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社会法治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0·椒江模拟)读《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路线图》,下列对该路线叙述正确的是( )①途经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②所经地区的河流冬季均有结冰期③所经地区会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④途经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2020·椒江模拟)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季风活动图》,关于图中北半球的季节和甲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 西北风 B.夏季 东南风C.冬季 东北风 D.夏季 西南风3.(2020·椒江模拟)下图是某国18岁女孩为感谢中国援助该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作的画。结合下图回答下题。(1)关于图中所示国家,叙述正确的有( )①该国位于欧洲②该国被称为山地之国③该国深受地中海气候影响④该国首都被称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 该地区创造的古代文明成就有( )①城邦民主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拉丁字母 ④奥林匹克运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 见证了古代中国与该地区友好往来的使者是( )A.张骞 B.玄奘 C.马可·波罗 D.郑和4.(2020·椒江模拟)该地区创造的古代文明成就有( )①城邦民主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拉丁字母 ④奥林匹克运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2020·椒江模拟)见证了古代中国与该地区友好往来的使者是( )A.张骞 B.玄奘 C.马可·波罗 D.郑和6.(2020·椒江模拟)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始终没有中断、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以下所列的中华文明成就中,正确的是( )①《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是西汉医学家华佗所著②《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书③唐朝末年,火药被广泛应用于战争④19世纪中期,以徽、汉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形成了京剧这一新剧种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7.(2020·椒江模拟)综观不同民族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程,我们会看到发展道路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下列关于各国发展道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印度——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②美国——罗斯福新政——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新模式③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④日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2020·椒江模拟)19世纪之后,国际会议日趋频繁。下列有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条款的国际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 B.波茨坦会议 C.开罗会议 D.巴黎和会9.(2020·椒江模拟)报纸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轨迹,以下报纸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②日本投降矣 ③北平宣告解放 ④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10.(2020·椒江模拟)2019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续破浪前行,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形成一大批新成果。这一年,中国的建交国总数上升至180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所以能够继续破浪前行是因为我国( )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②与大国结盟,增进国际合作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11.(2020·椒江模拟)情系武汉,大爱无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武汉市一直坚持“开放先导”战略,投入大批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市内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2所普通高校,70万在校大学生。截至2019年末,武汉地区共有科技研究机构10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台州的民营企业占全市企业的99.5%,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市,拥有汽车及零部件、模具塑料、泵与电机、医药化工、智能马桶等主导产业。近年来,金融、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目前,在武汉的台州籍商人共计6万余人。材料三 由于疫情的影响,解封后的武汉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营收大幅下滑,企业面临销售市场下滑,招商引资困难等问题。(1)据图1,说出武汉所在省份的简称,并指出武汉市与杭州市的相对位置。(2)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衢:四通八达的道路)之地,根据材料一,请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成因。(3)综合材料一、二,说说武汉吸引台州商人前往投资的人文优势。(4)联系材料二、三,从台州产业优势的角度,为台州支援武汉提一条合理化建议。12.(2020·椒江模拟)“民本”和“民主”思想一直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国,民本和法治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议会发表的讲话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张謇《张季子九录 文录》材料三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摘编自张晋藩《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我国古代民本思想主要产生于什么时期?请说出主张该思想的学派。(2)“孙中山之革命”是指什么革命?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该革命是“国体之改革”。(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制度建设方面是如何实现“民治”的。13.(2020·椒江模拟)创建美好家园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连相坐之法,弃灰(垃圾)于道者黥。(黥,是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汉书·五行志》材料二 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谓‘侵巷街’以下,主司合并禁约,不禁者与犯人同坐。(对于随便倾倒垃圾者,处以刑罚;管理部门不履行职责,与之同罪。)——《唐律疏议》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环保大事记(1)上述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这一问题?(2)材料一、二中古代政府的做法,对于我国现阶段治理这一问题有什么启示?(3)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是新中国环保事业起步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前新中国的环保事业未曾起步发展的原因。(4)材料三表明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哪一发展战略?为了助力这一发展战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地理分区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季风气候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路线途经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所经过的地区,北方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期,南方地区没有;所经过地区均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该路线经过了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主要地形区分布的识记,对季风气候影响的理解。2.【答案】A【知识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半球大陆被高压控制,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上冷,形成高亚,应该是北半球的冬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大陆是高亚,风从高压吹向低压,结合方位判断,主要吹西北风。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季风气候的理解。3.【答案】B(1)B(2)C(3)C【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世界主要国家的区别(面积、人口、经济水平);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该国是意大利,位于欧洲,①正确;被称为山地之国的国家是瑞士,故②错误;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③正确;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的城市是法国巴黎,故④错误。(2) 题干中的“该地区”是古罗马,①城邦民主制和④奥林匹克运动是古希腊的文明成就;②《十二铜表法》 和③拉丁字母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C项②③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符合题意;(3) 题干中的“该地区”是古罗马,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其领土上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称帝,法兰克王国遂成为查理帝国。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签订了《凡尔登条约》,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由此奠定了现代西欧的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的雏形。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来到中国。深受元世祖的赏识,担任朝廷官职。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口述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项张骞通西域,不符合题意;B项玄奘西行天竺,不符合题意;C项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朝时来中国,符合题意;D项郑和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2)C;(3)C。【点评】(1)本题考查意大利的相关知识,看图可知该国是意大利。意大利像一只伸进地中海的靴子。(2)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古罗马的文明成就。(3)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中国与罗马的友好往来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掌握马可·波罗来华的史实。4.【答案】C【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题干中的“该地区”是古罗马,①城邦民主制和④奥林匹克运动是古希腊的文明成就;②《十二铜表法》 和③拉丁字母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B项②③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古罗马的文明成就。5.【答案】C【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解析】【分析】题干中的“该地区”是古罗马,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其领土上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称帝,法兰克王国遂成为查理帝国。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签订了《凡尔登条约》,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由此奠定了现代西欧的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的雏形。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来到中国。深受元世祖的赏识,担任朝廷官职。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口述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项张骞通西域,不符合题意;B项玄奘西行天竺,不符合题意;C项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朝时来中国,符合题意;D项郑和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中国与罗马的友好往来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掌握马可·波罗来华的史实。6.【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①错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和火器广泛应用于战争,③错误;②《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和④19世纪中期,以徽、汉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形成了京剧这一新剧种说法正确。B项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华文明成就。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7.【答案】C【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印度的觉醒;罗斯福新政【解析】【分析】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①说法错误;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是日本, D说法错误。②美国——罗斯福新政——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新模式和③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说法正确。C项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相关历史人物所在的国家名称及其历史贡献,要求具备知识的准确识记和分析能力。8.【答案】D【知识点】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ABC三项都没有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不符合题意;D项巴黎和会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理解并识记《凡尔赛条约》的相关史实。9.【答案】D【知识点】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解析】【分析】①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在1949年4月21日,②日本投降矣 是在1945年8月15日,③北平宣告解放 是在1949年1月31日,④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是在1936年12月12日。按时间先后排序应为:④②③①。D项④②③①排序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识记能力。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10.【答案】B【知识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所以能够继续破浪前行是因为我国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与大国结盟,增进国际合作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项①③④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所以能够继续破浪前行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所以能够继续破浪前行的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11.【答案】(1)鄂,武汉市在杭州市的西方或杭州市在武汉市的东方。(2)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3)交通便利;人才优势;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科技发达。(4)利用台州制造业优势对武汉进行产业扶持;鼓励台州商人去武汉投资;为武汉企业提供销售市场等。【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一般定向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所在的省是湖北省,简称是鄂。据图分析可知,武汉市在杭州市的西方或杭州市在武汉市的东方。(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综合材料一、二,说说武汉吸引台州商人前往投资的人文优势:交通便利;人才优势;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科技发达。(4)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利用台州制造业优势对武汉进行产业扶持;鼓励台州商人去武汉投资;为武汉企业提供销售市场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识记,对一般定向法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2.【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推行民主共和政体。(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知识点】百家争鸣;辛亥革命;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大【解析】【分析】(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都体现了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2)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1912年1月1日,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答案为:(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推行民主共和政体。(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围绕“民本、民主”,考查儒家思想、辛亥革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改造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儒家思想、辛亥革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改造的史实。13.【答案】(1)中国历代政府均非常重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2)政府要加强环境立法;要惩治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环境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否则要被问责。(3)新中国成立初期忙于巩固新生政权;忙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忙于恢复和发展经济。(4)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保的意识;进行垃圾分类、不随意倾倒垃圾;举报污染环境的行为;宣传环保知识;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绿色出行;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等。【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1)材料一 中的“弃灰(垃圾)于道者黥”、材料二中的“秽污”和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环保大事记”都说明了中国历代政府均非常重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它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2)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政府要加强环境立法;要惩治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环境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否则要被问责。(3)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国民经济初入正轨,国家工业化刚刚起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而且程度比较轻,因而环保意识尚未觉醒,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忙于巩固新生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和发展经济,致使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开始新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4)材料三表明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中国历代政府均非常重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2)政府要加强环境立法;要惩治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环境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否则要被问责。(3)新中国成立初期忙于巩固新生政权;忙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忙于恢复和发展经济。(4)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保的意识;进行垃圾分类、不随意倾倒垃圾;举报污染环境的行为;宣传环保知识;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绿色出行;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环境问题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 / 1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社会法治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0·椒江模拟)读《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路线图》,下列对该路线叙述正确的是( )①途经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②所经地区的河流冬季均有结冰期③所经地区会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④途经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地理分区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季风气候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路线途经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所经过的地区,北方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期,南方地区没有;所经过地区均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该路线经过了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主要地形区分布的识记,对季风气候影响的理解。2.(2020·椒江模拟)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季风活动图》,关于图中北半球的季节和甲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 西北风 B.夏季 东南风C.冬季 东北风 D.夏季 西南风【答案】A【知识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半球大陆被高压控制,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上冷,形成高亚,应该是北半球的冬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大陆是高亚,风从高压吹向低压,结合方位判断,主要吹西北风。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季风气候的理解。3.(2020·椒江模拟)下图是某国18岁女孩为感谢中国援助该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作的画。结合下图回答下题。(1)关于图中所示国家,叙述正确的有( )①该国位于欧洲②该国被称为山地之国③该国深受地中海气候影响④该国首都被称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 该地区创造的古代文明成就有( )①城邦民主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拉丁字母 ④奥林匹克运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 见证了古代中国与该地区友好往来的使者是( )A.张骞 B.玄奘 C.马可·波罗 D.郑和【答案】B(1)B(2)C(3)C【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世界主要国家的区别(面积、人口、经济水平);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该国是意大利,位于欧洲,①正确;被称为山地之国的国家是瑞士,故②错误;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③正确;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的城市是法国巴黎,故④错误。(2) 题干中的“该地区”是古罗马,①城邦民主制和④奥林匹克运动是古希腊的文明成就;②《十二铜表法》 和③拉丁字母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C项②③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符合题意;(3) 题干中的“该地区”是古罗马,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其领土上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称帝,法兰克王国遂成为查理帝国。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签订了《凡尔登条约》,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由此奠定了现代西欧的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的雏形。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来到中国。深受元世祖的赏识,担任朝廷官职。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口述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项张骞通西域,不符合题意;B项玄奘西行天竺,不符合题意;C项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朝时来中国,符合题意;D项郑和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2)C;(3)C。【点评】(1)本题考查意大利的相关知识,看图可知该国是意大利。意大利像一只伸进地中海的靴子。(2)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古罗马的文明成就。(3)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中国与罗马的友好往来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掌握马可·波罗来华的史实。4.(2020·椒江模拟)该地区创造的古代文明成就有( )①城邦民主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拉丁字母 ④奥林匹克运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解析】【分析】题干中的“该地区”是古罗马,①城邦民主制和④奥林匹克运动是古希腊的文明成就;②《十二铜表法》 和③拉丁字母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B项②③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古罗马的文明成就。5.(2020·椒江模拟)见证了古代中国与该地区友好往来的使者是( )A.张骞 B.玄奘 C.马可·波罗 D.郑和【答案】C【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解析】【分析】题干中的“该地区”是古罗马,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其领土上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称帝,法兰克王国遂成为查理帝国。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签订了《凡尔登条约》,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由此奠定了现代西欧的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的雏形。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来到中国。深受元世祖的赏识,担任朝廷官职。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口述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项张骞通西域,不符合题意;B项玄奘西行天竺,不符合题意;C项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朝时来中国,符合题意;D项郑和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中国与罗马的友好往来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掌握马可·波罗来华的史实。6.(2020·椒江模拟)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始终没有中断、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以下所列的中华文明成就中,正确的是( )①《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是西汉医学家华佗所著②《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书③唐朝末年,火药被广泛应用于战争④19世纪中期,以徽、汉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形成了京剧这一新剧种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①错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和火器广泛应用于战争,③错误;②《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和④19世纪中期,以徽、汉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形成了京剧这一新剧种说法正确。B项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华文明成就。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7.(2020·椒江模拟)综观不同民族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程,我们会看到发展道路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下列关于各国发展道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印度——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②美国——罗斯福新政——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新模式③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④日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印度的觉醒;罗斯福新政【解析】【分析】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①说法错误;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是日本, D说法错误。②美国——罗斯福新政——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新模式和③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说法正确。C项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相关历史人物所在的国家名称及其历史贡献,要求具备知识的准确识记和分析能力。8.(2020·椒江模拟)19世纪之后,国际会议日趋频繁。下列有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条款的国际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 B.波茨坦会议 C.开罗会议 D.巴黎和会【答案】D【知识点】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ABC三项都没有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不符合题意;D项巴黎和会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理解并识记《凡尔赛条约》的相关史实。9.(2020·椒江模拟)报纸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轨迹,以下报纸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②日本投降矣 ③北平宣告解放 ④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答案】D【知识点】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解析】【分析】①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在1949年4月21日,②日本投降矣 是在1945年8月15日,③北平宣告解放 是在1949年1月31日,④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是在1936年12月12日。按时间先后排序应为:④②③①。D项④②③①排序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识记能力。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10.(2020·椒江模拟)2019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续破浪前行,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形成一大批新成果。这一年,中国的建交国总数上升至180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所以能够继续破浪前行是因为我国( )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②与大国结盟,增进国际合作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所以能够继续破浪前行是因为我国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与大国结盟,增进国际合作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项①③④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所以能够继续破浪前行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所以能够继续破浪前行的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11.(2020·椒江模拟)情系武汉,大爱无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武汉市一直坚持“开放先导”战略,投入大批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市内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2所普通高校,70万在校大学生。截至2019年末,武汉地区共有科技研究机构10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台州的民营企业占全市企业的99.5%,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市,拥有汽车及零部件、模具塑料、泵与电机、医药化工、智能马桶等主导产业。近年来,金融、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目前,在武汉的台州籍商人共计6万余人。材料三 由于疫情的影响,解封后的武汉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营收大幅下滑,企业面临销售市场下滑,招商引资困难等问题。(1)据图1,说出武汉所在省份的简称,并指出武汉市与杭州市的相对位置。(2)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衢:四通八达的道路)之地,根据材料一,请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成因。(3)综合材料一、二,说说武汉吸引台州商人前往投资的人文优势。(4)联系材料二、三,从台州产业优势的角度,为台州支援武汉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答案】(1)鄂,武汉市在杭州市的西方或杭州市在武汉市的东方。(2)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3)交通便利;人才优势;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科技发达。(4)利用台州制造业优势对武汉进行产业扶持;鼓励台州商人去武汉投资;为武汉企业提供销售市场等。【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一般定向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所在的省是湖北省,简称是鄂。据图分析可知,武汉市在杭州市的西方或杭州市在武汉市的东方。(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综合材料一、二,说说武汉吸引台州商人前往投资的人文优势:交通便利;人才优势;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科技发达。(4)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利用台州制造业优势对武汉进行产业扶持;鼓励台州商人去武汉投资;为武汉企业提供销售市场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识记,对一般定向法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2.(2020·椒江模拟)“民本”和“民主”思想一直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国,民本和法治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议会发表的讲话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张謇《张季子九录 文录》材料三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摘编自张晋藩《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我国古代民本思想主要产生于什么时期?请说出主张该思想的学派。(2)“孙中山之革命”是指什么革命?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该革命是“国体之改革”。(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制度建设方面是如何实现“民治”的。【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推行民主共和政体。(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知识点】百家争鸣;辛亥革命;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大【解析】【分析】(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都体现了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2)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1912年1月1日,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答案为:(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推行民主共和政体。(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围绕“民本、民主”,考查儒家思想、辛亥革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改造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儒家思想、辛亥革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改造的史实。13.(2020·椒江模拟)创建美好家园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连相坐之法,弃灰(垃圾)于道者黥。(黥,是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汉书·五行志》材料二 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谓‘侵巷街’以下,主司合并禁约,不禁者与犯人同坐。(对于随便倾倒垃圾者,处以刑罚;管理部门不履行职责,与之同罪。)——《唐律疏议》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环保大事记(1)上述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这一问题?(2)材料一、二中古代政府的做法,对于我国现阶段治理这一问题有什么启示?(3)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是新中国环保事业起步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前新中国的环保事业未曾起步发展的原因。(4)材料三表明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哪一发展战略?为了助力这一发展战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答案】(1)中国历代政府均非常重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2)政府要加强环境立法;要惩治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环境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否则要被问责。(3)新中国成立初期忙于巩固新生政权;忙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忙于恢复和发展经济。(4)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保的意识;进行垃圾分类、不随意倾倒垃圾;举报污染环境的行为;宣传环保知识;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绿色出行;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等。【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1)材料一 中的“弃灰(垃圾)于道者黥”、材料二中的“秽污”和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环保大事记”都说明了中国历代政府均非常重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它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2)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政府要加强环境立法;要惩治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环境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否则要被问责。(3)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国民经济初入正轨,国家工业化刚刚起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而且程度比较轻,因而环保意识尚未觉醒,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忙于巩固新生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和发展经济,致使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开始新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4)材料三表明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中国历代政府均非常重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2)政府要加强环境立法;要惩治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环境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否则要被问责。(3)新中国成立初期忙于巩固新生政权;忙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忙于恢复和发展经济。(4)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保的意识;进行垃圾分类、不随意倾倒垃圾;举报污染环境的行为;宣传环保知识;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绿色出行;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环境问题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社会法治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社会法治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