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台县平镇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3月阶段检测(模拟)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天台县平镇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3月阶段检测(模拟)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天台县平镇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3月阶段检测(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1.(2020·天台模拟)读某大洲轮廓图和气候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两图中信息表明,该大洲(  )
①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低纬度带
②南部和北部的季节和气候特征相反
③大部分地区全年高温,但降水差异显著
④气候分布大致以赤道为界,呈南北对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对图Ⅰ中河流①的特征判断正确的是(  )
①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②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③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④干流很长,支流较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0·天台模拟)下图剪纸作品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3.(2020·天台模拟)形成图中这种景观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4.(2020·天台模拟)根据下图中的A、B两国疆域轮廓图所示信息,以下关于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相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 ②大部分地区都位于热带
③疆域辽阔,人口密度高 ④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0·天台模拟)以下为某四个城市的气候图,下列判断正确是(  )
A.依次是温带季风、热带草原、温带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
B.以上四种气候都具有多雨期与高温期相吻合的特点
C.以上四个城市的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④、①、③
D.②气候在亚洲没有分布,③气候在全球分布面积最广
6.(2020·天台模拟)读以下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回答问题。
(1)以上四个省级行政区西北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上述四个省级行政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省级行政区位于东部季风区
B.乙图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丙图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是河北省
D.丁图山脉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7.(2020·天台模拟)下列对图中的信息判断正确的有(  )
①A是台湾海峡,B是广东省
②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③海南岛的河流流向呈放射状
④五指山位于海南省中部地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0·天台模拟)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是(  )
A.百家争鸣 城邦民主制 B.京杭运河 罗马法
C.造纸术 “日心说” D.指南针 拉丁字母
9.(2020·天台模拟)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10.(2020·天台模拟)明、清是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这两朝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都始终以北京为都城 B.农耕文明达到鼎盛
C.努尔哈赤定国号“清” D.皇太极推翻了明朝
11.(2020·天台模拟)“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农历壬戌年),海门人民为了纪念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历史功绩,于城隍庙内建戚公祠,永奉香火。”该材料中涉及的纪年方法有(  )
①公元纪年 ②帝王纪年 ③年号纪年 ④干支纪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0·天台模拟)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在前进道路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事件发生在同一个国家的是(  )
①机械师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
②1789年7月14日,人民群众高呼“到巴士底狱去”
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804年建立帝国
④1862年9月,联邦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0·天台模拟)新航路开辟给中国带来了重大影响,配备着大炮的西欧殖民者的船舶也出现在中国的海面上,并对中国发动了侵略。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
A.葡萄牙进犯我国澳门 B.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C.沙俄侵占雅克萨地区 D.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14.(2020·天台模拟)社会动荡或变革往往会带来思想领域的变化。下列选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启蒙运动为欧美姿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D.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15.(2020·天台模拟)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频繁遭受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其中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16.(2020·天台模拟)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历史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B.屋大维自称元首,罗马帝国被罗马共和国所取代
C.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D.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脱离英国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6分)
17.(2020·天台模拟)读某大洲轮廓示意图和甲、乙气候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该大洲的半球位置。
(2)该大洲内有许多“世界之最”。请从地形、气候、河流三个方面各举一例。
(3)图中A处平原广阔,却是人烟稀少的地区。请选用甲或乙气候图中的一幅,分析说明原因。
18.(2020·天台模拟)某班开展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步骤一:收集资料
(Ⅰ)地图类
(Ⅱ)图片类
A.唐蕃会盟碑 B.玄奘西行 C.戚继光在台州 D.金奔巴瓶
(Ⅲ)文字类
“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
——《元史·桑哥传》
“俟荡平之后,另图改土设流,平定之余,更宜筑关建堡,设大将旗鼓,以控制要冲,立诸司衙门而相为犄角。随行屯田之策以足食,而财可使富,保障坚于来形;又练土著之丁以足兵,而力可使强,边境几无患……滇南之安,永保万世无虞矣”。
——刘铤《平麓川露布》
“元末置巡司,属同安县兼辖”
——林豪原纂 薛绍元删补《澎湖厅志》
(1)去伪存真:收集的图片类资料中,选出与本次探究主题不相符合的图片   。(填字母)
(2)步骤二:整理资料
列表梳理:根据图文材料,在表中填入适当的内容。
朝代 史实 结论
唐 文成公主入藏 加强了与吐蕃的友好往来
元 设置a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中央政府实行了长期有效管辖
清 ⑤ 达赖
⑥   
明清 明成祖时开始实行 B改土归流,雍正皇帝大规模推广 d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清 ⑦ 大小和卓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⑧ 伊犁将军
①    保卫了东北地区的边疆安全
②   
元 设置c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祖国东南的海防
清 ③ 郑成功
④   
(3)步骤三:综合归纳
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概括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实施管辖的主要方式。
(4)步骤四:学史感悟
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悟?请围绕研究主题进行回答。
19.(2020·天台模拟)在近代,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阅读相关条款,回答问题。
【条约A】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条约B】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条约C】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1)根据条款,分别指出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各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条款的内容,并分别说说该规定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3)综合上述条约,用一句话概括你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B
【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
【解析】【分析】(1)两图中信息表明,该大洲是非洲,①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低纬度带,②南部和北部由于所处半球不同,它们的季节相反,但由于气候对称特点,气候类型相同,气候特征也相同,③大部分地区全年高温,但降水差异显著,④气候分布大致以赤道为界,呈南北对称。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Ⅰ中河流①是尼罗河,①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②含沙量大,主要在低纬度,无结冰期,③流经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④干流很长,支流较少,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1)C。(2)B。
【点评】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非洲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约有3/4的面积在热带,号称“热带大陆”;非洲大陆物产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的大陆”;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有“高原大陆”之称。
2.【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根据分析可知,如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因此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 。 “小桥流水人家”,以小船为主要交通工具,多桥,房屋临河布局,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景观,与当地河网密集,地势低平相协调。
3.【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小桥流水人家”,以小船为主要交通工具,多桥,房屋临河布局,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景观,与当地河网密集,地势低平相协调。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长江三角洲为流水沉积形成,地势低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 居民的生度产生活依赖着水,这种自然的环境和功能的需要,知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道的风貌与特色。
4.【答案】A
【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的信息看,A是印度,B是巴西。这两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是:①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②大部分地区都位于热带。但是,③疆域辽阔,人口密度高,④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本身说法错误,且不属于自然地理特征。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巴西总人口2.086亿(2017年)。白种人占53.74%,黑白混血种人占38.45%,黑种人占6.21%,黄种人和印第安人等占1.6%。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64.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2.2%的居民信奉基督教福音教派。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超过内陆太多了,同时沿海地区的人口也过于密集。
5.【答案】D
【知识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温带季风气候,②是热带草原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在给出的四种气候中,第二种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稍微有偏差;以上四个城市的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③ 、①、④、 ②; ②气候在亚洲没有分布,③气候在全球分布面积最广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6.【答案】(1)A
(2)D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1)以上四个省级行政区, 甲是甘肃省,乙是黑龙江,丙是山西省,丁是陕西省,其中位于西北地区的是甘肃省。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2)以上四个省级行政区, 甲是甘肃省,乙是黑龙江,丙是山西省,丁是陕西省;甲图省级行政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乙图山脉是大兴安岭,它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丙图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是山西省;丁图山脉是秦岭,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1)A。(2)D。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7.【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A是琼州海峡,B是广东省,②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③海南岛的河流流向呈放射状④五指山位于海南岛的中部地区,但不是海南省的中部。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琼州海峡宽约30公里,是海南岛和中国大陆间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湾和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海南岛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偏南到四周沿海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逐级递降,组成环形层状地貌。
8.【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纪,中国处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公元前5世纪,希腊处于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都是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代表。
A项百家争鸣 城邦民主制是公元前5世纪,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符合题意;
BCD三都不能代表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和希腊民主政治。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公元前5世纪”。
9.【答案】C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秦始皇修筑万里长成抵御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因此抵御匈奴,巩固边防是秦始皇、汉武帝共同的统治措施。
AB两项都是汉武帝采取的统治措施,不符合题意;
C项抵御匈奴,巩固边防是秦始皇、汉武帝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符合题意;
D项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采取的统治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需掌握秦始皇、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10.【答案】B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A项都始终以北京为都城不符合史实,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不符合题意;
B项农耕文明达到鼎盛符合史实,明至清朝前期,中国的农耕文明达到鼎盛。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符合题意;
C项努尔哈赤定国号“清”不符合史实,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建立清朝,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不符合题意;
D项皇太极推翻了明朝不符合史实,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统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两朝的历史。需要准确识记明清两朝的历史。
11.【答案】C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1562年”属于公元纪年;题干中的“嘉靖四十一年”属于年号纪年;题干中的“农历壬戌年”属于干支纪年;①③④是材料中涉及的纪年方法。②帝王纪年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
C项①③④是材料中涉及的纪年方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纪年方法。知道我国古代常见的纪年方法。
12.【答案】C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①机械师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发生在英国;
②1789年7月14日,人民群众高呼“到巴士底狱去”发生在法国;
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804年建立帝国发生在法国;
④1862年9月,联邦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生在美国;
C项②③都发生在法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美国家的历史。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要求中国受到来自于 “西欧殖民者的船舶”可知只有葡萄牙进犯中国。
A项葡萄牙进犯我国澳门可以证明题干说法,符合题意;
BCD三项侵略者不是来自西欧的殖民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14.【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戊戌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使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ABC三项都不能佐证题干观点,不符合题意;
D项维新变法运动使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能佐证题干观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15.【答案】D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瑷珲条约》是沙俄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俄国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D项俄国是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俄国对我国的侵略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相关史实。
16.【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A项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对应正确,符合题意;
B项屋大维自称元首,罗马帝国被罗马共和国所取代对应不正确,屋大维自称元首,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不符合题意;
C项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对应不正确,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不符合题意;
D项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脱离英国统治,实现国家独立对应不正确,《巴黎和约》发表美国脱离英国统治,实现国家独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事件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1)全部位于西半球;跨南半球和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半球。
(2)【地形角度】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气候角度】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河流角度】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
(3)A平原受甲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影响,全年高温多雨,十分潮湿,不适于人类生存,因此人烟稀少。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该大洲是南美洲,它的半球位置主要是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角度看。故答案为:全部位于西半球;跨南半球和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半球。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大洲在地形,气候,河流角度有许多世界之最。
【地形角度】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气候角度】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河流角度】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
(3)图中A处平原广阔,却是人烟稀少的地区。原因是A平原即亚马孙平原,受甲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影响,全年高温多雨,十分潮湿,不适于人类生存,因此人烟稀少。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即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对位置,主要看与周边事物的相对关系;海陆位置主要从海陆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陆的东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18.【答案】(1)B
(2)宣政院;澎湖巡检司;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台湾府;驻藏大臣
(3)册封、设立管理机构(派遣将军)、和亲、会盟等。
(4)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西藏、新疆、库页岛、台湾岛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
【解析】【分析】(1)玄奘西行反映的中印关系,属于对外交往,不属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元政府设立了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列岛、琉球及其附属岛屿,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为了巩固祖国东南海防,维护国家统一,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联系。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根据题中材料和答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主要方式有册封、和亲、设立管辖机构等。
(4)本题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西藏、新疆、库页岛、台湾岛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故答案为:(1)B。
(2)宣政院;澎湖巡检司;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台湾府;驻藏大臣。
(3)册封、设立管理机构(派遣将军)、和亲、会盟等。
(4)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西藏、新疆、库页岛、台湾岛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围绕“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考查明清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9.【答案】(1)A:《辛丑条约》;B:《中英南京条约》;C:《中日马关条约》。
(2)A: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列强;危害: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割让香港岛;危害:中国开始丧失了领土主权(香港岛开始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危害:严重损害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在列强的侵略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步步加深(均为课标语言)。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1)由材料信息“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可知,清政府永远禁止人们参加反帝活动,这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的内容。由材料信息“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可知,反映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由材料信息“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可知,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日本获得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2)条约A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条约B规定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条约C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地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义经济的发展。危害也可从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去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可采用课标语言归纳: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在列强的侵略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步步加深。
故答案为:(1)A:《辛丑条约》;B:《中英南京条约》;C:《中日马关条约》。
(2)A: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列强;危害: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割让香港岛;危害:中国开始丧失了领土主权(香港岛开始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危害:严重损害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在列强的侵略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步步加深(均为课标语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注意区分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1 / 1浙江省天台县平镇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3月阶段检测(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1.(2020·天台模拟)读某大洲轮廓图和气候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两图中信息表明,该大洲(  )
①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低纬度带
②南部和北部的季节和气候特征相反
③大部分地区全年高温,但降水差异显著
④气候分布大致以赤道为界,呈南北对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对图Ⅰ中河流①的特征判断正确的是(  )
①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②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③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④干流很长,支流较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C
(2)B
【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
【解析】【分析】(1)两图中信息表明,该大洲是非洲,①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低纬度带,②南部和北部由于所处半球不同,它们的季节相反,但由于气候对称特点,气候类型相同,气候特征也相同,③大部分地区全年高温,但降水差异显著,④气候分布大致以赤道为界,呈南北对称。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Ⅰ中河流①是尼罗河,①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②含沙量大,主要在低纬度,无结冰期,③流经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④干流很长,支流较少,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1)C。(2)B。
【点评】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非洲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约有3/4的面积在热带,号称“热带大陆”;非洲大陆物产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的大陆”;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有“高原大陆”之称。
2.(2020·天台模拟)下图剪纸作品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根据分析可知,如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因此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 。 “小桥流水人家”,以小船为主要交通工具,多桥,房屋临河布局,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景观,与当地河网密集,地势低平相协调。
3.(2020·天台模拟)形成图中这种景观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小桥流水人家”,以小船为主要交通工具,多桥,房屋临河布局,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景观,与当地河网密集,地势低平相协调。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长江三角洲为流水沉积形成,地势低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 居民的生度产生活依赖着水,这种自然的环境和功能的需要,知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道的风貌与特色。
4.(2020·天台模拟)根据下图中的A、B两国疆域轮廓图所示信息,以下关于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相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 ②大部分地区都位于热带
③疆域辽阔,人口密度高 ④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的信息看,A是印度,B是巴西。这两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是:①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②大部分地区都位于热带。但是,③疆域辽阔,人口密度高,④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本身说法错误,且不属于自然地理特征。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巴西总人口2.086亿(2017年)。白种人占53.74%,黑白混血种人占38.45%,黑种人占6.21%,黄种人和印第安人等占1.6%。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64.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2.2%的居民信奉基督教福音教派。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超过内陆太多了,同时沿海地区的人口也过于密集。
5.(2020·天台模拟)以下为某四个城市的气候图,下列判断正确是(  )
A.依次是温带季风、热带草原、温带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
B.以上四种气候都具有多雨期与高温期相吻合的特点
C.以上四个城市的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④、①、③
D.②气候在亚洲没有分布,③气候在全球分布面积最广
【答案】D
【知识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温带季风气候,②是热带草原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在给出的四种气候中,第二种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稍微有偏差;以上四个城市的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③ 、①、④、 ②; ②气候在亚洲没有分布,③气候在全球分布面积最广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6.(2020·天台模拟)读以下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回答问题。
(1)以上四个省级行政区西北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上述四个省级行政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省级行政区位于东部季风区
B.乙图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丙图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是河北省
D.丁图山脉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1)A
(2)D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1)以上四个省级行政区, 甲是甘肃省,乙是黑龙江,丙是山西省,丁是陕西省,其中位于西北地区的是甘肃省。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2)以上四个省级行政区, 甲是甘肃省,乙是黑龙江,丙是山西省,丁是陕西省;甲图省级行政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乙图山脉是大兴安岭,它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丙图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是山西省;丁图山脉是秦岭,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1)A。(2)D。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7.(2020·天台模拟)下列对图中的信息判断正确的有(  )
①A是台湾海峡,B是广东省
②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③海南岛的河流流向呈放射状
④五指山位于海南省中部地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A是琼州海峡,B是广东省,②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③海南岛的河流流向呈放射状④五指山位于海南岛的中部地区,但不是海南省的中部。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琼州海峡宽约30公里,是海南岛和中国大陆间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湾和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海南岛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偏南到四周沿海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逐级递降,组成环形层状地貌。
8.(2020·天台模拟)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是(  )
A.百家争鸣 城邦民主制 B.京杭运河 罗马法
C.造纸术 “日心说” D.指南针 拉丁字母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纪,中国处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公元前5世纪,希腊处于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都是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代表。
A项百家争鸣 城邦民主制是公元前5世纪,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符合题意;
BCD三都不能代表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和希腊民主政治。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公元前5世纪”。
9.(2020·天台模拟)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答案】C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秦始皇修筑万里长成抵御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因此抵御匈奴,巩固边防是秦始皇、汉武帝共同的统治措施。
AB两项都是汉武帝采取的统治措施,不符合题意;
C项抵御匈奴,巩固边防是秦始皇、汉武帝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符合题意;
D项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采取的统治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需掌握秦始皇、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10.(2020·天台模拟)明、清是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这两朝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都始终以北京为都城 B.农耕文明达到鼎盛
C.努尔哈赤定国号“清” D.皇太极推翻了明朝
【答案】B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A项都始终以北京为都城不符合史实,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不符合题意;
B项农耕文明达到鼎盛符合史实,明至清朝前期,中国的农耕文明达到鼎盛。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符合题意;
C项努尔哈赤定国号“清”不符合史实,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建立清朝,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不符合题意;
D项皇太极推翻了明朝不符合史实,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统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两朝的历史。需要准确识记明清两朝的历史。
11.(2020·天台模拟)“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农历壬戌年),海门人民为了纪念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历史功绩,于城隍庙内建戚公祠,永奉香火。”该材料中涉及的纪年方法有(  )
①公元纪年 ②帝王纪年 ③年号纪年 ④干支纪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1562年”属于公元纪年;题干中的“嘉靖四十一年”属于年号纪年;题干中的“农历壬戌年”属于干支纪年;①③④是材料中涉及的纪年方法。②帝王纪年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
C项①③④是材料中涉及的纪年方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纪年方法。知道我国古代常见的纪年方法。
12.(2020·天台模拟)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在前进道路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事件发生在同一个国家的是(  )
①机械师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
②1789年7月14日,人民群众高呼“到巴士底狱去”
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804年建立帝国
④1862年9月,联邦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①机械师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发生在英国;
②1789年7月14日,人民群众高呼“到巴士底狱去”发生在法国;
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804年建立帝国发生在法国;
④1862年9月,联邦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生在美国;
C项②③都发生在法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美国家的历史。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2020·天台模拟)新航路开辟给中国带来了重大影响,配备着大炮的西欧殖民者的船舶也出现在中国的海面上,并对中国发动了侵略。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
A.葡萄牙进犯我国澳门 B.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C.沙俄侵占雅克萨地区 D.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要求中国受到来自于 “西欧殖民者的船舶”可知只有葡萄牙进犯中国。
A项葡萄牙进犯我国澳门可以证明题干说法,符合题意;
BCD三项侵略者不是来自西欧的殖民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14.(2020·天台模拟)社会动荡或变革往往会带来思想领域的变化。下列选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启蒙运动为欧美姿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D.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戊戌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使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ABC三项都不能佐证题干观点,不符合题意;
D项维新变法运动使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能佐证题干观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15.(2020·天台模拟)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频繁遭受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其中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D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瑷珲条约》是沙俄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俄国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D项俄国是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俄国对我国的侵略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相关史实。
16.(2020·天台模拟)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历史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B.屋大维自称元首,罗马帝国被罗马共和国所取代
C.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D.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脱离英国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A项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对应正确,符合题意;
B项屋大维自称元首,罗马帝国被罗马共和国所取代对应不正确,屋大维自称元首,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不符合题意;
C项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对应不正确,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不符合题意;
D项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脱离英国统治,实现国家独立对应不正确,《巴黎和约》发表美国脱离英国统治,实现国家独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事件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6分)
17.(2020·天台模拟)读某大洲轮廓示意图和甲、乙气候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该大洲的半球位置。
(2)该大洲内有许多“世界之最”。请从地形、气候、河流三个方面各举一例。
(3)图中A处平原广阔,却是人烟稀少的地区。请选用甲或乙气候图中的一幅,分析说明原因。
【答案】(1)全部位于西半球;跨南半球和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半球。
(2)【地形角度】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气候角度】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河流角度】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
(3)A平原受甲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影响,全年高温多雨,十分潮湿,不适于人类生存,因此人烟稀少。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该大洲是南美洲,它的半球位置主要是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角度看。故答案为:全部位于西半球;跨南半球和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半球。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大洲在地形,气候,河流角度有许多世界之最。
【地形角度】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气候角度】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河流角度】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
(3)图中A处平原广阔,却是人烟稀少的地区。原因是A平原即亚马孙平原,受甲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影响,全年高温多雨,十分潮湿,不适于人类生存,因此人烟稀少。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即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对位置,主要看与周边事物的相对关系;海陆位置主要从海陆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陆的东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18.(2020·天台模拟)某班开展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步骤一:收集资料
(Ⅰ)地图类
(Ⅱ)图片类
A.唐蕃会盟碑 B.玄奘西行 C.戚继光在台州 D.金奔巴瓶
(Ⅲ)文字类
“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
——《元史·桑哥传》
“俟荡平之后,另图改土设流,平定之余,更宜筑关建堡,设大将旗鼓,以控制要冲,立诸司衙门而相为犄角。随行屯田之策以足食,而财可使富,保障坚于来形;又练土著之丁以足兵,而力可使强,边境几无患……滇南之安,永保万世无虞矣”。
——刘铤《平麓川露布》
“元末置巡司,属同安县兼辖”
——林豪原纂 薛绍元删补《澎湖厅志》
(1)去伪存真:收集的图片类资料中,选出与本次探究主题不相符合的图片   。(填字母)
(2)步骤二:整理资料
列表梳理:根据图文材料,在表中填入适当的内容。
朝代 史实 结论
唐 文成公主入藏 加强了与吐蕃的友好往来
元 设置a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中央政府实行了长期有效管辖
清 ⑤ 达赖
⑥   
明清 明成祖时开始实行 B改土归流,雍正皇帝大规模推广 d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清 ⑦ 大小和卓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⑧ 伊犁将军
①    保卫了东北地区的边疆安全
②   
元 设置c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祖国东南的海防
清 ③ 郑成功
④   
(3)步骤三:综合归纳
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概括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实施管辖的主要方式。
(4)步骤四:学史感悟
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悟?请围绕研究主题进行回答。
【答案】(1)B
(2)宣政院;澎湖巡检司;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台湾府;驻藏大臣
(3)册封、设立管理机构(派遣将军)、和亲、会盟等。
(4)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西藏、新疆、库页岛、台湾岛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
【解析】【分析】(1)玄奘西行反映的中印关系,属于对外交往,不属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元政府设立了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列岛、琉球及其附属岛屿,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为了巩固祖国东南海防,维护国家统一,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联系。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根据题中材料和答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主要方式有册封、和亲、设立管辖机构等。
(4)本题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西藏、新疆、库页岛、台湾岛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故答案为:(1)B。
(2)宣政院;澎湖巡检司;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台湾府;驻藏大臣。
(3)册封、设立管理机构(派遣将军)、和亲、会盟等。
(4)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西藏、新疆、库页岛、台湾岛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围绕“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考查明清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9.(2020·天台模拟)在近代,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阅读相关条款,回答问题。
【条约A】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条约B】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条约C】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1)根据条款,分别指出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各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条款的内容,并分别说说该规定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3)综合上述条约,用一句话概括你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答案】(1)A:《辛丑条约》;B:《中英南京条约》;C:《中日马关条约》。
(2)A: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列强;危害: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割让香港岛;危害:中国开始丧失了领土主权(香港岛开始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危害:严重损害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在列强的侵略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步步加深(均为课标语言)。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1)由材料信息“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可知,清政府永远禁止人们参加反帝活动,这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的内容。由材料信息“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可知,反映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由材料信息“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可知,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日本获得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2)条约A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条约B规定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条约C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地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义经济的发展。危害也可从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去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可采用课标语言归纳: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在列强的侵略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步步加深。
故答案为:(1)A:《辛丑条约》;B:《中英南京条约》;C:《中日马关条约》。
(2)A: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列强;危害: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割让香港岛;危害:中国开始丧失了领土主权(香港岛开始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危害:严重损害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在列强的侵略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步步加深(均为课标语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注意区分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