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人口、资源与环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10.人口、资源与环境

资源简介

10.人口、资源与环境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摆在当代世人面前的一道难解而又必须有解的问题是指( )
A.人口问题与资源问题 B.资源问题与发展问题
C.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 D.PRED问题
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环境问题 D.发展问题
3.我国当前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提高人口素质 D.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4.面对当前资源短缺的问题,“开源”与“节流”无疑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在“开源”与“节流”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
A.科学技术 B.人民群众
C.立法工作 D.党的领导
5.中国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说中国是“资源小国”,主要是因为( )
A.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B.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
C.资源质量总体不高 D.资源利用率低,破坏浪费严重
6.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煤炭是世界人均的1/2多,石油是1/13,天然气是1/14;但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5~8倍。这表明我国在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
①人均占有量少 ②利用率不高 ③开发范围狭窄 ④分布不平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我们的共同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爱护自然,可以从小事做起,以下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购物使用布袋 B.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C.夏天把空凋温度打得高一些 D.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8.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
A.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B.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
C.资源科学利用不够的问题 D.资源分布地区不平衡的问题
9.“十一五”期间,我国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的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相当于形成了节约1.1亿吨标准煤的能力。这些举措( )
①符合生态文明观的要求 ②表明我国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③会阻碍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④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北京时间2011年3月26日晚上8点30分,随着北京八达岭长城、鸟巢、水立方、上海东方明珠、西安大雁塔、广州塔、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等诸多城市标志性建筑熄灭灯光。中国86个城市、众多个人、社区、企业、学校熄灯一小时,并开始实践各自的环保改变。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加入“熄灯一小时”活动。据此回答10—11小题。
10.上述材料说明( )
①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倡导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③节能减排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④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关键靠科技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1.“熄灯一小时”活动( )
A.能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资源问题
B.能提高人们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C.基本没什么作用可言
D.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12.下表数据说明了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 )
年份
全国总人口
自然增长率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
2001年
127 627万
6.95%
7.1%
2008年
132 802万
5.08%
8.3%
A.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B.我国人口增长率逐年提高
C.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D.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
13.陆域狭小、资源短缺的浙江,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的蕴藏量却均居全国前列。因此,开发利用海洋能源有利于浙江( )
①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因地制宜,海陆互补 ④增加资源总量,扩大海域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起草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2010年10月9日全文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其基本原则是用电少的居民少负担,用电多的居民多负担。实行阶梯电价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横线上应填(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平等性原则
15.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升空。“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得益于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科教兴国战略 D.“走出去”战略
16.“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对我国解决资源问题的现实意义在于( )
A.改变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现状 B.扩展资源的开发范围
C.用月球资源完全替代地球资源 D.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
17.2010年10月份以来,华北、黄淮等冬小麦主产区基本无有效降水,旱情出现早、发生面积大;2011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出现了持续降雨过程,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近年来,重大灾害性天气并非只在我国上演,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频频出现。极端天气频发表明( )
①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趋势无法遏制
②如果对自然一味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戒
③必须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放在首位
④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浙江省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战略目标,这将有利于促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的协调发展,使天更蓝、地更绿、山更青、居更佳。浙江省提出这一目标( )
①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②必须做好环境、资源等执法工作
③必须做到先污染后治理
④有利于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右图所示的漫画提示我们( )
A.我国人口多,水资源丰富
B.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C.提倡公众要节约用水
D.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20.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说:“搞建设在该加的时候要用加法,该减的时候要用减法。”加、减法都是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以下选项中你认为该用减法的是( )
A.一次性塑料袋 B.生态厕所
C.氢燃料电池轿车 D.自然保护区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2011年4月28日上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从2010年11月1日到11月10日进行入户登记。下面是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
项目
人口普查
总人数
(亿)
之前十年年平均增长率
(%)
10万人中
大学生人数 (人)
文盲率
(%)
0-14岁占人口总人口比例(%)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第六次人口普查
13.39
0.57
8 930
4.08
16.60
8.87
第五次人口普查
12.95
1.07
3 611
7
22.69
6.96
(1) 试从人口重要性的角度分析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的原因。(2分)
(2) 表格数据说明了人口方面取得的哪些成绩和存在的问题?(4分)
(3) 试分析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位于长江南岸的某工业城市曾经灰尘弥漫、污水横流,如今是蓝天碧水、鸟语花香,城市在水中,水在画中,画在绿中,是什么原因使它焕发青春,重现生机呢?这主要得益于该市市委、市政府“兴山水园村城,建生态旅游市”的发展思路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观念,以及依法综合整治的环保举措。
(1) 请你说出该市的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和环保措施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4分)
(2) 这几年你生活的地方在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对你和你的家庭有什么影响?(4分)
(3) 作为一个小公民,积极参加一些环保活动能提高哪些意识?(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10年11月2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开帷幕,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与代表出席大会,商讨共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达国家只顾及本国利益,减排行动迟缓,使大会最重要议题通过取代《京都议定书》的减排协议推迟到明年的南非气候会议。
材料二:在远离坎昆的湖州,和中国许多城市一样,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践行着国家的承诺,保护着地球母亲。2011年4月,市农村能源办公室给出了这样一份数据:全市利用太阳能面积69.42万平方米,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97万吨。这些数字的背后,就是“低碳经济”的湖州实践。
(1) 全球气候变暖属于哪一环境问题?(2分)
(2) 材料一中联合国致力于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体现了联合国的什么宗旨?(2分)
(3) 给地球“降温”要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2分)
(4) “低碳经济”的湖州实践启示人类在追求发展时应注意什么?(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近年来,“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兴华中学九年(1)班小林同学的关注。小林通过上网和听看新闻,获取了以下信息。
信息一:2011年3月15日,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提出上述减排目标体现了我国哪些重大发展理念?(4分)
信息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
为什么制定减排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4分)
信息三:低碳生活是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3) 请列举自己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几个具体事例。(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人均可采矿物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5%、11%、4%。
材料二:我国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3%的冶金、电力、建材、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20%~90%;机动车油耗比发达国家高10%~20%;城市房屋的采暖和空调能耗比气候相近的国家高2倍左右;按每美元生产总值计算,比先进国家能耗高4~5倍。
材料三: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有专家指出,我国未来15年的能源需求将持续快速扩大。
(1) 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 分析上述问题,结合材料三说明我国应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均能源少、消耗能源多的问题。(3分)
(3) 从你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提出至少3条节省能源的具体建议或做法。(3分)
26.阅读漫画,回答问题。(10分)
(1) 三副漫画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面临的什么问题?协调好漫画所反映的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5分)
(2) 为解决漫画“热死我了”所反映的问题,近年联合国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 从以上漫画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是什么?(3分)
参 考 答 案
10.人口、资源与环境
一、1.D 2.D 3.C 4.A 5.A 6.A 7.D 8.D 9.B 10.B 11.B 12.D 13.A 14.B 15.C 16.B 17.D 18.C 19.C 20.A
二、21.(1)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
(2)主要成绩:人口增长率、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减缓;10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增加,文盲率降低,人口素质提高。 主要问题:人口数量大;人口总体素质还不高;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加,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3)人口日益老化,在我国目前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增加了养老、福利、社会保障事业的经济压力,增加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压力,制约经济的发展,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策:发展经济增加财富,发展养老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应对老龄化。尊老敬老,孝敬长辈,养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2.(1)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措施;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运用法律手段严格整治。
(2)垃圾、污水处理工程;植树造林;河道整治等。影响:改善了居住和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等等。
(3)节约意识、人均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资源有限意识。
23.(1)生态环境问题。
(2)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4)协调好PRED四者之间的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科学发展观,等等。
24.(1)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2)我国环境、资源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放在突出的位置;是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必然要求;是保护人类共有家园的必然选择。
(3)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纸张双面使用;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学习或生活用具;尽量少开车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对乱扔垃圾、浪费粮食、水电等行为进行规劝、制止等。
25.(1)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材料二说明我国生产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坚持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夏天空调温度调高些;使用节能电器;及时拔掉不用的家用电器插头等。
26.(1)漫画一:人口问题(人口数量大);漫画二: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失调);漫画三:资源问题(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和损失严重)。提高人口素质。
(2)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
(3)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协调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