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六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中联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六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中联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六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中联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19七下·桐乡期中)下列四幅我国省区行政区划简图中,有我国疆域四至最北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根据各省的轮廓可知,A是云南省,B内蒙古自治区,C是黑龙江省,D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黑龙江省是我国疆域四至中的最北端和最东端所在地区。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 14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
2.(2019七下·桐乡期中)图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建温室大棚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退耕还林
C.“腹泻”--不合理灌溉--发展节水农业
D.“脚肿”--泥沙淤积--加固加高堤坝
【答案】D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河的概况。据图分析,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中,“大量脱发”指黄河上游地区,形成原因是人类过度放牧,草场退化,解决措施是合理放牧或禁牧;“动脉阻塞”指黄河上游地区,是因为河流流经地区纬度较高,不同纬度地区结冰,融冰时间差异造成的,主要措施是炸开冰坝;“腹泻”指黄河中游河段,主要原因是地表植被破坏,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脚肿”指下游河段,主要原因是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的,主要措施是加固加高堤坝。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河概况的识记,对地图的解读能力。
3.(2019七下·桐乡期中)图为某班同学绘制的我国97°30′E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地应该是(  )
A.准噶尔盆地 B.青藏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答案】D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根据我国97°30′E地形剖面图分析可知,甲地以北是天山,以南是昆仑山,说明甲地是塔里木盆地,其余不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分布的识记,对地形剖面图的解读能力。
4.(2019七下·桐乡期中)某研究小组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我国秦岭山脉两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特征都有明显差异。下列哪一俗语符合该山脉特征?(  )
A.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B.一年有四季,全年备寒装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D.青莲竞争妍,碧笋插云天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秦岭以北的地区以旱地为主,黄牛犁地,秦岭以南的地区以水田为主,水牛犁田,俗语就是 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5.(2019七下·桐乡期中)下列不同景观图,不能反映台湾地区人文特色的有(  )
①②③④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台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台湾的人文特色。①是蒙古族的人文特色,主要在内蒙古地区;②是台湾的101大厦,属于台湾地区的人文特色;③是黎族的节日活动,主要在海南,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④是蝴蝶图片,台湾的蝴蝶谷是著名的游览景区,属于台湾的人文特色。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台湾地区人文特色的识记。
6.(2019七下·桐乡期中)图是我国局部区域图,关于图中河流在M段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水流平缓,适宜航运 B.泥沙沉积,河水混浊
C.支流众多,水源充足 D.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答案】D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江的有关知识。根据图中给出的经纬网,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确定图中M段经过的是横断山脉,这里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由于地势落差较大,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水流湍急,水能丰富。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江上游水文概括的理解。
7.(2019七下·桐乡期中)根据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及土地利用表,分析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地貌类型 占土地面积比例 海拔 粮食作物
平原 20% <200m 水稻
丘陵 63% 200-500m 水稻、冬小麦
中、低山 15% 500-300m 春小麦、马玲薯
高山 2% >3000m
A.东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地区
【答案】D
【知识点】土地资源
【解析】【分析】根据表中内容分析,该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少,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耕地面积较大,主要种植水稻,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种植了小麦和马铃薯。故可以判断该地区是我国的东南地区。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是山地多,耕地比重小;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分布不均衡;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越来越多,针对土地资源的现状,要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和生活用地;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8.(2019七下·桐乡期中)昆明的中学生小柯在2018年暑期坐高铁到上海迪斯尼乐园游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能看到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 ②会经过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③会经过滇黔陕晋赣浙沪六省 ④会经过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上海的自然人文概况。昆明的中学生小柯在2018年暑期坐高铁到上海迪斯尼乐园游玩,沿途可以看到长江,看不到黄河;会经过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会经过滇黔赣浙沪等省,不经过陕晋;沿途 会经过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上海的自然人文概括的识记。
9.(2019七下·桐乡期中)读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路线示意图(图),南水北调中线能够实现全线自流供水,其原因是 (  )
A.输水干渠沿线地势西高东低 B.输水干渠沿线地势南高北低
C.输水干渠沿线降水南少北多 D.输水干渠沿线降水南多北少
【答案】B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图的分析判读能力。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能够实现自流引水,是因为输水干渠沿线地势南高北低,水从高处往低处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的分析判读能力。
10.(2019七下·桐乡期中)太湖流域成为中国农业高产区的自然因素有(  )
①和缓的丘陵 ②适宜的气候
③国家的政策 ④丰沛的水源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太湖流域以平原为主,占总面积的4/6,水面占1/6,丘陵和山地占面积1/6。太湖流域成为农业高产区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是平原,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资源等方面分析。国家政策属于社会经济因素。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资源等方面回答。一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种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是政策,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
11.(2019七下·桐乡期中)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重大工程更凸显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什么优势?(  )
①地缘优势 ②人缘优势 ③政策优势 ④商缘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解析】【分析】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重大工程更凸显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即地理位置优越,国家政策的支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从境外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同时该地区有临近港、澳面向东南亚的位置优势,有侨乡的优势,有多优良海港的优势和劳动力丰富等优势,再加上国家为这里制订的优惠政策,使这里成为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风水宝地。
12.(2019七下·桐乡期中)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下列四幅图中,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接近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在给出的气候类型图中,A是温带季风气候,B是地中海气候,C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
13.(2019七下·桐乡期中)观察洞庭湖变迁图(图),据图分析造成洞庭湖水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减少 B.围湖造田 C.南水北调 D.毁林开荒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据图分析可知,洞庭湖在20世纪50年代水域面积广,而到了90年代水域面积变得十分狭小,减少的水域面积被农业用地代替。当时,由于人口激增,为了满足对耕地的需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因此,造成洞庭湖水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14.(2019七下·桐乡期中)2018年11月,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乌镇交通图
(1)依据图回答,乌镇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区位优势。
(2)用一句话描述图《乌镇景观图》反映的水乡特色。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水”对乌镇的重要意义。
【答案】(1)区位优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北与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相邻;西南临近浙江省会城市杭州;附近有多条高速公路经过,交通发达,往来方便。
(2)“人在水上住,船在窗下行。”
(3)生产:
① “水”为乌镇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灌溉条件;
②“水”为乌镇商业贸易往来提供了交通便利,涌现了众多城镇;
③“水”给乌镇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生活:④“水”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便利。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图的分析判读能力。由图可知,乌镇的区位优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北与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相邻;西南临近浙江省会城市杭州;附近有多条高速公路经过,交通发达,往来方便。
(2)本题考查的是水乡城镇的特色。由图可以看出,用一句话描述图《乌镇景观图》反映的水乡特色是:“人在水上住,船在窗下行。”
(3)本题考查的是水乡城镇的有关知识。乌镇是江南水乡,水赋予了乌镇的一切。在生产上可以:① “水”为乌镇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灌溉条件;②“水”为乌镇商业贸易往来提供了交通便利,涌现了众多城镇;③“水”给乌镇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生活上:④“水”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便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水乡城镇自然人文特色的识记,对地图的分析判读能力。
15.(2019七下·桐乡期中)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   (“塞上江南”)
B.   (山脉)
C.   (山脉);
(2)写出数字所代表的省会城市
①   ;②   ;
(3)判断城市④的气候
气候类型   ,
气候特征      。
(4)该地存在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导致这一问题的自然因素是什么?请你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条有效措施。
(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深深地烙上了黄土地上的印记。请列举能反映这一印记的例子两个。
【答案】(1)宁夏平原;太行山脉;秦岭
(2)太原;呼和浩特
(3)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水土流失
土质疏松,易溶于水;夏季降水集中。
对策:
①在沟谷兴建小型水库、打坝淤地,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等工程;
②种草种树、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放牧等。
(5)窑洞、信天游、腰鼓、白羊肚巾、吃面食等(打出两点即可)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据图分析可知,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A是被称为“塞上江南”宁夏平原;B是黄土高原东部的太行山脉;C是黄土高原南侧的秦岭山脉;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及省会的分布。据图分析可知,①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太原;②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
(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气候的分布。城市④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西安,该地的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有关知识。该地存在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导致这一问题的自然因素是土质疏松,易溶于水;夏季降水集中。对此,我们要在沟谷兴建小型水库、打坝淤地,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等工程;种草种树、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放牧等。
(5)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人文特色。黄土高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这里留下来许多当地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深深地烙上了黄土地上的印记。窑洞、信天游、腰鼓、白羊肚巾、吃面食等(打出两点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主要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划及省会的分布、黄土高原的自然人文概括的识记。
1 / 1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六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中联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19七下·桐乡期中)下列四幅我国省区行政区划简图中,有我国疆域四至最北端的是(  )
A. B.
C. D.
2.(2019七下·桐乡期中)图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建温室大棚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退耕还林
C.“腹泻”--不合理灌溉--发展节水农业
D.“脚肿”--泥沙淤积--加固加高堤坝
3.(2019七下·桐乡期中)图为某班同学绘制的我国97°30′E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地应该是(  )
A.准噶尔盆地 B.青藏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4.(2019七下·桐乡期中)某研究小组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我国秦岭山脉两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特征都有明显差异。下列哪一俗语符合该山脉特征?(  )
A.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B.一年有四季,全年备寒装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D.青莲竞争妍,碧笋插云天
5.(2019七下·桐乡期中)下列不同景观图,不能反映台湾地区人文特色的有(  )
①②③④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6.(2019七下·桐乡期中)图是我国局部区域图,关于图中河流在M段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水流平缓,适宜航运 B.泥沙沉积,河水混浊
C.支流众多,水源充足 D.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7.(2019七下·桐乡期中)根据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及土地利用表,分析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地貌类型 占土地面积比例 海拔 粮食作物
平原 20% <200m 水稻
丘陵 63% 200-500m 水稻、冬小麦
中、低山 15% 500-300m 春小麦、马玲薯
高山 2% >3000m
A.东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地区
8.(2019七下·桐乡期中)昆明的中学生小柯在2018年暑期坐高铁到上海迪斯尼乐园游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能看到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 ②会经过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③会经过滇黔陕晋赣浙沪六省 ④会经过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9.(2019七下·桐乡期中)读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路线示意图(图),南水北调中线能够实现全线自流供水,其原因是 (  )
A.输水干渠沿线地势西高东低 B.输水干渠沿线地势南高北低
C.输水干渠沿线降水南少北多 D.输水干渠沿线降水南多北少
10.(2019七下·桐乡期中)太湖流域成为中国农业高产区的自然因素有(  )
①和缓的丘陵 ②适宜的气候
③国家的政策 ④丰沛的水源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1.(2019七下·桐乡期中)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重大工程更凸显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什么优势?(  )
①地缘优势 ②人缘优势 ③政策优势 ④商缘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2019七下·桐乡期中)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下列四幅图中,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接近的是(  )
A. B.
C. D.
13.(2019七下·桐乡期中)观察洞庭湖变迁图(图),据图分析造成洞庭湖水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减少 B.围湖造田 C.南水北调 D.毁林开荒
二、材料分析题
14.(2019七下·桐乡期中)2018年11月,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乌镇交通图
(1)依据图回答,乌镇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区位优势。
(2)用一句话描述图《乌镇景观图》反映的水乡特色。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水”对乌镇的重要意义。
15.(2019七下·桐乡期中)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   (“塞上江南”)
B.   (山脉)
C.   (山脉);
(2)写出数字所代表的省会城市
①   ;②   ;
(3)判断城市④的气候
气候类型   ,
气候特征      。
(4)该地存在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导致这一问题的自然因素是什么?请你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条有效措施。
(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深深地烙上了黄土地上的印记。请列举能反映这一印记的例子两个。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根据各省的轮廓可知,A是云南省,B内蒙古自治区,C是黑龙江省,D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黑龙江省是我国疆域四至中的最北端和最东端所在地区。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 14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
2.【答案】D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河的概况。据图分析,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中,“大量脱发”指黄河上游地区,形成原因是人类过度放牧,草场退化,解决措施是合理放牧或禁牧;“动脉阻塞”指黄河上游地区,是因为河流流经地区纬度较高,不同纬度地区结冰,融冰时间差异造成的,主要措施是炸开冰坝;“腹泻”指黄河中游河段,主要原因是地表植被破坏,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脚肿”指下游河段,主要原因是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的,主要措施是加固加高堤坝。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河概况的识记,对地图的解读能力。
3.【答案】D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根据我国97°30′E地形剖面图分析可知,甲地以北是天山,以南是昆仑山,说明甲地是塔里木盆地,其余不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分布的识记,对地形剖面图的解读能力。
4.【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秦岭以北的地区以旱地为主,黄牛犁地,秦岭以南的地区以水田为主,水牛犁田,俗语就是 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5.【答案】C
【知识点】台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台湾的人文特色。①是蒙古族的人文特色,主要在内蒙古地区;②是台湾的101大厦,属于台湾地区的人文特色;③是黎族的节日活动,主要在海南,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④是蝴蝶图片,台湾的蝴蝶谷是著名的游览景区,属于台湾的人文特色。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台湾地区人文特色的识记。
6.【答案】D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江的有关知识。根据图中给出的经纬网,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确定图中M段经过的是横断山脉,这里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由于地势落差较大,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水流湍急,水能丰富。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江上游水文概括的理解。
7.【答案】D
【知识点】土地资源
【解析】【分析】根据表中内容分析,该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少,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耕地面积较大,主要种植水稻,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种植了小麦和马铃薯。故可以判断该地区是我国的东南地区。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是山地多,耕地比重小;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分布不均衡;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越来越多,针对土地资源的现状,要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和生活用地;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8.【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上海的自然人文概况。昆明的中学生小柯在2018年暑期坐高铁到上海迪斯尼乐园游玩,沿途可以看到长江,看不到黄河;会经过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会经过滇黔赣浙沪等省,不经过陕晋;沿途 会经过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上海的自然人文概括的识记。
9.【答案】B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图的分析判读能力。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能够实现自流引水,是因为输水干渠沿线地势南高北低,水从高处往低处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的分析判读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太湖流域以平原为主,占总面积的4/6,水面占1/6,丘陵和山地占面积1/6。太湖流域成为农业高产区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是平原,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资源等方面分析。国家政策属于社会经济因素。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资源等方面回答。一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种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是政策,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
11.【答案】C
【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解析】【分析】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重大工程更凸显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即地理位置优越,国家政策的支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从境外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同时该地区有临近港、澳面向东南亚的位置优势,有侨乡的优势,有多优良海港的优势和劳动力丰富等优势,再加上国家为这里制订的优惠政策,使这里成为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风水宝地。
12.【答案】D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在给出的气候类型图中,A是温带季风气候,B是地中海气候,C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
13.【答案】B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据图分析可知,洞庭湖在20世纪50年代水域面积广,而到了90年代水域面积变得十分狭小,减少的水域面积被农业用地代替。当时,由于人口激增,为了满足对耕地的需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因此,造成洞庭湖水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4.【答案】(1)区位优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北与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相邻;西南临近浙江省会城市杭州;附近有多条高速公路经过,交通发达,往来方便。
(2)“人在水上住,船在窗下行。”
(3)生产:
① “水”为乌镇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灌溉条件;
②“水”为乌镇商业贸易往来提供了交通便利,涌现了众多城镇;
③“水”给乌镇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生活:④“水”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便利。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图的分析判读能力。由图可知,乌镇的区位优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北与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相邻;西南临近浙江省会城市杭州;附近有多条高速公路经过,交通发达,往来方便。
(2)本题考查的是水乡城镇的特色。由图可以看出,用一句话描述图《乌镇景观图》反映的水乡特色是:“人在水上住,船在窗下行。”
(3)本题考查的是水乡城镇的有关知识。乌镇是江南水乡,水赋予了乌镇的一切。在生产上可以:① “水”为乌镇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灌溉条件;②“水”为乌镇商业贸易往来提供了交通便利,涌现了众多城镇;③“水”给乌镇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生活上:④“水”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便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水乡城镇自然人文特色的识记,对地图的分析判读能力。
15.【答案】(1)宁夏平原;太行山脉;秦岭
(2)太原;呼和浩特
(3)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水土流失
土质疏松,易溶于水;夏季降水集中。
对策:
①在沟谷兴建小型水库、打坝淤地,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等工程;
②种草种树、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放牧等。
(5)窑洞、信天游、腰鼓、白羊肚巾、吃面食等(打出两点即可)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据图分析可知,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A是被称为“塞上江南”宁夏平原;B是黄土高原东部的太行山脉;C是黄土高原南侧的秦岭山脉;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及省会的分布。据图分析可知,①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太原;②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
(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气候的分布。城市④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西安,该地的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有关知识。该地存在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导致这一问题的自然因素是土质疏松,易溶于水;夏季降水集中。对此,我们要在沟谷兴建小型水库、打坝淤地,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等工程;种草种树、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放牧等。
(5)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人文特色。黄土高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这里留下来许多当地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深深地烙上了黄土地上的印记。窑洞、信天游、腰鼓、白羊肚巾、吃面食等(打出两点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主要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划及省会的分布、黄土高原的自然人文概括的识记。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