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课时2 钠的几种化合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Na2O、Na2O2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Na2O2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以及相关补充实验,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 难点:过氧化钠和水及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20年山火频发,是我们的消防官兵们迎难而上,救民众于危难之中。那么消防队员灭火时的原理是什么呢? 【学生】灭火器,水。 【师】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产生了比空气密度大且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灭火,而现在,我却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点火,大家相信吗? 【演示实验】“滴水生火”,在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 【补充实验】“吹气生火”,请一位学生对着蘸有Na2O2的脱脂棉轻轻地吹口气,脱脂棉剧烈燃烧。 【师】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新课讲授 【师】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物质 氧化钠 过氧化钠 组成结构 有Na+与O2-构成 有Na+与构成 氧元素化合价 -2 -1 类别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生成条件 Na与O2常温下反应 Na与O2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反应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实验2-3】向试管中加入过氧化钠固体,再向其中滴加1~2 mL的蒸馏水,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最后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现象】反应放热,有气体生成,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溶液为碱性。 反应原理:2Na2O2 + 2H2O = 4NaOH + O2↑ 【师】过氧化钠除了和水反应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反应原理: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因此,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实验2-4】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Na2CO3和NaHCO3(各约1克): (1)观察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外观进行描述。 (2)向以上两只试管汇中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 (3)继续向(2)的试管内分别加入5mL水,用力振荡,有什么现象? (4)分别向(3)所得溶液内滴入1~2滴酚酞溶液,各有什么现象? 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初步结论。 步骤 Na2CO3 NaHCO3 (1) 白色粉末,加水后结块变成Na2CO3·xH2O晶体,放热明显 细小的白色晶体,加水部徐分溶解,放热不明显 (2) 振荡时间长可溶解 部分溶解 (3) 溶液呈红色 溶液呈浅红色 初步结论 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溶解度较大,碱性较强 加水部分溶解,溶解度比Na2CO3小,碱性比Na2CO3弱 注意:碳酸钠晶体的风化:碳酸钠粉末遇水生成Na2CO3·xH2O晶体;碳酸钠晶体在空气里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Na2CO3白色粉末。 【实验2-5】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步骤: 1、向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2、用试管夹分别夹取装有Na2CO3、NaHCO3的试管并同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要先预热),将导管放入小烧杯中。观察试管内壁及小烧杯中的现象(看到现象即停止加热,注意防倒吸)。 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Na2CO3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稳定、受热不分解 NaHCO3 试管口内壁有细小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3Na2CO3+CO2↑+H2O 不稳定、受热分解 【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虽然都属于盐类,但是它们的水溶液都显碱性,这就是它们被用作食用碱的原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用途广泛,例如,可以利用它们水溶液的碱性来清洗餐具上的污垢和油腻;利用它们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可以用于食品工业的发酵剂,它们更广泛地应用于工业领域,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的反应条件和反应方程式。 (1)Na2CO3溶液转化为NaHCO3溶液:向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 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固体转化为Na2CO3固体:加热固体。 2NaHCO3Na2CO3+CO2↑+H2O 【拓展应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板书设计 钠及其化合物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