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网课返校测评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网课返校测评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网课返校测评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1小题,1-10每小题1分,11-21每小题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总共32分。)
1.(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1918年,北大学生创办了一份名为《新潮》的杂志,以三项标准为创刊准则:批评的精神、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据此回答问题。
(1)直接影响并带动《新潮》创办的杂志是(  )
A.《民报》 B.《新青年》
C.《湘江评论》 D.《狂人日记》
(2)杂志取名“新潮”,其“新”体现在 (  )
①提倡个性解放,反对迷信盲从 ②提倡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③提倡科学,以科学来启迪民智 ④提倡青年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下例中农民抄写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什么时期?(  )
A.国民革命运动 B.土地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3.(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些会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影响。下面对党的相关会议的历史意义阐述正确的有(  )
①中共一大,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②八七会议,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
③遵义会议,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9九上·绍兴月考)“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大别山根据地
5.(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我们的铁路跨隧道过千山,那是中国铁建人挖出来的声音;我们的卫星上九天闹凌霄,那是中国设计师在图纸上画出来的声音;我们中国撤侨军舰发出的舰笛声,我们歼20发出的轰鸣声,都是我们中国的声音,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让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中国。这里的“中国声音”表明(  )
A.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我国成为领导世界的重要力量
C.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D.我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一般说来,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 (  )
A.根本政治制度 B.具体国情
C.经济制度 D.根本制度
7.(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对此,我国应该(  )
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③减少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④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2019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习总书记如此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是(  )
A.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民族进步的灵魂所在 D.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9.(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已实施20周年。多年来,澳门保持繁荣稳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得益于我国实施(  )
A.民族区域自治 B.基层群众自治
C.一国两制 D.政治协商制度
10.(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是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当今世界形势的是(  )
A. B.
C. D.
11.(2018九上·瑞安模拟)日本华北方面军某作战记录载:“盘踞华北一带的共军……于1940年8月22日夜,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主要为矿山)进行奇袭。……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下列对这段记载的解读,合理的是(  )
A.发起“奇袭”的“共军”是新四军
B.抗战以来中方取得的首次大捷
C.彭德怀是指挥这次“奇袭”的将领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合作的战果
12.(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史论结合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历史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
序号 史实 结论
A 1915年五四运动 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
B 1924年国民党一大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C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 1949年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A B.B C.C D.D
13.(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邓小平曾说:“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组织力量的覆灭”。这场“伟大的胜利”是指(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4.(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读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
B.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C.“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工农业得到快速增长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8分。其中第22题6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2分,第26题8分)
15.(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姚醒吾是湖州唯一的一位共和国开国少将,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1)分析姚醒吾投身革命的历史背景。
(2)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姚醒吾遭到反动当局通缉的原因。
(3)结合姚醒吾“转战南北”的经历,列举他参与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16.(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伊罗生撰写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中,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
① 18世纪 尊敬阶段
② 1840-1905年 轻视阶段
③ 1905-1937年 乐善好施阶段
④ 1937-1944年 赞赏阶段
⑤ 1944-1949年 清醒阶段
⑥ 1949-1972年 敌对阶段
材料二: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指令有关部门对中国输美产品采取限制措施,一意孤行采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3月25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约见美国前财长鲍尔森时说:“中美两国经济有很大互补性,贸易战没有赢家,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1)运用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赞赏阶段”美中两国合作的史实。并谈谈“赞赏”的主要原因。
(2)结合两国的外交政策,说说第⑥阶段的原因。
(3)从当今世界基本特征分析“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的理由。
17.(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材料一: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形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就是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党全国人民要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及我党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
(3)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史命。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简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 题干体现的是《新潮》主旨在于宣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提倡科学与文学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青年》主旨的具体体现。
A项《民报》发刊词是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不符合题意;
B项《新青年》直接影响并带动《新潮》的创办,符合题意;
C项《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在长沙创刊,时间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D项《狂人日记》与“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不符,不符合题意;
(2) 联系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新”指的就是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①②③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排除④。
A项①②③是杂志取名“新潮”,其“新”的体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A。
【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和分析的能力。
(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
2.【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
ABC三项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解放区土地改革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3.【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①错误;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八七会议”成为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②正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③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正确。
D项②③④阐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党的相关会议的历史意义的掌握。要求掌握党的相关会议的历史意义。
4.【答案】A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式,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我国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因此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A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可据“根据地”得出答案。1927年秋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后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知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答案】C
【知识点】区域的变化
【解析】【分析】A项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述错误,我国要到2020年才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符合题意;
B项我国成为领导世界的重要力量表述错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起重要作用,不符合题意;
C项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是题干材料里的“中国声音”表明的内容,符合题意;
D项我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表述错误,我国要直到本世纪中叶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6.【答案】B
【知识点】规则的演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具体国情是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的决定性因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我国新型民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7.【答案】B
【知识点】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①②④符合题意,正确。③错误,我国在国际上坚持合作共赢,减少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B项①②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中国人自信的底气的认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8.【答案】D
【知识点】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A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所在;
B项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项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习总书记重视教育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教育的重要性,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
9.【答案】C
【知识点】香港和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和发展,说明了中央实行的“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A项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不符合题意;
B项基层群众自治是中国在城市和农村按居民的居住地区建立起来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不符合题意;
C项一国两制是在解决港澳台的基本方针,符合题意;
D项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国两制方针的相关知识。重点识记一国两制的内容与影响。
10.【答案】C
【知识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仔细分析选项图片,C符合题意。
ABD三项都不能反映当今世界形势,不符合题意;
C项能够反映当今世界形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在读取题干图片信息的同时,依据课本知识解答。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1.【答案】C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共军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进行奇袭,炸毁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修复”及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至12月,彭德怀率领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炸毁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使日军损失巨大,振奋了民族精神。
A项发起“奇袭”的“共军”是新四军解读错误,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发起的,不符合题意;
B项抗战以来中方取得的首次大捷解读错误,抗战以来中方取得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不符合题意;
C项彭德怀是指挥这次“奇袭”的将领解读合理,符合题意;
D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合作的战果解读错误,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发起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西安事变;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A项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不符合题意;
B项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将军身负家仇国恨,向全世界通电,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C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符合题意,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D项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不符合题意,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史实与结论的正确对应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D
【知识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组织力量的覆灭”可知,这是渡江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放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BC项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信息,不符合题意;
D项渡江战役是题干材料中这场“伟大的胜利”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后期渡江战役的知识点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渡江战役的史实。
14.【答案】D
【知识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1957~1960年”这个时间可知出现工业增长、农业总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为此,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ABC三项解读都不恰当,不符合题意;
D项“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解读最为恰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间与影响。
15.【答案】(1)国共两党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或者为了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
(2)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3)到达陕北吴起镇,参加了红军长征;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供给部副部长,参加了抗日战争;担任东北野战军东线兵团供给部部长,参加了解放战争或辽沈战役。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1927年4月下旬,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联系所学知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把革命推向全中国,1926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
(2)根据材料一中的“……出现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等标语……”,联系所学知识,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夭折。
(3)根据材料一中的“1935年11月,他克服伤病等困难到达陕北吴起镇……”可知姚醒吾到达陕北吴起镇,参加了红军长征;根据材料一中的“……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供给部副部长……”可知姚醒吾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供给部副部长,参加了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一中的“……担任……东北野战军东线兵团供给部部长等职……”可知姚醒吾担任东北野战军东线兵团供给部部长,参加了解放战争或辽沈战役。
故答案为:(1)国共两党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或者为了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
(2)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3)到达陕北吴起镇,参加了红军长征;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供给部副部长,参加了抗日战争;担任东北野战军东线兵团供给部部长,参加了解放战争或辽沈战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湖州唯一的一位共和国开国少将姚醒吾的经历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1)依据“赞赏阶段”的时间是1937-1944年,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美中两国合作的史实是中美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中国组织赴缅远征军;开通驼峰航线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得到“赞赏”。
(2)结合两国的外交政策,依据所学可知,第⑥阶段对中国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美国实行霸权主义,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
(3)依据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中美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国贸易的发展,改善两国人民的生活等。
【知识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美合作史实和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1937-1944年 ,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这一阶段美中两国合作的史实有:中美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召开开罗会议;开通驼峰航线等。这一时期美国中国处于赞赏阶段,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获得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
(2)本题考查中美敌对的原因。结合两国的外交政策依据所学可知,第⑥阶段对中国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美国实行霸权主义,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
(3)本题考查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有关知识。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中美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国贸易的发展,改善两国人民的生活。优势互补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之- , 中美合作有利于互通有无、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故答案为:(1)依据“赞赏阶段”的时间是1937-1944年,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美中两国合作的史实是中美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中国组织赴缅远征军;开通驼峰航线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得到“赞赏”。
(2)结合两国的外交政策,依据所学可知,第⑥阶段对中国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美国实行霸权主义,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
(3)依据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中美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国贸易的发展,改善两国人民的生活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识记,对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理解。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7.【答案】(1)根据材料一“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可以看出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共同抗日,所以他们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打击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我党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这一问题。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可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不忘初心和使命。
【知识点】西安事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由材料一“设使内战扩大 ,张杨长期禁铜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形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共提出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政策,因为处死(或长期禁锢蒋介石) , 会使中国陷入内战,从而给日本以可称之机,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霸占中国。
(2)本题考查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在党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在于人民公社制;我党针对性地采取的措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十-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可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不忘初心和使命。
故答案为:(1)根据材料一“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可以看出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共同抗日,所以他们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打击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我党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这一问题。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可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不忘初心和使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网课返校测评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1小题,1-10每小题1分,11-21每小题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总共32分。)
1.(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1918年,北大学生创办了一份名为《新潮》的杂志,以三项标准为创刊准则:批评的精神、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据此回答问题。
(1)直接影响并带动《新潮》创办的杂志是(  )
A.《民报》 B.《新青年》
C.《湘江评论》 D.《狂人日记》
(2)杂志取名“新潮”,其“新”体现在 (  )
①提倡个性解放,反对迷信盲从 ②提倡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③提倡科学,以科学来启迪民智 ④提倡青年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B
(2)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 题干体现的是《新潮》主旨在于宣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提倡科学与文学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青年》主旨的具体体现。
A项《民报》发刊词是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不符合题意;
B项《新青年》直接影响并带动《新潮》的创办,符合题意;
C项《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在长沙创刊,时间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D项《狂人日记》与“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不符,不符合题意;
(2) 联系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新”指的就是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①②③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排除④。
A项①②③是杂志取名“新潮”,其“新”的体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A。
【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和分析的能力。
(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
2.(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下例中农民抄写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什么时期?(  )
A.国民革命运动 B.土地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
ABC三项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解放区土地改革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3.(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些会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影响。下面对党的相关会议的历史意义阐述正确的有(  )
①中共一大,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②八七会议,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
③遵义会议,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①错误;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八七会议”成为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②正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③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正确。
D项②③④阐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党的相关会议的历史意义的掌握。要求掌握党的相关会议的历史意义。
4.(2019九上·绍兴月考)“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大别山根据地
【答案】A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式,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我国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因此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A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可据“根据地”得出答案。1927年秋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后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知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我们的铁路跨隧道过千山,那是中国铁建人挖出来的声音;我们的卫星上九天闹凌霄,那是中国设计师在图纸上画出来的声音;我们中国撤侨军舰发出的舰笛声,我们歼20发出的轰鸣声,都是我们中国的声音,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让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中国。这里的“中国声音”表明(  )
A.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我国成为领导世界的重要力量
C.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D.我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C
【知识点】区域的变化
【解析】【分析】A项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述错误,我国要到2020年才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符合题意;
B项我国成为领导世界的重要力量表述错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起重要作用,不符合题意;
C项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是题干材料里的“中国声音”表明的内容,符合题意;
D项我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表述错误,我国要直到本世纪中叶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6.(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一般说来,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 (  )
A.根本政治制度 B.具体国情
C.经济制度 D.根本制度
【答案】B
【知识点】规则的演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具体国情是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的决定性因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我国新型民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7.(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对此,我国应该(  )
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③减少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④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①②④符合题意,正确。③错误,我国在国际上坚持合作共赢,减少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B项①②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中国人自信的底气的认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8.(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2019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习总书记如此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是(  )
A.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民族进步的灵魂所在 D.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答案】D
【知识点】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A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所在;
B项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项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习总书记重视教育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教育的重要性,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
9.(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已实施20周年。多年来,澳门保持繁荣稳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得益于我国实施(  )
A.民族区域自治 B.基层群众自治
C.一国两制 D.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C
【知识点】香港和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和发展,说明了中央实行的“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A项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不符合题意;
B项基层群众自治是中国在城市和农村按居民的居住地区建立起来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不符合题意;
C项一国两制是在解决港澳台的基本方针,符合题意;
D项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国两制方针的相关知识。重点识记一国两制的内容与影响。
10.(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是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当今世界形势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仔细分析选项图片,C符合题意。
ABD三项都不能反映当今世界形势,不符合题意;
C项能够反映当今世界形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在读取题干图片信息的同时,依据课本知识解答。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1.(2018九上·瑞安模拟)日本华北方面军某作战记录载:“盘踞华北一带的共军……于1940年8月22日夜,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主要为矿山)进行奇袭。……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下列对这段记载的解读,合理的是(  )
A.发起“奇袭”的“共军”是新四军
B.抗战以来中方取得的首次大捷
C.彭德怀是指挥这次“奇袭”的将领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合作的战果
【答案】C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共军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进行奇袭,炸毁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修复”及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至12月,彭德怀率领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炸毁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使日军损失巨大,振奋了民族精神。
A项发起“奇袭”的“共军”是新四军解读错误,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发起的,不符合题意;
B项抗战以来中方取得的首次大捷解读错误,抗战以来中方取得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不符合题意;
C项彭德怀是指挥这次“奇袭”的将领解读合理,符合题意;
D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合作的战果解读错误,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发起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史论结合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历史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
序号 史实 结论
A 1915年五四运动 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
B 1924年国民党一大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C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 1949年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西安事变;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A项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不符合题意;
B项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将军身负家仇国恨,向全世界通电,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C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符合题意,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D项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不符合题意,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史实与结论的正确对应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邓小平曾说:“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组织力量的覆灭”。这场“伟大的胜利”是指(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D
【知识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组织力量的覆灭”可知,这是渡江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放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BC项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信息,不符合题意;
D项渡江战役是题干材料中这场“伟大的胜利”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后期渡江战役的知识点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渡江战役的史实。
14.(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读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
B.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C.“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工农业得到快速增长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答案】D
【知识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1957~1960年”这个时间可知出现工业增长、农业总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为此,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ABC三项解读都不恰当,不符合题意;
D项“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解读最为恰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间与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8分。其中第22题6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2分,第26题8分)
15.(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姚醒吾是湖州唯一的一位共和国开国少将,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1)分析姚醒吾投身革命的历史背景。
(2)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姚醒吾遭到反动当局通缉的原因。
(3)结合姚醒吾“转战南北”的经历,列举他参与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答案】(1)国共两党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或者为了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
(2)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3)到达陕北吴起镇,参加了红军长征;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供给部副部长,参加了抗日战争;担任东北野战军东线兵团供给部部长,参加了解放战争或辽沈战役。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1927年4月下旬,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联系所学知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把革命推向全中国,1926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
(2)根据材料一中的“……出现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等标语……”,联系所学知识,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夭折。
(3)根据材料一中的“1935年11月,他克服伤病等困难到达陕北吴起镇……”可知姚醒吾到达陕北吴起镇,参加了红军长征;根据材料一中的“……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供给部副部长……”可知姚醒吾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供给部副部长,参加了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一中的“……担任……东北野战军东线兵团供给部部长等职……”可知姚醒吾担任东北野战军东线兵团供给部部长,参加了解放战争或辽沈战役。
故答案为:(1)国共两党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或者为了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
(2)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3)到达陕北吴起镇,参加了红军长征;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供给部副部长,参加了抗日战争;担任东北野战军东线兵团供给部部长,参加了解放战争或辽沈战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湖州唯一的一位共和国开国少将姚醒吾的经历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解题的关键。
16.(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伊罗生撰写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中,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
① 18世纪 尊敬阶段
② 1840-1905年 轻视阶段
③ 1905-1937年 乐善好施阶段
④ 1937-1944年 赞赏阶段
⑤ 1944-1949年 清醒阶段
⑥ 1949-1972年 敌对阶段
材料二: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指令有关部门对中国输美产品采取限制措施,一意孤行采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3月25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约见美国前财长鲍尔森时说:“中美两国经济有很大互补性,贸易战没有赢家,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1)运用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赞赏阶段”美中两国合作的史实。并谈谈“赞赏”的主要原因。
(2)结合两国的外交政策,说说第⑥阶段的原因。
(3)从当今世界基本特征分析“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的理由。
【答案】(1)依据“赞赏阶段”的时间是1937-1944年,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美中两国合作的史实是中美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中国组织赴缅远征军;开通驼峰航线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得到“赞赏”。
(2)结合两国的外交政策,依据所学可知,第⑥阶段对中国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美国实行霸权主义,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
(3)依据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中美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国贸易的发展,改善两国人民的生活等。
【知识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美合作史实和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1937-1944年 ,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这一阶段美中两国合作的史实有:中美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召开开罗会议;开通驼峰航线等。这一时期美国中国处于赞赏阶段,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获得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
(2)本题考查中美敌对的原因。结合两国的外交政策依据所学可知,第⑥阶段对中国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美国实行霸权主义,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
(3)本题考查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有关知识。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中美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国贸易的发展,改善两国人民的生活。优势互补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之- , 中美合作有利于互通有无、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故答案为:(1)依据“赞赏阶段”的时间是1937-1944年,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美中两国合作的史实是中美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中国组织赴缅远征军;开通驼峰航线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得到“赞赏”。
(2)结合两国的外交政策,依据所学可知,第⑥阶段对中国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美国实行霸权主义,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
(3)依据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中美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国贸易的发展,改善两国人民的生活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识记,对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理解。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7.(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材料一: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形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就是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党全国人民要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及我党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
(3)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史命。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简洁)
【答案】(1)根据材料一“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可以看出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共同抗日,所以他们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打击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我党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这一问题。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可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不忘初心和使命。
【知识点】西安事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由材料一“设使内战扩大 ,张杨长期禁铜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形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共提出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政策,因为处死(或长期禁锢蒋介石) , 会使中国陷入内战,从而给日本以可称之机,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霸占中国。
(2)本题考查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在党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在于人民公社制;我党针对性地采取的措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十-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可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不忘初心和使命。
故答案为:(1)根据材料一“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可以看出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共同抗日,所以他们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打击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我党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这一问题。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可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不忘初心和使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