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年初中社会法治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年初中社会法治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年初中社会法治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0·仙居模拟)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读下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关中平原位于南方地区 ④图中a河流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陕西省地形复杂多样,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关中平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图中河流大致是由北向南流,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陕西,简称“陕”或“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陕西省南部是高耸险峻的秦岭山脉和宽窄不一的汉江谷地,而中部,则是被称为“关中”的渭河平原,北部大部分是地形破碎的黄土高原. 陕西省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其中黄土高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横跨三个气候带,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陕南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2.(2020·仙居模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B.城市A和城市B处于同一纬度带
C.城市A和城市B都位于西半球 D.城市A和城市C都位于南半球
(2)关于D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该区域地处热带 ②该区域地处南美洲
③该区域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下 ④该区域东临大西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B
(2)B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解析】【分析】(1)据题中信息可知,甲图的范围比乙图较小,甲图的比例尺大于乙图;城市A和城市B处于同一纬度带,都属于低纬度地区;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城市A和城市B都位于西半球;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城市A属于南半球和城市C都位于北半球,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D区域位于南回归线以北,属于热带;属于大洋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根据降水柱状图分析,该区域的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①③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判断规律(经度小于20°W或小于160°E为东半球;经度大于160°E或大于20°W为西半球。)B的经度是60°E小于160°E,所以位于东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C位于南回归线上,纬度是23.5°S,则位于低纬度地区。
3.(2020·仙居模拟)中医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属于中医著作的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几何原本》 D.《农政全书》
【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题干选项著作中,能体现我国古代中医中药文化成就的是《本草纲目》。
A项《本草纲目》属于中医著作,符合题意;
B项《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不符合题意;
C项《几何原本》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完整而且流传最广的数学著作,不符合题意;
D项《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我国古代中医中药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李时珍的医学成就。
4.(2020·仙居模拟)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牢固的基石是团结稳定。下列民族交往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孝文帝改革 ③张骞出使西域 ④改土归流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④②
【答案】C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北方的民族融合;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①文成公主入藏是在唐朝时期,②孝文帝改革发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③张骞出使西域是在西汉时期,④改土归流是在明清时期。所以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①④。
C项③②①④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交往。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5.(2020·仙居模拟)“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此哀叹源自(  )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造成“北无旅顺,南无台湾”的局面。日本位于我国东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日本及其殖民地对中国东海岸形成包围之势,形成“中华海面,全为所扼”。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马关条约》签订是题干哀叹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2020·仙居模拟)“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这段文字中描述的“新的太阳的升起”跟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新航路开辟 B.美国独立战争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中英国学者安德鲁 波特这段话的含义是指,英国衰落了而美国崛起。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走在了前列,经济发展迅速,而英国则发展相对缓慢,这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英美两国实力的此消彼长,所以英国衰落了,而美国崛起了。
ABC三项和题干文字中描述的“新的太阳的升起”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和题干文字中描述的“新的太阳的升起”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衰落和美国崛起的原因。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7.(2020·仙居模拟)“论从史出”是《历史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德国突袭波兰 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 莫斯科保卫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 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大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A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搭配不正确,依据所学知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不符合题意;
B项德国突袭波兰——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搭配不正确,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序幕;不符合题意;
C项莫斯科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搭配不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不符合题意;
D项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搭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实与结论的搭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2020·仙居模拟)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有(  )
A.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B.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青年学生站在运动前列
D.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ACD三项不是都是五四运动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B项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是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理解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
9.(2020·仙居模拟)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毛乌素”在蒙语中意为“寸草不生之地”。但唐朝之前,这里是一片水草丰美之地,之后逐渐毁于人类过度开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人在这里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到2020年,该地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毛乌素沙漠的命运体现了(  )
①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②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③践行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④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信息,毛乌素沙漠的命运体现了①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③践行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④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①③④ 正确。②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中心工作,没有体现。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因此榆林市也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毛乌素沙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降水较多(250 400毫米),有利植物生长,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10.(2020·仙居模拟)长绒棉(喜光热、耐旱),由于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疆阿拉尔市现有耕地260多万亩,年日照时数2774小时,年均气温8.78℃,无霜期192天,年降水量61毫米。近年来我国棉花消费水平维持在每年600-800万吨,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行业长期依赖进口,为此,国家每年拿出大量资金补贴棉农,改良长绒棉品种。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过几代新疆建设兵团人的艰苦开发,阿拉尔市如今是全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1)根据上图,描述阿拉尔市的相对位置。
(2)根据上图和材料,分析阿拉尔市成为长绒棉生产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3)结合材料,分析阿拉尔市成为全国最大长绒棉生产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临近塔里木河和阿克苏河(或邻近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的交汇处。)
(2)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生长;水源丰富,灌溉便利;位于垦区,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
(3)“我国棉花消费水平维持在每年600-800万吨”说明市场需求大等;“国家每年拿出大量资金补贴棉农”说明有国家的政策扶持;“几代新疆建设兵团人的艰苦开发”说明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阿拉尔市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临近塔里木河和阿克苏河(或邻近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的交汇处。)
(2)根据上图和材料,阿拉尔市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生长;水源丰富,灌溉便利;位于垦区,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
(3)结合材料“我国棉花消费水平维持在每年600-800万吨”说明市场需求大等;“国家每年拿出大量资金补贴棉农”说明有国家的政策扶持;“几代新疆建设兵团人的艰苦开发”说明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资源等方面回答。一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种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是政策,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
11.(2020·仙居模拟)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分封)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在该制度下,地方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不得抄用原文)
(2)材料二中的“汉皇帝”是指西汉历史上的哪位皇帝?该法令的推行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哪一制度?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答案】(1)克服了分封制的弊端,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中央集权。
(2)汉武帝;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解除地方的威胁。
(3)行省制度;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二……“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分封)之滋也多矣”可知,王夫之认为郡县制克服了分封制的弊端,有利于国家安定和中央集权。
(2)根据材料二中提到诏书的内容“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结合所学知识,为解决王国问题,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力量,逐步减少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了西汉政权,有利于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从秦朝的郡县制到汉代的推恩令,再到元朝的行省制度,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故答案为:(1)克服了分封制的弊端,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中央集权。
(2)汉武帝;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解除地方的威胁。
(3)行省制度;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郡县制、推恩令、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2.(2020·仙居模拟)船是人类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致远舰的出现源于中国近代哪一次探索?
(2)南湖红船见证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结合密苏里号的介绍,解释此舰闻名于世的原因。
(4)以上船舰展示了我国怎样的发展历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1)洋务运动。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3)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此舰举行,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4)从落后挨打到独立复兴。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1)洋务运动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着手筹建新式海军,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不惜花费巨资从国外购进致远舰、定远舰、镇远舰等军舰,建立起号称“远东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
(2)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1945年9月2日9时02分,在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烈舰上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密苏里号”战烈舰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性时刻。
(4)从致远舰到南湖红船再到密苏里号,展示了我国从落后挨打到独立复兴。第二问启示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3)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此舰举行,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4)从落后挨打到独立复兴。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 / 1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年初中社会法治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0·仙居模拟)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读下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关中平原位于南方地区 ④图中a河流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0·仙居模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B.城市A和城市B处于同一纬度带
C.城市A和城市B都位于西半球 D.城市A和城市C都位于南半球
(2)关于D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该区域地处热带 ②该区域地处南美洲
③该区域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下 ④该区域东临大西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0·仙居模拟)中医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属于中医著作的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几何原本》 D.《农政全书》
4.(2020·仙居模拟)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牢固的基石是团结稳定。下列民族交往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孝文帝改革 ③张骞出使西域 ④改土归流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④②
5.(2020·仙居模拟)“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此哀叹源自(  )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6.(2020·仙居模拟)“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这段文字中描述的“新的太阳的升起”跟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新航路开辟 B.美国独立战争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7.(2020·仙居模拟)“论从史出”是《历史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德国突袭波兰 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 莫斯科保卫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 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A.A B.B C.C D.D
8.(2020·仙居模拟)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有(  )
A.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B.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青年学生站在运动前列
D.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9.(2020·仙居模拟)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毛乌素”在蒙语中意为“寸草不生之地”。但唐朝之前,这里是一片水草丰美之地,之后逐渐毁于人类过度开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人在这里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到2020年,该地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毛乌素沙漠的命运体现了(  )
①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②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③践行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④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10.(2020·仙居模拟)长绒棉(喜光热、耐旱),由于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疆阿拉尔市现有耕地260多万亩,年日照时数2774小时,年均气温8.78℃,无霜期192天,年降水量61毫米。近年来我国棉花消费水平维持在每年600-800万吨,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行业长期依赖进口,为此,国家每年拿出大量资金补贴棉农,改良长绒棉品种。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过几代新疆建设兵团人的艰苦开发,阿拉尔市如今是全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1)根据上图,描述阿拉尔市的相对位置。
(2)根据上图和材料,分析阿拉尔市成为长绒棉生产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3)结合材料,分析阿拉尔市成为全国最大长绒棉生产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11.(2020·仙居模拟)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分封)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在该制度下,地方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不得抄用原文)
(2)材料二中的“汉皇帝”是指西汉历史上的哪位皇帝?该法令的推行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哪一制度?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12.(2020·仙居模拟)船是人类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致远舰的出现源于中国近代哪一次探索?
(2)南湖红船见证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结合密苏里号的介绍,解释此舰闻名于世的原因。
(4)以上船舰展示了我国怎样的发展历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陕西省地形复杂多样,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关中平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图中河流大致是由北向南流,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陕西,简称“陕”或“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陕西省南部是高耸险峻的秦岭山脉和宽窄不一的汉江谷地,而中部,则是被称为“关中”的渭河平原,北部大部分是地形破碎的黄土高原. 陕西省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其中黄土高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横跨三个气候带,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陕南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2.【答案】(1)B
(2)B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解析】【分析】(1)据题中信息可知,甲图的范围比乙图较小,甲图的比例尺大于乙图;城市A和城市B处于同一纬度带,都属于低纬度地区;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城市A和城市B都位于西半球;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城市A属于南半球和城市C都位于北半球,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D区域位于南回归线以北,属于热带;属于大洋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根据降水柱状图分析,该区域的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①③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判断规律(经度小于20°W或小于160°E为东半球;经度大于160°E或大于20°W为西半球。)B的经度是60°E小于160°E,所以位于东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C位于南回归线上,纬度是23.5°S,则位于低纬度地区。
3.【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题干选项著作中,能体现我国古代中医中药文化成就的是《本草纲目》。
A项《本草纲目》属于中医著作,符合题意;
B项《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不符合题意;
C项《几何原本》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完整而且流传最广的数学著作,不符合题意;
D项《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我国古代中医中药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李时珍的医学成就。
4.【答案】C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北方的民族融合;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①文成公主入藏是在唐朝时期,②孝文帝改革发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③张骞出使西域是在西汉时期,④改土归流是在明清时期。所以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①④。
C项③②①④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交往。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5.【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造成“北无旅顺,南无台湾”的局面。日本位于我国东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日本及其殖民地对中国东海岸形成包围之势,形成“中华海面,全为所扼”。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马关条约》签订是题干哀叹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中英国学者安德鲁 波特这段话的含义是指,英国衰落了而美国崛起。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走在了前列,经济发展迅速,而英国则发展相对缓慢,这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英美两国实力的此消彼长,所以英国衰落了,而美国崛起了。
ABC三项和题干文字中描述的“新的太阳的升起”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和题干文字中描述的“新的太阳的升起”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衰落和美国崛起的原因。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7.【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大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A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搭配不正确,依据所学知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不符合题意;
B项德国突袭波兰——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搭配不正确,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序幕;不符合题意;
C项莫斯科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搭配不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不符合题意;
D项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搭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实与结论的搭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ACD三项不是都是五四运动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B项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是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理解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
9.【答案】A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信息,毛乌素沙漠的命运体现了①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③践行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④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①③④ 正确。②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中心工作,没有体现。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因此榆林市也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毛乌素沙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降水较多(250 400毫米),有利植物生长,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
10.【答案】(1)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临近塔里木河和阿克苏河(或邻近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的交汇处。)
(2)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生长;水源丰富,灌溉便利;位于垦区,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
(3)“我国棉花消费水平维持在每年600-800万吨”说明市场需求大等;“国家每年拿出大量资金补贴棉农”说明有国家的政策扶持;“几代新疆建设兵团人的艰苦开发”说明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阿拉尔市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临近塔里木河和阿克苏河(或邻近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的交汇处。)
(2)根据上图和材料,阿拉尔市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生长;水源丰富,灌溉便利;位于垦区,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
(3)结合材料“我国棉花消费水平维持在每年600-800万吨”说明市场需求大等;“国家每年拿出大量资金补贴棉农”说明有国家的政策扶持;“几代新疆建设兵团人的艰苦开发”说明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资源等方面回答。一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种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是政策,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
11.【答案】(1)克服了分封制的弊端,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中央集权。
(2)汉武帝;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解除地方的威胁。
(3)行省制度;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二……“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分封)之滋也多矣”可知,王夫之认为郡县制克服了分封制的弊端,有利于国家安定和中央集权。
(2)根据材料二中提到诏书的内容“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结合所学知识,为解决王国问题,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力量,逐步减少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了西汉政权,有利于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从秦朝的郡县制到汉代的推恩令,再到元朝的行省制度,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故答案为:(1)克服了分封制的弊端,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中央集权。
(2)汉武帝;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解除地方的威胁。
(3)行省制度;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郡县制、推恩令、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2.【答案】(1)洋务运动。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3)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此舰举行,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4)从落后挨打到独立复兴。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1)洋务运动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着手筹建新式海军,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不惜花费巨资从国外购进致远舰、定远舰、镇远舰等军舰,建立起号称“远东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
(2)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1945年9月2日9时02分,在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烈舰上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密苏里号”战烈舰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性时刻。
(4)从致远舰到南湖红船再到密苏里号,展示了我国从落后挨打到独立复兴。第二问启示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3)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此舰举行,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4)从落后挨打到独立复兴。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等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