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届地理高考二模试卷(文)一、选择题1.(2020·马鞍山模拟)河南睢县是古代鞋服的重要产地,汉代誉称“锦绣襄邑”。2012 年以来睢县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以优化招商、安商、兴商环境为根本,锁定行业龙头企业、品牌企业,通过实施链式招商等多措施促进制鞋产业发展,如今被誉为“中原鞋都”。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安踏嘉晋、广硕嘉鸿、豪烽、足力健等近200家鞋企相继入驻睢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河南睢县能够快速发展成为“中原鞋都”最关键的因素是( )A.鞋服历史悠久 B.政策引领扶持C.地理位置独特 D.劳动力丰富(2)近200家鞋企相继入驻睢县,主要目的是( )A.加强鞋企间信息技术交流 B.降低产品的研发设计成本C.获取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 D.节约鞋服制造业原料成本(3)不利于睢县制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是( )A.加快产品更新设计 B.拓展国际消费市场C.创新生产加工技术 D.快速扩大生产规模2.(2020·马鞍山模拟)蔬菜大棚土壤不同于普通田地土壤,它主要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作业和调节,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蔬菜大棚具有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施肥量大等特点。下图为山东省寿光市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种植年限和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特征是( )A.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B.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C.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D.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2)蔬菜大棚种植的前期,图示深度范围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明显快快于深层的原因是( )①高温高湿环境 ②雨水淋洗很少 ③复种指数较高 ④有机肥施用量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0·马鞍山模拟)丹麦是全球风电的起源地,风电领先于全球,丹麦政府计划到2020年底将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提升到50%. 2018 年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已经在丹麦建立了风电研发中心,吸纳全球的精英,共谋未来发展。下图为丹麦萨姆斯岛海上发电项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通常风力越大发电成本越低。据此推测丹麦风电成本最低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近地面摩擦力增加会形成辐合,摩擦力减小会形成辐散。据此判断丹麦所在的欧洲西部在盛行风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下会出现较多的天气系统为(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3)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在丹麦建立风电研发中心主要利用当地( )A.人才优势 B.风力优势 C.土地优势小 D.交通优势(2020·马鞍山模拟)丹霞地貌指的是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岩层经地壳抬升、流水切割侵蚀而形成的地貌。它在我国广泛分布,但相对集中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峰柱”是其形成初期的典型特征之一,但我国湖南郴州丹霞却是一种“非典型”丹霞地貌,“峰柱”较少,和现存典型丹霞地貌特征不太相符。下图为我国三大丹霞地貌分布区地理环境要素对比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湖南郴州丹霞“较少峰柱”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位于季风气候区,流水的切割作用微弱B.郴州丹霞形成初期,没有形成“峰柱”景观C.地壳抬升慢,“峰柱”后期被流水侵蚀夷平D.郴州丹霞形成后期,人类活动的破坏所致5.符合我国不同地区丹霞地貌成因或特点的是( )A.东南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弱,以深切峡谷为主B.西南地区地壳抬升剧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强C.西北地区以风化作用为主,以干旱谷地为主D.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其内力作用在逐渐减弱6.影响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丹霞地貌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有( )①降水 ②气温 ③土壤 ④地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2020·马鞍山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国家建设新型城镇化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成渝城市群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过大集聚发展、小城镇规模偏小、体系断层等问题影响了成渝城市群发挥区域优势。与东部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还未实现城市之间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即使是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也都不能将较强经济辐射覆盖到周边城市,成渝城市群有必要改善当前的双核心格局,向多中心城市群方向发展,以期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实现功能互补,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其中虚线为资阳对外联系网络(1)从单座城市的对外经济关联关系总量看,资阳是地级城市中对外联系最多的城市之一。据图示简述其主要影响因素。(2)与同在“一带路”上欧洲西部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在汽车产业相互合作中能发挥的主要优势。(3)东部沿海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条件及技术水平均优于成渝城市群,简要分析其主要成因。(4)成渝城市群欲向多中心城市群方向发展,请根据成渝城市群的现状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8.(2020·马鞍山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拉那河主要由巴拉圭河、巴拉那河、拉普拉塔河、伊瓜苏河等河流组成。其发源于巴西高原,上游石滩多;干流流向自北向南,中游比降大;下游河滩开阔,多沼泽、湿地;在拉普拉塔河口注入大西洋、河口由于地面沉陷,未形成大面积三角洲。流域沿岸植被茂盛,自然风景旖旎,支流伊瓜苏河上有世界最宽阔的伊瓜苏大瀑布群,离其不远的干流上有世界水量最大的瓜伊拉瀑布群。20 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两大瀑布群的附近,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了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然而,伴随着伊泰普水电站的蓄水发电,瓜伊拉瀑布群从此消失了。但有些水库建设专家却说,瓜伊拉瀑布群不是消失而是“重生”了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示意。(1)图中甲乙两地只有一处是伊泰普水电站,判断应该是 地,简述判断理由。(2)说出瓜伊拉瀑布群消失的原因及“重生”的含义。(3)分析巴拉那河丙河段的湿地对该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4)说明巴拉那河入海口没有形成大面积三角洲的原因。9.(2020·马鞍山模拟)[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茶卡盐湖,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景区内有户外大型盐雕群,盐湖面积空旷浩瀚,地势平坦开阔,流光眩目诡异,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下图为茶卡盐湖景观。说出茶卡盐湖旅游环境的自然特点,并列举对应的旅游物品准备。10.(2020·马鞍山模拟)(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粉红椋鸟是一种迁徙性候鸟,结大群生活于干旱的开阔地,常常聚在一起吵声不断,十分可爱。椋鸟形似八哥,背部及腹部粉红色,余羽棕黑,如下图。椋鸟冬季栖息在欧洲东部及亚洲中西部,五月便迁徙至中国新疆西部繁衍生息。以蝗虫为主食,且食量惊人,每天捕食蝗虫120-180只,成为生物灭蝗的主力军。由于我国新疆夏季多蝗灾,因此它在哈密也被称为“草原铁甲兵”。分析新疆地区大力推广“椋鸟治蝗”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B(2)A(3)D【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析】【分析】(1)虽然“鞋服历史”、“地理位置”“劳动力”都在一定程度 上为睢县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综合材料,2012年 以来制鞋业得到快速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产业转移的背景和招商引资的政策促成其发展壮大。(2)制鞋企业之间既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也有空间利用上的联系,集聚可以加强鞋企之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节约生产建设投资。(3)鞋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款式方面加快更新设计;立足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提高生产技术,进行自我技术革新,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快速扩张规模,不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也不利于鞋企高质量发展。【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五种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工业区位因素的一般分析框架:工业区位因素也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与农业区位因素比较工业区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要比农业小,特别是地形、气候和土壤,故工业区位选择在空间和时间更具有灵活性。以上分析属于综合分析,经过综合分析我们想得到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廉价的地租;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有政府政策优惠等。2.【答案】(1)B(2)C【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析】【分析】(1)由图中横轴与纵轴的关系可知,随时间的延伸,土壤有机质含量先升后降,三条曲线差异可知随深度加深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2)造成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快于深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有大棚保护,淋洗作用弱,浅层有机质下渗慢,另一方面是浅层耕作使用的肥料多,所以富集快。【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3.【答案】(1)D(2)C(3)A【知识点】低气压(气旋);新能源开发与利用【解析】【分析】(1)中纬西风带风力随着季节变化风力大小也会发生变化。从季节看,冬季高低纬度间的温差最大,环流最强,风力较大;而夏季相反,高低纬间的温差最小,环流最弱;春季和秋季为过渡季节,风力均比冬季要小。(2)根据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特点可以判断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过程中摩擦力会增加,近地面会形成气流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气旋活动。(3)作为开发风能资源最早的国家,丹麦在项目开发、技术研发、供应链打造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位置。上海电 气风电集团在丹麦建立了风电研发中心主要利用当地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等。【点评】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与风向 气流形成(北半球)气流状况及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南部:偏西风 顺时针向四周辐射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北部:偏西风南部:偏东风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北部:偏西风南部:偏东风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南部:偏西风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形成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答案】4.C5.B6.D【知识点】河流地貌;风沙地貌【解析】【点评】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横剖面呈“V”字形。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4.读材料可知,湖南郴州丹霞是在原有丹霞地貌基础.上,因侧蚀作用强,被夷平形成;季风气候区可以发育传统丹霞地貌;人类活动对地貌可以产生影响,但导致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是自然条件。5.读图分析可知,东南地区地壳抬升速度慢,以丘陵曲流为主;西南地区地壳抬升剧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地表黄土覆盖,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流水作用弱,多干旱谷地;由东南向西北,内力作用增强。6.读材料可知,丹霞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地壳抬升和流水切割侵蚀有关;由图可知,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壳抬升速度不同,导致地形起伏不同,故降水和地质是丹霞地貌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7.【答案】(1)①地理位置(位于城市群中心附近) ;②交通(铁路沿线)(2)①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②土地资源丰富(地价较低)(3)①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②东部沿海地区海陆交通发达;③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中得到了优先的资源和政策支持;④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高;⑤成渝城市群在接受产业转移过程中缺少战略合作,竞争不断升级强化,没有形成一体化发展(自身原因)。(4)①构建多中心城市群格局,并以核心城市为区域中心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辐射带动作用) ;②合理规划,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③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完善区域城市间协同发展机制;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⑤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科技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解析】【分析】(1)资阳市对外联系最多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对外经济关联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对外联系的有利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和交通,资阳位于城市群中心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这是资阳成为地级城市中对外联系最多的城市之一的主要影响因素。(2)分析成渝城市汽车产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从劳动力、土地成本低方面进行考虑。与欧洲西部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经济较为落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和土地资源丰富(地价较低)是其在汽车产业相互合作中能发挥的主要优势。(3)东部沿海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条件及技术水平均优于成渝城市群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交通、政策和经济基础等,具体优势是:①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②东部沿海地区海陆交通发达;③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中得到了优先的资源和政策支持;④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高。材料信息中提到成渝城市群还未实现城市之间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也是东部沿海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条件及技术水平均优于成渝城市群的原因。(4)针对成渝城市群的现状问题提出策略,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过大集聚发展,可以构建多中心城市群格局,并以核心城市为区域中心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规模偏小、体系断层,可以合理规划,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成渝城市群还未实现城市之间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要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完善区域城市间协同发展机制。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和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科技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点评】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如下图所示:8.【答案】(1)甲地理由:甲地位于巴拉圭和巴西的边境线上;甲地位于瓜伊拉瀑布群的下游,其修建可能会使瀑布群消失;甲位于巴拉那河流域干流上,水流流量大。(2)消失原因:下游电站大坝的蓄水高度高于瀑布群的上方水位,蓄水后淹没了瀑布群; 重生含义:大坝落差大,泄洪时壮观的水流可以代替原来的瀑布景观(3)①增加枯水期径流量;②降低流速;③延缓汛期(调节流量的季节变化) ;④减少含沙量(4)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水含沙量低;流域沿岸多沼泽湿地,泥沙吸附沉淀多,到达河口的泥沙少;中下游多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到达河口的泥沙少;河口地带地壳沉降作用明显,流速加快,泥沙不易沉积【知识点】河流地貌;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伊泰普水电站有巴西和巴拉圭共建,甲地位于巴拉圭和巴西的边境线上;伴随着伊泰普水电站的蓄水发电,瓜伊拉瀑布群从此消失,甲地位于瓜伊拉瀑布群的下游,蓄水会淹没部分瀑布,带来瀑布群的消失;水电站的选址考虑流量,甲位于巴拉那河流域干流上,水流流量大。(2)瀑布是因为河流落差大形成,下游电站蓄水后,大坝的蓄水高度高于瀑布群的上方水位,蓄水后淹没了瀑布群,这是瓜伊拉瀑布群消失的原因。水电站建成后,大坝落差大,泄洪时壮观的水流可以代替原来的瀑布景观,这是“重生”的含义。(3)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等,湿地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的功能,故对该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有增加枯水期径流量;降低流速;延缓汛期(调节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少含沙量等。(4)三角洲的形成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泥沙含量大和地势平坦是三角洲形成的条件,巴拉那河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水含沙量低;同时流域沿岸多沼泽湿地,泥沙吸附沉淀多,到达河口的泥沙少;以及中下游多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到达河口的泥沙少。巴拉那河入海口地壳沉降作用明显,流速加快,泥沙不易沉积。没有形成三角洲的条件,故巴拉那河入海口没有形成大面积三角洲。【点评】流域开发的基本思路(1)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分析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具体内容包括:①防洪;②发电;③航运;④灌溉;⑤旅游;⑥土地利用;⑦提高水质等。(2)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量大的河段,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河段主要发展内河航运、灌溉、养殖等。(3)河流的不同河段、流域治理保护的侧重点不同上游一般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中下游以防洪为主;下游一般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等生态保护为主。(4)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9.【答案】高原环境,高寒缺氧:防缺氧药品、防寒衣物等;内陆高原,空气稀薄洁净,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紫外线强:防晒霜、防晒伞等;盐湖环境,卤水盐碱腐蚀性强:防水鞋套等【知识点】旅游规划【解析】【分析】列举旅游过程中需要准备的物品,要根据地理环境特征对人们的影响进行分析。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故茶卡盐湖旅游环境的自然特点是高原环境,高寒缺氧,高寒缺氧的环境下需要防缺氧药品、防寒衣物等;青海省地处内陆高原,空气稀薄洁净,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故紫外线强,需要防晒霜、防晒伞等防护用品;茶卡盐湖的盐湖环境,卤水盐碱腐蚀性强,需要防水鞋套进行防护。【点评】旅游线路的选择(1)符合自身特点。(2)选择最佳路径。(3)景观丰富多样。(4)注意劳逸结合。(5)追求最佳效果。10.【答案】可行性:椋鸟本身就以蝗虫为食;椋鸟数量多,捕食量大;椋鸟繁殖期与蝗虫爆发期基本一致;能减少蝗虫威胁,保护草原生态,实现生物防治;能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保护措施:建立椋鸟保护区;人工筑巢引鸟;培育繁殖基地;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知识点】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解析】【分析】 推广“椋鸟治蝗”的可行性,应该从生物的食物链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椋鸟五月便迁徙至中国新疆西部繁衍生息,椋鸟繁殖期与蝗虫爆发期基本一致,该时期椋鸟的大量捕食可以减少蝗虫威胁,保护草原生态,实现生物防治。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椋鸟治蝗”能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对椋鸟的保护措施有:建立椋鸟保护区、人工筑巢引鸟和培育繁殖基地来增加椋鸟的数量,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来减少对椋鸟的伤害等。【点评】保护环境的措施1 / 1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届地理高考二模试卷(文)一、选择题1.(2020·马鞍山模拟)河南睢县是古代鞋服的重要产地,汉代誉称“锦绣襄邑”。2012 年以来睢县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以优化招商、安商、兴商环境为根本,锁定行业龙头企业、品牌企业,通过实施链式招商等多措施促进制鞋产业发展,如今被誉为“中原鞋都”。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安踏嘉晋、广硕嘉鸿、豪烽、足力健等近200家鞋企相继入驻睢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河南睢县能够快速发展成为“中原鞋都”最关键的因素是( )A.鞋服历史悠久 B.政策引领扶持C.地理位置独特 D.劳动力丰富(2)近200家鞋企相继入驻睢县,主要目的是( )A.加强鞋企间信息技术交流 B.降低产品的研发设计成本C.获取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 D.节约鞋服制造业原料成本(3)不利于睢县制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是( )A.加快产品更新设计 B.拓展国际消费市场C.创新生产加工技术 D.快速扩大生产规模【答案】(1)B(2)A(3)D【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析】【分析】(1)虽然“鞋服历史”、“地理位置”“劳动力”都在一定程度 上为睢县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综合材料,2012年 以来制鞋业得到快速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产业转移的背景和招商引资的政策促成其发展壮大。(2)制鞋企业之间既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也有空间利用上的联系,集聚可以加强鞋企之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节约生产建设投资。(3)鞋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款式方面加快更新设计;立足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提高生产技术,进行自我技术革新,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快速扩张规模,不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也不利于鞋企高质量发展。【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五种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工业区位因素的一般分析框架:工业区位因素也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与农业区位因素比较工业区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要比农业小,特别是地形、气候和土壤,故工业区位选择在空间和时间更具有灵活性。以上分析属于综合分析,经过综合分析我们想得到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廉价的地租;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有政府政策优惠等。2.(2020·马鞍山模拟)蔬菜大棚土壤不同于普通田地土壤,它主要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作业和调节,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蔬菜大棚具有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施肥量大等特点。下图为山东省寿光市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种植年限和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特征是( )A.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B.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C.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D.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2)蔬菜大棚种植的前期,图示深度范围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明显快快于深层的原因是( )①高温高湿环境 ②雨水淋洗很少 ③复种指数较高 ④有机肥施用量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B(2)C【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析】【分析】(1)由图中横轴与纵轴的关系可知,随时间的延伸,土壤有机质含量先升后降,三条曲线差异可知随深度加深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2)造成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快于深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有大棚保护,淋洗作用弱,浅层有机质下渗慢,另一方面是浅层耕作使用的肥料多,所以富集快。【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3.(2020·马鞍山模拟)丹麦是全球风电的起源地,风电领先于全球,丹麦政府计划到2020年底将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提升到50%. 2018 年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已经在丹麦建立了风电研发中心,吸纳全球的精英,共谋未来发展。下图为丹麦萨姆斯岛海上发电项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通常风力越大发电成本越低。据此推测丹麦风电成本最低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近地面摩擦力增加会形成辐合,摩擦力减小会形成辐散。据此判断丹麦所在的欧洲西部在盛行风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下会出现较多的天气系统为(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3)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在丹麦建立风电研发中心主要利用当地( )A.人才优势 B.风力优势 C.土地优势小 D.交通优势【答案】(1)D(2)C(3)A【知识点】低气压(气旋);新能源开发与利用【解析】【分析】(1)中纬西风带风力随着季节变化风力大小也会发生变化。从季节看,冬季高低纬度间的温差最大,环流最强,风力较大;而夏季相反,高低纬间的温差最小,环流最弱;春季和秋季为过渡季节,风力均比冬季要小。(2)根据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特点可以判断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过程中摩擦力会增加,近地面会形成气流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气旋活动。(3)作为开发风能资源最早的国家,丹麦在项目开发、技术研发、供应链打造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位置。上海电 气风电集团在丹麦建立了风电研发中心主要利用当地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等。【点评】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与风向 气流形成(北半球)气流状况及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南部:偏西风 顺时针向四周辐射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北部:偏西风南部:偏东风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北部:偏西风南部:偏东风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南部:偏西风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形成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2020·马鞍山模拟)丹霞地貌指的是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岩层经地壳抬升、流水切割侵蚀而形成的地貌。它在我国广泛分布,但相对集中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峰柱”是其形成初期的典型特征之一,但我国湖南郴州丹霞却是一种“非典型”丹霞地貌,“峰柱”较少,和现存典型丹霞地貌特征不太相符。下图为我国三大丹霞地貌分布区地理环境要素对比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湖南郴州丹霞“较少峰柱”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位于季风气候区,流水的切割作用微弱B.郴州丹霞形成初期,没有形成“峰柱”景观C.地壳抬升慢,“峰柱”后期被流水侵蚀夷平D.郴州丹霞形成后期,人类活动的破坏所致5.符合我国不同地区丹霞地貌成因或特点的是( )A.东南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弱,以深切峡谷为主B.西南地区地壳抬升剧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强C.西北地区以风化作用为主,以干旱谷地为主D.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其内力作用在逐渐减弱6.影响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丹霞地貌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有( )①降水 ②气温 ③土壤 ④地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4.C5.B6.D【知识点】河流地貌;风沙地貌【解析】【点评】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横剖面呈“V”字形。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4.读材料可知,湖南郴州丹霞是在原有丹霞地貌基础.上,因侧蚀作用强,被夷平形成;季风气候区可以发育传统丹霞地貌;人类活动对地貌可以产生影响,但导致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是自然条件。5.读图分析可知,东南地区地壳抬升速度慢,以丘陵曲流为主;西南地区地壳抬升剧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地表黄土覆盖,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流水作用弱,多干旱谷地;由东南向西北,内力作用增强。6.读材料可知,丹霞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地壳抬升和流水切割侵蚀有关;由图可知,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壳抬升速度不同,导致地形起伏不同,故降水和地质是丹霞地貌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7.(2020·马鞍山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国家建设新型城镇化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成渝城市群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过大集聚发展、小城镇规模偏小、体系断层等问题影响了成渝城市群发挥区域优势。与东部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还未实现城市之间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即使是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也都不能将较强经济辐射覆盖到周边城市,成渝城市群有必要改善当前的双核心格局,向多中心城市群方向发展,以期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实现功能互补,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其中虚线为资阳对外联系网络(1)从单座城市的对外经济关联关系总量看,资阳是地级城市中对外联系最多的城市之一。据图示简述其主要影响因素。(2)与同在“一带路”上欧洲西部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在汽车产业相互合作中能发挥的主要优势。(3)东部沿海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条件及技术水平均优于成渝城市群,简要分析其主要成因。(4)成渝城市群欲向多中心城市群方向发展,请根据成渝城市群的现状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答案】(1)①地理位置(位于城市群中心附近) ;②交通(铁路沿线)(2)①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②土地资源丰富(地价较低)(3)①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②东部沿海地区海陆交通发达;③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中得到了优先的资源和政策支持;④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高;⑤成渝城市群在接受产业转移过程中缺少战略合作,竞争不断升级强化,没有形成一体化发展(自身原因)。(4)①构建多中心城市群格局,并以核心城市为区域中心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辐射带动作用) ;②合理规划,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③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完善区域城市间协同发展机制;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⑤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科技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解析】【分析】(1)资阳市对外联系最多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对外经济关联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对外联系的有利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和交通,资阳位于城市群中心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这是资阳成为地级城市中对外联系最多的城市之一的主要影响因素。(2)分析成渝城市汽车产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从劳动力、土地成本低方面进行考虑。与欧洲西部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经济较为落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和土地资源丰富(地价较低)是其在汽车产业相互合作中能发挥的主要优势。(3)东部沿海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条件及技术水平均优于成渝城市群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交通、政策和经济基础等,具体优势是:①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②东部沿海地区海陆交通发达;③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中得到了优先的资源和政策支持;④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高。材料信息中提到成渝城市群还未实现城市之间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也是东部沿海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条件及技术水平均优于成渝城市群的原因。(4)针对成渝城市群的现状问题提出策略,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过大集聚发展,可以构建多中心城市群格局,并以核心城市为区域中心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规模偏小、体系断层,可以合理规划,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成渝城市群还未实现城市之间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要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完善区域城市间协同发展机制。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和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科技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点评】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如下图所示:8.(2020·马鞍山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拉那河主要由巴拉圭河、巴拉那河、拉普拉塔河、伊瓜苏河等河流组成。其发源于巴西高原,上游石滩多;干流流向自北向南,中游比降大;下游河滩开阔,多沼泽、湿地;在拉普拉塔河口注入大西洋、河口由于地面沉陷,未形成大面积三角洲。流域沿岸植被茂盛,自然风景旖旎,支流伊瓜苏河上有世界最宽阔的伊瓜苏大瀑布群,离其不远的干流上有世界水量最大的瓜伊拉瀑布群。20 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两大瀑布群的附近,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了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然而,伴随着伊泰普水电站的蓄水发电,瓜伊拉瀑布群从此消失了。但有些水库建设专家却说,瓜伊拉瀑布群不是消失而是“重生”了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示意。(1)图中甲乙两地只有一处是伊泰普水电站,判断应该是 地,简述判断理由。(2)说出瓜伊拉瀑布群消失的原因及“重生”的含义。(3)分析巴拉那河丙河段的湿地对该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4)说明巴拉那河入海口没有形成大面积三角洲的原因。【答案】(1)甲地理由:甲地位于巴拉圭和巴西的边境线上;甲地位于瓜伊拉瀑布群的下游,其修建可能会使瀑布群消失;甲位于巴拉那河流域干流上,水流流量大。(2)消失原因:下游电站大坝的蓄水高度高于瀑布群的上方水位,蓄水后淹没了瀑布群; 重生含义:大坝落差大,泄洪时壮观的水流可以代替原来的瀑布景观(3)①增加枯水期径流量;②降低流速;③延缓汛期(调节流量的季节变化) ;④减少含沙量(4)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水含沙量低;流域沿岸多沼泽湿地,泥沙吸附沉淀多,到达河口的泥沙少;中下游多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到达河口的泥沙少;河口地带地壳沉降作用明显,流速加快,泥沙不易沉积【知识点】河流地貌;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伊泰普水电站有巴西和巴拉圭共建,甲地位于巴拉圭和巴西的边境线上;伴随着伊泰普水电站的蓄水发电,瓜伊拉瀑布群从此消失,甲地位于瓜伊拉瀑布群的下游,蓄水会淹没部分瀑布,带来瀑布群的消失;水电站的选址考虑流量,甲位于巴拉那河流域干流上,水流流量大。(2)瀑布是因为河流落差大形成,下游电站蓄水后,大坝的蓄水高度高于瀑布群的上方水位,蓄水后淹没了瀑布群,这是瓜伊拉瀑布群消失的原因。水电站建成后,大坝落差大,泄洪时壮观的水流可以代替原来的瀑布景观,这是“重生”的含义。(3)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等,湿地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的功能,故对该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有增加枯水期径流量;降低流速;延缓汛期(调节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少含沙量等。(4)三角洲的形成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泥沙含量大和地势平坦是三角洲形成的条件,巴拉那河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水含沙量低;同时流域沿岸多沼泽湿地,泥沙吸附沉淀多,到达河口的泥沙少;以及中下游多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到达河口的泥沙少。巴拉那河入海口地壳沉降作用明显,流速加快,泥沙不易沉积。没有形成三角洲的条件,故巴拉那河入海口没有形成大面积三角洲。【点评】流域开发的基本思路(1)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分析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具体内容包括:①防洪;②发电;③航运;④灌溉;⑤旅游;⑥土地利用;⑦提高水质等。(2)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量大的河段,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河段主要发展内河航运、灌溉、养殖等。(3)河流的不同河段、流域治理保护的侧重点不同上游一般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中下游以防洪为主;下游一般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等生态保护为主。(4)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9.(2020·马鞍山模拟)[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茶卡盐湖,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景区内有户外大型盐雕群,盐湖面积空旷浩瀚,地势平坦开阔,流光眩目诡异,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下图为茶卡盐湖景观。说出茶卡盐湖旅游环境的自然特点,并列举对应的旅游物品准备。【答案】高原环境,高寒缺氧:防缺氧药品、防寒衣物等;内陆高原,空气稀薄洁净,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紫外线强:防晒霜、防晒伞等;盐湖环境,卤水盐碱腐蚀性强:防水鞋套等【知识点】旅游规划【解析】【分析】列举旅游过程中需要准备的物品,要根据地理环境特征对人们的影响进行分析。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故茶卡盐湖旅游环境的自然特点是高原环境,高寒缺氧,高寒缺氧的环境下需要防缺氧药品、防寒衣物等;青海省地处内陆高原,空气稀薄洁净,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故紫外线强,需要防晒霜、防晒伞等防护用品;茶卡盐湖的盐湖环境,卤水盐碱腐蚀性强,需要防水鞋套进行防护。【点评】旅游线路的选择(1)符合自身特点。(2)选择最佳路径。(3)景观丰富多样。(4)注意劳逸结合。(5)追求最佳效果。10.(2020·马鞍山模拟)(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粉红椋鸟是一种迁徙性候鸟,结大群生活于干旱的开阔地,常常聚在一起吵声不断,十分可爱。椋鸟形似八哥,背部及腹部粉红色,余羽棕黑,如下图。椋鸟冬季栖息在欧洲东部及亚洲中西部,五月便迁徙至中国新疆西部繁衍生息。以蝗虫为主食,且食量惊人,每天捕食蝗虫120-180只,成为生物灭蝗的主力军。由于我国新疆夏季多蝗灾,因此它在哈密也被称为“草原铁甲兵”。分析新疆地区大力推广“椋鸟治蝗”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答案】可行性:椋鸟本身就以蝗虫为食;椋鸟数量多,捕食量大;椋鸟繁殖期与蝗虫爆发期基本一致;能减少蝗虫威胁,保护草原生态,实现生物防治;能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保护措施:建立椋鸟保护区;人工筑巢引鸟;培育繁殖基地;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知识点】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解析】【分析】 推广“椋鸟治蝗”的可行性,应该从生物的食物链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椋鸟五月便迁徙至中国新疆西部繁衍生息,椋鸟繁殖期与蝗虫爆发期基本一致,该时期椋鸟的大量捕食可以减少蝗虫威胁,保护草原生态,实现生物防治。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椋鸟治蝗”能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对椋鸟的保护措施有:建立椋鸟保护区、人工筑巢引鸟和培育繁殖基地来增加椋鸟的数量,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来减少对椋鸟的伤害等。【点评】保护环境的措施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届地理高考二模试卷(文)(学生版).docx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届地理高考二模试卷(文)(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