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三单]2012年中考一轮化学复习学案:燃料及其利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案三单]2012年中考一轮化学复习学案:燃料及其利用

资源简介

《燃料及其利用》问题训练—评价单
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1.餐厅服务员都用盖子熄灭酒精灯火锅,该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懂得一些燃烧与爆炸的基本常识可以避免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3.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甲烷燃烧 B.酒的酿造
C.食物腐烂 D.动植物呼吸
4.点燃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
C.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D.天然气和氧气
5.2011年被第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了主要作用。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
A.开发太阳能、风能 B.推行“限塑令”
C.推广乙醇汽油 D.焚烧秸秆
6.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7.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1)2Na+Cl22NaCl
(2)2Mg+CO22MgO+C。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2)属于置换反应 ②工业上常用反应(1)生产食盐 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④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
8.石油价格的不断上调引起了消费者对未来能源供需及价格的深切关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因为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不可再生
B.在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
C.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
9.天然气是人类重要的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与能源有关的问题。
(1)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煤 B.天然气 C.乙醇 D.石油
(3)氢气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因此它是最清洁的能源。
10.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水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柴为什么移离水蒸气才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近几年随着汽车数量的井喷式增长,解决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相关部门研究的一项课题。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还市民清新的空气,许多市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开发和使用新的能源,出租车全部改用天然气作燃料,大力提倡市民出行坐公车、使用电动自行车等。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
(2)另据报道:将氢气作为汽车发动机燃料这一技术在我国已研究成功。2010年3月在北京的国际车展中展示了一款我国自行研究的新型氢动力概念跑车。
①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氢气作为燃料与广泛采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什么优点?(答两点即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在墨西哥坎昆举行,在会上中国首次提出自愿碳减排目标,充分展示了中国谋发展、促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1)近年来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①将空气中的CO2压缩后贮藏于冰冷的深海。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CO2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将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发和利用清洁而高效的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①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契机。这些新能源的利用,除了能减少CO2的排放外,还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一条)
(3)节能减排: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做法能直接或间接降低碳的排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一条)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
13.用如图装置制取氢气,在多孔塑料板上放锌粒,稀硫酸由漏斗加入。若打开弹簧夹,酸液由漏斗中流下与锌粒接触即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时,关闭弹簧夹,从漏斗注入适量的水形成液封后,若看到漏斗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反应过程中关闭弹簧夹,容器内继续反应产生的氢气会使容器内_______
___,将酸液压回漏斗中,使酸液与锌粒___________,反应即自行停止。
(4)若在塑料隔板上放一小块大理石,漏斗中加入稀盐酸,_____(填“能”或“否”)用弹簧夹控制CO2的发生和停止。
14.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Ⅰ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的呼吸道,也可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Ⅱ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Ⅱ装置与图Ⅰ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Ⅱ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Ⅲ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 ”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15.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煤燃烧生成的SO2气体会污染环境,有一种煤每燃烧1 t就会释放出53.3 kg的SO2 。若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Ca(OH)2====CaSO3↓+H2O,那么燃烧5 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多少千克含杂质20%的熟石灰来吸收(计算结果取整数)?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
参考答案:
1.【解析】选C。用盖子熄灭酒精灯火锅时,盖子使酒精灯火锅的火焰与周围的空气隔绝,使酒精无法与氧气接触而熄灭,故选C。
2.【解析】选D。A为“禁止带火种”;B为“禁止燃放鞭炮”;C为“禁止吸烟”;D为禁止鸣放高音喇叭的图标,与燃烧无关。
3.【解析】选A。缓慢氧化与剧烈氧化的明显差异就是缓慢氧化无明显的现象,而甲烷燃烧能产生蓝色火焰,进行得比较剧烈,属于剧烈氧化反应。
4.【解析】选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能发生爆炸,而A中CO2不属于可燃性气体,故A一定不会发生爆炸。
5.【解析】选D。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有害气体和烟尘,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
6.【解析】选A。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可能会引起爆炸,B错;水能导电,因此电器着火用水扑灭会引起触电或漏电事故,C错;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会进入氧气使火势更旺,D错。
7.【解析】选C。由题给反应可知,反应(1)是化合反应,反应(2)是置换反应;两反应均是在点燃条件下发生的燃烧反应,但都没有氧气参加,故燃烧过程中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由反应(2)知,金属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用二氧化碳灭火,不适用于镁的燃烧,因而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应有所选择。
8.【解析】选C。乙醇汽油是由酒精(即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的,因而属于混合物;而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其储量有限且燃烧会产生多种污染物,因而应合理使用并尽量减少其使用,努力开发新的清洁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使用乙醇汽油,一方面借助乙醇的燃烧,促进了汽油的充分燃烧,减少了有害气体的产生,同时减少了燃料中汽油的量,也减少了有害气体的产生。
9.【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在短时间内可生产出来,而煤、石油、天然气属不可再生能源,需经上百万年才能生成;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答案:(1)CH4+2O2CO2+2H2O (2)C (3)水(或H2O)
10.【解析】(1)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 ℃,高于标准大气压时,要使水沸腾得高于100 ℃。(2)B处喷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能达到火柴的着火点。(3)B处喷出的水蒸气虽然温度较高,但缺少氧气。
答案:(1)大于100 ℃ (2)使温度达到火柴的着火点
(3)喷出的水蒸气中缺少氧气
11.【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因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2)氢气燃烧即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水这一种物质,因而属于化合反应;与化石燃料相比,氢气具有下列优点:一是H2可以用水作原料制得,资源丰富,且可以再生,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没有污染,且热值高。
答案:(1)C、H两种 (2)①2H2+O22H2O 化合反应 ②a.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b.热值高(资源丰富、可再生等合理答案均可)
12.【解析】(1)因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因而使海水酸度增强;(2)目前最理想的制取氢气的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从题中信息看,新能源的利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与化石燃料相比,这些新能源大都是可再生资源,因而除减少碳排放,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外,还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等;(3)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实例,如双面使用纸张、尽量不让家长开车接送孩子上、放学、随手关灯等。
答案:(1)①CO2+H2O====H2CO3

(2)①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 ②节约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3)双面使用纸张(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合理即可)
13.【解析】(1)本题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2)由题给方法知,在检查双孔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关闭弹簧夹,将右端导管口封闭,再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漏斗内的水会形成稳定的水柱;(3)反应过程中若将弹簧夹关闭,容器内生成的气体出不来,会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从而使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因此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4)若将药品换成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同样能达到此效果。
答案:(1)Zn+H2SO4 ====ZnSO4+H2↑ (2)形成稳定的水柱 (3)压强增大 脱离接触(或分离) (4)能
14.【解析】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空气)接触,由信息知,红磷的着火点比较高,为240 ℃,而热水温度为60 ℃,所以,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未与O2接触,故热水中的白磷和空气(试管b)中的红磷均不燃烧。白磷有毒,燃烧产生的白烟会污染空气,所以装置Ⅱ密封后,可防止白烟外逸,与装置Ⅱ相比,装置Ⅲ中的气球可避免因试管内气体迅速膨胀而使橡皮塞松动,导致白烟逸出。因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中的O2,故取下橡皮塞后,将试管口紧贴水面,水会进入试管,且进入量约占试管容积的1/5,若进入量不足,则可能是装置漏气、白磷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答案:【改进与实验】①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②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迅速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甲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接近试管容积的1/5(或乙 装置漏气、白磷量不足等,答案合理即可)
15.【解析】已知燃烧1 t煤,生成SO2的质量为53.3 kg,则燃烧5 t煤生成的SO2的质量为:5×53.3 kg=266.5 kg
设吸收266.5 kg SO2需纯Ca(OH)2的质量为x。
SO2 + Ca(OH)2====CaSO3↓+H2O
64 74
266.5kg x
64∶74=266.5 kg∶x x≈308.1 kg
则需含杂质20%的熟石灰的质量为:
308.1 kg÷(1-20%)≈385 kg
答案:385 kg《燃料及其利用》问题导读—评价单
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复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2.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3.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4.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
5.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6.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会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7.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复习重点、难点】
1. 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2. 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课 型】复习课
【本课关键词】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三大化石燃料
【导读过程】
1.燃烧是指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______反应。燃烧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2.灭火的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_______________内,如果发生_______________,短时间聚积_______________,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就会发生爆炸。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4.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属于_______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变化,即有的反应会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有的反应会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
6.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7.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
1.可燃物 氧气 发光 发热 氧化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2.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Na2CO3+ 2HCl====2NaCl+H2O+CO2↑
3.有限的空间 急速的燃烧 大量的热 迅速膨胀 生产 运输 使用 贮存
4.煤 石油 天然气 不可再生 混合物
5.能量 热量 放出热量 煤的燃烧 吸收热量 木炭还原氧化铜(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
6.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7.太阳能 核能 风能 地热能 潮汐能《燃料及其利用》问题生成—评价单
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教师生成的问题】
1.人类最常用什么方法灭火?用水灭火是什么原理 现代还有那些物质灭火?
2.某次考试命题留下很多稿纸,需要集中销毁。为了快速、充分烧掉这些稿纸,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怎样的 其原理(理由)是什么 简述用燃烧的方法销毁保密资料的优缺点。
3.煤矿的矿井里常含有甲烷,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你认为煤矿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
4.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热量,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得到热量?你知道哪些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热量?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的吗?
【学生生成的问题】
参考答案:
1.常用浇水的方法来灭火。水覆盖着可燃物表面,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干粉灭火等。
2.在燃烧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用棍类物品挑动燃烧的纸堆(或将稿纸分散摊开同时燃烧,或边烧边添加);其理由是给稿纸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优点:保密性强;缺点:污染空气,浪费资源。
3.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在矿井里和空气混合在一起,遇到明火,就可能剧烈燃烧而引起爆炸。故应采取严禁烟火、通风透气等措施。应采取的措施是:(1)严禁烟火,排除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2)通风透气,使矿井里产生的甲烷尽快散失等。
4.不是。有些化学反应也可以产生热量,例如酸与碱的反应等。氢气的燃烧,草木的燃烧,铁、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锌与稀酸的反应等。不对,有些化学反应就是吸收热量的。碳酸钙加热分解反应就是吸热反应。2012年中考一轮化学复习学案:燃料及其利用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2.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3.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4.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
5.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6.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会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7.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知识梳理】
一、 燃烧的条件
1.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 ;(2) ⑶ 。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原理:破坏燃烧三要素的任一条件,使燃烧停止。
2.方法:⑴ ,既断绝火源。⑵ 。⑶ 。
3.几种常用灭火器的使用
适用于木材、棉花等一般的火灾; 适用于一般火灾及油、气的燃烧引起的火灾; (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对物体没有损坏)适用于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的概念:可燃物在 的空间内,如果发生 的燃烧,短时间聚积大量的 ,使气体的 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2.爆炸极限: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注意:(1)一切可燃性 、 或 ,在空气中达到 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因此家用煤气一旦泄漏,千万不要开动 开关,以免发生 。
(2)从爆炸产生的原因来看,某些是 变化(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某些是 变化(如氢气球爆炸,炸药爆炸等)。
四、化石燃料
、 、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它们属于 能源。
1.煤被人们称为 “ ”,是一种主要含 元素的 物。煤的干馏是 变化,产物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等多种产品。
2.石油被人们誉为“ ”, 主要含碳、氢元素的 物,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里各组分的 不同,把石油加热蒸发而分开,是 变化,产物主要有汽油、煤油、柴油、沥青等。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燃烧时产生明亮的 火焰,放出 ,化学方程式为 。
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在生成 的同进,还伴随着 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是 反应,如可燃物的燃烧、镁与盐酸反应等;有些化学反应是 反应,如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六、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1.煤燃烧会排放出 、 等污染物,它们溶于水会形成 。
2.汽车用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会产生 、氮的氧化物和未燃烧的含铅化合物、烟尘等,合称 。排入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损害人体健康。
3.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除对空气造成污染外,还会增加空气中的 含量,从而加剧 效应。
七、绿色能源(清洁燃料)
1.乙醇俗称 ,化学式为 ,
⑴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 , 挥发。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主要用途:常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的燃料。它是一种 能源,可代替石油制品,减少尾气污染。
④制取方法:酒精可用高粱、玉米、薯类等含淀粉、葡萄糖的物质,经过微生物的发酵、
制取。
2.氢气是一种 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在空气中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被认为是 的燃料,氢气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最主要的能源。获得氢气的主要途径是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水。在实验室里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能源展望: 、核能、 、地热能、潮汐能等是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典题精析】
考点1:燃烧与灭火
命题分析: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爆炸和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与实际生活生产相联系。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灭火的原理,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开发利用化石新能源的意义是中考的热点。预测今后的中考会继续重视双基的同时,加强对生产、生活中的安全常识、环境保护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考查,以体现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服务于生产、生活”的新课标理念。
例1.(2011·佛山市)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
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
A..隔绝了氧气 B.可以燃烧
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清除了可燃物
【解析】仔细审题,题目的背景是“发生火灾时”“防火的原因”,因此,我们得联想灭火的原理,灭火的原理有三:一是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二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三是清除可燃物。又依据题意“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依据生活常识可以看出房屋的“楼板”为可燃物,而产生的黑色物质就“覆盖在楼板表面”,该黑色可燃物的灭火原理自然是A。再分析,“楼板”仍然在不可能是D,着火点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没有改变,不可能是C,若该物质能够燃烧,则覆盖在楼板上起不到防火的作用,不可能是B
【答案】A
例2.(2011·江西)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
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
结果观察到“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置气体可能是 ;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金属钾遇水会产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其生成的碱的化学式为 。
【解析】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但题中已说明可燃物,所以只需答出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对比图一与图二,图一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进入空气中,污染空气,图
二中白磷仅在试管中燃烧,产生的白磷不会逸散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试管从水中取出试管外壁有水,应该先擦干后,才能加热,否则试管会破裂,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就只缺少与氧气接触一个条件,所以试管中的气体能为白磷提供氧气,可以是氧气,也可能是空气,
根据燃烧条件,产生的氢气燃烧,温度须达到其着火点,故可推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易知生成的碱中含有钾元素,所以其化学式为KOH。
【答案】【知识回忆】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交流讨论】(1)减小污染(或更
环保等) 擦干(2)氧气(或空气)【综合应用】放热 KOH
触类旁通1:(2011·宜宾市)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
A.可燃物 B.氧气 C. 压强 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触类旁通2:(2011·广安市)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 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考点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命题分析:能源问题属于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都有所涉及,试题往往以信息题、开放性题的形式出现。在试题设置上注意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例3.(2011·湖北武汉)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植物的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甲烷;而乙醇主要靠人类利用高粱、玉米和薯类发酵等方法制造。据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利用甲烷与其他物质反应
制造乙醇的新途径。
(1)甲烷和乙醇都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乙醇的化学式为______;
(3)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解析】(1)根据甲烷(CH4)和乙醇(C2H5OH)的化学式,并结合有机物、无机物的概念与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可以判断它们都属于有机物。
(2)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这是化学用语中要记忆的内容。
(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答案】有机物 C2H5OH CH4+2O2CO2+2H2O
触类旁通3:(2011·重庆市)渝东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我市提供了能源保障。
(1)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填序号)
A.煤 B.天然气 C.乙醇 D.石油
(3)氢气燃烧的产物是 ,因此它是最清洁的能源。
考点3: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命题分析:预计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开发利用化石新能源的意义是中考的热点。
例4. (2011·大连)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气成燃料的是(写一种即可) 。
(2)煤燃烧时排放出 、 等污染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它燃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 能。
【解析】化石燃料是人类应用的主要能源物质,答好本题要充分了解三大化石燃料的
组成、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汽油、煤油、柴油等都可用作燃料。酸雨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导致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答案】(1)汽油(其他合理即可) (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3) 甲烷,热
触类旁通4:(2011·河南省)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人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当堂检测】
1.(2011·荆门市)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的是: ( )
A.氢气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石油
2.(2011·无锡市)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3.(2011.河南省)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人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4.(2011·肇庆市)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石油是“清洁燃料”
C.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 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
5.(2011·黄石市)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
A.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2011·天津市)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清除可燃物 B. 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C. 隔绝空气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7.(2011·无锡市)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 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8.(2011·烟台市)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污染,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1)近日,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发电叶子”,将这种叶子放入水中,在太阳光照射下,叶子中的催化剂会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储存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再转化为电能,供家庭用电需求。①整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化 。
②“发电叶子”产生氢气、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我国积极改进风电技术,扩大风电使用,并配套大型储能设备——“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以保证稳定供电。①与煤炭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优点是 。
②“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在充电时,电池中的VO2+会变成VO2+,这个过程中钒元素(V)的化合价由 价变为 价。
(3)为了降低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现在的大部分汽车都安装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下图列举的是几种气体在净化器中转换前后的变化。
①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信息,举例说明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是如何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

②气体在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里面发生了化学变化。请用原子、分子的知识概括化学变化的实质 。
③为了使汽车尾气的污染更小,研究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专家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一、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清除可燃物或将可燃物与其它物质隔离 隔绝空气(或氧气)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有限 急速 热 体积 气体 液体 粉尘 爆炸极限 电器 爆炸 物理 化学
四、化石燃料
煤 石油 天然气 不可再生 工业的粮食 碳 混合 化学 工业的血液 混合 沸点物理 甲烷 蓝色 热量 CH4 + 2O2 CO2 + 2H2O
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新物质 能量 热量 放热 吸热
六、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SO2 NO2 酸雨 一氧化碳 尾气 二氧化碳 温室
七、绿色能源(清洁燃料)
酒精 C2H5OH 互溶 易 热 可再生 蒸馏 无色、无味 难 小 最清洁 太阳能 风能
触类旁通:
1.C 2.D 3.(1)CH4+2O2CO2+ 2H2O (2)C (3)H2O
4.C
当堂检测:
1.B 2.A 3.C 4.C 5.D 6.D 7.B
8.(1)①太阳能→化学能→电能 ②2H2O光、催化剂2H2↑十O2↑
(2)①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或使用风能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4 +5 (3)①CO经过净化器后有90%的CO转化成CO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③提高CO转化为CO2、氮氧化合物转化为氮气的比例(或把产生的CO2收集起来,而不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