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测试反应快慢》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1、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带领学生经历连贯的、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活动。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认识和看待自然世界是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 (2)设计理念 1、巩固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意识,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 3)教材分析 《测试反应快慢》是本单元的第4课,在前面三节课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完成身体对外界的反应测试。本课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比一比谁抓住的次数多。(2)比一比谁的得分多。第一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游戏的玩法,要求不高,能抓住尺子即可。这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测试眼、手初步配合的结果。第二个活动是在能抓住尺子的基础上尽量抓到高分区。从初步感知转变为数据描述,用数据描述变化规律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得出“反应快慢是可以被强化训练”的结论。 (4)学情分析 学生每天都会玩手心手背、黑白配游戏,所以聚焦环节很容易开展。但是,当问到学生那些方法能够提高游戏成功率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出来。在探索环节,虽然学生有浓厚的动手兴趣,但他们任然不善于总结提炼语言,所以本课还要继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 题:测试反应快慢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 它们去哪里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知道人体对外界的刺激有所反应,并且反应的速度因人而异, 有的人反应速度快,有的人反应速度慢。长时间、反复的训练能够提升身体的反应的速度。 科学探究目标:主要利用眼睛、手这两种器官的配合可以提高反应速度。 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数据以及实验中的体验,得出影响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 科学态度目标:能够积极投入到研究活动中,保持好奇心和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数据处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为研究问题提供方便。 教学重点 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做出反应。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数据以及实验中的体验,得出影响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 课时分配 1课时 课前准备 为学生准备:反应速度纸、科学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反应速度纸、PPT 教学流程 预 设 教 案 屏示 设计意图 (一) 激情导入 聚焦问题 同学们,老师刚才在课间十分钟时,看到很多同学在玩手心手背游戏.你们会玩吗?现在你们想玩吗?我们在玩这个游戏用到哪些感觉器官?刚才游戏时,有的同学很快就失败了,有的同学到游戏停止都没有失败,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谁反应最快?让我们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测试反应的快慢》。 屏1、2:出示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二) 师生互动实验探索 同学们带来我们上节课布置的任务了吗?你们想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谁愿意配合老师演示这个纸条是怎么测的? 一、实验探究 活动一:比一比谁抓的次数多 1)活动要求:两人一组按要求完成游戏,每人抓10次,并将结果填写在记录表1,抓住的画“√”,没抓住的画“○”。 屏3:活动一:比一比谁抓的次数多 巩固学生所学观察事物的方法。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科学态度 教学流程 预 设 教 案 屏示 设计意图 (二) 师生互动实验探索 2)、学生分组展开实验 3)、教师巡视,指导。 接住次一下的同学请举手?……接住10次的同学请举手? 接到8次、9次的同学这么多?难道他们的反应速度一样吗?想不想知道谁的反应最快?抓到纸条下端说明反应?上端说明反应?怎样便于我们记录比较呢? 活动二:比一比谁的得分多 1)合作要求:四人一小组,两人玩游戏,一人统计,一人记录。完后组员交换,重做一次……。记录在表二上。 2)、学生分组展开实验 3)、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所测分数,评出全班反应最快的。 屏4 先通过抓“速度尺”,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反应速度有快慢之分,引出思考——抓住相同次数,反应快慢是一样的吗?再激发学生利用看谁得分高活动意识到通过练习,身体的反应速度可以越来越快。 (三) 分享交流 实验研讨 1.你玩“抓尺子”的游戏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 2.说说你提高游戏得分的方法。 屏5 (四) 拓展天地 当堂训练 今年的秋季校运动会你想参加什么项目?从现在开始你应该怎么做才能为班争光? 屏6 会利用学到的知识为生活服务。 (五) 本课小结 课后作业 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请用以下句式反思一下。 1我在本节课学会了?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 3、我还想知道? 4.我在本节课做的不好?下次一定? 为什么我们的手会不自觉的捉住尺子 屏7 板书设计 测试反应的快慢 眼 手 耳 口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