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返校测试卷(历社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著名的人口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一线B.漠河—腾冲一线C.秦岭—淮河一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著名的人口分界线是从黑河—腾冲一线。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1。2.(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A.壮族——广东 B.维吾尔族——内蒙古C.藏族——新疆 D.回族——宁夏【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3.(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A.年径流量大 B.航运价值高C.水力资源丰富 D.流域内多矿产【答案】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 本题中的“黄金水道”突出对长江航运价值的评价,所以应从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进行分析。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航运价值高。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黄金水道”突出了长江的航运价值,长江通航里程长,通航时间长,流域内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运输的需求量大,所以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4.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C.宁夏平原 D.四川盆地【答案】C【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流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故选择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宁夏平原的识记。5.(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我国珠江流域与西亚一带纬度大体相当,但西亚是一派沙漠景观,珠江流域却是绿野相连,城市和人口密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季风 C.海拔 D.地形【答案】B【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 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东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从南向北依次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特征是雨热同季。我国珠江流域绿野相连,城市集中,人口密集.缔造中国这一富饶宝地的最大功绩应属于自然因素中的季风,特别是夏季风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西亚位于30°附近,常年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形成一片沙漠景观。我国珠江流域临海,有因为位于最大大陆和最大大洋的交界处,海陆热力差异大,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被称为“回归线上的绿洲”,降水较多。6.(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下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广州 B.上海 C.乌鲁木齐 D.北京(2)从上图可见,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递减C.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 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答案】(1)C(2)A【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水资源【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在给出的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乌鲁木齐。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2)从下图可见,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7.(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两千多年前,生活在我国中原地区的人们就与西部地区的人们相互往来,在茫茫沙海和戈壁上开凿了贯穿东西的路线,这条路线获得的美称是( )A.商业之路 B.瓷器之路 C.丝绸之路 D.石油之路【答案】C【知识点】交流与互补【解析】【分析】 丝绸之路是一条古老而漫长的商路,也是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动脉,它贯穿古代中国、阿富汗、印度、阿姆河-锡尔河地区、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通过地中海到达罗马.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丝绸之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从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8.(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分析下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 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山地所占面积最广,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可见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五种地形齐全,山地面积广大.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与平原相比,山区不太适宜发展农业,但某些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区,具有发展林业和牧业的有利条件. 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9.(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某班同学以“家乡的人文环境”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针对主题,这次调查的内容应选择家乡的( )①气候特征 ②农业生产 ③名胜古迹 ④位置范围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C【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这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家乡的人文环境。 ①气候特征是自然条件特征,②农业生产和③名胜古迹是人文环境特征,符合题意,④位置范围是自然特征。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社会调查工作的具体程序,大体可分五个相关联的步骤:1、确定调查课题;2、设计调查方案;3、收集资料;4、整理与分析资料;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其中(1)、(2)两个步骤是调查前的准备工作.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大题,共60分)10.(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读“沿我国北纬30°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是:① 高原② 山脉③ 盆地④ 平原⑤ 海(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呈 分布。【答案】(1)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2)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序号代表的是:①青藏高原,②横断山脉,③四川盆地,④长江中下游平原,⑤东海。(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11.(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完成以下连线题:(1)将下列地理名称与其特点连线:①太湖流域 A.形成鲜明的巴蜀文化,如川菜、川剧等②珠江三角洲 B.畜牧业基地③内蒙古高原 C.著名的水乡,孕育了众多的水乡城镇,④四川盆地 D.粮食、蔗糖、淡水鱼、亚热带水果基地(2)将下列城市与其特点连线:①乌鲁木齐 A.拥有“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②上海 B.“日光城”③北京 C.“开天辟地之门户”④拉萨 D.“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答案】(1)①——C ②——D ③——B ④——A(2)①——C ②——D ③——A ④——B【知识点】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内蒙古;拉萨;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四川盆地;乌鲁木齐【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太湖流域 ,著名的水乡,孕育了众多的水乡城镇;②珠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的粮食、蔗糖、淡水鱼、亚热带水果基地;③内蒙古高原,草场资源丰富,典型的畜牧业基地;④四川盆地,形成鲜明的巴蜀文化,如川菜、川剧等;故答案为: ①——C ②——D ③——B ④——A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下列城市的特点分别是:①乌鲁木齐被誉为“开天辟地之门户”;②上海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③北京拥有“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 ;④拉萨被誉为“日光城”。故答案为: ①——C ②——D ③——A ④——B 。【点评】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是中国向西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又是现代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的“桥头堡”,同时还是新疆交通、通讯网络的总枢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成为“开天辟地之门户”。12.(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B ;省会名称:C ,D 。(2)黄土高原从热量带看,属于 带;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看,属于 区;从四大地理区域看,位于 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 阶梯。(3)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作答)防护的主要措施有: 。【答案】(1)太行山;秦岭;兰州;银川(2)北温带;季风区;北方地区;第二阶梯(3)千沟万壑(沟壑纵横);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等;人文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破坏植被。;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打坝淤地等【知识点】黄土高原【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是太行山,B是秦岭;省会名称:C兰州,D是银川。(2)、黄土高原从热量带看,属于北温带;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看,属于季风区;从四大地理区域看,位于北方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第二阶梯。(3)、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千沟万壑(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等;人文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破坏植被。(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作答)防护的主要措施有: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打坝淤地等。【点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西至乌鞘岭,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1 / 1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返校测试卷(历社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著名的人口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一线B.漠河—腾冲一线C.秦岭—淮河一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A.壮族——广东 B.维吾尔族——内蒙古C.藏族——新疆 D.回族——宁夏3.(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A.年径流量大 B.航运价值高C.水力资源丰富 D.流域内多矿产4.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C.宁夏平原 D.四川盆地5.(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我国珠江流域与西亚一带纬度大体相当,但西亚是一派沙漠景观,珠江流域却是绿野相连,城市和人口密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季风 C.海拔 D.地形6.(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下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广州 B.上海 C.乌鲁木齐 D.北京(2)从上图可见,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递减C.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 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7.(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两千多年前,生活在我国中原地区的人们就与西部地区的人们相互往来,在茫茫沙海和戈壁上开凿了贯穿东西的路线,这条路线获得的美称是( )A.商业之路 B.瓷器之路 C.丝绸之路 D.石油之路8.(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分析下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 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9.(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某班同学以“家乡的人文环境”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针对主题,这次调查的内容应选择家乡的( )①气候特征 ②农业生产 ③名胜古迹 ④位置范围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大题,共60分)10.(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读“沿我国北纬30°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是:① 高原② 山脉③ 盆地④ 平原⑤ 海(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呈 分布。11.(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完成以下连线题:(1)将下列地理名称与其特点连线:①太湖流域 A.形成鲜明的巴蜀文化,如川菜、川剧等②珠江三角洲 B.畜牧业基地③内蒙古高原 C.著名的水乡,孕育了众多的水乡城镇,④四川盆地 D.粮食、蔗糖、淡水鱼、亚热带水果基地(2)将下列城市与其特点连线:①乌鲁木齐 A.拥有“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②上海 B.“日光城”③北京 C.“开天辟地之门户”④拉萨 D.“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12.(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B ;省会名称:C ,D 。(2)黄土高原从热量带看,属于 带;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看,属于 区;从四大地理区域看,位于 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 阶梯。(3)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作答)防护的主要措施有: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著名的人口分界线是从黑河—腾冲一线。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1。2.【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3.【答案】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 本题中的“黄金水道”突出对长江航运价值的评价,所以应从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进行分析。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航运价值高。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黄金水道”突出了长江的航运价值,长江通航里程长,通航时间长,流域内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运输的需求量大,所以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4.【答案】C【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流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故选择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宁夏平原的识记。5.【答案】B【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 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东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从南向北依次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特征是雨热同季。我国珠江流域绿野相连,城市集中,人口密集.缔造中国这一富饶宝地的最大功绩应属于自然因素中的季风,特别是夏季风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西亚位于30°附近,常年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形成一片沙漠景观。我国珠江流域临海,有因为位于最大大陆和最大大洋的交界处,海陆热力差异大,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被称为“回归线上的绿洲”,降水较多。6.【答案】(1)C(2)A【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水资源【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在给出的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乌鲁木齐。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2)从下图可见,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7.【答案】C【知识点】交流与互补【解析】【分析】 丝绸之路是一条古老而漫长的商路,也是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动脉,它贯穿古代中国、阿富汗、印度、阿姆河-锡尔河地区、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通过地中海到达罗马.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丝绸之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从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8.【答案】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山地所占面积最广,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可见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五种地形齐全,山地面积广大.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与平原相比,山区不太适宜发展农业,但某些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区,具有发展林业和牧业的有利条件. 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9.【答案】C【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这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家乡的人文环境。 ①气候特征是自然条件特征,②农业生产和③名胜古迹是人文环境特征,符合题意,④位置范围是自然特征。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社会调查工作的具体程序,大体可分五个相关联的步骤:1、确定调查课题;2、设计调查方案;3、收集资料;4、整理与分析资料;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其中(1)、(2)两个步骤是调查前的准备工作.10.【答案】(1)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2)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序号代表的是:①青藏高原,②横断山脉,③四川盆地,④长江中下游平原,⑤东海。(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11.【答案】(1)①——C ②——D ③——B ④——A(2)①——C ②——D ③——A ④——B【知识点】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内蒙古;拉萨;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四川盆地;乌鲁木齐【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太湖流域 ,著名的水乡,孕育了众多的水乡城镇;②珠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的粮食、蔗糖、淡水鱼、亚热带水果基地;③内蒙古高原,草场资源丰富,典型的畜牧业基地;④四川盆地,形成鲜明的巴蜀文化,如川菜、川剧等;故答案为: ①——C ②——D ③——B ④——A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下列城市的特点分别是:①乌鲁木齐被誉为“开天辟地之门户”;②上海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③北京拥有“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 ;④拉萨被誉为“日光城”。故答案为: ①——C ②——D ③——A ④——B 。【点评】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是中国向西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又是现代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的“桥头堡”,同时还是新疆交通、通讯网络的总枢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成为“开天辟地之门户”。12.【答案】(1)太行山;秦岭;兰州;银川(2)北温带;季风区;北方地区;第二阶梯(3)千沟万壑(沟壑纵横);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等;人文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破坏植被。;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打坝淤地等【知识点】黄土高原【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是太行山,B是秦岭;省会名称:C兰州,D是银川。(2)、黄土高原从热量带看,属于北温带;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看,属于季风区;从四大地理区域看,位于北方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第二阶梯。(3)、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千沟万壑(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等;人文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破坏植被。(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作答)防护的主要措施有: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打坝淤地等。【点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西至乌鞘岭,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返校测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返校测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