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 第十课 男生 女生 对对碰|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 第十课 男生 女生 对对碰|教案

资源简介

教案模板
教案标题 男生女生对对碰

一、教学背景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开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异性之间的交往逐步由“两小无猜”式的自然交往进入到“异性疏远期”。他们表面上将两性的界限明显划分,实际上又期待与异性的交流,渴望获得认同与赞赏;同时,他们的内心又充满忐忑,怕成为老师及家长眼中“不听话”的孩子。因此,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异性交往观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
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对异性交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
2.技能目标:了解异性交往中应注意的一些准则,做到与异性朋友较好地相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树立异性交往的正确认识,做到与男女生之间较好地相处,用欣赏、学习的态度与异性和谐相处、感受友好相处的乐趣,同时帮助他们认识到其中的“度”,,让其能够坦然相对、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以平和健康的心态集中精力应对小学阶段出现一些特殊的言语、行为和心理。
四、教学准备
PPT
五、教学概要
运用情景再现、讨论、直观演示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到与异性同学之间该如何交往。
七、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约5分钟) 目的: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观察男女生的表现,讨论升入高年级之后男女生之间关系的变化
形式:游戏“心有千千结”
具体操作:
1、游戏环节:
(1)随机抽取4名男生、四名女生;
(2)8人围成圆圈站好,手拉手,记清楚左右手分别拉的是哪个同学;
(3)前后左右走,听老师喊停后,伸手去找之前位于自己左边和右边的同学。此时会形成一个“结”;
(4)有序解开。
2、交流观察到的在游戏过程中同学的表现
生:男女生之间不好意思拉手
……
3、进入高年级之后,男生女生之间相处时有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我们正在一天天地长大,在生理上发生变化的同时,心理上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现象。
二、校园生活面面观(约13分钟)
目的:通过再现生活中的情景,在谈自己感受的同时了解异性交往的准则。
形式:小组讨论
具体操作:
1、出示生活中男女生交往的情景,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情景1:升入高年级后,男生A和女生B在桌子上画了“三八线”,平时互不理睬,或者越界了就大吵大闹。
情景2:教室里,男生甲和女生甲在嬉笑追打,动不动就互相大骂:“讨厌、混蛋!” “找死啊你!”
情景3:班长A因班级的活动需要常常和学习委员B商量,却发现被同学们议论纷纷,面对这样的情景,两人不知如何是好。
情景4:男生收到了一张字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我喜欢你,我钦佩你的学习,钦佩你在同学中的威信,我想和你交朋友,你不会拒绝我的友谊之手吧。”
在异性交往中应注意的哪些准则,做怎样就做到了与异性朋友较好地相处?
(小组讨论)
2、讨论:
男生和女生在日常生活中交往,应注意什么?
小结:同学们应从小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性别,广泛交往;不必过分拘谨,举止落落大方,往来适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避免或减少“一对一”单独接触;态度友善,言行举止有分寸;男生要尊重女生,不伤害对方自尊,女生更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
三、 观看校园集体舞《小白船》视频(约8分钟)
目的:通过观看视频,感受男女生之间彬彬有礼、大方相处的气氛。
形式:视频
具体操作:
1、播放校园集体舞《小白船》视频,小组交流看后感受;
2、某校组织学生外出野餐。第一组全部是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吃过的盘子一片狼藉。第二组有一半女生,一半男生。吃饭时男生个个彬彬有礼,大有绅士风度,女生则细嚼慢咽,温文尔雅,餐后地面保持得非常整洁。
小结:“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所谓“异性效应”,其表现是,男女生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女生或只有男生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因此,正常的异性交往很重要。
四、 哪些品质吸引我(约12分钟)
目的:发现异性同学的优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以貌取人
形式:小组讨论
具体操作:
1、小组讨论,在工作纸上列出欣赏的异性同学的品质。
2、全班分享交流
小结: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生活才会更加精彩。
五、小结(约2分钟)
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不管是同性朋友之间,还是异性朋友之间,都可以保存纯洁的友谊,让友谊地久天长!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