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长兴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A.统一国家的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2.(2020八下·长兴期中)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宜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学者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羲之 D.朱熹3.(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4.(2020八下·天台月考)苏州地区“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A.隋唐时期 B.两宋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5.(2020八下·长兴期中)读《清代中叶的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表》,可知清朝中后期的危机之一是( )年份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1753 1.84 735.22 4.001784 2.86 760.57 2.661822 3.73 756.21 2.03A.人多地少问题突出 B.皇室铺张浪费严重C.官员贪污之风盛行 D.农民起义频繁爆发6.(2020八下·天台月考)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A.达·芬奇 B.米开朗琪罗 C.但丁 D.莎士比亚7.(2020八下·长兴期中)世界步人近代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伏尔泰——启蒙思想 B.达尔文——进化论C.爱因斯坦——相对论 D.牛顿——杠杆定律8.(2020八下·温州开学考)《西方文明史》记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工业文明在欧美普遍建立 ②启蒙运动兴起③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9.(2020八下·长兴期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推翻斯图亚特王朝10.(2020八下·长兴期中)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二、非选择题11.(2020八下·长兴期中)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一)【图片赏析】(二)【史料分析】材料一:丁丑,率师驻狼居胥山麓,官兵分道进。噶尔丹计穷自毙,子女就获,余党悉平,方今中外恬熙,边境生灵威得宴然安堵。——内蒙古博物馆的圣祖御制崇福寺碑文材料二:(1)【图片赏析】中三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些国家的外来侵略?(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材料二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哪一地区的管理?(3)【历史感悟】综上所述和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例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的方式。12.(2020八下·长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借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二条近年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实施之僧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材料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材料三】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哪三部文件?(2)材料一的法律文件颁布的日的是什么?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这个国家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3)材料二的文件是在何时颁布的(写出年月日)?这一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13.(2020八下·长兴期中)阅读下列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东方的航海之路】【西方的认知之旅】(1)阅读图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反映的历史事件 主要代表人物 事件的积极作用图1 ① 郑和 ②图2 ③ 开辟A航线:④ 加强了各大陆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走向整体。(2)根据以下两段史料,分别说明上述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图1)史料:“货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帆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殊域周咨录》史论1: (图2)史料: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东南亚某地一部落首领)在此击溃西班牙侵略者,击其统帅麦哲伦。史论2: (3)综上所述,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明、清(鸦片战争前)”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通过废除丞相,设立内阁与军机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达到顶峰。农耕经济继续发展, 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同时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外与民族的关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明清时期历史特征是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A项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的特征,不符合题意;B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的特征,不符合题意;C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征,不符合题意;D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是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的准确识记,注意题目强调的时间。2.【答案】A【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学者黄宗羲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A项黄宗羲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宜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黄宗羲的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黄宗羲的相关史实。3.【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C项《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的准确识记,准确识记《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答案】D【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本题主要阐述机户与机工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两宋元时期机户与机工还未出现,故排除ABC。机户与机工的出现是在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农业的发展,棉纺织业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盛产生的,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性质。D项明清时期最早出现题干现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农耕文明的繁盛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机户与机工的出现时间。5.【答案】A【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读《清代中叶的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表》,可知清朝中后期的危机之一是人多地少问题突出。A项人多地少问题突出是题干图表反映的清朝中后期的危机之一,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表格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经济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6.【答案】C【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ABD三项和题干说法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但丁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但丁的准确识记。识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7.【答案】D【知识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达尔文是英国科学家,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爱因斯坦是德国伟大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思想,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牛顿是英国科学家,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在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杠杆定律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贡献。ABC三项搭配都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牛顿——杠杆定律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近代文化成就,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准确识记,不能张冠李戴。本题是否定选择题。8.【答案】C【知识点】启蒙运动;科学革命【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范围 “大约在1660-1789年”,内容“西欧智力和文化发生的重大变”。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660-1789年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西欧还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据此分析可知②③符合题意。C项②③是其“重大的变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科学与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注意准确把握题干时间与内容的限制。9.【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AC两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不符合题意;B项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符合题意;D项推翻斯图亚特王朝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10.【答案】C【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明成祖时设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后来,阁臣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但没有决策权.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加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军政要务,但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A项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与所学史实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说法错误,内阁和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是皇帝的顾问或侍从机构,不符合题意;C项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是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符合题意;D项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说法错误,不具体安排地方事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比较,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并且区分明朝和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11.【答案】(1)日本、荷兰、沙俄。(2)平定准格尔部葛尔丹的叛乱;西藏。(3)主要方式: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制度、武力平叛、修建寺庙等。【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明清时期我国反抗外来侵略有关史实的识记,要求具备对识图能力。明代抗倭——反抗日本侵略;收复台湾——反抗荷兰对我国台湾的侵略;雅克萨之战——反抗俄国侵略。(2)本题考查清朝对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的管理措施,要求具备对史料的理解能力。 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噶尔丹”说明的史实是平定准噶尔部葛尔丹的叛乱。材料二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这些制度保证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3)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的方式,要求具备分析与归纳能力。归纳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方式:材料一:武力平叛;材料二: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制度等。故答案为:(1)日本、荷兰、沙俄。(2)平定准格尔部葛尔丹的叛乱;西藏。(3)主要方式: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制度、武力平叛、修建寺庙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我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清朝对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的管理措施及学生的分析与归纳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2.【答案】(1)《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2)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3)时间:1776年7月4日。意义: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出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出自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独立宣言》。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出自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2)据材料一“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二条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可知,《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是限制国王的权力,扩大议会的权力。这部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3)材料二出自美国独立战争中1776年7月4日颁布的《独立宣言》。材料二中”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独立的合众国……”指的是美国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故答案为:(1)《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2)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3)时间:1776年7月4日。意义: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13.【答案】(1)①郑和下西洋;②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③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④哥伦布;(2)郑和下西洋采取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财政负担;;麦哲伦航海的目的是为了殖民掠夺,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略【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分析能力。根据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奉行和平外交,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故答案为①郑和下西洋;②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③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④新航路的开辟⑤A⑥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2)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概括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一“所费白银约为600万两”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的朝贡贸易,这种贸易主要以宣扬国威为目的,不计得失,故史论1为郑和下西洋耗费大量财力,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财政负担。根据材料二“开始了对当地人民的血腥统治和疯狂掠夺”可知,材料反映的哥伦布等人对印第安人的掠夺,是殖民者在美洲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的体现,结论以此做答即可。(3)本题考查历史事件的评价,考查学生概括分析能力。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我们评价历史事件要用全面的视角,一分为二地观点来评价;要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评价。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①郑和下西洋;②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③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④哥伦布。(2)郑和下西洋采取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财政负担;麦哲伦航海的目的是为了殖民掠夺,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要用全面的视角,一分为二地观点来评价;要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评价。【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史实。1 / 1浙江省长兴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A.统一国家的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明、清(鸦片战争前)”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通过废除丞相,设立内阁与军机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达到顶峰。农耕经济继续发展, 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同时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外与民族的关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明清时期历史特征是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A项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的特征,不符合题意;B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的特征,不符合题意;C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征,不符合题意;D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是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的准确识记,注意题目强调的时间。2.(2020八下·长兴期中)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宜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学者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羲之 D.朱熹【答案】A【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学者黄宗羲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A项黄宗羲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宜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黄宗羲的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黄宗羲的相关史实。3.(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C项《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的准确识记,准确识记《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2020八下·天台月考)苏州地区“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A.隋唐时期 B.两宋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D【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本题主要阐述机户与机工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两宋元时期机户与机工还未出现,故排除ABC。机户与机工的出现是在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农业的发展,棉纺织业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盛产生的,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性质。D项明清时期最早出现题干现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农耕文明的繁盛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机户与机工的出现时间。5.(2020八下·长兴期中)读《清代中叶的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表》,可知清朝中后期的危机之一是( )年份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1753 1.84 735.22 4.001784 2.86 760.57 2.661822 3.73 756.21 2.03A.人多地少问题突出 B.皇室铺张浪费严重C.官员贪污之风盛行 D.农民起义频繁爆发【答案】A【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读《清代中叶的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表》,可知清朝中后期的危机之一是人多地少问题突出。A项人多地少问题突出是题干图表反映的清朝中后期的危机之一,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表格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经济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6.(2020八下·天台月考)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A.达·芬奇 B.米开朗琪罗 C.但丁 D.莎士比亚【答案】C【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ABD三项和题干说法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但丁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但丁的准确识记。识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7.(2020八下·长兴期中)世界步人近代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伏尔泰——启蒙思想 B.达尔文——进化论C.爱因斯坦——相对论 D.牛顿——杠杆定律【答案】D【知识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达尔文是英国科学家,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爱因斯坦是德国伟大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思想,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牛顿是英国科学家,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在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杠杆定律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贡献。ABC三项搭配都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牛顿——杠杆定律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近代文化成就,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准确识记,不能张冠李戴。本题是否定选择题。8.(2020八下·温州开学考)《西方文明史》记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工业文明在欧美普遍建立 ②启蒙运动兴起③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识点】启蒙运动;科学革命【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范围 “大约在1660-1789年”,内容“西欧智力和文化发生的重大变”。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660-1789年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西欧还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据此分析可知②③符合题意。C项②③是其“重大的变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科学与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注意准确把握题干时间与内容的限制。9.(2020八下·长兴期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AC两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不符合题意;B项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符合题意;D项推翻斯图亚特王朝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10.(2020八下·长兴期中)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答案】C【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明成祖时设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后来,阁臣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但没有决策权.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加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军政要务,但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A项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与所学史实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说法错误,内阁和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是皇帝的顾问或侍从机构,不符合题意;C项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是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符合题意;D项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说法错误,不具体安排地方事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比较,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并且区分明朝和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二、非选择题11.(2020八下·长兴期中)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一)【图片赏析】(二)【史料分析】材料一:丁丑,率师驻狼居胥山麓,官兵分道进。噶尔丹计穷自毙,子女就获,余党悉平,方今中外恬熙,边境生灵威得宴然安堵。——内蒙古博物馆的圣祖御制崇福寺碑文材料二:(1)【图片赏析】中三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些国家的外来侵略?(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材料二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哪一地区的管理?(3)【历史感悟】综上所述和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例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的方式。【答案】(1)日本、荷兰、沙俄。(2)平定准格尔部葛尔丹的叛乱;西藏。(3)主要方式: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制度、武力平叛、修建寺庙等。【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明清时期我国反抗外来侵略有关史实的识记,要求具备对识图能力。明代抗倭——反抗日本侵略;收复台湾——反抗荷兰对我国台湾的侵略;雅克萨之战——反抗俄国侵略。(2)本题考查清朝对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的管理措施,要求具备对史料的理解能力。 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噶尔丹”说明的史实是平定准噶尔部葛尔丹的叛乱。材料二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这些制度保证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3)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的方式,要求具备分析与归纳能力。归纳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方式:材料一:武力平叛;材料二: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制度等。故答案为:(1)日本、荷兰、沙俄。(2)平定准格尔部葛尔丹的叛乱;西藏。(3)主要方式: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制度、武力平叛、修建寺庙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我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清朝对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的管理措施及学生的分析与归纳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2.(2020八下·长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借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二条近年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实施之僧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材料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材料三】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哪三部文件?(2)材料一的法律文件颁布的日的是什么?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这个国家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3)材料二的文件是在何时颁布的(写出年月日)?这一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答案】(1)《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2)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3)时间:1776年7月4日。意义: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出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出自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独立宣言》。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出自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2)据材料一“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二条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可知,《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是限制国王的权力,扩大议会的权力。这部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3)材料二出自美国独立战争中1776年7月4日颁布的《独立宣言》。材料二中”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独立的合众国……”指的是美国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故答案为:(1)《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2)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3)时间:1776年7月4日。意义: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13.(2020八下·长兴期中)阅读下列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东方的航海之路】【西方的认知之旅】(1)阅读图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反映的历史事件 主要代表人物 事件的积极作用图1 ① 郑和 ②图2 ③ 开辟A航线:④ 加强了各大陆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走向整体。(2)根据以下两段史料,分别说明上述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图1)史料:“货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帆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殊域周咨录》史论1: (图2)史料: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东南亚某地一部落首领)在此击溃西班牙侵略者,击其统帅麦哲伦。史论2: (3)综上所述,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答案】(1)①郑和下西洋;②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③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④哥伦布;(2)郑和下西洋采取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财政负担;;麦哲伦航海的目的是为了殖民掠夺,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略【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分析能力。根据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奉行和平外交,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故答案为①郑和下西洋;②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③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④新航路的开辟⑤A⑥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2)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概括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一“所费白银约为600万两”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的朝贡贸易,这种贸易主要以宣扬国威为目的,不计得失,故史论1为郑和下西洋耗费大量财力,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财政负担。根据材料二“开始了对当地人民的血腥统治和疯狂掠夺”可知,材料反映的哥伦布等人对印第安人的掠夺,是殖民者在美洲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的体现,结论以此做答即可。(3)本题考查历史事件的评价,考查学生概括分析能力。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我们评价历史事件要用全面的视角,一分为二地观点来评价;要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评价。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①郑和下西洋;②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③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④哥伦布。(2)郑和下西洋采取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财政负担;麦哲伦航海的目的是为了殖民掠夺,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要用全面的视角,一分为二地观点来评价;要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评价。【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史实。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长兴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长兴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