。故答案为:(1)政治上,专制皇权不断加强。(2)材料二:经济上,农业是经济的主体;材料三:思想文化上,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专制,文化僵化。(3)材料四:对外交往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阻碍了中西科学文化交流,中国丧失了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逐渐落后于西方。(4)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虚心学习别国的先进科技和经验,力求其为我所用。【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知识。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5.【答案】(1)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史实: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给分)(2)贡献: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历史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3)开明(或怀柔)的民族政策。(4)共同作用: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感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国一贯重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等。(写出一点即可)【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反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体现了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清朝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例子: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或平定了天山以南地区大小和卓的叛乱等。(2)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元1661年3月,中国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九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3)材料三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这些制度反映出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4)上述措施和制度共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史实: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给分)(2)贡献: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历史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3)开明(或怀柔)的民族政策。(4)共同作用: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感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国一贯重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等。(写出一点即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16.【答案】(1)理性主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任选两人即可)。(2)《人权宣言》:人民主权、自由平等、天赋人权。(3)①采取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③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维护革命成果,扩大革命影响,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任选两点即可)(4)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法国大革命是启蒙运动的伟大实践。【知识点】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强调人的理性,提倡人应该进行理性的思考。启蒙运动中的三位代表人物分别是伏尔泰、孟德斯鸠与卢梭。伏尔泰批判教会的黑暗,主张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主张君主立宪,为后来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卢梭强调人民主权与社会契约,主张共和制度。(2)材料二是《人权宣言》的内容.法国大革命期间,于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南。(3)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机构,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措施。特别是1804年制定的《民法典》成为帝国的丰碑,以法律的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还发动战争,领导军队击溃了“反法同盟”的进攻,进一步将革命的火花传播到欧洲大陆,打击了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滑铁卢战败后,拿破仑帝国覆亡,拿破仑退出历史舞台。(4)根据以上材料可知,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舆论基础,而法国大革命是启蒙运动的伟大实践。故答案为:(1)理性主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任选两人即可)。(2)《人权宣言》:人民主权、自由平等、天赋人权。(3)①采取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③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维护革命成果,扩大革命影响,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任选两点即可)(4)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法国大革命是启蒙运动的伟大实践。【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掌握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的兴亡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17.【答案】(1)文艺复兴运动(2)达·芬奇;《蒙娜丽莎》(3)但丁;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是一次崭新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4)要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热爱生活,追求知识、树立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创新精神等。【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1)据材料“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的是文艺复兴。(2)·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 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意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创作的长诗《神曲》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是一次崭新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4)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要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热爱生活,追求知识、树立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创新精神等。故答案为:(1)文艺复兴运动。(2)达·芬奇;《蒙娜丽莎》。(3)但丁;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是一次崭新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4)要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热爱生活,追求知识、树立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创新精神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恩格斯的话为依托,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和作用。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初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初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