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蚌埠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物 理
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参考学校:蚌埠铁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蚌埠九中、蚌埠十二中
第Ⅰ卷(选择题 36分)
一.单选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不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C.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在时刻变化
D.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2.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则在物体沿曲线运动的过程中( )
A.物体的速度增大,加速度不变 B.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增大
C.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都不变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都不变
3.如右图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演示实验装置,实验时,先用弹簧片C将B球紧压在DE间并与A球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用小锤F击打弹簧片C,A球被水平抛出,同时B球自由下落。实验几次,无论打击力大或小,仪器距离地面高或低,我们听到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这个实验( )
A.说明平抛物体的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说明平抛物体的运动水平方向分运动是匀速运动
C.说明平抛物体的运动的两个分运动具有同时性
D.说明平抛物体的运动是自由落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弧长相等
B.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同
C.任意相等的时间里半径转过的角度相等
D.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5.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线速度大小为v,角速度为ω,周期为T,向心加速度为a。关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v= ω/r B.a=ω2/r C.ω=2πr/T D.a=4π2r/T2
6.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某个力
 B.物体转动周期是不变的
 C.物体线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
 D.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
7.如右图所示, 小物体随水平圆盘绕竖直转轴一起匀速转动,并保持相对静止, 小物体除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还受到( )
A.离心力 B.向心力 C.摩擦力 D.不受其它力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在他的传世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给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B.历史上经过长期争论,“日心说”战胜了“地心说”,可见“日心说”观点是正确的。
 C.对开普勒第三定律a3/T2=k,k的大小与行星有关。
 D.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
9.如下图所示,是从一辆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着的汽车拍摄的汽车后轮照片,从照片来看,汽车此时正在( )
A.直线运动 B.向右转弯 C.向左转弯 D.不能判断
10.如图右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圆半径为R,小球经过圆环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圆轨.则其通过最高点时( )
A.小球对圆环的压力大小等于mg
B.小球受到重力和向心力两个作用力
C.小球受到重力和弹力两个作用力
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g
11.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在天体运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设在太空中存在三个可视为质点的星球A、B、C,已知三者的质量比mA:mB:mC=1:2:3,A与C间的距离是B与C间距离的两倍,已知A与C的引力大小为F,则B与C间的引力大小为( )
A.4F  B.2F C.8F   D.F
12.已知引力常量G,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估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①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及地球的公转周期 ②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及月球的公转周期
③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及地球半径 ④月球的公转周期及月球的线速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64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13.将一小球从距离地面h=0.8m的高处水平抛出,如果抛出时的速度是2m/s,那么这个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_______s,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s= m(g取10 m/s2 )。
14.如右图A、B、C三点分别为各轮边缘上的点,皮带不打滑,三点到其转轴的距离比为2:1:3,若三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与B角速度之比为 ,B与C线速度之比为 , A、B、C三者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
15.质量为m的汽车,以速度V通过半径R的凸形桥最高点时对桥的压力为 ,当速度V′= 时对桥的压力为零,以速度V通过半径为R凹型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 。
16.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地板吻接,则当球1落地时 ____________(选填“在球2的前方”、“在球2的后方”或 “正好击中球2”),这说明 。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7、18、19题各10分, 20题14分,共计4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17.将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从5m高度水平抛出,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8.一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16N,它在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用弹簧秤称得重力为9N,则: (地球表面取g=10m/s2)
①求火箭所在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②此时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多少倍
19.17世纪初,开普勒提出的行星运动定律指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后,人们迫切想了解这一规律的本质,之后很多的学者提出各种观点,最终由牛顿的万用引力定律揭开了天体运动的神秘面纱。牛顿首先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出发,凭借其运动三定律猜测行星之所以围绕太阳运转是因为其受到了太阳的引力,并导出了引力公式。牛顿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指出这一引力与使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力、使苹果落地的力应遵循相同的规律,并给出了著名的“月-地检验”,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月-地检验”的基本思路可设置为以下两个问题,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请再结合下面给出的已知量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已知月球的公转周期为27.3天,据此求月球的向心加速度
②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试据此求月球的向心加速度
20.如图,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轴OO′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和H,筒内壁A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A点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
①当筒不转动时,求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②当物块在A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求筒转动的角速度大小
③若H=0.075m,R=0.1m,物体随筒一起匀速转动并保持相对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其重力的一半,求筒转动的角速度大小?
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物理答案
一.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A B D B C D C D C B
二.填空
13. 0.4 0.8
14. 1:2 1:3 1:2:6
15. mg-mv2/R (gR) 1/2 mg+mv2/R
16. 正好击中球2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分运动为匀速运动(或其它类似答案)
三.计算
17. 450
18. ①1/1.6 m s-2 (5分)
②3 (5分)
19. ①0.00272 m s-2 (5分)
②0.00272 m s-2 (5分)
20. ①f=mgH/(R2+H2)1/2, N=mgR/(R2+H2)1/2 (4分)
②(2gH) 1/2/R (4分)
③ω1=5 rad/s 或 ω2=5(11) 1/2 rad/s≈16.6 rad/s (6分)蚌埠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语 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 150分
参考学校:蚌埠铁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蚌埠九中、蚌埠十二中
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颤栗zhàn lì 肄yì业 移徙xí 义愤填膺yīng
B. 混沌hùn dùn 蓊蓊郁郁wēng 参差cī 煤屑xiè
C. 隽秀jùn 卓有成效zhuō 瞥见piē 俯瞰kàn
D. 脉脉含情mò 宁愿nìng 折腾zhē 商榷qu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摇摇欲坠 殷勤 婆娑起舞 泥淖
B. 再接再厉 芜杂 名闻遐迩 垝垣
C. 责无旁贷 恢谐 漫不经心 踯躅
D. 瑕不掩瑜 斑驳 没精打采 蓬勃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世界,科技与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科技教育化与教育科技化形成鼎足之势,成为21世纪中国两大支柱。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考试中,不少学生的作文不要说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也问题重重,有的文章几乎通篇文不加点。
D.《岳阳楼记》千百年来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和作者的博大胸怀分不开的。
4.在下列文字横线上,填入恰当文句使之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颗芝麻粒儿。但人们总是踏山于脚下,哪怕它是高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 。
A.因为,他们又一次用自己的坚实步履证明了人类的伟大,理想的崇高。
B.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同时,他们更深深地感谢:山,多亏您提供了大展雄姿的舞台!
D.山,却缄默不语——因为它知道,衬托别人,奉献自身是光荣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徽州的老宅子大多是高墙、深院、重门、窄窗,据说徽州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年幼之人,为了安全的缘故而如此修建。
C.循环经济突破了环保事业用不起、投不起、还不起的传统瓶颈。闭路循环、变废为宝,是欠发达地区后来者居上、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之路。
D.穆斯林妇女是否应当在公共场合穿遮面长袍,最近成了欧洲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这场讨论也波及到阿拉伯世界。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共9分,每小题3分)
福岛核电危引发核安全关注
核电是一种高效、经济、可靠的清洁能源,大规模利用核能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据预测,全球的核能发电量在今后20年内将会提高1倍。当然,核电也是一把双刃剑,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曾用“悬崖边的核能”来形容核电业的发展,核电安全无小事,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就是毁灭性的。
3月11日日本的9.0级地震引发其福岛第一核电站遭遇一系列事故,福岛核电危机的严重程度不断提升。与此相伴随,对全球核电安全性的争议也不断升级。人们还清晰地记得,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那次事故中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靠近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减亡。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形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而这一切还远远没有结束,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专家们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一百年。
不过,随着核电的不断发展,核电技术的演进,也不断提高着核电的安全等级。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已有约40年的历史,采用的是早期二代沸水堆核电技术。在遭遇特大地震紧急情况停堆后,在必须释放余热的情况下,外部电源丧失,应急电源又遭受海啸破坏,致使反应堆无法及时冷却导致事故发生。而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它采取的是非能动系统,是利用自然物理现象驱动流体流动,带走核电站反应堆堆芯余热和安全壳的热量,不需要外部能源。因此,可规避福岛第一核电站类似情况,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
数字显示,AP1000堆芯融化的频率已微乎其微,每一个堆运行一年期内出现这种事故的几率为一百万分之0.508;出现大量放射性释放到环境的几率也微乎其微,每堆每运行一年出现这种严重事故的几率为一千万分之0.592,安全性比传统技术至少高出百倍。
  当然,这并不是说核电站的运行已可以高枕无忧,核电安全仍需时刻警钟长鸣。特别是在特大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有增多趋势的今天,更需强化核电站安全设施和对极大灾难的防御能力,研究并进一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设计基准,推动先进核电技术的应用,才是根本之策。
  此次日本福岛核电事件,是一个大灾难后核电现场应急处理和善后的集中案例,我国相关部门和核电企业,都应以此为鉴,立即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同时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核安全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并在日常运行中将安全工作落实到点滴实处。核电无小事,只有平时做到一万,才能防止万一的发生。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18日东京发表了自己对日本核事故的看法:“事故对今后各国建设核电站肯定会有影响,但不会影响各国追求稳定的电力供应,建不建核电站说到底由各国自行决定。”
(2011年3月17日人民网)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高效、经济、可靠的核能必将被大规模利用,预计全世界核能发电量在今后20年中将会增加1倍。
B.核电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能造福民众;万一出现安全事故,也许会造成毁灭性的悲剧。
C.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污染了全球大部分地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D.我国应吸取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教训,迅速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尽早编制核安全规划,加快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比福岛核电站采用的二代沸水堆核电技术先进,在面对地震、海啸时,应该不会出现类似悲剧,不用担心出现安全问题。
B.福岛核电站造成严重核泄漏,将对目前的核电站建设热形成严峻拷问。福岛的教训或许很难成为建设更安全核电的动力和契机,却或许会成为让核电止步的“红灯”。
C.在遭遇特大地震的紧急情况下,如果外部电源和应急电源其中一个不被破坏,反应堆能及时冷却,则完全可规避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严重泄漏事故的发生。
D.抗震和抗海啸技术发达的日本,与灾难的直接交手体现了人类对付地质灾害的较高水平。但日本也遭受了巨大损失,这种损失可以看成人类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只能无可奈何。
8.据统计,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442个,核能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总 量的16%;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65个。在欧洲,三分之一的电力来自核能,而美国和亚洲不少国家都调整能源政策,扩大核电比重。结合本文内容,对上述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高效、经济、可靠的清洁能源,核电目前和未来都将被世界各国大力发展.
B.发展核电是一把优势与风险并存的双刃剑,既有现实的利益,更有潜在的危险。
C.历史和现实的惨剧告诉我们,发展核电的国家在充分利用能源的同时,要把保障核电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对人类的安全、健康高度负责。
D.着眼长远,人类有必要努力开发更安全、更环保、更高效的发电方式,减少对核电的需求。
三、古代诗文阅读鉴赏(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8分)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日:“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政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日:“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日:“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过金陵,见王安石,日:“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 ”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 ”轼日:“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日:“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日:“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 苏轼列传》)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比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
B.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庐:建房
C.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 狱:监狱
D.弄笔者始知自振 振:振作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的一组是( )(3分)
①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②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③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 ④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⑤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 ⑥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
A.①⑥ B.①⑤ C.②⑥ D.③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从小就以东汉范滂为榜样,母亲赞许他的志向,并说儿子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我也能像范母一样。
B.苏轼在徐州当政期间,遇到水灾,他身先士卒,发动城里的富人和禁军一起修筑城墙,最后徐州城得以保全。
c.路过金陵,苏轼劝王安石面对国家危险的政治局势要勇于向皇上进言,两人针砭官场现状,相谈甚欢。
D.苏轼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词学成就被王灼褒奖,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4分)
(2)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
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3.(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剑阁峥嵘而崔嵬, , 。 (李白《蜀道难》)
(3)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4) 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5)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6)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
(7) 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8)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8分)
当年明月:我看了15年古书
吴虹飞
先是在网络上,《明朝那些事儿》作为历史小说,点击惊人;后来,这本非专业作家的著作正式出版了,成了畅销书。“当年明月”这个奇特的笔名,也被众人所知晓。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历史何其深远,爱好者甚众,而历史典籍对普通读者来说,有难度。
  当年明月,研究明代史,恰巧又是说故事的好手。有剧情,有悬疑,有冷不防的幽默,用网络的话,真是“太有才了”。于是《明朝那些事儿》红了,4册书,卖了100万册。他少年得志,口才了得,之所以还没上百家讲坛,是因为他还是一张娃娃脸,怕是难以服众。
  他的袖口被消毒水烧坏了,因为不小心。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超烂。他上了一所普通大学,学习法律。据他自己说,他的法律学得并不好。
  他1979年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干部家庭。5岁时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一摞厚厚的《上下五千年》,从此读上历史。大学一毕业,考取公务员,加入海关行列。从科员做起。现在,他的工作单位是长安街上的海关总署。
穿制服、打领带的机关环境一点儿没有让他不自在。“真是没有想到,他就是当年明月!2000年大家一起进海关,几年来他绝对默默无闻。平时习惯独来独往,书不离手,思维独特,说话总让人莫名其妙。没想到,有这般能耐!高人,果然高深莫测!厉害!领导真是看走眼咯。”一名海关职员说。
“我的生活很枯燥,不抽烟,不喝酒,不谈恋爱。”一切按部就班,缺乏戏剧性。“历史拿走了我对很多东西的兴趣。你要拉我去玩,我有时候会去,但我不投入。我是个什么样的生活 白天上班,晚上回去就看书,查资料。惟一的兴趣就是听听音乐,看看碟。” 本试卷对古文的兴趣,始于11岁时的那本《古文观止》。“我还记得一本叫《诸葛亮传》的书,我在亲戚家看这本书,坐了一天,也没人管我,我就一直看一直看,到最后他们才发现我。”
从那时起,每天晚上两小时的历史阅读,雷打不动,“这么多年,可能就高考那两个月停过。”他看了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会看完的书。“二十四史,看过来了,好几千万字吧。”指的是中华书局那套绿皮书。
“这是一个懒人当道的世界。当年梁启超写《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我们今天看着觉得很难,但你知道当时那个文章叫什么 叫时体文,就是写给大街上的,没多少文化的人看的。我看了15年古书,我的感觉是什么 不容易!”
历史带给他的首先是知识上的享受。“那十几年,我一直没什么朋友,可是我觉得,我很强大,我经常扫视周围的人,我有一种优越感,觉得我懂得的东西,超越了很多同龄人。”
他一边读书一边写,记忆超群。“人只要不干那些乌七八糟的事,他会有很多时间的。你下班之后有什么事呢 吃完饭,洗把脸,开始写东西,很简单的,就看你愿不愿意过这样的日子。”
接着是经济上的巨大回报——版税。“我现在得到的东西,别人可能要三四十岁才能得到。我最想要的,还是每天晚上读书的那种纯粹。”
  他甚至还是明史研究会的会员。他看重来自专业圈子的认可。他自认为跟明史研究大家王学典先生有一层师生之谊。
  他其实很骄傲,骨子里的。同时,他又格外谦逊,待人接物有分寸。“人要有一点理想,但不能太多。理想太多,就会把自己太当回事。我原来是研究明代思想史的,就是王阳明、李贽,还有顾炎武之类的。我的书之所以畅销,不是因为历史研究水平有多高,主要是我能够把研究放到读者能接受的水平上,跟讲故事的能力结合在一起。我就是知道怎么把故事讲好。调侃,幽默,讲故事,甚至悬疑,那都是手段。手段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我的哲学观,世界观,对人性的认识。”
人物周刊:一边做公务员,一边写历史,您喜欢现在的状态吗
当年明月:我喜欢我以前的状态,就是一心看书,没有目的,很纯粹。我今天写书还有版税问题,肯定有功利性了。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现在所谓的“当年明月”不是我。我感觉我经常看着他,看着这个聚光在媒体圈的人,这个所谓的畅销书作家,所谓的历史研究者。我在想,这个人什么时候会消失 我永远不会跟他合二为一,因为这个人不是我。我一直对这个很清醒,我知道我自个儿。
  历史告诉我,无论脑袋多清醒,被人捧久了,就会变傻,就会认为你所得到的那些东西是你应该得到的。大家都夸你,于是乎,你就真地说,哎呀,我就是行。什么玩意儿 比你有水平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人物周刊:您喜欢交流吗
当年明月:之前,我没有跟工作以外的人太多交流过。我虽然有很多有趣的想法,但是我不会跟人讲。但是富豪榜把你圈进去了,说你是作家,学术圈我也进去了,但是明显功力不够,因为那些都是老专家,还有吴晗先生的弟子。历史是属于多数人的,但是研究历史的人属于少数。我非常非常喜欢跟他们在一起,我能学到东西。《历史研究》我每期都看,我认为水平很高。
  15.文中说“他其实很骄傲,骨子里的。同时,他又格外谦逊”,当年明月的“骄傲”和“谦逊”分别体现存什么地方 (4分)
  16.当年明月的特点有很多,文章为什么要以“我看了十五年古书”为标题 (4分)
  17.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叙议结合,后半部分采用访谈的形式,这样写对于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4分)
  18.“当年明月”成功的人生经历对我们阅读经典有怎样的启示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认识。 (6分)
五、语言综合表达运用(14分)
19.仿造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造两个句子。(6分)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1)
(2)
20.根据要求,展开合理想象,把下面的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景物描写。
(不少于60个字)(8分)
桃花 春雨 流水
六、作文(60分)
有人说: “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一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
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
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语文答案
1.D(徙xǐ; 蓊wěng; 卓zhuó) 2.C(诙谐)
3. D(鼎足之势:三方面并立之势。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此处用错了对象。
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4. B(从前边行文看,对山不可能持肯定态度,重点也不在于人怎样,由此可排除A、B、C三项。)
5. D(A.三个“不可”删去 ,B“妇孺及年幼之人”不合逻辑, C语序有误)
6.C (根据第二段判断:不是“污染了全球大部分地区”,而是“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部分与整体”关系判断错误。)
7.C (A.“不用担心出现安全问题”表述错误,太绝对。第三代核电技术的确优于第二代技术,尤其是在对外部电源的依赖上。但当特大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核电站也并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B.“福岛的教训或许很难成为建设更安全核电的动力和契机,却或许会成为让核电止步的‘红灯”推断错误。应理解成:福岛的教训或许会成为建设更安全核电的动力和契机,却很难成为让核电止步的“红灯”。核电发展的确是有风险,但只要我们重视安全建设,提高核电技术,核电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D.“只能无可奈何”太消极,太绝对。)
8. A
9.C(刑罚) 10.A 11.B
12.(1)河水将要毁坏城墙,情势危急了,即使是禁军也暂且替我竭尽全力(抗洪)。 (2)皇帝用来对待您的是非同寻常的礼数,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是寻常礼数吗 )
13.(1)①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2)①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②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籍,余味无穷。(答"手先知"为拟人也可)。
14.略
15.“骄傲”体现在:①他认为自己懂得的东西超越了很多同龄人。
②他觉得自己得到了三四十岁的人才可能得到的财富。
③他有自己的哲学观、世界观及对人性的认识。
④他觉得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很强。
“谦逊”体现在:①他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②他乐于跟研究历史的专家学习,觉得能学到很多东西。
③他觉得自己不会被媒体的吹捧和已取得的成绩弄昏了头脑。
(一条1分,“骄傲”和“谦逊”各占2分,答出四条即给满分)
16.《明朝那些事儿》之所以大获成功,得益于当年明月扎实的古文功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而“看了十五年古书”正是他写作的基础。以上为题。鲜明地揭示了成功的秘密。
17.前半部分用作者的叙述介绍了人物的经历、成就、性格特点,能让读者对当年明月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作者边叙边议,表达了对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后半部分只如实记录当年明月的回答,不加作者的评判,能让读者产生与人物面对面交谈的感觉,人物的音容笑貌、内在品格自然凸显在读者自己心中。
18.广泛地阅读经典著作,才能汲取营养,丰富知识,厚积薄发,创作出自己的作品;才能开启自己的心智,获得深厚的教养,提高自己的境界。(意思对即可)
19.20略
作文略蚌埠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英 语
时间:120分钟 满分: 150分
参考学校:蚌埠铁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蚌埠九中、蚌埠十二中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的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1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Weather. B.Education. C.Ecology.
2.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the man should do
A.Stop playing tennis. B.Stick to what he is doing. C.Find the cause for his failure.
3.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morrow morning
A.Go to the office. B.Drive the man downtown. C Attend a meeting.
4.Why won’t the woman go to the man’s house?
A.She is tired and wants to have a rest. B.She has some guests to entertain.
C.She has to go out of town.
5.Which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buy
A.The city postcard. B.The lake postcard. C.The forest postcar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出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leave her present job
A.Because she does not like the job. B.Because she wants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C.Because she does not want to live in Australia.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ntries is the woman most likely to go to
A.China. B.Japan. C.Spai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y is it easier for the woman to learn English
A.She often talks to English people. B.She speaks two languages already.
C.She always does her homework right after class.
9.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suggested by the woman to be a good way of learning English
A.Reading newspapers. B.Writing diaries. C.Reading aloud in the morning.
10.Why is it difficult for the man to learn English
A.He doesn’t talk to his English teachers. B.There are no native speakers around him.
C.He is shy to speak English.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What is the color of the woman’s bag
A.White. B.Yellow. C.Brown.
1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the library. B.In the restaurant. C.In the schoo1.
1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 in the woman’s bag
A.Some money. B.A watch. C.Two pen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What are these two people talking about
A.Sport. B.Music. C.Entertainment.
15.Why does Judy look happy
A.Because she just saw a very funny film. B.Because she helped a man who was in trouble.
C.Because there will be a funny film.
16. What kind of TV shows does the man like
A.Interesting ones. B.Funny programs. C.Interesting and instructive ones.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speech
A.It's a news conference. B.It's a welcome speech. C.It's a news report.
18.Where can we most probably find the speech
A.In a government report. B.In the newspaper of the university.
C.In Yale University's website.
19.How many students are studying in the university
A.More than 11 thousand students. B.More than 17 thousand students.
C.More than 19 thousand students.
20.How many student organizations are there in the university
A.More than 214. B.More than 215. C.More than 240.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I wonder if I could use your car tonight —________. I’m not using it anyhow.
A. Sure, go ahead. B. I don’t know C Yes, indeed. D. I don’t care.
22. The two countries used to be ______ war with each other, but now they are _______ peace.
A. at ; in B. in ;at C. at ;on D. in; in
23. He can _______$ 3000 a year by writing stories and support a family of three children.
A. spare B. afford C. earn D. charge
24._______ I don’t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him.
A. Honest speaking B. To be honest C. Being honest to you D. To be honestly
25 . —She looks very happy. She _____ the exam. — I guess so.
A. should have passed B. could have passed C. must pass D. must have passed
26. We don’t permit _______ in the hospital, so we don’t permit you ________ here, either.
A. to smoke ; to smoke B. smoking; smoking C. smoking; to smoke D. to smoke; smoking
27. Why not try your luck downtown, Bob That’s _______ the best jobs are.
A. where B. what C. when D. why
28. ________ work has been done to improve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 Many B.A large amount of C. A great many D. A number of
29. No one knows when such a custom first _____.
A. came into power B. came into being C. came true D. came out
30. I’m not sure whether they will get the repair work finished in a week ______.
A. after all B. above all C. or so D. or else
31. The company was named Gates Hall ______ a man named James Gates.
A. in need of B. in search of C. with the help of D. in memory of
32. Jim passed the driving test, _________ surprised everybody in the office.
A.which B.that C.this D.it
33. — Do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 — _________ I feel a bit cold.
A. Of course not. B. I'd rather you didn’t C. Go ahead. D. Never mind
34.He could not __________________his foolish mistake.
A.apologize B.depend on C.account for D.make a bet on
35.I was just to go out ____ it began to rain.
A.as B.when C.after D.whole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The day before Mother’s Day, Mrs. Berry asked her students to make a card for their mothers. She passed out paper and pieces of cloth.
Elizabeth looked for a while at the blue cloth and began to cut it. Then she 36 her paper in half and began writing. When Elizabeth finally looked at the message the teacher gave on the paper, she noticed something else. She felt her 37 grow hot — she hadn’t heard that anyone who didn’t have a mother could make one for a grandmother or an aunt.
As her teacher walked to her, Elizabeth tried 38 her card with her arm, but Mrs. Berry gently 39 it so that she could read it. Elizabeth sat 40 , waiting for her to say something, but she saw a 41 roll down Mrs. Berry’s face. She had never made Mrs. Berry so upset.
When school was over, Elizabeth 42 until all the other kids left so that she could 43 . “I’m sorry for not listening. I’ll make another card 44 you want. I’ll do it 45 and bring it tomorrow.”
“ 46 are you talking about ” asked Mrs. Berry.
“My Mother’s Day card. I know you’re upset because I didn’t do it 47 .”
“Elizabeth, that was the 48 card in the whole class. It was so 49 that it made me cry.”
Elizabeth was so 50 that she ran out of the class-room.
When her father came home from work that night, Elizabeth 51 to give him the card early.
On the front of the card was a 52 of Elizabeth’s father , with a blue piece of cloth cut like his hair. Inside the card she had written:
Dear Dad,
I know you work really hard to be both a 53 and a father. I want to thank you and 54 you a Happy Mother’s Day!
When her dad read the card he started 55 , just like Mrs Berry did.
Love,
Elizabeth
36. A. cut B. tore C. spread D. folded(折叠)
37. A. heart B. face C. hands D. body
38. A. covering B. holding C. doing D. making
39. A. caught B. left C. lifted D. placed
40. A. alone B. still C. up D. down
41. A. tear B. smile C. hair D. sweat(汗)
42. A. worked B. waited C. stood D. sat
43. A. apologize B. stop C. understand D. stay
44. A. because B. until C. unless D. if
45. A. just here B. at once C. at home D. at school
46. A. Who B. Whose C. Which D. What
47. A. carefully B. quickly C. wrong D. right
48. A. worst B. best C. favorite D. simplest
49. A. wild B. useful C. sweet D. hard
50. A. happy B. regretful C. brave D. rude
51. A. seemed B. decided C. refused D. promised
52. A. recording B. discovery C. drawing D. writing
53. A. teacher B. sister C. mommy D. aunt
54. A. wish B. hope C. want D. congratulate(祝贺)
55. A. laughing B. joking C. worrying D. crying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My husband had just bought a new washing machine for me. I decided to use it and I washed a lot of things.
Everything worked well, but I found one of my husband’s socks missing. I looked everywhere for it, but I couldn’t find it anywhere.
The next morning, I got ready for school as usual. When the bell rang, the students came in. I greeted them first and then told them what we were going to do that day. When I turned around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the class broke out a roar! They laughed and laughed. They laughed so much, in fact, that I was afraid the headmaster would be into seeing all this.
I asked the class to stop, but the more I talked, the more they laughed. I decided to pay no attention to them and I continued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When I did this, they roared even more.
Finally, the teacher who had the room next to mine came in to see what all the laughter was about. When he came in, he started laughing, too!
“Good heavens,” I said. “Will someone please tell me what is so funny ’
“Oh, God,” said the teacher. “You have a brown sock to the back of your skirt!”
So that’s how I found my husband’s missing sock.
“Oh, well,” I said to the class. “Let’s just say you have had an unforgettable lesson on static(静止的) electricity.”
56. What happened when the writer turned around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A. The class roared with anger. B. The class began to laugh loudly.
C. Another teacher came in. D. There was a loud noise outside the room.
57. Why couldn’t she find one of her husband’s socks
A. Because some students had hidden it. B. Because her husband had taken it away.
C. Because she had left it in the classroom.
D. Because she never expected that it would stick to her skirt.
58. Why did the teacher from the next room laugh
A. Because the whole class laughed. B. Because he saw the writer fooled by the class.
C. Because he saw some of the students making faces.
D. Because he found a sock on the back of the writer’s skir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WRONG
A.The writer's husband had just bought a new washing machine.
B.The writer found one of her husband's socks missing.
C.The students told her about the laughing.
D.She was afraid of being seen by the headmaster.
B
Shu Pulong has helped at least 1000 people bitten (咬) by snakes, “ It was seeing people with snake bites (伤口) that led me to this career(事业),” he said.
In 1963, after his army service, Shu entered a medical school and later became a doctor of Chinese medicine. Because of part of his studies he had to work in the mountains. There he often heard of people who had their arms and legs cut off after a snake bite in order to save their lives.
“I was greatly upset by the story of an old farmer I met. It was a very hot afternoon. The old man was pulling grass in his fields when he felt a pain in his left hand. He at once realized he had been bitten by a poisonous (有毒的)snake. In no time he wrapped(包裹) a cloth tightly(紧) around his arm to stop the poison spreading to his heart. Rushing home he shouted ‘bring me the knife!’ Minutes later the man lost his arm forever.”
“The sad story touched me so much that I decided to devote myself to helping people bitten by snakes,” Shu said.
60. The best headline (标题) for this newspaper article is .
A. Astonishing Medicine B. Farmer Loses Arm C. Dangerous Bites D. Snake Doctor
61. The farmer lost his arm because .
A. the cloth was wrapped too tightly B. he cut it to save his life
C. Shu wasn’t there to help him D. he was alone in the fields
62. Shu decided to devote himself to snake medicine because .
A. he wanted to save people’s arms and legs B. he had studied it at a medical school
C. he had seen snakes biting people D. his army service had finished
63. Why did Shu go into the mountains
A. He wanted to study snake bites. B. He wanted to help the farmers.
C. He was being trained to be a doctor. D. He was expected to serve in the army.
C
A well-known old man was being interviewed (采访) and asked if it was correct that he had just celebrated(庆祝) his ninety-nine birthday.
“That’s right.” said the old man. “Ninety-nine years old, and I haven’t an enemy in the world. They’re all dead.”
“Well, sir.” said the interviewer(记者), “I hope very much to have the honour (荣幸)of interviewing you on your hundredth birthday.”
The old man looked at the young man closely, and said, “I can’t see why you shouldn’t. you look fit and healthy to me!”
64. The old man said he had not an enemy in the world, which shows that he was a very .
A. friendly man—he never made any enemies B. healthy man—he lived longer than all his enemies
C. lucky man—his enemies had all died D. terrible man—he had got rid of all his enemies
65. When the interviewer said that he hoped very much to have the honor of interviewing the old man again the following year, .
A. he was trying to make the old man happy B. he wished he himself would live another year
C. he did not believe the old man would live to be one hundred
D. he did not believe he would interview the old man again
66. When the old man said, “I can’t see why you shouldn’t”, what he meant was .
A. “You must try to live another year to interview me again next year”
B. “Of course you can see me again since you’re so fit and healthy”
C. “If I live to a hundred years, you should interview me again”
D. “Unless you live another year, you wouldn’t be able to interview me again”
67. What kind of man would you say the old man was
A. He was silly. B. He was unpleasant
C. He was very proud and sure of his health. D. He was very impolite to young people.
D
Annealing(韧化) is a way of making metal softer by heating it and then letting it cool very slowly. If metal is heated and then cooled very quickly, for example by dipping (浸) it in water, it will be very hard but also very brittle (脆) —that is , it will break easily. Metal that has been annealed is soft but does not break as easily. It is possible to make metal as hard or as soft as is wished, by annealing it. The metal is heated, and allowed to cool slowly for a certain length of time. The longer the heated metal takes to cool slowly, the softer it becomes. Annealing can also be used on other materials, such as glass.
68. Annealing can make metal
A. hard and tough (韧). B. hard but brittle. C. soft but tough. D. soft and brittle.
69. Why do people put hot metal in water
A. To make it hard. B. To make it soft. C. To make it cool. D. To make it brittle.
70. As suggested by the text, how can glass be made less brittle
A. It can be heated and then cooled quickly. B. It can be cooled and then heated slowly.
C. It can be heated and then cooled slowly. D. It can be cooled and then heated quickly.
71. The passage mainly ________.
A. talks about metal B. tells us a story
C. talks about a scientific method D. talks about heating
E
Do you always understand the directions on a bottle of medicine Do you know what is meant by “Take only as directed” Read the following directions and see if you understand them.
“To reduce pain, take two tablets (药片) with water, followed by one tablet every eight hours, as required. For night- time and early morning relief (缓解疼痛) take two tablets at bedtime. Do not take more than six tablets in twenty-four hours.
For children six to twelve years old, give half the amount (量). For children under six years old, ask your doctor’s advice.
Reduce the amount if you suffer from restlessness (不安)or sleeplessness (失眠)after taking the medicine.”
72. How many tablets at most can a person over 12 have in 24 hours
A. Three. B. Four. C. Six. D. Eight.
73. What is the advice for one who cannot sleep well after taking the medicine
A. Stop taking the medicine at bedtime. B. Continue to take the normal amount.
C. Take more than the normal amount. D. Take less than the normal amount.
74.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directions that this medicine .
A. helps you to fall asleep quickly. B. may be dangerous to small children.
C. cannot be taken if one feels sleepy. D. should not be taken by children under six.
75. This text is most probably taken from a .
A. textbook B. Newsreel(新闻片) C. doctor’s notebook D. bottle of medicine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满分30分)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请根据句子意思,按照首字母或中文提示,填入恰当的单词,补全句子。
1.What’s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起源) of this quarrel
2.Opinions on various _________________(社会的)questions differ from person to person.
3.We burned with ____________________(好奇心) over what was in the box.
4.They stopped arguing and __________________(怒视) at each other.
5.Have you got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可证) to fish in this lake
6.They are the two main _________________(人物、角色) in the play.
7.The Earth's __________________(大气层) is a layer of gases surrounding the planet Earth that is retained by the Earth's gravity.
We began to know each other ___________________(逐渐地).
9.This is an __________________(极其地) difficult task.
10.We must get up 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拂晓).
II.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叫李华,是一家英文杂志社的心理咨询师。某中学生小王给你写信,提到自己偏胖,想节食减肥,征求你的意见。请你给她回一封信,谈谈你对该问题的见解。内容要点如下:
1.健康比漂亮更重要;
2.学生以学习为主,不要过于注重外貌和别人的看法;
3.可通过多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4.健康的心态也很重要。
注意: 1.短文必须包括所有内容要点,可适当发挥;
2.词数:100左右。 3.参考词汇:state of mind 心态
Dear Xiao Wang,
I have received and read your letter, in which you mentioned that you wanted to lose weight by dieting.
Yours,
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英语答案
听力答案1-5:ABCBC 6-10:BABAC 11-15:ABCCA 16-20:CBCAC
单项选择21-25:AACBD 26-30:CABBC 31-35:DABCB
完形填空36-40:DBACB 41-45:ABADC 46-50:DDBCA 51-55:BCCAD
阅读理解56-59:BDDC 60-63:DBAC 64-67:BABC 68-71:CACC 72-75:CDBA
单词拼写
origin 2. social 3. curiosity 4. glared 5. permit
6. characters 7. atmosphere 8. gradually 9. extremely 10. dawn
参考范文蚌埠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化 学
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参考学校:蚌埠铁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蚌埠九中、蚌埠十二中
相对原子质量:H: 1 , C : 12 , O : 16 S: 32 , N: 14 , P: 31, Al : 27 , Cl :35.5, Cu:6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8×3=54分)
1、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
A. 煤 B. 石油 C. 氢气 D.天然气
2、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航天飞机使用的隔热陶瓷瓦为复合材料
B.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体组成
C.复合材料既保持原有材料的特点,又有优于原材料的特性
D.纯金属的性能一般优于合金
3、属于铝热反应的是( )
A、Al+HCl B、Al+ Fe2O3 C 、Al+NaOH D、Al+O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
B.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利用光缆通讯,能同时传送大量信息
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5、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都有气体放出的是( )
A.NaHCO3 B.Al(OH)3 C.(NH4)2CO3 D.Al2O3
两份铝屑,一份与过量HCl反应,另一份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的H2体积比为1:2,则
两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
A.1:1 B.1:2 C.1:3 D.2:1
7、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
A、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出现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化合价出现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出现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出现周期性变化
8、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 )
A. XH3 B.H2X C.XH4 D.HX
9、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
A.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易形成-1价离子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酸性 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其内层电子数的,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Y>X
B.Y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D.阴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W> X>Y
1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
A.8 B.10 C.6 D.7
已知三种元素,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满足上述条件的一
组元素是( )
A.N P Cl   B.P O S   C.N O S   D.O P Cl
下面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位素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15、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M层)有2个电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L层)有6个电子,则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式量为 ( )
A.56 B.88 C.74 D.40
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17、下列微粒的半径比值大于1的是( )
A. Mg2+/Mg B. K+/S2-
C. N/P D. Cl- /Cl
18、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下列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
A、R为第ⅣA族元素 B、R能形成含氧酸H2RO4
C、R的气态氢化物为H2R D、R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二、填空题(共30分)
19.(6分)在613C、614C、714N、817O几种核素中:
(1)互称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
(2)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
(3)中子数相等,但不是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
20、(6分)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铝溶解氢氧化钠溶液中: ;
(2)氧化铝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
(3)氢氧化铝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
21、(10分)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的5中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C、D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E的单质为黄色晶体,易容于二硫化碳。
(1)请写出元素符号:
A ,B ,C ,D ,E
(2)画出E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A的单质和C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X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会观察到 。
22、(8分)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2 D E G
3 B C J F H I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 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 。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
(4)在B、C、D、J、 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三、推断题
23、(8分)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形成的-2价阴离子比氦的核外电子数多8个。B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为淡黄色固体,该固体遇到空气能生成A的单质。C为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的二价金属,当2.4克C与足量热水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2.24L。D的M层上有7个电子。
⑴ A、B、C、D各是什么元素?
⑵ 写出B、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⑶ 比较D的气态氢化物与H2S 和HF的稳定性
四、计算题  
24. (8分) 全世界铜的年产量约为8×106吨,工业上由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生产铜的主要反应为:Cu2S + O2 === 2Cu + SO2
(1) 若采用这种方法冶炼铜,每年需要消耗Cu2S的质量为多少?
(2) 每年产生二氧化硫的体积(STP)为多少?
(3) 你认为用什么办法可有效的缓解因此而造成的酸雨问题?
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5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B C B D A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A C C D A D D
二.填空题(共30分)
19、(6分,每空2分)
(1)613C、614C
     (2)614C、714N
   (3) 613C、714N
20、(6分,每空2分)
(1)2Al+2NaOH+6H2O=2Na[Al(OH)4]+3H2
(2)Al2O3+2NaOH+3H2O=2Na[Al(OH)4]
(3)Al(OH)3+NaOH=Na[Al(OH)4]
21、(10分)
(1)A: H , B: C , C: N , D: O , E: S(5分)
(2) (2分)
N2+ 3H2 == 2NH3(2分)
(4)溶液颜色变红 (1分)
22、(8分,每空1分)
(1)Ar, F, Si。
(2)NaOH, HClO4 , Al(OH)3;
(3)HF;
(4)Na
三.推断题
23、(8分)
(1)O,Na, Mg, Cl(4分)
(2)NaOH,Mg (OH)2 ,HClO4;(3分)
(3)稳定性:HF>HCl>H2S(1分)
四、计算题
24、(8分)
(1) 1×107t(3分)
(2)(1.4×1012L (3分)
(3) (废气经处理后排放;开发其他炼铜的方法)(2分)



高温
高温,高压
催化剂蚌埠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数 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 150分
参考学校:蚌埠铁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蚌埠九中、蚌埠十二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
A. ; B. ; C. ; D.
2.已知数列=,则9是该数列的( )
A.第12项; B. 第13项; C. 第14项; D. 第15项
3. ( )
4.是首项,公差的等差数列,如果,则序号等于( )
A.667 ; B.668 ; C.669 ; D.670
5.若tanα=3,tanβ=5,则tan(α-β)的值为( )
A.; B. ; C. ; D.
6、在等差数列中,已知S10=120,则=(  )
A.12;    B.24;    C.36;    D.48
7. 已知的值为( )
A. -2; B. 2; C.; D.
8. tan700+tan500tan700tan500的值为( )
A.; B. ; C.; D.
9. 等比数列{an}中,a3,a9是方程3x2—11x+9=0的两个根,则a6=( )
A.3 ; B.; C.; D.以上皆不对
10.设数列为等差数列,且,,是前项和,则( )
A. ;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等比数列中,,,那么它的公比
12.=
13.已知, 则
1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分别为,若的值为
15.数列满足,,若数列恰为等比数列,则=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合计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其中
(1)求的值;(2)求的值。
17.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且,。
(1)求数列的通项。(2)求数列的前项和。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为Sn=2n2-30n.
(1)求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2)求使得前n项和Sn最小时n的值.,并求出最小值Sn
19. (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且.
求的值;(2)若,,求的值.
20、(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求
(1)函数的最小值;(2)若,求y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又
(1)求k的值; (2)求数列的通项;(3)求数列的前n项和;
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数学答案
一、D、C、C、C、A、B、D、D、C、C|
二、11. 2; 12.; 13.; 14. ; 15. 1
三、
16. (1)—; (2)
17、(1),或
(2),或
18、(1),(2)或8,
19、(1); (2)
20、(1); (2)
.
21、 (1)
(2)
(3)
20080806蚌埠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生 物
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参考学校:蚌埠铁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蚌埠九中、蚌埠十二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
2、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 )
A、糖原和纤维素; B、淀粉和糖原; 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糖。
3、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 )
A、糖原; B、脂肪;   C、淀粉;   D、蛋白质。
4、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蛋白质;   B、淀粉; C、水;  D、糖原。
5、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6、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A、磷脂、蛋白质 B、糖脂、糖蛋白;
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磷脂、蛋白质、核酸。
7、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8、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需要多种酶参与; B、释放二氧化碳; C、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D、生成大量的ATP。
9、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A、叶绿素; B、叶绿体; C、类囊体的薄膜; D、叶绿体的基质。
10、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是:( )
A、叶绿体外膜; B、叶绿体内膜; C、叶绿体基质; D、类囊体。
11、连续分裂的细胞,其细胞周期是指( )
A. 从一次分裂开始到产生两个细胞
B. 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
C. 从上次分裂间期到下一次分裂间期
D. 从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开始
12、一个细胞核中有20个染色体的细胞,在连续进行四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 )
A.10 B.20 C.40 D.80
1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只在植物细胞中出现的结构是(  )
A.中心体 B.纺缍体 C.细胞板 D.姐妹染色单体
14、要辨认某生物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
A. 间期细胞 B. 前期细胞 C. 中期细胞 D. 后期细胞
15、DNA复制发生在:(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16、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17、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 )
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 B、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
C、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 D、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
18、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
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分化前的状态;
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19、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代谢缓慢; C、细胞不能继续分化; D、细胞内色素积累较多。
20、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 C、猫的白毛与蓝眼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21、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抗病小麦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自交
2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8 D.1/6
23、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染瘟病(r)为显
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染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
A. 1 / 8 B. 1 / 16 C. 3 / 16 D. 3 / 8
2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形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形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形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2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
A. 9:3:3:1 B. 1:1:1:1 C. 3:1:3:1 D. 3:1
26、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
A、三黑一白 B、全部黑色 C、二白二黑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27、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
A. WwDd×wwdd B. WWdd×WWdd C. WwDd×wwDD D. WwDd×WWDD
28、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将纯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F1,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 )
A. 1:1 B. 1:2 C. 2:1 D. 不成比例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 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30、Dd的高茎豌豆产生配子的情况是( )
A. 雄配子和雌配子的数量相等
B. D的雄配子和d的雌配子数量相等
C. D的雄配子和D的雌配子数量相等
D. D的雄配子和d的雄配子数量相等
31、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合于原核生物是因为原核生物 ( )
A.没有遗传物质  B.没有核物质 C.没有完善的细胞器  D.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32、如图所示,表示纯合体细胞的是 ( )
33、遗传因子为 Aa 的个体与遗传因子为 aa 的个体交配属于 ( )
A.杂交    B.自交    C.测交    D.无法判断
34、水稻的遗传因子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 )
A. 25% B. 50% C. 75% D. 100%
35、对某一植物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1 :1 :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应是 (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36、下列表示等位基因的是 ( )
A. YY B. Yy C. yy D. XY
37、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2YYRr、
1YYrr、1YyRR、2YyRr、1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YYRR和YYRr B. YYrr和YyRr
C. YYRr和YyRr D. YyRr和Yyrr
38、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 ( )
① 正确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② 研究时采用单因素到多因素的方法;
③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④ 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程序。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9、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3∶1    B.5∶1    C.8∶1    D.9∶1
40、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从理论上来说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植株约为 ( )
A.160株 B.240株 C.320株 D.480株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3分)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洋葱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6条),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请回答:
学生 操作步骤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
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丁 + + + + +
戊 + + + + +
(注:+ 表示进行了该项操作,- 则没有进行)
(1) 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请从下列序号选择)
A. 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 B. 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 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 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2) 丁同学在进行上述步骤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长时间未找到有丝分裂的细胞,正确操作是 。
(3) 戊同学观察到了许多呈长方形的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可能的原因是 。
(4) 经教师纠正后,丁同学在视野中找到了有关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但丁同学所看到的细胞图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你认为他应如何正确移动装片 。
(5) 甲观察到个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大多数细胞多一倍,则说明他看到的那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细胞中有DNA分子 个,染色单体 个。
(6) 请据题画出洋葱根尖的一个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含量变化曲线图。
(纵坐标为细胞中染色体含量,横坐标为细胞周期)
2、(11分)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 开始到 结束。
(2) 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d段表示细胞进入 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
(3) 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 段,纺锤体出现是在 段,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 段。
(4) 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相当于图A的 段,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条。
(5) 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 具有重要意义。
3、(8分)下图为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有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
(1) 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病。
(2) Ⅱ2和Ⅲ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 Ⅲ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 若Ⅲ2和Ⅲ3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预计他们生一肤色正常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__。
4、(8分)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
(3)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 种,数量比为 。
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C A A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C A D B C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C D C D B A B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B C B D B C D C C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出外,每空一分,共40分)
1、(1) B D A (2)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后换成高倍镜
(3) 戊同学看到的细胞不是分生区细胞 (4) 将装片往右上方移动
(5) 后 32 0 (6) (4分)
2、(1) e j
(2) 后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变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末
(3) ef ab或fg bc或gh
(4) bc 或gh 4
(5) 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3、(1) 常 隐   (2) Aa aa  (3) 1/3 Aa  (4) 1/6 5/12
4、(1)YyRr;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4。
(3)YyRR或YyRr; 4; 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 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性状类型
性状数量蚌埠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地 理
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参考学校:蚌埠铁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蚌埠九中、蚌埠十二中
单项选择题(2分×30=60分)
1.下列哪个日期是“世界60亿人口日”( )
A. 1979年10月12日 B. 1989年10月12日
C. 1999年10月12日 D. 2000年10月12日
2.人口增长类型决定于 ( )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3.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是由( ) 决定的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人口基数
4.在人口的数量增长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5.下列与人类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相适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正确顺序是( )
A.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B.传统型、原始型、现代型
C.原始型、现代型、传统型 D.传统型、现代型、原始型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7.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 )
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人口减少
C.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D.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8.目前,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人口主要迁出区的是( )
A.欧洲 B.北美 C.拉丁美洲 D.西非和北非的一些产油国
9.影响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交通和通信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10.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从城市迁往农村 B.规模小,频率低 C.由内地迁往边疆 D.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11.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 )
A.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B.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小人口数
C.某地区所能承载的最佳人口数 D.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适度人口
12.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
A.资源的数量 B.人均消费水平 C.区域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
1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1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
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15.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成不变的 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 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6.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是 (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17.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 ( )
①机械化水平高 ②地广人稀 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④自然条件优越 ⑤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8.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 ( )
A.奶牛 B. 奶羊 C.牛奶 D.奶制品
19.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低,商品率低 D.资金投入多
20.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A.有良好的海洋运输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B.草类茂盛,大面积优良的天然牧场
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候区
D.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
21.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户,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交通运输    D.劳动力低廉
22.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23.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迁移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经济发展
读右图,完成24~25题。
24.如要在城市中心建商务区,应建在(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5.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区
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26.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 )
A.重叠交错,层层嵌套 B.界线分明,彼此相离
C.界线分明,偶有交错 D.重叠交错,同级嵌套
27、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技术因素
28、城市是有等级的,通常划分城市等级的标准是( ):
A.城市人口比重 B.城市人口规模
C.城市面积大小 D.城市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大小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7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17.9%,1995年增加到29%,平均每年增加0.65个百分点,预测205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比重的61%。分析后回答19-20题:
29、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 ):
A.处于早期 B.处于缓慢发展时期 C.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D.趋于停止
30、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交叉的新兴产业.它既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又具有旅游业休闲娱乐、提供旅游服务的功能。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如下意义( ):
①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 ②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③便于大量销售农产品 ④避免环境污染 ⑤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二.综合题(40分)
31、土地价格在城市土地利用、工业、农业区位选择中常常起着重要作用。
下图为地租水平与离城市的距离(城市中心的距离)远近关系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10分)
(1)若图示表示的是城市内部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两个方面。X表示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 活动。Z表示可能是_____________ 活动。EH间最有可能成为____________ 类功能区。
(2)若图示表示的是城市附近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该城市附近的农业用地拟发展优质高效的小麦生产,水果及蔬菜种植业,花卉,将三种农业生产活动与三种作物的付租能力连线
小麦 X
水果及蔬菜种植业 Y
花卉 Z
(3)为了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限应该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字母表示)
32.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_气候区,_______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地区
(3)本地区__________稠密,___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__ _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4)亚洲水稻生产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33.读下面两图,回答。(16分)
甲图和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____ ___ _和______________。
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___ 。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___________经营的,种植的植物中均有______ 。
(4)甲图中A位置分布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和 。
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地理答案
单项选择题(2分×30=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A B C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A D B D A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D A C A B B C D
二.综合题(40分)
31.(10分)
(1)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商业活动;工业活动;住宅区;
(2)小麦 X
水果及蔬菜种植业 Y
花卉 Z
(3)E和H。
32、(14分)
(1)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2)季风 水热 平原 三角洲
(3)人口 劳动力 米饭
(4)小农经营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单位面积产量高 水利工程量大
33.(16分)
(l)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家庭;小麦 (4)乳畜业;市场;饲料供应。
距离
地租水平
A蚌埠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政 治
命题人:蚌埠九中 蒋金虎
注意:考试结束,请将第Ⅱ卷交上。
参考学校:蚌埠铁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蚌埠九中、蚌埠十二中
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注意: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对“人民当家作主”应当这样理解( )
A.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B.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C.国家保护全体公民的民主和自由 D.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的国家性质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实现了对绝大多数人民主,对极少数人的专政
C.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D.尊重和保障人权
3、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4、“人肉搜索”特点是众人通过各种途径对同一个人进行地毯式搜索,被搜索人的个人信息很快在网上一览无遗。“人肉搜索”中随意搜索、公布他人信息的做法( )
A.体现了公民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B.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
C.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正确行使了民主监督的权利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 )
A.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B. 正确地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C.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D.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6、近年来,我国的一些省市陆续向群众开放政府“红头文件”的查阅,这一举措被人们称为“阳光工程”。对推行“阳光工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B.势必会限制政府权力的行使
C.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已经很强 D.消除腐败现象的治本之策
7、差额选举与等额选举相比的优点是( )
①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 ②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③ 能更真实地反映民主的实质和要求 ④ 通过竞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
8、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以下条件来确定 ( )
①社会经济制度 ②物质生活条件 ③选民的文化水平 ④选民的意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预算中逐年扩大了对居民生活补助的支出。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开支预算超过1000亿元,这个数额比1997年增长了18倍还多。这一事实主要表明,政府主要履行( )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10、“有权必有责”指在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利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
A.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 B.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必须依法赔偿
C..对人民负责,才能科学民主决策 D.政府必须依法履行职责
11、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主要前提是 ( )
A.召开信息发布会 B.赋予公民广泛的民主权利
C.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D.决策机关自律活动
12.一些群众,甚至人大代表“以选票换钞票”的行为( )
①说明应提高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 ②表明要进一步把民主制度落到实处,并加大监督力度 ③说明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④反映了部分人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基层群众性自治()
①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②为了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③完善基层政权组织的有效形式 ④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 )
A.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级各类听证会
C.完善村民规约,扩大村民自治权 D.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15、国家提出,政府机关要实施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基于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 )
A.决策权 B.知情权 C.监督权 D.表决权
16、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公民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诉讼判决不服或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压制、歧视等不公正待遇时,依法享有(   )
A.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揭发和举报的权利
C.申诉和诉讼的权利 D.指控和告发的权利
17、一位城管执法人员发现有几名小摊贩占道贩卖日用品,不仅影响附近商店的正常营业,还影响市容,阻碍交通。假设该城管执法人员面对上述现象无所适从,请你帮他提出正确的建议( )
A. 应同情小摊贩谋生艰难,不予干涉
B.告知司法机关予以清理
C.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讲道理,劝其到规定场所经营
D.不予过问,交给交通部门解决
18、《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都是中央电视台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舆论监督栏目,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 )
A.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
B.这些名牌栏目能够引起中央领导人的关注
C.舆论监督比其他监督方式更有效
D.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19、《行政许可法》于2004年正式实施。该法对行政许可的审定范围、种类、程序以及行政许可的检查监督、收费等问题做了明确规定。《行政许可法》把便民作为立法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强调行政机关遵循便民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一站式”审批或“政府超市”制度。材料说明了( )
A.政府要弱化管理,强化服务
B、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C、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D、要处理好国家权利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20、随着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丰富发展,公民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对决策的形成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基本方式有 ( )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②专家咨询制度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④社会听证制度 ⑤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21、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相关部门对奶粉市场进行了整顿,采取措施严厉打击奶粉市场的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这里政府履行的职能主要是( )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题
22、继三鹿事件后,大连韩伟集团生产的“佳之选新鲜啡蛋”在香港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因食品安全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辞职,政府渎职人员被处理,这启示我们( )
A.政府决策必须民主化 B. 应注意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或滥用
C.必须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D. 政府必须合理行政
近年来,我国政府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从监督体系上看有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根据材料回答23-24题
23、下列选项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是( )
A.司法机关监督 B.国家审计署的监督
C.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D.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24、下列属于行政系统外部但非国家机关监督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②新闻舆论的监督
③司法机关的监督 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政府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只有有权威的政府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造福于人民。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根本标志是:( )
A.政府的管理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
B.政府工作人员是否团结合作、廉洁高效
C.政府的工作是否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D.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26、2011年9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依法行政。严格依法行政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加强廉正建设,增强政府权威
③有利于促进政府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④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7、某县修公路需要占用村民承包地,在没有与村民达成协议情况下,将庄稼毁掉,于是,村民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责令县政府对原告作出合理赔偿。这一事实表明( )
A.政府不能完全代表人民利益 B.政府行政职权收到司法监督
C.人民法院坚持依法行政 D.村民的土地所有权不容侵犯
28、政府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只有接受监督才能( )
①保证权为民用 ②保证政府清正廉洁 ③提高行政水平和效率 ④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政府投资力度大、新上项目多,要确保监管到位,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绝不允许利用扩大公共投资为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政府进行监督,而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是( )
A.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B.建立和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C.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 D.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30、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参与政治生活。下列不属于我们高一年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有: A.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B.学习政治知识 C.通过多种方式,贵在实践 D.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判断题(注意:将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3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由我国的政体决定的。
32、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3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负责任的参与。
34、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更适合多种选举方式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35、政府有些事情不能管、也管不了,说明政府可有可无。
36、民事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对法院判决不服,可以向当地甚至向上级政府提抗诉
37、蚌埠市政府要对蚌埠市人民负责,接受蚌埠人民的监督。
38、公民一定是人民,人民不一定是公民。
39、蚌埠市教育局是蚌埠市政府管辖下负责管理教育事务的职能部门
40、知情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第Ⅱ卷 政治答题卷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含3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直接写在题目后)
31、某市交通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一个文件,规定市内每辆出租车一年增加交纳车牌营运使用费1万元,用于出租车的管理。这一文件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对此,多数出租车司机认为上述做法不合理。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派代表将情况反映给《焦点访谈》栏目。《焦点访谈》播放后,该市政府纠正了错误,撤消了该文件,退还了司机的钱款。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什么?(8分)
(2)出租车司机的做法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哪些启示?(9分)
32、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立即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他强调,以人为本是救灾的核心,要抓住时机、抓紧时间抢救人员,这是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被困群众和受伤群众的救治的救治工作,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
根据材料回答:
从材料中看出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分)
为了落实政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有什么要求?(9分)
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B B C A B A D A C D D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A B A B B B B D D B A B D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A A A B B A B A B
三、主观题(共两题、合计30分)
41.(1)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每点2分,共8分)
(2)①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有监督权, 可通过多种合法渠道行使民主监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材料中出租车司机的做法属于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②公民通过参与民主监督,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③公民必须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遵守法律、规则、程序,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每点3分,共9分)
42.(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每点2分,共4分)
(2)具体要求: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每点3分,共9分)蚌埠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历 史
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参考学校:蚌埠铁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蚌埠九中、蚌埠十二中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60分。)
1.下图所示的工具,不是用于农业的是
2.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商朝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3.经典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它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有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夫妻恩爱,其乐融融 ④具有必要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是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5.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有
①工匠技术水平 ②出现劳务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日工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6.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
A.邸店    B.飞钱    C.坊    D.柜坊
7.“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西汉长安   B.唐朝洛阳 C.北宋开封 D.南宋临安
8.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9.随着满清王朝的灭亡,风光数百年的晋商、徽商群体也走向了衰落,商人群体因官府而兴衰,从政策角度看源于
A.重农抑商 B.土地兼并现象存在 C.小农经济 D.市民团体壮大冲击
10.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C.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D.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11.“它拓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富尔顿发明汽船
12.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的“全球分裂”是指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13.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都曾经是海上殖民强国,它们控制海上贸易的顺序是
A.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 B.荷兰──英国──葡萄牙、西班牙
C.英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 D.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14.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造成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 B.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
C.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争夺世界霸权斗争的加剧
15.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50年代,那么你可能做下列的哪件事
A.坐火车去看望千里之外的外婆 B.开汽车去找同学玩
C.打电话向老师问好 D.给美国朋友发电子信件
16.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西班牙
17.近代史上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最早解体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沿海 D.北部沿海
18.下表是19世纪中期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其中导致1844年进口猛增的原因是
年 代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1856
正当贸易货物总值
(万英磅) 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0.1 221.6
A.鸦片输入的减少          B.自然经济的解体
C.列强夺取了政治经济特权     D.5%的低关税率
19.列强的侵略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这里的“客观条件和可能”主要是指
A.向西方学习新思想的促进 B.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
C.原有资本主义萌芽被摧毁 D.封建经济瓦解,商品和劳动力市场扩大
20.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京师同文馆 D.创办北洋海军
21.在1912-1919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
A.重工业发展迅速 B.轻工业发展迅速 C.民族工业独立发展 D.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22.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B.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C.多年战争的破坏 D.工农业生产全面下降
23.我国“一五”计划之所以成功,其主要经验是
A.从国情出发,合理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
B.推行正确的外交政策,得到国际广泛的认可
C.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已经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制定了“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24.右图是1955年的政治宣传画,图中“听毛主席的话,我自愿入社”的“社”指的是
A.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25.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遇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6.下表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年 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比上年增长 -9.6% -4.2% 9.2% 11.9%
①“文革”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②当“文革”走上正轨后,经济开始出现回升
③“文革”时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
④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7.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共八大的错误方针导致了后来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
B.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C.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仍取得很大成就
D.1966—1976年的“文革”,严重干扰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
2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实行改革开放 C.思想得到了解放 D.城镇化进程加快
29.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30.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努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B.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40分。)
31.(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1911 300 5600 31 510
1911—1919 600 13000 75 1625
材料三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请回答:
读材料一回答:图一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二反映的现象对图一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6分)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内部原因。(6分)
  (3)1937—1945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有哪些?(4分)
  (4)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并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6分)
32.(18分)科技是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极大惊喜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鉴古可以知今”,这对我们或许有些启示。
材料一 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一名游客从涠洲岛滴水丹屏沙滩枯死的木麻黄树桩旁经过(200年8月27日摄)。纵深数十米的海滩变成了水域,高大的木麻黄因海浪淘涮根部而枯死,道路被海水淹没……北部湾最大的岛屿广西涠洲岛上的部分陆地日渐被海水吞噬的景象触目惊心。据悉,气候变暖被认为是海岛部分陆地渐被海水吞噬的原因。
——新华社
请回答:
(1)指出A、B两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的工业革命的名称及最主要的标志。(4分)
(2)据所学知识概括科学技术在图中A、B两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6分)
(3)据材料二和你的生活实际,指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4分)
(4)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得到的宝贵启示是什么?面对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4分)
高一期中联考试卷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6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D A D C C A B B D D B A
序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C D B B D A C A C A A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40分。)
31. 参考答案:
(1)男耕女织(或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2分)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4分)
(2)1895—1900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2分)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4分。答出“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也可)
(3)战争的破坏;日本的侵略与掠夺;官僚资本的压迫。(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变化: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分)
主要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分)
   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32. 参考答案:
(1)A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B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的。(4分)
(2)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进能源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资源的消耗与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4分,答任意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4)启示:发展社会生产力,既要注重科技的普及,又要保护环境。(2分)
应对措施: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等。(2分)
A.曲辕犁
B.筒车
C.水排
D.耧车
图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二 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B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