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历社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2017七下·柯桥期中)下列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B.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太平洋的东岸C.东临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D.西南临近印度洋,东部深入内陆2.(2019七下·绍兴期中)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2019七下·绍兴期中)分析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2017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地形单元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①青藏高原 ②柴达木盆地 ③塔里木盆地④东南丘陵 ⑤内蒙古高原A.①⑤ B.③⑤ C.②③ D.③④5.(2017七下·柯桥期中)下图所示四省简称正确的是( )A.a是秦 B.b是吉 C.c是桂 D.d是青6.(2017七下·柯桥期中)下列关于四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为西北地区 ②乙图和丙图主要位于季风区内③丙图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④丁图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7.(2019七下·绍兴期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以气候、物候特征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谚语“小暑、大暑,淹死老鼠”即反映了此时期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多雨 B.炎热干燥 C.低温少雨 D.高温多雨8.(2017七下·浙江期中)从西部到东部的“西气东输”工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 )①各地区的资源蕴藏量不同②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会造成河流径流量的不同③西部地区无力开发天然气资源④各区域之间要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③9.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轴线,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B.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C.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江阔水深,全线皆可通航D.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宁夏平原、太湖流域等稻米产区10.(2019七下·绍兴期中)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受( )A.地势影响 B.季风影响 C.纬度影响 D.海洋影响11.(2017七下·柯桥期中)林语堂先生在《大城北京》中说,有三个重要因素,结合起来便赋予了北京独有的个性,自然、艺术,以及人们的生活,极具老北京生活气息的场所是( )A.国家博物馆 B.胡同和四合院C.中南海 D.天坛和故宫12.(2019七下·绍兴期中)关于下图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a和cB.①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C.②山脉的东侧是“塞上江南”D.③山脉是黄土高原与东北平原的界线13.(2019七下·绍兴期中)读下列我国四条河流简图,回答问题:下列对我国的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B.②是我国第二大河,航运价值巨大C.③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D.④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注入南海14.(2019七下·绍兴期中)读下面两幅图,完成问题:(1)图中确定甲地区与丙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A.800mm B.400mm C.200mm D.100mm(2)图中四位同学的描述与图甲中的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A.小华——丁 青藏地区 B.小明——乙 南方地区C.小龙——甲 北方地区 D.小玲——丙 西北地区二、非选择题15.(2019七下·绍兴期中)《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了一次“最美中国”活动,评委会最终选出了114个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地势有三个台阶,台阶转折处有两条大致由首尾相连的山脉构成的“楞”线。中国最美景观多数分布在两条“楞”线上,……“楞”上多美景,因为“楞”所处的区域“大起大落”,山怒水急。材料二:人们从“选美中国”排行榜景观分布示意图中发现: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历史最深厚的地区,美景几乎空白。(1)分别写出构成材料一所说的两条“楞”线的山脉名称。(2)下列风景名胜区位于材料一所说的两条“楞”线上的是( )①长江三峡 ②杭州西湖 ③黄山 ④金沙江虎跳峡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3)材料一中的“中国最美景观最集中的地方,尤其集中在川滇藏的交汇处”,这一地点位于 (地形区),它处于第 、 阶梯交界处。(4)川滇藏交界处虽多美景,但是旅游业收入却远不如材料二中所说的美景“空白”区域,简要分析其原因。16.(2019七下·绍兴期中)2017年春晚,设北京主会场和西昌、哈尔滨、桂林、上海四大分会场,分会场分别展示了“火”、“冰”、“山水”、“国际大都市范儿”四种元素。左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右下图为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哈尔滨分会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舞台展示的是 元素,判断的主要理由是 。(2)桂林以“自然山水”作为春晚舞台背景,该地的“水” (有/无)结冰现象,地形以山地、 为主,景色优美。(3)拥有“国际大都市范儿”的是 分会场,它位于 (河流)的入海口,它的“国际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4)确定界线甲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图中四个数字序号中,表示黄土高原景观的是 ( 填数字序号)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海陆位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所以A正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所以B错误;我国西部深入内陆,东临太平洋,西南没有濒临印度洋,所以CD错误。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海陆位置的识记。2.【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位置最东的点在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的点在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东早西晚,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 14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3.【答案】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分析,我国的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总面积的10%。在这五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占的比例最大,山区面积广大。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4.【答案】B【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地形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东南丘陵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势地形分布的识记。5.【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轮廓和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陕西省,简称是秦或陕;b是黑龙江省,简称黑;c是云南省,简称是云或滇;d是湖北省,简称是鄂。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轮廓和简称的识记。6.【答案】D【知识点】地势和地形;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丙图为我国的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所以③表述错误。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我国地势分布的 识记。7.【答案】D【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7月22、23或24日。小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7月6、7或8日。该谚语的意思是大暑和小暑是一年雨水最多的时节。 谚语 “小暑、大暑,淹死老鼠”即反映了此时期我国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划分并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由于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故二十四节气也就以这一带为依据建立起来 。8.【答案】B【知识点】东部和西部差异;交流与互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东西部差异显著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东部地区矿产和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而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潜力巨大。东西部存在着差异,需要区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以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西气东输”工程就是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上海,该工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各地区的资源蕴藏量不同,各区域之间要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差异显著的识记。9.【答案】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长江流域的相关知识,长江没有连接了政治中心,A不对,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正确;长江江阔水深,四季不冻,宜宾以下全年可以通航,C不对;长江没有流经宁夏平原,D不对。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上游地区,峡谷多,城镇稀疏,下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城镇密度高。10.【答案】A【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是纬度因素。同一纬度,青藏高原海拔高,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11.【答案】B【知识点】北京【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最能体现老北京生活气息的场所,可以真正感受到北京的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概况的识记。12.【答案】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祁连山,②是贺兰山,③是太行山。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c ;①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②山脉的东侧是“塞上江南”;③山脉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界线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也是很多重要地形的分界,了解中国地形,最重要的是掌握山脉的分布。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五种地形中,山地占了百分之三十三,加上陡峭的高原、丘陵,我国的山区面积约占我国三分之二。13.【答案】A【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河流的简图可知,①是塔里木河,它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②是黄河,它是我国第二大河,航运价值不高;③是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④是珠江,注入南海 。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14.【答案】(1)B(2)B【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区是北方地区,丙地区是西北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确定甲地区与丙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图中四位同学的描述与图甲中的区域对应正确的是:小华——丙 主要是沙漠气候,干旱少雨,人口主要分布在绿洲之上;小明——乙 南方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气候湿热,红壤广布,植被常绿;小龙——丁 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雪山,冰川广布,小玲——甲,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小麦。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5.【答案】(1)一、二: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2)D(3)横断山脉;一;二(4)①人口稀少,客源不多;②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两条楞线是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故答案为:一、二: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长江三峡④金沙江虎跳峡位于材料一所说的两条“楞”线上。 ②杭州西湖 ③黄山位于第三级阶梯上,不在楞线上。(3)、材料一中的“中国最美景观最集中的地方,尤其集中在川滇藏的交汇处”,这一地点位于横断山脉(地形区),它处于第一二3阶梯交界处。(4)、川滇藏交界处虽多美景,但是旅游业收入却远不如材料二中所说的美景“空白”区域,简要分析其原因:①人口稀少,客源不多;②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16.【答案】(1)北方;冰;春节期间(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2)无;丘陵(3)上海;长江(4)地形地势;②【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1)、哈尔滨分会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舞台展示的是冰元素,判断的主要理由是春节期间(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2)、桂林以“自然山水”作为春晚舞台背景,该地的“水”无(有/无)结冰现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景色优美。(3)、拥有“国际大都市范儿”的是上海分会场,它位于长江(河流)的入海口,它的“国际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4)、确定界线甲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图中四个数字序号中,表示黄土高原景观的是②( 填数字序号)。【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 / 1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历社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2017七下·柯桥期中)下列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B.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太平洋的东岸C.东临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D.西南临近印度洋,东部深入内陆【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海陆位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所以A正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所以B错误;我国西部深入内陆,东临太平洋,西南没有濒临印度洋,所以CD错误。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海陆位置的识记。2.(2019七下·绍兴期中)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位置最东的点在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的点在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东早西晚,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 14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3.(2019七下·绍兴期中)分析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分析,我国的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总面积的10%。在这五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占的比例最大,山区面积广大。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4.(2017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地形单元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①青藏高原 ②柴达木盆地 ③塔里木盆地④东南丘陵 ⑤内蒙古高原A.①⑤ B.③⑤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地形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东南丘陵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势地形分布的识记。5.(2017七下·柯桥期中)下图所示四省简称正确的是( )A.a是秦 B.b是吉 C.c是桂 D.d是青【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轮廓和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陕西省,简称是秦或陕;b是黑龙江省,简称黑;c是云南省,简称是云或滇;d是湖北省,简称是鄂。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轮廓和简称的识记。6.(2017七下·柯桥期中)下列关于四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为西北地区 ②乙图和丙图主要位于季风区内③丙图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④丁图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知识点】地势和地形;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丙图为我国的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所以③表述错误。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我国地势分布的 识记。7.(2019七下·绍兴期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以气候、物候特征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谚语“小暑、大暑,淹死老鼠”即反映了此时期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多雨 B.炎热干燥 C.低温少雨 D.高温多雨【答案】D【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7月22、23或24日。小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7月6、7或8日。该谚语的意思是大暑和小暑是一年雨水最多的时节。 谚语 “小暑、大暑,淹死老鼠”即反映了此时期我国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划分并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由于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故二十四节气也就以这一带为依据建立起来 。8.(2017七下·浙江期中)从西部到东部的“西气东输”工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 )①各地区的资源蕴藏量不同②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会造成河流径流量的不同③西部地区无力开发天然气资源④各区域之间要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③【答案】B【知识点】东部和西部差异;交流与互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东西部差异显著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东部地区矿产和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而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潜力巨大。东西部存在着差异,需要区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以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西气东输”工程就是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上海,该工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各地区的资源蕴藏量不同,各区域之间要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差异显著的识记。9.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轴线,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B.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C.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江阔水深,全线皆可通航D.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宁夏平原、太湖流域等稻米产区【答案】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长江流域的相关知识,长江没有连接了政治中心,A不对,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正确;长江江阔水深,四季不冻,宜宾以下全年可以通航,C不对;长江没有流经宁夏平原,D不对。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上游地区,峡谷多,城镇稀疏,下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城镇密度高。10.(2019七下·绍兴期中)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受( )A.地势影响 B.季风影响 C.纬度影响 D.海洋影响【答案】A【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是纬度因素。同一纬度,青藏高原海拔高,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11.(2017七下·柯桥期中)林语堂先生在《大城北京》中说,有三个重要因素,结合起来便赋予了北京独有的个性,自然、艺术,以及人们的生活,极具老北京生活气息的场所是( )A.国家博物馆 B.胡同和四合院C.中南海 D.天坛和故宫【答案】B【知识点】北京【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最能体现老北京生活气息的场所,可以真正感受到北京的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概况的识记。12.(2019七下·绍兴期中)关于下图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a和cB.①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C.②山脉的东侧是“塞上江南”D.③山脉是黄土高原与东北平原的界线【答案】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祁连山,②是贺兰山,③是太行山。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c ;①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②山脉的东侧是“塞上江南”;③山脉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界线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也是很多重要地形的分界,了解中国地形,最重要的是掌握山脉的分布。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五种地形中,山地占了百分之三十三,加上陡峭的高原、丘陵,我国的山区面积约占我国三分之二。13.(2019七下·绍兴期中)读下列我国四条河流简图,回答问题:下列对我国的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B.②是我国第二大河,航运价值巨大C.③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D.④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注入南海【答案】A【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河流的简图可知,①是塔里木河,它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②是黄河,它是我国第二大河,航运价值不高;③是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④是珠江,注入南海 。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14.(2019七下·绍兴期中)读下面两幅图,完成问题:(1)图中确定甲地区与丙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A.800mm B.400mm C.200mm D.100mm(2)图中四位同学的描述与图甲中的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A.小华——丁 青藏地区 B.小明——乙 南方地区C.小龙——甲 北方地区 D.小玲——丙 西北地区【答案】(1)B(2)B【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区是北方地区,丙地区是西北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确定甲地区与丙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图中四位同学的描述与图甲中的区域对应正确的是:小华——丙 主要是沙漠气候,干旱少雨,人口主要分布在绿洲之上;小明——乙 南方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气候湿热,红壤广布,植被常绿;小龙——丁 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雪山,冰川广布,小玲——甲,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小麦。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二、非选择题15.(2019七下·绍兴期中)《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了一次“最美中国”活动,评委会最终选出了114个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地势有三个台阶,台阶转折处有两条大致由首尾相连的山脉构成的“楞”线。中国最美景观多数分布在两条“楞”线上,……“楞”上多美景,因为“楞”所处的区域“大起大落”,山怒水急。材料二:人们从“选美中国”排行榜景观分布示意图中发现: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历史最深厚的地区,美景几乎空白。(1)分别写出构成材料一所说的两条“楞”线的山脉名称。(2)下列风景名胜区位于材料一所说的两条“楞”线上的是( )①长江三峡 ②杭州西湖 ③黄山 ④金沙江虎跳峡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3)材料一中的“中国最美景观最集中的地方,尤其集中在川滇藏的交汇处”,这一地点位于 (地形区),它处于第 、 阶梯交界处。(4)川滇藏交界处虽多美景,但是旅游业收入却远不如材料二中所说的美景“空白”区域,简要分析其原因。【答案】(1)一、二: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2)D(3)横断山脉;一;二(4)①人口稀少,客源不多;②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两条楞线是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故答案为:一、二: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长江三峡④金沙江虎跳峡位于材料一所说的两条“楞”线上。 ②杭州西湖 ③黄山位于第三级阶梯上,不在楞线上。(3)、材料一中的“中国最美景观最集中的地方,尤其集中在川滇藏的交汇处”,这一地点位于横断山脉(地形区),它处于第一二3阶梯交界处。(4)、川滇藏交界处虽多美景,但是旅游业收入却远不如材料二中所说的美景“空白”区域,简要分析其原因:①人口稀少,客源不多;②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16.(2019七下·绍兴期中)2017年春晚,设北京主会场和西昌、哈尔滨、桂林、上海四大分会场,分会场分别展示了“火”、“冰”、“山水”、“国际大都市范儿”四种元素。左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右下图为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哈尔滨分会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舞台展示的是 元素,判断的主要理由是 。(2)桂林以“自然山水”作为春晚舞台背景,该地的“水” (有/无)结冰现象,地形以山地、 为主,景色优美。(3)拥有“国际大都市范儿”的是 分会场,它位于 (河流)的入海口,它的“国际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4)确定界线甲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图中四个数字序号中,表示黄土高原景观的是 ( 填数字序号)【答案】(1)北方;冰;春节期间(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2)无;丘陵(3)上海;长江(4)地形地势;②【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1)、哈尔滨分会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舞台展示的是冰元素,判断的主要理由是春节期间(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2)、桂林以“自然山水”作为春晚舞台背景,该地的“水”无(有/无)结冰现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景色优美。(3)、拥有“国际大都市范儿”的是上海分会场,它位于长江(河流)的入海口,它的“国际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4)、确定界线甲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图中四个数字序号中,表示黄土高原景观的是②( 填数字序号)。【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